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孙子兵法演义
  4. 第4章 泰的阴谋
设置

第4章 泰的阴谋(1 / 1)


楚庄王大败晋国,一时天下霸权似乎归于楚国。

然而天下大势变幻莫测,非人所能掌握。

楚在庄王、孙叔敖、伍参相继去世之后,国势日渐衰微。

虽有伍奢、伍子胥等贤明之士,然而七、八年间,王位三度更易,而新继主位的楚王是平庸无能之君王,朝政日益混乱。

继承其父亲之位的武奢和其子伍子胥极欲恢复楚国昔日的霸权。

某日,颇富智略的青年将领伍子胥向父亲提起:

“若要恢复昔日霸王之帝位,应该广求天下贤能之士。朝无贤者,恐难再振往日雄风。”

“你有什么理想人选吗?”

“有,这个人我也曾向祖父提起过,不过一直未曾见面。他是齐国的兵法家,名叫孙武。”

“孙武?”

伍子胥将自己所知,向父亲详细说明。

约七、八年前,子胥为调查齐国天柱山之地势,曾派遣女密探潜往齐国。当时从未有人利用女人来从事密探之工作,伍子胥首先采用这种作法。。

但却瞒不住孙武,孙武不仅将密探送回国,且让密探转告子胥:

“告诉伍子胥,齐国有孙武,容不得密探。”

子胥十分讶异孙武的洞察力。

“孙武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知密探是我伍子胥所派。”

子胥一方面感到孙武之可怕,另一方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之孙武,颇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意。从那时起,七、八年间,伍子胥总私下不断探听孙武之消息。

而孙武总是形迹飘渺,令人捉摸不定。

“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而他对我们却了如指掌,实在令人耽忧。”

伍子胥每遇齐人必询问孙武之消息,多年来之探听,综合起来,对孙武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孙武乃齐国名将后裔。

第二、孙武博学多识,尤精研太公望所著兵书六韬。

第三、孙武走访昔日各国古战场,实地勘察研究。

第四、孙武淡泊名志,自许为天涯流浪客。

第五、孙武虽有满腹经纶,却从不轻易显露于外。

从上述几项,可知孙武的确是个不平凡之人物。

因此伍子胥一直想见见孙武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最近几年,更是到处打听孙武的行踪。

而孙武就如天上的浮云般漂游不定,无人知悉他之行踪。

伍奢闻之,点点头:

“无论如何,至少可算奇人,年岁又和你相仿,我们要设法见见这位特殊人物才是。子胥,多多结交这类人物必可成就大事。”

“若能找到他,父亲会重用吗?”

“这得由主君决定。不过我定会尽力推荐这位奇才。”

“谢谢父亲,我必全力找寻。”

“嗯。秦最近举动颇不寻常,我国前途堪虑。”

伍奢不禁叹道。

伍奢究竟为何耽忧?

秦、晋、楚原是当时三大强国。其后晋、楚国势渐衰,秦哀公遂欲谋夺天下霸权,号令诸侯。

一天,秦哀公召集群臣。

“我国虽是地广八百里之大国,且军力已达百万,但往昔常为晋、楚所轻,未能晋身于中原大国。今晋连败于楚,国力大衰,而楚国朝政素乱,此乃我秦国号令天下最好之时机,众卿有何良策?”

秦王的野心正欲争夺霸权。

果然,重臣公孙后献上一计。

“臣有一计可行。”

“好极了,快说。”

“晋因连败,国势已衰,且楚新王昏唐无能,我们可趁机招待各诸侯饮宴,今后可命各诸侯向大王朝责。"

“命列国诸侯朝贡?寡人不就成了天子吗?太好了。不过让各诸侯朝贡,可不是容易事,哪一国愿意呢? ”

公孙后再度开口:

“若以我国名义邀请,晋、 楚、齐此等强国自不屑前来。因此,我们必须假借某一名义,使各诸侯无法拒绝。”

“喔?借何名义?”

