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王莽:我理想中的天下
  4. 第二章 百姓暴动
设置

第二章 百姓暴动(1 / 1)


王莽十四年(地皇三年,22),王莽派了一批官员,到地方上推广新技术。新技术就是如何用草木煮羹。

百姓喝了,要么直咧嘴,要么成天拉稀,总之没法吃。这么瞎折腾一番,不但未解决问题,还加重了负担。

1.起事

刘秀跟他的哥哥刘起兵于王莽十四年(地皇三年,22)十月,在他们之前,已经有许多起义部队了。

有关民不聊生导致老百姓落草为寇的记载,最早出现于王莽九年(天凤四年,17)。那一年,临淮人瓜田仪(复姓瓜田)和琅琊女子吕母造反了。

那几年,青州、徐州等地发生了严重饥荒,百姓活不下去,很多人都落了草,史书曰“寇贼蜂起”(《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在泰山,有个叫樊崇的人也带着一百余人起兵,到王莽十年(18),周边的盗贼首领们尽皆归附,队伍已壮大至一万多人。王莽十四年(地皇三年,22)时,王莽派廉丹、王匡东征,樊崇的军队为了作战时分清敌我,把眉毛染成赤色,因而也被称为赤眉军。

到王莽十三年(地皇二年,21)时,除了在青州、徐州、兖州等地发展壮大的赤眉军,在南部的绿林山,也形成了一支数万人的武装,荆州州牧曾发兵讨伐,却惨败而归。绿林山的部众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五万人,地方官府根本无可奈何。后来,绿林山的人分成两路,一支以王常、成丹为首领,向西进入南郡,号称“下江兵”;一支北入南阳,以王凤、王匡、马武等为首领,号称“新市兵”。之后,平林人朱鲔、陈牧为了响应“新市兵”,又组建了一支“平林兵”。除了赤眉军和绿林山的部队,规模大点的还有南郡秦丰、平原女子迟昭平,部下皆有近万人。

所以,在刘、刘秀起兵之前,大的武装有赤眉、下江、新市和平林几支。然而这些武装都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不立天子,内部管理不正式,所用名称都很简易;第二,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杀高官,有时甚至把抓到的朝廷命官送回去;第三,内部没有公文、旗帜、口号,也不占领城池,到一个地方抢些东西就跑了;第四,没有推翻王朝、号令天下的举动[1],他们所想的,只是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等家乡丰收了回去。(《汉书·王莽传》:常思虑岁熟得归乡里。)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武装都没有多大野心,人数虽众,但各自为政,总体上呈纷乱的状态。比如来自绿林山的军队,想的不是如何夺取政权,而是吃饱穿暖有女人,后来王莽的攻势凶猛,就跟刘、刘秀兄弟合作,以图自保;刘、刘秀兄弟吃了败仗,他们就想着各走一方;等刘、刘秀兄弟发展壮大了,又觉得跟他们太累,想办法把刘玄推上皇位。

也就是说,从瓜田仪、吕母、樊崇等起兵开始(17)到刘、刘秀兄弟揭竿起义、明确提出推翻王莽政权(23)之前,这期间落草的人越来越多,从开始的数百人到千人万人,而王莽有六年时间去安抚百姓,不至于使事情变得这么糟糕。

这六年间,王莽做了什么呢?

王莽也没有从一开始就征讨,他曾经派了一批使者去赦免那些山大王。

有的使者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山沟沟里,跑到密林大泽里,凭一张嘴跟山大王们斡旋,好不容易说服了那些头头儿,头头儿们也表示理解朝廷,就解散队伍。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又聚起来了。

使者就问他们为何反复,得到的答复是:严苛的法律太多,没办法好好劳动,努力干活挣的钱,也不足以缴纳赋税。想待在家里务农,可又会因为邻居铸钱携铜而连坐获罪,贪官污吏还要趁机欺负百姓。我们穷得过不下去了,只好沦为贼寇。(《汉书·王莽传》:民穷,悉起为盗贼。)

一些使者就把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向王莽如实汇报了,可王莽听了之后很生气,他把这么说的使者都免职了。

