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618~907年),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唐朝自建立到衰亡,历经290年。在这个时期里,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辉煌,被世界公认为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可以说唐王朝的一半时间都处在黄金时代。这得益于在位者的卓越,以及开明皇帝执政的时间之久:唐太宗23年,武则天45年(自武则天代唐高宗处理国政时起算),唐玄宗29年。这三位皇帝在执政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静,劳动民众得以逐渐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繁荣景象超越了隋文帝开皇年间。因此,唐朝保持了长期的强盛状态。
政治制度上,经过不断的改革,唐朝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而严密的职官制度。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仍为三省六部制。到了唐玄宗时期,他在周边地区设置十个节度经略使,统领重兵,这为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自己统领军队称霸一方,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促成了唐朝的建立。李渊本是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617年,杨广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他众多儿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胆识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暗中结交有才识的人士,一同商议统一天下之策。天下大乱之后,李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
李渊依照李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的计谋,从太原起兵,自任大将军,集中了20多万大军攻打长安。李渊攻下长安以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约法12条,把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并且暂时让杨广的孙子杨侑做个挂名的皇帝。
618年,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勒死隋炀帝后,李渊立即把杨侑废掉,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和李世民经过几年征战,平定了其他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全国虽然统一了,但各地的战乱并没有平息,到处是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统一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这个艰巨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李世民头上。
在多种割据势力当中,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最为强大。他占据了雁门、楼烦(今山西静乐)、定襄(在今内蒙)等几个郡,自称皇帝,猖獗一时。619年,刘武周率军进攻唐朝城镇,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坐守太原的李元吉见刘武周来势凶猛,不敢抵抗,吓得把太原城白白送给了刘武周,匹马逃回了京城长安。刘武周得以长驱直进,势力越来越大。李渊在猖狂的刘武周面前,也吓得准备放弃黄河以东的土地,守住蒲津关以西,做个关西皇帝算了。李世民坚决反对父皇的这种苟安思想,他阐明利害,并积极请战。李渊被李世民说服了,就命李世民领兵出击。经过几次大的战役,李世民把刘武周的主力部队都消灭了。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就逃往突厥。突厥不想得罪唐朝,就将刘武周杀了。失去的大片土地,经过李世民挥军奋战,又回到了唐朝手中。
打败了刘武周之后,唐朝已把西北的几股割据势力都铲平了,使后方得到了稳固,李渊又命李世民率大军攻取东都(今河南洛阳)。李世民挥师出关,锐不可当,河南许多州县望风而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了。
东都这时在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是隋朝大臣,原与杨广的孙子杨侗一起镇守。杨广死后,王世充先立杨侗为皇帝,后来他打败了瓦岗起义军,自以为了不起,就废了杨侗,自立为帝,取国号为郑。
李世民领兵围住东都,日夜不停地攻城。被围在城里的王世充为了摆脱被困的挨打局面,他派人悄悄赶往河北,向窦建德求救。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窦建德即发兵去救王世充。他的目的是想先与王世充联合击败唐军,再寻机消灭王世充,最后夺取天下。窦建德一面发兵30万去救援王世充,一面派人送信给李世民,信中以命令的口气要李世民退兵。
窦建德的信不仅没使李世民撤退,反倒给李世民抢得战争的时间。李世民接受了部将的意见,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分兵截住南下的窦建德大军。李世民把他的弟弟留下来攻城,自己则领兵去拦截窦建德。虎牢关(在今河南)一战,窦建德的夏军被打败,溃不成军。在一片混乱之中,窦建德受伤做了俘虏。打败了窦建德,李世民又回兵东都,王世充只好打开城门乖乖投降。
李世民这一战一举消灭了夏、郑两个大国,使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都成了唐朝之地,统一事业也就基本完成了。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选定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但是,其次子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李建成、李世民二人的矛盾日渐加深。
李世民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世、李靖等著名将领,像房玄龄、杜如晦等著名的十八学士也都成了他的谋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他有太子这个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长期留守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甚至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拢了过来。总体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但是,形势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由于李渊昏庸无能,听信谗言渐渐疏远了李世民。李建成乘机加紧和李元吉、张婕妤、尹德妃勾结,几次三番想暗害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世民、元吉跟随李渊到城外打猎,李渊让他们骑马比箭。李建成故意让李世民骑他的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李世民刚骑上马,马就狂蹦乱跳起来。李世民急忙跳下,等马安静了,再骑上去。谁知刚一上马,马又跳起来。这样反复了三次,李世民才制服了这匹烈马。李世民骑在马上,对旁边的人说:“有人想用这匹马害死我,岂不知生死有命,怎么害得了呢?”李建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天夜里,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想用药酒毒死李世民。李世民毫无戒心,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突然感到胸口疼痛难忍,接着就大口吐血。幸好淮安王李神通在场,把李世民背回府全力医治,才保住性命。
李建成还用金银收买秦王府的武将,又鼓动李渊把李世民的心腹谋士全调到外地,眼看矛盾就要由明争暗斗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划,利用抵御突厥入侵这个时机,先夺了李世民的兵权,等出征的时候再把他杀掉。李建成在李渊面前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征,李渊答应了。李元吉又请求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猛将归他指挥,并调李世民部下精锐士兵充实自己的部队,李渊也都一一同意了。李建成以为自己安排得十分周密,其实这消息很快就传到李世民那里。李世民急忙找来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商量对策,大家都主张立即动手,先发制人。
626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以及与张婕妤、尹德妃的暧昧关系。李渊大吃一惊,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李世民说:“不但如此,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如果他们得逞,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说完哭了起来。李渊说:“你讲的事情,关系重大,明天我要亲自过问!”
当天夜里,李世民调兵遣将。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张婕妤听到了风声,马上派人报告李建成。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说:“我们应该赶快把兵马布置好,称病不去上朝,观察一下动静再说。”李建成说:“怕什么?内有张、尹二妃照应,外有自家军队守卫玄武门,能把我们怎么样?我们一起上朝去,看看情况再说。”说完两人骑马进入玄武门。
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是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回跑。只听有人喊道:“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对头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只听“嗖”地一声,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迎面碰上尉迟敬德,又掉转马头往回跑。忽然一阵乱箭射来,李元吉趁势滚下马鞍,往附近的树林里钻,正巧遇见李世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元吉骑到李世民的身上,夺下了弓,动手去扼李世民的头颈。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尉迟敬德骑马赶到了。李元吉放开李世民拔腿就跑,尉迟敬德一箭把他射死了。
这时候玄武门外人喊马嘶,原来是东宫的大将冯翊、冯立,齐府的薛万彻带着2000多人,正在攻打大门。只见大力士张公瑾一个人用身子顶着门,外面的人没能攻进来,守卫玄武门的敬君弘、吕世衡两位将军挺身出战,先后战死。东宫、齐府的士兵又去攻打秦王府,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尉迟敬德提着建成、元吉的脑袋赶来,大喊道:“奉圣旨讨伐二贼,这就是他们的头,你们还为谁卖命?”东宫、齐府官兵见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果然是建成、元吉的,就一哄而散。
三弟兄火并的时候,李渊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赶来,就问:“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恐怕惊动陛下,特地派臣来护驾。”李渊大吃一惊,忙问:“太子、齐王现在何处?”尉迟敬德说:“已经被秦王杀死了。”李渊十分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回头对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左右的大臣听到建成、元吉已死,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萧瑀、陈叔达说:“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大功,秦王功德盖世,深得人心,理该立为太子。”李渊说:“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尉迟敬德忙说:“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都接受秦王指挥。”李渊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
三天之后,李渊宣布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是为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李世民借鉴了隋灭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基本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政治政策。唐初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家财政也严重拮据。因此,李世民首先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尽量避免和减少战争,以减少军费支出,此举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安居垅亩,发展了农业生产。
亲疏并举、德才兼备的人才政策是李世民政治统治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为了集思广益、纠偏补过,李世民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和谏官制度。谏官直接参与政事,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流值夜,以便随时召见,询访外事,讨论政教得失,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敬贤纳谏的政治风气。魏徵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诤臣”,他性情耿直,敢于谏诤,据理力争,凡有所谏,多被李世民采纳,贞观年间的许多政策的制定都是魏徵参与和策划的。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恢复和完善,并且最终定型,成为贯穿后代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制度,各阶层的优秀人才得以进入政治统治集团,知识分子有了仕进的方便之门。在政治统治中,李世民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将其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支柱。李世民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推行礼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法律的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典《唐律》就是他授意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的。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唐初政治空气开明而清廉,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安定。人民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环境,能够安心地从事劳动生产,从而创建了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景况,被后人誉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好,除了他的雄才大略等因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纳谏。这一点在他的治国经历中非常突出,因而得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的美誉。
在李世民的鼓励下,大臣魏徵总是不断地给他提意见,而且往往据理力争,丝毫不让。李世民对魏徵也特别看重,还常常把他召进宫中,单独听取他的意见。
有个大臣的女儿,才貌双全,皇后建议把她选入宫廷,并且已经登记入册。其实这位姑娘已经与人订婚,有了婆家。但既是选入皇宫,谁还敢说个不字呢。有人就把这事告诉了魏徵。魏徵急忙进宫拜见李世民,劝谏说:“皇上居住的是深宫大院、亭台轩榭,应该想到平民百姓是否有房住;皇上每天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应该想想平民百姓能否填饱肚子;皇上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应该想想平民百姓是否有个家。”李世民问:“你说了这么一通道理,到底想说什么啊?”
魏徵这才把来意挑明,说:“人家的姑娘已许婆家,皇上却要去夺为己有,这岂是一个好君王所能做的事呢?”李世民连忙认错,自责不已,马上下诏,从嫔妃名册中划掉那位姑娘的名字。
从此以后,李世民越来越信任魏徵,而魏徵提的意见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尖锐,有时简直让李世民听不下去,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刚刚上朝,魏徵就为一件事与李世民辩论起来。君臣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直争得面红耳赤。李世民气呼呼的,真想一声令下,将魏徵赶出宫去,可他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善于纳谏的好名声,只好努力压住火气。退朝后回到宫中,李世民仍是怒气不消,愤愤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就问:“陛下想杀谁?”李世民嚷道:“杀谁?我要杀魏徵!这个乡巴佬太猖狂了,总是当着大家的面叫我难堪。我这个皇上倒受他摆布了。哼!”长孙皇后听了,不言不语地走进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皇帝的正规礼服,来到李世民面前,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李世民给弄糊涂了。只听长孙皇后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如今魏徵犯颜直谏、刚正不阿,正说明皇上的英明。所以向皇上表示祝贺。”
李世民听了这一席话,恍然大悟,心中的怒气一下全没了。从那以后,李世民不但不怨恨魏徵,反而常常在大臣面前夸奖他:“人家都说魏徵态度暴躁,举止粗鲁,我看那恰恰是他的妩媚可爱的地方呢!”
