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昭汉奇玉传
  4. 第85章 贾谊独醉偶识新吏 宋昭出关再遇故人
设置

第85章 贾谊独醉偶识新吏 宋昭出关再遇故人(1 / 1)


“改来改去从九卿变成六卿,现在又变成八卿,说不定下次温侯回来又加一卿。”宋昭走后,司马迁和苏武两个小孩在温侯府上嘀咕,不料被路过的苏建听到,当场制止了二人的阴阳怪气。宋昭这次回代国是全家出动,儿子孙子孙女都带上了,他原本只是打算去见一见新垣平,结果临行前接到关安平之子来报,说是父亲宋昌病重,宋昭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干脆决定全家一起回。

宋昭又一次驻足潼关渡口,这里相比几十年前的寥寥无人,如今已经扩建了好几次,码头可以同时停靠十多艘蒸汽轮船,甚至还有一处专供军舰停靠补给的小码头,普通百姓禁止靠近。之前李广还特地提意见说内河港口没必要建军用码头,军舰深入内河本就影响商船客船行驶,而且七国之乱已经平定,整个中原几乎不可能再有战端,但是宋昭坚持要这么搞。

发完感慨,宋昭在妻子的招呼下准备登船时,突然在码头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贾兄!?”

那人听到声音迅速转过身来,认出了宋昭一家,惊喜地回应道:“宋昭贤弟,还有弟妹?你们不是去夷洲了吗?”

宋昭也戏谑地反问了一句:“贾兄不是去东瀛了吗?”随后快步上前,和来人紧紧相拥。

没错,此人阔别中原数年的贾谊。当年刘启临崩时,不知和贾谊交代了什么,结果刘荣登基后贾谊便默默辞官回乡,再后来便是携全家老小去了东瀛。晁错卫绾等人一直责怪贾谊不辞而别,甚至晁错至死都没能再见到故友一面,宋昭大概能猜出来贾谊去东瀛的目的,但是他什么也不能说,只是告诉大家东瀛殖民地需要有人主持工作,贾谊是自荐而去的。

如今贾谊孤身一人归来,宋昭自然也明白其妻儿仍在望汉郡,便故作不知情地问道:“望汉郡那里只留令郎主事是否安全?”

而贾谊见周围有人,硬是将宋昭扯到甲板角落,压低声音说道:“你小子真是胆大包天!干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瞒着满朝文武数十年之久!先帝真的是被你害的,这辈子恐怕就没真正踏实过!”

宋昭听罢一笑,暗道贾谊的目的果然如自己所料,刘启压根就没有完全相信过吕王后母子已死。不过事到如今已经过去数十年,当事人去世得七七八八,宋昭也不打算掖着藏着了,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和卫绾当年在中都做的事。随后又问贾谊道:“昭有一事不明,先帝是如何确信吕王后等人去了东瀛?”

贾谊得意地咧了咧嘴:“故中尉大人夫妇带着一具棺椁回中原,你以为真的能瞒过所有人?先帝临崩召愚兄入宫时,馆陶长公主也在场,还讲述了当年在代王府带人追杀太子刘仁之事,以长公主之才智,既没见到刘仁兄弟的尸首,又没见到吕王后本人,如何肯信其人已被曲逆侯杀死?”

宋昭默然不语,贾谊继续说道:“话已至此,贤弟应该明白愚兄此去东瀛是何目的了吧?”宋昭被问得呼吸急促了起来:“陈相...就是刘仁,他们兄弟二人现在如何?”

贾谊闻言伸手摸了摸宋昭的胸脯,想感受他的心跳,结果却被宋昭躲开了,他只好佯做拍手,示意宋昭稍安勿躁,然后解释道:“他们安全得很!反正先帝已经去世,我又何必不给自己积点阴德?刘仁仍旧孤身一人,似乎身体不太好,刘义娶了一位移民过去的汉人女子,已经生儿育女了。”

“那贾兄为何不带嫂嫂侄儿回中原?”宋昭心里一踏实,马上转移话题。

“他们喜欢海岛,我能有什么办法?此次愚兄回来,祭奠一下晁兄之墓,再见见卫兄等人,便要去望汉港养老咯。”

二人叙旧完毕后,宋昭又向贾谊说明了这些年长安朝廷和中原百姓的变化,贾谊对商贾阶级的迅速发展颇有兴趣,他甚至在望汉郡主动扶持了一批商人阶级参与议政决策。对此宋昭虽然有些顾虑,但是也没什么办法,毕竟愿意移民去海外的本就是些穷苦人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相对他们而言,商人反而成了知识分子,再加上中原的新技术新设备也是由商人引进,他们自然而然也就进入了决策系统。

