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一代女皇武则天全传
  4. 第四节 迁都
设置

第四节 迁都(1 / 1)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则天把朝廷迁往洛阳。

武则天的重大策略都有她的政治目的。高宗时,她修大明宫,运用这一表面看来毫无政治意义的事情,分开了内廷与外廷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削弱了宰相权力对皇权的约束。接着,武则天又力促迁都,通过迁都洛阳来进一步巩固她的权力。

所谓把握住大的利害关,是指能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或制度变迁的需要,及时调整政策,趋利避害。它涉及的不是小权小利,而是关乎政权兴衰的财脉。统治者把握住这一点,就为掌好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中体现的是移都洛阳。

武则天皇后位子刚一坐稳就开始酝酿一件大事--把首都从长安移到洛阳。朝廷事实上已于太宗时期分三次迁到洛阳。但在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武则天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洛阳被正式定为第二个首都,而不只是朝廷的行宫。每个部和每个衙门都在洛阳设分支机构。当然,这是一项大工程,此后的五年,武则天一直为此努力。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在洛阳办起东都国子监。高宗时期,朝廷迁往洛阳不少于7次。高宗统治在建立新都后的26年中,约有10年在洛阳上朝。咸亨二年(公元671年)高宗一行驾幸东都时,许多政务还要在长安处理,留太子于京师监国。把太子留在长安,就是武则天的有意安排。因为这样可以把那几位宰相也留在长安,便于自己改组政府。而且,决定把李显召到洛阳之后,除裴炎外,留在长安的宰相都没有接到随同前来的通知。公元682年,朝廷最后一次迁往洛阳。在这次转移政府的过程中,旧的宰相集团中那些武则天的障碍被纷纷去除:李义琰在公元683年请求退休,获得武则天批准。中书令崔知温在洛阳去世。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也在长安病得不能开口说话,上表请求退休,很快获得批准。八月,太子李显被召往东都,裴炎随往,任命李显的第二子唐昌王李重福为京师留守,唯一还留在长安的宰相刘仁轨被任为副留守。皇帝、太子以及除挂名宰相刘仁轨外的所有宰相,都已集中到了洛阳,武则天组建新政府的计划宣告完成。从此,整个朝廷经常迁往新都去处理公务,这已成为定制。虽然在空荡荡的京师始终保留着一个小小的留守政府,但实际上不但整个皇室及其随从,而且中央政府的全部行政机构在这几次迁移中也转移一空。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则天永久性地把朝廷迁往洛阳,一直到公元701年。

朝廷在东、西两个京都之间来回迁移,使帝国财政极度紧张。几次迁都不但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而且耗资巨大。众多的扈从人员给所经之地带来了贫困。洛阳需要建造许多新的宫室和官署,以提供一个京都的必要设施。耗资巨大的工程在高宗时期不断进行。因此,进行这一新的和花费极大的工程,一定是事出有因。

第一个因素就是被传统历史学家所强调的武则天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据说在除掉王皇后和萧淑妃以后,迷信的武则天常看到她们的鬼魂作祟。萧淑妃临死前的诅咒效果如此强烈,以致武则天一生都不能摆脱它。她时常感到猫的威胁!自武则天夺宫成功之日起,她常见王、萧二人披发如厉鬼的影子。为此,她换了几次宫殿,但还是摆脱不了这种幻影。最后只好长居洛阳,不归长安。

第二种解释纯粹是经济方面的。长安位于比较贫穷和生产不发达的地区,易遭受长期的严重干旱。从外地供应长安谷物既困难,费用又极大。供应洛阳,便容易得多,因为它直通隋朝修建的复杂的河渠网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由于关中受灾,粮食匮乏,高宗和武则天决定前往东都洛阳。因为那里受漕运之便,库存了许多从江淮运来的粮米,可以保证大量官员的吃饭问题。

都城范围广阔,人口繁多,日常用水自然不少。引导附近河流,使之流入城内灌注各处,也就成为当务之急。而水上交通也比陆地方便,如能用之得宜,更有助于都城的繁荣昌盛。长安和洛阳在这一点上基本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制,而有所差异。长安位于龙首原,平坦无阻,故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依次而南,条理井然。洛阳则有洛河横贯。洛阳有洛河从城中横穿流过,引水自较长安为易。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是以洛阳为肇始之地。

由于有河流和渠道都流经洛阳城内,城内不仅有水上交通航路,就是一般用水也较为方便。由于引水方便,一些达官贵人的邸第中就能都有池沼,甚至还都相当广大。白居易的宅在长夏门东第四街履道坊,宅地17亩,水居五分之一,中有岛树桥道!这样的情况在长安城是少见的。

作为都城,不但要是政治中心,还要是经济中心。唐朝当时的中心应该放到扬州。后来只有益州能够和它相比,因而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长安和洛阳更是居于其后了。洛阳虽然说不上是经济中心,还是比较繁荣的,仍然可以作为经济都会。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时,又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充实洛阳。这么多的人口,其中还夹杂着许多达官贵人,这就必然会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