魏徵不管李世民生气也好,还是称赞他也好,还是照样给李世民提意见。在十几年里,魏徵给李世民提的批评、建议大大小小有200多件。他之所以敢于直言劝谏,是他摸准了李世民有一个最大的恐惧,就是怕亡国。因此,魏徵常常引用隋朝的例子来劝谏李世民,李世民也知道魏徵是帮助他避免亡国之祸的忠臣,因而能接受劝谏。
643年,魏徵得了重病。李世民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向他表示问候,希望他还能为自己再提点意见。到了病危时,李世民亲自来到魏徵病床前,看着魏徵,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就问魏徵:“爱臣还想要些什么?”魏徵缓缓应道:“我是什么也不想了,我只担心国家的前途啊!”李世民紧紧握住魏徵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不久,魏徵去世了,李世民亲自赶往吊唁。在魏徵的灵前,李世民想起了魏徵忠君报国、犯颜直谏的件件往事,又伤心地痛哭起来。由于过分伤心,李世民整整五天没有上朝。李世民还颁发诏书,命文武百官都要去吊唁魏徵,参加魏徵的葬礼。
李世民为魏徵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之后,一上朝议事,就对百官慨叹道:“以铜为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戴得是否端正;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如今魏徵去世,就使我少了一面明察得失的镜子了。”
唐三藏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大师、翻译家和探险家,玄奘一名是他在佛门的法号。因为玄奘潜心研究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也叫他唐三藏。唐三藏自小受到身为虔诚的佛教徒的父亲和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哥哥的影响,13岁那年,他也当了和尚。自此之后,唐三藏便与哥哥一起学习佛经。唐三藏十分聪明,而且十分刻苦地研究经典。到他15岁时,不仅能背诵《涅槃经》,并且还能讲解。隋末唐初,许多精研佛典的高僧全集中在四川成都一带。唐三藏跟他的哥哥到了成都空慧寺,向高僧们请教,佛学学识大有长进。
后来,唐三藏决心继续深造,毅然离开哥哥,独身一人沿长江东下,抵达荆州,在天皇寺与僧众研究经典,随后又北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拜访各处著名的高僧,探讨各家的学说。唐三藏对佛学钻得越深,困惑越多,他发现国内佛经现有译本的翻译有很多差错。为了探寻经典的真谛,追求佛教的至高境界,他决心去佛教“圣地”一探究竟。于是,唐三藏又来到长安,向外国人学习天竺语言文字,筹集经费,作远行的准备。
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在突厥的控制下,人们要想出国,必须官府批准,领取过所(护照)才能成行。唐三藏虽已提出申请,但还没得到批准。627年,唐三藏随同一些商人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之路。当他们就要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唐三藏的坐骑死了,随从他的两个小和尚全跑了,偏偏官府的差役也追了上来。唐三藏藏在客店里,真不知怎样才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道:“您就是玄奘师父吧?”唐三藏沉吟了一下,没有答话。李昌说:“师父若说实话,弟子可以帮您想个办法。”唐三藏见李昌神态诚恳,就说:“不错,贫僧正是玄奘。”李昌道:“师父诚心到天竺研习佛法,功德无量,我定当尽力帮助。”说完就扯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尽快赶路吧,要是晚了就出不了关了。”唐三藏听完大喜过望,急忙赶路出了玉门关。
在瓜州,唐三藏结识了西域的石槃陀,就请他当向导,又有位瓜州老人送给他一匹瘦马。这匹马虽说瘦,但是它曾经往返天竺国10余次,熟识道路。
唐三藏从瓜州出发,走出50多里,绕玉门关而过。一日中午,来到了一座烽火台。他正在马旁休息,突然一箭飞来,虽未射中,却也吃惊不小。惊魂未定,又是一箭射来。唐三藏急忙向着烽火台大喊:“我是长安来的僧人,要到天竺取经,请你们别再射箭。”守卫烽火台的官兵了解了唐三藏的来历,不由得十分敬佩,送他到了下一座烽火台。这样,一直到了第四座烽火台,台上守将还留他歇了一夜,为他准备好干粮和清水,并且介绍说:“下一座烽火台的守将很坏。如果被他发现,实在难说出什么事,请师父绕开那一台走吧!”
唐三藏绕过了烽火台以后,便奔向野马泉,进入了莫贺延碛。这时向导跑了,在这广阔无边的寂静的沙漠里,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唐三藏独自行走。两天过去了,唐三藏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野马泉,心中万分焦急,身体更是疲倦。他拿起皮囊准备喝口水,一不小心,水都洒在沙漠里,这可是无法弥补的失误。他在沙漠中顽强地走了五天四夜,一滴水也没入口,头两天还只觉得口干舌燥,后来全身燥热,嘴唇都干裂了,呼吸急促,头昏眼花。这时,连马都不能走了,最后人和马一起倒在沙漠里,昏死过去。夜间,唐三藏在昏迷中被一阵凉风吹醒了,渐渐地有了精神,马也站起来了。唐三藏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走了几里路,突然看到前面绿油油一片草地,到了跟前,发现还有清澈的泉水。唐三藏在那里歇息一天,装够了水,又继续走了两天路,才走出沙漠,抵达伊吾国境。
唐三藏在伊吾国住了10余天,随后来到高昌。高昌国王本是汉人,也是一位佛教徒,他命王妃大臣也前来拜见唐三藏,并请他讲经。高昌王很尊敬唐三藏,答应给他优厚的待遇,希望他留下来说法。唐三藏说:“我云游是为求佛法。现在被大王相留,大王能留住我的身体,却留不住我的求佛法的决心。”可高昌王还是不放他走,唐三藏一连三天不饮不食。到了第四天,深受感动的高昌王终于同意送他西行,并且给他准备了衣物、干粮、挑夫和30匹马,还给沿途各国去信,请他们一起保护这位追求佛法的高僧。
唐三藏在离开高昌后又翻山越岭,整整用了一年,于628年夏天到达了天竺。在天竺,他看到许多高大的鸵鸟,看到50尺高的佛像和1000多尺长的石刻卧佛像,还看到许多的大象往来运输。他几次渡过恒河,寻访佛教史上的古迹。他到了伽耶城,那儿有一棵高达5丈的菩提树,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记载的西天灵山,参拜了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的遗址。这些实地的考察活动,使唐三藏对佛法的理解更深入了。
唐三藏来到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最大的寺院,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也设在这里,有长达700多年的历史,常年住有僧众1万多人。这个寺院的住持是戒贤法师,当时已100多岁高龄了,是当时天竺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唐三藏到那烂陀寺院的那天,1000多僧众捧着香、鲜花欢迎来自远方中国的客人。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早已不收徒讲学了,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法师特地收唐三藏为弟子,重登讲坛,用了1年多的时间,给玄奘讲授了最难懂的《瑜珈经》。唐三藏在寺里留学5年,把寺内所藏各类经论通读了一遍,并虚心诚恳地向戒贤法师及寺内高僧质疑问难,通晓了经论真谛。唐三藏仍不满足已学到的知识,辞别了戒贤法师又游历南印度去访师学佛。
唐三藏又用6年的时间走遍了全印度,以增加学识、开阔眼界。之后,唐三藏又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令玄奘登坛宣法,为全寺僧众讲授《摄大乘论》。当时有一个婆罗门(印度古代的僧侣贵族,掌握教权,垄断知识)写出10余条理论,挂在那烂陀寺的门口,并且狂妄地声称:“假如有人驳倒我一条,我情愿把头割下来认错。”过了很长时间没有人能出来驳倒他。唐三藏请戒贤法师等人作证,与那个波罗门展开辩论。辩论下来,那个婆罗门只得低头认输,请求照约认错。唐三藏说:“佛不杀生,你就给我当佣人吧。”
唐三藏在印度宣讲大乘论,对印度各地影响巨大。因为仰慕唐三藏,戒日王和鸠摩罗王特派使者聘请玄奘,并以两位国王的名义通知当时印度境内的大小国家,在曲女城举办全印佛教大会,恭请唐三藏讲学。642年,大会正式召开,参加大会的有那时印度的18个国家的国王,专修大小乘的高僧3000余人,那烂陀寺的僧众2000余人和婆罗门等外道2000余人。这次佛教大会在印度历史上是第一次,整个印度的各界名人几乎全来了。
唐三藏在大会上宣讲的主要内容是《大乘论》,同时他又写了一部《破恶见论》,悬挂在会场中,对与会者发表自己的观点。《破恶见论》发表后,到会议结束,并没有人站出来辩论。这次大会持续进行了18天,大家聆听唐三藏的宣讲,始终没有任何人提出不同意见。大会结束那天,各国国王拿出许多金钱献给唐三藏。唐三藏分文不取,全分给贫苦百姓。自此以后,印度佛教界公认唐三藏是佛学学术中的泰斗,印度全境无处不知他的大名。
戒日王一再恳切地挽留玄奘留在印度。一个国王甚至表示,唐三藏只要肯留下来,愿虔诚地为他建起100所寺院。可是,唐三藏在印度研学佛法的15年中,没有一天不在想念祖国,他决定回国。临行的那天,戒日王和当地的印度朋友依依不舍,挥泪送行。
唐三藏于645年初,带着收集的650多部佛教书籍,行经西域,回到祖国的都城长安。唐三藏当年去天竺是违犯禁令偷偷出去的,李世民了解到他的全部情况,很钦佩他的坚强精神,特地命宰相房玄龄等去迎接他,长安民众在朱雀大街开了欢迎大会。人们夹道欢迎唐三藏归来,路两旁设着香案和鲜花,长安的僧尼、信众数万人列队护送,把唐三藏带回的佛经迎请到弘福寺。
李世民在洛阳接见唐三藏,听取了唐三藏旅途所见所闻的西域天竺各国风土人情。李世民听得聚精会神,想让唐三藏还俗,辅佐自己治理国政。对此,唐三藏婉言推拒了。于是,翻译佛经便成了唐三藏的主要任务。唐三藏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苦干了19年,共将74部佛经共计1335卷1300多万字译出。唐三藏的译文既忠实于原经典,汉文又通达流畅、文字优美。有些专有名词的译名,例如“印度”,就是唐三藏那时确定下来的。
长期艰苦的翻译工作严重损害了唐三藏的身体健康,这位伟大的佛学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于664年圆寂(佛教对僧尼死亡的说法)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
生前,唐三藏还同参加翻译佛经的辩机和尚一起编写了《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载了包括今天我国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当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山川、城邑交通和民风民俗等。《大唐西域记》已经被译成许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是对上述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权力紧紧操纵在从皇帝、大臣到县吏的男性手中。但是,就是在男性牢牢控制的古代中国政治领域,出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虽身为女儿身,依旧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女人称帝执掌国家大权的大剧。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即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或是没有被皇帝临幸的嫔妃们一起在感业寺削发为尼,但是她与新登基的唐高宗李治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李治也一直想办法把武则天从感业寺中带出去接进宫中。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26岁,终于在皇后的宣召下回宫了。回宫后,武则天获得了高宗李治的专宠,第二年就被升为昭仪(正二品),并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独宠后宫,自然会招来其他妃嫔的嫉恨,在武则天回宫之前一直备受李治宠幸的萧淑妃更是对她恨之入骨。后来萧淑妃更是鼓动王皇后和她一起与武则天争宠,并使尽各种手段陷害武则天。随着地位的升迁,武则天也开始意识到只有居于高位才能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思想的促使下,武则天周旋于宫廷后妃的争斗中,聪明机智的她每每是胜利者,直至最后斗败了萧淑妃、王皇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李治即位后,朝廷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皇帝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都反对李治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而皇后的改立,也正好应和了李治打击元老大臣势力的心思,唐高宗李治也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于是,李治重赏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形成了“拥武派”,打破了原来一面倒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局面,后来功臣元老中的李勣也默许了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想法。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被立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的儿子李弘被封为太子。此后,武则天为李治出谋划策,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唐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一直不振,而“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贵族门阀统治的局面,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定的良好条件。
