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清十二帝
  4. 帝祚绵长是寿皇
设置

帝祚绵长是寿皇(1 / 1)


——清高祖 弘历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年)

№★十全功烈振玄黄,六下江南学祖皇。

五世同堂谁可比,八旬八岁寿无疆。

雍正十三年八月,清世宗胤禛暴亡。按照胤禛生前秘密立储的规定,辅政大臣将藏于乾清宫悬挂的 “正大光明”匾后的遗诏取下,打开诏书一看,上面写着:“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着继朕即皇帝位。”于是弘历成为清朝秘密建储制后即位的第一个皇帝。越明年改元乾隆。“乾”字是八卦第一卦,寓 “天”的含义,“乾隆”意思是普天之下兴隆昌盛,寓意极为吉祥。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弘历出生于雍亲王府 (现雍和宫),是胤禛第四子,母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少年时,生得仪表非凡,“隆准颀身”,鼻高身长是他仪容最大的特点,而且显得绝顶聪明。康熙帝见了这个孙子,格外钟爱,将他从雍邸召至宫中读书,延名师教之,受学于翰林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又学射箭,以贝勒允禧为师。又从庄亲王允禄学习火器,无论射箭还是使用枪铳,他都学得十分精良。某日,康熙帝带他到热河围猎,发现一熊伏于草中,命弘历射熊。弘历刚上马,那熊已挥舞利爪扑来,十分迅猛。弘历在马上张弓搭箭显得异常从容,毫无惧色。康熙怕伤了孙子,持火枪击毙狗熊。对弘历镇静的表现,大为赞赏:“这个孩子福大命大,很贵重,将来他的福气必定超过朕。”爷爷爱他,父亲胤禛更爱他。雍正元年就将弘历秘密立为太子。雍正十一年封为宝亲王,并让他参与军国大事。

弘历即位时已经2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他奉遗诏将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封为辅政四大臣。早在宝亲王邸时,弘历目睹父皇为政严猛,对其进行反思。他一登上宝座,便施展宽仁手段,以笼络人心。凡得罪先皇的皇室宗亲,一律释放,封允、允 为公爵,就是阿其那 (允禩)、塞思黑 (允禟)也命恢复红带子,收入玉牒,重新获得宗籍,他们的子孙也封予不同爵位。以弘昼为首的兄弟统统封为王爵。尊奉生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母族、后族特别加恩,封以承恩公以下的不同爵位。因雍正帝 “文字狱”被流放的汪景祺、查嗣庭的家属予以特赦,从宁古塔返回原籍。这一系列宽大政策,使宗室臣民皆大欢喜,个个颂扬:“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接下来,弘历便开始他十全备绩、崇文宣武的大功烈。

【平定苗疆】是弘历登位后第一次用兵。乾隆元年春,弘历封张广泗为七省经略,专办苗事。张广泗坐守贵州镇远,集七省之兵,兵分八路进剿贵州省苗民叛乱。

还在雍正朝时期,云、贵、桂、湘等地苗民叛乱,胤禛以鄂尔泰为帅,以剿为主,强行改土归流,将叛苗一一扫平。雍正十三年,苗寨又叛,清廷派哈元生为帅进剿。副将冯茂屠杀苗俘600余人,激起苗民极大愤怒,群起而反抗,官军节节败退,苗事遂不可收拾。弘历登基后,将苗事视为第一要务。将办苗不力的哈元生、张照、董芳等大臣、将领逮回京中治罪。另命张广泗为帅,发誓要平定苗疆,为天朝立威。

张广泗是个剿苗专家,曾随鄂尔泰驰骋苗疆多年,熟知苗情。他从鄂尔泰征苗失利中获得教训,制定出 “以抚为主,以剿为辅,集中兵力,专攻巢穴”的战略,报请弘历批准。张广泗到达贵州凯里,先兵分三路,进攻九股河上下游、清水河下游各苗寨。清军沿路张贴布告招降苗民,并以不降格杀勿论相威胁,果然许多土司纷纷归降,绥靖政策收到明显效果。但仍有大部苗民痛恨暴政,奋力反抗,苗民以突袭、堵路、挖壕、埋签等手段对付清军。张广泗下令武力进剿,攻势十分凶猛。乾隆元年底,清军陆续攻破桂丁、郎川、空稗、台雄、打草、摆尾等数十个苗寨,苗民死伤惨重。苗酋包利率众退入牛皮大箐。牛皮大箐位于黔东南苗疆中心,山岭连绵数百里,北濒丹江,西接古州,西邻都匀,东临清江。山势高峻,路隘险要,林阔如海,满地泥泞,行走没膝,是易守难攻之地。包利率苗民挖断山路,据守险要,以图东山再起。清军追至山下,见山势如此险要,个个缩颈咋舌,视为畏途,不敢前进一步。张广泗查看地形,认为如此广大的山区,一二万人马根本无济于事,于是上奏朝廷调兵遣将。弘历接到奏报,命云、贵、湘、桂、川、粤、鄂七省派兵会剿牛皮大箐。于是张广泗将七省大军分为八路,将牛皮大箐山区包围。清军在各个山口挖开长壕,作长久围困之计。几个月后,山中苗民粮食吃尽,纷纷下山觅食,清军予以堵击,斩杀无数。苗酋包利又率众突围,结果力竭被擒。山中苗民群龙无首,人心大乱,再加上连绵大雨,饥寒交迫,多数出山投降。张广泗见时机已到,下令清军搜山围剿。清军步步为营,得寸进尺,缓缓前进,进入山内,只见莽草塞径,老树蔽天,云绕雾罩,毒蛇乱窜,野兽奔跳,清军见此荒野景象,脊梁直冒冷气。还是张大帅最有谋略,命清军在风向有利之日,放火烧山。顿时漫山遍野的树木榛草一起燃烧,烈焰冲天,浓烟蔽日,遍地焦蛇死兽。烧了两天大火慢慢熄灭,清军从四面八方进入牛皮大箐,只见苗民大半被烧死,剩下的都是焦头烂额滚在地上呻吟,清军见活的便杀,可怜几万苗兵,除老幼妇孺残疾者外,都被清军屠戮殆尽。清军剿灭牛皮大箐,又返回山下,将山区周围的苗寨,一一攻破,再次剿灭残余势力。立下首恶必诛、胁从赦免的法则,将不服王化的苗民几乎屠杀殆尽,大多数苗民见势不好纷纷投降。扫荡数月,苗疆烽烟渐息。张广泗让投降的苗民各归原寨,又从中选出听话的头目,封为流官,让其自行治理。又设九卫派兵屯田驻守,以防苗民再叛。连续10余年的苗乱,终于被镇压下去。捷报传到京师,弘历龙心大悦,下旨封张广泗为云贵总督,予轻车都尉世职。又下旨豁免苗疆钱粮赋税,永不征收。

张广泗为大清立下奇功,从此云贵苗疆改土归流,土司称号永远取消,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也化为历史云烟,维护了国家统一。看来张广泗的以抚为主、以剿为辅比鄂尔泰的以剿为主高明得多。

【兴建圆明园】是中国皇家园林建筑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一个奇迹。虽始于雍正朝,但基本完成于乾隆朝,其宏伟壮丽,超逾古今,可称为世界万园之王,实得力于弘历不遗余力地兴建。

乾隆初年,苗疆平定,天下升平无事。弘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大治文事。他命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参照三礼,考正八音,把朝仪定得格外隆重肃穆。钟鼓一响,韶乐齐鸣,佾舞翩翩,弘历坐在宝座之上,朝臣匍匐阶下,规规矩矩,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举止稍有不周,纠仪御史立即上前揪出,予以警告或处治,弘历真正感到做皇帝的威风与尊贵。他又连年开科取士,把保和殿作为殿试的场所,亲自出题监考,擢拔博学鸿词的文人,什么三甲状元、榜眼、探花都脱颖而出,真正是一番太平盛世景象。万机之余,他便吟诗作画,泼墨挥毫,鉴赏宝物。他是个闲不住的人,非常活泼好动,今日东巡,明日南下,后日西狩、北行,不断地围猎、谒陵、阅兵、巡察、祈雨、祭天、告庙,真是个太平天子、风雅帝王。

他爱奢华,好娱乐。大内的御花园他嫌小,西苑三海的风景他看腻了。郊外的畅春园虽然宽敞,但犹嫌不足,于是下旨修建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京城西北,在畅春园北隅,规模不大,原是明朝懿亲徐伟的别墅。康熙朝玄烨赐给雍亲王胤禛,并命名为 “圆明”,胤禛爱它幽静,常来此处读书。胤禛即位后,对它情有独钟,增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始成规模,胤禛年年临幸,成为办公、休憩的重要场所。圆明园附近另有两个小园,名为长春园、万春园,规模也不大,但均精致奇巧。三园邻接毗连,景色互映。弘历忽发奇想,将三园合为一园,共名 “圆明园”,不是更宏伟壮丽吗?于是在他登基后,便下旨兴建圆明园。弘历幸运的是他接收了康雍两朝苦心经营近80年的丰盈的国库,有用不完的银子,供他大兴土木。尽管如此,他下旨建园的圣旨一发,便有许多大臣上奏规劝,无非是国事多艰,君王应厉行节俭,请求停建、缓建、缩建的意思。弘历非常聪明,对劝谏的大臣一律予以嘉奖。但你说你的,我建我的,工程照旧施行。大臣得了清誉,便也不来劝阻。弘历倾国库财力,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齐集北京兴建,又召无数文臣儒士予以立意策划。而承担建筑设计的主要是雷氏家族。雷氏从雷发达、雷金玉开始,从事皇家建筑200余年,堪称建筑世家,号称 “样式雷”。相传故宫、畅春园、避暑山庄等都是雷家的杰作。雍正朝初建圆明园便是雷金玉的设计。到了乾隆朝,雷氏的传人雷声澄、雷胶玺、雷家玮、雷家瑞等,都被弘历召来设计建造圆明园。另外弘历还召来精通建筑、绘画的西洋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参与设计,融进西洋建筑艺术和风格。北京西郊,湖泊星罗棋布,又有西山诸峰远处衬映。于是远山衬映,水景为主,成为圆明园的建筑主题。另外,乾隆还多次游历江南,将苏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景色,移天缩地,照搬过来,在圆明园仿造,有些连名称都不换。可以说,圆明园的建筑景致,包含中国南北之景、西洋诸国之风,被称为万园之园毫不夸张。过去秦始皇建阿房宫、魏武帝建铜雀台、陈后主建三阁、隋炀帝建芳华苑,法国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俄国建冬宫、夏宫。无论古今中外,比之弘历建圆明园,真是小巫见大巫,逊色远矣。

圆明园在三园中规模最大,以福海为中心,宫殿林立,亭阁交错,湖光粼粼,景象万千。共有40景,计: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另有紫碧山房、藻园、若帆阁、文源阁、舍卫城等。其中,正大光明、九洲清晏、勤政亲贤是殿宇,是皇帝听政之所;文源阁是藏书楼,乾隆朝编纂的 《四库全书》一部便藏于其中;舍卫城是寺院;其他均是亭台楼阁,为娱乐休憩之所。这些景点的命名极富诗情画意,听一下就令人心醉,别说游览其中了。

万春园原为怡亲王允祥的赐园,后改赐傅恒,乾隆朝并入圆明园。著名景点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亭、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天地一家春等。万春园又名绮春园,全为亭台楼阁,是皇帝读书及休闲之所,建筑精巧自然。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年间。主要景点有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纵芳榭、茜园、小有天园、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等。在长春园北界有一欧式园林群,俗称西洋楼,有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墙等。建筑主体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 “巴洛克”风格。而主要特点是各个景点建有造型奇特的大量人工喷泉,亦称 “水法”。其中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处的人工喷泉,气势宏大,构思奇巧。海晏堂是园中最大的西洋楼,楼前水池两侧各排禽兽铜像6尊,共计12尊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代表12时辰,均禽兽头人身。一到时辰,均自动喷水。正午时刻,12禽兽铜像一齐喷水,气势壮现,妙不可言。这些铜禽兽头后来都被英法联军切割掳走。据报载有几个禽兽头已被国内民间团体从海外拍卖公司重金收回。

圆明园的建筑材料十分贵重,清一色的汉白玉,清一色的名贵木材。木材多以楠木、檀木为主。门楣窗棂用紫檀制成。其装饰材料有金银、宝石、翡翠、水晶、青金石、珍珠、珊瑚、玛瑙、玳瑁、象牙、螺钿、琉璃等,真是:“玉殿金楼翡翠台,人工制造宛天开。”圆明园不仅建筑美轮美奂,而且将9万里奇花异草尽植园中,四时有景,万紫千红,宛如一个巨大的植物园。圆明园又像一个庞大的宝物博物院,将上下5000年的奇珍异宝齐聚园中,什么秦钟汉鼎、唐彩宋瓷、金塔玉佛,名人字画,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上述圆明园景点建筑,有70%建于乾隆朝。后代陆续增建,一直到咸丰朝被英法联军焚毁为止。

乾隆十年暮春,圆明园基本建成。弘历侍奉皇太后,率后妃及诸王大臣到园参观。人们仿佛来到人间天堂、海市蜃楼,都惊呆了,如梦如幻,如醉如痴。弘历在 《圆明园后记》中写道:“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游豫之地,无以逾此。”圆明园是弘历奢华心膨胀的产物,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这个人间奇观,汇集了中国人丰厚的财富和绝伦的智慧,屹立世界200年,震惊世界200年,法国作家雨果以无与伦比的词汇与无法形容的心情赞美圆明园。从这点看,弘历功不可没。但是谁也没想到,由于它无比的华美壮丽,使外国人惊叹之余而垂涎三尺,后来英法联军侵入中国,首先闯进圆明园,将园中宝物洗劫一空,又放火焚毁消灭罪证。这是华美壮丽带来的副作用。笔者咏诗赞曰:

№★盛世江山盛世园,文华珍宝萃其间。

绝伦宏伟绝伦美,独领环球二百年。

【征剿金川】纯粹是由一个女人引起的战争。金川由大小金川组成,位于四川与西藏边界,大渡河上下,现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带,居民为藏族,信奉黄教,汉人称为 “番子”。早在明朝时,金川酋长哈伊拉本率众归顺朝廷,被明廷封为演化禅师。其部分为二部,一居大金川,一居小金川。顺治七年,清廷封小金川酋长卜儿吉细为土司。康熙五年,清廷封大金川酋长嘉纳巴亦为演化禅师。乾隆初年,嘉纳巴之孙莎罗奔继酋长位,清廷封他为金川安抚司,并管辖小金川。莎罗奔遂让原土司泽旺去当小金川的首领。并把爱女阿扣嫁与泽旺,目的是笼络泽旺,借以控制小金川。阿扣虽为番女,但生得姿容俏丽,楚楚动人,堪称金川之花。她嫁到小金川,见泽旺丑陋粗鄙,性格老实窝囊,大失所望。泽旺事事依她,低三下四,她总不依不饶,时因小事将泽旺骂个狗血喷头。虽为压寨夫人,心中却忧郁得很,心中常有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慨。然而泽旺之弟良尔吉却生得身材魁梧,眉目俊秀。阿扣时常见之,心中大为诧异:“为何一母同胞,相貌差之远矣?”春心早已荡漾。良尔吉对嫂子的美貌早也垂涎三尺,时常痴痴盯住阿扣不放,阿扣嫣然一笑,故作羞涩状态,更使良尔吉欲火难忍。只是兄长在家不敢妄动,双方各做单相思的美梦而已。某日泽旺外出围猎,良尔吉称病不从。等泽旺一走,便叩开闺房去见嫂子。阿扣正托香腮,凝神痴想,见良尔吉突来,格外欢喜。良尔吉色胆包天,欲火燃烧,只喊一声:“想死我了。”便抱住阿扣,一阵狂吻。阿扣略作推辞,便倒入良尔吉怀中。顿时干柴烈火熊熊燃烧,成就一番好事。事毕,阿扣暗想,这个良尔吉比泽旺强胜10倍,若与他做了夫妻也不枉活一生。但泽旺回来,她与良尔吉的好事,全被耽搁。阿扣越想越火,越火越气。阿扣貌美如花,却心毒如蝎。于是与良尔吉私下商量,除掉泽旺永做夫妻。计议已定,便寻机陷害。某时,莎罗奔凭着势力去侵略打箭炉土司,欲占其地盘称王称霸,下令让泽旺率小金川之兵助战。泽旺性情懦弱,又与打箭炉土司关系历来尚好,不愿寻衅惹事,当即回绝莎罗奔。阿扣见时机一到,向泽旺自告奋勇回娘家说情。泽旺十分感谢,放她回去。阿扣一回大金川,便向莎罗奔说泽旺的坏语,什么泽旺蓄谋已久,勾结打箭炉土司欲霸金川,独立为王。莎罗奔原恨泽旺不出兵助战,现在又听爱女阿扣此话,顿时暴跳如雷,欲发兵攻破小金川,擒斩泽旺。阿扣急劝父王息怒,附耳于莎罗奔,密说如此如此。莎罗奔大喜,捅了阿扣一拳说:“好妮子,有你的!”于是派了几名武艺高强的头目,充任使者,精选几十名强壮勇敢的番女作为随从,送女儿阿扣回婆家。到了小金川,泽旺见了阿扣分外亲热。命设宴招待来使,宾主喝个半醉,大金川番使摔杯为号,几十个强壮的番女一拥而上,把泽旺捆个结实。这边奸夫良尔吉作了内应,率兵堵住泽旺部下,不准妄动。泽旺遂被劫往大金川,被莎罗奔囚禁。

良尔吉是个心肠极坏的人,得了美女阿扣,心犹不足。他冥思苦想,想出一计,不仅要除掉泽旺,而且要除掉莎罗奔,独做大小金川之王。他立刻派使者向清廷奏报,说莎罗奔野心勃勃发兵侵略打箭炉,又劫夺兄长泽旺,意欲反叛朝廷,按说莎罗奔攻打箭炉、劫夺泽旺是藏族内部矛盾,并非反叛清朝,清廷出面调停和解方是上策。但是弘历接到四川总督的奏报和良尔吉的诬告,却有别种想法。国家承平日久,需要练兵宣武,再者皇后富察氏新亡,心中郁闷,极需排遣。于是心血来潮,下旨命张广泗为四川总督,派兵进剿金川。上文说过,张广泗是个剿苗专家,曾有平定云贵苗乱的大功。一接圣旨格外兴奋,率大军直驱金川,欲平番再立奇功。大军到达小金川驻扎,良尔吉哭诉张广泗,列数莎罗奔种种不法,愿为清军向导,夺回兄长报仇。有了向导,张广泗大喜,认为攻破大金川指日可待。

大金川地势极为险峻,群山连绵,山势陡立高峻,西边是激流涌奔的大渡河,东边是大雪山。山中道路崎岖,沟壑纵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莎罗奔闻清军来攻,早有准备,自己坐镇勒乌围,命手下大将郎卡守住噶尔厓。在群山险要处,遍筑碉堡。这种碉堡用大石砌成,高三四丈,内阔丈余,异常坚固,四面开窗,里面驻扎番兵,可向外射箭投石。张广泗不知厉害,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勒乌围,另一路攻打噶尔厓。清军进入金川,犹如盲人过河,乱跑乱窜,碉堡内番兵乱箭齐射、乱石齐砸,清兵死伤无数,不得前进一步。见那碉堡高耸入云,干瞪着眼,可望而不可即,任凭番兵乱射乱砸,毫无办法。张广泗大骂向导良尔吉无用。其实良尔吉良心极坏,是个两面派,一方面向莎罗奔通报清军虚实;另一方面又向张广泗献计说:“可从昔岭进攻,方能直入噶尔厓,只是昔岭亦有驻兵,进攻亦很困难。”张广泗信以为真,急派部将宋宗璋、张应虎、张兴、孟臣率兵几路,以良尔吉为向导,越过昔岭,偷袭噶尔厓。而莎罗奔已接到良尔吉密报,早做好准备。清兵一到,番兵呼啸而下,乱箭齐射,乱石齐砸,将清军杀个七零八落,张兴、孟臣战死,宋宗璋、张应虎率残兵逃回。张广泗折了千余兵马,惧恼异常。他也不怪良尔吉,因他早有预言,反认为良尔吉诚实,更加信任。又听从良尔吉之计,以碉逼碉,就是在敌碉之前再垒我碉。稳住阵脚,再逼攻敌碉。这个方法,笨拙而有效,但攻破一碉,死伤百人。而番兵又垒一碉,真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从乾隆十一年起,直到十二年夏,时近两年,只攻下几十个敌碉。真把张广泗急得七窍冒烟。

弘历对金川战争极为不满,从狱中把岳钟琪释出,让他到金川立功赎罪。岳钟琪当年平定西藏立有大功,弘历就是想借岳的大名才略到金川助威,威慑番兵。岳钟琪甫行,弘历还不放心,又派大学士纳亲为经略,到金川督战。纳亲一到金川,盛气凌人,将张广泗臭骂一顿,下令三日攻破噶尔厓。纳亲调兵遣将亲自指挥,派总兵任举、参将贾国良率军,从昔岭方向,直攻噶尔厓。良尔吉得到情报,早密报噶尔厓番将郎卡。郎卡连忙布置,埋伏精兵于昔岭两旁。任举与贾国良是清军最骁勇的大将,率领几千兵马,杀入山中。到了昔岭,山路陡峭崎岖。大军人困马乏,士兵牵马而行,忽然法号吹响,声震山谷,番兵从昔岭两侧冲下,仍是乱箭齐放、乱石齐砸,清军乱作一团。贾国良拼死抵抗,却被乱箭射死。郎卡见清军已败,率兵冲下与清军搏杀。番兵以逸待劳,个个精神抖擞,愈战愈勇。清军被山路折腾得半死,根本难敌番兵。任举施展武艺,杀死许多番兵,番兵又乱箭齐射,任举中箭如同刺猬一般,倒于山涧,番兵一拥而上,剁为肉泥。

纳亲闻得败报,心惊胆战,方知大金川厉害。急忙召集张广泗、岳钟琪商议。张广泗主张仍用以碉逼碉之法,岳钟琪主张放弃昔岭,改攻党坝。三人说不到一块去,张广泗负气拂袖而出。岳钟琪见张广泗固执,恐以后兵败连累自己,连夜派人到京奏了张广泗一本,说他信任藏奸良尔吉,贻误军机。纳亲也奏张广泗一本,说他劳师糜饷,久无寸功。弘历接到奏本,十分震怒,下旨将张广泗逮回京城治罪。张广泗被逮回,先由军机大臣审问,张广泗坚持他的战略正确,把兵败推到纳亲身上。弘历坐镇瀛台复审,张广泗牛脾气不改,仍坚持前说,自称有功无罪。弘历大怒:“你劳师糜饷,旷久无功,还要诿过于人,负恩误国,朕若赦你,如何今后驭将!”盛怒之下,竟将张广泗推出午门斩首。又下严旨斥责纳亲无能。纳亲在金川复奏,又将过错推于死鬼张广泗。

弘历知纳亲无用,任用大学士傅恒代替纳亲征伐金川。傅恒出师,弘历率百官送行,并赐遏必隆宝刀一把、密旨一道。傅恒是已故皇后富察氏之弟,皇亲国戚,朝野不敢侧目。据野史载,傅恒之妻貌如天仙,弘历与她长期私通,竟把富察皇后气死。傅恒夫人进入后宫如出入家门,爱屋及乌,弘历遂将讨伐金川大任托付于他。傅恒戴着绿帽子开赴前线,意气飞扬,发誓要立功报皇恩、报社稷。若真有此事,傅恒真是可悲。

傅恒到了金川,召纳亲于帐前,宣读皇上密旨,原来密旨写道:“赏纳亲遏必隆刀,赐死。”纳亲魂飞天外,只得执祖父遏必隆刀自刎而死。这遏必隆刀原是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所藏宝刀,寒光四射,削铁如泥。遏必隆死后,清廷将刀收回,视为镇国之宝,比上方宝剑还要厉害。现在弘历用遏必隆刀去杀遏必隆的孙子纳亲,真是狠毒至极。若遏必隆有灵必痛哭九泉。傅恒又得岳钟琪密报,将里通大金川的藏奸良尔吉斩首示众。美貌心狠的阿扣,也被牵出来杀头。一对露水夫妻快活了两年,便鸳鸯西飞,到佛祖那里重新登记结婚,不知佛祖是否大发慈悲。

纳亲赐死,全军胆战心惊,军纪为之振肃。傅恒观察形势,研究敌情。向弘历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不蹈张广泗覆辙,避开碉堡,直攻中坚,直捣巢穴。弘历接到奏章留中不发,反而下旨命傅恒班师。傅恒又复奏:“贼势已衰,功在垂成,弃之可惜,若不扫穴擒魁,臣无颜回朝。”弘历又下旨:“蕞尔土司,即扫穴庭犁,不足示武。”原来,弘历已经厌战,兴师两年,耗财无数。杀了两个大臣,战死许多良将,甚是后悔。更重要的是,出于私心,他怕傅恒重蹈失败覆辙,步张广泗、纳亲后尘,真无法处理,有保护之意。这是催促班师的原因。

然而,却发生了奇怪之事,莎罗奔突然派使到清营谢罪乞和,并释放泽旺。傅恒不许,叱退来使。原来莎罗奔抵抗两年,兵士损伤大半,实在支撑不住了。他见傅恒不许议和,便派使又到岳钟琪营中,愿缴械投降。岳钟琪当年征西藏时,莎罗奔曾出兵助战,立过军功。两人非常熟悉,私交甚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岳深知其理。便单骑往勒乌围,莎罗奔闻岳钟琪亲临,率全寨兵士,出寨恭迎。岳钟琪告以大义,晓以利害。莎罗奔叩头谢罪,唯唯连声,愿缴械投降。翌日,莎罗奔送岳钟琪出山,到清军大营,傅恒高坐坛上,莎罗奔献上金佛一尊,头顶佛经,跪在地上,发誓永不反叛。如此,两年的平金川战役结束。

捷报传到京城,弘历龙心大悦,下旨褒奖,将傅恒比之为平南蛮的诸葛亮、盟回纥的郭子仪,封为一等忠勇公,岳钟琪封为三等威信公。傅恒班师回朝,又派皇子率诸大臣郊迎,当日赐宴紫光阁,大事庆贺,傅恒备极恩宠。

金川战役虽然获胜,但得不偿失,真是小题大做,充分证明弘历宣武示威的虚荣心。弘历对张广泗的处置太冷酷、太严厉。千载之下,令功臣寒心。傅恒因人成事,真是福将。比如煮饭,张广泗已煮了八九成,用兵两年,已将敌军实力消耗殆尽,但傅恒一来,只加了一把火,便将饭煮熟,立了大功。然而,傅恒成就大功,爵封一等公,而张广泗却喋血午门。至于纳亲为三朝元老,以廉勤著称,史载其府第大门侧锁一巨獒,张牙狂吠,送礼说事者不敢近前,为此事赐死,也冤枉至极。杀纳亲、张广泗这样的大臣,眼都不眨,未免太残酷。前人稗史中说,弘历对傅恒恩宠优渥,无以复加,生前加官晋爵,临终幸宅探视,死后亲自祭奠,大清300年无人享此隆恩,固然功高勋著,更因为傅恒甘愿戴绿帽子而毫无怨言。

【巡幸江南】是弘历效法先祖玄烨的出巡。弘历一生对祖父玄烨十分崇拜,事事模仿。玄烨六下江南,他不多不少也六下江南。孙继祖业,也算是盛事。

弘历性格活泼至极,让他闲下来比要命还难受。自平定金川后,天下太平无事。他不断出巡游历,到塞外行围,到泰山游玩,到关外谒陵,到嵩山、西安,十五年春又巡幸五台山。真是一天也闲不住。弘历后来能活到89岁高龄,肯定与他不断活动有关,生命在于运动嘛。其时浙江、江苏督抚知皇上好游历,屡屡上书请圣驾到江南一顾。弘历由此动了巡游江南的念头。

弘历自外地巡游归来,最爱在宏伟壮丽的圆明园游玩居住。某日,天气阴凉,他在园中游逛。到了正午时分,忽然云开雾散,烈日当头,热不可当。随行侍从忘了携带伞盖,满头大汗的弘历,脾气爆发,将跟班侍从骂个狗血喷头。此时有个少年侍从,分开众侍从,跑到弘历面前大声说:“虎出于柙,谁之过也?典守者不得辞其咎。”“虎出于柙”一句出自 《论语》,意思是老虎逃出笼子,是谁的过错?言外之意,不应该怪老虎,过错在于管理老虎的饲养员。这少年侍卫运用此言,真是恰好到处。弘历定睛一看,却是个生得异常标致的少年,唇红齿白,浓眉大眼,身材修长,丰瘦均匀,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比之宋玉、潘安,有过之而无不及。弘历见之暗喜,问道:“你是何人?”那少年早跪伏于地,不慌不忙答道:“奴才和珅,钮祜禄氏,正红旗属下,曾是满洲官学生,现蒙恩充当銮仪卫差役。”这声音如玉盘滚珠,字字清晰,句句铿锵。语意机敏得体,措辞文雅,真把弘历给乐坏了,便说:“你既是官学生,充这差使未免委屈你了。给你个好差使如何?”和珅一听万分感谢,连忙磕了几个响头,连这磕头声也错落有致,十分好听。口中朗声道:“谢万岁万万岁天恩。”弘历龙颜大悦,回到宫中立即封他为侍卫总管大臣,和珅好福气,一个机会,几句话,便受到皇上的宠信,真是一步登天,看来人生在世,升官发财,必须有机遇。有了机遇,抓住机遇施展才能,才能有出头之日。和珅一个抬銮轿的小侍卫,抓住一件小事,冲出来向皇上说话,有胆有识,得体适度,真是表现不俗。从此以后,和珅侍奉弘历左右,朝夕不离,有问必答,句句打中弘历心坎。弘历想做什么,和珅已经觉察,事先早准备得八九不离十。弘历离了和珅简直活不下去,无论大小事都交与和珅去办,办后必然满意。

