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商道】王银飞守诚创业
中庸认为,君子一旦养成某种好的品性,就要一生坚守,“至死而不变其塞”。嵊县工艺竹编厂厂长王银飞正是这样一个人。在经营的过程中,她除了狠抓产品质量、信守合同、重视信誉外,还不忘进行感情投资,笑脸迎人,始终能坚持“以诚待人”的经营理念。正因为这个原因,嵊县工艺竹编厂声名远播,在竞争激烈的竹编行业里兴旺发达,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产品更畅销国外十几个国家。王银飞本人也被称誉为既有真本事,又有人情味的女企业家。
嵊县的竹编以外销为主,免不了要和外商打交道。对于国人而言,同外商做生意比较难。他们不但做生意十分精明,而且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王银飞却不这么看。她认为,外商也是人,只要你舍得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就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有一次,某国客户需要一批竹制编织品。这本来是一单好生意,但是由于外商对于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日期又十分紧促,所以厂里某些人觉得业务棘手,主张拒绝。但是王银飞毫不犹豫就同外商签订了合同,签完合同后,就连夜赶回了厂里,开工生产。王银飞亲自上阵,对于生产的每一个步骤的要求十分严格,务必保证产品的质量,经过连日奋斗,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那名外商在收到这些编织品后,十分敬佩,称赞王银飞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不同寻常的女人”。
还有一次,一位外国的包销商偕同自己的夫人、翻译来到了嵊县竹编厂,王银飞在百忙中,专门抽出时间陪他们聊天、参观,请他们看样品,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并耐心、详细地解答了外国客商及随行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外国客商对王银飞产生了一种信任感。
王银飞觉得只是让对方了解产品还不够,还应该让对方进一步地了解员工们的精神风貌,于是就决定当晚举行一个中外联合晚会,并热情地邀请对方参加。虽然外国客商此时已经决定这天要到邻县竹编厂去考察,但还是高兴地答应了下来。这天,外国客商首先去了邻县竹编常。邻县竹编长也是殷勤备至,热情款待外国客商,并请外国客商留下来多待几天。但是外国客商挂念着嵊县的联欢晚会,就于当日乘车返回嵊县,参加了当晚的联欢晚会。当晚,宾主载歌载舞,相处得十分融洽。
王银飞和员工们的热情给这位外国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6年,这位外国客商一次性就包销了200多万元的蓝胎漆主编产品。200多万,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外商如此,对国人更是如此。有些国内厂商崇洋媚外,见了外国客商就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对于国内客户则冷眼相待,高傲自大。王银飞对于国内外客商没有差别待遇,一视同仁,以诚待人。
1984年某天,有一位哈尔滨的客户来到了嵊县竹编厂。他想请他们专门生产一种酒瓶套。王银飞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领着他参观了工厂,向他介绍了本厂的产品,同时还应客商的要求,让创制组连夜赶制了四种样式的酒瓶套,供客商选择。经过创制组连夜辛劳,终于在第二天赶出了四件样品。客人见了,非常高兴,选中了其中的两种样品,当场要求生产20万只。
不曾想到,第二天,客人又变卦了,提出只要6万只。这个数目远不及昨日的一半。生意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客人自知理亏,满怀羞愧地向王银飞讲明了事情的原委。哪知,王银飞耐心地听完客商的话后,非但没有丝毫的责备之词,反而称赞他想得周全,还主动帮他算了笔经济账,告诉他如何加快资金周转等。王银飞的这种将心比心、真诚待人的态度,使客户非常感动。他当即诚恳地表示:“以后我厂若要竹编产品,就一定来嵊县竹编厂订购!”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又定购了10万件竹编酒瓶套。
后来,王银飞举行嵊县工艺竹编用户座谈会,了解用户评价,征询改进意见。这位客户专程从遥远的哈尔滨赶到嵊县,参加座谈会。他在会议上,大加赞赏王银飞的为人。由于他的现身说法,使得很多人都对王银飞产生好感。结果在座谈会上,王银飞又收到了很多的订单。
王银飞对待客户非常热情,对待本厂的员工更是关怀备至。嵊县工艺竹编厂本身规模不大,但是在全国却有100多家分厂,3000多名员工。要管理好这么多的员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银飞对待下属职工,将心比心,不以权压人,而是以情服人,尊重职工们的辛勤劳动,并且还不时地到基层,和职工们一起工作,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此深受职工们的称赞。
1985年春,外加工单位出现了动荡。由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竹编不如养兔赚钱”的观点,以及工厂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使得这些加工单位的职员人心浮躁,加工单位有减少的危险。恰在这时,繁重的外销任务又压了下来。嵊县工艺竹编厂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被众多外商选中,光是在五月就有100多万元的订单。因此,如何安抚职工情绪,按时交货,就成了问题的重中之重。王银飞从泰国回来,得知这个情况后,顾不得长途奔波的劳累,隔天就去了解情况。
在摸清情况后,王银飞当即决定上门赔礼去!她召集了厂里车间的干部,将他们分成11支小分队,然后带领着他们冒着38度的高温,分赴全县各处加工点,赔礼道歉。他们遵从王银飞的意思,将这次事件的责任全部揽了下来,承认工厂在管理、价格方面的不足、缺陷,同时保证一定会纠正错误。厂家的行为感动了众多的加工单位,结果这一年竹编厂的加工单位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21家。嵊县竹编厂的这一场风波,就这样被王银飞轻松化解。
有些时候,遇到生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的情况,王银飞就带领着科室人员没日没夜地工作,加班加点,最终在约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由于她关心、体贴职工,大大调动了职工们的积极性。全厂上下一条心,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很快走到了同行的前列。1984年受到轻工业部的表彰;1985年又被命名为浙江省六好企业;1986年出口额达400万元,冠于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