因为二人目的地相反,唠唠叨叨半晌后还是在码头依依惜别,二人都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和对方最后一次见面,临别之时不约而同地解剑相赠,不过宋昭还是特地留意,悄无声息地将系在剑柄上的那对勾玉提前拆下,揣进了自己袖口。开玩笑,这玩意打死也不能给外人知道,不然不光马竹能心态爆炸,自己也要身败名裂。

宋昭过河之后在关安平家投宿了一晚便继续北上,而贾谊则一路磨磨蹭蹭,甚至跑去登了个华山,五日之后才到达长安城外。渭水桥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他和晁错、卫绾当年初次见面时,一见如故的小石桌,当然如今已经成了一个不小的酒肆。贾谊依旧坐在当年他们坐过的地方,面对着两个空位,听着渭水潺潺流过,举杯独酌,感叹世事无常。

就在贾谊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中时,对面坐过来了一个小伙,他端着酒壶和小菜非常客气地问道:“附近已无空座,老先生可愿拼桌?”贾谊缓缓睁眼,看到这位小伙面容冷峻,棱角分明,但是眼中分明饱含毫无恶意的热情,于是客气地伸手示意其入座。

小伙恭恭敬敬地坐定,随后很有礼貌地给贾谊满上,自我介绍说:“在下南阳杜周杜长孺,此番入京乃是得太守所荐,录为廷尉张汤大人府中从事,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

贾谊并不认识张汤,当年郅都被赐死后廷尉一直空缺,听这位杜周所言,张汤大概是新天子登基后所委任。不过他也不想关心什么张汤宋汤,既然杜周开口,自己回答便是:“老朽河南贾谊。”

“啊?可是当年的梁王太傅,御史大夫贾谊?”杜周仔细看了贾谊好几眼,确认年纪能对得上之后,赶紧离席相拜,“恕在下有眼无珠,未能识得贾大夫本尊,在下自罚三杯。”

杜周这动静一闹,贾谊想清静也清静不了了,毕竟他离开中原也没几年,长安周边诸多百姓几乎都听过他贾谊的才学与盛名。酒肆里其他顾客听到杜周所言,都纷纷挤过来围观贾大夫真容,那场面仿佛是某个明星在开招待会,有胆大的甚至嚷嚷要贾谊再写一篇《过周论》,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贾谊也不生气,毕竟他压根没想着要故意隐姓埋名,孝景皇帝所交代的任务已经完成,自己就算回长安主动要当丞相,卫绾还能不腾位置?带着随和的微笑,贾谊和一众酒客打过招呼,又硬是将被免掉的酒钱塞在小二怀里,和杜周一起坐上了进城的机车。

二人在车内详细聊到了长安城这些年的变化,杜周好奇地想要打听贾谊这几年为何杳无音信,贾谊并未遮遮掩掩,直言自己替故卫将军宋昌在东瀛望汉郡主事数年,如今返回长安述职。不过贾谊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关于吕王后和刘仁刘义兄弟的事,他只字未提。

杜周的问题问完后,车内陷入了沉默,贾谊也正好思考了一下自己这几年在东瀛的经历。虽然宋昭跟他详细讲述了当年孝文皇帝、父亲宋昌以及渔民关良等人的所作所为,但是丝毫没有说明自己建议刘仁等人去东瀛的意图。以贾谊的聪明程度自然能感觉到宋昭没把话说完,不过仔细想想,宋昭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没有丝毫颠覆大汉正统的迹象,想到这里贾谊又摸出宋昭赠予的那把剑,完全不顾一旁下了一大跳的杜周,仔细把玩起来。

没过多久,机车就停在了长安城北大街的馆驿门口,杜周下车后邀请贾谊一同去馆驿下榻,贾谊自然是委婉拒绝。此时天色已晚,杜周也搞不清楚,这位自称来长安述职的贾大夫准备睡哪,相劝失败后只能眼看着对方继续向城中走去。

贾谊也不是瞎走,他从宋昭那里得知如今卫绾任丞相之后,便打定主意一到长安就去丞相府,给卫绾一个惊喜。相知莫若故友,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卫绾此刻确实没有下班,正在丞相府内手忙脚乱地整理着各郡县的奏折。感觉到有人进房,卫绾还以为是某位佐吏来帮忙,吩咐的话说到一半发现不太对劲,抬头一看还没认出来,直到贾谊开口:“卫绾兄别来无恙?”

卫绾听到熟悉的声音,试探着问了一句:“贾...谊?”见到对方微笑着点头之后,欣喜若狂地不再顾及形象,绕过案几一把抱住了对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