和珅窥透弘历有强烈南巡的欲望便怂恿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苏杭是人间天堂,江宁是六朝胜地,繁华异常,皇上巡游更是千古盛事。”弘历道:“朕也想游幸一次,但虑南征迢遥,要劳动官民,又花费许多金钱,因此犹豫不决。”和珅说:“当年圣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并无许多怨咨,反而称颂圣祖功德。古来圣君,莫如尧舜,《尚书·虞典》上说,五年一巡狩,可见巡幸是古今盛典,先圣后圣,道本同揆,难道当今万岁,反行不得吗?况且国库丰盈,四海殷富,便花费些银子,这有何妨。”这一席话说得弘历心中舒服熨帖。他平生最爱仿效康熙,又最崇拜尧舜,听了此话,正中下怀,大喜道:“你这小子,真是朕的知己。”遂即心定,传下圣旨准备南巡。从运河南下,无鞍马劳顿,最是方便舒适。弘历将督造龙舟的差使交付和珅。和珅得了差使尽心尽力,日夜赶造,将龙舟造得富丽堂皇,华美奇巧,简直如水上宫殿一般,比之隋炀帝的龙船更胜10倍。弘历见了龙舟,满心欢喜,夸和珅办事干练,封他为礼部侍郎,从宫中侍卫官,一下成为朝廷命官。和珅又向江南及沿途各省发下咨文,命赶修行宫,准备迎驾事宜,各省督抚闻咨令,加急募工修筑,无不奢华至极。乾隆十六年正月,弘历开始第一次南巡,侍奉着皇太后,由几个妃嫔陪伴,发动銮驾起程。新册封的皇后那拉氏,不在其中。仪仗车马,浩浩荡荡。到了通州,舍陆登舟。只见运河内,龙船及扈从船只排成一字长龙,少说也有几百艘。弘历登上龙舟,鼓乐齐奏,旌旗招展,大小船只首尾相接,沿河几十里,排场极大,好不威风。和珅之船在前面开路,每到一处,督抚以下官员,上船跪拜,和珅昂然受之,凡官员见驾及供奉诸事均由和珅一人安排。督抚大员都央求和珅在皇上面前说些好话,代为周旋,和珅自然得了许多好处。龙舟沿运河而下,直达济宁。弘历传旨舍舟上岸,到曲阜拜谒孔庙,这是弘历第三次朝谒孔子。清朝的皇帝,从顺治开始,最崇信儒教。乾隆尤甚,一生多次觐谒,不厌其烦。孔子提倡华夷之大防,而清朝皇帝,膜拜如此,是宣扬正统、笼络汉人的最好办法,而孔丘学说中的君君臣臣、上下尊卑的观念,对维护皇权统治大有好处。清朝历代皇帝到曲阜朝孔的次数超过前代汉族皇帝朝孔次数的总和,真是出人意料之外,可见清代皇帝笼络汉人、加强统治的艺术是多么睿智高明。

曲阜朝圣后,龙舟继续南行。弘历曾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在江苏洪泽湖一带,他又视察高家堰黄河工程。命令地方官员加固河堤,治理黄河。当年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主要是治河。弘历对治理黄河亦十分关注,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并非在形式上刻意模仿先祖。圣驾到了扬州,连住几天,因为当年隋炀帝曾在此观赏琼花,弘历也是好奇,几天内将瘦西湖、个园、天宁寺等处尽兴游览。龙舟又到苏州,弘历游遍姑苏名胜,虎丘及诸大园林无不光临。真是惬意极了,感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景色,与北方景观大为不同。命随行画师临摹绘出样本,带回京中仿造。苏州到杭州,运河行舟最为畅通便捷。浙江督抚在西湖之畔已建好行宫,欢迎圣驾驻跸,华丽不亚皇宫。弘历训斥督抚,不该建得如此奢华,但既已建成,下不为例,督抚唯唯连声。弘历下旨拨国库之银20000两作为地方财政补贴,以后各地凡有建行宫的均以此数补贴,已成常例。据史载,乾隆六下江南,江南各省建筑豪华行宫30余处,地方与中央不知花费多少钱财。弘历在杭州盘桓许久,流连忘返,游遍六桥三竺,湖光山色,更惬圣意。弘历兴奋之余,到处题诗刻碑。吟诗撰联是弘历的擅长,泼墨挥毫,倚马立就。有时脑子运转不灵,随行文学侍臣立刻捉刀代笔。弘历六下江南,各省景观胜境,都以御笔题匾,现在江南各地乾隆御碑林立,成为一大景观。弘历玩遍杭州,又祭钱塘江神,然后渡江到会稽祭大禹之陵。过了几日,又到海宁视察海塘工程,海水涨潮为患民生,康熙当年十分重视海塘工程,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巡查海塘,对海堤的修筑倍加关注,可谓煞费苦心。有些史料记载,弘历六下江南,四次到海宁,四次都驻跸于致仕大学士陈世倌家中。陈世倌,民间称为陈阁老。陈氏的园子,被弘历赐名 “安澜园”。据说陈世倌当年在朝中为官,府第在雍亲王府之侧,两家私交甚笃,经常往来。几乎是同时,雍亲王府福晋钮祜禄氏生下一女孩,而陈世倌夫人生下一男孩。钮祜禄氏生下女孩大为沮丧,又听说陈府生了男孩,便命陈府送来男孩一观,陈夫人与雍亲王福晋本来熟识,感情融洽,毫无顾忌,便将男孩送入雍邸。谁知晚上孩子抱回来一看,男孩变成女孩,这事关系重大,陈氏夫妇吓得心惊肉跳,数日寝食难安,再三思忖,不敢声张。为了避祸,便告老还乡回到海宁做寓公。这个男孩便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这些史料言之凿凿,均说弘历游江南是为了到海宁探视亲生父母陈世倌夫妇。这个传说流传几百年,被野史作为资料大事渲染,煞有介事。还有一个说法,顺便一提,据说雍正皇帝曾到热河围猎,射倒一只梅花鹿,喝了鹿血,热血沸腾,欲火燃烧,身边又暂无妃嫔,掳来一个汉女,以解焦渴,行云布雨后,竟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这两种传说,是否空穴来风,荒诞不经,还有待史学界进一步研究。

弘历在海宁住了几日,回到苏州,又从苏州到达江宁。江宁原名金陵,又称南京,清初改为江宁,是六朝繁华之地。弘历登钟山,泛舟秦淮河,又祭奠明太祖孝陵,清人灭了明朝,还要祭奠明太祖,分明是笼络汉族民心。江宁秦淮河,名妓云集,灯影桨声,歌曲管弦,十分热闹,南朝金粉胜过北国胭脂。弘历见了龙心涌春,但初来未敢造次。据史载,他第二次南巡,重到秦淮河,乔装富商,狎妓求欢,皇后那拉氏得知,气个半死,割去青丝,以示抗议,遂遭弘历贬斥,打入冷宫郁郁而死。这是后话。弘历在江宁游够了,又在阅江楼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然后从江宁沿原路返回京师。

这是弘历第一次巡游江南。后来又在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最后一次是在乾隆四十九年,共六次下江南。这里总提一笔,以后不再次次赘述。现在有些学者说,弘历下江南,与玄烨大相径庭,纯粹是游山玩水,此论未免偏颇。客观事实是,除了游山玩水,还视察河工,兴修水利,考察吏治,也关注民生。可以圈点称赞的还有,南巡六次,所过之处,蠲免当地赋税不计其数,可称为善政。再顺便提一下,弘历在位60年,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免除江南漕粮,无数次免除逋税,凡各地有旱灾、水灾、蝗灾、雹灾、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立即拨国库钱粮予以赈济。笔者 《清史稿·高宗本纪》见乾隆朝免税、赈灾的记录,差不多每一页都有几笔,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免税赈灾的次数、数量、力度、广度之大,超逾前代,在封建王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不能不说是弘历的仁政。

然而,弘历六下江南,炫耀皇家威风,排场太大,造成巨大的浪费,康雍二朝的积蓄,像流水一样花掉,各地官员迎合他的奢华心,大力报效。江南豪富如江春之辈,都献纳巨款,供其挥霍。这些花费必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造成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正直的官员上奏:“皇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巡幸所至,有司一意奉承,其流弊及于百姓。”弘历怒斥谏者:“汝谓民间疾苦,试指何人疾苦?汝谓怨声载道,试指何人怨言?”大才子纪晓岚也曾讽谏南巡弊病。弘历骂道:“你文事上略有本事,朕才将你当娼妓一样豢养。你还道什么国家大事。”纪晓岚被骂得狗血喷头,狼狈不堪。直到弘历临终前,他才意识到:“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从乾隆朝以后,清代各帝,再无南巡之举。

【两征准噶尔】是弘历帝值得炫耀的武功,两次征伐,一劳永逸地结束了准噶尔为患的历史。

准噶尔,原为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分支,其占据的地盘,在天山之北、阿尔泰山以西。康熙年间,其酋长噶尔丹崛起,雄峙西北。圣祖玄烨三次征伐,将其讨平。噶尔丹死,策妄即汗位,又派兵侵占西藏,玄烨将其逐出西藏。到了雍正朝,策零即汗位,又为患连连,胤禛又派兵弹压。到了乾隆朝,准噶尔部几经内讧,大策零之孙达瓦齐将新任可汗达尔札杀掉。从此,准噶尔改朝换代,噶尔丹、策妄、策零世代相传的汗位,被贵族大策零的孙子达瓦齐簒夺。大策零,就是那位在康熙末年率军奇袭拉萨的准噶尔名将。达瓦齐登位,立即向清廷大献殷勤,派使进贡。但是弘历是个认死理的人,他把君臣名分看作比天还大的事,即使是清廷的藩属国也不例外,达瓦齐以臣弑君,天理难容。竟下旨将达瓦齐的进贡使者驱逐回国,准备讨伐准噶尔。然而事极凑巧,上天给弘历送来一个进攻准噶尔的向导。此人为谁,便是准噶尔辉特部酋长阿睦撒纳。他是原西藏拉藏汗的孙子、丹衷的遗腹子。康熙末年策妄派大策零远征西藏,攻破拉萨,杀掉拉藏汗。拉藏汗之子丹衷因是策妄的女婿,幸免于难,而被押回伊犁。后来策妄又将丹衷杀死,丹衷之妻当时身怀六甲,策妄又将女儿嫁给辉特部酋长。丹衷之妻改嫁五个月后,便生下阿睦撒纳。祖父拉藏汗被大策零杀死,父亲丹衷被策妄杀死,因而阿睦撒纳一生下来便怀有血海深仇。当他继承后父成为辉特酋长时,便发誓要报先祖、先父被杀之仇。他野心极大,便招兵买马,准备干一番大事。他极有谋略,先帮助达瓦齐杀死新任可汗达尔札,达尔札是策妄的孙子,算是报了杀父之仇。但达瓦齐是大策零的孙子,大策零曾杀死他的祖父。因而他帮达瓦齐仅是暂时策略,内心恨死达瓦齐。当他进攻达瓦齐时,却被达瓦齐击败。阿睦撒纳走投无路,突然醒悟,何不投降大清朝,借兵复仇。于是率众叩关请降,理藩院立即上奏弘历。弘历大喜,立即召阿睦撒纳来京觐见。阿睦撒纳生得高大魁梧,英气逼人,又极善言辞,并声称愿为清军先导,灭掉准噶尔。这正是天赐良人、天赐良机。弘历对阿睦撒纳一见倾心,设宴款待,并封为亲王,决计讨伐,军机大臣舒赫德劝奏弘历说:“吾见阿睦生得面目狰狞,恐非善类,皇上不可轻信。”弘历大怒:“阿睦生长彼地,熟悉地理人情,不用阿睦,难道用你作向导不成!”一顿臭骂,舒赫德叹息而出。

乾隆二十二年春,弘历下旨征伐准噶尔,命兵部尚书班第为定北将军,出北路,由阿睦撒纳作向导,并任为副将军。陕甘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出西路,以另一准噶尔降将萨拉尔为向导。两路大军浩浩荡荡,杀往准噶尔。不出弘历所料,有阿睦撒纳作向导,进军极为顺利,沿途部落见阿睦撒纳已降,清军大至,纷纷投降。两路大军在博罗塔河会师,距准噶尔首府伊犁只有300里。达瓦齐枉为大策零之孙,极是无用,得知清军逼近,胆战心惊,忙征兵防御,但军心已乱,无可奈何率部向西北逃遁。清军长途追击,追至格登山,派降将阿玉锡率20骑探路。阿玉锡是个傻大胆,率20骑竟突入达瓦齐宿营。达瓦齐梦中惊醒,以为是清军主力来袭,魂飞魄散,撒丫子逃出格登山,又翻越天山,投奔回部乌什城霍吉斯。回酋霍吉斯早已接到清军通缉檄文,竟将老朋友达瓦齐诱入城中擒获,推入囚车,押送清军大营。此时清军已占领伊犁,从伊犁狱中牵出雍正年间从青海投奔准噶尔的罗卜藏丹津,连同达瓦齐一起解送京城。弘历得到前方捷报,欢喜万分,下旨班师。达瓦齐、罗卜藏丹津被押至京城。弘历亲临午门,行献俘礼。两人惊恐万状,磕头如捣蒜,连呼饶命。弘历哈哈大笑道:“这等可怜人物,还想造反,真是夜郎自大。”便下旨赦免两人,更特别开恩,在京城赐予宅第,让他们养老。这是弘历的笼络手段,真是高明。为了表彰阿睦撒纳的特殊功勋,下旨封其为双亲王,食亲王双俸。这是大清开国140余年,清廷对蒙古藩王最高的封赐,可谓空前绝后,朝野闻之,大惊失色,暗怨皇上赏赐太过。弘历又独出心裁,将准噶尔分为四部,封噶尔藏为绰罗斯汗,巴雅特为辉特汗,沙克都为和硕特汗,阿睦撒纳封为杜尔伯特汗。弘历的意思是一分为四,让他们互相钳制,不好聚众造反。第一次征服准噶尔先后用半年时间,真是神速。

