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精解】君子反求诸其身
设置

【中庸精解】君子反求诸其身(1 / 1)


【中庸精解】君子反求诸其身

中庸思想对君子有这样一条要求,那就是作为一个君子,要“反求诸其身”。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仁人君子在遇到问题时,要反求诸身,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去找客观的理由和借口。

中庸的这种思想,其实也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中蕴含的道理。孔子也切实做到了“反求诸己”,所以他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中庸》中所提倡的“反求诸其身”,其实也就是“反求诸己”。这几个字将儒家所推崇的“自省”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告诫我们,当我们的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反过来检查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从别处去“追根溯源”,应“求诸于己”而非“求诸于人”。

我们遇到问题时,为什么要“反求诸其身”呢?它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之所以要反求诸身,是因为“行”之所以有“不得”,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自身的或外在的因素。但无论如何,自身的原因应该是内因,内因当然是最主要的,是我们应该首要去反思的。

既然如此,那么“求诸于己”的意义就显得很重要了,可如今很多人“求诸其人”有甚于“求诸己”。只要一发生了什么不太好的事,都想把干系推得一干二净,仿佛对的总是自己,别人都是“罪魁祸首”。这违背了中庸思想中“反求诸身”的要求,自然不会从失败中得到教训,也不会从中获得任何经验。

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仔细地研究它失败的原因,不应该“求诸人”而去怨天尤人,而应该“求诸己”,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胜利积累经验,打下更牢固的根基。想要做到“反求诸其身”其实并不容易,要有一种自律自省的精神,要态度端正。

“行有不得”其实是期望受挫,而“反求诸其身”则恰是对期望的一种最佳弥补方式。孔子教人内自省以修身。“反求诸其身”的微言大义正在于“自省”二字。尤其在当今社会,追求利益已成为人们一切行为发生最好的解释。当利益的黑暗遮住了双眼,又怎么能够奢求自己从内心寻找光明?所以,凡事多从自身出发,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于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外在环境因素。孰不知,只有从内心开始奋斗的人,才会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人生中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需要自我检讨,上天永远不会帮助那些不知悔过的人,我们每天要留给自己沉思默想的时间,使自己随时冷静地检讨。真正的教育家是能自我教育的人,在责备别人之前,应该先想想我们自己,当我们开始怪罪别人时,则是失败的第一步。失败者为他们的错误找借口,成功者则从失败中获得下次成功的经验与教训。

一个人失败的原因,从本质上说大多在于本身性格的缺点,与外在因素关系不大。不成功多是自己造成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也不在于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其实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是使我们熬过冰雪、获得重生的力量。假如出航时遇到狂风暴雨,那么能否顺利归航,靠的只有我们自己。

所以,当你因为他人的错误而发怒时,别忘了回头反省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你就会打消怒气。大部分人总是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短处,却没有想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无论现在或未来,希望从自己以外的地方去寻求幸福的人都是错误的。人生的成败很少是输给别人,大多数还是败给自己。我们要想在世上活得更加理性,更加成功,就要时刻记住怨人不如怨己,求人不如求己。人生中遇到任何问题,也要像君子一样去“反求诸其身”,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