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4. 东晋偏安
设置

东晋偏安(1 / 1)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七月,朝廷命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又任命王衍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愍帝投降。

建兴五年(公元317年)三月,愍帝被杀,公元318年此消息传到建邺,琅琊王的僚属上表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司马睿(公元276~322年),字景文。十日,司马睿于建邺即位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建邺为了避愍帝司马邺的讳,改称建康。司马睿宣布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级。

大事记

公元317年,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在建邺称晋王,派祖逖率兵北伐。

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地位和名望都不太高。晋怀帝的时候,派他去镇守江南。他还带了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员,其中最有名望的是王导。司马睿把王导看作知心朋友,对他言听计从。

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一些大士族地主嫌他地位低,看不起他,都不来拜见。司马睿为此常常不安,便让王导想想办法。

王导把在扬州做刺史的王敦找来,两人商定了一个主意。

这年三月初三,按照当地的风俗是禊节,百姓和官员都要去江边“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到江边去,前面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和从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这个大排场一下轰动了建康城。

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顾荣等听到消息,都跑来观看。他们一见王导、王敦这些有声望的人都这样尊敬司马睿,不禁大吃一惊,怕自己怠慢了司马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排在路旁,拜见司马睿。

大事记

公元318年,晋愍帝的死讯传到建邺,司马睿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他所建立的晋朝,史称东晋。

从那以后,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便稳固了地位。

后来,北方战乱不止,一些士族地主便纷纷逃到江南避难。王导劝说司马睿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来。司马睿听从王导的意见,前后吸收了一百多人在王府里做官。

司马睿在王导的辅助下,拉拢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他的地位就日渐巩固了。

晋愍帝死后,司马睿在建康即位,这就是晋元帝。在这之后,晋朝的国都一直在建康。为了和司马炎建立的晋朝(西晋)区别开来,历史上把这个朝代称为东晋。

晋元帝总认为他能够得到这个皇位,都是凭借王导、王敦兄弟的帮助,所以,对他们特别尊重。他封王导担任尚书,掌管朝内的大权,又让王敦总管军事,又把王家的子弟封了重要官职。

匈奴改姓

东汉末年,许多匈奴贵族内附中原,自称祖先为汉朝外孙,改姓刘氏。

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意思是东晋的大权,由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

王敦掌握军权后,便不把晋元帝放在眼里。晋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骄横,于是渐渐疏远了王氏兄弟,另外重用了大臣刘隗和刁协。这样,刚刚建立的东晋王朝内部,又出现了裂痕。

晋元帝即位不久,汉国国主刘聪就病死了。汉国内部也闹起了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做了国主。他觉得再用汉朝的名义已失去了意义,便在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汉国大将石勒在与晋朝的征战中,扩大了势力,不愿再受刘曜的管束,也自称赵王。

石勒是羯族人,祖辈都是羯族部落的小头目。石勒年轻的时候居住在并州,后来并州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为了生存,他先后给人家做奴隶、佣人。

大事记

公元319年,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建立十六国中的后赵。

石勒受尽苦难的折磨,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成了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以后,石勒前去投奔他,并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

石勒从小没有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不识字。他担任大将以后,渐渐懂得要成大事业,光靠武力不行,必须要用脑子,用谋略。后来,他把汉族士人张宾请来为他出谋划策。他还收留了一批北方汉族中家境贫寒的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

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于襄国(今河北邢台)称王,下令禁止酿酒,郊祀宗庙时用醴代酒。随之,又实行了一系列安民政策,鼓励农民耕田种地,取得成效。中原农业生产得以逐步恢复,石勒势力逐渐强大,国境也不断扩大。公元329年九月,他的侄子石虎将前赵兵击溃。立国26年的前赵因此灭亡,秦陇的土地全部属于后赵。公元330年二月,后赵群臣请石勒即皇帝位。于是,石勒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立世子石弘为太子,立妃刘氏为王后,任命石虎为太尉、尚书令,封为中山王。这一年九月,石勒正式称皇帝,改元建平,以石弘为皇太子,对所有文武大臣都封赏。

大事记

公元320年,前赵刘曜因部将谋反,杀与叛将有关的巴人首领50多人,致使巴人起兵反抗,关中大乱。

石勒即位后,下诏命令公卿以下官员每年举选贤良方正,以广求人才。石勒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对读书人却十分重视。他命令部下,如果捉到读书人,不许杀害,一定要送到襄国来,让他自己处理。

在张宾的建议下,他又设立了学校,让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凡是各地保举上来的人经过考核评定,都可以做官。

石勒喜欢书,但自己不识字,就找一些文化人给他读书。他一边听,一边还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石勒让人给他读《汉书》,听到有人劝汉高祖封旧六国贵族的后代的那段历史时,他说:“唉!刘邦采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还能够得天下吗?”讲书的人马上给他解释说,后来由于张良的劝阻,汉高祖才没有这样做。石勒点头说:“这就对啦。”

由于石勒重视文化教育,起用人才,施行开明的政治,后赵初期出现了兴盛的景象。鼎盛时期,其管辖境地南逾淮河,东濒大海,西至河西,北接燕、代。除辽东慕容氏、河西张氏外,后赵尽占北方,隔淮河与东晋对峙。