然而弘历的如意算盘也有拨错的时候。阿睦撒纳将双亲王的虚荣看得一钱不值,也不感谢大清朝帮他回国的恩情。他的野心极大,想做一个噶尔丹式的准噶尔大汗,他伪称奉清朝之命,管理准噶尔。暗中又联络其他三部,煽动脱离清廷而独立。当时驻扎伊犁办理善后事宜的是班第和鄂容安两个清朝官员,手下兵马仅500人。班第探知阿睦撒纳反状,飞报朝廷。弘历得知阿睦欲反叛朝廷,大骂其忘恩负义,颁下密旨,命班第相机诛杀阿睦撤纳。但班第接到密旨,手下只有500名清兵,哪里敢轻举妄动,只得复奏时机尚不成熟。弘历当时在热河围猎,颁下圣旨,催阿睦撒纳到避暑山庄晋觐,阿睦撒纳知是朝廷诱捕他,便正式发动叛乱,派兵围住驻伊犁的清军,清军寡不敌众,一触即溃,班第与鄂容安自知陷入绝境,双双拔刀自刎,殉国尽忠。定西将军永常驻军木垒,闻准兵大至,惊慌失措,退兵巴里坤。阿睦撒纳气焰更为嚣张。

弘历闻警,万分震怒,命逮回永常治罪。命公爵策楞为定西将军,率大军出巴里坤,向伊犁进攻。策楞命玉保为先锋,不分昼夜前进。军行半路,忽有准噶尔兵投诚,说阿睦已被部下杀死。玉保狂喜,急报策楞,策楞亦狂喜,飞奏朝廷报捷,弘历亦大喜。然而,过了几日又传来消息,阿睦并没死,已经逃到哈萨克。原来阿睦撒纳闻清军来剿,一时不能抵御,便差小喽啰报假死情报,这是缓兵之计。待清军进入伊犁,阿睦早已逃出多日。

弘历得知消息,将策楞、玉保革职。另命达尔党阿为将军,巴里坤办事大臣兆惠为副,率兵追剿阿睦撒纳。达尔党阿追到哈萨克边界,哈萨克汗阿布赍佯称要擒献阿睦,清兵便按兵不进,见天派使者交涉。谁知阿睦撒纳从小路溜回本国塔城,煽动绰罗斯、辉特、和硕特三部一起造反。而达尔党阿浑然不知,仍守在哈萨克边界天天索要逃犯,真是可笑。再说副将兆惠率1500军马,到达伊犁,探知准噶尔四部叛乱,叛军将抵伊犁。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兆惠立即领兵回撤。但是准噶尔骑兵迅即追来,兆惠拼命抵抗,边战边退,等退到乌鲁木齐,兵士损伤大半,弹已尽,粮也绝,兵士破衣烂衫,饿得瘪瘦,简直像叫化子一般。忽然朔风劲吼,大雪飘飘,饥寒交迫,只得杀驼马充饥,又胡乱找些柴火燃起篝火取暖,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真是困苦可怜到极点。兆惠想派人求援,也不知哪里有清兵。此时准噶尔追兵已到,将乌鲁木齐围个严实。清兵只剩七八百人,饿得头昏眼花,快要被风吹倒,早已失去抵抗能力。兆惠坚忍不拔,见天训话,鼓舞清兵打起精神抗战,但大部分军士干脆躺在地上等死。兆惠仰天长叹,垂手无计,准备最后一搏,然后自杀了事。然而大清朝毕竟有福气,天不灭清。当清军陷于绝望之中,忽然城外战鼓咚咚,杀声冲天,大队清军赶来解围。准噶尔兵一见清军杀到,顿时逃得无影无踪。兆惠出城一看,原来是侍卫图伦楚率兵前来,图伦楚因兆惠久无音信,率2000兵探寻,无意中救了兆惠。兆惠喜极而泣,与图伦楚抱头痛哭,庆幸绝处逢生,两人率兵返回巴里坤,向朝廷飞章告急。

弘历闻报,恨达尔党阿无用,逮回京中治罪,另派喀尔喀郡王车衮扎布为定边将军,仍出北路进剿,对兆惠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精神大加赞赏,命他率军从巴里坤出兵,从西路进剿。兆惠振奋精神,挑选精兵,带足粮草,发誓不灭叛军,誓不回还。此时,准噶尔又起内讧。绰罗斯汗噶尔藏被侄儿噶尔布杀死。噶尔布又被部下达瓦杀死。辉特、和硕特两部又闹天花,兵士多半出痘死亡。兆惠真是勇将,不顾瘟疫流行,乘机杀进准噶尔,简直如摧枯拉朽一般,将准噶尔四部杀得落花流水。阿睦撒纳见势不妙,又逃到哈萨克避难。兆惠又穷追猛打,一直追到哈萨克边界。哈萨克汗阿布赉见清军凶猛,又遣使者至清营,愿擒阿睦撒纳来献。鉴于前次被骗,兆惠严令哈萨克三日内限交出阿睦撒纳,否则攻进哈境,玉石俱焚。过了数日,阿布赉又报捉拿未果,阿睦撒纳已逃往俄罗斯。兆惠已经得知阿睦撒纳外逃情况,叱退哈使。率军返回伊犁,将阿睦撒纳逃跑之事向清廷奏报。弘历命理藩院向俄国行文,追索阿睦撒纳。过了几月,俄罗斯将阿睦撒纳尸体送回,声言阿睦撒纳在俄境出痘死亡。阿睦已死,标志清兵平定准噶尔部。但弘历痛恨阿睦撒纳忘恩负义,痛恨100余年准噶尔叛服无常、为患边疆的叛逆行为,向兆惠下达了斩尽杀绝、永除后患的圣旨。兆惠接旨格外卖力,命清军四处搜剿,大漠草原,野岭深山,山谷山洞,穷乡僻壤,河流两岸,一处不留,整整搜剿了三年,到乾隆二十五年,方才停止搜杀。准噶尔部20余万户,出痘而死四成,剩下的除老弱妇孺外,强壮的男丁、妇女全被斩尽杀绝,一个不留。这简直类似种族灭绝。从此准噶尔民族从地球上消失,只留下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等地理名词,让人偶尔想起世界上曾经有过准噶尔这个民族。自此,清廷在伊犁等地驻扎军队,特设伊犁将军,管理准噶尔原地,天山之北纳入了大清王朝的版图。

两征准噶尔,清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准噶尔百年为患的顾虑,扩大了疆域,维护了国家统一,这是好的。但弘历的灭绝政策,至今令笔者毛骨悚然。不能服其心,而杀其命,绝不是好办法。于是凄然为诗:

№★从来好杀悖天仁,割下头颅难服心。

白骨如山血如海,哀魂日夜泪淋淋。

【平定回疆】是弘历统一西北,开拓新疆的最后杰作。在天山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聚居着多种民族。这里汉唐时被称为西域,元朝时曾属于察合台汗国。后来伊斯兰教兴起,教主穆罕默德的子孙,自阿拉伯半岛东移,迁至天山南麓,长居不去,逐渐繁衍生殖,形成一个大的民族,俗称为 “回回”(现今维吾尔族)。准噶尔噶尔丹强盛,将天山南部攫为己有。回教总头目阿布都实特被押解至伊犁囚禁。噶尔丹被康熙皇帝击败,清廷将阿布都实特释放,使归原地,封以爵位,让他管理回疆。阿氏死去,其子玛罕木特想脱离准噶尔独立。噶尔丹之子策妄闻回疆有变,派兵入境,击败回兵,将玛罕木特父子擒拿,押回伊犁拘禁。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占领伊犁,其时玛罕木特已死,清大臣班第释放其子那布敦、霍集占。清廷下旨,让那布敦返归回部仍为酋长,霍集占留驻伊犁,主持教务。后来阿睦撒纳反叛,霍集占竟参与叛乱。清军击败阿睦,而霍集占见势不妙溜之大吉,逃入回疆。清朝定边将军兆惠在平定准部后,奉旨派副都统阿敏图到回疆招抚。

回部酋长,大和卓木那布敦,接到清朝檄书,心想,吾家三代受大清朝恩典,理应归顺朝廷。而小和卓木霍集占桀骜不驯,野心勃勃,见其兄懦弱很是气愤。劝谏道:“我远祖穆罕默德,创立名教,声威赫赫,天下敬之如神。传到我辈子孙,反要受人压制,真是羞愧万分。现在准部已灭,强邻消失,不乘势独立,更待何时!”那布敦说:“清军来攻,如何抵挡?”霍集占道:“清军新得准部,必无暇用兵,即使前来,我据险拒守,待他兵疲粮绝,逃怕都来不及,怕他什么?”那布敦犹豫不决。霍集占攘臂上前,悲愤道:“哥哥若要降清,我不阻拦,但恐以后世世代代都要为人奴仆,做牛做马。你我兄弟必有一人,被押至京城为质,到那时任他宰割,还有安静日子过吗?”那布敦被弟煽动,怦然心动。便召集回部头目,宣布独立,以叶尔羌为都,自称巴图尔大汗。传檄各部严阵以待。“和卓木”三字译作汉语便是 “穆罕默德的后裔”,那布敦、霍集占兄弟便称为大小和卓木。回部对伊斯兰教极为崇信,对大小和卓木自然是顶礼膜拜,迷信至极。几十万回民得了圣裔的檄文,一呼百应,加入叛乱浪潮。唯有库车城主鄂兑,怕惹下大祸,率部投奔伊犁。途中遇到清廷招抚使阿敏图,阿敏图命他回转,共同招抚。未到库车,忽遇从库车逃出的难民,报称霍集占闻鄂兑投清,派大将阿布都攻破库车城,将鄂兑家属尽予以屠戮。鄂兑闻报大哭,苦求阿敏图返回,带清兵复仇。阿敏图是个老实人,说自己奉命招抚,岂能无功返回,遂让鄂兑先回伊犁,自己率百人入回疆招抚,真想再当一个汉朝的张骞或是班超。到了库车,他拿出朝廷招抚诏书,向阿布都宣读,阿布都假意聆听圣旨,貌似恭顺,将阿敏图及百名随从诱入城内,城内伏兵突出,将阿敏图一行砍杀得干干净净。

阿敏图被害,弘历震怒异常,心想,西域古为汉唐属地,今已平准部,不如乘势收回。计议已定,派都统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自巴里坤出兵征讨回部。雅尔哈善率兵6000,直趋库车,发动猛攻。大小和卓木派兵来援,清军堵截,回兵大败,退入城中。清军将库车包围,日夜攻打,回兵拼命守城,难以攻克。提督马得胜命600名兵士,暗挖地道,日夜不息,地道挖至城下,被回兵听见响声,测准位置,挖了个直洞,塞下柴草,以火点燃,霎时间烟熏火烧,600名清兵都窒息而死。大小和卓木见清军受挫,弃了库车城,逃回叶尔羌。

清军损失惨重,只得了一个空城。消息传回京城,弘历雷霆震怒,发下严旨,将雅尔哈善、马得胜等四名官员就地砍头正法。可怜四个官员,浴血奋战几月,未死于敌手,竟被朝廷当作振肃军纪的牺牲品,冤枉也哉!弘历颁下圣旨,命定西将军兆惠移兵南征。兆惠立即传檄调兵,各路军马未到,朝廷严旨又来催促,兆惠只得率兵4000先行,翻越天山,一路兵锋极锐,先后收复沙雅尔、乌什、阿克苏等城。在阿克苏驻扎几日,后军仍未赶到。兆惠历来性急,派副将富德留驻阿克苏,只带3000兵马,冒险而进。途中又闻那布敦在叶尔羌、霍集占在喀什,又分兵800交付都统爱隆阿,守住喀什援路。自率1000骑兵飞奔叶尔羌,孤军深入,真是英雄虎胆。叶尔羌城东有条河流,俗称黑水。兆惠自知兵少,暂不进攻,便倚水扎营,等待后续大军到来。兆惠登高远望,见城南有个大牧场,驼马往来,很是热闹。心想,不如将它夺来,一则可补充军需,二则可作为攻城据点。计划已定,便派骑兵400,从黑水桥上通过。兆惠太大意,木桥不拆,本是敌军诱兵之计,他却浑然不晓。400骑兵刚到桥中,桥下伏兵将桥板钩断,400骑兵纷纷落水。幸好河水不太深,清兵弃了马匹,凫水逃回。稍后,回兵已将桥修好,忽然叶尔羌城中突出5000骑兵,作为先驱,过桥向东,冲击清营,后面紧随万余名步兵呼啸而来。兆惠率兵奋起反抗,但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总兵高天喜战死,参赞明瑞受伤,兆惠的坐骑被回兵击毙,换马再战,再毙再换马,如是三次。兆惠最后退入营中,修筑工事,拼死抵抗。回军四面围定,日夜攻打,枪炮如雨,多亏清营依丛林而立,箭多射中树木,清兵拔出再用。又掘井得水,再掘窖得粟,水粮不缺,得以坚守。

兆惠派健卒分几路到阿克苏求援,都杳无音信,苦苦坚守了三个月,清军后续大军才陆续赶到。原来富德率领的清军在途中遭遇小和卓木霍集占从喀什方向派来的回兵的堵截,苦战一番击退回兵,才赶到叶尔羌。兆惠听营外鼓声大作,清兵军旗飘扬,知是援兵到来,乘势突出。内外夹击,将回兵驱散。大和卓木之兵缩回叶尔羌。兆惠是一个倒霉的将军,又是个有福的将军。去年征准噶尔被困在乌鲁木齐,今年征回部,又困在黑水河,最后都死里逃命,绝处逢生,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确实令人可佩,满族中出此名将,也是难得。

