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做人】柳公权的处世之道
设置

【中庸做人】柳公权的处世之道(1 / 1)


【中庸做人】柳公权的处世之道

孔子用鬼神来比喻中庸之道,认为鬼神来去飘忽不定,不是人力可以预测的,所以要求人们对鬼神存有敬畏之心。中庸之道也是如此,幽微、深奥之处,人们很难完全明白,所以对中庸也应该有敬畏之心。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为人处世中庸,走正道,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柳公权在考中进士之后,在地方上当了个小官,俸禄很少,并不受人重视。柳公权学富五车,又是当朝数一数二的书法名家,其实以他的才能就算位居朝廷一品,也不为过。柳公权并没有因为不得志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因为朝廷埋没人才而有所怨愤、不满,他修身养性,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不到半年,他就在当地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柳公权不阿权贵,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常到太守的府邸拜访,联络感情,这引得太守十分不快。尽管身边经常有人称赞柳公权,说他德行高洁,为人忠厚诚恳,但太守仍然不待见,认为柳公权自命清高,是个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书呆子,所以经常寻找小差错训斥柳公权。

面对无礼的责难,柳公权态度依旧谦和,不卑不亢,不怨不怒。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不为所动。如此一来,太守对柳公权越发不满。然而,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使太守改变了对柳公权的看法。

当时,朝廷每年都会派遣官员前往各地考核官员的政绩。被派到太守这里的官员微服走访了几个地区,发现有几个地方的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就认定太守玩忽职守。所以,在见到太守后,巡查官劈头盖脸地将太守训斥了一顿。当地很多官员虽然明知道太守受了委屈,但都不敢说话,生怕受到牵连。太守紧张地向周遭的官员使眼色,希望他们都能够为自己说句公道话,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平日里看似亲密无间的朋友,竟然一个个装聋作哑。见此情形,太守感到非常寒心。

就在这时,柳公权挺身而出,替太守开脱,他告诉巡查官,这个地方本来就土地荒瘠,商贸不兴,多年以来,一直是民不聊生。自从太守来了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此地落后面貌大大改善,部分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这已经是相当难得了。柳公权还表示,愿意以自己的官位相保,请巡查官派人深入乡里进行细致调查,如果自己所言不实,愿意和太守一起承担罪责。

巡查官见柳公权一脸正气,不像在有意袒护,就派人再次前往各地仔细调查,果然发现柳公权所言不虚。一场误会就这样化解了,巡查官还对太守多加褒奖。太守明白,若不是柳公权仗义执言,只怕自己将会罢官去职,所以对柳公权非常感激。没过多久,太守便带着礼物前去感谢柳公权。柳公权退回了礼物,说:“我做事情讲良心,不会曲意奉承,也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落井下石。”太守听了这话默然不语,被柳公权高尚的品德折服。

后来,柳公权的官越做越大。到穆宗朝时,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虽然身在高位,但柳公权仍旧恪守正道,凭良心做事。在生活上,他谨小慎微,不给旁人留下话柄,工作中清清白白,不阿权贵。他的这种美好人格,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尊重。

穆宗在位时,耽于玩乐,荒疏政事,很多大臣劝谏皇帝,屡屡遭到痛斥。长期以往,众大臣慑于皇帝威严,就没人敢说话了。柳公权坚持正道,敢于直言。一天,唐穆宗与柳公权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像你那样写好字呢?”

柳公权趁机劝谏穆宗,说:“心正则笔正!”穆宗听了这话,知道柳公权是在借讲笔法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自那以后,唐穆宗在生活上颇有收敛,不得不说,这是柳公权的功劳。穆宗死后,文宗即位,此时柳公权已经年迈,他仍然秉持着自己的为人处世风格,秉持正道,直言敢谏。有一次,文宗举起自己的衣袖让大家看,并有意自夸地说:“这件衣裳已经洗过三次了,它现在还穿在我的身上。”大臣们一听,立马奉承说:“陛下,您的俭朴胜过了汉文帝呀!”众人谀词如潮,柳公权在一旁默然不语。唐文宗见了有些不高兴,就问柳公权:“爱卿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柳公权看着唐文宗,神情严肃地说:“陛下贵为天子,最重要的事要选用那些有才德的人,罢免那些没有才德的人,让应该得到奖赏的人得到奖赏,使那些应当受到惩罚的人受到刑罚,这才是天子最宝贵的美德呀!穿件洗过的衣服,固然很好,可不过是细微的小事啊!”文宗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随后便提升了柳公权。

柳公权一生处世,始终坚持走正道,不媚权贵,面对太守也好,皇帝也罢,他始终凭良心做事,无愧于天地。他之所以能坚持信念,不改变志节,就是因为他对中庸正道存有敬畏之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