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王景治水
王景(约30~85年),字仲通,琅琊(今山东)人。自小聪敏好学,精通《周易》,对天文很有研究,尤其对水利特别有研究。长大后,在司空伏恭的推荐下,和王吴合作修治浚仪渠(在今安徽亳县)。王景建议王吴采用“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仪渠,受到百姓的赞扬。这次治渠成功,使王景以“能理水”而闻名。朝廷为了褒奖王景,任命他为庐江(今安徽庐江)太守。期间,他作了很多有益于民生的事。
当时,黄河泛滥不止,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朝廷几次治理黄河都不成功。王莽篡政以后,黄河在魏郡决口形成第二次大改道,急需治理,但是王莽认为,河水东流,从此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的祖坟可以不再受黄河之害。因此,他弃而不治。这给后世带来了消极后果。黄河改道后,冲毁汴渠,泛滥成灾,六十年来黄河两岸的百姓深受其害。
东汉明帝刘庄登基后,接连收到几份奏章,报告水灾越来越严重。刘庄深感治理黄河迫在眉睫,就召集治水能臣,共商大事。刘庄听说王景在水利方面很有研究,就派人把他召来,问他说:“先帝听取浚仪县令的意见,不修汴渠无大损失,你认为如何?”
原来,光武帝刘秀在位时,也曾有意治理黄河,但浚仪县令认为,黄河河道反复,工程浩大,贸然治理定然会劳民伤财,而即便不加治理,危害也不会太大。光武帝闻言,就打消了治理黄河的想法。如今,汉明帝有意治理黄河,但又担心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所以先询问王景。
王景说道:“陛下请想,汴渠流域接近洛阳,对京城威胁甚大,附近十几个县,产粮丰富,不可不顾,虽然经费巨大,役使的民众成千上万,必有怨言,但修成之后受益的仍是民众与朝廷,这是有利于后世的大事,怎么可以迟疑呢?”刘庄听了这话,深以为然,就赏赐给他《禹贡图》《山海经》《史记·河渠书》等许多有关水利方面、地理方面的书籍以及钱帛,命他治水。
在王景动工之前,汉明帝刘庄还特意举行了一次朝会,专门讨论治理黄河的问题。果然,在治理黄河的问题上,众大臣意见不一,有的官员思想保守,提出这样的观点:“与其兴师动众去治水,还不如任水自流,让它自己形成新河道。”这个观点是从工程浩大,耗费过巨上考虑的。
还有的官员这样建议:“不如干脆恢复黄河故道,这样就不用浪费太多工夫了。”这个观点虽然不合实际,但仍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因为重新治理黄河,就需要重新考察、丈量,还需要迁移百姓,拟定一整套的方案。这太过麻烦了,如果恢复故道,在旧有的基础上显然要容易得多。
王景对这些论调一一加以反驳。他认为,治理黄河,虽受累于一时,但受益于后世,因此一定要治理,彻底地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对于恢复黄河故道的建议,王景也加以驳斥,认为随着黄河多年来改道,地质形态已经有了变化,恢复黄河故道已经不可行,必须重辟路径,进行治理。
当然,这并不是说王景对于各位大臣的担忧没有考虑,他深知,大臣们不同意治理黄河,是担心工程耗费过大,劳民伤财。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为求治水,征发无度,挥霍无度,浪费无度,结果导致国贫民穷,甚至可能会因为此事而发生动乱。前朝许多治水失败的例子历历在目,王景暗暗发誓,在治水的过程中,要尽量节俭,爱护百姓。
这年四月,王景带领着数十万的兵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作为治水的总指挥,王景深知身上责任重大,每天起早贪黑,察看地势,指挥开凿山地、修筑坚固堤坝,疏浚淤塞的河渠。王景几乎每天都到工地监督质量,不该有丝毫的马虎。当工程进行到汴口(今河南开封北)时,王景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这个地方是治理黄河的紧要之处,极容易出现问题。王景反复设计了几种方案,比较它们的利弊,详加斟酌,最后决定用十里立一水门的方法,交替从黄河中引水入汴渠,做到了黄河与汴渠分流。
治水工程浩大,耗费巨大,王景处处节省,避免浪费的情况出现,以免增加朝廷、人民的负担。次年夏天,长达一千余里的工程终于全部完成。汴渠重新开始通航,河水灌溉两岸田地,曾被淹没的耕地又种上了庄稼。泛滥了六十年的黄河水灾终于平息了。此后八百余年,黄河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是中庸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说无论在做什么事情时,都应该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选择恰当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治水能臣王景正是这样一个人。在治水的过程中,他多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考虑国家的开支,尽量节省;一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不能有丝毫的纰漏。最终,王景以其非凡的智慧,终于完成了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