到了乾隆二十四年春,清军在阿克苏已屯集3万人。兆惠再次出师,自领15000人,攻打喀什噶尔。命富德率15000人攻打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闻清军主力将至,知不能敌,分别放弃叶尔羌与喀什,合兵一处,翻过葱岭西逃。富德大军进军神速,奋勇追击,追到阿尔楚山。忽见前面有回兵几百缓缓前行,大多是老弱残兵。富德极为清醒,知是诱敌之兵,令明瑞、阿桂率兵占领东边山峰,阿巴衮、巴禄率兵占了西边山峰。自率中军进入山中,果然伏兵四起,富德麾军迎战,短兵相接,真是一场恶战。此时清军左右两翼军一齐从山上冲下,把伏兵杀退,追杀20余里,杀死无数回兵,霍集占最骁勇的大将阿布都亦被清军杀死。大小和卓木狂奔,逃至巴达克山下 (在今阿富汗境内),小和卓木霍集占手下尚有残兵万人,倚山为阵,拼死抵抗。富德率兵追至山下,见前方开阔,用大炮轰击,回兵被炸得血肉乱飞。霍集占率残兵越山而逃,山路崎岖,辎重塞路,行进极为迟缓。清军追来,命降回头目鄂兑挥动伊斯兰教旗,大声喊:“投降不杀!”回兵处于绝境,大半从山上跑下,高举双手来降,投降之声震动山谷,霍集占手持钢刀,杀死10多个降兵,也不能止住投降潮流。霍集占偕其兄那布敦夺路逃脱,进入巴达克山中。巴达克部落酋长见大小和卓木率众闯入自家地盘,率兵将大小和卓木围住,回兵残余只有三四百名,经不住野蛮部落的猛攻,顿时被消灭殆尽,大小和卓木双双被擒。巴达克酋长毫不留情,一声令下,那布敦、霍集占的头颅斩落尘埃。此时清军使者进入山中,追索大小和卓木,但已经晚到一步。酋长见清军势大,不敢妄动,将大小和卓木的头颅和几十号家眷一起献于清军。大小和卓木已死,标志清军进剿回部叛乱取得决定性胜利,副将军富德穷追猛打立了大功。富德得胜回营,立即与兆惠联衔向朝廷奏捷。弘历接到捷报,龙心大悦,颁下圣旨,封兆惠为一等公,封富德为一等侯。从征将士一律官升二级。又命将天山南北划为行省,定名 “新疆”。将乌鲁木齐定为首府,改名 “迪化”。从此,大清朝又多了一块直辖疆域。

第二年,兆惠率军班师回朝,弘历率百官到良乡迎接,筑起高坛,举行郊劳暨受俘典礼。兆惠、富德率将士到坛前,神情严肃,一起跪倒坛下,高呼万岁。弘历下坛,将兆惠、富德亲手扶起,大加奖励。并当场宣读西征功臣50名,仿汉朝麒麟阁、唐朝凌烟阁故事,命画师将兆惠、富德、明瑞、阿桂等50名功臣画成图像,永久悬挂紫光阁,作为表彰。接着举行受俘典礼。兵士将大小和卓木的眷属一个个推到坛前,弘历龙目一瞧,见队中有一个绝色回妇,双手反缚,泪珠满面,极为可怜。弘历当即发旨,将俘虏全部赦免,妥善安置。众俘虏拜倒坛下,叩谢天恩,而那绝色回妇竟昂起头来,不拜不谢。这一切都被弘历看在眼里。回到宫中,弘历饭茶无心,眼皮一合,那女子的形象便又出现。立召和珅入宫询问,弘历道:“朕见回酋眷属中有一绝色女子,不知是谁?”和珅听主子吩咐,出宫打问。过了半个时辰,回宫奏报:“奴才已打听清楚,那女子是小和卓木霍集占的妃子,因她身上天然有一种奇香,故名 ‘香妃’。”弘历怅然而叹:“朕为天朝至尊,还不如那回酋消此艳福。”和珅看透主子心思,笑道:“这有何难,罪妃为奴,是本朝成例,将她收入掖庭,名正言顺。”弘历大喜,命和珅去办此事。好一会儿,弘历方见和珅将香妃引来,玉容未近,芳气先来,弘历嗅了气味,龙心早已陶醉。又见香妃皮肤白皙,细腻如玉,一对双棱大眼充满泪珠,高高的鼻子,俊秀得令他吃惊。柳眉微蹙,红唇紧闭,头发乌黑发亮,像瀑布一样泻下,一脸愁容,越发令人怜爱。弘历走向前去,香气浓烈逼人,让他心魂摇荡。和珅逼她下跪,她全然不睬。弘历说:“此女生长西域,不识中华礼节,何必苛求。”便命内官引入西苑,收拾寝宫静室让她居住,并命宫婢小心伺候。翌日早朝完毕,弘历又宣和珅入宫,和珅见主子满脸愁容,很是诧异。弘历道:“那女子昨夜誓死不从,不知如何是好?”和珅说:“她蒙皇上特赦,召幸她是天大的福气。怎敢不识抬举。”弘历说:“她满口回语,朕全然不懂。幸好宫中老回妇给朕翻译出来,说是 ‘国破君亡,情愿一死’,朕见她刚烈,颇生敬意,不敢强逼。”和珅说:“妇人家大多如此,时间长了,必能忘却旧愁,自然心回意转。皇上依她回族风俗,让她住回式房子、吃回族饭菜、穿回族衣裳,再命回妇伺候,不怕她不服从。”弘历点头称是,命和珅经手去办,不出半月,回族风格的寝宫、礼拜堂均已建成。饭菜均以西域风味进奉,又让几个老回妇整日领她在西苑游览。然而这一切,香妃全无动于衷,终日啼哭,“一片冰心在玉壶”,始终凛然不可侵犯。几个老回妇整天劝导,更加冷若冰霜。某日劝得急了,她掏出一把匕首,便要自杀。老回妇们见了寒刀闪闪的刀子,吓得倒退几步,赶快禀告皇太后,太后大吃一惊,身怀匕首,真怕她加害皇上。一日弘历郊外祭天,不住宫中。太后传下懿旨,赐死香妃,老回妇带着宫监传达太后之命。香妃闻说,二话不说,接过绸带悬梁含笑而死。死后,面貌如生,身上香气更加浓郁。弘历回宫得知此事,龙心崩溃,跑到西苑香妃寝宫中,见人去屋空,分外感伤,大哭一场,又命厚殓香妃,并下旨将香妃玉棺送至西域,与霍集占的头颅一起安葬。现在香妃之墓犹在,位于新疆喀什城郊外五里许浩罕村。游客慕名游览,络绎不绝,都洒下一掬怜花惜玉的眼泪。1943年,上海公演越剧 《香妃》,越剧名伶袁素芬主演香妃,把香妃与霍集占的爱情演得凄婉动人,其不畏强暴的精神也深深打动沦陷区的观众。看来香妃的形象已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史学界的某些专家考证出香妃的故事是编造,香妃史无其人,是乾隆另一回妃 “容妃”的张冠李戴。笔者认为,专家的考证是严谨的,非常佩服,可在感情上宁可相信香妃,决不相信那个容妃。因为香妃的故事太凄婉动人了。香妃奇异的馨香与冷艳、凛凛不屈的形象,不会因为专家的考证,而使人遗忘。笔者深信香妃的故事一定会越传越广,具有永久的魅力。就像梁祝化蝶一样,观众明明知道是假,但都洒下同情之泪。笔者情难自抑,吟诗一绝以赞香妃:

№★谁堪国破万分悲,痴念亡人耻做妃。

血染宫廷千古壮,至今西域满芳菲。

【征服缅甸】是弘历对外耀武扬威的一次战争。缅甸是中国南部邻国,与云南毗连。清初吴三桂曾率军入缅,曾逼近首都阿瓦。缅王被逼交出残明永历帝。自此以后,缅甸与中国官方往来极少,但民间贸易极为频繁。乾隆十八年,云南石屏州商民吴尚贤到缅甸卡瓦开银矿,开了个茂隆银厂,赚得不少利润。吴尚贤颇有爱国心,以金银进献缅王,劝缅王以矿税进贡中国。缅王称赞吴尚贤爱国,也惧怕强大的清朝,遂派使者向清廷进贡大象几匹,镀金塔一座,清廷厚加赏赐。从此中缅开始往来。之后缅甸王室内乱,缅王被杀。缅甸木疏邦土司雍藉牙率兵攻入缅都阿瓦,扫平乱党,自立为王,称为新缅甸国。桂家及木邦两土司不服新朝,联兵进攻阿瓦,结果兵败。木邦土司被杀,桂家土司宫里雁逃入云南境内。桂家是明朝桂王官属的后裔,在缅甸开波龙银厂,家资富裕。云南总督吴达善早闻桂家巨富,命宫里雁献出财产,宫里雁不服,吴达善便将他驱逐出境。宫里雁又入缅境,投奔孟连土司。吴达善又勾结孟连土司将宫里雁擒拿,命他押送云南,该死的吴达善竟将宫里雁处死。宫里雁之妻召囊从孟连处逃脱,投奔孟艮土司,央求孟艮土司发兵入滇,为夫报仇。孟艮土司同情召囊的悲惨遭遇,便发兵侵入中国境内,杀边民劫掠财富。战火遂在中缅边境燃烧。然而挑起战祸的吴达善已被远调四川。

乾隆三十年,清廷接云南警报,命湖北巡抚刘藻充任云南总督,发兵征剿缅军。刘藻到任,发兵三路攻击缅军,却被缅军击败。弘历下严旨斥责刘藻无能。刘藻畏罪自杀,一刀未死,辗转床头,七日乃死。于是弘历下旨派大学士杨应琚到云南督军。当时边境发生瘟疫,缅军自动退去。杨应琚视为良机,发兵攻入缅境,一路得手,缅军节节败退。杨应琚得小胜而大骄,立即上奏清廷,声称缅甸指日可平,愿取缅甸纳入版图。弘历好大喜功,立即准奏。骄傲狂妄的杨应琚向缅甸国王孟棱 (雍藉牙之子)传达檄文,声称:天兵50万,大炮千门,将攻缅都,命国王早日投降,免得生灵涂炭。并命副将赵宏榜率500兵,攻占新街。新街是中缅交通要道,军事要冲。再说缅王孟棱接到杨应琚檄文,并未被吓倒,却激起极大愤怒。又闻新街被清军所占,又急又恨,倾举国之兵来夺新街,赵宏榜只有500兵,不敢抵抗,放弃新街,狼狈逃回。

杨应琚闻新街失守,出师不利,顿时喘咳交作,卧床不起,向朝廷告病请假。弘历接到奏本,格外怜悯,命侍卫福灵安带御医到云南为杨应琚诊治。另派两广总督杨廷璋为襄办大臣入云南担负攻缅大任。杨廷璋意气飞扬,派提督李时升率14000兵进驻铁壁关,伺机进攻。又遣总兵乌尔登额攻木邦,副将朱仑进攻新街。缅王闻清军大至,率军退去,并派使议和。杨廷璋听说缅王乞和,下令停止进攻。于是双方开始谈判。杨应琚听说缅王乞和,病也好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与杨廷璋联名向朝廷奏捷。然而缅王不是真议和,而是缓兵之计。乘清军麻痹,绕过万仞关,侵入云南腾越大肆烧杀。提督李时升拥兵铁壁关,不敢出兵堵截缅军。此时侍卫福灵安探知情况,密奏朝廷,将赵宏榜失守新街、李时升畏葸不进等状一一抖出。弘历大怒,严旨斥责杨应琚,杨应琚将罪责推到部下身上。弘历更怒,下职逮回杨应琚,逼他自尽。另从伊犁调过征回名将明瑞,封为云南总督,明瑞到滇,立即部署进攻。命参赞额尔景额、提督谭五格率兵9000出北路,由新街进发;自率中路军万人,由木邦南下,相约会师于缅都阿瓦。大军出发,正值连月淫雨,道路泥泞,行军极为缓慢,好不容易到了木邦,缅兵闻风逃遁。大军又往前行,渡过锡箔江,进攻蛮结邦,接连攻破缅军12堡垒,军威大振。明瑞愈加振奋,下令全军向阿瓦挺进。然而途中全是荒山野岭,野兽出没,毒蛇乱窜,道路十分艰险,真是披荆斩棘,开拓前进。中途又迷了路,绕了几圈。最后历尽千辛万苦到了象孔,距缅都阿瓦只剩70里。然而此时,粮草已尽,人困马乏,缅人坚壁清野,无粮可掠。此刻明瑞突然醒悟,孤军深入,粮草竭尽,凶多吉少,别说进攻阿瓦了,连返回的力量都没有。立刻下令回转,转回猛笼,幸好获得缅军遗粮,方得生存。于是留驻猛笼,等待北路援军。谁知北路援军迟迟不到,却等来了缅甸的追军。缅军数万声势浩大,明瑞不敢迎战,且战且退,缅军紧追不舍。明瑞见缅军步步紧逼,很是气愤。途中乘夜发兵突袭缅军,杀伤缅兵无数,缅军遭挫,再也不来紧逼。于是明瑞松了一口气,慢慢退至小猛育,已与木邦不远。然而几万缅兵重又追来,来势凶猛,把清营四面围定,日夜攻打。明瑞大惊,心知不妙。将士自象孔撤退,已经历两个月,途中艰苦备尝,无一日安宁。如今粮尽兵疲,北路军杳无音信,真是陷于死地。又想,处于绝地而后生,哀兵可胜。于是存此一点希望,召集全军说明利害,鼓励全军振奋精神突围。全军将士表示愿与大帅共生死,气氛极为悲壮。

是夜,全军誓师突围,总兵哈国兴率前队,副将观音保率中队,明瑞自率后队。哈国兴一马当先,冲入敌阵,缅兵不加防备,竟杀出一条血路,前队战士都突围成功。然而观音保的中队却被缅军包围,明瑞见中队被围,率后队疾进,将士舍命拼杀,无不以一当十。然而缅兵越杀越多,冲出一围,又来一围。从半夜战到天明,军士伤亡大半,缅军又密匝匝地围来,真如铜墙铁壁一般。副将观音保战死,明瑞的后队战士也一个个倒入血泊之中。明瑞愤极,手持大刀冲入敌阵,身上连中几枪,大吼一声而死。这一仗真是悲壮惨烈,除哈国兴等几百人突围外,全军覆灭。

北路军情况如何?原来北路军从新街出发,到了老官屯,遭到缅军阻击,寸步难行,相持一个多月。主将额尔景额病死,其弟额尔登额代统全军,他是个废物,屡战屡败,退至早塔。缅兵又从间道突袭木邦,攻领木邦后,正遇明瑞在小猛育屯营,便来围困明瑞之军,从阿瓦赶来的缅军又陆续到达,缅军两路合击,将明瑞逼入死路。

明瑞殉国,败报传到京师。弘历震惊万分,小小缅甸如此嚣张,天朝尊严受到损辱。命大学士傅恒为经略大臣,再赴云南进攻缅甸。傅恒是乾隆朝名将,又是明瑞的叔父,富察氏可谓一门忠烈,共赴国难了。傅恒平时以尊敬前辈、奖掖后进为己任,礼贤下士,亲和待人。勇于任事,每遇困难,挺身而出;每蒙封赏,力辞不受。他又被称为福将,出师战无不胜。弘历对他恩宠倍加,亲在太和殿设宴送行。另外命阿桂为云贵总督,与傅恒同到云南,共赴攻缅大任。乾隆三十四年四月,阿桂与傅恒先后到达云南前线。调集满汉精兵6万,骡马6万余匹,京城神机营火炮、河南火箭、四川九节铜炮、湖南铁篦子炮全部调到军中。准备妥当,到了本年秋季,祭旗誓师,傅恒率军进入缅境,渡过戛鸠江,孟拱、孟养各土司献象献牛,表示恭顺。但是缅甸天气仍是炎热,疬气氤氲,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深入极为困难,傅恒叫苦连天,只得退回蛮莫。