两赵作战图

两赵大战,前赵溃败。

公元333年石勒病逝,他的侄子石虎杀其子而自立为帝,迁都于邺城(今河北临漳)。石虎穷奢极欲,残虐无道。他在长安、邺城大兴土木,建造宫宇无数,奢华无比。为了满足自己荒淫的宫廷生活,他竟征发民间13到20岁的美女3万多人。

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风暴,在此以前,中国本部的空间,全以汉民族活动为中心的历史,但自怀、愍二帝被掳北去,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诸多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自永嘉以后,南、北方皆出现民族融和,扩大中华民族的内涵。

此外,石虎穷兵黩武,四处征伐,搞得民生凋敝,百姓痛苦不堪。

公元349年四月,石虎病亡,后赵乱。公元351年,后赵灭亡。后赵自石勒称赵王,历7主,共32年。

东晋在江南建国的时候,北方的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5个主要游牧民族争杀的战场。这5个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

自从匈奴兵攻占了长安,中国开始进入了历史上所称的“十六国”时期,即永嘉之乱的民族大迁徙时期。

在这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匈奴)、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氐族建立的成汉,一共16个国家,称之为“十六国”。这十六国与东晋政权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

那时,祖逖也夹在汹涌如潮的南逃人群中。在他经过淮泗的路上,他让老人和病人坐在自己家的马车上,自己的粮食、衣物与大家一起享用。遇有劫匪,他总是亲率家丁打退他们。南逃路上的祖逖获得了极好的口碑。

彩绘闻鸡起舞图民国魏墉生瓷板画

本画源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鸡啼起床舞剑。后成为有志者及时奋发的典故。

公元313年,琅琊王司马睿听说祖逖的声名,又得知他已经到达泗口,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后又调任军谘祭酒,驻防京口要隘。祖逖向司马睿进言说:“中原大乱,胡人乘机攻进中原,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人都想起来反抗。只要下令出兵,派一个大将去讨伐乱贼,一定会收复失地。”

司马睿只想偏安东南半壁江山,对于北伐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听祖逖说得很有道理、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发给他1000人吃的粮食、3000匹布,所有甲胄、武器、兵勇,都由祖逖自己解决。

祖逖带着招募的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他拿起船桨敲打船舷(文言是“中流击楫”),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把中原的敌人扫平,就决不返回江南。”

祖逖渡江以后,将队伍驻扎在淮阴,又命人打造兵器,招兵买马,很快聚集了数千人。祖逖见士气旺盛,亲自率领人马进攻谯城,又连续攻破石勒的各地割据武装。至此,祖逖名噪大江南北,北方戎狄贵族闻风丧胆。祖逖乘胜出击,派部下韩潜分兵进驻河南封丘,自己则进驻雍丘,成为掎角之势,黄河以南的土地都回归东晋了。

祖逖北伐得到了中原人民的响应和支持,北伐队伍迅速扩大。祖逖身先士卒,不蓄私产,与将士同甘苦。北伐战争取得一定的成就,迫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

大事记

公元341年,东晋废除侨置郡县,将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这一举措称为“土断”。

就在祖逖积谷屯粮、厉兵秣马准备继续北伐、收复黄河以北的土地时,司马睿却任命了戴渊为豫州都督,叫祖逖听他指挥。

祖逖受到了主张偏安、不思进取的朝人牵制,很难施展北伐的抱负了。他心里又是忧虑,又是气愤,终于身染重病,郁郁而亡。

祖逖的北伐事业虽然没有完成,但他中流击楫的气概被后人所称颂。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连续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削弱王氏的势力,王敦一怒之下,起兵攻进了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到了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结果以失败告终,他不久也病死了。后来晋成帝(明帝的儿子)在位时,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起兵反叛,攻进了建康。东晋朝廷派荆州刺史陶侃出兵平叛,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苏峻的叛乱平定了。

陶侃原是王敦的部下。后来,陶侃立了战功,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把他调离到广州。那时候,广州是很偏僻的地方,调到广州等于是降了他的职。

《洛神赋图》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这幅画根据曹植《洛神赋》而作,传世的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全卷分为3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人物安排疏密得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他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又把砖头搬运到屋里。每天都这样做,别人看了感到很奇怪,忍不住问这是做什么。

陶侃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一刻都没有忘记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一旦需要我出力,怎么能担当得了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锻炼身体。”

王敦死后,东晋朝廷把陶侃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荆州的百姓听到陶侃回来,都跑出来欢迎他。

虽然提升了官职,可陶侃还是谨慎小心。荆州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从来不放松。

他手下的一些官吏,经常喝酒赌博,因此而耽误了公事。陶侃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吩咐人把酒器和赌具全都没收并毁掉,还鞭打了那些官吏。从这以后,谁都不敢再赌博喝酒了。

有一天,陶侃到郊外去巡视,看见一个过路人一边走,一边随手摘了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拿在手里玩弄。陶侃马上命令兵士把这个人捆绑起来,狠狠地打了一顿。