显庆五年(660年),李治患了风疾,出于对皇后的信任和宠爱,李治开始让武则天处理部分朝廷政务。武则天也是由此开始参与朝政,而经她处理的政务也都得到了高宗的认可。随着唐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则天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朝廷上就慢慢有了公开的势力,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天,这件事最后因为武则天反应敏捷、处理得法而流产了。为了加强对朝政的控制,从当年起,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时人把她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收买人心,麟德二年(666年)十月,武则天参加了泰山封禅,随后还提议高宗给大臣赐爵加薪。
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天皇”,自己则称“天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此后,她开始扶植外戚,为改朝换代作准备;同时武则天针对当时情况向唐高宗提了十二条建议,史称“建言十二事”,这是武则天第一次独立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廿五日,太子李弘病死,改立李贤为太子,不久武则天又借故将其废黜,立三子李显为太子。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
嗣圣元年(684年),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李旦登基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从此武则天开始了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同年九月,徐敬业(李勣的孙子)在扬州会聚了10万人马,发动了一场针对武则天的叛乱,武则天派遣30万大军迅速平定了这次叛乱。与此同时武则天诛杀了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基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对派。她还设计逼反李唐宗室,借机大开杀戒,为她后来的称帝扫除了障碍。为了打击潜在的对她不满的人,垂拱二年(686年)三月起,武则天开始奖励告密,任用酷吏。
在与反对派周旋的同时,武则天还造祥瑞,建明堂,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则天向称帝试探性地迈出了一步,为自己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正式登基称帝为圣神皇帝,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这一年武则天67岁,以如此高龄君临天下,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武则天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措施。
在人才的应用方面,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但是武则天还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任用之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制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其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其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
在国家经济方面,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地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在军事方面,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另外,武则天时期府兵制开始瓦解,根据实际情况,武则天在募兵制度方面有所创新,在边疆地区招募“团结兵”(团练),“团结兵”具有一定雇佣兵的性质,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意义。
在文化方面,武则天在位时镕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重要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编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人越来越多,这大大刺激了士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寻常百姓读书学习的热情。后来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为了改革文化,武则天还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的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韩国,甚至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武则天称帝后,一直没立太子,她将原来的皇帝李旦称为“皇嗣”,“皇嗣”身份近似于太子又不是太子。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让女皇武则天大受困扰:如果让儿子继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但却跟自己不是一个姓;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跟自己是一个姓了,可又不是一家。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了能当上太子,使尽了浑身解数,连出狠招,把皇嗣李旦折腾得死去活来。经过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契丹、突厥先后打出匡复李唐的旗号反周,武则天看到百姓仍心向李唐皇室,再加上武氏子弟的不成器,武则天最终下定决心重新立已经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为太子。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已经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她便志得意满,加上年龄的增长,武则天开始耽于享乐。
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后不久,武则天便有了第一个男宠冯小宝,当时武则天还比较注意约束男宠,后来冯小宝因为任性使气得罪了武则天,最后被秘密杀死。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为武则天的新宠。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二张兄弟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历史上掌权的女人并不少,然而称帝的只武则天一人,究其原因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武则天开始掌权还没称帝之前,唐朝的各方面朝政都发展得十分顺利,特别是在隋末唐初屡屡受挫的高丽战场,自显庆五年(660年)后频频告捷,唐朝疆域也得到扩大。
历来史学家们对武则天都是褒贬不一,而她能被李白列为唐朝“七圣”之一,自有她的过人之处。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由于均田制的推行和科举制的勃兴,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为武则天登上女皇宝座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先后任大理丞、侍御史等职务,一生破获无数冤案、奇案,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在刚刚升任大理丞的一年中竟然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因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而关于他的传说、记载也有很多。
狄仁杰任度支员外郎的时候,有一次,皇帝将要巡视汾阳,狄仁杰奉命前去筹办皇上旅途中的供应。古代皇帝出巡,沿途需要不断供给各种食物、水果等。正当狄仁杰忙着准备的时候,并州长史李玄冲前来报告,说:“狄大人,我们事先安排皇上所走的路线要经过妒女祠。”狄仁杰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妥,疑惑地问:“怎么,有何不妥?”李玄冲继续说:“民间传说凡是穿着华贵衣服的人和大队车马路过妒女祠的,一定要遭到雷轰风袭的。所以以往如果有结婚的队伍或者达官贵人回乡省亲的大队都会绕过这妒女祠,以防不测啊。如今不如我们赶快通知皇上的卫队,改路而行吧。”狄仁杰听到这里,知道这民间传说不足为信,肯定是不怀好意的人们麻痹百姓而散布的谣言,以吓唬人们。于是,他就对李玄冲说:“天子外出巡幸,千车万马,声势浩大,皇上乃是天子,天上的神仙都要对其十分尊敬,风伯要为皇上清除前行的灰尘,雨师要为皇上润洒前行的大道,这妒女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小仙,哪敢跑出来加害皇上,所以皇上根本不需要回避什么啊!”李玄冲听后,也觉得狄仁杰说的话有道理,就不再坚持己见了。后来皇上巡幸经过此地的时候,果然相安无事。
李显暴病身亡,韦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听政。实际上,朝中大权全都掌握在她手中。韦后如此祸乱朝纲,很快引起了李氏宗族的不满。在这其中有一个文武全才、胆识过人的皇氏宗亲挺身而出,他就是李旦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20岁以前生活在武则天掌权的时代。可以说,他与父亲以及众多的李氏宗亲均处于一种逆境之中。但与父亲李旦以及众位叔伯不同的是,他不甘心做一个弱者,而是在父亲李旦的严格教育下,勤读诗书、骑马习射,立志要在逆境中崛起,重振李氏皇威。
李显突然暴亡,李隆基立即意识到其中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并且他对韦氏淫乱后宫之事也早有耳闻,特别是见她与骄纵的安乐公主搅在一起,便意识到自己和父亲的处境都很危险,韦后迟早要对他们下毒手,因此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暗中积极筹划。御林军武官葛福顺、陈玄礼二人与李隆基私交很好。一天,二人对李隆基说起御林军统领韦播(韦后之弟)经常殴打御林军将士之事,同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李隆基认为机会来了,便与二人密谋杀死韦播,整顿朝纲。二人早有此意,正苦于无一个合适的人领头起兵,一听李隆基此言,立时答应下来。
