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商道】印尼顺玛银行的衰败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作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若想保证产品的优质与高效,就应唯才是用,多为公司引进一流的人才。如若任人唯亲而不唯贤的话,极有可能会扰乱公司原有的制度,严重的还足以导致企业的破亡。如印尼十大民族私营银行之一的顺玛银行,就是因为任人唯亲而倒闭的。
谢涵实,本为原印尼第二富豪、商界大亨谢建隆的长子。他在1979年大学毕业后,便拿着父亲借给他的2.5万美元作为资本,开始了其创业的生涯。在入行之初,他先是在菲律宾所属的化奴亚杜岛费拉堡筹资建立起了顺玛国际银行,没过多久便与印尼总银行顺利实现合营;1982年,他以950余万印尼盾的价格收购了菲律宾的卓布国际金融公司;同一年,谢涵实又斥资60多亿印尼盾在德国设立顺玛商业银行;到了1982年年末,他又在印尼创立畦庇·顺玛租赁公司(后改名为顺玛·亚斯德拉多边金融公司);1988年,谢涵实又趁机收购了印尼椰城亚贡银行55%的股权,并将其改为顺玛银行。到了1989年年初,在谢涵实的操盘下,顺玛银行一跃成为了印尼民族私营银行的第十名。
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中,谢涵实靠着过人的胆识、坚定的信念及父亲的支持,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迅速站稳了脚跟,并一跃成为了二十多家金融企业的领导人,显示出了常人不具有的一种气势。
即便是取得如此成就,谢涵实也并未因此而满足。为了实现商业帝国的梦想,他还在不断地扩张着自己的事业,并逐渐形成了以银行业务为核心,同时又涉足房地产开发与建筑、化工、机械、计算机、矿产、农业等十多个行业。到了1989年年底,仅其所属的22家银行就已拥有了1770多亿美元的储备,而这也为顺玛银行在印尼金融界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谢涵实就像是一个天生的开拓者一般,在他的眼中,似乎只有扩张,根本就没有过多考虑如何去经营自己打下的那些“江山”,而顺玛银行后来的悲剧,也正是因为他的不重视造成的。
谢涵实在创业方面虽魄力有余,却精明不足,因为他既不善于深谋远虑,也不懂得经营管理之道。例如,他在疯狂扩张的时候,就曾先后在国内外的房地产业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他只知道投资,却从未考虑过投资房地产大多需要长期的经营,才能从中获取利润,而非是短期内就能收益的。再加上,贷款的利息随着资本的输出也与日俱增,并最终使其难负重荷,仅其下属的旅馆、鞋厂、农场等就相继倒闭了数十家。
在面临危机时,一个精明的领导都会暂停自己扩张的步伐,并对自身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以便合理利用现有的资金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
但谢涵实依旧我行我素,他不仅勉强斥资买下了一家电器铸造厂50.1%的股权,还向其下属公司大开方便之门,为他们发放了一笔人情贷款。与此同时,他还在幻想着在国外再多创立几百家分行。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谢涵实在当初虽说只是拿着2.5万美元开始创业的,但实际上他之所以能够拥有那么多的启动资金,主要还是靠其父亲的地位与影响,才能获得国家金融机构的支持或是通过与他人合作而获得大量的资金。若是善加利用这些资金,再加上得当的经营之法,或许还真能成就一番伟业。但若像谢涵实这般只知盲目扩张,而不注重管理经营的话,肯定只是昙花一现。
当然,求多求快虽是顺玛倒闭的主要原因,但是,造成顺玛银行最后悲剧的主要原因,则与谢涵实混乱的用人制度有关。
在顺玛银行春风得意之时,在亲朋好友面前,谢涵实常以他们的庇护神自居。为此,他还不止一次耗费巨资买下亲朋好友们濒临倒闭的公司,然后又将这些人安排到顺玛集团内部的重要位置上,并逐渐形成了拥有强大势力且又顽固的近亲集团,严重阻碍了集团内部人才的提拔。
不仅如此,这个庞大的近亲集团在顺玛银行面临危机的时候,不仅没有与之共渡难关,甚至还趁大厦将倾之机,纷纷向顺玛银行索款求贷,以便中饱私囊。
在危机初现时,谢涵实的父亲曾不惜重金,为顺玛银行聘请了当时著名的银行专家乌多谋及两位万国银行的专家,目的就是为了整顿顺玛集团的管理制度及队伍,以期帮助谢涵实渡过难关。
乌多谋在上任之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裁掉了一大批无能之辈,而在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谢涵实的至亲好友。出于报复心理,那些被裁掉的无能之辈,便以乌多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为由,时不时地到谢涵实处告黑状。
可悲的是,谢涵实竟然偏听偏信,竟然公开袒护自己的那些亲朋挚友。结果,乌多谋愤然离去,在其临走之时,还为谢涵实留下一句颇耐人深思的话“顺玛没有希望了”。
在乌多谋离开顺玛后,顺玛集团果真每况愈下。为此,谢涵实的父亲还曾于1992年5月卖掉了自己手中所持有的亚斯德拉国际公司76.7%的股权,以期救活顺玛集团,并一再告诫谢涵实要重视眼前的困境。但谢涵实却觉得顺玛实力雄厚,在世界各地均有产业,不会那么快就垮掉的。
然而,谢涵实最终未能如愿,由于他的盲目扩张和他的任人唯亲,最终毁掉了顺玛复兴的最后一线希望。而顺玛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金融巨舰”,自1979年成立至1992年倒闭,恍若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便沉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