其时,阿桂已在蛮莫造成战舰百艘,调来粤闽水师参战。舰队从蛮江进入伊洛瓦底江。阿桂遥望对岸缅舰云集,并有陆军驻扎沙滩。阿桂率军登岸,专攻缅军陆兵。副将哈国兴率水师专攻敌舰,阿桂命兵士以大炮轰击,缅兵被炸得四散溃逃。但是哈国兴的水师在江中遇到逆风,大风吹来,兵舰自相撞击,翻船无数,又溺死几千人。傅恒见此局面,忧郁成病,强打精神指挥军事。心想深入敌境,确实困难,不如攻打老官屯,消耗敌人兵力,再作计议。

老官屯缅军以木栅为营,栅外掘壕,壕外横卧大树,树枝向外。清军用大炮轰击,炮弹都被树枝挡住。又用百年老藤拴上大钩,乘夜想钩倒木栅,但大藤也被缅军砍断。又沿栅放火,又值逆风,木栅不着,反烧着了自家盾牌。阿桂想出挖穴埋火药的计策。火药爆炸,木栅飞向天空。清军刚要冲锋,谁知缅军又将木栅竖起,如是者三次。木栅终不可破。最后阿桂命水师越过木栅,在西岸扎营,阻止缅甸援军。缅军久战也疲劳不堪,见清军在西岸扎营,确实惧怕,于是派使到清营求和停战。傅恒令缅甸奉表纳贡。缅方要求归还木邦、孟洪等地。双方未谈拢,缅使拂袖而去。这时傅恒又染瘴疬,病情加重,于是派哈国兴单骑入栅,与缅甸签订条约。缅甸向中国进贡,中国归还木邦等地。双方再也打不下去了。签约后,傅恒下令焚舟熔炮,匆匆班师。这次傅恒、阿桂率兵攻缅甸,虽然未灭了缅甸,但始终保持攻势,逼缅甸签了和约,也算是打了胜仗。但是征缅之役历时两年,耗费国库银几千万两,明瑞战死,真是得不偿失。傅恒回到京师,羞愧难当,病势突重,忧郁而死,年仅48岁。一代名将因缅事而死,弘历哀悼万分,亲临宅祭奠,谥为 “文忠公”(傅恒之妻喜悲参半,想必弘历亦然)。笔者有诗咏傅恒:

№★四世三公百战身,功勋累累受隆恩;

沙场拼命吾何惧,最怕娇妻朝至尊。

其时,大小金川又发动叛乱,阿桂等人被调到金川前线。过了近两年,金川平定。阿桂又被弘历调至云南,再次准备进攻缅甸。此时缅甸发生内讧。叛臣孟贵杀了新王雍藉牙。孟贵又被国人杀死。拥立雍藉牙次子孟云为王。暹罗国王郑昭 (华侨)乘缅甸内乱独立,屯兵缅西,准备进攻报仇。缅王孟云闻讯,恐惧万分,命使者带着驯象八头、金塔一座、宝石翡翠无数,到清营投降,表示永远称臣,年年进贡。弘历闻报,虚荣心大为满足,下旨册封孟云为缅甸国王。缅甸从此为清朝藩属国,一直到清末被英国占领为止。

征缅之役本是由中国官员开衅引起,缅军入滇骚扰,也未造成多大损失。但是弘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宣扬大清威风,小题大作,大举攻缅。逼缅王称臣,虽称荣耀,然而劳师糜饷得不偿失。但是中国军队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着实可歌可泣。

【再征金川】也是弘历好大喜功、小题大作发动的战争。当征缅尚未结束,大金川又传警报:大金川发兵侵扰邻近土司,不服四川总督管辖。弘历接到警报,勃然大怒,命四川总督阿尔泰率川边九土司攻打大金川。九土司中也包括小金川。

乾隆十四年清廷平大金川,酋长莎罗奔头顶佛经投降,表示永不反叛,因此大金川安宁了二十几年。后来莎罗奔年老多病,部落事由侄儿郎卡主管,郎卡桀骜不驯,野心极大,经常率兵侵扰其他土司,四川总督屡禁不止,这是清廷发兵征剿的原因。阿尔泰率九土司之兵前来,只是示威的意思,并不想大打。他劝郎卡不得胡来,否则坚决镇压。郎卡畏惧官军势力,只得应允,并将其女嫁给小金川酋长僧格桑 (僧格桑是原土司泽旺之子,泽旺老病,由他主事)。于是阿尔泰率兵退去。

后来郎卡死去,其子索诺木主管土司事,索诺木与小金川订立联盟,大小金川联合起来,势力更大。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有恃无恐,发兵侵入沃日土司的领地,沃日向四川总督求救,阿尔泰便派兵援助。官军无能,竟被僧格桑击退。弘历严斥阿尔泰无能,养痈遗患,逮回京城革职查办,不久赐死。又派云南总督温福带兵入川征讨,另命侍郎桂林为四川总督,襄赞军事。温福、桂林先后到四川,立即部署军事,温福率兵从汶川出发,桂林率兵从打箭炉出发,两路夹攻小金川。南路副将薛琮进军极为神速,冒险攻入小金川黑龙沟,被小金川伏兵包围,薛琮向桂林求救,桂林按兵不动。薛琮战死,全军覆灭。桂林瞒报败绩,被温福查出,上奏朝廷。弘历将桂林革职,重新起用征回、征缅名将阿桂为进剿襄赞大臣。阿桂抵川,大显神威,率兵渡过金沙江,直捣番兵巢穴美诺。僧格桑迎战失利,带着妻妾逃入大金川,其父泽旺被抛弃在美诺被清军擒获。阿桂传檄让索诺木交出僧格桑,索诺木坚决不允。温福、阿桂向清廷请旨,弘历下令进攻大金川。

温福想立大功,先率兵抵达金川。但大金川地势极为险恶,番军碉堡林立,温福不敢攻碉,只得驻兵木果木,等待时机。然而大小金川联兵从间道出山,攻陷小金川,又劫了清军粮食。温福闻报,心中大惊,但自恃兵多,不加防备。某夜炮声大作,番兵乘夜突袭,将木果木清营包围。温福仓皇出战,被番兵枪弹击中咽喉而死,主帅一死,军心大乱,清军四散溃逃。

清廷得知小金川陷落,命阿桂为定西将军,又派健锐火器营兵2000入川助战。严令阿桂彻底剿灭大小金川,永除后患,不达目的决不收兵。阿桂接旨,踔厉风发,豪情万丈,率军先攻小金川,小金川无险可守,只四五日便攻破美诺,收复小金川。然而进攻大金川却极为艰苦,大金川群山耸立,道路险阻,番兵处处设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张广泗、纳亲都在大金川失利。阿桂分三路进剿,每攻一碉,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牺牲。番军巢穴在勒乌围,位于大山深处,阿桂自乾隆三十九年正月进兵,步步为营,七月方才到达勒乌围。勒乌围前面有两座大山,一名博瓦山,一名穆那山,都是勒乌围的天然屏障,两座大山都有重兵把守。阿桂从山后、山前同时进攻,苦战三昼夜,才攻上博瓦山。再攻穆那山,那山更为险峻,阿桂又山前、山后同时进攻,番兵矢石俱下,清军猛攻数日损失惨重,实在无可奈何。副将海兰察智勇双全,见穆那山久攻不下,很是气愤。他观察地势,见穆那山西边有一高峰,高度超出穆那山,山峰上有两个碉堡,观察良久,见碉中番兵出入不多。于是当晚,海兰察组成600名敢死队,携带绳钩,从悬崖下像猴子一样往上攀登。将至黎明,600壮士齐登峰顶,呼啸一声冲入碉堡,两个碉堡各有番兵几十名,不值一扫。黎明日出,大清朝的龙旗在山峰飘扬,呐喊声惊天动地。穆那山番兵见西峰被占,疑是神兵天降,顿时军心大乱。山下清兵乘势攻山,番军立刻溃散。穆那山被清军攻占,此时勒乌围亦无险可守,索诺木大惧,将僧格桑毒死,把尸体与妻妾献于清营,要求停战议和。阿桂借口僧格桑的妻子 (索诺木之妹)没有献来,叱退番使,不许求和,索诺木求和不成,严密防守。此时已是冬初,漫天飞雪,天气阴冷。阿桂大军寒衣未备,只得退出大金川。

第二年春季,冰雪消融,道路可行。阿桂再率大军进攻大金川,又是一番艰苦行军,又是一番激烈战斗。打了五个月方才到达勒乌围,但索诺木与祖父莎罗奔已逃往另一个据点噶尔厓,勒乌围与噶尔厓相距百里。清军猛攻,番兵固守,相持又是数月。到了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噶尔厓番兵矢尽粮绝,兵士饿死大半,莎罗奔、索诺木率未饿死的番兵,出寨投降。阿桂自出兵攻金川,整整经历两年,可谓艰苦卓绝,百战不挠,方彻底剿灭大金川。阿桂派人献俘京城,弘历亲临午门受俘。将索诺木、莎罗奔凌迟处死。封阿桂为一等公,海兰察摧坚夺隘,特封为一等超勇侯。又将小金川改为美诺厅,大金川改为阿尔吉厅,取消土司称号,直属四川省管辖。弘历帝借此表彰征缅甸、征金川的有功将士,傅恒名列第一,阿桂名列第二,绘图紫光阁,永志纪念。

清廷为了征服大小金川,前后大规模用兵两次,不知死了多少将士,耗费了国库多少银两。为了维护天朝虚荣,小题大做,穷兵黩武,真是得不偿失。

【平靖台湾】实际上是弘历派兵镇压民变。乾隆五十一年,台湾彰化县绅民林爽文发动暴乱。林爽文原是一个家资富裕的绅民,性豪爽,仗义疏财,善排忧解难,得人拥戴。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于是他以宗教为名组成天地会。起初只有数十人,后来发展壮大,成为几千人的大组织。林爽文到处宣传教义,一些不甘官府暴政的平民,甚至失意的官府小官小吏也加入天地会,影响越来越大。乾隆五十年,新任台湾总兵柴大纪到职,认为天地会影响社会治安,下令台湾府查办。台湾知府孙景燧宣布天地会为非法组织,予以取缔。于是孙景燧与彰化县知县俞峻、副将赫生额、游击耿世文带兵几千,前往彰化大理杙逮捕林爽文,捣毁天地会。但是到了大理杙,见地势险要,又知天地会教民众多,不敢深入,却将大理杙周围村落尽予烧毁,纵兵抢掠。这些村民原未参加天地会,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纷纷逃入大理杙。林爽文本无意起事,见官府进剿,生灵涂炭,激起义愤,拉起大旗,以 “铲除贪官,保护民生”为号召,发动起义。义军人多势众,连连进攻清军,清军一触即溃,孙景燧率残兵逃走。义军乘势进攻,连破彰化、诸罗、淡水等县,每占一地,追查贪官污吏,罪证查清,一律砍头示众。台湾平民苦于官府暴政已久,纷纷参加义军。旬月之间发展为十几万人,声势浩大。林爽文率兵进攻台湾府城 (今台南县),柴大纪及守备道永福拼死抵抗,府城方得保全。柴大纪向福建省告急,闽浙总督李侍尧派水师提督黄仕简、提督任承恩等率兵渡海到台参与镇压。然而福建援兵战斗力极差,都被林爽文击败。唯柴大纪确实是员勇将,他的部队收复了诸罗。

清廷得知黄仕简等人进剿不利,立即革职查办。又派福建提督常青为靖逆将军,到台湾督师,福州将军恒瑞及熟习台湾事务的江南提督蓝元枚也调去台湾,作为参赞。又从广东、浙江调精兵及满兵共计8000人,赴台助剿,各路人马齐聚台湾,军势不谓不壮,但清军低估了义军的战斗力,在府城第一次交锋,便被义军杀得大败。常青、恒瑞退入府城固守,根本没有进剿的胆量。

柴大纪收复诸罗,为林爽文痛恨。义军以10万之众包围诸罗日夜攻打,又派兵截断官军粮道,企图困死官军。柴大纪不愧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勇将,能战善守,他只有4000兵士,个个精神抖擞,奋力抵抗,坚守10月,诸罗城固若金汤,有时见义军稍懈,便出兵突袭,打击义军。又几次派奇兵劫夺义军粮库,均告成功。因此城中粮食不缺,得以固守。弘历得知柴大纪固守诸罗,艰苦卓绝,大为赞赏。下密旨让柴大纪突围,再图进取。柴大纪复奏道:“诸罗为府城北部屏障,诸罗失陷,府城亦危,臣半年来深沟高垒,守御甚固。一旦放弃,再难克复。城内外百姓不下4万,不忍一概抛弃,任贼蹂躏,唯有死守待援。”弘历看了奏章,大为感动,流下眼泪打湿奏章,便传旨嘉奖柴大纪,封为义勇伯,改诸罗县为嘉义县。又因常青、恒瑞无功,召回查办。另派侯爵福康安和另一侯爵海兰察替代,以福康安总理剿办大事。福康安是傅恒第四子,曾有征回疆、征金川的军功。弘历对他十分宠爱,幼年即入宫抚养。相传他是弘历的私生子,民间戏称为 “龙种”,一生荣受天恩,无以复加。平时恃宠纳贿,作威作福,无人敢劾,全凭乾隆庇护。生前封为贝子,死后追封郡王。大清300年满族非宗室封贝子、郡王,独他一人,确有 “龙种”的嫌疑。再说福康安到了台湾,立即布置军事,命海兰察率大军解嘉义之围 (诸罗县)。海兰察是满族名将,作战十分骁勇,亦有谋略,他扬言进攻大理杙,但实际兵锋直指嘉义。林爽文分兵回救,他却率大军直奔嘉义城。奋战一场,疲惫的义军被击溃,解了嘉义城十月之围。福康安闻嘉义解围,立即率兵入城。柴大纪出城迎接,只向福康安拱手请安,不行跪拜大礼。入城时,又与福康安并马而行。清朝军纪极严,下级迎上级,应亲为牵马,岂能并马而行!福康安极为不满,暂时隐忍不发。

清兵解了嘉义之围,立即向义军根据地彰化县大理杙进军。福康安仍然让海兰察作先锋,自己断后。海兰察不愧勇将,率军一路疾驰,傍晚赶到大理杙。林爽文率众迎战,燃起火炬将天空照得通明,海兰察立即后撤,躲入黑暗沟中,命兵士架起大炮轰击,接着万枪俱发,从暗处打明处,真是准确得很,义军成了官军的靶子,死伤惨重。义军赶快灭掉火把,鸣鼓再战。此时福康安大军已到,发动猛攻,义军支持不住,退入大理杙山中。海兰察愈战愈勇,率军入山追击。义军人心已乱,四散而逃。林爽文逃入大山更深处,藏在山洞内。第二日官军搜山,海兰察带侍卫数十名,化装成平民,探知林爽文所藏山洞,攀缘而上。林爽文不及防备,被活捉。大理杙攻破,林爽文被俘,标志轰轰烈烈两年的台湾起义被镇压。林爽文被押至京城,凌迟处死。

台湾平靖,福康安、海兰察立了大功,被弘历封为公爵。而柴大纪被革职拿问,真出人意料。原来福康安早已呈上密奏,弹劾柴大纪奸诈取巧,谎报军情,习染强盗风气。弘历起初还算英明,说柴大纪只是居功傲慢,无意怠慢福康安,造成失礼,将福康安训斥一顿。福康安不肯罢休,联络勾结查办官员德成及闽浙总督李侍尧等人上奏:“柴大纪贪污成性,激起民变。”弘历尚不信,又将任承恩、恒瑞等解到京中,亲自审讯。两人都是败将,将责任全推到柴大纪身上,说柴大纪是激起民变的祸首。弘历尽管如何英明,也被蒙蔽,下旨将柴大纪逮回京中查办。弘历亲自审问,柴大纪大呼冤枉。昂首挺胸,自称有功无罪,并揭露官场黑暗,使功臣蒙冤负屈。弘历大怒,下旨将柴大纪绑赴西市斩首。许多史书称,斩杀柴大纪是乾隆朝最大的冤案,比张广泗、纳亲还要冤枉。

林爽文起义,是官逼民反的结果,贪官横行台湾,压迫百姓,百姓不反何待!弘历不惩办贪官,却派兵镇压,屠戮义军,本末倒置,反映了乾隆朝官府的黑暗和腐败。后来弘历将平靖台湾作为十全武功之一,真是荒谬!

