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解】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孔子说:“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字面意思是说:神灵的来去飘乎不定,不是人的能力所能够预测到的,因此人们怎么能对神灵不敬畏呢?其实,这里是用神灵来暗喻中庸之道,借助劝告人们敬畏神灵,来告诫人们要敬畏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虽然说是我们的肉眼凡胎无法看到和把握的,但是它以无所不在的普遍性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我们也许常常会有这样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凡是我们无法看到的东西肯定是不存在的。孰不知,宇宙间那些真正的法则,人生中那些高深的智慧,却只能够凭借一颗慧心去体会和把握。这些真正的大道,从不会轻意现身于人们的眼前。而中庸之道也正是这样一种大道。古人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我们为人处世,只有虔诚地信奉中庸之道,领会和把握它的智慧,才能够及时地做到趋利避害。人世间的一切变故,在其发生之前,肯定会有些细微或明显的征兆。能否意识到变故的来临,就要看我们是否有智慧去发现那些事前的征兆。世人那些愚昧之人,由于不知道其发生的原因,往往把感到怪异的一些事情解释为鬼神所为,因此丧失了对事物发生原因的正确判断,结果可想而知。而那些聪慧之士明白中庸思想包含的智慧与哲理,从日常细微的现象中也可以挖掘出背后的真正原因来,因此可以在事前作出准确判断,成功地化险为夷,这正是深明中庸智慧的受益之处。
在为人处世方面,中庸之道主张“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谐相处而又不盲从。它同时也要求我们以“过犹不及”为核心,为人处世追求适量、守度、得当,既不过头,也无不及,而是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过和不及效果都是一样的,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即便是真理,也不能过头,过头了也许就会成为谬误。然而中庸之道虽说是一种高深的智慧,然而坚持中庸之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坚守中庸之道,必须具备冷静清醒的头脑、稳健笃实的品格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奉行中庸之道的人肯定是伟大的人、坚强的人。孔子之所以说中庸是难能可贵的“至德”,“民鲜久矣”,原因也就在这里。
《中庸》所说的“中立不倚”,决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骑墙派主张,而是儒家所标举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在真正的君子心目中,中庸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一旦确立,就永远不会偏离,无论治世乱世、有道无道,不论潮流如何更换,风俗如何改变,作为奉行中庸之道的君子都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操,矢志不渝。
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说“匹夫不可夺志”;曾子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见,想要做一个真正奉行中庸之道的智慧之士,除了要对中庸思想心存敬畏之外,还必须具有古代先贤所说的这种高贵的品质与修养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领会到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哲理,才会对我们的人生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