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②。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③。
[原文]
〔传〕十四年春,卫侯如晋,晋侯强见孙林父焉,定公不可②。夏,卫侯既归,晋侯使送孙林父而见之。卫侯欲辞,定姜曰③:“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④,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卫侯见而复之。
卫侯飨苦成叔⑤,宁惠子相⑥。苦成叔傲。宁子曰:“苦成家其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⑦。故《诗》曰:“觥其,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⑧。’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
秋,宣伯如齐逆女。称族⑨。尊君命也。
八月,郑了罕伐许,败焉。戊戌,郑伯复伐许。庚子,入其郛。许人平以叔申之封。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舍族,尊夫人也。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卫侯有疾,使孔成子、宁惠子立敬姒之子以为大子。冬十月,卫定公卒。夫人姜氏既哭而息,见大子之不哀也,不内酌饮。叹曰:“是夫也,将不唯卫国之败,其必始于未亡人!呜呼!天祸卫国也夫!吾不获也使主社稷。”大夫闻之,无不耸惧。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尽置诸戚,而甚善晋大夫。
[注释]
强见孙林父:即晋侯勉强卫侯接见孙林父。②定公:即卫侯。③定姜:定公夫人。④先君宗卿:先君指定公之父卫穆公,宗卿指孙林父之父孙良夫。孙氏与卫君同宗,孙良夫曾为卫执政大臣。⑤飨苦成叔:设享礼招待苦成叔。苦成叔,即。⑥宁惠子:卫臣,即宁殖。⑦省祸福:省察祸福。⑧(sì)觥其(qiú)四句:出自《诗经·小雅·桑扈》篇。觥,古代用犀牛角制成的酒器。:弯曲的样子。旨酒思柔:美酒柔和。思,语中助词。彼交匪傲:不骄不傲。彼,通“匪”。交,借为“骄”。求“聚焦。⑨称族:称呼族名,指称叔孙。戊戌:二十三日。庚子:二十五日。叔申之封:见成公四年传。叔申,即公孙申。舍族:指不称叔孙。微而显:言精而意明。志而晦:记载史实含蓄深远。婉而成章:表达婉转而顺理成章。尽而不:直言其事而不歪曲。,不正。孔成子:即孔,孔达之子。敬姒:当是卫定公妾。(kàn):即卫献肥。不内酌饮:不饮水。内,通“纳”。(huān):卫献公的母弟。重器:宝重之器。戚:孙氏采邑。善:交好。
[译文]
十四年春天,卫定公到晋国访问,晋厉公强行让他接见孙林父,定公不愿。夏天,卫定公回到国内,晋厉公派送孙林父回国拜访国君。卫定公准备拒绝,定公夫人定姜讲:“不能如此做。孙林父是先君同宗卿的后人,并且又有大国来请求,不答应,势必要亡国。就算厌恶他,不是也比亡国更好一些吗?国君应当忍受一下。您接见他,既安定了百姓,又赦免了宗卿,岂不两全其美?”于是卫定公接见了孙林父,并恢复了他的职位跟封地。
卫定公设宴招待,由宁惠子为相礼。席间非常傲慢。宁惠子说:“家族将要灭亡。自古以来,设宴招待,便是为了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威仪,了解他的祸福。故而《诗经》讲:‘酒杯虽大,酒性柔和,不骄不傲,福禄全到。’如今那个人傲慢无礼,这真的是自取灾祸啊。”
秋天,宣伯到齐国为鲁成公迎娶齐女。《春秋》称呼宣伯的族名“叔孙”,表示他是奉君命而去的。
八月,郑国的子罕征讨许国,被击败。二十三日,郑成公再次进攻许国。二十五日,攻进许都外城。许国人被迫以叔申的封地送给郑国求和。
九月,宣伯带着夫人姜氏从齐国回来。这次《春秋》不称他的族名“叔孙”,是为了尊重夫人。故而君子们觉得“《春秋》的语言,文辞细密但含义显明,记录史实又意义深远,委婉含蓄但顺理成章,讲述全面又无所歪曲,惩戒邪恶,劝化善行。要是不是圣人,谁能达到此种程度呢?”
卫定公患了病,让孔成子、宁惠子拥立他的妾敬姒的儿子为太子。冬天十月,卫定公逝世。夫人定姜哭了一阵便停下来了,她看见太子并不悲哀,气得连水也不喝了。叹道:“太子这个人啊,不只会使卫国走向灭亡,而且还必定会从我身上开刀。唉!这或许是上天降祸给卫国吧!我后悔没有让他的同母弟弟来做国君。”大夫们听见之后,都非常害怕。从此孙林父不敢把他的贵重物品放在卫都,而是移到了他的封邑戚地,并且也很注意跟晋国的大夫们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