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怒道,“要战便战,朕怕他们不成。京师城高墙坚,有二十万京营之士驻守,他们想破城,那是做梦”话虽如此,说到后面崇祯的语气软化了许多。鞑子兵确实厉害,不服不行,把他们惹恼了,什么样的后果都有。
见崇祯语气变软,陈楚楚顺着崇祯的毛捋下去,“微臣曾经偷听到,多尔衮与谋士商议时说,他们常年征战,人困马乏,人心思安,如果能达成协议,可以再做让步。”
崇祯冷哼道,“朕以为他们鞑虏国富民强呢,能年年打仗,不过外强中干罢了”内心里,崇祯接受了满清是想议和的观点。
陈楚楚趁机道,“陛下,臣以为豪格威逼京师,不过姿态罢了,若是我们利用得好,威胁自去,和议达成。若是一个不好,惹得多尔衮不顾一切来进攻京师,那就危矣。”
崇祯没有说话,陈楚楚继续道,“鞑虏北返,并非一条路可走,纵然杨易神勇,能成功阻拦清军,但那只会逼迫清军从别的地方北返。”
崇祯心里咯噔一下,是啊,逼得清军“路过”京师,那后果就不好预测了。
崇祯道,“汝继续同多尔衮洽谈,尽力促成和议大局,杨易之事,朕另寻他法。告诉多尔衮,和议事关两国兴衰,和则兴,败则两败俱伤。”
……
陈楚楚从乾清宫出来,见天色尚早,征得值班太监的同意,就去往坤宁宫,见见皇后。通禀之后,陈楚楚进入坤宁宫,发觉宫内有不少人,很多宫女拿着皇后的衣衫候着。
“楚楚来了,来看看本宫这身衣衫上眼不?”周皇后穿着一件雕工秀美的薄衫,转来转去,但眼光去始终注视着一件物什。
“好看,皇后穿上比若仙女”陈楚楚顺着皇后的眼光看去,顿时惊呆了。只见一面巨大的镜子立着,镜子能清晰的将场景映射出来,清晰度远非铜镜可比。铜镜一般较小,而这面镜子比一个人的身高好高一些。
一个女子介绍道,“楚楚小姐,这是我们东家孝敬皇后,叫穿衣镜!”这个女子就是密丰会馆管事赵依,她长期负责与宫内建立关系。这镜子也简单,玻璃镜。江东城,玻璃已经研发出来,相应的产品也跟着退出来了。受限于技术条件,制作这么一面大镜子,百分之一的成品率。每逢有什么新产品,赵依都会孝敬宫里。
这么大的镜子,试问哪个女人不喜欢。即使见惯了奇珍异宝的周皇后,也欣喜若狂,连忙吩咐下人拿来很多衣衫,她要一一试镜。
“纤毫毕现,比之铜镜强了岂止百倍,真是好物,”陈楚楚站在镜子面前,看见自己的脸上多了一丝愁容,她叹道,“橡胶轮胎,富商们趋之若鹜;玻璃窗供不应求,还有什么瓷砖、马桶,都是点石成金的好物,你们东家倒是很能折腾。”
话一说完,陈楚楚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仿佛被人抽了几记耳光。她想起了在永平,杨易曾经说过一句话,他的头脑就是宝藏。可笑自己为了莫须有的宝藏丑态百出,而错失了真正的金镶玉。
杨易的每跨上一个台阶,都是对她无情的嘲讽。不过数载光阴,当年的杨易在她面前不过蝼蚁,而现在的杨易让她仰望不可及。
周皇后见陈楚楚有些发怔,关切道,“楚楚,怎么了?”
陈楚楚迅速回过神来,“没什么,见到这么镜子惊呆了。”
周皇后笑了,又闲聊一番,赵依先行告退。
看着赵依离去的背影,陈楚楚故作漫不经心道,“这赵管事真是玲珑心啊,能让皇后如此开心。”
“难为她有心,经常给本宫带新玩意,前些日子送了几瓶香水,有茉莉味、桂花味,效果非常好。”周皇后想了想,“本宫收这么贵重的礼物,倒有些过意不去,去年江南上贡不少湖绸,挑选喜庆的花色赐给徐若惜,给赵依也赏一匹。”
徐若惜是主,赵依是仆,赵依代表的农场,所以在还礼时,肯定是要换给主人。赵依作为经办人,给点“小费”合理。
从这些看似简单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中,陈楚楚嗅出了不一样的气味,那就是农场与后宫有着不一样的关系。
……
赵依从坤宁宫出来,吩咐随从给接待的宦官、宫女打点一二,那些底层的宦官、宫女们很开心。
其中一个年轻的小宦官朝赵依不断使眼色,赵依会意,来到一处静僻角落,那个小宦官压低声音道,“刚才我侍候皇爷,听见一些关于你们东家的消息”
崇祯接见陈楚楚时,这个宦官在门口做门童,听到了对话。他一五一十的说给赵依。赵依内心波澜迭起,但表面却不动声色。
听完后,赵依掏出一个小布袋,里面有十两碎银,“小安子,辛苦了,拿去买点酒水”。小安子眼睛一亮,接过钱袋,兴高采烈地走了。
赵依脸色阴沉,东家有难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杨易全身心的准备大战,他召集众将领议事,部署作战方略。将领们摩拳擦掌,纷纷出言献策,气氛正是热烈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来了,拿着圣旨。
圣旨的核心内容只有一条,那就是要求杨易率军支援京师。
听读完圣旨,杨易脸沉如黑,将领们脸色也不好看。因为他们为大战做足了准备,一旦去往京师,所有的努力白费不说,而且天津必然不保,他们辛辛苦苦一个多月,就是为了这一刻,现在将化为乌有。
“鞑虏对京师展开进攻,京师危矣,尔等必须火速支援!”王德化阴阳怪气的,“杨易,接旨吧!”
杨易最担心的事终于来了,他已经接到赵依的密报,得知崇祯议和强烈,有意放清军北返。兵部每日发文,要求其援京,杨易均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了。而今崇祯发来圣旨,接还是不接,不接就是抗旨。
筹备了一个多月,就此放弃,杨易不心甘。大明已经颜面扫地,需要用热血唤起曾经的尊严,就此离开,他将没有勇气再统领三军。这一仗必须打,打得不剩一兵一卒也要打。
杨易沉声道,“据我所知,洪总督的十万大军就在京师附近,高起潜率领的关宁军也不远,孙总督在保定,援京路程也比我们近。加之尚有二十万京营将士守城,京师无虞。我已经同多尔衮约定后日大战,就此离去恐遭鞑虏讥笑,有损军威。”
王德化板着脸,“京师安危胜过一切,身为臣子当以陛下为念,即使大明百万之兵也要以京师为先。莫非在杨督师眼里,京师的安危、陛下的安危都不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