自周天子东迁洛邑,列国诸侯几无进贡。大王可派使臣与宗主国周天子事先商量,借天子名义召集各国诸侯,如此各国必无法拒绝,且最后各诸侯之贡品也将属我国所有。”

“妙计,妙计。以周天子名义邀约各诸侯,他们必得前来。真是好计策。不过要派谁前往洛邑觐见周太子呢? ”

公孙后自告奋勇自愿担负重任。

数天后,公孙后便出发前往洛邑晋谒周太子。

当时之天子为周景王。

公孙后带着贵重之贡品谒见天子。

久未受诸侯重视之周景公,几乎喜极而泣。

公孙后呈上贡品,恭敬地鞠躬礼拜,说道:

“列国诸侯久未朝贡,有违君臣之义,因此,秦侯欲召集诸侯至秦,再度恢复朝贡之礼,请陛下赐诏书邀约各国诸侯前往秦国礼拜。”

周景王闻言而喜,道:

“秦侯之义,朕至感激。朕立即下诏,由卿直接带回。”

天子不仅立下诏书,且将珍贵宝物如宝剑、金牌、白矛、金钺等赐与秦侯。秦哀公如愿得到景王诏书,有如已得天下般得意非常。

“哈哈哈!诸侯收到诏书,一定不得也不敢不下来吧。”

“是的。若有侯伯拒绝前来,则可视为逆贼,可联合各诸侯合力征伐。”

“当然,用强压政策迫其屈服。不过这次集会该设于何时何地?”

“就在三月一日于国都骊邑举行。可把此次集会称为:斗宝大会。”

“何谓斗宝大会?”

“因各诸侯之贡品虫,除当地特产外,必包括更有价值之珍宝,所以特命为:斗宝大会。此外,大王应于近骊邑之金釜山再置一千名伏兵。”

“为何安置伏兵?”

“若有蔑视大王,不朝贡者,借机除掉。”

“嗯,有道理。”

秦国正酝酿着可怕恶毒之阴谋,以傀儡天子周景公为名,欲谋独霸天下。

列国诸侯接获天子诏书,大感错愕。秦王以天子之名,欲夺天下之野心非常明显。

虽说如此,天子诏书不可漠视,于是各自筹备朝贡物品。

天子诏书自然也送到楚王手中。

楚霸王接获诏书后,询问大夫伍奢:

“贤卿于此有何想法?”

伍奢慎重地看完诏书,说:

“秦名义上虽称此为朝贡天子斗宝会,实际上是迫诸侯降服于秦。”

“贤卿何发此言?”

“观当今天下大势,属秦最强,国土辽阔且军力已超过百万。秦侯早有野心欲称霸天下,昔日碍于晋楚两国无法如愿,今此二国国势衰颓,不待此刻更待何时。因此斗宝大会必藏有恶毒诡计,主君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天下第一谋士伍奢具有敏锐之洞察力和判断力。

楚王闻言,脸色大变。

“既然如此,拒绝前往即可。”

但伍奢摇摇头。

“吾国乃当今霸国,若惧不出席,必招秦王耻笑。”

“贤卿认为赛人应冒险参加斗宝大会?”

“当然不是,大王可派壮士护卫出席以防万一,如此秦必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楚王召集群臣,说明事情经过后,说道:

“众卿可有人愿护卫寡人前往秦国?”

廷上虽有多名沙场老将却无一人应声。

楚王环视群臣,以生气的口吻问道:

“竟无一人愿随寡人赴秦?”

“......”

庭上依然寂静无声。

忽然,一位列居末席的年轻人举起手来。

“微臣愿随侍大王赴秦,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

其说话的年轻人原来就是大夫伍奢之次子----伍子胥。

子胥年纪轻轻不超过三十岁,然而身长过八尺,体格非常健硕。

楚王一见子胥魁梧之身材,欣然说道:

“有子胥护卫,寡人何惧之有? 哈!哈!哈!对了,你认为应以何物为贡品才好?”

伍子胥回答:

“楚乃堂堂大国,岂能向秦朝贡。主君莅秦,秦应感荣幸才是。”

父亲伍奢听了微微一笑表示赞赏。

群臣也为之动容。伍子胥年纪虽轻,然而思虑纯熟,一举一动都成熟老练。

数天后,楚王封子胥为保驾将军,便出发前往秦国。

潼关乃入秦必经之险要关卡,楚王一行人行至此地,巧遇晋平公、齐景公。

齐大夫晏平仲提议:

“素闻秦侯性情凶狠,残暴如虎狼,各诸最好结伴同行免生意外。所以不如在此滞留数日,待其他侯伯到来。”

在停留的五、六天中,诸侯陆陆续续到达潼关。

共计有鲁、齐、晋、宋、卫、郑、燕、楚、蔡、曹、陈滕、薛、许、莒等,和南方吴、越、一共十七国之多。

十七国中以楚最强,因此各诸侯前往拜见楚王。

楚王与诸侯交谈中谈到:

“秦侯此次假天子之名, 召开斗宝大会, 此举颇不寻常,其中必有文章。我等必须谨慎小心,共同行动,以免中了秦侯诡计。

非众诸侯肃然点头。

待众人准备妥当欲出发时,只见吴国太子姬光面有愁色闷闷不乐。

“吾国进贡之珊瑚枕于玄象山为贼所夺,如今如何进贡?”