人们听说刺史这样爱护庄稼,种田就更有劲了。荆州地方也渐渐富裕起来。

陶侃一生带了41年的兵,由于他执法严明,公正无私,大家都很佩服他。在他管辖的地区,社会秩序井然,真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咸和九年(公元334年),陶侃告老还乡,途中病逝于樊溪,享年76岁,陶侃不仅忠顺勤谨,为官清廉,而且文采极佳。他“喜文辞,行文如流”,名篇有《祖国赋》、《逊位表》,著有文集二卷行世。

五石散

魏晋人喜好服食养生,一般以服五石散为主。五石散出自汉代,但当时很少有人用,直到三国曹魏尚书何晏服用之后获得神效,才开始流行起来。因服用后全身发热,必须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所以五石散又称“寒食散”。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内心烦躁,当药力发作时,常常要出外散步以求散去药力,称为“行散”。魏晋的何晏、王弼、嵇康、王羲之等都曾服用五石散。

在东晋时期,王氏是门第高贵的士族,当时有“王马共天下”的说法。在王氏家族中,出了一个大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七岁时就开始练习写字。传说他在走路、休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仔细揣摩字体的结构和笔法,心里想着,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一笔一划地比划着。日子长了,衣服都被他划破了。他每天写完了字,总是要到自己门前的池塘里去洗刷毛笔和砚台,久而久之,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的了。

由于王羲之长期勤学苦练,他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谁能得到他的字,就像获得珍宝一样。据说,山阴地方有个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请王羲之给写一本《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后来,他听说王羲之最喜欢白鹅,常常摹仿鹅掌划水的动作来锻炼手腕,以便运起笔来更加强劲而灵活。于是他就买了几只小白鹅,精心喂养。几个月以后,鹅长大了,全身羽毛丰满,非常可爱。道士故意把鹅放在王羲之时常经过的地方。一天,王羲之经过那里,看见这些羽毛洁白,姿态美丽的白鹅后,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欢,就向道士提出要买下这一群鹅。道士说:“鹅是不卖的,不过,如果你能给我写一本《道德经》,我就把这群鹅赠送给你。”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场写好了一本《道德经》,交给了道士,带走了这群鹅。

东床快婿的故事

太尉郗鉴听说太傅王导家的子侄都是少年才俊,就派了一个门生到王导家求亲。王导听明来意后,就让门生自己去东厢房里随意挑选。王家的公子果然个个眉清目秀,英姿勃发。诸位公子也听说了郗太尉选婿之事,于是个个收拾齐整,在屋子里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一个人袒腹躺在东床上,不把选婿之事放在心上。

门生回去之后对太尉说了王家诸位公子的情况,太尉听后高兴地说道:“那个袒腹东床的公子,就是我的好女婿了。”于是,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王羲之出生在东晋大族士家,本来可以平步青云,做很大的官,可他喜欢逍遥自在,不愿做官。后来,扬州刺史殷浩与他关系很好,写信劝他出来,他才任职会稽内史。到那里做官,主要还是因为会稽的风景秀丽,可以娱人性情。王羲之曾经与谢安、孙绰等著名文人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宴会。这些文人在兰亭会上乘兴作诗,共得诗37首,编成《兰亭集》。王羲之也在酒酣耳热之时,当场挥笔,为诗集作序,写成《兰亭集序》。这篇作品共有28行、324字,它的章法浑然一体,笔法粗细多变,字形疏密相掺,全篇“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连墨气也忽浓忽淡,最能体现王羲之书法的最高境界。全篇二十多个“之”字,字字不同,每个字有每个字的写法,笔法千变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

关于《兰亭集序》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在当时参与其会的42人中,11人各赋诗2首。9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3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传说王羲之以后曾多次书写《兰亭集序》都不能达到原来的境界,这不仅验证了艺术珍品需要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才可造就,也表明了酒的神力和作用。

《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临终时将它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将《兰亭集序》珍藏在梁间暗槛之中。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遍求兰亭真本,终于了解到它的藏处,于是想方设法谋取,但辩才始终不透露真情。唐太宗无奈,便派御史萧翼专程赶到越州设计骗取真迹。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一些杂帖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两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辩才将萧翼视为“好友”从而失去了警觉,将兰亭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终于有一天萧翼得知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真迹。萧翼偷走兰亭真迹后,来到地方官处,命令地方官传辩才来叩见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明自己乃是奉圣旨来取兰亭真迹的,现在已经到手,特意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后,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他临终时又将《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这“天下第一行书”长埋地下,人们再也看不到它的真面目了。而后世流传的都是历代书法家的摹仿之作,难怪诗人陆游诗曰“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为此叹息不已。

羲之爱鹅图清任颐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相传他常常观察鹅游水的姿势,从中悟出了用笔之法,从而养成了好鹅的性情。他曾经以写一部《道德经》作为筹码换取道士的一只鹅,一时间传为美谈。此画即拟意于此。桥下塘水涟涟,竹叶披纷掩映,两只白鹅游弋水中。桥头王羲之凭栏观鹅,其面目清秀,神情专注,手拿团扇却忘记扇动,尽显儒雅、恬淡之气。身旁童子则以臂、颔撑栏上,一手下垂,双目一眨不眨,姿势自然全神贯注。