李隆基知道光凭他们三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成就大事的。于是又联合了足智多谋的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准备发动一场大的宫廷政变。在此期间,有人曾主张此次起事可以让在当时还颇有影响力的被武则天废掉的皇帝李旦参加。李隆基深知父亲软弱忍让的性格,便慷慨激昂地对众人道:“我们做此事,绝不是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唐江山的社稷,一旦成功,真是相王(指李旦)的福气,如让相王牵扯进来,万一失败,必受株连。而且,如若告知相王,他若不同意,岂不破坏了我们的行动?”众人一听有理,便都同意李隆基的计划。
一天夜里,葛福顺在御林军营将熟睡中的韦播一剑刺死。然后对众将士道:“韦后毒死先帝,淫乱后宫,祸乱朝纲,违背君臣人伦大礼。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们今晚入宫将姓韦的全部杀死,拥立相王,大家看如何?”军兵们平日早不堪忍受韦播,见此情况,纷纷欢呼以示响应。
此时,韦后正与她的几个情夫在后宫喝酒调笑。自从李显被害,她更加肆无忌惮,每夜必引她的几个情夫轮流侍寝,甚至白天也当着众多宫女太监的面与她的情夫做那苟且之事,后宫中的诸多侍从深以为耻。而且,韦后为人凶狠,动辄责咎众人,因此宫中之人几乎没有不恨她的。今夜,正当她还沉浸在她的淫乱风情之中时,李隆基突然带兵杀入,口中还高喊着“杀韦后,立相王”的口号。宫中众人一听,也立时纷纷参加进去。韦后与她的情夫们听到喊声,吓得惊慌失措。几个男人穿衣戴帽,丢下韦后落荒而逃。韦后又急又气,也顾不得脸面,衣服不整,头发凌乱地向宫外跑去。她此时倒还清醒,知道该去投奔她那个统率御林军的弟弟。可她不知韦播早已先她一步而去了。她刚刚跑到御林军营门口,正好赶上御林军将士冲出来,要去与李隆基会合。为首的葛福顺一眼看见狼狈不堪的韦后,口中喊了一声“贱人”,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韦后人头。至此,韦后的女皇梦才彻底破灭了。
弑杀亲父的安乐公主也没能逃脱被杀的下场。韦后的几个情夫均被将士们揪出来乱剑刺死。宰相宗楚客侥幸逃脱,化装成小商贩,企图在第二天混出城去,不料被城门守军认出,当场被砍下头来。韦氏宗族的人,被李隆基下令满门抄斩,平日仗着韦氏宗族的势力作威作福的人也被一并处死。于是,李隆基令闭宫门及京师门,派万骑分头搜杀诸韦及死党,武氏宗属也诛死殆尽。当天,朝中大臣以临淄王李隆基为平王,知内外闲厩,兼押左右厢万骑。
在武则天和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政治昏暗,弊端丛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针对社会弊病,在开元年间任用政治家姚崇、宋璟等人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重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灭蝗止灾。721年,李隆基派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全国各地检察逃户和隐田,检出逃户80余万和不少田地。对逃户免6年租调徭役,由各州安插于均田土地上。由此,增加了国家收入。
其次,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注重职官的铨选,强调以功、以才授官,尤其重视直接临民的县令的选任。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吏循名责实,进行政绩考核,作为黜陟的根据。
再次,李隆基接受姚崇建议,压抑佛教,整顿财政,提倡节俭。经过开元年间的改革,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进入了全盛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国力强大的局面。
开元年间,唐朝从契丹手中收复了辽西21州;日本、朝鲜半岛同唐朝的联系频繁;漠北拔也古、同罗、回纥等都重新归顺唐朝;收复了碎叶城,并打败了吐蕃、小勃律,唐朝的声威远播西亚。
杜甫在《忆昔》诗中描写开元时期的繁盛情况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开元年间物价较为低廉平稳,国家仓储盈满,以至“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直至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物价低廉平稳对社会的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时期,户口增长明显。
在李隆基统治时期,大唐国势蒸蒸日上。人们把李隆基统治初期的20多年时间称为“开元盛世”,认为“开元盛世”可与李世民统治时期所出现的“贞观之治”相媲美。
李隆基在中国帝王史上是一代盛世明君,故被称为唐明皇。然而,他又是一个风流天子,和杨玉环有一段哀艳离奇的风流韵事,被人们作为恋爱的经典故事传诵千古。
737年,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死了。从此,李隆基丧魂失魄,宫内虽有妃嫔3000人,又有谁能代替武惠妃呢?没有,李隆基认为一个也没有。他本来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武惠妃死后却时时感到百无聊赖,拖着沉重的脚步逐渐迈向衰老。皱纹密布了,白发突增了……这一切,被心腹太监高力士看在眼中。高力士在李隆基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是他最得力的一个助手。李隆基即位20多年来,高力士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从不玩弄权术,遇到任何问题,高力士总是全力为皇帝着想。
现在,高力士见李隆基长期陷入苦闷之中,很是不安,便对皇帝进言道:“陛下,死者不能复生,不宜为此自损。以奴才之见,这么大的天下,不会找不到一个陛下所中意的人!”李隆基听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高力士又笑着道:“我知道,陛下真心喜欢的只有武惠妃一人,而天下决不会只有一个武惠妃!”李隆基瞪大了眼睛问:“谁?”高力士悄声说:“陛下,我看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样子长得和武惠妃当年一模一样!”高力士一提,李隆基倒是想起来了。那是在前几年正月,他陪武惠妃在骊山温泉养病时,曾见过杨玉环一面,只见她生得面颊白里透红,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着实仙女一般。此时,经高力士一提,李隆基顿时兴致大发,然而突然温度又降了下来:“她是儿媳,要代替武惠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李隆基竭力要忘却杨玉环,但经高力士提起后,就再也忘不了了。
739年新春后的一天,在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的安排下,寿王妃杨玉环被请到了玉真观。正当吃饭的时候,忽有一名女侍走来报告玉真公主:“皇帝驾到!”杨玉环听后很紧张,玉真公主道:“皇帝哥哥办完公事后在苑中骑马,忽然想起我来了,说要在这里吃午饭。我们都是一家人,这里也不是宫廷,你就不必回避了。”正说着,李隆基进来了。这时还没上饭,李隆基就坐在餐桌正面,玉真公主和杨玉环分坐两边。李隆基见寿王妃神色窘迫,便故意找话题问:“听说寿王妃通婆罗门曲?”杨玉环心中大吃一惊,思忖道:“他怎么知道我的底细?”其实,李隆基自高力士提起杨玉环后,因忘却不下,早让人查清了她的底细。杨玉环来自天府之国的四川,自幼爱好音乐,学了不少歌舞,五年前嫁给寿王李瑁作妃子。
今天,见皇帝问到音乐,杨玉环一脸窘态,从容而又稍微拘谨地答道:“我只学了一些,谈不上通!”玉真公主道:“玉环何必客气,皇帝哥哥也很通音乐的。”李隆基道:“既然如此,我们暂且挨一下饿,先奏两只曲子!”玉真公主急忙取来一支笛子。李隆基接过笛子,首先吹了一支曲子。这支曲子不打紧,一下子引来了杨玉环的兴致,浑然忘记了公公和儿媳妇之间的礼数,脱口道:“你这支曲子有改动,把南吕转入变宫!”李隆基高兴地笑道:“你很通音乐嘛,我是有改动,你觉得改得怎样?就这个曲子,你也吹一遍看看!”杨玉环此时似乎回到了童年,接过笛子,展露她特有的才气,吹了起来。曲子还没奏完,便引逗得年已半百的李隆基像小孩子似的拍手叫起好来。一人一曲,一来一往,笛声心声,声声相通。李隆基大笑,杨玉环大笑,玉真公主也在笑。
此后,李隆基回到宫中,魂不守舍,一门心思想着杨玉环。又是高力士为其出谋划策,作了安排。此后,杨玉环回到府中,茶饭少进,睡眠不安,和寿王感情破裂,大吵大闹,一定要入庵出家……
第二年正月初二,朝廷送到寿王府一道敕书,同意杨玉环去万寿庵(太真观)出家,取号太真。杨玉环在万寿庵出家的第六天,便被接往骊山温泉同李隆基相会。此后五年,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杨玉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生活过得像蜜一样甜。
五年的同居生活结束后,到745年,李隆基公开宣布册立女道士杨玉环为贵妃。从此,身份不明不白的杨玉环终于正了名。
从此,两人更加恩恩爱爱。有一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晚上,李隆基和杨玉环来到了长生殿,共同欣赏牛郎织女的相会,两情相悦,相对无言。夜深了,他俩望着夜空中璀璨的星河,看着银河两岸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座,双双不知不觉地跪到地上,对天立誓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七夕誓言,在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作了动情的描述。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潼关失守,李隆基逃往四川。逃到马嵬坡的时候,部队发生哗变,杨玉环被勒死。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至此过早地画上了句号,而他们生离死别、缠绵悱恻的爱情,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们无穷的遥想和遐思。
安禄山恬不知耻地拜杨玉环为干娘后,李隆基越来越觉得安禄山憨厚可爱了,而安禄山的心思也没有白费。到了750年,李隆基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有唐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李隆基又下令为安禄山在京城里建造了一座极其豪华的府邸,一切陈设用具都是用名贵材料做成,就连厨房里的炊具都用金银制作、装饰。
李隆基如此重用、信任安禄山,甚至任由安禄山在内宫里随便进出,亲热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而安禄山则在宫廷的出入和各种交往中,对唐王朝政治上的腐败以及军事上的虚弱了解得清清楚楚,他向上爬的野心就逐步演变成起兵灭唐的阴险计划。
于是,安禄山秘密开始作着叛乱的各种准备。他不断地扩充兵力,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8000人,加以特别训练,组成“壮士营”,作为发动叛乱的骨干力量。他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将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等为谋士,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卖命和出谋划策。他畜养了几万匹战马,收集、打造了大量的兵器、弓箭,还用心腹胡将32人取代了不服他指挥的汉族将领。如此等等的各种叛乱准备都在悄悄进行,只等李隆基一死,他就起兵叛乱。
这时,奸相李林甫死了,杨国忠接任宰相。杨国忠没本事,只是仗着杨玉环得宠,才当上了宰相。因此,安禄山很瞧不起杨国忠,不买他的账。杨国忠也就看不惯安禄山,不时在李隆基面前说他的坏话,甚至还多次说安禄山要拥兵造反。但是,李隆基对安禄山信任得很,根本不相信杨国忠的话,还批评杨国忠。
755年,安禄山经过十年的精心准备,决定发动叛乱。他假造了一份李隆基的诏书,然后把将士召集起来宣布道:“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大多觉得很突然,但既然是圣上旨意,谁又敢不服从呢!