【征服安南】是弘历第二次用兵外邦的战争。安南,今称越南,是中国南部邻国。明朝朱棣曾派兵征服安南,将其划为行省,归入中国版图,38年后,明宣宗朱瞻基从安南撤军,安南又复独立。后来安南一分为二,黎氏主大越,阮氏主广南。清顺治时,吴三桂平云南,大越王黎维瑞曾派使犒军。康熙五年,大越王黎维瑞奉表进贡,被清廷册封为王。乾隆时,黎氏王权衰落,权臣郑栋把持国政,阴谋篡位,联络广南国土酋阮文岳作为外援。阮文岳兵力强盛。十几年后阮文岳与其弟阮文惠竟将广南国王赶下宝座,自立为王。其时,大越内乱,郑栋死,两个儿子为争夺父位,打得不可开交。阮文惠率兵进入大越,以调解为借口,将郑栋两个儿子杀掉,控制了大越,自称为大越宰相。大越王黎维瑞恐惶万分,连忙割地议和,并将爱女嫁给阮文惠,总算稳住阮文惠。第二年,黎维瑞死,其孙黎维祁继位。阮文惠抢了黎氏宫廷许多珍宝及驯象百匹,携着娇妾,返回广南,临行让郑栋家臣贡整镇守都城。贡整忠心一片,想扶黎抗阮,派兵夺回驯象50匹。阮文惠大怒,发兵进攻大越,贡整战死,大越王黎维祁出逃,大越遂被阮文惠灭掉。

黎维祁逃至高平府,高平府长官阮辉宿携带黎氏宗族200余人,到中国广西要求避难,两广总督孙士毅立刻将情况奏报清廷。弘历见到奏章,认为黎氏受大清册封,年年进贡,极为恭顺,今被乱臣贼子所逼,理应保护。下旨让孙士毅妥善安置黎维祁,并命孙士毅出兵为黎氏复仇。孙士毅接旨,于乾隆五十三年八月,与提督许世亨率军出镇南关。进入越境,到了谅山,大军分路而进,沿途受安南百姓欢迎,进军极为神速。到达富良江,阮文惠重兵扼守南岸,许世亨佯装正面渡江,迷惑敌军,另派2000人在远处渡过富良江,从背后攻击阮军,喊声震天动地。时值深夜,阮军以为清军主力杀来,顿时溃散。第二日清军全部渡江,一路直驱越都,越都臣民箪食壶浆出城欢迎。清军开入都城宣慰百姓,大越遂告平靖。孙士毅随身携带清廷事先预备的诏书封册,这是弘历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孙士毅代表清廷,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捷报传至京师,弘历下旨班师,但其时阮文惠送来降表,愿意归顺中华。孙士毅大喜,心想等降了广南,统一安南,再立奇功,班师不迟。于是在大越都城,守株待兔,等阮文惠来降。乾隆五十四年元旦,孙士毅大摆宴席,与将士共庆新年。觥筹交错,万人陶醉,当清军进入醉梦之乡时,阮文惠率兵突袭越京。孙士毅仓促迎战,见阮兵潮水般涌来,以几百头大象为前驱,孙士毅知象阵厉害,下令全军退出越京。退到富良江,清军争先过桥,只过了一小半,孙士毅见阮兵追来,下令拆桥。提督许世亨及大多数清军都被抛在对岸。进退无路,阮军追来,许世亨战死,1万多清军大半被杀,一半跳入江中泅渡,多被淹死。孙士毅退回镇南关只剩残兵3000,狼狈至极,孙士毅上疏请罪。弘历下旨称 “事出有因,罪有可原”,将孙士毅特别开恩赦免,龙心真是难测。弘历仅把孙士毅调出两广,另任福康安为两广总督,让他伺机进攻安南。

福康安不愧福将,他刚到任,阮文惠便派侄儿光显献表请降,降表上将 “文惠”改为光平。降表略称:“臣世守广南,与大越本是敌国,并没有君臣名分,臣曾在大越摄政,仍奉黎氏为王,难道不是君臣吗!大越与广南本是内部争斗,实不敢与天朝抗衡,愿来年亲觐北京进贡请罪,并在国中立庙,祭祀天朝死难将士。”阮文惠确实不敢与清朝抗衡而自取灭亡。他抓住弘历皇帝重视君臣名分的心理,声称自己与大越本无君臣名分,但曾经做过大越之臣,决不是以臣篡君,降表措辞十分得体。福康安接到降表,转奏清廷。弘历见降表写得恭顺有理,立即准奏。封阮光平 (文惠)为安南国王,命他来北京祝八旬万寿,并立祠庙祭祀许世亨等将士。阮光平一一应允。弘历又认为天厌黎氏,不堪扶持,让黎维祁携家属到北京养老。于是安南平靖,福康安又立大功。

安南内乱,属于可管不可管之事,若不管它,无论谁当政必纳贡天朝,俯首称臣,而弘历偏要管,将手伸得太长,要为天朝立威,想当救世主,扶黎灭阮,结果损失1万多名将士。最后与不管的效果一样。这又何苦!

乾隆五十五年,弘历适逢八旬万寿大典。安南国王阮光平亲到北京朝觐,带来大量贡品,弘历格外优待。同时到京祝寿的还有暹罗、缅甸、朝鲜、琉球、南掌诸国,西藏达赖、班禅,西域各部,蒙古旗盟等。“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疏”,可谓极盛极隆,弘历下旨普免天下钱粮,普天同庆。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带一行200人,代表英国也来中国为弘历祝寿,带来大量西方玩意儿,但已迟到三年。弘历在热河行宫召见马嘎尔尼,礼部命马嘎尔尼行跪拜大礼,马嘎尔尼坚决不允。经过争议,弘历特别恩准马嘎尔尼单腿下跪,马嘎尔尼向弘历提出开放口岸,进行贸易。弘历哈哈大笑说:“天朝统御万国,抚有四海,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英国通商要求,命礼部款待英使,让其从原路返回,沿途可浏览中华风景。世界科学、生产发展日新月异,弘历以天朝自居,闭关锁国,真有些可悲。

弘历寿龄能超过80,为历朝罕见。乾隆四十九年,弘历长子安定亲王永璜生下曾孙载锡,是为弘历元孙。弘历极为兴奋,题匾 “五世同堂”悬挂于宫中和避暑山庄。得意之余亲撰对联一副:

№★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孙曾余一人。

意思古来活到70岁以上的皇帝,在他之前有六人,计:汉武帝刘彻71岁,梁武帝萧衍86岁,唐高宗李治71岁,唐玄宗李隆基80岁,明太祖朱元璋71岁,清圣祖玄烨70岁。而五世同堂的皇帝,唯有他一人。

顺便一提,弘历八旬万寿。江南豪富江春,率春台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合称四大徽班,进京为弘历演戏祝寿。弘历和后来的皇帝都喜爱戏剧,造成了京剧的诞生,促进了京剧的发展。

【两降廓尔喀】是弘历维护西藏稳定,打击侵略者的正义行动,值得称赞。西藏自古为中国领土。康熙末年又再入中国版图,雍正朝设驻藏大臣,监督政务,西藏安宁几十年。弘历七旬万寿时,六世班禅晋京祝寿。清廷赏赐及大臣布施有几十万银两,还有许多珍宝。班禅活佛也爱财,得了赏赐,方欲满载而归,不料患了天花病死于京城西黄寺。随行僧侣奉佛骨返藏,金银财宝一律带回。班禅兄仲巴呼图克图也是个财迷,把从北京带回的财宝攫为己有。不布施寺院,不给僧侣,连其弟玛尔巴也一分不给。玛尔巴气得死去活来,跑到廓尔喀向廓国酋长诉说冤屈。廓尔喀在喜马拉雅山之南,即今尼泊尔国。廓国酋长听了玛尔巴的怂恿,便派兵侵入西藏。驻藏大臣保泰派使质问,廓尔喀只说贸易不公,食盐掺土。保泰不愿开战惹事。于是与廓尔喀私下议和,廓兵方退。此事被朝廷闻知,弘历命保泰据实陈奏,又派侍卫巴忠和将军鄂辉、成德等人入藏,筹备讨廓大事。过了几日,巴忠等人陈奏,廓尔喀国已奉表求降,弘历信以为真,召回巴忠等人。

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又大举侵藏。保泰奏报廓兵势力强大,请班禅移床前藏,以为保护。七世班禅也向清廷告急说,仲巴呼图克图携巨资潜逃,后藏被廓兵侵扰,日夕待援军。弘历当时在热河行宫,听到奏报,很是诧异,当时巴忠扈从热河,立即召来询问,巴忠神情紧张,支吾其词。只说前次办理不善,愿再次入藏,效力赎罪。弘历严词申斥,巴忠竟投水而死。弘历更为诧异,下旨命在四川任官的鄂辉、成德据实奏报,鄂、成二人只得如实奏报,一一告知,把责任推在死人巴忠身上。原来巴忠、鄂辉、成德三人前次入藏,按兵不动,只与廓国调和,让廓人表面奉表入贡,暗中让西藏地方政府年年给廓尔喀5000两银子。廓人讲求实惠,不讲名分,遂即退兵。此事达赖也蒙在鼓里。廓尔喀后来年年索要银子,西藏执事不给,于是再次大举入侵。弘历得知原委,下旨查办鄂辉、成德、保泰,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调兵入藏征伐廓尔喀。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福康安率军由青海进入后藏。其时廓尔喀已将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的宝物抢掠一空,运回国内。班禅移居青海,幸免于难。廓尔喀仍留1000兵驻守,知清朝大军到来,窜回国内。福康安率军进入廓尔喀境内,廓国遣使求和,福康安不许。三路进兵,六战六捷,翻过两座大山,杀敌无数。入境700余里,距廓尔喀都城阳布 (今加德满都)只有几十里。廓都两面皆山,中隔一河。福康安观察地形后,便仗着锐气渡河攻山。时值大雨,清军冒雨登山,山上廓兵大量抛下木石,清军攻势被遏止。两山及河岸的廓兵,三路发动进攻。廓尔喀士兵以忠诚并英勇善战著称于世,(现在尼泊尔仍每年输出廓尔喀兵作雇佣军为国家赚外汇)攻势猛烈,清军支持不住,幸亏海兰察率后队奋力抵抗,清军损失不大。福康安与海兰察真是一对好搭档。

廓人到印度求援,英国总督答应出兵,但久待不来。廓尔喀害怕清军再攻,派使再次求和,愿永为清朝藩属,年年进贡。又将抢掠的珍宝归还扎什伦布寺。福康安大喜,奏请朝廷批准。从此廓尔喀对中国十分恭顺,直到清末宣统年间还照例进贡。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护西藏,清廷颁布 《钦定西藏章程》,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西藏政务。在前后藏长驻清军,西藏对外贸易必须登记上报驻藏大臣。西藏货币一律用白银铸造,正面铸 “乾隆宝藏”字样。鉴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选择常出现舞弊现象,弘历设制金奔巴瓶抽签制。达赖、班禅如果圆寂,将几名候选灵童的名字书写签上,放入金奔巴瓶中,以抽签来决定。金奔巴瓶铸了两个:一个存拉萨大昭寺,两喇嘛转世抽签的仪式在大昭寺举行,沿袭至今;另一个存北京雍和宫,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内蒙古章嘉胡士克图转世灵童的抽签仪式在此举行。

两征廓尔喀,打击侵略者,维护了国家主权,保持了西藏稳定,意义极大,弘历功莫大焉。

廓尔喀乞降,西藏安定,弘历大喜。自诩有十全武功,又自称十全老人,作 《御制十全纪》,撰文立碑,大肆宣扬。十全武功是 “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两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盛世修文】弘历武功盖世,文事更绝伦。宣武崇文古今罕有。他的文化素质极高,造诣极深。不但精通满文,更精通汉文。他仰慕汉族文化,学习汉族文化,受汉文的熏陶,达到极致,用 “博大精深”四字评价他的水平,毫不过分。无论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出类拔萃。他一生极好吟诗,共作诗词4万余首,数量之多,超冠古今,与 《全唐诗》不差上下,比陆游、苏轼多得多,外国诗人也不能破此纪录,堪称古今中外世界诗歌之王。现在学者评判他的诗作,说质量属于下乘,笔者读过弘历的一些诗作,发现气度雍荣华贵,典雅凝古,格律严谨,有帝王气象。这与他尊贵的身份很符合。如果用民间诗人清新活泼的风格来要求他,那是苛求。诗歌允许多种风格存在,他那是 “帝王体”。如让民间诗人去学作,也是赶着鸭子上凤凰架。弘历学习书法的劲头,不亚乃祖玄烨,他书法的水准也不同凡响,他虽然鄙视赵孟 降元,最乏气节,但极欣赏赵孟 的字,心慕手追,不遗余力。因而他的字是一种仿赵体,圆润肥厚,潇洒得很。他亦善绘事,但他的画质却不及书法水平,可算作三流画家。他对名字名画的爱慕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将历代名人名画名字几乎尽收入宫中,比如他将集书法之大成的 《淳化阁帖》藏入宫内。王羲之的 《快雪同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王洵的 《伯远帖》,都是稀世珍品,他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名为 “三希堂”。闲暇之余,将这些名帖名画逐件欣赏,再盖上 “乾隆御赏之宝”。现今故宫及台湾故宫珍藏的历代名人字画,多是当年经弘历收藏得以集中保存。弘历之功可谓大矣。他文化素质高,自然喜欢大修文事,乾隆朝钦定编纂的书籍极多,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 《四库全书》,四库即经、史、子、集四库,亦称四部。“经”是儒家的经典,如 《论语》、《孟子》等。“史”即历史典籍,如《二十四史》等官修史书及民间私修史书。“子”即诸子百家,《老子》、《庄子》之类。“集”是文学典籍,如唐诗、宋诗、古代散文等。凡是古今已刊未刊的书籍,分类编撰、校点。从乾隆三十六年开馆编修,到乾隆五十八年编竣,历时22年,总计79306卷,堪称文化大工程、大盛事。《四库全书》最大的贡献是将散存于宫廷、民间的书籍集中整理,得以保存至今。而把一些不符合统治阶级思想的书籍,排除在外,有的宣布为禁书,予以销毁。有些学者说乾隆编 《四库全书》无异是又一次 “焚书坑儒”。