他喜欢听的是:造反的百姓太奸诈狡猾,所以该杀。还喜欢听人说:那些人不过是沾了点运气,但终究成不了气候,很快就会灭亡。使者如此说,王莽就龙颜大悦,给他升官。

一个叫费兴的人被任命为荆州牧,临行前,王莽问他到了荆州如何作为。费兴言:广泛告知盗贼们回家,专心从事生产,借给他们耕牛和粮食,减轻赋税,这样地方上就能安定。

但王莽还是把费兴免了。不是费兴的办法不好,而是费兴的理由不好。费兴认为:老百姓之所以沦为强盗劫匪,皆因国家的六莞政策。朝廷对老百姓在山林池泽中所得到的收益进行征税,抢走了百姓利益,碰到连年干旱,以致百姓饥穷,最终被逼为贼。

王莽不让说,于是当王莽十三年(地皇二年,21),南郡秦丰和平原女子迟昭平手下各自有近万人起兵,王莽召集群臣商讨方略时,群臣的口径都很统一:这都是些犯了天大罪过的犯人,马上就会被消灭了。(《汉书·王莽传》: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但他邀请了一个特别的人:在汉朝时担任左将军的公孙禄。公孙禄的发言是毫不留情的。朝堂之上,他当着百官的面,把王莽手下的几个重臣狠狠骂了一通,并希望王莽把这些人杀了以谢天下。他还说,如今新王朝最大的忧患在国内而非国外。

公孙禄的这番“高论”,都快把王莽气死了,王莽赶紧打住,让孔武有力的虎贲郎把老头子“扶”走。

那一年,还有个官员到豫州出差,被变民抓了去,差点送了命,后来又被送到当地官府。他回到长安,就写材料给王莽汇报工作。

然而等王莽阅毕他的材料,就直接将他关进了监狱。因为他说,自己当了俘虏后,数次责备反贼为什么造反,反贼的回答是太穷了活不下去。他还说反贼不敢与朝廷为敌,所以才把自己送回。

那些说百姓因为贫穷造反的人,被免的免,被关的关。这种话听得多了,王莽也沉下心思考起来。

经过一番思虑,王莽认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他下了一道诏书,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复杂形势:百姓如果真是因为贫困饥寒无法生活,无外乎当强盗或小偷,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结为数千人的造反团体。百姓谋逆到如此猖狂的境地,就绝不是贫穷所致了。王莽在诏书中指出,那些认为造反为贫穷饥寒所致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值得警惕的,可怕的是这个观点还很流行。他对持有该观点的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求官员们不得发表这种错误观点,否则朝廷会从严处置、依法处置。他希望各级官吏善待百姓,贯彻落实朝廷的政策,抓紧时间平乱。

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诏书,因为从此之后,臣子们开始害怕,再也不敢跟王莽说反贼的真实情况了。地方上在平乱时也畏首畏尾,不敢擅自出兵,于是变民越来越多,且逐渐无法收拾。(《汉书·王莽传》:于是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亦不得擅发兵,贼由是遂不制。)

百姓明明是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可王莽不相信,也不让人说,那么他那些平乱的方案就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

在消灭乱民这件事上,王莽做了很多,首先就是武装镇压。

[1]有一个例外。在王莽十二年(地皇元年,20)时,巨鹿郡男子马適求等打 算发动燕国和赵国境内的军队造反,但是被一个叫王丹的人发觉,王丹上 报后,王莽立即派人抓捕。在这个案子中,数千人都被牵连致死。

2.平乱

王莽十年(天凤五年,18),樊崇已经发展至上万人的时候,王莽派地方部队攻打,但未能战胜。(《汉书·王莽传》:遣使者发郡国兵击之,不能克。)

王莽十一年(19),派遣士孙喜专项负责平乱工作,但史书上除了一句“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汉书·王莽传》),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王莽十三年(地皇二年,21),派遣太师牺仲[1]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兵攻打青州、徐州一带的叛军,根据地理位置,他们的目标主要应该是樊崇。

但景尚和王党不行,《汉书·王莽传》说他们不但“击贼不能克”,还军纪涣散,为非作歹,加重沿途百姓负担。

这时候,一个叫田况的人脱颖而出。此人在与起义军的交锋中颇有战功,也愿意跟着王莽建功立业。

只是田况没被重用。

当王莽手下的官员都唯唯诺诺想着明哲保身的时候,冀平郡的连率(太守)田况仍然相信王莽。

田况跟王莽说,自己所在的冀平,上报百姓资产时存在少报漏报现象,他对这部分资产进行了重新征税。王莽对此非常赏识,认为田况是“忧国”(《汉书·王莽传》)之臣,说的是“忠言”(《汉书·王莽传》),将他封为伯爵,赏钱二百万。

