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一路招贤纳士、破关斩将、顺利西进的同时,北上救赵的楚军也取得重大胜利。
这北上救赵的楚军,本是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指挥大权完全掌握在宋义的手中。其实,宋义是个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他知道围攻巨鹿的是秦军劲旅,又有秦将章邯指挥,所以率部走到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的时候,便命令全军安营扎寨,原地休息。这一住就是四十多天,宋义每天只是在帐中饮酒作乐,不再提起进兵救赵的事。
性情暴烈的项羽可实在忍耐不住了,便来见宋义,道:“如今秦军围攻巨鹿,赵王危在旦夕。我们应该赶忙率兵渡过黄河,与赵军里应外合,大破秦军!”
宋义斜着眼瞥了项羽一下,轻蔑地说:“你哪里懂得兵法的妙用!如今秦兵攻赵,要是胜了,就会疲惫不堪,那我就出兵趁其疲惫而攻之;如若秦兵败了,我们正好一鼓作气,西入关中。所以我的主意是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坐收渔人之利。”宋义停了一下,脸上显出得意的神色,又笑笑说:“说起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我可能不如你,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你可就差多啦!”
项羽遭了一场抢白,强压着怒火走出了军帐。
宋义见项羽走时,满脸怒气,担心会有不测,便起草了一道命令,公布于全军:“军中将士,尽管勇猛如虎,强狠如羊(羊在角斗时是很顽强的),武艺超群,只要敢不服从命令,就一律斩首!”
这道命令,显然是针对项羽的,就连军中的普通兵士,心里也都明白。
宋义把楚怀王的命令束之高阁,却加紧了和齐国的勾搭。齐相田荣见他手握重兵,正想拉拢他,就请他的儿子宋襄到齐国去做相国。宋义得了这个信儿,高兴万分,亲自把儿子送到无盐,并在那里举行起盛大的告别宴会来。
这时正是三九严寒,冷风刺骨。战士们饥寒交迫,怨声连天,可宋义照旧拥炉饮酒,谈笑风生。项羽对救赵的事心急如焚,气愤地对将士们说道:“当此之时,我们本应齐心协力,攻秦救赵,可是宋将军却不引兵渡河,整日饮酒,还说什么让秦赵相拼,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一个新建的小小赵国,怎能抵挡得住虎狼之秦呢?秦赵之战,胜败昭然,有什么利可渔!宋将军手握重兵,身负王命,我看他是心怀不轨!”
将士们对宋义的行径,也都十分气愤。
第二天,项羽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宋义这时刚刚起床,见项羽闯了进来,大发脾气,怒斥道:“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
项羽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了,便大声喝道:“我今天要借你的头发令!”宋义本是个草包,登时吓得软成一团,项羽一剑斩下他的脑袋。他一手提着人头,一手执着宝剑,大步走出帐外。将士们早就吓呆了,一个个愣着,谁也不敢动弹。
项羽对大家说道:“宋义私通齐国,背叛楚王,按兵不动,坐失战机。我已奉怀王之命把他处死了!”
如雷一般的吼声,震得人们耳鼓嗡嗡作响。大家明知道没有什么怀王的命令,但一来都惧怕项羽的威武,二来他们大都是项梁的老部下,对项羽很有感情,三来都不满于宋义的胡作非为,所以一见项羽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
项羽一面派人追杀正往齐国赴任的宋襄,一面把处死宋义的事情经过报告给怀王心。怀王心本来就是个傀儡,现在只好面对现实,忍气吞声地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同时兼领英布和蒲将军的人马。这样一来,项羽不但威震楚军,而且名闻诸侯了。
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立即派英布和蒲将军带领两万人马为先头部队,渡过漳水去解巨鹿之围。
这时,项羽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开到了漳河南岸。先行渡河的英布和蒲将军虽小有胜利,但难解巨鹿之围。这时,项羽命令将士们带足三天的口粮,渡河作战。临渡河时,他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没了锅以后怎么吃饭呀?项羽道:“没了锅,我们就可以轻装前进,尽快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秦军军营中取锅做饭吧!”
大军渡过了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凿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见断了退路,只好拼死作战。
渡过漳河,项羽率领大军直插到章邯和王离两军中间,一面阻拦章邯的援军,一面切断粮道,断绝粮运,使巨鹿城下的王离大军失去后援和粮草供应。
项羽决心坚定,又身先士卒,将士们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奋勇厮杀。战场上烟尘滚滚,杀声震天。
秦将王离见楚军如此勇猛,急忙指挥兵马拦截。只见项羽手舞铁戟,锐不可当,杀得秦军死伤无数,活着的也不敢再战,只好抱头鼠窜,纷纷败逃。王离见大势不好,回马就跑;项羽策马挺戟,紧紧追赶。王离仗着兵多,三进三退,总算逃回了本营。
在东阿之战中,章邯就领教过项羽的勇猛,这次前锋败北,王离失利,他更不敢大意了,立即重新排兵布阵,想诱楚军深入,聚而歼之。他布阵完毕,就飞骑出阵,向项羽搦战。项羽迎上前去,章邯诈败,引楚兵深入阵中,随即几路合围,好像泰山压顶一般,铺天盖地而来。章邯以为楚兵中计,却不料楚军三五成群,人自为战,以一当十,向四面冲击,猛杀猛打。一股股楚兵好像一把把钢刀插入敌阵,剽悍无比,直杀得秦军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章邯得此军情,不由得暗自惊慌,但他毕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见楚军数目远远少于秦军,因此鼓励将士振作精神,继续战斗。无奈他的部下被楚军杀得失魂丧胆,任凭他怎样鼓动,都不能扭转战局。两天之内,秦军就吃了九次败仗。项羽见秦军已经溃不成军,就派英布、蒲将军夺取秦军甬道,杀了秦将苏角。王离、涉间见势不好,拼命奔逃。项羽紧追不放,活捉王离,涉间逃回营寨,放了一把火,将自己葬身在火海之中。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勇冠全军,战绩赫赫,不仅解了巨鹿之围,而且进一步壮大了楚军的力量。
秦军在巨鹿打了败仗,可是章邯还有二十万军队驻守在巨鹿之南的棘原。项羽知道一时不能战败章邯,便驻军漳南,与秦军暂时对峙起来。
章邯所率军队损失严重,便派长史欣到咸阳说明情况,并请求援兵。不料长吏欣去咸阳,不仅没有请到援兵,反而受到在朝廷中掌握大权的赵高的冷遇。长史欣见势不妙,便日夜兼程,抄小路返回棘原,对章邯说:“赵高居心不良,左右朝廷。你若胜了,他会嫉妒你的战功;你若败了,更是不免一死。望将军熟虑。”陈余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写信给章邯,劝他投降。信中说道:“赵高嫉贤妒能,心黑手狠,将军能胜,尚难幸存,何况将军这次损兵十万,回朝后必死无疑,不如与诸侯军共约伐秦,然后分地称王,这总比遭受朝廷的屠戮要好吧!”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章邯,在义军的沉重打击和内部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派人与项羽讲和。
项羽时刻想着为叔父项梁报仇,如今见章邯的使者来到营中讲和,便瞪着两眼怒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和可讲!速将章邯缚来,我要用他的头祭奠叔父的亡灵!”