第二天,安禄山便带领15万叛军。从范阳出发。从天宝年间以来,唐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军队没有丝毫的战斗准备,缺乏战斗能力,再加上那一带本来就是安禄山直接管辖的范围,因此,一见到安禄山叛军的气势,沿路的文臣武将都吓得惊慌失措,有的开城迎接叛军,有的弃城逃跑,有的坐以待毙,被叛军擒杀。叛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易占领了黄河以北24郡的大片土地。
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李隆基一开始还不相信,以为是有人造谣。不久,叛军陷城的警报接二连三地送到他面前,才不得不相信。李隆基召集百官大臣商议对策,满朝文武都慌了神,惊吓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杨国忠扬扬自得地说:“怎么样,我早就说过安禄山要造反,被我说准了吧。不过没关系,皇上不必担心,安禄山的将士是不会跟他走的。我保证,用不了十天,安禄山的人头就会被人砍了送来。”李隆基见杨国忠说得那么肯定,心里稍微平定一些。可是,叛军仍在长驱直进,不久就渡过黄河,攻克了洛阳。
安禄山进了洛阳城,迫不及待地自封为“大燕皇帝”,年号圣武。这时,离他范阳起兵,才不过三个月时间。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领本军讨逆。756年,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大同),大败叛军薛忠义,坑其骑兵2000人。接着,郭子仪又派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在今山西),大获全胜。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的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捷报传到京城长安,朝廷即命郭子仪回朔方补充兵员,然后从正面战场出击叛军,以图收复洛阳。郭子仪则认为,必须夺取河北各郡,切断洛阳与安禄山老窝范阳之间的联系,绝其后方供给线,才能有效地打击叛军前线的有生力量。依此策略,郭子仪分1万兵马给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李光弼即由太原出井陉口,一连收复7座县城,直奔常山(今河北正定)。史思明闻讯,率5万大军从西包围李光弼于常山,双方展开激战,持续40多天。李光弼消耗很大,寡不敌众,被迫困守。郭子仪急率军东进,火速驰援常山,与李光弼会合,以10万官军与史思明会战于九门城(今河北藁城西北)南,大获全胜。
此后,郭子仪又将计就计,利用史思明求胜心切的心理,采取先疲后打的战略,用500精锐骑兵交相掩护,牵着史思明的叛军疾速北进。待史思明已经人困马乏,郭子仪乘其疲惫不堪之机,返军掩杀,大败史思明,歼灭了他的5万人马。
安禄山忽闻败报,心惊胆寒,急忙从洛阳抽调2万兵马北上增援。又发范阳老巢的精兵万余人,令牛廷蚧南下助战,会合5万叛军准备卷土重来。郭子仪此时驻扎恒阳(今河北曲阳),他见贼兵兵锋甚锐,兵力大增,欲求决战,仍然实行疲敌战术,加紧修缮防御工事,深沟高垒,严阵以待,他告诫手下将领说:“贼兵势大,我军宜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夜袭其幕,方可取胜。”
史思明5万叛军欲战不能、欲退不可,大大挫伤了锐气。特别是郭子仪的扰敌战术使叛军整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当叛军被拖到相当疲劳的程度时,郭子仪对李光弼说:“敌已疲惫,我们即可出战。”于是,两位大将在嘉山(在今河北)摆开了战场。郭子仪指挥沉着,攻防得当,唐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直杀得叛军四处溃逃。史思明见败局已定,吓得慌不择路,坠下战马,丢了头盔,连靴子都跑掉了,他光着两脚,拄着一条断枪,逃回博陵。嘉山一战,叛军被斩杀4万多人,被生擒5000余人,损失战马5000余匹,郭子仪一时声威大震。河北10多个郡的地方军民自发集结武装,支援和响应官军,他们纷纷诛杀叛兵叛将,归迎唐朝。
安禄山丢失河北,则后方交通线被切断。叛军将士家在范阳者都惶惶不安,忧虑后退无路。安禄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慌,对他的军师高尚、严庄骂道:“你们叫我反唐,说是万无一失。现在起兵已经几个月了,后路被郭子仪切断,只剩下汴、郑几州,进退两难,万无一失在哪里?”最后,他和谋士们不得已考虑出一个放弃洛阳、撤回范阳的计划。
郭子仪在河北的辉煌战绩,扭转了唐军仓促应战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郭子仪提出了坚守潼关、挥军北上、直捣范阳的方略。如果朝廷采纳,平定安史之乱已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至关紧要的时刻,李隆基听不进郭子仪的正确意见,而对杨国忠的瞎指挥却言听计从。结果造成潼关失守,哥舒翰兵败被杀,京城长安随之陷落,叛军从困境中得以解脱。
757年,叛军出现内讧,安禄山被帐下李猪儿杀死。此时,朝廷诏令郭子仪率军直趋京师,又从回纥那里借兵15万,准备趁机大举进攻叛军。当年九月,广平王李豫率蕃、汉军队进攻长安。郭子仪与贼将安守忠、李归仁在京西香积寺之北展开了激战,从午时至酉时,斩杀叛军6万多人。贼将张通儒放弃长安,逃到陕郡。第二天,广平王李豫进入京师,城中老幼百万人夹道欢呼,他们流着泪说:“没有想到今天又见到官军。”
郭子仪收复了都城长安后,又奉命率军乘胜东进,攻打洛阳。安庆绪听说唐军前来攻城,慌忙派大将严庄、张通儒带领15万大军前去迎战。叛军在新店(在今河南)与唐军相遇,随即展开激战。由于叛军依山扎营,居高临下,形势对唐军非常不利。郭子仪趁叛军立足未稳之机,选派了2000名健壮的骑兵,向敌营冲杀过去,又派了1000名弓箭手埋伏山下,再令协助作战的回纥军从背后登山偷袭,自己则亲率主力与叛军正面交战。战斗打响之后,郭子仪佯装败退。叛军倾巢出动,从山上追赶下来。这时,突然杀声如雷,唐军埋伏的弓箭手像神兵天降,万箭齐发,无数的箭簇像雨点一样射向叛军。郭子仪折回马头,率军又杀了个回马枪。这时,叛军的背后又传来高呼声:“回纥兵来了,快投降吧!”叛军前后被围,左右遭打,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夹击之下,被打得一败涂地。严庄逃回洛阳,同安庆绪一起弃城北走,官军一举收复洛阳。
长安与洛阳相继收复,唐肃宗李亨欣喜万分,他激动地对入朝参贺的郭子仪说:“虽然天下是祖上传袭给我的,但却如同将军再造的一样啊!”郭子仪谦逊地答道:“臣奉旨尽责而已。”
758年,李亨命郭子仪同九节度使攻打逃进相州的安庆绪。但由于九节度使互不统属,各路唐军均被叛军击败,负责监军的宦官鱼朝恩把责任都推给了郭子仪,李亨不辨真伪,夺了郭子仪的兵权。此间,由于史思明曾在相州替安庆绪解了围,自认为立了大功,要和安庆绪平分兵权。安庆绪不肯答应,史思明便杀之而并其军,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史思明听说郭子仪被夺去兵权后,于759年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但占据洛阳不久,史思明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
762年,李亨被李辅国惊吓而死,其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陷于内忧外患之中的李豫在危亡面前,不得不启用郭子仪。他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德宗)为统兵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10万,攻打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史朝义的部下田承嗣、李怀仙等见大势已去,遂率部向官军投降。763年,史朝义看到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上吊自杀。至此,延续了7年零3个月的安史之乱才算完全平定。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仍然是朝廷的一大祸患。在各个藩镇中,淮西是个顽固的割据势力。虽经肃宗、代宗、德宗几朝的征讨,仍未能真正肃清。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征讨淮西,但是他派去的统帅,不是腐朽的官僚,就是自己另有企图。结果,花了整整三年工夫,费了大量财力,都失败了。朝廷官员都认为不能再打下去,大臣裴度却认为淮西好比身上长的毒疮,不可不除。李愬上表请示率军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李愬是德宗时大将李晟的儿子,本来只是一个下级官吏,但他很有谋略,又善于骑马射箭,是个将才。
817年,朝廷任命李愬为唐、随、邓三州(在今河南、湖北一带)节度使,率军出征蔡州,征讨吴元济。
李愬了解到,由于连年打仗败多胜少,官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所以,到唐州上任的时候,故意对出城来迎接他的官员说:“皇上知道我懦弱怕事,能够忍受屈辱,所以才派我来抚慰你们。至于攻城作战,那并不是我的职责。”军士们听说了,知道目前并不打仗,人心安定下来。这话传到了吴元济的耳朵里,他真的以为李愬是个胆小怕事、不敢打仗的人,加上李愬官职卑微、名声不大,就更不把李愬放在心上。
李愬到唐州以后,下令解散原来官员设置的戏班和乐班,不举行任何宴会,自己和士卒同甘共苦。他经常到各个营房去探望,看见伤病的士卒,就亲自端汤送药,进行慰问。军士们见主将这样关心他们,都表示愿意为朝廷出力作战。李愬见军心已经振作,士气日益高昂,而蔡州又比较空虚,于是暗暗下了袭取蔡州的决心。他一面扩充军队,赶造兵器,一面对敌军分化瓦解,优待和重用俘虏。
李愬的部将活捉了淮西勇将丁士良,李愬不但没有杀他,而且叫他当了“捉生将”,去招降其他叛军将领。听说李愬这样优待俘虏,淮西的老百姓纷纷前来投奔,淮西的士卒和将领也不断前来归顺。李愬都亲切抚慰他们,生活上给以妥善安置。凡是从淮西过来的人,李愬都亲自找他们谈话,这样,就把淮西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为袭取蔡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时候,唐宪宗任命坚决主张平定叛乱的宰相裴度当了统兵元帅,驻扎在郾城,统一指挥平定淮西的军事。李愬见攻打蔡州的条件已经成熟,就制定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派人送到郾城。裴度十分赞赏李愬的用兵策略,说:“要破蔡州,非出奇计不能制胜。”立即批准了这个方案。
十月十五一早,北风骤起,天空浓云密布,接着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李愬传下将令:李祐带领3000敢死队为先锋,他自己带领3000人马为中军,李进诚带领3000人为后卫,立即从文成栅出发。将领们问出兵到哪里去,李愬只是说:“向东开拔!”
黄昏时候,队伍行进到离蔡州城70里的张柴村,把守卫在这里的淮西军全部歼灭。李愬传令部队稍微休整一下,留下500人守张柴村,大部队连夜继续东进。将领们又问到底到哪里去。李愬这时候才说:“到蔡州城,捉吴元济!”大家听了大吃一惊,可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冒雪行军,当天下半夜即到达了蔡州城下。
因为多年来官军从来没有到过蔡州城,所以淮西军一点也没有防备。李愬等将领在城墙上挖下土坎,攀登上去,精壮士卒也跟着爬了上去。他们把正在熟睡的淮西军守城士兵全部杀死,只留下更夫继续打更。然后打开城门,大队人马一拥而入。鸡叫三遍的时候,吴元济才知道唐军攻进城了,他赶紧带领亲兵,登上内城的牙城进行抵抗。
李愬命令部将攻打牙城,捣毁了牙城的外门,收缴了里面的兵甲器械。天亮以后,官军放火焚烧内城的南门。城里的老百姓平时恨透了吴元济,这时候都争着背柴担草,帮助官军焚烧城门。城门烧毁了,官军又拥入内城。吴元济见大势已去,只好在城上低头请罪。第三天,李愬命令把吴元济装进囚车,押送到京城报捷。
李愬平定淮西、活捉吴元济的消息传到河北后,令河北藩镇大为震动,纷纷表示服从朝廷。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暂时安定了下来。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掌权,朝廷党争,皇帝昏庸。贵族官僚霸占了大量土地,百姓却没有地种,只得到处流亡。有些地方发生了灾荒,农民靠吃草根树皮过活,官吏却仍旧向他们催逼赋税。农民活不下去了,只能揭竿而起。
875年,濮州(今山东鄄城)人王仙芝率领几千人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很快攻占了曹州(在今山东)和濮州。附近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一下子发展到几万人。
在王仙芝起义军占领的冤句(在今山东)有个私盐贩子黄巢,年轻时曾经到长安应考科举,没有考上。黄巢在长安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愤慨地写下了一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示了自己立志推翻唐朝统治的决心。这时,黄巢看到王仙芝起义,也组织几千人起兵响应。