这下田况来了劲头,他在老百姓的一片叱骂声中硬是发动了四万多人,给他们分发武器,组成武装。田况的军纪严明,在冀平郡筑起了一道坚固堡垒。樊崇的部队虽然勇猛,却也不敢到冀平撒野。

当时,全国各地的起义多如牛毛,官府就没有几个能打胜仗的,这个一枝独秀的田况,理应得到王莽的嘉奖。

可田况被批评了:你没有接到朝廷的虎符就擅自动用军队,是轻率用兵,违反军纪。王莽还表示:由于田况自己夸下海口能够剿灭盗贼,所以暂且不处理他。(《汉书·王莽传》:以况自诡必禽灭贼,故且勿治。)

田况是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他拼死拼活,最终竟拼了个“处分”,在这个非常时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过这盆冷水并没有使田况气馁,他又向王莽主动请缨,说要到冀平以外的地方平乱。田况也的确有两下子,所过之处尽皆平定。

先前派出的景尚和王党,进攻青州和徐州等地,但作战效果不佳。这时王莽注意到了田况,他让田况行使青、徐二州州牧的权力,负责平乱。然而,就在田况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忽然得知,王莽准备派遣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再到前线。

田况立即给王莽上书,阐述自己对青州、徐州战事的看法。

田况不希望太师和更始将军过来。因为自洛阳以东,粮食已经非常昂贵了。太师和更始将军这样的大员来了,如果随行者少,无法宣扬天子之威;如果随行者多,又劳民伤财,加重地方负担。如今的情况是,朝廷为了平乱,派出的使者连绵不绝,地方官府早已不堪其扰,看到他们比看到叛军还头疼。(《汉书·王莽传》:郡县苦之,反甚于贼。)

田况根据自己的战斗经验分析了叛军众多的原因:地方官员办事不力,不想着如何剿灭叛军,而是挖空心思应付上级,一些叛军本来都打算投降了,可有些地方居然在这个时候攻打,叛军就再也不相信朝廷,更加惶恐,反而聚集起更多的人。

所以综合起来,田况认为王莽此时不应派过多的使者,而是抓好地方上的吏治,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剿贼的工作中。他自己也下了军令状:肯定能平定青州和徐州的叛军。(《汉书·王莽传》:委任臣况以二州盗贼,必平定之。)

田况的上书指出了王莽当前剿匪政策的弊端,尤其朝廷那无休无止的使者给地方带来的叨扰。可他万万没想到,他那一番谋国之言,不但没能阻止王莽继续派遣使者,反而惹得王莽一怒之下把他撸了。至于他的破敌之策,就当白说了。

田况被召回中央闲置了,他负责的地区在他走后就完全乱了。(《汉书·王莽传》:况去,齐地遂败。)

田况走后第二年(22)二月,之前派来的太师牺仲景尚就被樊崇杀了。

四月,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向东出发。

在青州、徐州一带活跃的樊崇部队,起初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只因穷困饥饿才聚在一起,所以虽然跟朝廷对抗,但并无攻城略地的想法。他们即便发展到几万人,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甚至连军队该有的纪律和制度都没有,只有一个效法当年刘邦“约法三章”的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也要接受惩罚。他们靠着口头交流传播讯息,没有文书、号令等。

王匡和廉丹率领的是十余万正规军,樊崇要和朝廷的部队作战,最大的担忧是:一旦交战起来,自己手底下这帮乌合之众,会不会分不清敌我自相残杀呢?

