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商道】邵逸夫六请邹文怀
设置

【中庸商道】邵逸夫六请邹文怀(1 / 1)


【中庸商道】邵逸夫六请邹文怀

邵逸夫,邵氏兄弟电影的创办人之一。他17岁时与其兄参与到电影业中,到23岁时与众兄长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大力拓展电影事业。但是,其电影事业真正辉煌的起点应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广发“英雄帖”时所招揽的一批贤才所致。而且,最后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盛到衰也与一个人的离开有关。此人便是嘉禾影业公司的创始人邹文怀。

邵逸夫的父亲本是个漂染业的商人,因在家中排行第六,故在成名后人们常以“六叔”称之。1924年,17岁的他便与几位兄长一同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主要负责外埠的发行工作。1926年,他前往新加坡协助其三哥邵仁枚管理电影业务,并积极投身影视业,先是从电影的跑片员、放影员到拍电影助理,接着做导演助理、导演,再到制片人,几乎无所不能。

1930年,邵逸夫兄弟几人经过几年的打拼,正式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并先后购入多间戏院,甚至还到欧美搜集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无异于给正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六兄弟泼了一头冷水。之后,邵氏兄弟公司只得惨淡经营,后来更因难以为继被迫关门。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正当盛年的邵逸夫便又摩拳擦掌,决心重振邵氏家业。

20世纪50年代初,邵逸夫以当家人的身份接管家族生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他先从新加坡到香港,筹建了邵氏影城。在影城建成后,他才发现自己手下竟无人可用,尤其是懂得宣传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正当他为此一筹莫展时,他想到曹操的“招贤令”。于是,眼前一亮的邵逸夫就像是在黑暗之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一般,开始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四处招聘人才。但是,担当宣传的人并非是小角色,他不仅要能担当公司的形象宣传策划、公司影片的包装设计等重任,还要熟悉市场的行情,能够善于运用传媒的力量,以最小的花费得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还应有良好的口才、机敏的头脑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胜任这个角色。

因此,在邵逸夫登出广告后,尽管有不少人应聘。但他却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决不放松或降低自己之前定下的标准。面对着邵逸夫如此严厉与苛刻的招聘条件,虽然有很多人都知难而退了,但是仍有不少人前来挑战,结果全都失败而归。

正当邵逸夫感叹一将难求的时候,邵逸夫的老上司,即上海新闻界的才子吴嘉棠,为邵逸夫介绍了一个人才,即邹文怀。在进入邵氏公司前,邹文怀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回到香港后,供职于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擅长社交及传媒等多项业务,这不正是邵逸夫想要的人才吗?于是,邵逸夫马上让吴嘉棠为自己安排与邹文怀相见。

在吴嘉棠的穿针引线下,邵逸夫很快就与邹文怀见了第一次面。当时,邵逸夫对这次见面非常重视,临出门前,他不但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刻意地打扮了一番,还带着自己最为满意的“邵氏”出品的影片,早早地来到了二人约见的地方。待邹文怀来到之后,邵逸夫先是盛宴款待了他,接着又陪同邹文怀一起欣赏邵氏出品的影片。邵逸夫放下身份去迎接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客人,这在其几十年商海生涯中还是头一次。但是,求贤若渴的他明白,对于真正的贤才,自己只有放下身份,礼贤下士,才能得其相助。当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当二人看完影片后,邹文怀便站起身来,十分恭谦地说要告辞。本想与邹文怀长谈一番的邵逸夫听到此言后,先是一愣,随后便强作镇定道:“邹先生,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你准备什么时候来我们公司上班啊?”邵逸夫问完之后,本以为邹文怀会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令邵逸夫没有想到的是,邹文怀却推辞道:“邵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谈吧。”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邵逸夫也就不再言语,只得默默地送邹文怀上车离去。

待邹文怀走后,邵逸夫心中怅然若失。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愈发觉得像邹文怀这样的人才决不能错过。于是,他下定决心,亲自前往上海,以重金礼聘邹文怀到邵氏兄弟公司任职。

很快地,邵逸夫便通过吴嘉棠第二次联系到了邹文怀,在几句寒暄之后,邵逸夫便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但邹文怀与第一次见面时的态度相差无几,邵逸夫再次无奈败退。不过,为了得到邹文怀的辅助,邵逸夫决心跟他铆上了,在吃了一次又一次的闭门羹后,直到邵逸夫第六次来访时,邹文怀终于被邵逸夫的诚意给打动了,并决定接受邵逸夫的聘请,到邵氏兄弟公司工作。不仅如此,邵逸夫还当场决定,由邹文怀出任邵氏兄弟公司宣传部的主任之职。

至此,在解决了宣传人才的问题之后,其他所有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邵逸夫又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撒开一张大网尽获八方人才,开创了一个属于邵氏兄弟公司的影视帝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