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做人】武训行乞办学
设置

【中庸做人】武训行乞办学(1 / 1)


【中庸做人】武训行乞办学

武训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是个“穷得连名字都没有”的贫民。早年,因其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七,因此人们常以“武七”称呼他。至于武训这个名字,则是他在老年之时,朝廷为了嘉奖他兴学的义举而赐给他的名字。

武训自幼家贫,在7岁的时候丧父,之后便随着母亲四处乞讨为生。每次路过学堂的时候,年幼的他都会被吸引住,并在周围徘徊良久不愿离去。然而,对于武训来说,上学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武训到了14岁时,便开始到地主家做佣工,且经常受到欺侮,但他都忍了下来。3年后,当他准备领取自己这几年来的工钱时,那个大地主欺负武训不识字,便指使账房做了本假账,称所有工钱早已支度给他了。武训据理争辩,却被地主诬陷为“讹赖”,还遭到了家丁的毒打。随后,他气得大病一场,躲在一间破庙里接连三天都没有出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武训才知道自己以往受尽欺辱,全都是因为自己不识字的原因。而且,在他周围这样的穷人还有不少,如果不想办法让他们读书的话,那么穷人可能永远都没有出路了。为此,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即兴办义学。

建立了目标后,他便一直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自古以来,学堂除了官办的以外,民间的义学只有那些家资殷实的人才能办得起。但是,武训却想以赤贫之身兴办义学,其难度可想而知。

咸丰九年(1859年),21岁的武训便开始着手实施这个“伟大”的计划,由于他身无长处,只得到各地行乞集资。他虽然整日里都是一副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的模样,但他却觉得自己很快乐,有时还会边走边唱。几年之后,这个痛苦并快乐着的乞丐,就已经走遍了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他每次讨到较好的东西时,都会设法卖掉换成钱,他自己则如同苦行僧一般,穿着破烂的衣衫,吃着最为粗劣的杂粮,嘴里还欢快地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有些时候,他还会像个跑江湖的杂耍艺人一样,以表演锥刺身、刀破头等节目赚取赏钱。农忙时,他会跑到地主家中打短工。此外,他还做过媒,当过信史。经过多年的辛劳,终于积攒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钱财。

不过,由于他居无定所,这些钱的存放就成了问题。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将这些钱财存放到一个富户人家。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本县有个杨举人,为人正直,在外边有着很好的名声。武训觉得此人值得信赖,便跑到杨府求见。刚开始的时候,杨举人只是将他看做是一般的乞丐,并没有接见他。可武训不但没有知难而退,反而在杨府门口跪了两天,最终感动了杨举人。尤其是当杨举人听到武训乞讨攒钱,只为兴办义学的事情后,不禁大为感叹,不但帮他存钱,而且还表示要助他一臂之力。

随着筹集到的资金的增多,武训先后购置了200余亩田,备作学田。同时,他还拿出一部分资金以三分的利息给他人放贷,以便获取更多的资金。即便如此,他依然以乞丐身份继续过着贫苦的生活。

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辛与努力,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立即知会杨举人创建义学。随后,武训在花掉了四千余两白银时,次年终于在于堂邑县柳林镇的东门外建起了第一所义学,并取名为“崇贤义塾”。

在学校建成之后,他亲自跑到当地有学问的人家中跪请他们任教,接着又到贫寒人家劝他们送子女上学,并答应他们学费全免,至于义学所需的经费则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不仅如此,每逢开学的时候,他都要先拜老师,再拜学生,以示自己的尊重。如此一来,义学内的老师都对他非常敬畏,而学生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全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武训与当地的寺院合作,在馆陶县办起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又靠着行乞的积蓄,再加上临清县众官绅的资助,在临清县办起了第三所义学。由于武训一心扑在兴办义学之上,一生都未娶妻,甚至连份房产都没有。

后来,山东巡抚张曜在听闻了武训的义举之后,曾亲自召见他,随后又下令免除了义学的钱粮和徭役,还捐赠给他200两白银,并赐名“武训”。

与此同时,他又上奏光绪帝,给他颁发了一块题有“乐善好施”的匾额。当朝廷得知武训的事迹后,整个朝野都轰动了,光绪帝便授予他“义学正”的名号,并赏穿黄马褂,而他的声名也从此名震大江南北。

武训可以说是百年蒙昧中的先觉者之一,他兴办义学的举动,更是一次将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的伟大尝试。这一举措,不仅表现出了其对社会底层百姓强烈的同情心和博爱精神,也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仁者爱人”的传统,对“大爱无疆”一词作了最为充分的诠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