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朝廷就提议招降王仙芝。王仙芝准备接受朝廷招安,黄巢一气之下,自己带领队伍作战去了。王仙芝的力量大大削弱,朝廷便不再理会他。不久,王仙芝兵败被杀,余下的残兵就投奔了黄巢。大家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太保均本大将军”。
黄巢带领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官军力量空虚的南方挺进。他们转战了大半个中国,一直打到了广州。然后,起义军挥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洛阳,洛阳官员马上开城投降了。接着,黄巢又下令向长安进军,走小路攻破了潼关。唐僖宗由几百个士兵保护着,慌慌张张地逃往成都去了。黄巢带领起义军开进长安,百姓兴高采烈地欢迎起义军进城,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黄巢在长安当了皇帝,国号叫大齐。新政权建立了,但控制的地方却非常小。黄巢一直流动作战,打下的地方都没有派兵把守,他一走,这些地方又被官军占领了。
唐僖宗逃到成都以后,集结军队把长安包围起来。几十万起义军挤在一起,粮食都吃光了。后来,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又调来了沙陀族酋长李克用的骑兵,击败了起义军。黄巢见形势不利,就撤出了长安,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也有人说黄巢出家当了和尚。这次大起义历时10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没有多久,统治了将近300年的唐朝就灭亡了。
在统一的封建国家里,必然含有封建割据的因素。每当统一势力衰弱的时候,割据势力便要乘机发动战争,占领土地,形成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唐时有两次割据。第一次自安史之乱时开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内附诸部落结合成反唐力量。第二次自农民起义军失败时开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起义军被反动武力压倒,不能成长为统一全国的力量,各个割据者得以毫无制约地进行混战。两次割据战争,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第二次尤为惨烈。南方在第二次割据战争中也遭受破坏,只是比北方轻得多。这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割据者混战的情形相似,但战争规模唐末比东汉末更大,东汉末混战的结果,只出现三个割据国,唐末却出现五代十国。
汉族从传说时代起,就显出雄伟的气度,与各族相处,主要是在文化上求同,不过分在族类上立异。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这种情形愈益确实有征。两汉是强盛的大朝代,不断地吸收大量的外来居民。特别是东汉时期,匈奴等族得到朝廷的允许,迁入边境内居住,大部分游牧者逐渐转化为农民。在融合过程中,极度腐朽的西晋朝发生内乱,内徒诸族的统治阶级乘机发动战争,造成十六国以及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最后,由于诸族融合过程的完成,隋内部不再有汉族与游牧族的斗争。唐朝同东汉一样,也是允许内附诸族大量迁徙到境内居住,河北道容纳内附人尤多。因为河北、河南是隋末战争的中心地区,人口损耗极重,唐朝廷开放河北,主要是想补充人口。630年,唐灭东突厥,得内附户10余万人,唐太宗集朝臣商议,窦静主张使居塞外,为中国守边,“置之中国,有损无益”。温彦博主张突厥生活习惯与汉族不同,不宜居内地,宜使居边境内诸州,充实空虚的地面。魏徵主张使回到突厥原地,不可留在中国,免得将来成“腹心之疾”,追悔不可及。温彦博反驳说,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如果对突厥人有教有养,几年以后,都成了唐民,有什么后患。唐太宗采用温彦博的建议,使突厥人居住幽州(河北道)到灵州(关内道)一带。唐高宗时,突厥人陆续内附,都住在河曲六州(丰、胜、灵、夏、朔、代)内。716年(开元四年),突厥毗伽可汗立,内附人谋逃归突厥,并州(山西太原)长史王晙(jun)主张将内附人迁徙到内地,说20年后旧俗改变,可以变成唐的精兵。唐玄宗不曾采取王晙的建议,仍让突厥内附人居沿边诸州。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处理内附人大抵有三种办法。一种是对游牧人,指定居住在边州,仍保持部落旧俗,只要能耕种,自边州徙居内地诸州,也并不禁阻。一种是对农业国人,可直接迁到内地,如669年,唐高宗徙高丽民户约4万到江南、淮南及山南、京西诸州。677年,唐高宗又徒高丽民户到内地,分居在河南、陇右诸州。又如722年,唐玄宗徙河曲六州残余突厥人(居边州已久,从事农业)5万余口到许、汝、唐、邓、仙、豫等州。一种是对商人及诸族酋长,得在各城市自由居住。一般说来,唐对内附人迁居内地,是不设什么禁限的,因之,沿边诸州以及接近这些州的内地,居住着不少内附人。
唐玄宗时,府兵制已完全破坏,边镇军队却大扩充。722年,改行募兵制,应募的兵士,自然很大一部分是内附人,充当骑兵更是内附人的专业。将校中也有许多内附人。755年,唐玄宗准许安禄山以蕃将32人代替汉将,安禄山所率范阳镇,变成以蕃将为主、汉将为辅的军队,叛乱就从此发生,并且长时期继续下去。
大量内附人居住在高度发展的唐社会里,经济上、文化上都要经过一个融合过程,天宝年间的腐朽政治,使得融合过程表现为战争的形式。已经融合的内附人,以李光弼(契丹酋长李楷洛的长子)为代表,成为保护唐朝的重要力量,立功不少于汉将汉兵。未曾融合的内附人以安禄山为代表,一直保持着割据势力,占有河北三镇。唐末,又有内附的沙陀部落参加割据战争,五代中唐、晋、汉三个小朝廷,都是沙陀统治阶级建立的割据国。最后,由于内附人融合过程的完成,北宋内部不再有汉族与游牧族的斗争。
总之,唐两次割据,第一次的发动者是内附人的统治阶级,第二次是汉族统治阶级内部分裂,沙陀成为分裂活动的重要参加者。
第一次割据
安禄山是杂胡(父胡人,母突厥人),史思明是胡人。二人都居住在营州,充当互市牙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用二人为小将,使侵害奚、契丹。二人凭着狡猾和勇力,逐渐得到张守珪乃至唐玄宗的重用。744年,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统率兵马比别镇都多。750年,安禄山又被任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黄河以北军政、民政都归其一人掌握。他收集一批徒党,其中蕃汉文武全有,以高尚、严庄为首,积极策划叛变。749年,王忠嗣暴死;751年,武库起火,烧兵器37万件,也可能是安禄山阴谋的一部分。755年,安禄山以惩罚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在军中宣布:谁敢持异议动摇军心,查获后,灭三族。这说明很多士兵并不赞成反叛。安禄山攻入洛阳,留史思明守河北。756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分兵攻入长安,唐玄宗逃到成都,唐肃宗在灵武继位。757年,安庆绪杀安禄山,自立为燕帝。唐军收复长安,出潼关击洛阳。安庆绪弃洛阳逃归河北邺郡。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进兵到河南,取得洛阳城。761年,史朝义杀史思明,自立为燕帝。762年,史朝义被唐军击败,弃洛阳逃到河北,763年又逃到范阳。范阳守将李怀仙杀史朝义。安史叛乱形式上算是结束了。
安禄山用来作乱的精兵有曳落河(同罗、奚、契丹降者)、六州胡(河曲六州突厥)数万人。安庆绪失败后,曳落河、六州胡带着大批掠获的人和物,逃到范阳投史思明。史思明为安禄山攻河北诸郡县时,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物、妇女都被掠夺,壮男被迫当役夫,尤其野蛮的行为是用刀枪刺杀老幼病弱,以之作为游戏;每郡置防兵三千,其中杂有监视汉兵的蕃兵。史朝义逃奔到范阳,随从不散的只有胡骑数百人。这些事例,说明安、史叛军主要是以杀掠为目的的蕃兵,将领是野心更大、行为更恶的蕃将和一些转化了的汉将。所以,安禄山、史思明尽管死去,留下来的军队依然保持原有的特性,与唐朝处于对立的地位。
史朝义逃到河北,唐军追击,史朝义部将邺郡节度使薛嵩、恒阳节度使张忠志(李宝臣)、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及田承嗣等人先后投降唐朝。763年,朝廷任命这些降将为节度使。河北名义上归还朝廷,实际是朝廷承认安史叛军的割据为合法。
藩镇叛乱的经过,已在介绍唐中期的政治概况时作了些说明,这里只说各镇内部劫夺的事情。显而易见,以杀掠为目的的军事集团,内部是不可能相安无事的。
实行割据的藩镇,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取得唐朝廷的官爵,表示不是叛镇。在本境内,招集徒党,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尽量保持独立的权利。藩镇境内养大量军队,用来钳制民众并出境作乱,民众的痛苦可以想见;唐朝廷因抵御藩镇,也养大量的军队,加重搜括财物作军费,唐境民众特别是江淮地区的民众,痛苦又可以想见。腐朽的唐朝廷和以杀掠为业的藩镇,配合起来构成了全国民众的大祸害。
下列三镇是割据河北的强镇。此外,还有一些较弱的割据者和短期割据者,这里不再叙述。
魏博镇——田承嗣是安禄山的死党,是蕃化的汉人。他是诸叛将中最凶狡的一个,投降唐朝做了魏博节度使后,积极准备永久割据。他强迫本境内壮男当兵,只留老弱人耕种,数年间兵多至10万;又选强悍人1万充卫兵,称为牙军,给养特别优厚。节度使依靠牙军的支持,到后来,牙军操纵节度使的进退。812年,魏博镇内讧,牙军废田氏继承人,拥立牙将田弘正(非田承嗣子孙)为节度使。当时唐宪宗在位,朝廷颇有威望,田弘正懂得归朝有利,举魏博镇反正。田氏割据魏博镇49年,田弘正归朝,割据算是告一结束,但割据势力依然存在。
821年,幽州、成德两镇叛。822年,魏博牙兵拥牙将史宪诚(奚人)反叛,节度使田布(田弘正的儿子)被迫自杀。唐穆宗即任史宪诚为节度使。魏博联合幽州、成德两镇,又恢复割据。829年,牙军杀史宪诚,拥牙将何进滔为节度使。870年,牙军杀何氏继承人(何氏割据42年),拥立大将韩君雄为节度使。883年,大将乐彦祯废韩氏继承人(韩氏割据14年),自立为节度使。888年,牙将杀乐氏继承人,立罗弘信为节度使。当时已进入第二次割据时期,罗弘信依附朱全忠,参加朱全忠、李克用二人争夺河北的大战,相、卫两州民众大部分被杀死。906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感到牙军的威胁,借朱全忠兵歼灭牙军,凡灭8000余家,连婴儿都杀死。魏博镇从此衰弱,受朱全忠支配。912年,梁将杨师厚灭罗氏(罗氏割据25年)。魏博镇自田承嗣至罗氏灭亡,割据凡150年。
成德镇——李宝臣原是奚人,擅长骑射,范阳将张锁高养为义子,得姓名为张忠志。安禄山反叛,又做了安禄山的义子。他投降唐朝较早,朝廷任为成德镇节度使,并赐姓名为李宝臣。781年,李宝臣死,子李惟岳继任。782年,王武俊杀李惟岳(李氏割据20年),举成德镇投降唐朝。
王武俊原是契丹人,善于谋划,得李宝臣信任。杀李惟岳后,唐德宗即任为恒冀观察使。王武俊怨朝廷不给节度使名义,起兵反叛。784年,王武俊又投降唐朝,得到成德军节度使名号。唐宪宗灭淮西、淄青两叛镇,成德镇孤立。820年,王氏继承人王承元自请归朝(王氏割据39年)。唐穆宗任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822年,王庭凑鼓动牙兵杀田弘正,又恢复割据。
王庭凑原是回鹘人,非常阴险狡诈,得王武俊喜爱,被养为义子。杀田弘正后,自称留后。朝廷不得已任王庭凑为成德节度使。王庭凑三传至王熔,正当唐末大乱。王熔依附李克用,成德境成为梁(朱全忠)晋(李克用、李存勗)两军互攻的大战场。921年,部将张文礼杀王熔(王氏割据100年)。922年,李存勖杀张文礼。成德镇自李宝臣至王氏灭亡,割据凡160年。
幽州镇——幽州镇是安史叛军的巢穴,也是河北三个叛镇中最为强大、内部劫夺更为剧烈的一镇。李怀仙原是被契丹役使的胡人,后来加入安禄山叛军,做了一个偏将。史朝义任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死,唐朝又任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768年,部将朱希彩、朱泚、朱滔合谋杀李怀仙,朝廷任朱希彩为节度使。772年,部属杀朱希彩,拥立朱泚,朝廷任朱泚为节度使。773年,朱泚使朱滔率五千精骑到京西防秋,对朝廷表示恭顺。唐代宗给朱滔重赏。朱滔归幽州,劝朱泚也入朝,说是得天子喜欢,可以保子孙富贵。朱泚听信他的话,774年,入朝。朱滔拒绝朱泚回镇,朝廷任朱滔为留后。781年,朝廷任朱滔为节度使。785年,朱滔死(朱氏割据14年),将士拥刘怦为节度使。刘怦将死时,唐德宗任刘怦子刘济为节度使。