王羲之的作品虽然都遗失了,但他的书法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顤,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学习他。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他的行书艺术成为后世无法攀越的高峰,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南方草木状》

晋朝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志。此书记载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共80种,并有生物防治的记载。

桓温是东晋时谯国龙亢人(今安徽怀远)。桓温的父亲叫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苏峻将领韩晃杀了。那一年桓温刚满15岁,他得知父亲被人杀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发誓要为父报仇。桓温长到18岁时,曾参与策划杀他父亲的江播死了,于是他怀揣刀剑大闹灵堂,杀了江播儿子江彪等6人。

生长在永嘉乱世中的桓温,青年时代就崭露头角。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任职安西将军的桓温奉命率兵讨伐蜀地李势。

两军刚交兵时,形势对晋军极为不利,桓温的部下参军龚护战死,桓温的马也中了箭,桓温慌忙命令撤退。但击鼓士兵误解了桓温的意思,反而擂起了前进的战鼓,三军将士奋勇向前。李势完全没有料到桓温攻势这样猛烈,抵挡不住,连夜逃到葭萌关,后来,又派人求降。桓温大军浩浩荡荡进入成都,成汉王朝就这样灭亡了。桓温因此被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一时间声震朝野。

桓温灭掉成汉王朝,给东晋立了大功。但是东晋王朝内部矛盾很大,晋穆帝表面上提升了桓温的职位,暗地里却猜忌他。桓温要求北伐,晋穆帝没有同意,另派了殷浩带兵北伐。

殷浩出兵到洛阳,被羌族人打得大败,死伤了1万多人马。桓温再次上奏章要求朝廷将殷浩撤职办罪,并再次提出北伐。晋穆帝没办法,只好撤了殷浩的职,同意桓温带兵北伐。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二月,桓温率4万大军从江陵出发,经襄阳,出武关,越秦岭,大军直指关中,讨伐由氐族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这是桓温第一次北伐。

大事帖东晋桓温

前秦王苻坚派太子率5万大军与晋军对抗。这年四月,晋、秦两军大战于蓝田,秦军大败。桓温率军占领灞上,抵达前秦都城长安的郊区。当地老百姓纷纷牵牛担酒前来犒劳晋军。老人流涕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六月,因军中缺粮,桓温被迫从潼关退兵。秦军跟踪追击,晋军损失1万多人。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六月,桓温进行第二次北伐,从江陵发兵,向北挺进。八月,桓温挥军渡过伊水,与羌族首领姚襄军二次战于伊水之北,大败姚襄,收复洛阳。桓温在洛阳修复西晋历代皇帝的陵墓,又多次建议东晋迁都洛阳。东晋朝廷对桓温的北伐抱消极态度,只求苟安东南,无意北还,桓温只得退兵南归。到升平三年(公元359年),中原地区被慕容氏的前燕政权所占领。隆和二年(公元363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第二年又兼扬州刺史。桓温身为宰相,又兼荆、扬二州刺史,尽揽东晋大权。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利用执政之机,发动了第三次北伐,讨伐前燕政权。这年四月出发,六月到金乡(今山东金乡)。桓温率水军经运河、清水河进入黄河,一直进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黄河重要渡口)。前燕王任命慕容垂为大都督,率5万军队前往抵御。这时,桓温犯了一个错误,他下令由水路运粮,结果燕军占领石门渡口,切断了水运粮道,桓温军队面临断粮的威胁。

无奈之下,桓温只好命令全军撤退。退兵时,遭到了慕容垂的拦截,等桓温逃到山阳(今江苏淮安)时,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

京口北固山图明宋懋晋

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曾驻守京口,并有“京口酒可饮,箕可使,兵可用”的豪言。

这次北伐的失利,使桓温已升至日中天的威信大大降低了。然而,由于桓温长期掌握东晋的军事大权,他的野心却越来越大。他曾经说:“男子汉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也应当遗臭万年。”属下知道他的野心,向他献计,说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就先得学西汉霍光的办法,把现在的皇帝废了,自己另立一个皇帝。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晋废帝司马奕。桓温带兵到建康,把司马奕废了,另立一个司马昱当皇帝,这就是晋简文帝。桓温当了宰相。

桓温改立新帝后,开始陷害一些政见与他不合的皇族和大臣,将殷、庾两大强族的势力削除殆尽。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六月,简文帝去世。桓温原本指望简文帝司马昱禅位于他,或自己摄理朝政,但大失所望。桓温于是拒绝入朝,直至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才到建康朝见孝武帝,并带兵入朝。群臣惊慌失措。由于侍中王坦之、吏部尚书谢安应付自如,桓温才没有发难,晋朝得以安宁。三月,桓温退兵。七月,桓温在姑孰病死,终年61岁。