樊崇自然没办法给底下的将士制作统一军服,他最终想了个简单易行的法子:所有人都把眉毛涂成红色。(《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所有士兵的眉毛都是红色的,于是人们就称这支队伍为“赤眉军”。

其实赤眉军并非人们想象的“义军”,他们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会掳掠百姓(《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所过虏掠),所以老百姓对他们是惧怕的。

但老百姓更怕的是,那些名义上应该解救他们的朝廷部队。《汉书·王莽传》曰: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余万人,所过放纵。官方军队对百姓的骚扰,比强盗还要厉害,朝廷派那么多高官给地方上带来的灾难甚于反贼。在百姓眼里,他们宁愿碰到赤眉军,也不愿碰到太师王匡的军队。但相比之下王匡算是好的了,老百姓更头疼更始将军廉丹的部队,因为他的军队不仅抢掠,还要杀人,百姓编出段子,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汉书·王莽传》)

那时候,王莽除了要面对国内越来越多的叛军,还得对付四方边境的敌人, 钱粮渐空。他需要王匡和廉丹尽快取得立竿见影的战果,所以当听说无盐人[2]索卢恢起兵造反占领了无盐城时,非常着急,立即给廉丹发了一道诏书,催促廉丹快点开战:我的粮仓快见底了,库存钱财也快光了,你可以威武一些,可以出战了吧。将军身负国家重任,若不战死于原野,就无法报答皇恩、尽自己的责任。(《资治通鉴第三十八》:仓廪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矣!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

廉丹看到这道诏书,内心非常惶恐,因为王莽说得明明白白:你若不战死,就是辜负了我,就是没有尽到职责。他半夜里召来属官冯衍,问怎么办。

冯衍先分析当前的形势:人心思汉。他建议廉丹不要妄动,而是带着军队驻扎在一个大一点的郡,安抚吏民,招贤纳士,培养自己的势力和威望,争取民心,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就可以为民除害,建功立业。

所以冯衍认为,廉丹听从王莽的话,战死于原野,是不值当的。

事实上,廉丹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大家对他很信服。那时天下大乱,他麾下有数万之众,在一个富裕的地方拥兵自重、等待时机,也是一个可取的选择。何况,这个要求他付出生命去维护的政权,如今被天下人唾弃。他做不到暂时跟王莽反目,但可以静观其变。

然而廉丹没有。他带着军队行进到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南部),冯衍再次劝谏,他还是没听。他继续向东,朝着那个埋葬他的地点——无盐进发。

廉丹和王匡对无盐展开了猛攻。

无盐城陷落,廉丹、王匡斩首一万余级。

这个捷报于王莽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他立即派人去前线慰劳廉丹和王匡,赏赐有功的将士,廉丹和王匡都被封为公爵——这是新王朝最尊贵的爵位。

无盐的胜利让王匡看到了叛军的实力,于是想着再立新功。他听说在梁郡集结着数万赤眉军,就急不可耐,想立即南下,一举荡平。但廉丹不同意。他觉得军队刚刚攻下无盐,正人困马乏,应当休养。然而王匡想一鼓作气,就带着人马走了。廉丹也只好跟上。

大军离开无盐不久,就在无盐旁边的成昌遇到了赤眉军的大部,王匡、廉丹惨败。

王匡再也没有之前的豪气,仓皇逃走。留下来收拾残局的是当初不同意南下的廉丹。他派人拿着王匡的印信和调军符节,让人转告王匡:小孩子可以逃走,但我不能。当王匡在品味着廉丹的讥刺之言时,廉丹正在后方整理军队,掉过头来跟赤眉军大战。

廉丹终究没打赢赤眉军。这个大军统帅居然在两军交锋时被杀了。廉丹的部下正在别处作战,听闻廉丹战死,大恸,皆曰:“廉公已死,吾谁为生?”(《资治通鉴第三十八》)他们冲向赤眉军的阵地,与之搏杀,全部战死。

廉丹死了,东方越来越乱,那些老百姓攻打城邑的消息越来越频繁地传到王莽耳中。没有了廉丹,王莽又派遣国将哀章到东部跟王匡合作,这两个人,一个是国将,一个是太师,都是位高权重之人,但自那之后基本没有给王莽汇报过胜利的消息。

