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土门战役的原因就是继续西进,策应中央红军。嘉陵江战役后,蒋介石为防止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和涪江之间建立根据地,立即抽调20多个旅的兵力从南北两面进行封堵夹击,并利用张国焘擅自撤离川陕根据地之机,在嘉陵江东岸集中力量进行阻击,防止红军东返。是时,中央红军已甩掉了几十万尾追之敌,渡过金沙江向川西进军,准备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四方面军为打破国民党军的合围计划,改变不利处境,同时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决定西出土门,进军岷江流域的松潘、茂县、理番、汶川等地。
嘉陵江战役后,红四方面军为摆脱不利处境,并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于1935年5月分路向岷江地区西进。图为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地区要图。
土门地处四川茂县东部,是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的惟一通道。这里高山耸立,绵亘蜿蜒约百里,只有土门、干沟、土地岭才有一条隘路走廊通向茂县。国民党军察觉了红军的西进意图,立即派约1.2万重兵布防,封锁隘口。
5月1日,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土门战役。经过反复激烈的战斗,红军逐一攻克了位于隘路上的东、西大垭口,佛字顶、观音梁子等敌军重兵防守的险峻隘口,控制了大部分要点。5月14日拂晓,总指挥徐向前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分三路向土门发起总攻。经激战,敌土门防线土崩瓦解,红军先后占领了土门、干沟等地,全歼敌7个团1万多人。接着,乘胜追击,攻占了茂县、理番等地,控制了岷江以西、卧龙河以北地带,占领了天马山、马鞍山等制高点。土门大捷,使红军占据西进、北上要道,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
土门战役激战地点之一,四川省茂县土门区三元桥。
红四方面军土门战役示意图
土门战役激战地点之一,四川省安县观音梁子。
土门失利,蒋介石十分恼火,严词电令刘湘及川军邓锡侯、孙震、王瓒绪等重整旗鼓,趁红军立足未稳进行全线反攻,限期夺回土门。红四方面军也令王树声率红4、红31军各一部连同红33军,在千佛山一线展开阻击。在坚守阵地的50多天里,红军依据险山峭崖构筑多道防线,每道防线又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作为支撑。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指战员披着蓑衣、穿着草鞋、住着竹棚,忍饥挨饿,靠吃灰灰菜、乐尔韭等野菜野果充饥,硬是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此战,活捉敌团长1名,毙敌团长4名、营连长40多名,歼敌5000余人,击溃敌人23个团,牵制吸引了国民党军28个旅58个团共14万余人,为中央红军的北上赢得了时间。
土门战役后,红四方面军立即派出李先念率红30军、红9军各一部,西进懋功,迎接中央红军北上,沿途作战20多次,扫清了摆在红军前进路上的障碍。6月8日,红9军第25师攻克四川懋功县城后,又昼夜兼程,乘胜占领了懋功以南的达维镇。9日拂晓,红25师第74团团长杨树华奉命率第3营向夹金山出发,一方面警戒灌县之敌,另一方面寻找中央红军。当部队行进至巴朗地区时,与敌遭遇。战斗中,全营指战员奋勇争先,向敌人冲杀,大家只有一个念头,用胜利迎接中央红军。战斗胜利了,但是,营长陈玉清和60余名指战员英勇牺牲,他们没有见到两军的胜利会师。
《红军到川北》(油画),刘国枢作。
小档案
廖承志缠索戴枷行万里廖承志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儿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受党派遣到川陕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工作。由于张国焘“左”倾路线的迫害,他是被押解着踏上长征路的,每天不仅要随部队翻山涉水,还及时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刻字、刻画、绘像等任务。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共产主义信念。直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直接关怀下,他才被解除了看押。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