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解】以礼治国,如示诸掌
自古以来,礼仪文化在和睦家庭、纯化民风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积极的作用。所以孔子才对它推崇备至。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切美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奉行礼仪,尊重他人,才会被他人尊重;也只有人人都尊奉礼仪,不做违礼之事,社会才会安定,天下才会太平。所以,孔子才提出了“以礼治天下”的思想主张。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他的思想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认识到了礼治对于国家稳定的重大意义。我们如果做人做事不能够遵循礼仪规范,就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素质,做事情肯定也就无法成功。而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建立礼法制度,那么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人民的生活就无法安宁。由此可见,小到我们个人,大到一个国家,礼仪都起着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可以这么说:人而无礼,必将寸步难行,捉襟见肘;国而无礼,必起祸乱,民不聊生。
治理好国家需要每个人都尊奉礼仪,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必须从“修身”做起。修身,从字面上理解,即修养身心之义。中国历代都有重视修身的传统,并将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那么,怎样修身呢?用什么作为修身的指导思想呢?我国古代的圣贤特别强调“礼”的作用,强调要以“礼”修身,即修身要靠“礼”。修身不仅仅是对普遍百姓而言,更是对君王提出的要求。因为如果不修身,就做不到事亲,做不到事亲,就不能知人,不能知人,也就得不到圣贤的帮助,就不能顺应天道治理国家。
在孔子看来,奉行“礼”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秉持“中庸之道”。《论语》中记述了尧让位于舜时传授给他的四字秘诀:允执其中。孔子认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就是古代那些圣王明君治理天下的根本方法。他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这就是说,“礼”是体现“中”、决定“中”的。只有以“礼”为标准,才能把握住“中”;只有按照“中”的原则行事,才能合乎于“礼”。
孔子把能不能遵循“中庸之道”,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可见孔子一再强调的“礼”和“中庸之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具体的礼仪形式正是中庸之道的存在形式。
孔子认为,“礼”的功能是协调和稳定社会伦理秩序,比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中庸》继承并发挥孔孟的思想,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五伦”,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第也、朋友之交也”,并认为这是天下最亲密的五种“达道”。又把知、仁、勇三种品德,称之为天下最高贵的三种“达德”。《中庸》认为,所谓“五达道”和“三达德”,都是人性中具有的,是“礼”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通过礼仪教化,就能够把这些美好的精神发扬光大起来,使人们都能自觉地按照这些标准去做,就可以“天下归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人们怎样才能按照这些礼仪标准去做呢?这里又需要用中庸思想来加以统摄。对于礼法制度,我们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而要用“中”、求“和”。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这其实是对孔子关于“礼”的功能和作用的最为精辟的概括。《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中和”的境界,就是儒家所追求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国家太平、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
《中庸》中说:“明乎郊社之礼,帝尝之义,治国其如示手掌乎!”由此可见,“以礼治天下”,正是中庸思想的内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