几年下来,王莽使用武装镇压的方案,总体上是失败的。

除了武装镇压,为平息动乱,王莽很重视舆论引导,好让人们觉得他是厉害的、胸有成竹的,就像他六十九岁时给自己染胡子和头发一样。

[1]牺仲,是太师的属官。

[2]无盐县,今山东省东平县以东无盐村,王莽改无盐县为有盐亭。

3.舆论

王莽十一年(天凤六年,19)时,起义百姓已经很多,樊崇等人也成了气候,王莽为了让百姓觉得自己的新王朝有上天支持,可以传之于万世,要求太史令推演新的历法。新历法说了,新王朝会很长很长,三万六千年才轮一个周期,新历法还要求,新王朝要每六年改元一次。他还发了一个文件,写了一堆难懂的话,说自己领悟了上天的指示,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顺应天意。据史书说,他希望以这种方式来炫耀自己、诓骗百姓,减少起义军的数量。然而百姓见了之后,都嘲笑他。(《汉书·王莽传》:欲以诳耀百姓,销解盗贼。众皆笑之。)由于启用新的历法,且六年改元,于是下一年的年号,就由天凤改为地皇。

王莽的做法没能改变什么。到第二年,王莽十二年(地皇元年,20),起义军还是没有减少的苗头,他为了让人们觉得自己是一个能够运筹帷幄、创立万世基业的人,又发了一个文件,说种种迹象表明,该给新朝的列祖列宗修庙了。

王莽是新王朝的开国君主,他修的庙里面要供奉的自然是他的祖宗和亲人。

王莽的祖宗是谁呢?

王莽代汉,自称像当年舜帝接受尧帝的禅让,所以舜帝是少不了的。既然都到舜帝了,那自然少不了大名鼎鼎的轩辕黄帝,因为舜帝再往上追溯数代就是黄帝了。

一方面,王莽要从舜帝往下找;另一方面,他得从自己向上找,最终两条线汇在一起,那样他就是黄帝、舜帝的后代了。

最终王莽形成了这样一个家谱:黄帝向下八代,有姓姚的舜帝,舜帝往下数代,到周武王时期,有被封为诸侯的妫满(妫,音ɡuī,妫满被封到陈,后人遂姓陈)。妫满之后,过十三代,有齐桓公时期到齐国的田完,田完之后再过十一代,有田氏齐国的开国君王田和,田和的后人,有在楚汉战争时期被项羽封为济北王的田安。田安当了几个月济北王,齐地反项,田安被彭越杀掉。由于田安当过王爷,所以汉兴之后,齐国人都称田安的后代为“王家”,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以“王”为姓了。田安的孙子,叫王遂;王遂的儿子,叫王贺;王贺的儿子,叫王禁。王禁有四女八男,次女王政君,次子王曼;王曼有子,曰王莽。

有了这样一个家谱,王莽就宣布:姚、妫、陈、田、王,这五个姓都是黄帝、舜帝的子孙,和自己是同一个家族。这五姓之人都是新王朝的皇室宗亲,要报上姓名登记在册。

王莽要立的庙出来了。祖宗庙五座:黄帝、舜帝、妫满、田完和田安;亲庙四座,就是从王莽以上,田安以下,他的四代王姓亲人:王遂、王贺、王禁和王曼。

为了修建这九座庙,王莽下了大功夫。他听从臣子的话,要将祖宗庙建得辉煌大气,能够让后代人高山仰止,即便历经万世也仍然雄伟壮观。他广征能工巧匠,又拆解了汉代的十余座宫殿,用它们的材料来修庙。单单黄帝的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1],其余八座庙,规模是黄帝庙的一半。九庙不但规模宏大,建造得也极尽奢华。为了使庙宇显得壮观宏伟,建造之地还特意选在高处。据史书记载,修庙所耗费用达数百亿之多,修庙死掉的工人达到数万。

但是修再壮观的庙,也不能指望那些“神”给百姓发粮食。连年的自然灾害让百姓食不果腹,而修庙的耗费最后也都摊派在百姓身上。这样的做法使情况越发糟糕,糟糕到深居皇宫的王莽都有所耳闻。

王莽想解决饥荒问题,他除了打开东部的粮仓给百姓发粮借粮,还想到了一个很特别的法子。

王莽十四年(地皇三年,22),王莽派了一批官员,到地方上推广新技术。新技术就是如何用草木煮羹。

百姓喝了,要么直咧嘴,要么成天拉稀,总之没法吃。这么瞎折腾一番,不但未解决问题,还加重了负担。

闹剧过后,王莽不再幻想。那时候,凡是山里、水里、林子里的自然资源,以及其产生的所有收益,都归皇帝个人。王莽决定放开山河资源,允许老百姓去打猎捕鱼采果而不收取费用。而且他承诺,这个政策会延续到地皇三十年,也就是再持续二十八年。

