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政道】唐太宗选择栽培继承人
在封建社会,由于皇帝是整个国家的主人、天地万民的主宰,直接关系着江山社稷的稳固,王朝的兴衰更迭。所以,历代统治者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和培养都非常重视。唐太宗李世民缔造了一个强盛的大唐帝国,可谓英明神武,但他在选教太子上却伤透了脑筋。
唐太宗即位不久,就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立年仅8岁的皇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作为将来的继承人。为了培养李承乾,唐太宗可谓煞费苦心。元老大臣李纲德高望重,曾经是隋太子杨勇、唐太子李建成的师父,李世民请他出山担任太子少师,培育李承乾。
李纲师教严肃,主要教导儒家君臣父子之道等方面的内容,每次授课时,皆慷慨激昂,有不可夺之志。李承乾年幼,对这位师父相当惧怕,自是虚心接受师教。唐太宗对此非常满意,认为儿子可堪重任。
不料,没过几年,太子少师李纲病逝,李承乾顿时如鸟出笼,漫游无度,整天和太监宫女戏耍。李承乾自幼生长在深宫之中,甚少接触民间,不了解民生疾苦,所以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毛病,而且缺少见识。李承乾害怕唐太宗知道自己的劣行,便极力掩藏,每次上朝,都装出一副勤勉、忠诚的样子,退朝后,又与太监们胡闹。
不久,唐太宗就发现了承乾的劣迹,将其狠狠责备一通。虽然李承乾不成器,让太宗很痛心,但他并没有放弃。在经过考察后,唐太宗把教育太子的重任托付给于志宁、李百药。这两人都很有才华,但依然没办法教好太子李承乾。
李百药针对李承乾颇为留心典籍及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以古来储君成败之事来讽谏李承乾。唐太宗对此非常赏识,可是李承乾却依旧我行我素。于志宁、李百药屡谏无用,只好灰心离职。
唐太宗并没有死心,觉得李承乾还有可塑的希望,认为只要有名师的指点,就可以让他痛改前非,于是就起用中书侍郎杜正伦为太子右庶子。杜正伦向来以不畏触犯天威而闻名,可是对奢纵日甚的李承乾全无办法,最后只好搬出唐太宗来威慑太子。不料,李承乾竟然将此事写表上奏,太宗十分难堪,只得迁怒杜正伦,把他贬为州官,以示惩罚。而后,唐太宗又选定宿儒孔颖达教导太子。
孔颖达尽职尽责,常常犯颜进谏,但是李承乾还是无动于衷,唐太宗只得另寻名师,后命著名谏臣张玄素为太子右庶子,可惜仍然不见成效。
见到太子如此不成器,为了长远考虑,唐太宗逐渐有了废太子之意。太宗诸子闻风而动,都希望得到父王的认可,将来继承大统。当时,诸王以吴王李恪和魏王李泰最为贤明。李泰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是承乾的胞弟,自幼聪敏绝伦,善作诗文,深得太宗欢心。在太子李承乾逐渐失宠之时,唐太宗也开始慢慢培养李泰,并有意偏袒并着力扶持其建立势力。
可惜,李泰虽然有才干,但为人歹毒,曾多次用计诋毁太子。为了谋求太子之位,李泰更引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为心腹,联合朝中大臣,结为朋党,在朝中形成了魏王集团势力。
李承乾对此忧心忡忡,生怕唐太宗会废掉自己,改立他人,于是决定发动政变,迫父皇退位。政变很快被太宗镇压下来,李承乾被贬为庶人。随着李承乾的倒台,李泰谋害李承乾、不容于兄弟的事情也浮出水面。唐太宗考虑到如果让李泰当皇帝,他必然会对李承乾痛下毒手,甚至可能会手足相残,剪除李治等人。唐太宗自玄武门之变以来,对手足相残之事讳莫如深,更不愿见到自己的儿子为争夺皇位再有流血事件发生。
于是,唐太宗狠下心肠,将李泰降封为东莱郡王,从而绝了李泰做太子的念想。长孙无忌坚持要立魏王李泰的同母弟弟晋王李治为太子。晋王李治虽然宽仁孝友,但是个性懦弱。唐太宗并不放心,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雉奴是李治的小名。长孙无忌再三劝谏,唐太宗仍然犹豫不决。唐太宗曾经一度打算立吴王李恪为太子。李恪年少果敢,太宗曾盛赞李恪很像年轻的自己,但是这个决定遭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只得作罢。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最终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后来的唐高宗。
孔子说:“故天生之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这话告诫人们,世间每个人都有其迥异于他人的特质,如果我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走正道,善待他人,那么上天也会善待你,并根据你的资质栽培你。那些遭到淘汰的人,并非上天薄待他,而在于其行为不端,自取灭亡。就好比李承乾,虽然有唐太宗的精心栽培,可惜自己不成器,最终也难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