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安在研究河图洛书的学者都知道了关于五台山“日心说”,接着河图洛书的舆论效果,瞬间在长安迅速发酵。为了验证准确性孔颖达亲自带队前往五台山,这次李淳风和袁天罡也一起前往。现在河图洛书的理解已经陷入瓶颈了,越往后面能得到的规律也越来越少。
趁着这个机会去五台山看看所谓的天文望远镜,根据孔安国在书信中介绍甚至能清楚的看清楚月亮上面的地形。不过这都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现在很多人都是冲着月亮上面的月宫去的,在传闻中月宫上面住着嫦娥,这个说法一直从春秋传到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次一行人可不是简单的出行,和他们一起的还有“烟云号”,李世民听到“日心说”后也非常关注,这次直接安排了从关内返回的“烟云号”送孔颖达一行人去往五台山。
现在这条船上坐着的,不仅仅是儒、道、佛三家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一行禅师。尽管他受到了徒弟惠安的影响,但李世民深知一行禅师的德行,并未对此过多责怪。然而,一行禅师对此感到愈发愧疚。
这种愧疚将会直接影响一行禅师的修行,一行禅师他继承了释迦摩尼的思想,涵盖了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隋唐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得道高僧。他主张以禅修为基础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然而,这长安一行的愧疚感已经破掉了一行禅师的心境。
去年寒冬的积雪让渭水河流水位上涨不少,很多水段都快和河岸平齐了。这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体验这种蒸汽驱动的舫船,这种出行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 衣食住行都在船上。只要船上有两个以上会掌舵的船员就能一直航行,这次驾驶员依然是苏文杰,现在他已经是整个大唐除了沈无忧以外最杰出的舵手。
由于之前出色的协助魏征前往关内,现在他已经是少府的人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朝廷培养更多优秀舵手。这次李世民亲自下令一次性建造五艘大型巨舰,主要用来负责紧急的漕运任务,以加强朝堂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运兵。
这次的图纸是沈无忧提供的,使用的就是郑和号的建造图纸,考虑到要在内河航行要小上一些。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面积大约为900平方米。按照后世的换算长有150米,宽接近60米,但沈无忧给出的图纸是缩小版的,所有规格都要除于二。后面会在京杭大运河、邗沟、灵渠、郑国渠、都江堰这五个地方分布,这五条水路几乎可以连接大唐任何流域。
唯一让他们乘坐“烟云号”感到难受的就是晕船,不过苏文杰在这方面有经验。在从关内回来后就专门找到孙思邈开了一个药方,这群人在喝过药后感觉好上许多。
“烟云号”从长安出发行驶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到云阳和华原的交界处了,这时候离五台山只有不到半天的路程,在中午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到五台山了。
“这是五台山?”
一群人吃惊不已,这规模真的是五台山?除了仅有的几个大城池恐怕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可以比拟。
“这里就是五台山没有错,我几年前来找过孙师兄师徒,但才几年不见没想到变化这么大。”
李淳风也被吓到了,之前沈无忧十岁的时候他还送过道剑给沈无忧防身,没想到现在已经发展的面目全非。在一旁的孔颖达倒是在之前就来过,只是没有想到建造速度能快到这个地步,上次带国子监过来的时候才过去几个月,远处又多了一片居民区。
“几位老先生从何处来?”
这时候哨兵早就发现了孔颖达一行人,看穿着一头雾水,怎么不但有儒士还有和尚和道士,只是这群人气度非凡他区区一个士卒自然不敢得罪,只得好生问道。
孔颖达这时候站出来说道:“我们从长安太学而来,这次受邀来五台山格物学宫,还请小兄弟通报给格物学宫的孔安国。”
太学那可是所有读书人的圣地,他也是听说过的,听孔颖达说完后恭敬的带着他们往格物学宫的方向走。
在这广袤的城市中,单单穿越一小块居民区就花费了将近小半个时辰,仿佛是人生的短暂旅程,寓言着我们在尘世中经历的种种。进入这片繁华之后,一行禅师眼前的景象令他心境产生了变化。
这里的房舍规格一致,象征着生活的平等与和谐。每一片青砖,每一片碧瓦,都如同佛陀的慈悲,为众生遮风挡雨,给予他们温暖和庇护。瓦片上的瓷工艺,代表着佛教的智慧和精进,五台山的瓷工艺更是寓意着佛教的至高无上和纯净无瑕。
一行禅师在这繁荣的城市中,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本真,领悟到了佛教的智慧。他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深的佛理。他感悟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是我们领悟佛理、体验佛性的过程,自己产生的愧疚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行呢?
“这地上是什么?”
李淳风发现脚下踩的不是泥土,但又极为平整,能感受到脚下的硬度。
“这个啊叫做水泥,后面我们所有的路都会用这个浇筑一遍,下雨天的时候也不用走不动道。”
哨兵脸上有着一种自豪,这里的每一次建设都在他的见证下,从一个光秃秃的平地,变成了现在的一幅繁荣景象。
孔颖达一行人也发现了脚下的异常,听哨兵说完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反映决策者对百姓的态度,从这里已经可以大致感受到五台山对“仁”字的理解。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还没走近格物学宫,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远远传来,听声音里面学生的数量应该不少,最少不下一千人。
这时候几个大儒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这种情况不正是当年孔子所期望的吗?就连孔颖达也没有想到,距离上次邀请孔家和颜家过来也才几个月,现在格物学宫都已经走向正轨了。
“那是何物?怎么如此神奇?把修剪好的树木放上到平台上面就能自动变成木板?”
