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杜月笙全传
  4. 结交张发奎
设置

结交张发奎(1 / 1)


结交张发奎

日本侵略者为了早日攻占上海,为“三个月灭亡中国”铺平道路,他们不断对上海发起猛攻。为了保卫家园,中国军民团结一心,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国民党正规军中,除了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担任左翼外,还有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担任右翼,他们的责任特别重大。

为了给张治中买到通讯设备,杜月笙绞尽了脑汁。为了张发奎,杜月笙又做了些什么呢?

同张治中一样,张发奎也是个很有威名的沙场老将。他生于1896年,15岁从军,16岁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了同盟会。17岁时凭着《吴起将兵与士卒同甘苦论》一文,从三千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

张发奎是个天生的将才,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战役中都立下大功,由此升任为第四军军长。他还是个著名的爱国将军,卢沟桥事变后,张发奎曾公开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用不问世事。”

“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后,张发奎奉命驻守苏州河以南及浦东地区。张发奎与张治中都属于第三战区(沪杭地区),这一战区的总司令就是蒋介石。这两位张将军,都不是等闲之辈。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发奎在浦东指挥作战,击退了日军的数十次进攻。除此以外,他还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和日军旗舰“出云号”,打得日本人心惊胆战,他由此被誉为“神炮将军”。

杜月笙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对战争形势非常关注。浦东高桥是他的出生地,杜氏家祠就建在那里。如今浦东有张发奎这位神炮将军坐镇,杜月笙一定要大大地表示一番才行。

杜月笙对张发奎比对张治中更加尽心。当张发奎刚到浦东前线时,杜月笙就想去拜会。不过他事务繁杂,实在抽不开身,就派心腹弟子陆京士代为前往,想问问张发奎军中缺什么,这样他好马上想办法去筹集。

如今战事紧张,张发奎比杜月笙更忙,他哪有功夫与陆京士闲话。不过陆京士代表上海群众来慰问前线官兵,张发奎当然要客气一些了,他于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接见了陆京士。

张发奎长年带兵打仗,对上海的权势人物并不熟悉,他不认识陆京士,与杜月笙也没什么交情。此时军中的物资还比较充足,他也不需要杜月笙去募集。所以,当陆京士转达了杜月笙的心意后,张发奎也不好拒绝上海人民的热情,他想了想,提了一个陆京士不大明白的要求:多来几位朋友,为前线弟兄们打打气。

陆京士满腹疑惑的回去转告了杜月笙,杜月笙也有些纳闷。若是张发奎兵力不足,可以向蒋介石请求增援啊。他杜月笙的手下虽然人数不少,可都是些地痞流氓,打架还可以,打仗可不行,要是上了战场,岂不都当了炮灰?张发奎也不至于提这种要求啊,他到底想做什么呢?

杜、陆二人讨论了半天,也没弄清楚张发奎的意思。于是,杜月笙就向吴开先请教。吴开先长期与国民党高层接触,见识自然不差。他想了想后,就向杜月笙提议:可以在上海报界多做宣传,这不就是为前方将士打气嘛!杜月笙也觉得吴开先的主意好,就立即将自己的几个心腹召集到杜公馆,商议宣传之事。

上海报业界最有名气的是《申报》,其他比较知名的报纸如《商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向来都以《申报》马首是瞻。所以,只要掌控了《申报》,就可以领导上海报界了。

《申报》是1912年史量才创办的,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申报》就由杜月笙的浦东老乡黄炎培负责。

于是,陆京士就奉命去找黄炎培,他一边对黄先生客气地说明来意,一边时不时地暗示威胁。也就是,黄炎培若不交出《申报》,就没有好果子吃。黄炎培对杜月笙的手段可是比较清楚的,他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只好将报社拱手相让了。

陆京士游说成功后,就立即跑去杜公馆汇报。杜月笙与几个心腹大将又密谈了一番,将具体的宣传计划都拟定出来了。第二天,一个名叫“申新时商四社连营处”的组织就在上海诞生了,它的总经理就是杜月笙。这个机构的实际作用,就是操纵《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和《商报》这四家上海最知名的新闻媒体。

从这以后,国民党驻沪部队英勇抗敌的事迹,就登上了上海各大主要媒体的头条。为了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吸引上海市民的眼球,杜月笙甚至派出了“战地记者”,从各军搜集抗日将士们的真人真事,并及时刊登出来。

杜月笙的这个做法,可谓一举三得。上海市民们最关心战场形势的变化,所以每天的报纸都销售一空,即使加印不少,也照样卖完,这样报社的收益增加了不少,可谓一得;报上刊载的那些英雄事迹,大大鼓舞了上海人的爱国热情,他们捐款捐物的热情也更高了,可谓二得;前线官兵们从报上看到自己的事迹,又得知上海市民的支持,他们的士气也更高了,打起敌人来更是用使不完的劲,可谓三得。

除此以外,杜月笙个人也有不少收获。他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了解最新战况的平台,由此就得到了全上海人更多的赞誉。而这段时间以来,上海驻军们也通过报纸认识了他这个上海大亨,于是他又赢得了前方将士的尊敬。一时间,杜月笙的人气,比国民党的头号人物蒋介石还要旺。

张发奎原本是一句敷衍话,没想到杜月笙竟然做出这么大的事情。看着军中士气高昂,他这个总司令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对杜月笙,也是既感激又佩服。

杜月笙这次又办了件漂亮事,他自己都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在得意之余,杜月笙也没有忘形。他想着光是精神支持前线将士还不够,怎么着也应该送点实用的物资去慰问一下才行。

此时,杜月笙手里又筹集了不少物资。他命人将食品、香烟、毛巾等物装了满满的三卡车,亲自押送到张发奎的军营。这一次,杜月笙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

虽然战场上硝烟滚滚,炮声隆隆,但总司令张发奎带着所有暂时没上场的士兵迎接杜月笙等人。见到这样的场景,杜月笙也激动无比。他杜月笙没有上前线杀过一个敌人,却得到了所有将士的尊敬,这份光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杜月笙从前线返回,一路上都有炮弹炸出的大坑。他想到张发奎的前线指挥部也满是弹孔,实在不安全。再说张发奎不可能一直呆在一个地方指挥,若是送一辆装甲汽车给他,不就解决了大问题吗?

杜月笙想到就做到,他派陆京士立即去想办法买装甲汽车。这个买车的钱,则由杜月笙本人自掏腰包。其实,抗敌后援会筹到的捐款也不少,不过汽车是送给张发奎个人的,所以用后援会的钱就不太合适了。

在这个时候,要购买装甲车也很困难。不过,这可难不倒陆京士。他既然是杜月笙的得意门生,自然也是个大能人,凭着他那庞大的关系网,几天后,一辆崭新的装甲车就买到了。

这辆车花去了杜月笙1万多大洋,不过他却不图名,竟然用抗敌后援会的名义,并邀请了钱新之、吴开先、潘公展、陆京士等人一起去给张发奎送车。

张发奎接见了这些上海滩上的头面人物,推辞一番后,就收下了这辆装甲车。这车对他来说,确实很有用,因此张发奎对杜月笙特别感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