项伯见状,赶紧制止道:“休要乱说!斩杀降将算什么英雄好汉?你如今身为三军统帅,肩负的是援救赵国、推翻暴秦的重要使命,难道是报一家之仇吗?”
范增也在一旁劝道:“我们在巨鹿之战中虽取得胜利,但楚军将士也死伤不少,军粮也不多了,而章邯尚有二十万大军。所以我们不如顺水推舟,接受章邯的投降,尽快向关中进军。”
项羽见两位谋士都这么说,而且说得都很在理,不觉后悔自己的失言,于是转怒为喜,热情招待使者,并接受了章邯的请求。章邯来到楚营后,跪伏在地,痛哭流涕,感谢项羽的不杀之恩,并表明自己的归顺诚意。项羽扶起章邯,安慰他说:“将军竭诚来投,我哪能计较私仇啊。但愿合力同心,消灭暴秦,武信君也可含笑九泉了。”于是封章邯为雍王,留在楚营中。受降完毕,项羽又任命长史欣为上将军、董翳为都尉,带所部秦兵为先锋,在前开路。自己统率本部大军和各路义军,浩浩荡荡向关中挺进。
再说刘邦在张良的谋划下,顺利地突破武关。这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二十公里的谷涧之间,它和潼关、萧关、大散关合称为秦之四塞。破了武关,就打开了关中南部的第一道门户,接着就沿丹水而上,向峣关进发。
峣关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二十公里处。它前据峣岭,后枕蒉山,是从荆州和南阳盆地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隘,而且是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听说刘邦的大军正向峣关进发,咸阳城里人心惶惶,朝廷内部一片混乱。丞相赵高惊恐万分,为了缓和起义军的攻势,他杀了秦二世,拥立二世的侄儿子婴为秦王。他想与刘邦立约,平分关中土地,以便保存实力,东山再起,结果遭到刘邦的拒绝。这时秦朝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新上台的子婴又杀掉了赵高,然后增强峣关防务,企图阻止义军前进。
刘邦探知峣关有兵把守,便想立即攻关。张良建议说:“峣关天险,不宜强攻。听说峣关守将是屠夫的儿子,非常贪财,可用重金利诱,再布疑兵,峣关便唾手可得。”
刘邦依计在山头遍插旌旗,迷惑秦军,同时让郦生携带重金前去诱降。守关的秦将见到重金,果然动了心,又看到漫山遍野尽是起义军的旗帜,自知抵抗也是徒劳,只好乖乖投降,并答应与刘邦联兵西袭咸阳。
刘邦听到报告,万分喜悦,准备答应其要求。张良又劝阻道:“不可把事情看得如此简单。如今想投降我们的,只不过那几个贪财好利的将官而已,恐怕守关的兵士们不会顺从。不如乘其松懈之机,发起进攻,将守军彻底歼灭。”
刘邦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守将既已投降,兵士岂有抗拒之理?再说攻打已降之军,也不合情理。”
站在一旁的周勃听了,说道:“沛公此言差矣。这些守关士卒,都是关中子弟,他们也可能对暴秦的统治不满,但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江淮部队,也未必欢迎。我们眼看就要攻进咸阳了。当此之时,不将这股守军打败,不将他们手中的兵器收缴,还要和他们联兵进击,必给将来驻守关中带来许多麻烦。”
这周勃本是沛县人,刘邦的同乡。起初在家乡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业,后来跟随刘邦起兵。他智勇双全,曾协助刘邦收复丰邑,攻破砀县。攻占下邑时,周勃第一个登上城墙,刘邦还特意赐给他五大夫的爵禄。在攻打东阿、濮阳、定陶、临济、寿张等战斗中,他又多次立功。刘邦奉怀王之命,率军西征,破关灭秦,任命周勃为虎贲令,主管宿卫。他一路与刘邦同行,经常与刘邦一起商讨作战方案,因此深得刘邦信任。现在,刘邦见周勃也赞同张良的意见,便改变了与秦军联合的打算。
周勃见刘邦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便自告奋勇,带领一部人马,趁守军不备,绕过峣关,翻越蒉山,从后路将守关主力击溃。
咸阳南边的最后一道门户终于被打开了。刘邦率军顺利地通过峣关,占领了咸阳之南的重镇蓝田,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