不久有哨马来报:

“玄象山山贼首骑展雄欲反诸侯贡品,已埋伏于必经要道。”

“堂堂侯伯之尊,今日进贡关子。无礼山贼竟欲横夺贡品,无法无天......。有能生擒展雄者,赏红锦战袍。”

楚王高举红锦战袍,环视众人。

齐王子姜铎立即举手道:

“看我生擒展雄。”

诸侯赞佩不已。

姜铎出发后。不久,哨马来报:

“姜太子被擒。”

众诸侯闻之色变。

楚王无法压抑吃惊之表情:

“有无猛将除此山贼?”

“郑中军都尉卡庄必诛山贼。”

一粗暴声音如雷响起。

仔细一瞧,此人两眼突出,面有凶残之气。

楚王赞许地点点头:

“听说贼首展雄武功非凡,你可有自信?”

卞庄不屑地耸耸肩,举起失拳头,夸口道:

我卞庄会徒手击死两只凶猛老虎,那展雄能敌得过我的双拳吗?”

众诸侯鼓掌喝彩。l

郑简公深知展雄骁勇善战,不禁忧道。

“卞都尉,务必谨慎应敌,万万不可轻敌。下军都尉管竖须随同前往。”

郑简公再三嘱咐。

不久,卞庄尉骑马入山,行约三十里后,忽见一百多名山贼冲出山林,挥旗帜,蜂拥而来。

卞庄勒马停住,大吼:

“大胆,你们是谁?”

一位如鬼魅般之人,走向前来。

“吾乃山林之王展雄。将财物留下就饶你一命。”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哈!哈哈! 我特来取回珊瑚枕,若要命,快将东西拿来,否则,休怪我心狠手辣。”

战斗于是在此展开。

此战真可谓之龙争虎斗,两人战得难分难舍,不分胜负。

不久,展雄诈逃,愚将卞庄不明有诈,紧追在后。

突然,展雄翻身一挥九截铜鞭,卞庄口吐鲜血,滚下马背。

幸有随后赶到之军士,方救起奄奄一息之下庄。等待捷报之列国诸侯,得知卞庄失利,个个愁容满面。

楚王再度问道:

“十七国英雄豪杰齐聚于此,竟无法降服山贼,令人心寒。若有勇士出,必有重赏。”

场面寂静无声。

楚王环视在座诸位,不禁叹道:

“仅一盗贼阻路,列国庄侯竟无法通行,有愧天下。”

陈国大夫秋胡抬起头,道:

“我愿以三寸不烂之舌,至贼阵劝降。”

秋胡是天下有名的善辩之士。

“那就寄望秋胡大夫了。”

楚王欢喜地派车送秋胡前往贼阵。

秋胡一入贼阵,展雄便驱马向前问道:

“来者何人?何故擅闯?”

“我乃陈国大夫秋望,特来拜见大王。”

“哦?何故见我?”

“秋胡受列国诸侯所托,想与大王和谈。”

“有何条件?”

秋胡开始用他卓越的辩才,答道:

“将军以山林之王威名震四方, 今十七国诸侯胆颤心惊,然这些只是暂时之威名,无法使将军之名流芳万世。倘若将军能归还吴国贡品珊瑚枕,并放行诸侯,将军之名必能留名青史,请将军三思。”

展雄怒道:

“据我所知,仁者不富,富者不仁。在此乱世何来仁义之道。我心似铁石,秋胡大夫不必费唇舌。我不杀你,快走吧,多言无益。”

秋胡落荒而逃。

诸侯得知,忧心忡忡。

终于,楚王保驾将军伍子胥,愤然起身道:

“天下诸侯为贼所制,寸步难行,岂不笑话。若大王给予援助,微臣必能擒贼凯旋。”

列国诸侯见伍子胥之体格气魄,安心的吐了一口气

楚王问:

“如何办法?”