宗族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组织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从结构上看,分为皇室宗族、士族宗族、寒门宗族三种类型。皇室宗族拥有最大的政治经济特权,但是由于皇权的更替不断使他们的影响受到限制。寒门宗族由于缺乏政治权势,影响较小。而士族宗族拥有强盛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处于社会的支配地位。在宗族制度的影响下,社会上呈现重门第轻才德、重宗族轻个人、重孝悌尚复仇的观念。

桓温第一次北伐时,将军队驻扎在灞上。有一天,有个穿着破旧短衣的读书人来军营求见桓温。桓温很想招揽人才,一听来了个读书人,便马上请他进来相见。

这个读书人叫王猛,从小家里很贫穷,靠卖畚箕谋生。但是他喜欢读书,很有学问。当时关中士族嫌他出身低微,瞧不起他,但他毫不介意。有人曾经请他到前秦的官府里做小官吏,他不愿意去,后来索性在华阴山隐居了下来。这回他听说桓温来到关中,特地到灞上求见桓温。桓温很想知道王猛的学识才能究竟如何,便请王猛谈谈当今的天下形势。

大事记

公元351年,苻健定国号大秦,立都长安,建立前秦。

王猛把南北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分析得清晰明了,见解也很精辟,桓温听了暗暗佩服。王猛一边谈,一边把手伸进衣襟里摸虱子(文言是“扪虱”)。桓温左右的侍从见了,都忍不住想笑。但是王猛却旁若无人,照样谈笑自若。

桓温看出王猛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从关中退兵的时候,他再三邀请王猛跟他一起走,还封他一个比较高的官职。王猛知道东晋王朝的内部不稳定,就拒绝了桓温的邀请,又回华阴山去了。如此一来,王猛却出了名。

后来,前秦的皇帝苻健死了,他的儿子苻生昏庸残暴,很快就被他的堂兄弟苻坚推翻。

大事记

公元357年,苻坚得遇王猛;同年杀苻生,自立为帝。任用王猛举贤才、课农桑、立学校等,使得前秦实力大为增强。

苻坚是前秦王朝中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在即位以前,有人向他推荐王猛。苻坚派人把王猛请来相见,两个人一见如故,谈起时事来,见解完全一致。苻坚非常高兴,像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一样。

苻坚即位后,自称大秦天王。王猛在他的朝廷里做官,一年里被提升五次,成为他最亲信的大臣。官至吏部尚书、京兆尹等职,主持前秦的政务长达16年。他为政期间对内整顿吏治,压制不法贵族,重视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对外加强战备,使得前秦的国力迅速强大,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有了王猛的帮助,苻坚镇压豪强,整顿内政,前秦国力日渐增强。王猛兼任京兆尹的时候,太后的弟弟、光禄大夫强德强抢人家的财物和妇女。王猛一面逮捕了强德,一面派人报告苻坚。等到苻坚派人来宣布赦免强德时,王猛早已把强德杀了。以后几十天里,长安的权门豪强、皇亲国戚有20多人被处死、判刑、免官。从此以后,谁也不敢胡作非为了。苻坚赞叹说:“我现在才知道国家要有法制啊。”

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国力越来越强大。在十几年内,前秦先后灭掉了前燕、代国和前凉3个小国,黄河流域地区全成了前秦的地盘了。

门阀制度

门阀世族的根源最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东汉以来,地主田庄崛起,世家大族在经济上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控制了朝廷选官的途径,就形成了累世公卿的显赫家族。九品中正制更加巩固了世族的地位。魏末司马氏靠世家大族的支持,夺取了曹魏政权,因此整个西晋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膨胀,门阀世族制度就这样确立了。从此以后,地主阶级中的士、庶之别更加严格,门阀世族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极力地扩大和寒门庶族的差异,他们独自把持政权,完全支配了国家的权力,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都十分稳定。

公元375年,王猛得了重病。王猛对前来探望他的苻坚说:“东晋远在江南,又继承了晋朝的正统,现在内部和睦。我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去进攻晋朝。我们的敌人是鲜卑和羌人,留着他们终归是后患。要保证秦国的安全,就一定要先把他们除掉。”

王猛活着的时候,苻坚对他言听计从。苻坚励精图治,整饬军政、提倡儒学、广兴学校、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使得前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经营,前秦国力日渐强盛,为统一北方准备了条件。从公元370年开始,苻坚先后攻灭前燕、仇池氐族、前凉和代,统一了北方,并进军西域。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政权。但是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苻坚却没有听。

《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是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王猛把鲜卑人和羌人看成前秦的敌手,但是苻坚却信任从前燕投降来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一定要进攻东晋,非把它消灭不可。

公元382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就下决心大举进攻东晋。苻坚把大臣们都召集来,商量出兵的事。苻坚说:“我继承王位将近30年了,各地的势力差不多都平定了,只有东南的晋朝,还不肯降服。我们现在有97万精兵,我打算亲征晋朝,你们认为怎么样?”

