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人间词话全集鉴赏
  4. 人间词话·手稿本·玖拾
设置

人间词话·手稿本·玖拾(1 / 1)


原文

毛西河《词话》谓:赵德麟令畴②作《商调鼓子词》谱西厢传奇,为杂剧之祖。然《乐府雅词》卷首所载秦少游、晁补之、郑彦能(名仅)③《调笑转踏》,首有致语,末有放队,每调之前有口号诗,甚似曲本体例。无名氏《九张机》④亦然。至董颖《道宫薄媚》⑤大曲咏西子事,凡十只曲,皆平仄通押,则竟是套曲。此可与《弦索西厢》⑥同为曲家之筚路。曾氏⑦置诸《雅词》卷首,所以别之于词也。颖字仲达,绍兴初人,从汪彦章⑧、徐师川⑨游,彦章为作《字说》。见《书录解题》⑩。(此条手定稿删去)

注解

毛西河: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初晴,又号西河,清代经学家、文学家,著有《西河词话》。

②赵德麟令畴:赵令畴,字德麟,北宋词人。

③郑彦能(名仅):郑仅,字彦能,北宋词人,所作《调笑转踏》载于《乐府雅词》。

④无名氏《九张机》全词如下:

(《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文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着,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歌声飞落画梁尘。舞罢春风卷绣茵。更欲缕成机上恨。尊前忽有断肠人。敛袂而归,相将好去。

《前调》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呀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影窗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有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寄过一条丝。

⑤董颖《道宫薄媚》:董颖,字仲达,南宋初期词人。所作《道宫薄媚》载曾慥《乐府雅词》。

⑥《弦索西厢》:即《西厢记诸宫调》,金代戏曲家董解元作,亦名《西厢记诸宫调》,即后世所谓的《董西厢》,王实甫《西厢记》由此出。

⑦曾氏:曾慥,字端伯,自号至游子,南宋词人,编有《乐府雅词》。

⑧汪彦章: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北宋词人。

⑨徐师川:徐俯,字师川,号东湖居士,南宋诗人。

⑩《书录解题》:即南宋学者、藏学家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中国目录学上的重要作品。

译文

毛奇龄的《词话》认为:赵令畴所作的《商调鼓子词》,谱写西厢传奇,为杂剧之祖。但《乐府雅词》卷首中所记载秦观、晁补之、郑仅等人所作的《调笑转踏》,前面有“致语”,最后有“放队”,每调之前有口号诗,很像曲本的体例。无名氏的《九张机》也是这样。到了董颖的《道宫薄媚》大曲咏西施之事,总共有十只曲子,都是平仄通押,基本上都属于套曲了。这与《西厢记诸宫调》都可以看作是元曲的创始之作。曾慥将它们放在《乐府雅词》的卷首,以和词相区别。董颖字仲达,南宋绍兴人,与汪藻、徐俯等人来往交游,汪藻曾写过一本《字说》,见《直斋书录解题》。

赏析

此条词话虽为王国维在手定稿中删去,但实为探索宋元戏曲的初始之作,其价值巨大,理应引起重视。

宋金时代的鼓子词、大曲、诸宫调、院本等都为元杂剧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杂剧的体制正是在这些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在关汉卿等人的创作下发展成熟起来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已经开始注意中国的戏曲艺术,到1912年王国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戏曲史专著《宋元戏曲考》。他在这部书中,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戏曲从上古到元代乃至明清的发展脉络,将原本为人轻视的戏曲艺术纳入了正规的文学史范畴。

鼓子词是中国宋代的说唱技艺。演唱时以鼓伴奏,反复应用同一个词调,或间以说白,用来叙事写景。表演形式分为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只唱不说,大多篇幅短小,只有一二首词。

有说有唱的,说的部分放在篇首,类似致语,概括的介绍内容,词用骈文,格式比较固定。后来又发展为说唱相间,句句言情,篇篇见意,一段唱接一段说,轮递进行。鼓子词对说唱伎艺的发展及南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宋代说唱技艺之一,鼓子词是因为歌唱时以鼓伴奏而得名的技艺。但鼓子词不一定限于以鼓为伴奏而交叉韵散文进行说唱的技艺,而且也包括多样广泛的表演形态和体制在内。小令或慢词构成的月令体等乐曲形态、词的连章数、乐器使用、表演体制等皆由创作者,即演唱者选择。鼓子词形式愈来愈变得多样化,譬如,从乐曲形态发展到叙事形态,从专用鼓伴奏发展到管弦乐器,但这并不偏重于一个方面。因此,虽然后来出现了新的形态,却仍然与已有的形式共存而创作。 现存鼓子词都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阶层写景抒情之作,多用于朝廷州府筵席宴会,有北宋欧阳修咏西湖景物的《采桑子》﹑赵令畤咏《会真记》故事的《商调蝶恋花》。宋元话本《刎颈鸳鸯会》(载《清平山堂话本》)一般认为也是鼓子词作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赵令畴的《商调鼓子词》,即《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共十二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散语、韵文相间其中,是由鼓子词向宋金诸宫调转化的过渡形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