810年,刘济次子刘总杀刘济,又杀长兄刘绲,唐宪宗任刘总为节度使。刘总见众多叛镇都被削平。821年,奏请弃官为僧。唐穆宗任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代刘总。当年,将士逐张弘靖,拥立朱克融。朝廷任朱克融为节度使。826年,将士杀朱克融,拥立李载义。831年,杨志诚逐李载义自立。834年,将士逐杨志诚,拥立史元忠。841年,偏将陈行泰杀史元忠自立,牙将张绛又杀陈行泰自立。唐武宗用李德裕策,破例不加任命,别任幽州旧将张仲武为节度使,张绛被逐,张仲武与朝廷发生较好的关系。849年,将士逐张仲武的继承人,拥立周。850年,周死,将士拥立张允伸。872年,张公素逐张允伸的继承人自立。875年,回鹘人李茂勋(唐武宗时回鹘国破败,李茂勋等内附)逐张公素自立。876年,李茂勋传位给儿子李可举。885年,李可举约成德镇王熔共同防御太原李克用进兵河北地区。李可举使部将李全忠攻易州,被守军击败。李全忠收败兵回攻幽州,李可举自杀。李全忠做了节度使。886年,李全忠死,子李匡威为节度使。893年,李匡威率兵救王熔,弟李匡筹据幽州城自为节度使。李匡威谋夺取成德镇,被王熔杀死。蔚州守将刘仁恭攻李匡筹,战败,投奔李克用,劝李克用攻幽州。
895年,李克用攻破幽州,李匡筹败死。李克用任刘仁恭为节度使。刘仁恭得幽州,不再听李克用调遣。897年,李克用攻幽州,大败,兵士死亡过半。刘仁恭依附朱全忠,发兵10万攻魏博镇,屠贝州(治清河,河北清河县),投尸于清水,清水被壅塞不能流。朱全忠发兵救魏博镇,大破刘仁恭军。朱全忠军追击,自魏州以北数百里,沿路都是刘仁恭军尸体。906年,朱全忠率兵攻沧州(守将是刘仁恭长子刘守文),刘仁恭发境内15岁以上、70岁以下全部男子当兵,面上刺“定霸都”三个黑字,文人在手臂上刺“一心事主”四字。沧州城被围百余日,城中人吃泥土甚至人相食,居民大半饿死。刘仁恭向李克用求救,出兵数万供李克用使用。李克用攻朱全忠的潞州,朱全忠才解沧州围退兵到贝州。907年,刘守光(刘仁恭次子)拘禁刘仁恭,俘获刘守文,自为节度使。913年,李存勖攻破幽州,杀刘仁恭、刘守光。幽州镇自李怀仙至刘守光,割据凡151年。
以上河北三叛镇,是野心蕃人、汉族豪强、失意文土的结合体,割据约150年,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破坏力,三叛镇实是唐时社会的毒瘤。三镇割据,大体上有三个动向。在唐中期,三镇主要是和朝廷对抗,要确立割据者子孙世袭制。在唐后期,朝廷承认世袭制,有人夺得节度使,即照例任命,魏博、幽州两镇转为剧烈的内部劫夺。在唐末、五代,三镇加入梁、晋两国的混战,河北遭受更严重的摧残,但割据状态也从而结束,黄河流域又合成一体,自唐前期以来,内附人的融合过程基本完成了。
藩镇割据是一幅群盗劫杀图。前面一个又一个的强盗拿着刀在劫杀,背后又是一个个强盗暗藏着刀准备劫杀前面的人,忽得忽失,以暴易暴,丑恶不堪入目。朝廷拥有巨大的兵力,足以消灭割据者,但本身已经腐朽,养兵多,只能支出更多的军费,使民众负担更重的赋税,对割据者却并无实际作用。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取淮西并对他说,淮西是一个孤立的小镇,国家经常置数十万兵四面防御,军民劳苦,费用浩繁,实在不是久长之计,如今不取,以后将更难下手。唐宪宗用兵,果然收效。这说明不是叛镇太强而是朝廷太缺少进攻的决心。大抵朝廷对叛镇,平时聚兵防御,无积极进攻的准备;有时进攻,无切实有效的办法;河北叛镇一时归顺,无消除隐害的措施。藩镇纷起叛乱,河北割据竟至150余年,归根说来,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朝廷本身的腐朽。
第二次割据
唐朝后期,朝廷放弃河北,不再对三叛镇用兵。淮西镇消灭后,河南地区完全受控制,江、淮赋税到长安,路上通行无阻,唐朝廷也就愈益奢侈腐朽。黄巢起义爆发以前,唐在河南地区的诸镇,兵力薄弱,江南地区更是兵备空虚,因之,起义军纵横南北,受唐兵的阻力并不大。但是,一大批新起的反动势力,借对抗起义军的机会,纷纷拥兵割据,从此出现一幅比第一次割据更凶暴、更丑恶的群盗劫杀图,全国百姓都直接遭受劫杀的大灾难。
在众多割据者中,李克用、朱全忠两人最强。从唐末藩镇割据,历史逐渐走向五代十国。
唐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较稳定、少动荡的时代,当时的许多文人骚客都把诗歌作为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当然,也有一些不屑于与这些所谓的“宫廷文士”为伍而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唐诗也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四杰活动于太宗、高宗、武后时期。以年岁论,卢、骆大约比王、杨年长20岁左右。四人均是英姿勃发的少年天才。骆宾王7岁即能作诗,被称为神童,流传下来的四言绝句《鹅》至今仍为世人广为吟诵。杨炯10岁即应童子举,翌年待制弘文馆。王勃16岁时被太常伯刘祥道称为神童而表荐于上。卢照邻20岁即为邓王府典签,“王府书记,一以弈之。王有书12本,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但是在仕途上,他们都不得志。四人中,仅杨炯官至县令。年少志大,才高位卑,这种人生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
在四杰之中,王勃写过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及《滕王阁诗》,一直流传至今。诗云: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为王勃游洪州滕王阁时所作。不幸的是,这位少年诗才、人中之杰,在离开滕王阁乘船渡南海时,不幸落水身亡,年仅27岁。
王勃死后,四杰中的其余三人悲痛欲绝,尤以杨炯为甚,因为杨炯平素与王勃颇为亲近,二人时常互递诗篇,共同研讨。杨炯还曾亲自为王勃的诗集作序,由此可见二人关系并非一般。但他很快从失友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以“开辟翰苑,扫荡文场”的气概向“绮艳婉媚”的宫廷遗风发出挑战,以刚健大胆的追求,开始改变唐诗风貌。他流传给后人的诗作最后汇编成一本《盈川集》。
三杰还以拯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为诗歌注入了高情壮思和倜傥意气。卢照邻在《咏史四首》中,赞颂了“处身孤且直”“唯唯何足荣”的季布,“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的郭泰,“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的朱云。同时,他还直接批判上流贵族社会,在长篇巨制《长安古意》中写道:“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日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诗中对帝京风物以及豪贵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极尽铺张排比之能事,然后在此突然一转,指出在活动不已的宇宙中,荣华富贵不过如过眼烟云,终归幻灭。而这种穷奢极侈的生活也不过供后人感叹罢了,由此否定了贵族社会秩序的永恒价值。
在四杰之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骆宾王。骆宾王7岁能诗,成年后屡以建立英雄功勋自许,时有《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中诗句为证:“勒功思比宪,决策暗欺陈。若不犯霜雪,虚掷玉京春。”但是,他一生仕途不顺,最高的官职只做到长安主簿,后又至侍御史。不过,当时武则天掌权,任用酷吏,无中生有,大造谋反案。骆宾王很快被牵连下狱,蒙受不白之冤。直到唐高宗改元“调露”进行大赦,他才得以出狱。
至此,骆宾王对“女权祸国”的武则天异常痛恨。684年,李世的孙子徐敬业联合一些和武则天有仇的人对其进行讨伐。骆宾王当即挥笔写了“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的诗句,赶到扬州,投入到徐敬业的大军之中,并且亲自写了《讨武檄》。
这篇檄文分三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中,骆宾王以尖锐锋利的措辞指出:武则天出身低贱,本性不睦。趁杨妃之手混迹至太宗身边,骚姿作态,始骗得太宗宠幸,成为他身侧的低级妃嫔。又借更衣之机淫乱迷惑东宫,隐瞒私情得到高宗宠幸。嫉恨其他妃嫔,算尽机关,耍弄手腕,欺君惑主,窃据皇后之位。性情之狠如豹狼,心肠之毒胜蛇蝎。图谋篡夺皇位,杀亲子、灭良臣,人神共愤、天地同诛。文中言之凿凿、情之切切,有理有据,气势磅礴,迅速流传开来。人们看过之后,纷纷称赞骆宾王的气概和胆魄。
《讨武檄》很快传到东都洛阳。武则天收到大臣呈奏上来的《讨武檄》,便让内侍读给她听。内侍读着读着,吓得声音发抖。武则天缓缓说道:“又不是你写的,你害怕什么?”然后让内侍继续往下念。念过之后,竟不怒反笑,道:“这文章是谁写的?”内侍回答说是骆宾王。武则天沉默了一会儿,遂叹了口气,说道:“此等人才不在朝中为高官,那定是宰相失职了!”由此可见骆宾王的檄文的气势、文采的动人之处,以致他所要讨伐的人都赞不绝口。
事后,武则天召集文武群臣,派大将李孝逸带领30万大军前去攻打徐敬业。但临行特别嘱咐,不要杀了骆宾王,要捉活的回来。
徐敬业人马不多,很快便兵败被杀。但李孝逸派人四下搜索,也未见骆宾王踪迹,有人说骆宾王死于乱军之中,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骆宾王究竟生死与否,身处何处,已是一个历史谜团。
李白是不世出的文学天才,他的诗歌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处世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历来都被后世诗家奉若神明。
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西域碎叶城(在今中亚地区,唐朝时这里是唐朝疆域,曾在这里设北庭都护府)。他5岁时,随家庭内迁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故李白亦号青莲居士。李白少年时,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喜剑术,好任侠。25岁起,出三峡,去蜀远游,长江上下,黄河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李白性格豪放,广为交游,兴致一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毫不吝惜。李白怀有“济苍海”“安社稷”的政治抱负。李白常常把自己比做管仲、诸葛亮、谢安一流人物,希望像这些英雄人物一样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不愿像当时一般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考试的道路。他要靠自己的学问、品德获得声誉,一举成名。
742年,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的一曲《乌夜啼》被玄宗李隆基赏识,下诏宣他进京。这时,李白正在会稽的剡溪一带游览,突然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入京。李白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急忙把诏书又看一遍。进京,朝见皇帝,干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这是他多年的理想,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他立即停止游览,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临出门,他高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1岁的李白像年轻人一样满怀豪情,要做一番大事业。
到长安不久,年已80岁的文坛领袖贺知章慕名来访。李白将《蜀道难》一诗送他。贺知章读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猨猱(长臂猿)欲度愁攀缘”,“扪参历井(参、井,星名)仰胁息,以手抚膺(胸)坐长叹”,以及“连峰去天不盈尺”等诗句时,啧啧赞赏,诗未读完,即拍案叫绝,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诗仙。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
李隆基召见李白时,也予以特殊的礼遇,说:“卿为平民,而为朕知,足见卿的道德文章,非常人可比!”并请李白坐到“七宝御床”上谈话,与其共进御膳。李隆基还亲自为李白把热汤调冷些,这就叫“御手调羹”。在封建时代,这对臣民来说是最高礼遇了,李白也因此名噪天下。不久,李隆基就让李白做了翰林供奉,这是一种在宫中写诗作文,专供皇帝公卿欣赏助兴的官职。李白既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家大事,又没有分派给他什么重要公务,而且难得有几次召见。召见的时候,不是陪皇帝和贵妃游山玩水,就是让他写“宫中行乐词”。这种生活离李白的理想太远了,他不愿意做这种宫廷诗人。在长安,李白无所作为,就整日同诗友们聚会,以酒浇愁,成了长安饮酒八仙之一。故有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天,李白刚刚和朋友贺知章、张旭等人在酒楼饮酒回来,喝得醉醺醺的,内侍跑来传他进宫。可是,怎么也叫不醒他。急得内侍只得用冷水浇他的头,好容易扶上马,送到后宫。原来,后宫沉香亭畔的牡丹花开了,李隆基、杨玉环由高力士和杨国忠陪着,在亭子里赏花。牡丹花开得十分艳丽,映衬着杨玉环娇美的脸庞。李隆基看得十分高兴,便吩咐把李白叫来,要他写诗助兴。李白踉踉跄跄步入沉香亭,给皇帝和娘娘行过礼。李隆基看他醉态可掬的模样,不禁好笑,便说:“太白,你且坐下。今天牡丹盛开,你替朕写一首牡丹诗。”李白谢了坐,在太监搬来的一个锦墩上坐下来。一边望着亭外颜色缤纷、竞相开放的牡丹花,一边构思。他想起不久前有幸目睹杨玉环的舞姿,舞步那么轻盈,像一朵白云在飘来飘去。于是,李白的第一句诗便有了:云想衣裳花想容。
