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精解】贤者过,不肖者不及
设置

【中庸精解】贤者过,不肖者不及(1 / 1)


【中庸精解】贤者过,不肖者不及

一个人能不能体悟到中庸之道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法则,不仅对其在智力方面有所要求,而且在品行方面也有一定的标准。只有两方面都做到了,才真正有资格有能力去奉行中庸之道。

如果从智力上说,太“聪明”或者过于愚笨之人,是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的至境的,那么从品行上来说,太过“贤德”或太过“不肖”也与中庸之道这种最高层次的境界无缘。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贤者过,不肖者不及”的含义所在。

如果一个人的品性败坏,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人生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境界,它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和处世法则,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和境界提升的不二法门。人生智慧的获取需要端正的品行作为根基,处世法则的运用也需要高洁品性的指引和濡染,只有这样,两者才会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换言之,一个道德品行低下的人,即使再聪明,他也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生境界,也不可能有令人敬仰的功绩伟业。同时,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智慧,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才能够感悟到它的智慧与深刻所在。

品德败坏的人往往做事情没有分寸、偏执极端。他们大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一己之私而胆大妄为。这样的人,只会离中庸之道越来越远,因为他们违背了中庸思想的本意,不懂得秉持中正,不偏不倚,也不会把中庸之道作为人格修养的法则去奉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离中庸之道越来越远,也就是离自己的人生悲剧的发生越来越近,最终,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既然不肖者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至境,那么我们做到对待一切人和事都非常宽容,都不去计较,也就是说做到“至善”,是不是就能够达到这种人生境界呢?孔子告诉我们,这种人和这种做法同样是不行的。因为他们虽说是贤者,但是他们过了,也就是“贤者过”,与中庸无缘。

的确,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具有高尚的品行和人格操守,要求我们有较高的人格修养和人生境界。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了其中的含义,不要以为这是中庸之道要求我们要做到“至善至德”。也就是说不分善恶、不计美丑,对待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持一种宽容的标准。其实,这正是中庸之道所不赞同的,所以孔子才说中庸不行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贤者过”。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贤德之人,你固然应该品行高尚,尽量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不去做那些损人利己的丑恶之事。但是,也不应该太过贤德,不能对待世间丑陋的事情充耳不闻,置之不理,用所谓慈悲为怀的“伟大心胸”去包容那些卑鄙之人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贤人,也是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的,无法体悟到中庸之道的智慧所在。他们不懂得让他们的贤德在自己的理性的智慧支配之下去发挥其人性美好的光彩。

这样,他们虽然心诚意善,但有可能做了不是出于本心的恶事,而且对此还一无所知,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悲的。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怎样做才是真正践行中庸之道,才会让自己的“贤”不知不觉变成了“不贤”,这是我们应该警惕和觉察的。

因此,如果我们想达到中庸之道这一人生境界,就要理性地运用自己的贤德品性,不能过了头,否则就有可能成了“恶”,离中庸之道就越来越远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