《四库全书》的总裁是河北献县人、大才子纪晓岚。关于他的故事现在流传极广,有许多编成电视剧。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他的另一部大作是 《阅微草堂笔记》,是类似 《聊斋》的志异。水平不亚于蒲松龄,只是封建说教太浓烈,因而流传不广。他和弘历,相传有一个 “老头子”的故事令人叫绝。相传纪晓岚背后呼弘历为 “老头子”,被弘历得知,将他传入宫内,严词指责,欲加以欺君之罪。纪晓岚从容予以解释:“皇上人称万岁,万岁不谓不 ‘老’。皇上是元首,万人之上,岂不是 ‘头’。皇上世称天子,岂不是 ‘子’。”一席语说得弘历心服口服。“老头子”解释得有理有据,正符合弘历喜欢奉承的心理。于是龙心大悦,赦免了纪晓岚。纪晓岚的急智和辩才真令人叫绝。纪晓岚以文学得幸,实质上是个文学侍臣、北门学士罢了。另有张廷玉、沈德潜、钱陈群、彭元瑞、梁诗正等人也是因擅长文学而得到弘历的重用。

乾隆四十一年,弘历下旨令国史馆编成 《贰臣传》,把明末清初在两朝为官的120余人收入其中。弘历爱憎分明,认为忠臣只能奉一主,奉二主便是 “贰臣”叛徒。他大力表彰忠臣,赞美忠臣,包括忠于明朝的反清志士,如史可法、黄道周等人,同时憎恨贰臣。忠奸必须分明,这是他下令编 《贰臣传》的原因。他的目的是让人人都当大清朝的忠臣,因为大清朝已经稳固再不需要叛徒效力。为了区别贰臣的性质,安慰一些为大清朝出过大力的前明官员,又将 《贰臣传》分为甲编与乙编。如李永芳、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祖大寿等人,甚至包括做过明朝秀才的开国元勋范文程,也列入甲编,因为这些贰臣都为大清朝兴起立过赫赫大功。而将那些品行不好、被迫投降的前明官员,如冯铨、钱谦益、陈名夏、吴三桂、金之俊等人一律打入另册乙编。像龚鼎孽投降李自成,又投降清朝,弘历认为是做了两次贰臣,更为无耻,当然属于乙编末位。编 《贰臣传》固然使忠臣扬眉吐气,使叛徒无地自容,千载难逃骂名,但是太苛刻,尤其是范文程、李永芳在清朝初兴、前景未卜的情况下加入清朝做官,死心塌地为清朝卖命,结果进了 《贰臣传》,即使进入甲编,也使他们的后人感到羞辱。

从表彰忠臣这个角度出发,弘历还为已故明督帅抗清英雄袁崇焕、熊廷弼平反,建祠旌表。为已故摄政王多尔衮平反,让他的子孙继承爵位。又为明朝朱由检、建文帝朱允炆给予表彰性的谥号。弘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让臣下永远做忠臣,真是煞费苦心。

最后说一下 《红楼梦》的产生。《红楼梦》又名 《石头记》,是一部划时代的文学巨著。作者曹雪芹,满洲正白旗人,生活于雍正到乾隆年间。曹家本是名门望族,但在曹雪芹少年时已经败落了,曹雪芹在潦倒、幽愤中写下这部作品。《红楼梦》当然是个人创作,与弘历无关。但它产生于乾隆时代,也绝非偶然现象。因为弘历好文事,必然影响到文人的文学创作,是时代的政治、文化土壤,加上作者独特的阅历、禀赋、气质造就了这部古典名著。《红楼梦》写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全书贯穿一个“情”字,叙述了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旨在揭示无论爱情、名利无非一场幻梦,以及盛极必衰的道理,并塑造了众多有血肉的人物形象。其写作功夫之高深、文字之优雅,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几百年来倾倒了千百万雅士俗子。后来的学者惊叹它的精妙,薪火相传地对它研究,成了一门显学,即 “红学”,连外国学者也趋之若鹜,真是亘古罕闻的文化现象。《红楼梦》的文学成就,达到巅峰,达到极限,有可能是空前绝后、不可企及的一座丰碑。几百年来,贪名的文人,不断地续写、仿写 《红楼梦》,尽是狗尾续貂,不成大器。

【大兴文字狱】是弘历惩治士子文人、禁锢思想的手段,大大超过乃祖、乃父。他文化水平极高,脑子里面有一套 “君臣尊卑、大清朝是正统”等顽固思想,极善咬文嚼字,神经高度过敏。凡是文人吟诗著书,有悖他的思想观念,无论如何隐晦含蓄,他都要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以大逆不道予以严惩。这是他爱好文学的副作用。现举例说明,大学士胡中藻著 《坚磨室诗抄》,内中有一句 “一把心肠论浊清”,浊清本是并列的两个含义,弘历认为以 “浊”饰 “清”,是说 “大清朝”污浊。胡中藻有口难辩,被处以斩刑。广西巡抚鄂昌与胡中藻私交甚好,经常诗词酬唱。在 《塞上吟》一诗中,将蒙古人说成 “胡儿”,弘历认为鄂昌是满族,本是胡儿,诋毁同类,丧心病狂,赐他自尽。已故翰林徐骏,有遗作《一柱楼诗》,其中一句为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弘历认为是讽刺满族人没文化。另一句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弘历认为是怀念明朝皇帝,厌恶 “胡儿” (壶儿) (这两句诗,讽刺含义也太明显)。勃然大怒,下令开棺戮尸,并将徐骏的儿孙处斩。最倒霉的是沈德潜,他大器晚成,66岁中进士,后被弘历赏识屡次提拔,退休后活到96岁。生前极受弘历宠信,经常与弘历诗词唱和。弘历有时还让他捉刀代笔。这位老先生死后,家人遵嘱将其诗集进献弘历,弘历发现给他提刀代笔的诗,也收在诗集中,沈老头真是昏了头,既把版权让给皇上,出尔反尔又将版权收回,弘历再宽容,也不能容他。沈德潜还编有 《清诗别裁》一书,将投降清朝的大诗人钱谦益的诗列为卷首,岂知弘历对钱谦益极为鄙视,敬忠臣,不敬叛徒。弘历大为光火,大骂沈德潜年老昏聩,最使弘历不能容忍是,沈老头将某人的诗 《黑牡丹》录入 《清诗别裁》之中。(一说是沈德潜的诗作)《黑牡丹》有二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弘历认为 “夺朱”是指夺了明朝朱家天下,“异种”是影射满族做了中国的皇帝。说实话,这两句咏黑牡丹很贴切,按弘历理解也是大有讽刺嫌疑。沈老头是疏忽,还是故意,不得而知。然而弘历雷霆大怒,大骂沈德潜忘恩负义,追夺旧有官职谥号,开棺戮尸,沈德潜已死多年,九泉之下,不知感觉滋味如何!江西举人王锡侯作 《字贯》一书,弘历认为大清已有 《康熙字典》,王锡侯胆敢私著字典,与 《康熙字典》较劲,真是大逆不道。王先生一辈子费尽心力编写一部字典,却被逮入狱中郁郁而死。

无须再举例,已可知弘历大兴文字狱,真是严酷至极。以言治罪,以文治罪,只能发生在独裁专制时期。当今民主成为世界大势所趋的潮流,文字狱现象,我想再不可能出现。笔者撰联一副,描画独裁者的心理:

№★手里掌刀由我杀;心中有鬼怕人评。

【弘历禅位】乾隆六十年,弘历已是85岁高龄,享国祚之长古今罕见,而且是十全备绩,五世同堂,多福多寿多男子,把人间的荣华富贵几乎享尽。大清朝的繁荣昌盛到他手里已达极巅。关于皇储问题,他早已考虑成熟,先是在乾隆初年,他将皇后富察氏所生嫡子永琏按密储制立为太子,藏在乾清宫 “正大光明”匾后。然而永琏薄命无福,九岁夭殇,他极为悲痛,谥为 “端慧太子”。后来又立永琮,亦出痘而死,他有后妃29人,为他生了17子、10女。在17子中除永琏、永琮外,他经过多年的观察,认定皇贵妃魏佳氏所生皇十五子永琰,“深肖朕躬”,人品端正,堪为皇储。将其先封嘉亲王,予以重任历练。并按密储制,将立储之诏藏在 “正大光明”匾后。皇储大事已定,寿至耄耋的弘历,突然心血来潮,要将大位传于永琰,自己做太上皇。弘历真正的意思是,做皇帝日理万机太累,退而颐养余年,可益寿延年,而太上皇威风犹在,而且永琰也老大不小了,做皇帝日子也不多了。他将此意最先告诉和珅,和珅闻之,如同晴天霹雳作响,大吃一惊。他受弘历恩宠几十年,不次擢拔,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位极人臣,权势熏天,豪富不亚大内。弘历越老越离不开他,因为和珅的侍奉最惬龙心。和珅得宠并非全靠小技巧阿谀奉承,他除过机敏外,尚有办事才能,曾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名震一时。据说他善吟诗、善书法,通晓蒙文、藏文,最符合弘历爱文的心理。他的豪奴刘全家资数十万,横行霸道,被御史曹锡宝参劾,结果以 “查无实据”了结,一个御史连和珅的家奴都扳不倒,和珅威势可见。弘历将最钟爱的小女儿十公主许配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和珅与皇上结亲,权势之大如日中天。

和珅听了弘历要内禅之言,真怕失去靠山,保不住无边的荣华富贵。急向弘历劝谏:“自古禅让,史有常闻,然皆虚礼而已,尧传舜,舜传禹,可谓旷古盛典,但尧传位时,已做了73年皇帝。舜做皇帝100年,方才禅让于禹。皇上龙马精神,将来寿超尧舜,再缵统一二十年,传位太子,亦不为迟。况四海之内,仰皇上如父;皇上多在位一日,百姓便受惠万千。奴才沐浴慈恩,尤祈皇上永久庇护,犬马尚恋主,奴才难道还不如之乎?”说完泪下如雨,这番话有理有据有情,万分动听。但弘历说:“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25岁即位,曾对天盟誓,若有幸在位60年,当传位太子,不敢与皇祖在位之年等同。今蒙天佑,甲子已周,已偿初愿,岂敢再有奢望?朕决意传位皇十五子永琰,恐他初登大宝,百事生疏,但朕躬尚在,随时训政,卿万勿忧虑!”这曾指天发誓一语,将和珅的口堵死,唯唯退下。和珅又联络王公大臣上奏,再次恳请暂缓禅位。弘历又将对天发誓之事申说一遍,群臣又无语可说。乾隆五十九年九月初三,弘历在圆明园勤政敬贤殿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谕明年将大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将明年改元为嘉庆元年。传旨礼部,参酌古制筹备禅位大典。

和珅见事不可挽回,赶紧跑到东宫,向永琰献了一柄硕大的玉制如意,说了许多祝贺的好话。永琰很是冷淡,只应付了几句话,并传命长史官,今后和珅晋见,随时可见,不必通报,和珅听了又喜又惊又疑,不知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到了嘉庆元年元旦,弘历在太和殿召集王公大臣,举行归政授受大礼,将传国玉玺亲交永琰。接着永琰奉父皇为太上皇,率群臣叩头谢恩。礼毕,弘历暂退,永琰登上宝座,接受王公大臣朝贺,禅位诏书极为隆重,以天安门金凤传诏古制,颁布天下。天下普奉嘉庆年号,而宫中仍实行乾隆年号。但是,尽管弘历以后又当了三年多太上皇,小权给永琰,大权仍独握,然而名义上,乾隆王朝已经结束,嘉庆新朝开始。

为了章节的完整,笔者提前评价一下弘历的功过。说到他的功劳,《清史稿·高宗本纪》评他 “励精图治,开拓疆域,四征不庭,揆文奋武”,这个评语极为精当。“揆文奋武”的丰功伟绩,前代皇帝无与伦比。他将大清朝带上康乾盛世的极巅。到他为止,中国的疆域已达1300余万平方公里,东起大海,西到帕米尔高原,南至曾母暗沙,北至外兴安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东北的库页岛也在版图之内,人口已达3亿人。今天我们自豪地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弘历其功不可没,他确是大有作为的君主,称为 “清帝五杰”之一当之无愧。但令人叹息的是,如此励精图治的君主却有不可原谅的缺点:一是他爱好奢华,好大喜功。二是年事已高,喜谀恶谏,这是老人当政的通病,而他尤甚。对外穷兵黩武,有些可打不可打的战争,他为了天朝虚荣而一打到底,如大小金川之役及对安南的战争,以至于康雍两朝的积累以及本朝创造的巨大财富都被他挥霍一空。到了晚年国库由盈变亏,原因是他的无休止地浪费。喜听奉承话,讨厌忠谏的个性,则使他陶醉于升平盛世,看不到盛世隐藏的危机。于是和珅这样的人就应运而生。在他的羽翼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被孵化出来,和珅占有巨大财富,钱从何来?无非是民脂民膏,由此可见乾隆末年吏治的腐败,豢养和珅是弘历被后世讥议的最大诟病,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弘历将大清带上盛世高峰,又把大清从盛世高峰推下底谷。大清以后的衰落,弘历是始作俑者,难辞其咎,这话不无道理。如果把大清衰落放在历史时间与世界空间两个角度上看,上述学者的议论就失之偏颇。大清衰落是清廷长期闭关锁国,跟不上世界的发展,当洋人的坚船利炮轰破中国大门的时候,相对落后的中国国力便抵挡不住了。从此一衰再衰,一落千丈。假如将外国的侵略排除在外,大清朝的国祚也许会延长许多。因而不能把清朝衰灭的罪责最先推在弘历身上。弘历的功大于过,他是个很不错的皇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