锦墩有些矮,李白坐在墩上,双脚便伸了出来。李隆基在上面看到李白的两只靴子,不但很旧了,有的地方竟开了绽,便随口问道:“太白,你的靴子怎么破成这样?”李白连忙站起来回答:“臣有一双新靴,是专为进宫时穿的。今天来得仓促,未曾换上。”一句话说得在座的人都笑起来。李隆基忍住笑,扭过头对高力士说:“你去拿一双新朝靴来,让太白换上。”高力士答应着去了,不一会,便提来一双新靴子,递给李白。李白接了,先向皇帝道谢,然后坐在锦墩上脱旧靴。古代的靴子都有个高腰,脱起来十分费劲,李白酒后无力,脱了几次也未脱下。他见高力士还站在旁边,便把脚一伸,对高力士说:“帮我脱下来。”
高力士当时十分得皇帝的宠信,李隆基不理朝政,高力士事实上就是皇帝的代表,像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那些人都得巴结他。而李白竟敢支使他脱靴,这简直是对他的侮辱。但高力士在皇帝面前又不好发作,就只好忍着气顺从地替李白把两只靴子脱下来。
李白穿上新靴,站起来走到几案前,见案上铺着锦笺,墨池里墨已研好。李白拿笔在墨池里拨了几下,发现墨汁有点稀淡。见杨国忠正站在案旁看他写字,便随口吩咐道:“把墨汁再研浓一点!”杨国忠当时掌握着财政实权,又是杨玉环的堂兄,能说会道,很会看皇帝的眼色行事,常常随侍在皇帝身边。而今天,李白竟让他研墨,这实在是奇耻大辱。但他也跟高力士一样,拿起墨研了起来。
李白把笔蘸得饱饱的,在锦笺上龙飞凤舞,写上了那三首著名的《清平调》。李白一边写,杨玉环一边读,李白用“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来夸耀她的美貌,使她欣喜不已。李龟年立即将这歌辞谱上乐曲演唱起来,李隆基颇为欣赏,杨玉环亦甚得意。这以后,杨玉环时常吟唱《清平调》。
事后,因李白让他脱靴而引以为恨的高力士暗中对杨玉环说:“李白在诗中将您比做行为不端的汉妃赵飞燕,这不是大不敬吗!”杨玉环一听,立即变喜为嗔,恨起李白来。李隆基为杨贵妃掣肘,始终不肯重用李白。
李白却浑然不知。他得罪高力士、杨国忠,是因为他性格狂放,一贯不拘小节,纯属出于无意。他平时同王公大臣相处,从不低三下四,而是平等相待。他以为让太监帮他脱靴,让员外郎帮他研墨,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高力士、杨国忠又怎么容得了他呢!朝廷中许多大臣也把李白视为眼中钉。
李白在长安三年,始终不得重用,无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李白又不肯媚事权要,终亦不为所容,最后只好请还山林,离开长安,再次去仗剑远游。
李白离开长安的东行途中,在洛阳遇到杜甫和高适。当时是744年,李白比杜甫大11岁,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而杜甫正准备西去长安,想在京师谋求个一官半职。他们三个人在洛阳游览了龙门石窟、白马寺,接着又一起东下凭吊禹王庙。之后,高适到楚地去看朋友。李白和杜甫一同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二人携手同游,结下了深厚友谊。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清中原”“静胡沙”的满腔报国热忱,应邀参加了南方永王李璘(李隆基第十六子)的义军为幕府。谁知李璘的哥哥唐肃宗李亨竟指斥李璘为叛逆,并派兵消灭了他。李白也因而被认为犯有从逆罪,差点被砍头。幸而得到大将郭子仪的营救,他才免于死刑,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带着满腔的愤怒、不平和冤屈,踏上了流放的路途,开始了他人生的最后旅途。
759年春天,李白在四川白帝城得到赦免。不久,他又开始了漫游。经过这些年的颠沛流离,李白穷困到了极点。这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写出了不少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疾苦的佳作。762年,李白在穷困漂泊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李白虽然一生不得意,但是他那些优美的诗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他的诗有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技巧。他的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充满着爱国的热情。李白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千余首,唐人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仙李白的万丈光焰,至今映照着中国的诗坛。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巩县(今属河南)。他曾在长安东南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亦称其为杜少陵。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也是一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先县的县令。杜甫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少年聪慧,七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与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和李白一样,年轻的杜甫也有在祖国的南北漫游的经历,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历时,他曾登上泰山顶峰,写下著名的诗篇《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746年,杜甫到了长安。第二年,恰逢李隆基下令广求天下有才之士。杜甫去应试了,答卷也很出色,意想不到的是他落选了。原来,主考官是奸相李林甫,他怕引进贤能,不利于自己独揽朝政,就一个也不录取,却向李隆基报告说:“臣奉诏选贤与能,广为搜求,然未能发现有人才,诚见陛下圣明,已野无遗贤。”年过花甲的李隆基竟然信以为真,还觉得李林甫很能干。这次考试对杜甫是一个打击,他多年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不仅不能实现,而且破灭了。
杜甫求进不得,流寓长安,生活日渐困乏,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凄凉生活。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杜甫写了《三大礼赋》献给李隆基。李隆基非常欣赏,命宰相对他进行考核。但是,李林甫又故伎重施,见了杜甫一面,便再也没有音讯了。杜甫又连续向李隆基献了两篇赋。等到755年,44岁的杜甫才求得一个地位很低的职位。然而,官职尚未到手,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小儿子活活饿死了。这时,杨贵妃兄妹正宠极一时,日日夜夜在华清宫中管弦歌舞,大张宴席……
杜甫路过骊山,目睹此情此景,无限悲愤,遂写下了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失驭,两京沦陷,“胡马翻衔洛阳草”,“秦人半作燕地囚”,民族危亡,生灵涂炭。这时,举国有志之士都行动起来,荷戟戎装,共赴国难。杜甫在这场大变乱中饱经忧患,先是被叛军虏去,囚禁在长安,后逃出去投奔唐肃宗李亨,欲报国效力,终因忠直而不见容,被放逐而去。这期间,杜甫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战乱与赋役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杜甫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过野菜,拾过橡栗,砍过山柴,摆过药摊。杜甫悲愤而沉痛地写出了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图。《三吏》《三别》等名篇,都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灾难与悲凉。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内容丰富,胜过了史家的简略记录,故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篇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欢快与痛苦和百姓是共通的。比如,杜甫后来迁居成都,曾在浣花溪畔建起一所草堂,作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说,秋雨沥沥,屋外雨歇,屋中还漏,又一阵大风,卷去屋上茅草,雨湿风寒,令人难以眠睡,处境甚为凄苦。但诗人在这时却唱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此时此地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正是他的奇伟处。
杜甫晚年比李白更为悲凉、困苦,他把家安在一条船上,流离在长江中游。770年冬天,杜甫最后客死于岳阳附近江中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一生作了几千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2800多首诗,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被称为“新乐府”。每次写完诗,他都会去请教妇孺,若有人表示听不懂,他就再修改得简单些。白居易少时避战乱而借住在穷困的亲友家,过着借米下锅、讨衣御寒的生活。
泾卒之变后,长安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农业荒废,结果造成了米价上涨,百姓难以糊口,纷纷流亡。可还是有许多人因为仰慕京城的繁华而纷至沓来,但想在此有个立足之地可谓难上加难。当时,长安有个著名的文学家顾况,很多青年人都把自己的作品给他过目,如果能得到他的好评,就可以出人头地了。有一天,顾况收到一封拜帖,上面署名是白居易,叫进来一看,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调侃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没有本事可不能在长安混下去。可当顾况读了白居易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连连惊呼:“有才如此,居易不难!”
后来,白居易28岁考中进士,两年后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个九品小官。唐宪宗器重他的诗名,提拔他当翰林学士,后又任谏议大夫。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讽刺权贵、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得罪了人,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还没到任,第二道诏令来了,又被降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唐穆宗继位后,把白居易召回了长安,委以重任。但他厌倦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就在822年请求外放到杭州当刺史。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就是有名的“白堤”,又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晚唐的皇帝大多平庸荒唐,白居易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意志逐渐消沉,笃信佛教,最后郁郁而终,葬于洛阳龙门山。时人知道白居易生平嗜酒,前来拜墓时都用酒来祭奠,墓前的土地经常是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