这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个加工平台上,这次孔颖达率先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大型加工平台上面一个锋利的圆盘在高速转动着,后面有固定板只需要把木头放在上面瞬间被切割成均匀的木板。
哨兵露出向往的神色说道:“这是尚方大工匠华云舒发明的,就因为这件事情沈 大人特意从江南写信表彰华老大的功绩。上个月还在全体大会表彰过,以后尚方的华老大会由五台山终身赡养!”
“这个下面自己可以的动的也是他发明的?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其他人都注意到了平台下面有一个金属机器,这个大型圆盘就固定在上面。
哨兵这时候说道:“这个听沈大人的学生柳江说叫做机电,是由沈大人亲自发明的,这个在纺织工坊里面用的最多。”
这时候连一行禅师都感叹道:“五台山如般若,照亮愚昧之暗,引导人们走向智慧和光明,实乃天下之幸。”
众人一起观看了好久,此物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神迹,不管多粗的树木,只要放上去马上就能成型。
“族兄你来为何不通知一声?”
这时候孔安国听到有人说长安太学的人过来后,通知其他人准备迎接这群在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安国‘天文望远镜’在何处快快让我们一观!”
孔颖达这时候看见孔安国马上就想起的此行的目的,其他人也显得有些急切,毕竟能观察宇宙对这些宗教人士来讲,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意义。
孔安国听后连忙表示现在光线还有些强烈,最好是等到晚上才方便观察。众人虽说不太明白光线强烈会对观察有什么影响,但孔安国已经答应让众人晚上一探究竟,这时候再急也得等到晚上。
众人这时候一起随着孔安国参观格物学宫,现在学宫里面都是在教蒙学,这批蒙学结束后才开始真正的“大学”,不过不会和其他书院一样重点学习“四书五经”而是“算学”和“格物”。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学“经学”,只是会作为一门辅导课程,这也是沈无忧创办格物学宫的意义。
现在格物学宫中在读的蒙童就有接近两千人,后面这两千人可能只会有一两百人就读格物学宫,但这只是第一批,后面每年都会入取一两百人直到所有学生稳定在一千人左右。
听完孔安国介绍后李淳风还有一行禅师等人,对五台山的“算术”和“格物”有很大的兴趣,希望能让他们翻阅。对于这个请求孔安国自然是欣然接受,五台山的书几乎都是“私书”,每一本都是孤本,并没有开始大量印刷。现在他们选定后面的教材都是由浅及深,目前他们能理解的并不多,只能等沈无忧回来后再一起探讨。
五台山的“格物”太过深奥,其中有力学、天文、地理、生物、甚至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物质,一时间所有人都沉浸浩瀚无边的“格物”中。但也有两个意外,就李淳风和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近日一直努力追求“无我”的境界,然而在观看深奥莫测的算术后,他迅速进入了佛教常说的“禅定止观”,可见其算学造诣不在李淳风和王孝通之下。在几年前,他就已经有了代表作《大衍历》、《日官方位折中候合术》、《历议》和《信风运历》等,此时在沈无忧所写的高等算学时,心中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空性”智慧的理解。他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空性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些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让他进一步放下执念,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与此同时,李淳风在算学方面本就有着很高的造诣,此时他觉得这些数学都完美地体现了“道法自然”的观念。他深信这些数学能够顺应自然规律,创造出如此精妙的高等数学,因此他在心中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理解。
孔颖达看着一行禅师和李淳风两人,心想他们两位都是修行之人,但所修之道却大不相同。佛教追求的是解脱生死轮回,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然而,在他们的修行中,却都发现了算术的奥妙和价值。这或许说明,数学是一门超越宗教和文化的学问,它可以为不同信仰的人所共同理解和应用。
对于佛教和道教的修行者来说,数学可能会提供一种思考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方式,也可能有助于他们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悟道。一行禅师和李淳风两位修行者对数学的欣赏和理解,展示了算术在不同宗教和文化中的普遍性和价值。
一直到了吃饭的时间一行禅师和李淳风二人都没有丝毫动静,其他人正准备提醒两人过去吃饭,这时候袁天罡过来制止,并表示他们两人都进入了“禅定”状态,这时候还是不要打断,不然有可能前功尽弃。
其他人听完都羡慕不已,这更加说明两人对这些算术一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在观看五台山的“格物”后也产生许多感想,现在想来自己对“道”的理解又更进一步了。
一直到了晚上,一行禅师和李淳风二人都没有动静,藏书阁里面简单的吃过一些东西后,两人竟然用算学论起了道来。里面时不时的传来笑声,甚至连白炽灯亮起来了都没有发觉。
当孔安国把格物学宫的电闸推上去后,由于光线度的不同,整个格物学宫变得庄严无比。格物学宫一共有接近一百个白炽灯,全部亮起来后除了孔颖达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只有孔安国带着颜曲珍老神自在的说道“此乃格物之妙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