“请大王派遣若干兵士预先埋伏于鬼谷,待微臣将展雄引至鬼谷,左右齐声呐喊即可,微臣自可制服展雄。”

“那容易。子胥既出必成,寡人就先把这件红锦战袍赏赐于你,收下吧。”

伍子胥摇摇头笑了。

“功未立,不敢领赏。战袍且挂墙上,待子胥取回展雄首级,再领赏也不迟。”

子胥准备妥当后,单骑前往散阵。

不久,展雄提长枪疾驰而来。

二人一言不发便打起来。

仅听到一片金属碰撞之声,人马都为飞扬之尘土所掩。

待激战持续三十多回,仍无停战迹象。

伍子胥原欲生擒展雄,否则斩下展雄首级。交战之后,子背知展雄武艺超人,深知杀之可惜,不宜使之受辱。

想着想着又战了五十余回合。子胥假装败逃,展雄不疑有他,紧追在后,被子胥巧诱至鬼谷。

展雄疾如闪电,赶至鬼谷,正欲以长枪刺杀子胥,躲在林中之士兵突然齐声呐喊。

展雄一惊,神色狼狈,伍子胥趁机刺展雄右肩。

展雄滚下马来。

伍子胥向前告展雄:

“阁下可有意再战?”

展雄双脚跪地,答道:

“小的服输。敢问大人之名?”

展雄心服口服,恭敬有礼的问道。

“两雄相争,必有胜负。今胜负已定,有无姓名又有何别?”

伍子胥爽朗笑道,伸手欲扶起山林之王展雄

展雄跪地不起。

“堂堂一壮士,宁死不受辱,请大人杀了我吧。”

展雄高傲的说。

伍子胥笑了笑:

“堂堂天丈夫,何政沦落为盗,本应将你新首示众,今见你武艺超人,免你一死。 速速释放姜锋王子,交出珊瑚枕。”

“大人宽赦,展雄至死不忘。”

伍子胥顺利取回珊瑚枕。诸侯脸上原有忧愁之色一扫而空,个个称赞子胥功夫盖世。

另一方面----

秦哀公于会场设一坛,坛后埋伏大批军士等待楚王及各诸侯一行人。

待一行人出现,秦哀公令其集于一堂后,便训示道:

“吾奉陛下之命,召开此会,想必诸公皆知。现请各位诸侯呈上宝物,由寡人亲自检视宝物。”

此招果然奏效,众侯伯慌忙拿出所欲朝贡之物。

场内充溢着一股无可言喻的杀气。

身长不过五尺的齐国大夫晏平仲,素以足智多谋闻名诸国,早已知悉坛后有军士埋伏。他知道若不制止秦王横暴,后果必不堪设想,想着想着就果敢的站起身迎视秦王,答道:

“自古而来,诸侯集会有一定之仪式,此次封宝大会亦应按规矩行事。”

秦王浮现一丝愤怒之色,以贵卑的口吻,反问:

“有何仪式?”

晏平仲静静地答道:

“依礼而言,各诸侯于集会前皆须事先选出一名光明正大之壮士为明辅,以备国与国间发生争执时,可做一公平判决。今封宝大会亦应选一明辅,由他评判各国贡品之贵重。”

此话一出,场内更满溢杀气。

秦哀公抑怒气,问道:

“诸公对齐大夫之议,有何意见?”

诸侯懦怯。不发一言。

最后,晋平公道:

“就按规矩选一明辅吧。”

于是秦王无法再坚持:

“该选谁任此一重任呢?”

几乎被山贼所杀之卡庄,此时毫无愧色的答道:

“秦王,我愿担此重任。”

卞庄毫不考虑自己之身份,厚颜的说。

秦王问道。

“阁下有何过人之处?”

“我卞庄曾徒手击死两只猛虎。”

此笑一出,哄堂大笑。

秦王笑道:

“为明辅者,须智谋过人。寡人认为由公孙后大夫担任明辅最为合适,诸公意下如何?”

秦王想擅自决定明辅人选。

此时,楚国保驾将军伍子胥突然起身,喊道:

“此次斗宝大会系秦王所办,故明辅人选迹由第三国选出。”

席上肃然。

秦王虽不愿意也只得同意,怒声问道:

“那么到底应选哪位较为合适?”