隋炀帝开通济渠,其作用之一就是运输东南漕粮,含嘉仓为洛阳城中储粮的仓库。漕粮运来后,即能随时入仓,可以说是相当便捷地通过这些运河渠道,太行山东,江淮之间皆能与两都相联系,就是江南和岭南,也可通达。长江下游各部的贡品甚至岭南贡品也能够运来,商货也就随之而至。

对迁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首要的当然还是政治上的解释。长安是两北地区的自然中心--当关陇集团已处于统治地位时,它是文职官僚机构的政治中心。指定洛阳作为新都,这本身是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即关陇贵族政治势力的全盛期已经过去了。迁都又是一个旨在取悦于许多山东、河北出身的官员的行动,他们在高宗时期当上了高官,并且算得上是武则天最热心的支持者。陈寅恪说:武则天以关陇集团之外的山东寒族的身份,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重视进士科的选拔,拔取人才,于是就破坏了南北朝的贵族阶级,运输东南的财赋,以充实国防力量的格局。

以上政治经济原因,可算是武则天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不过有的也许是她在不自觉之中发挥了作用。其实,对于迁都武则天还有一个现实考虑的因素,那就是摆脱宰相集团的控制。说白了是打不过就跑。

武则天做皇后以来,长期面对着来自宰相中的反对势力,对于她执掌朝政来说,这方面的阻力,要大过来自高宗和李唐宗室方面的阻力。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八月调整后的班子,加上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补充的4人,共有9个宰相,其中侍中张文瓘和中书令郝处俊处于核心地位。

张文瓘,贝州武城人,从小丧父,没有任何家世背景。贞观初举明经入仕,受李勣提拔入朝。龙朔年间,官至中书舍人,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以黄门侍郎同三品入相,至今已是将近十年的资深宰相。在拜为侍中之前,他担任大理卿知政事,由于执法公平宽恕,深为犯人推服。侍中是宰相中的首相,由于他为官正直谨严,深得高宗信任。

郝处俊出身高官贵族家庭,外祖父许绍、舅父许圉师都是一时高官名臣,父亲被封为县公。但郝处俊本人还是依靠个人的才学而入仕的,贞观年间举进士出身。虽然他曾经作为李勣的副将参加了讨伐高丽的战争,但基本上还是一个文士。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以黄门侍郎同三品入相之后,同样深得高宗的信任,尤其以反对高宗逊位给皇后而知名。

由于这个宰相班子有着反对武则天直接执政的色彩,双方似乎陷入一种僵持的局面。在废李贤之前,这种僵局已经有所改变。因为这些宰相不仅资格老,他们的年纪也大了。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九月,侍中张文瓘去世,终年73岁;十一月,来恒去世;第二年正月,戴至德去世,终年72岁;十一月,高智周罢为御史大夫。9个宰相中去了4个。但郝处俊已担任侍中,在李贤监国的情况下,形势对武则天依然不利。

不过,武则天利用老宰相去世留下的空缺,还是在这种僵局中打开了缺口。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四月,新任命了3个宰相:黄门侍郎裴炎、黄门侍郎崔知温、中书侍郎王德真,打破了原来那个老龄化宰相班子造成的僵局,给武则天带来了机会。四个月后,李贤被废,兼任东宫官的宰相张大安、李义琰、薛元超等受到冲击,张大安外贬,王德真也罢相。到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侍中郝处俊罢相,稍后,刘仁轨又请求辞相。当年十二月,郝处俊去世,终年75岁。

于是,老宰相的格局彻底改变。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七月,裴炎任侍中,崔知温、薛元超任中书令。不过,裴炎并非武则天的亲信,资深望重的崔知温更不可能听武则天的摆布,薛元超是武则天打击上官仪的受害者,反对武则天执政的李义琰也还是宰相,刘仁轨以功劳和资历在朝庭还发挥着很大作用。武则天仍无法控制宰相。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由于关中受灾,粮食匮乏,高宗和武则天决定前往东都洛阳。这次去东都,把太子李贤留在京师监国,代理政事,并留下刘仁轨和裴炎、薛元超二位宰相帮助他。这对高宗来说,正可以到洛阳去休养一下,毕竟可以摆脱关中的闷热天气、粮荒和烦人的国事,而对于武则天来说,更是摆脱宰相控制的一个极好机会。

武则天匆忙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是因为她急于在高宗眼看将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摆脱虽然相互之间也有矛盾但都不可能完全为己所用的文臣武将。让主要的宰相和军队都留在长安,到达洛阳后,武则天在许多问题上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迁都,在历朝历代都是关乎社稷命运的大事。特别是在唐朝,起家在关陇一带,地域内的各种政治势力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王朝的军队主力也集中在关中,内重外轻,在首都的一举一动都不敢大意。可越是这样,就越要打破旧格局。

迁都洛阳,既为武则天赢得了权力上的优势,又帮助她有效地避开了与宰相的冲突,摆脱了宰相的控制。武则天经营多年,终于在高宗在世时完成了这一关键性的调整,眼光之远大,决心之恒久,超出常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