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葬郑僖公。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公至自晋。莒人伐我东鄙。秋九月,大雩。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晋侯使士来聘。
[原文]
〔传〕八年春,公如晋,朝,且听朝聘之数。
郑群公子以僖公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②。夏四月庚辰,辟杀子狐、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③。
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④,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
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会之。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莒人伐我东鄙,以疆田⑤。
秋九月,大雩,旱也。
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子展欲待晋。
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⑥,职竞作罗⑦。’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以待强者而庇民焉。寇不为害,民不罢病⑧,不亦可乎?”
子展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小国无信,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五会之信⑨,今将背之;虽楚救我,将安用之?亲我无成,鄙我是欲,不可从也。不如待晋。晋君方明,四军无阙,八卿和睦,必不弃郑。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
子驷曰:“《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请从楚,也受其咎!”乃及楚平。
使王子伯骈告于晋,曰:“君命敝邑:‘修而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今楚来讨,曰:‘女何故称兵于蔡?’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皇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民知穷困,而受盟于楚。孤也与其二三臣不能楚止,不敢不告!”
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寡君将帅诸侯以见于城下,唯君图之!”
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
[注释]
数:贡献财物的数目。②先之:先于他们下手。③孙击、孙恶:子狐之子。④不顺,:不随声附和。⑤疆:划定疆田。⑥兆:卜。询:信、实。⑦职:当。竞:语气词。⑧罢:通“疲”。⑨五会:五次会盟。无成:无冬,没有好结果。舍之:子展名。杖:依仗。:即子驷。而:你。车赋:兵车。乱略:扰乱疆界者。冯(pínɡ)陵:欺陵。不皇:无暇。启处:安居。翦:翦天。一个:一介。行李:使臣。《有梅》:《诗经·召南》篇名。《角弓》:《诗经·小雅》篇名。藏:宝藏。:士,即范宣子。
[译文]
八年春天,襄公前去晋国,朝聘,同时听取晋国要求贡献财币的数字。
郑国的公子们因为僖公的死,计划谋杀子驷。子驷先动手。夏季四月庚辰日,编造罪名杀死子狐、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逃到卫国。
庚寅日,郑国的子国、子耳侵犯蔡国,抓捕了蔡国司马公子燮。郑国人都感到高兴,唯独子产不随声附和,讲:“小国没有文治而有了武功,祸患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要是楚国人来征讨,可以不顺从他们吗?顺从了楚国,晋国的军队一定要来。晋国、楚国进攻郑国,从今以后郑国至少四五年内不得安宁了!”子国生气说:“你晓得什么!国家有出动军队的重大命令,而且有正卿做主;小孩子讲这些话,要被杀头了!”
五月甲辰日,季孙宿跟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在邢丘见面;晋国提出朝聘的贡献财礼数目,让诸侯们听取命令。季孙宿、齐国高厚、宋国向戌、卫国宁殖、邾国大夫参加见面。郑伯在这次会上进献俘虏,故而亲自听取命令。《春秋》没有记录大夫的名字,这是因为尊重晋侯的原因。
莒国人进攻鲁国东部边境,以划定所夺国土田的疆界。
秋天九月,举行隆重的雩祭仪式,这是因为天旱的原因。
冬季,楚国的子囊进攻郑国,征讨它入侵蔡国。子驷、子国、子耳要顺从楚国,子孔、子、子展要等待晋国救助。
子驷说:“《周诗》有如此的说:‘等待黄河水清,人的寿命能有几何?占卜实在太多,是在给自己编织网罗。’同众多的人谋划,主意过多,民众多半难于跟从,事情更难成功。民众已经危急了!姑且顺从楚国,以缓解民众的苦难。晋国军队到达时,我们又再顺从他,恭敬地供给财物以等待别国的来到,这是小国求得生存的方法。用牺牲财货,在两国边境上等候,以等待有力量的强国来保护我们的民众。敌人不能成为祸害,民众不为战争所疲劳,不是很好吗?”
子展讲:“小国用来侍奉大国的,是信用。小国没有信用,战争跟祸乱会天天到来,灭亡就没多久了。五次盟会建立的条约,如今准备背弃它;就算楚国来救援我们,还有什么用?楚国亲近我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他们所想的是让我国成为自己的连接县邑,不能顺从他们。不如等着晋国。晋国的国君正是贤明的时候,四个军的人员跟武器装备完备无缺,八个卿和睦团结,必定不会丢弃郑国。楚国的军队距我们路途遥远,粮食将要吃完了,必定会很快回去,怕什么!舍之听说:‘可以仗恃的没有比信用更好的了。”我们加强防守让楚军疲惫,依赖信用等待晋军前来救援,不也是可以的吗?”
子驷说:“《诗》讲:‘出主意的人很多,故而事情很难成功。发言的人挤满了庭院,谁敢承担过错?如同一个人边走边和路人商量,故而一无所得。’请顺从楚国,承担一切后果!”于是同楚国订立了和约。
郑国派大夫王子伯骈向晋国报告,讲:“君主命令敝邑:‘整治你们的装备,让他们的部队保持戒备,以征讨动乱。’蔡国人不顺从,敝邑的人不敢安宁生活,全都集中我国的军队征讨蔡国,抓捕了司马燮,奉献给了邢丘的盟会。如今楚国前来征讨,说:‘你们为何对蔡国用兵?’焚烧我们郊外的城堡,进攻我们的城郭。敝邑的大众,不管夫妻男女,全都顾不上休息而互相救助。国家面临灾亡,没有地方能够控告急难。民众死去和逃离的,不是父兄,便是子弟。人人哀愁痛苦,不晓得从哪里能够获得保护。民众知道没有办法,故而接受了楚国的盟约。我跟我的一些臣子不能制止,不敢不前来报告!”
知武子派子员答复说:“君王受到楚国征讨的消息,也不派一个使者报告给寡君,反倒马上就向楚国屈服了。这明明是君主的愿望,谁敢反对你们的行动?寡君预备领着诸侯同你们在城下相见,请君主思考一下吧!”
晋国的范宣子来鲁国聘问,而且拜谢襄公春季的朝觐,告知准备对郑国用兵的事。鲁襄公设宴款待他。宣子赋《有梅》这首诗,季武子讲:“谁敢不及时出兵?如今用草木作比,寡君对君主来说,不过是草木散发出的气味罢了。自然高兴地接受命令,有什么时间早晚?”武子赋《角弓》诗。客人将要退出,武子赋《彤弓》诗。范宣子讲:“当年城濮一战,我国先君文公曾在衡雍向天子奉献战功,在襄王那儿接受了红色的弓,作为子孙的宝藏,是先君官员的后裔,哪敢不接受敝国国君的命令?”君子觉得范宣子懂得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