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精解】重丧祭以治天下
设置

【中庸精解】重丧祭以治天下(1 / 1)


【中庸精解】重丧祭以治天下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自周公制礼作乐以后,孔子对丧祭之礼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每一种身份的人死后都有其严格的祭祀规格,而后世子孙也应该严格按照这种礼法去守孝与祭祀。这是因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个人德行的培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天下如果想要得到大治,丧祭之礼就要得到代代相传。

儒家思想正确的礼仪观念,是从人文角度肯定了祭祀礼仪的文化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道德精神。关于古人祭祀祖先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也许可以这样概括地说,凡是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人或物,凡是有利于文明的保持和发展的人或物,都可以列入祭祀对象。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著名的“三不朽”说,它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所谓“三不朽”是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正面社会教化作用,积极的社会风气引导作用。因为这句话表明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这就有利于人们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礼”,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礼”必须与“仁爱”为基础,“礼”的实施,本身就是表达“仁爱”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祭祀礼仪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是参礼者以及观礼者内心真实的感受。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仁”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自然流露。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就应该用棺椁装殓。而孟子解释说,这样做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活者对死者的哀思感情。

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生命的传承,后人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这样,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礼仪,便成为有人情味的行为规范。《礼记》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意思就是说,祭祀“自中出生于心”,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认识、情感作为基础,这正是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之意,也体现了孟子要“尽于人心”的思想主张。圣贤的这些名言都在说明心祭重于行祭。这种充满道德精神的祭祀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的精神基础。

然而,圣贤强调祭祀之礼,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它在社会教化、政治稳定方面的功能。“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谓“五德”,“礼”居其一。礼的核心要义是等级观念,即要求上下有序,贵贱有别。古人在“事神”的祭祀仪式中,最讲究长幼尊卑,进退有序,容貌行止,温良恭让,孔子提倡礼治,修身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亦须借助“礼”的制约。而每年进行的祭祖之礼则成为一般百姓生活中及心灵上的寄托,同时也扮演着凝聚社会的功能,并且在各个家庭中成为一种神圣的不可渎亵的重大仪式。这样一来,人们就从思想观念上对自己提出了自我规范的要求,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社会风俗,以“礼”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稳定的效果。后来,“礼”不仅为儒家所倡导,更被君王用以作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大力加以推崇,并以制度化的形式不断加以完善,“礼”的内容也就从“礼仪”进一步扩展为“礼制”。

古人强调祭祀礼仪的现实政治功能,并且祭祀活动被看做是“治人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中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动。实际上,不仅在周朝,而且在整个中国古代,祭祀礼仪都是国家大事之一。孔子倡导重丧祭以治天下,可见的确有其非凡的智慧与见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