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到后来,苻坚不耐烦了,他说:“你们都走吧。还是让我来决断这件事。”大臣们见苻坚发火,谁都不再说话,一个个退出宫殿。最后,只剩下苻坚的弟弟苻融没走。

苻坚把苻融拉到身边,说:“自古以来,国家大计总是靠一两个人决定的。今天,大家议论纷纷,没有得出个结论。这件事还是由咱们两人来决定吧。”

开凿莫高窟

乐僔和尚于公元366年开始在甘肃敦煌东南创凿莫高窟,历北朝、隋、唐至元,凿成中国巨大石窟群。

苻融面露难色地说:“我看攻打晋朝不是很有把握。再说,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疲惫不堪,不想再打了。今天这些反对出兵的,都是忠于陛下的大臣。希望陛下采纳他们的意见。”

苻坚没料到苻融也反对出兵,马上沉下脸来,说:“连你也说这种丧气的话,太叫人失望了。我有百万精兵,兵器、粮草堆积如山,要打下晋国这样的残余敌人,还怕打不赢吗?”

面对一意孤行的苻坚,苻融苦苦劝告说:“现在要打晋朝,不但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京城里还有许许多多鲜卑人、羌人、羯人,都是潜在的隐患。如果他们趁陛下远征的机会起来叛乱,后悔都来不及了。陛下还记得王猛临终前的留言吗!”

此后,还有不少大臣劝苻坚不要进攻晋国。苻坚一概不理睬。有一次,京兆尹慕容垂进宫求见。苻坚让慕容垂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慕容垂说:“强国灭掉弱国,大国兼并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的君王,手下又有百万雄师,满朝都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朝,没有问题。陛下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是,何必去征求别人的意见呢。”苻坚听了慕容垂的话,喜笑颜开,说:“看来,能和我一起平定天下的,只有你啦!”

大事记

公元370~376年,前秦相继灭掉前燕、前凉、代等国,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苻坚不听大臣们的劝说,决心孤注一掷,进攻东晋。他派苻融、慕容垂当先锋,又封姚苌为龙骧将军,指挥益州、梁州的人马,准备出兵攻晋。

西凉乐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将吕光出兵西域,并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带回了由西域乐工组成的乐队,使用琵琶、笙、笛、箫、羯鼓、铜钹等各种乐器。从此,龟兹乐在河西走廊凉州地区传播开来,并与汉族音乐融合形成“西凉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河西地区后,西凉乐传入中原,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统率9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一时间,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千里。

一个月后,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与此同时,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前秦的军队从东到西拉开一万多里长的战线,水陆并进,直扑江南。

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百官都乱了手脚。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出对敌策略。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士族出身。年轻的时候,与王羲之十分要好,经常在会稽东山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很有名望,大家都认为他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在东山隐居,不愿出来做官。

谢安到了40多岁的时候,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在东山隐居,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仕称为“东山再起”。

前秦强大起来以后,经常骚扰东晋北面的边境。为此,谢安把自己的侄儿谢玄推荐给孝武帝。孝武帝封谢玄为将军,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马,防守边境。

谢玄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他到了广陵以后,就招兵买马,整顿军队。当时有一批从北方逃难到东晋来的人,纷纷投到谢玄的麾下。他们中间有个彭城人叫刘牢之,武艺高强,打仗也特别勇猛。谢玄派他担任参军,叫他带领一支精锐的部队。后来这支经过谢玄和刘牢之严格训练的人马,成为百战百胜的军队。由于这支军队经常驻扎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北府兵”。

行书中郎帖

谢安史传善书,唐代李嗣真《书后品》赞之曰:“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根据此帖玺印及纸、墨,当属南宋绍兴御书院所临摹的古帖。米芾有《谢帖赞》云:“山林妙寄,岩廓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这次,面对苻坚的百万大军,谢安决定自己在建康坐镇,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总指挥,谢玄担任前锋都督,带领8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秦兵,又派将军胡彬带领5000水军到寿阳(今安徽寿县)去配合作战。

谢玄手下虽然有勇猛的北府兵,但是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大10倍,敌我兵力对比悬殊,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想让谢安给他出出主意。哪知道谢安像没事一样连句嘱咐的话都没有,等了老半天,谢安还是不开腔。

谢玄回到家里,心里总有些忐忑不安。隔了一天,又请他的朋友张玄到谢安家去,托他向谢安探问一下。谢安一见张玄,也不跟他谈什么军事,马上邀请他到自己建在山里的一座别墅去下棋。整整玩了一天,张玄什么也没探听道。

到了晚上,谢安把谢石、谢玄等将领召集到家里来,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都清清楚楚地交代一遍。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都神情振奋地回军营去了。

大事记

公元377年,谢玄响应东晋朝廷号召,在京口召集骁勇之士,此为北府兵建制之始。

那时候,在荆州镇守的桓冲听到形势危急,专门派出3000名精兵到建康来保卫京城。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这里已经安排好了,你们都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回到荆州的将士向桓冲复命,桓冲忧心忡忡地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令人钦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下大敌当前,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轻人去指挥。我看我们要大难临头了。”

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七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举大军攻东晋。八月,苻坚发动近百万大军南下,水陆并进。九月,苻坚的弟弟苻融率30万大军到达淮河前线,进攻寿阳。东晋宰相谢安遣尚书仆射谢石为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率军8万前往迎敌。又命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5000援救寿阳。十月,苻坚求胜心切,他等不及各路人马聚齐,便命令苻融进攻寿阳。