或许是不忘伍子胥之恩,吴太子姬光举手提议道:

“我认为楚国保驾将军伍子胥最有资格担任明辅。”

诸侯本就十分赞佩子胥之武艺和勇气,当然无人表示反对,明辅之职理所当然由子胥担任。

“在下年少,今承众侯伯所信任,担此重任,深感荣幸。子胥曾听过一句话说:船若无舵无法确定方向,秤若无锤无法量轻重,请诸位侯伯了解这一点,子胥才能担起重责。”

伍子胥先做一个简单明了之审明。

果敢而光明正大之判决,当然无人反对。

只有秦王紧皱双眉,无可奈何的按照规定,将宝剑交给伍子胥,说:

“望以此剑,善尽明辅职责。”

伍子胥恭敬地以双手接过宝剑,如立誓般道:

“若有不守法制者,谨以此剑先斩后奏。”

接着伍子胥高站于殿上,以剑抵地。诸侯各自拿出宝物。

第一、秦呈宝物温凉盏。冬日斟酒于此可温酒,夏日则反之,此乃珍贵之物。

第二、齐呈宝物夜明珠。此物若置于黑夜之中,灿烂光明犹如白昼。

第三、鲁呈宝物雌雄剑。此剑二把为一组,若有敌人欲陷害主人,雌雄剑便会出现,斩下妖人首级。

第四、晋呈宝物水晶篮。此篮挂于庭前,可自然生风,若阳光炙烈,也可促其下雨。

第五、宋呈宝物水心镜。此镜若置于水里,水面自会升起月亮。

第六、郑呈宝物飞尘伞。雨天撑之滴水不沾身,晴天撑之可消尘埃。

第七、吴呈宝物即是前所述之珊期枕。此枕可醒酒,一枕百病愈,而且天寒可暖身。

第八、卫呈宝物镇风石。风力强劲,尘土飞扬之际,此石一出,天空立即澄明如镜。

第九、燕呈宝物如意珠。喜、怒、哀。乐、祸、福、成败,任君挑选。

第十、越呈宝物玛瑙盘。外壳五色玲珑巧美精致内则五音齐全,可奏音乐。

第十一、曹呈宝物九曲珠。一眺此珠,乐声响起。

第十二,伍呈宝物引风扇。一扇在手,冬暖夏凉。

第十三、莒呈宝物照妖镜。此镜一出,方圆百里,妖魔鬼怪原形毕露。

第十四、许呈宝物截虹剑。顾名思义,此剑可断虹,且可防风雨。

第十五、薛呈宝物犀角带。此带绑身,水火不侵,百病皆愈。

以上为十五国所献宝物。除陈、蔡、楚没有拿出宝物。

秦哀公不快地执问陈、蔡两国:

“何故无视圣命,无备而来。”

陈、蔡二国诸侯紧张地搓搓手解释道:

“吾国土壤穷瘠,未有特产之物。而陛下圣命,又不得违背,具得空手前来,还请秦王见谅。”

泰王怒视伍子胥:

“敢问明辅作何处置?”

伍子胥答道:

“古夏、殷二朝之诸侯国亦应行朝贡之礼,然所贡之物多为地方特产,非尽为珍奇之宝。今陈、蔡二国地小地瘠,无特产之物,情有可原,何罪之有?”

秦王面部抽搐,怒不可言。好一会儿,才突然责问伍子胥,道:

“陈蔡二国,不呈贡品情有可原。而楚乃千乘之国,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何固不进献?”。

场内紧张气氛高涨。

伍子胥泰然笑道:

“楚所进献的,乃为一 善 字。”

秦王愤怒反驳:

“楚武王曾以武力强讨邓国,楚庄王且开疆拓土讨邦邻近小国。尚武之国,何善之有?”

秦王正面展开攻势。场内一片杀伐之气,颇有一触即发之势。

场内所有视线朝向伍子胥,等待他之回答。

也许除了伍子胥之外,任谁也无法回答秦王之质问吧。诸侯内心暗自忧虑着。

席上一片宁静,场中杀气腾腾。

秦王打破沉寂,,讽刺的追问道:

“伍明辅,为何不回答?”

