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政道】北宋名臣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同时也寄托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体现了其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范仲淹,出生于端拱二年(989年),在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随着改嫁的母亲谢氏来到朱家,并在朱家长大成人。由于他自幼便刻苦读书,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顺利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最初,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没过多久又被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几年后,他又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到泰州上任的时候,范仲淹发现,年久失修的海堤有崩塌的迹象,一旦遇到大的海浪,堤后的盐场亭灶,甚至是广阔的农田民宅等都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他便上奏朝廷,朝廷立即调任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堤堰的修筑。
在筑堤期间,曾多次遇到大的风浪,但是范仲淹每次都毫无畏惧地抗战在第一线。在范仲淹的感染下,原本心慌溃逃的劳工也都不再逃跑,直至堤堰全线竣工,使得当地的盐场、农田和住宅等都有了保障。为了感激范仲淹对当地百姓所做的贡献,当地人便将那条堤堰取名“范公堤”,并在当地建造起了祠堂纪念他。
明道二年(1033年),在京东和江淮一带先是遭遇大旱,后又闹起了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便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结果,仁宗却对此不理不睬。范仲淹因心系百姓,见到仁宗如此态度后,便立即上书道:“陛下,假如宫中停食半日的话,您会怎么做呢?”仁宗听后觉得非常惭愧,便立刻下令命范仲淹前去赈灾。当范仲淹赈灾回来后,宰相吕夷简便大肆诬告,使得范仲淹先后被贬睦州、苏州等地,后因治水有功而又被调回京师,任开封知府。
宝元元年(1038年),原来住在甘州和凉州一带的党项族人,在首领元昊的带领下突然建立起西夏国,并调集众多军马,侵袭延州等地。由于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懈怠,再加上宋将范雍无能,致使延州北部的数百里均遭受到了西夏大军的洗劫。面对着西夏的这一突然挑衅,朝廷内部主攻派和主守派吵成了一团,正在宋仁宗对此也举棋不定时,范仲淹挺身而出,愿意亲赴延州抗敌。
到达廷州后,范仲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军务。而且,他还以身作则,赏罚分明,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如狄青、种世衡等名将便是由其一手提拔起来的。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边境大局才有所改观,并在名将韩琦的配合下,屡次挫败西夏军的进攻,使得西北的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庆历三年(1043年),在西北局势稳定下来后,范仲淹在欧阳修等人的举荐下升任副宰相。急待稳定国内政局的仁宗皇帝,便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解决方案,范仲淹、富弼等人只得连夜起草改革方案。尤其是范仲淹,通过认真的思考后,提出了以减轻赋税、廉洁吏治、加强武备、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法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十项改革。
在范仲淹的大力整顿下,剔除了不少的弊政,将全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纷纷拍手称快。与此同时,范仲淹还主张精简官僚机构,以便提高行政的效率。为了撤查贪官污吏,他还向各地派出大量按察使,只要有贪官被查处,就会被他立刻从班薄上除名。
由于他嫉恶如仇,很快就遭到了众多保守派和封建贵族的竭力攻击。而庆历新政也在推行不到三年的情况下,被迫废止了,至于范仲淹则被撤去军政要职,由副宰相被贬谪为了那州知州,在其离开京城时,百姓纷纷夹道相送,都不忍其离去。
后来,他又被调往杭州任知州,并在当地购置了千亩良田。不过,他并未将此视为自己的私产,而是将所得的收入设为公积金,用以救助当地的穷苦百姓。不仅如此,他对当地穷人的婚丧嫁娶等方面也均有所资助。例如,有一天,范仲淹正在与同僚饮宴,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正在用土捏造下葬的器具。经过打听他才知道,有个客居在杭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由于其生前较为清贫,无钱购置棺材、墓穴及其他送葬器物,只得用草席裹其尸体,再用泥土捏造一些送葬器物。范仲淹听后,立刻就露出了哀悼的神情,随即便撤去了酒席,并赠给他们一笔钱财,让他们顺利地办完丧事。当地人得知这件事后,都对他的善举十分感动。
皇祐四年(1052年),病重的范仲淹在赴任颍州的途中,溘然长逝。当他的死讯传开时,朝野上下一片哀悼之声。仁宗皇帝闻讯后难过万分,追加其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而在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们全都不约而同地为他建立起了祠堂纪念他。
范仲淹作为政治家,勤奋、正直,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作为军事家,他大胆改革军事制度,使得西线边防得以稳固,保证了北宋的长期安定;作为学者,他“先忧后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节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