大事记

公元383年,东晋谢石、谢玄等拒秦王苻坚于淝水,大破秦军,导致前秦从此衰败下去,北方再度分裂。

寿阳是军事重镇,它的得失对于整个战局的胜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奉命增援寿阳的晋将胡彬,在半路上就接到寿阳失守的消息,只好退守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马上命令部将梁成率众5万进攻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切断了胡彬与谢石大军的联系。

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大军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锐气大挫,军心动摇。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此后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苻坚中箭而逃。后来,人们用“草木皆兵”来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苻坚到了寿阳,派尚书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本来是东晋的将领,4年前在襄阳和前秦军队作战时兵败被俘,留在前秦。现在他见晋秦交战,知道自己为东晋出力赎罪的机会到了。他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出打败秦军的建议。他说:“这次苻坚发动了百万人马攻打晋国,如果全部人马都到了,恐怕晋军无法抵挡。所以,应乘秦军还没集结的时候,赶快进攻秦军前锋。打败了它的前锋,便可挫伤秦军的士气,这样就可以战胜他们了。”

东山报捷图明仇英

谢安(公元320~385年)是东晋的一代名相,《世说新语》中关于他的词条最多,记载也最丰富。图中表现的正是《世说新语》中描述的“东山报捷”场面:报捷的童子侍立在一旁陈述战事的胜利,而谢安仍专心下棋,镇定自如。

谢石听从了朱序的建议,派战斗力较强的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带领一支兵马,在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洛涧,向秦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正在睡梦中的秦将梁成听到喊杀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慌张张地从床上爬起来,上马迎战,结果被刘牢之一刀砍翻,送了性命。

秦军失去主将,四散奔逃,晋军乘胜追击。谢石带领晋军主力渡过洛涧,在离寿阳城只有4里地的八公山下,扎下营寨,与秦军主力隔淝水对峙。苻坚在寿阳城里接到洛涧秦军失利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

过了几天,谢石派人到寿阳城里,送给苻融一份战书,要求定期决战,条件是秦军把阵地向后撤出一些,腾出一块空地作为战场,让晋军渡过淝水决战。秦诸将都反对晋军的建议,苻坚和苻融却同意晋军的条件,说:“让我们的士兵稍稍向后退一点,等他们正在渡过的时候,让我们的骑兵冲上去,一定能把他们消灭。”

谢石、谢玄得到前秦答应后撤的回音后,迅速整顿兵马,指挥渡河。

晋军渡过淝水,勇猛地冲向秦军阵地。朱序见状,就在秦军阵后大声高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正在后退的秦军,听到喊声,一时也分辨不清是真是假,逃的逃、躲的躲,整个队伍溃不成军。

苻融赶快跑到队伍后面,去拦阻队伍,不料连人带马被挤倒在地。他还没来得及从地上爬起来,就被赶上来的晋军一刀砍死。苻坚见形势不妙,吓得丢下士兵,只顾自己逃命。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时,苻坚收拾残兵,只剩下十几万人了。

晋军乘胜追击,一口气追赶了30多里才收兵。谢石、谢玄连夜派人去建康报捷。当报捷的军士赶回建康的时候,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过告捷的书信,悄悄地把它搁在床上,不露声色,照常下棋。等到客人问时,才漫不经心说:“孩子们已经打败贼军了。”

大事记

公元399~412年,法显西行天竺(今印度)求佛经。西越葱岭,历遍天竺,后赴今斯里兰卡。著有《佛国记》,记述途中见闻,为研究古代中外交通及南亚次大陆古代史地提供了重要资料。

陶渊明又叫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祖上世代为官,曾祖父是陶侃,在东晋前期立过大功,曾掌管过八个州的军事,也就是那个每天搬运100块砖以锻炼意志的人。不过到了陶渊明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了。陶渊明小的时候喜欢读书,有“济世救民”的志向,又很仰慕曾祖父陶侃,也想干一番事业。

陶渊明到了29岁后,才在别人的推荐下,陆陆续续做了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他看不惯官场逢迎拍马那一套,所以在仕途中辗转了13年之后,一腔热情便冷了,决心弃官隐居。这里还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那是陶渊明最后做彭泽县(今江西湖口)令的时候。他上任之后,叫人把衙门的公田全都种上做酒用的糯稻。他说:“我只要常常有酒喝就满足了。”他的妻子觉得这样做可不行,吃饭的米总得要有啊,就坚决主张种粳米稻。争执来,争执去,陶渊明让了步:200亩公田,用150亩种糯稻,50亩种粳米稻。陶渊明原想等收成一次再作打算,不料刚过80多天,郡里派督邮了解情况来了。县衙内有一个小吏,凭着多年的经验,深知这事马虎不得,就劝陶渊明准备一下,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去迎接。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不愿为了五斗米的薪俸,就这样低声下气向那号人献殷勤。”他当即脱下官服,交出官印,走出衙门,回老家去了。