但在大量的灾民面前,这只是杯水车薪。东部百姓活不下去,就离家讨饭。数十万饥民涌入关中,希望到天子脚下,得到天子的关注,也盼望着来到富庶的关中平原,捡回一条性命。

只是关中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当年夏天,大批蝗虫飞到长安,遮天蔽日,进入未央宫,爬在宫殿和阁楼上,王莽看着不舒服,还招募官员和百姓去捕捉。

数十万流民入关,王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安排了专门赈灾的官员。可是他用人不当,将一批贪官污吏安排到这个位置上,于是大部分救灾物资都被侵吞,那几十万靠着救灾粮活命的人,有十之七八都饿死了。

城内闹饥荒的消息也传到王莽的耳中了。但王莽肯定不会亲自出宫去看,他问了一个叫王业的人。王业告诉他,死的都是乱跑的流亡之徒。为了让王莽不多过问这个事,他跑出宫,从饭店买了精美的饭和肉羹,拿到王莽面前说:百姓们吃的都是这样的食物。王莽一见,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

王莽自称是黄帝和舜帝的后代,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喜欢效法。当各地都有变民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先人”。他听说黄帝平定天下时,内置大将,外置大司马5人,大将军25人,偏将军125人,裨将军1250人,校尉12500人,以及校尉之下的武官数十万,就也设置了一大批武官。他封了前、后、左、右、中五个大司马,给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增加职务。州之长官州牧,加封大将军,州之下的郡长官[2]为偏将军,郡里负责武事的武装长官[]为裨将军,县里的长官加封校尉。

王莽设置了成千上万的将军校尉等武官,相当于给地方官员加任务:你们不但是地方上行政事务一把手,也是军务一把手。这样一来,就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平乱的长效机制。

地方上有了抓手,王莽的使者就出动了。为了督促地方上尽快平乱,使者可谓络绎不绝,有时候一天能接待近十批人。地方上没有余粮和车马供给使者,就给老百姓加赋,甚至向百姓强取豪夺。

可不管王莽弄多少个将军,派多少批使者,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百姓吃不饱饭。所以,高压政策越来越严,官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却激起了更多民变。除了东部的青州、徐州、兖州等地的叛乱,就连天子脚下的京城地区,也是民变纷起,《汉书·王莽传》曰:三辅盗贼麻起。

为平息民变,王莽做了不少事情:武力讨伐、引诱招安、舆论引导、建立机制、赈济灾民。可这些做完了不但没有起到应有效果,变民还越来越多。加上王莽不允许人们说百姓因饥穷造反,持这个观点的人都被免官,而说假话声称变民会很快灭亡的人反而吃香,到后来就没有人对他说真话。

王莽没有找准问题根源,处理民变时方法不当,百姓越发不满和失望。王邑败于昆阳,不是对手强大,不是对手计谋高超,也没有人背后捅刀,他面对远少于自己的汉军,却几乎全军覆没,根本原因是,那些来自百姓中间的士兵,大都从心底里不认可王莽政权,没有替王莽卖命的想法,缺乏战斗勇气和必胜信念,于是一交手就“不利”了,“阵乱”了,接着“汉兵乘锐崩之”,于是“莽兵大溃”了。

***

据史书记载,昆阳之战后,各路豪杰纷纷起义,自称将军,响应汉政权。消息传到关中,更是引起了巨大骚动。与此同时,汉军之中传出一个消息:汉孝平皇帝刘衎,是王莽毒死的。

在这个时候,突然传出这个消息,对王莽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因为汉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平帝刘衎,的确是被王莽毒死的。

汉平帝五年(元始五年,5)十二月,十五岁的刘衎对大权独揽的王莽心生不满,为王莽察觉,于当年十二月被毒死于未央宫。三年后,王莽称帝,建立新王朝。

但汉王朝的这个结局,并不始于王莽,而是半个多世纪前,王政君进入皇宫的时候。

[1]据何清谷所撰《三辅黄图校释》,汉代一丈相当于今天的 2.3 米。边长 四十丈,就是 92 米;高十七丈,就是 39.1 米。

[2]郡里负责武事的长官,汉朝曰都尉,王莽改称大尉,后来王莽制定了爵位 制度,就将大尉改称属令、属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