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初登
公元前156年的一天深夜,汉景帝的第十子诞生,取名彻,他就是开创了大汉盛世的汉武帝。
刘彻自幼聪明,三岁能背典籍,无遗漏,汉景帝大为惊异,于是大为宠爱。一天,景帝把刘彻抱在膝头上,问道:“我儿愿意当皇帝吗?”刘彻用稚嫩的声音答道:“做皇帝不由儿臣,我愿天天在父皇膝前嬉戏,不失为子之道。”景帝暗暗惊叹:“三岁小儿竟如此口齿伶俐,真是天资聪颖啊!”于是就有了立刘彻为太子的打算。
汉武帝的童年和少年的宫廷生活,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并给他54年的皇帝生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刘彻虽然也是汉景帝的儿子,但是按照当时的继承顺序,皇帝的位子根本轮不到他。汉景帝在公元前153年就立皇子刘荣为太子,与此同时封刘彻为“胶东王”。但是刘荣的母亲栗姬和刘彻的母亲王美人都不是皇后,和栗姬相比,王美人并不怎么得宠。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薄皇后,眼看皇后之位就要落到栗姬手中。但是,栗姬自从亲生儿子被立为太子后,就目空一切,专横跋扈,脾气越来越乖戾。汉景帝终于忍无可忍,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正月,他不顾朝臣反对,下诏废皇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将栗姬打入冷宫。
·察举制·
汉武帝初年,儒生董仲舒提出了让列侯郡守2000石各自选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贤者,每年选择两名向朝廷推荐。到了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向全国下令,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一开始,各郡国对中央要求举孝廉并不重视,有的郡根本不举荐一人。汉武帝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2000石如果不举孝,就是不奉行诏令,应当以不敬论罪;不举廉,就是不胜任,应当免官。从此,孝廉一科成为士大夫的主要仕进途径,被推举的孝廉多数在郎署供职,然后由郎迁为尚书、侍中、侍御史,或外任县令长丞尉,再迁为刺史、太守。武帝还令公卿、郡国不定期地举荐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以从中选拔一些人才。
皇太子之位暂时空缺,诸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展开了激烈斗争。刘彻被立为太子,他的姑母长公主刘嫖起了关键的作用。刘嫖是窦太后的女儿,汉景帝的姐姐,她不仅受到窦太后的宠爱,与汉景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长公主生有一个女儿,名阿娇。长公主一心想让阿娇当皇后,她本来想把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可遭到栗姬的回绝,长公主由此和栗姬结仇。王美人抓住这一机会,极力讨好长公主。碰巧一天年仅五六岁的刘彻到长公主家玩耍,长公主见他聪明可爱,于是抱在膝上问道:“我儿想要娶个媳妇吗?”刘彻答道:“想。”长公主指着左右侍女问刘彻:“她们之中你喜欢哪一个呀?”刘彻摇摇头,表示一个也不喜欢,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他:“阿娇好不好?”刘彻这才高兴地说:“好!我要是能娶阿娇做媳妇,一定要给她盖一座金屋,让她住在里面。”长公主听了非常高兴,后来在征得汉景帝同意后,便把阿娇许配给了刘彻。这样,长公主和刘彻的关系更近了一层,看到刘荣的太子之位被废,长公主和王美人乘机活动,终于说服汉景帝。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汉景帝立王美人为皇后,接着立7岁的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
刘彻从公元前150年被立为太子,到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继承皇位,其间做了9年太子。在这9年中,聪颖过人的皇太子深得汉景帝的宠爱。他一方面协助汉景帝处理政务;另一方面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歌辞赋,这为他以后五十余年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汉景帝为已年满16岁的皇太子举行了隆重的冠礼。不料冠礼大典之后,汉景帝突然患病,医治无效,正月二十七日驾崩于未央宫。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当日在汉景帝灵前继承皇帝大位,君临天下,一代名君汉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汉武帝在位54年,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武帝时期,西汉成为亚洲最富强繁荣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的盛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