士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泛指世代为大官高爵的家族,又称世族、高门,以严格区别于庶族。东汉以后逐渐形成,东晋及南朝时势力鼎盛。他们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世世代代把持高官,不与庶族通婚、共坐、交往。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特权。南朝后期,庶族出身者虽逐渐掌管机要,但士族的社会影响直至唐初仍未衰落。

陶渊明回家以后,下田干起了农活儿,起先只是趁着高兴劲儿干一点。到后来,经济上的贫困逼得他非把这作为基本谋生手段不可,干得就比较辛苦了。他经常从清早下地,直到天黑才扛着锄头踏着夜露回来。

陶渊明同农民的关系很好,对那些达官贵人却是另一副样子。在他55岁那年,他住的那个郡的刺史王弘想结识他,派人来请他到官府里叙谈。陶渊明理都不理他,让他碰了一鼻子灰。后来,王弘想了一个办法,叫陶渊明的一个老熟人在他常走的路上准备好酒菜,等陶渊明经过时把他拦下来喝酒。陶渊明一见酒,果然停了下来。当他们两人喝得兴致正浓的时候,王弘摇摇摆摆地过来了,假装是偶然碰到的,也来加入一起喝酒。这样总算认识了,也没惹陶渊明生气。

几年后,东晋的一代名将檀道济到江州做刺史。他上任不久,就亲自登门拜访陶渊明,劝说陶渊明出去做官,并要送给他酒食,都被陶渊明回绝了。当时在那一带隐居的还有刘遗民、周续之两人。他们同陶渊明合称“浔阳三隐”。事实上,这两个人和陶渊明一点也不一样,他们很有钱,同当官的交往密切。这些人只不过想借“隐居”来找个终南捷径罢了。

归去来辞诗意图明李在

在陶渊明看来,真淳的上古之世邈远难求,而现实又如此让人无可奈何,理想的人生社会,只能寄托在文学之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语,精当地点出了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特点。

《搜神记》

东晋的史学家干宝所著《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的许多、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现存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他的五言诗沿着汉魏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着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把平凡的乡村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地,开创了田园诗一派。

陶渊明依恋山水,旷达任真,他说自己“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样一种贴近自然的天性,赋予他的田园诗以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组诗《饮酒》、《归园田居》、《和郭主簿》等。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既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又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且让我们听听在《归园田居》一诗中的夫子自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的人,置身于名利场中,无异于锁向金笼的那只渴望自在啼鸣的鸟。归隐之后又是怎样的呢?同一首诗里他这样描写他的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地几亩,屋几间,远处青山隐隐,清溪环绕着村郭。房前屋后桃李春花淡淡地开放,榆柳疏疏落落地挂着新枝。暮霭和着炊烟袅袅升起,村落里东一声西一声的狗吠,透过薄雾传来栖息在树上的鸡的鸣叫。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派宁静安乐的小康景象。在渊明的田园诗里,“自然”这一哲学概念,以美好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请看著名的《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庶族

庶族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泛指相对于士族而言的百姓。凡庶民均须服役纳税,庶民立有特殊的军功虽可为官,但出身仍为庶族。魏、晋、南北朝时,高官上品,庶民难以染指,且士族不与庶族通婚,当时有“士庶天隔”之说。

由于陶渊明在这首诗里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和人格的象征。古人爱酒的不少,但是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识得酒中真意并且从中体悟人生真谛的却并不多;他写菊的诗也并不多,但就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出名了,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也成为了中国诗歌里孤标傲世的高洁意象。

不过,陶渊明毕竟是有高远的人生理想的。当这种理想遭遇现实的棒喝而只能流于空想时,心中的幽愤难平是不可能完全被美酒和秋菊消解的。于是,在田园诗以外,他还写有大量的咏怀咏史的诗。《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都属于这一类。在这些诗里,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静穆悠远的隐士对现实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限焦虑,和那种强烈压抑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正因如此,荆轲这位敢为知己者死的勇士的失败结局,才在陶渊明的心中激起如此强烈的感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山海经》里的刑天和精卫,也让他激动不已: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仅是一只小鸟,而有填海之志,刑天被砍了头,却能以乳为目反抗不止,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表明陶渊明虽身在田园,却仍然渴望着有所作为的壮丽人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城东南麦积山上的麦积山石窟,山高142米,形似堆积的麦秸,故名。开凿于十六国晚期,其后历代均有建造。现存洞窟194个,泥塑像、石雕像70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石窟开凿于距山基二三千米或七八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层层相叠,上下错落,密如蜂窝。窟内有7座北朝“崖阁”,为研究北朝时代建筑艺术的重要资料。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用在陶渊明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生活的当世,他仅仅是作为一位高雅的隐士被人称道的。当时的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绮靡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朴素冲淡,并不合于当时人的口味。所以在他死后的两百年里,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到了唐代,李白、杜甫也并没有对陶渊明表现出特别的尊崇。但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明显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600年后的赵宋王朝,终于出现了一位陶渊明的异代知音,他就是苏轼。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应该在李杜之上。由于东坡的极力推重,人们终于发现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价值。从此陶渊明走出了寂寞的田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