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经〕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②。邾子蘧卒。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大室屋坏③。冬,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④。狄侵卫。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⑤。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⑥。
[原文]
〔传〕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于诸浮②。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③,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④。”谷阝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⑤,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⑥,其知足使也,且无罪⑦。”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⑧。执其帑于晋,使夜逸⑨。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帑。其处者为刘氏。
[注释]
詹嘉:晋国大夫。处瑕:住在瑕邑,晋侯赐给他瑕邑,使守住瑕地。桃林之塞:即桃林塞,桃林是个险要地方。桃林塞,晋国地名。②用士会:任用士会;如果士会辅佐强秦,必为晋为之害。六卿:指晋国三军、三行之将,即其执晋国国政的人,如赵盾、荀林父、谷阝缺等人。诸浮:当是晋国都城城外的地方,为保密故,晋国六卿不在都城内密谋。③随会:即士会。难日:祸难的日子。④中行桓子:即荀林父。复:此招召回。外事:外边有事情。旧勋:有过去的功劳,指其父狐偃,在文公时有大功。⑤谷阝成子:即谷阝缺。罪大:指擅自杀阳处父。⑥能贱:此指能做到卑贱。有耻:有耻辱之心。⑦其知:他的智谋。足使:足以使用。无罪:士会是被赵盾派至秦国迎公子雍的,后赵盾背其言,故士会奔秦是无罪的。⑧魏寿余:毕万之后,此时为魏邑大夫。以魏叛者:率领魏地叛变的人。⑨执其孥于晋,使夜逸:晋国假装拘禁魏寿余的妻子,让他夜里逃走,都是为了使秦人不疑魏寿余之投秦。自归于秦;把自己魏地归入秦国。自,指自己领地,即魏地。履:踩。朝:指秦国朝廷。师于河西:驻军在黄河西。在东:在黄河东。东人:东边人,指晋国人,不直说士会。夫二三有司:那边几位官员。虎狼也:是老虎豺狼,即不可信晋人。为戮:指被秦国杀戮,因士会妻子都在秦国。不可悔:即后悔不及。有如河:秦康公指河神为誓,即有河神为证,表示必送回士会的妻子。绕朝:秦国大夫。策:马鞭。暗喻士会加鞭速行之意。无谓秦无人:不要认为秦国没有人才。适不用:正好不被采用。绕朝已识破魏寿余之谋。噪(ào灶):喧哗,即吵吵嚷嚷。其处者:他的亲族留在秦国的人,指士会之子孙未回晋国仍居秦国的人。刘氏:即以刘为氏,故为刘氏。
[译文]
鲁文公十三年春季,晋灵公派晋大夫詹嘉住在瑕地,防守桃林这个险要地方。晋国人担忧秦国任命士会,夏天,晋国六卿在诸浮相见。赵盾讲:“士会在秦国,贾季在狄人那儿,祸难的日子到了,对他们怎么办?”荀林父讲:“请召回贾季,他晓得外边的事情,并且由于有过去的功劳。”谷阝缺讲:“贾季好作乱,并且罪过大,不如让士会回来,他能做到卑贱而晓得耻辱,柔和而不可侵犯,他的智谋能够使用,而且没有罪过。”于是便让魏寿余装着领着魏地叛变的人,诱骗士会。把魏寿余的妻子儿女拘留在晋国,让他晚上逃走。魏寿余请求把自己魏地归入秦国,秦康公同意了。魏寿余在朝廷上踩了一下士会的脚。秦康公屯驻在河西,魏地人在河东。魏寿余讲:“请派一位东边人而能跟那边几位官员说话的,我跟他一块先去。”秦康公派遣士会去。士会辞谢讲:“晋国人,是老虎豺狼。要是违反他原来的话不让臣下回来,臣下死了,妻子被杀戮,对君王没有好处,后悔都来不及。”秦康公讲:“要是晋国违反原来的话不让你回来,我不送还你的妻子儿女,有河神为证。”士会便走了。秦大夫绕朝把马鞭送给他,讲:“您不要觉得秦国没有人才,我的计谋正好不被采用而已。”渡过黄河以后,魏地人吵吵嚷嚷而回去了。秦国人送还士会的妻子儿女。士会的子孙留在秦国的即是刘氏。
[原文]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②。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③!”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秋七月,大室之屋坏,书不共也④。
冬,公如晋朝,且寻盟。卫侯会公于沓⑤,请平于晋。公还,郑伯会公于⑥,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
郑伯与公宴于,子家赋《鸿雁》⑦。季文子曰⑧:“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⑨。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答拜。
[注释]
邾(hū朱)文公:邾国国君,在位五十二年。迁:指迁移国都。绎(yì易):邾国邑名(在今山东邹县东南)。②天生民:上天生育百姓。树之君:给他们设置国君。利之:给他们利益。③吉莫如之:没有比它再吉利了。④大室:太庙之室,即周公之庙。屋:一说太庙正室的屋顶,一说太庙上之室,即屋上之室。不共:不恭敬,指臣下的不恭敬。⑤沓(tà挞):卫国地名(今地不详)。⑥(fěi匪):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县东)。⑦子家:即公子归生,郑国大夫。《鸿雁》:郑国以鳏寡自比,想让鲁文公怜惜它。⑧季文子:又称季孙,季孙行父,鲁国大夫。⑨《四月》:季文子取诗中行役逾时,思归祭祀,文公不想还晋之义。《载驰》:许穆夫人所作。子家取小国有急,想让大国救助之义。《采薇》:季文子向郑国表示,不敢安居,即文公愿从中求成。
[译文]
邾文公为了迁都到绎地而占卜吉凶。史官讲:“对民众有利而对国君不利。”邾文公说:“要是对民众有利,也就是我的利益。上天生育民众并为他们设置君主,便是用来给他们利益的。民众既然得到利益了,我一定也在其中。”左右随从讲:“寿命是能够延长的,君王为什么不去做?”邾文公说:“活着就是为了抚养民众。而死的早晚,是命运决定的。民众要是有利,就迁都,没有比这再吉利的了!”于是便迁都到绎地。这年五月,邾文公死。君子讲:“邾子懂得天命。”
秋天七月,太庙正屋的屋顶倒塌,《春秋》记录是表示臣下的不恭敬。
冬季,鲁文公到晋国朝觐,并且重温过去的同盟友好关系。卫成公在沓地会面鲁文公,请求和晋国讲和。鲁文公回国时,郑穆公在地会见文公,也请求和晋国讲和。鲁文公都帮助他们跟晋国达成和议。
郑穆公跟鲁文公在地饮宴,子家赋了《诗经》中《鸿雁》这首诗。季文子讲:“寡君也不能免于此种处境。”季文子赋了《诗经》中《四月》这首诗。子家赋了《诗经》中《载驰》这首诗的第四章。季文子赋了《诗经》中《采薇》这首诗的第四章。郑穆公拜谢,鲁文公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