子胥并非被问得无话可说,只是先整整自己的思绪,所以故意沉默不发一言。

过了一会儿,子胥以镇静的语调,说道:

“自王室东迁洛邑,王命不行,天下纷乱,列诸为求自保,纷谋谷并。齐称霸中原,秦合并南方各国,晋制服各小国,天下大势如此,楚为确保国家安定,不得不出兵征伐。怎可称之为横暴?且楚遵守君臣之义,致力于教化人民,此乃子胥所言之善。世俗之宝物又怎与之相比?”

众人皆服伍子胥之辩才。

秦王亦无言以对。

“倘使无贡品,如何向陛下交代?”

秦王仍不愿放弃。

伍子胥答道:

“只需当场立誓,以表忠臣之心即可。”

伍子胥立即斩黑牛、白马各一头,对天立誓,道:

“凡诸侯者,应相互亲睦,对宗主国竭尽忠诚之心,力谋周王室之繁盛。有违辩言者,人人得而诛之。”

伍子胥轻易打碎了秦之阴谋诡计。

秦王不已得结束斗宝大会,款设酒宴招待列位诸侯,而不能有所作为。布下奇计之公孙后大夫,暗自决心除去伍子胥。

公孙后为自己的计策被伍子胥彻底粉碎而十分愤怒,计划于宴后留下伍子胥,再设法除去各诸侯,因此在各必经要道设下埋伏。

不巧,宴会中途,吴太子姬光之酒杯不幸落地,玉杯摔得粉碎。

秦王大怒。

“岂能让你如此无礼猖狂。来人呀,把他拖出去。”

伍子胥身为明辅,立即挺身制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秦穆公饶赦偷马贼,楚庄于亦宽赦罪犯。秦王应尊贤王之意,先宽恕吴国太子无心之过。”

秦王怒容满面。上旁的公孙后拿起术铎敲了敲。

一群面目凶恶之兵士突从帐后跳出,抓起席让之吴国太子姬光,诸侯惊恐之色暴露无遗。

伍子胥向前怒斥道:

“马上放开吴国太子。此乃诸侯集会,岂容兵士乱来。难道你们认为十七国诸侯会毫无防备地前来秦国吗? 若敢伤及诸侯一根汗毛,后果不堪设想。”

秦国武士见伍子胥大义凛然,不禁全身颤栗。

即使颇富智略之公孙大夫,此时也低头不发一言。

接着伍子胥转身向列位诸侯,道:

“事情已办妥,酒宴也即将结束,诸公别再逗留,还是直接各自回国才好。”

众诸侯正愁无法脱离虎穴,此时一听伍子胥之言,立即准备告辞返国。

伍子胥也以眼示意部属准备回楚。

接着,伍子胥向秦王拜服,道:

“此会由大王亲自举办,具有相当意义。而子胥在返国之际尚有最后之请求,不知大王能否应允”

“你有何请求?”

伍子胥郑重地回答:

“此次,诸候前来秦国途中,在潼关处为山贼所因,倘若归国之时又发生此事,将使秦国为之蒙羞。因此希望能由公孙后大夫为众诸候领路,顺利通过潼关。希望大王能够应允,吾等不胜感激。”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

“寡人本以为诸侯中勇将如云,如今才知个个胆小怯懦。你们当真如此惧怕山贼? ”

伍子胥笑了:

“百万大军,我们不怕,就是怕出没无常之山贼”

“哈哈!好,寡人就派公孙大人送诸公至潼关。”

事实上,诸侯从骊邑出发到潼关前后共土十里路,一路上秦兵四伏。

公孙后大夫以送行名义坐在最前面,实际上已成人质,因此藏于后之伏兵根本无法出手攻击。

伍子胥在一行人平安通过潼关,完全离开秦国之后才对公孙后说:

“公孙大人,今日劳你代为送行,不胜感激。吾等就此告辞。”

公孙后大夫这才离去。

众诸侯此时终于安下心来吐了一口气。

“伍子胥将军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

赞扬之声不绝。

楚灵公向诸侯皆别之后,也说:

“若非子胥将军之智勇过人,吾等此时难离虎穴。”

伍子胥拜服道:

“大王过奖了。此乃大王威名所至,微臣何功之有?”

同行的大夫远疆,向楚王拜服道:

“伍将军此行大大宣扬楚国国威,功劳不小。请大王一定要重用伍将军。”

楚王一再地点头,道:

“伍将军之功,寡人怎会不知。”

回楚后,立即封伍子胥为楚国堂邑大夫,子胥之父伍奢封为上大夫。

伍子胥父子已成楚国不可或缺之栋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