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做人】杨修之死
设置

【中庸做人】杨修之死(1 / 1)


【中庸做人】杨修之死

杨修(175?219年),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杨修的祖父杨震是东汉安帝时的太尉,为官清廉,嫉恶如仇,颇受世人爱戴。杨修的父亲杨彪献帝时任司徒,后升为太尉,颇有才名。杨修出身名门,自小饱读诗书,长大后,更是满腹才学,青年才俊,为时人所称羡。

建安年间,杨修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曹操主簿。起初,曹操掌军国大事,杨修作为主簿,负责内外之事,颇合法度,所以甚得曹操赞赏。他的才华连曹操都自愧不如。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杨修不懂为臣之道,不识时务,最终犯了曹操之忌,被曹操所杀。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工匠们请曹操前去观看,提提意见。曹操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

曹操见状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

左右回答:“这多亏了杨主簿的赐教!”

又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曹操在盒上题上“一合酥”三字,放在案头。杨修见了,将酥与众人一人一口吃了。曹操问其故,杨修从容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敢违抗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对此事一笑而过,但心里着实厌恶。

曹操权倾朝野,政敌很多,生怕别人在暗中谋害自己,对身边之人也不大相信,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次,曹操在榻上睡觉,被子落在了地上。一名近侍慌忙拾起被子,曹操立刻跳起来拔剑将他杀掉,然后又倒在床上睡觉。

醒来后,曹操假装大惊问道:“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左右只得据实以告。曹操闻言痛哭流涕,命人厚葬。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有杨修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竟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罢了!”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然而杨修不知进退,贸然地卷入了曹丕和曹植夺位的斗争之中,这是导致他被杀的最根本原因。

曹操晚年有意将王位传给曹植和曹丕中的一人。曹植的文学才华出众,所以颇得众人之心,而曹丕则在军事和政治手段上胜过曹植一筹。曹植与杨修私交甚好,杨修经常暗中帮助曹植。曹丕等人对此甚为嫉恨。

曹丕和朝官吴质暗中勾结,一起共商大事。有一次,曹丕邀请吴质到家里商议事情,为了掩人耳目,特地将他藏在装绢的车中。杨修得知这件事后,就径直来告诉曹操。曹操闻听,就派人去曹丕家里秘密观察。曹丕非常惊慌,吴质却说:“不用担心,明天装上绢来迷惑他们。”次日,一辆满载绢的车子缓缓驶进了曹丕的家中。守卫拦住检查,结果发现里面全是绢,就回报曹操。曹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修故意诬陷曹丕,对杨修更加不满。

曹操想试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华。一天,找了个借口命令两人各出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的大门,私下里却命令守门的卫士不准放他们出去。曹丕先到大门前,见到有官吏拦截,只得退回。曹植听说后,就向杨修请教该怎么办。杨修说:“你奉了王命出大门,谁敢阻拦,把他杀掉就行了。”曹植听了他的话,来到了城门前。官吏持戟阻拦。曹植厉声喝斥道:“我奉王命出城,谁敢阻挡!”当即命令斩杀了拦他的官员。从这件事上,曹操认为曹植有能耐。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这是杨修教曹植这么干的。”曹操大怒,更加憎恶杨修了。

曹操常常考校诸子的才干。杨修为曹植做答数十条。每次,曹操拿一些军国大事考校曹植,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心里十分怀疑。后来,曹丕买通了曹植左右的人,偷了答教来告诉曹操。曹操大怒:“这小子竟然敢这样欺骗我!”这件事后,曹操起了杀心。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进兵汉中攻打刘备,因为久战不胜,有意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正犹豫之时,正碰上厨师进献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这时,夏侯惇入帐,询问夜间号令。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

夏侯惇不解其意,传令众官,也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自作聪明,认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曹丞相传这个号令,显然是有回军之心意,于是就招呼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回朝。曹操早就有除掉杨修的心意,闻听此言,勃然大怒,就以蛊惑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斩了。

曹操在人才的任用上知人善任,比如郭嘉、荀彧等人。那么,为何杨修却被曹操斩杀了呢?这是因为杨修自作聪明,不知进退,在曹植、曹丕争嗣的过程中,没有遵循中庸之道,和曹植走得太近,结果触犯了曹操的忌讳。

中庸之道难行,除了和一个人的智力有关外,还和一个人的品行有关。“贤者过,不肖者不及”,就是说一个人过于贤德,或者过于不肖,都无法达到中庸的处世标准。杨修因为举孝廉出仕,可谓贤德,最终身首异处,不正是他不守中庸之道的结果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