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你不可不知的美国史
  4. 第八章 反法西斯战争
设置

第八章 反法西斯战争(1 / 1)


——太平洋战场

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美国人是讲求实际利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战火主要局限在东亚战场和欧洲战场,北美大陆仍是一片祥和的景象。美国人觉得战争离自己还很遥远,并认为那只是欧洲人和亚洲人的战争,跟美国无关。他们一旦介入,可能会引发自身的伤亡,损耗自己的国力,不划算。因此,美国最初实行孤立主义政策,置身事外,只是埋头于自己的经济建设。

罗斯福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他推行新政,帮助国家克服了经济大萧条;他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战争,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敏感地认识到,和1917年一样,美国最终还是会被卷入战争的。早在战争爆发前,他就在芝加哥发表了著名的防疫演说:“世界上无法无天的瘟疫(法西斯)正在蔓延,每当一场侵害人体的瘟疫初起时,社会上都赞同对病人隔离,以保护军民的健康。但防止疫病蔓延,仅仅依靠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是逃脱不了的。”罗斯福的这篇演说,在当时孤立主义气氛浓厚的美国,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对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大骂他是“战争贩子”。

在美国,虽然大多人对希特勒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表示厌恶,但是他们却不肯介入欧洲和亚洲问题,尽管他们非常同情被侵略国家的受害者,却不愿让自己国家的年轻人无辜死于政客们的利益之下。

随着二战的推进,战争获胜的天平不断向法西斯国家倾斜,中国繁荣富庶的东半部沦陷,法国沦陷,英国饱受德国空袭,苏联的重工业基地大部分沦陷,反法西斯阵营在步步溃败,每况愈下,战略物资的生产也处于明显的下风。

战争局势的不断恶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损害了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1941年1月6日,总统罗斯福向美国国会提出了《租借法案》,他在记者招待会上用邻家房子起火,要先借水龙带给他灭火,而不能先收费再借的比喻,主张用贷款或租借武器的办法援助正在与纳粹德国激战的英国,他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辩论,《租借法案》终于表决通过,在1941年3月1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租借法案》的通过,改变了原来军事物资需要现金交易的惯例,亦改变了原来“中立国”的意义,表示非现役美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国家,这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重要步骤。

图为二战期间美国卖给英国的旧军舰。尽管当时美国保持“中立”,但罗斯福仍想方设法地向英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这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勒军工厂,该厂在1942年大量生产M3型坦克。

《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但前提条件是盟国必须使用它们自己的货船来运输这些战争物资,以避免美国商船可能面对的攻击。

在《租借法案》的名义下,首先获得援助和获得援助最多的是英国,其次是苏联,而中国仅仅得到一小部分。到1945年8月31日,日本投降为止,英国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物资总值为109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租借法案》对第二次大战的反法西斯胜利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美国于1941年12月参战前。而在美国正式参战后,仍然继续为盟国提供物资,一直到1944年,各国接受《租借法案》的援助总值达500亿美元。

《租借法案》的实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民众全部动员起来,将美国所有工业改造成军工生产工业。在整个二战中,美国一共生产了6500艘军舰、近30万架飞机、86000辆坦克、350万台车辆、1200万支枪械和4700万吨炮弹。从经济角度上说,法西斯与其说是被打败的,不如说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生产力压垮的。

珍珠港事件

据海军部长诺克斯的密友詹姆斯·斯泰尔曼透露:1941年12月6日晚,在美国白宫,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陆军部长史汀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商务部长霍普金斯少见地聚在一起,与总统罗斯福一同消磨时光,他们在等待一件事——日军进攻珍珠港!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0年春夏之际,纳粹德国以“闪电战”横扫西欧,英军退守英伦三岛,日本军方中的“南进”派认为这是日本占领太平洋诸岛、攫取战略资源的大好时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主力对日本“南进”计划威胁最大,为去掉后顾之忧,山本五十六制订了一个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上空的日本飞机接到了一个信号:“虎!虎!虎!”这是对珍珠港美军基地发起进攻的命令,日本海军特混舰队长途奔袭,以354架舰载机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击毁、击伤美国舰艇40余艘,美国损失飞机260多架,伤亡4000多人。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消息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当初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搞到一个《租借法案》,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大忙——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

遭袭前的珍珠港

按照詹姆斯·斯泰尔曼所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一些美国上层官员事先已知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他的说法是否属实?后人为此收集了许多资料,以期证明美国到底是否事先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从那些资料中人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国当时的海军情报官劳伦斯·萨福德中校破译了日本联合舰队向珍珠港开进的详细情报,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由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中将送到了白宫,然而,罗斯福却漠不关心地说了句:“知道了!”

罗斯福在得知这份情报后,曾密电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让他立即把珍珠港内的航空母舰调到外海,照例进行训练,而其他舰船则一律留在港内,在金梅尔接到总统的密电后,美军太平洋舰队通信参谋莱顿中校也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并将其送到金梅尔的办公室,但金梅尔却不屑一顾地将其扔在桌上,只是对莱顿说:“军人最大的弱点是惊慌失措。这没有什么!你已尽到职责了,但是,不能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当日本飞机在珍珠港上空扔下第一批炸弹时,下面整齐地排列着美军的水面舰船和作战飞机,只有航空母舰没在港内。

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发起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1点)将它递交给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据说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在路上它失去了“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才由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这看上去也太不可能了。

日本紫色密码机。在这个日制的间谍装置中,两台电子打字机通过两个转换装置连接起来。用其中一台打字机打出的明码电文能够通过另一台打字机用密码输出。

从这些证据来看,在当时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上层,有极少数人事先就已经知道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的情报,并且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在这一切情报最终报告给罗斯福时,他正在与他的助手和好友霍普金斯交谈,他对霍普金斯说:“我料定我们的敌人不会永远不犯错误,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我将争取国会批准美国参加这场战争。”

后来,包括美国学者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以此为据,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为了摆脱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的束缚,以太平洋舰队为诱饵所实施的一个苦肉计。珍珠港被袭,真的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

对于美国人“自揭家丑”的行为,日本人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一些所谓专家、学者更是对此大肆渲染,他们称美国人事先知道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企图,暗示日本是在美国人“引诱”下被迫发动了对珍珠港的袭击。他们想通过这种说法,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责任推到美国人身上。

不过,多年后解密的资料证实,美军破译的密码是毫无价值的过期密码,截获的电文也与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毫不相干,说罗斯福事先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显然是一种谣传。

二战中的日裔美国人

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是一对死敌,但很少有人知道,上万名日裔美国人却在遭受歧视的情况下成了反法西斯战士。

19世纪60年代,随着封闭的日本打开国门,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移居美国,到二战爆发前期,美籍日裔大多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二代移民,除了外貌之外,他们与故国的联系已经不那么密切,而从心里将自己当作美国人。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他们的日本血统却招来了仇恨、猜忌和不公正的待遇。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一时间,全美国都在传言:是渗透到美国的日裔“第五纵队”,向日军提供了准确情报。愤怒的美国人把火气都撒到了日裔美国人身上。珍珠港事件后,保险公司把日裔的保险单注销,送牛奶的拒绝给他们送奶,杂货店的商人拒绝出售商品给他们。饭店贴出标语:“老鼠、日本鬼,本店一概毒杀无误。”美军高官公然宣称:“日本鬼就是日本鬼,不管是不是美国公民。”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时任加州州长的卡伯特·奥尔森便宣布,对本州的日裔居民采取“限制措施”:开除所有担任公职的日裔美国人,取消那些从事律师和医生职业的日裔美国人的执业资格,那些以捕鱼为生的日裔居民也被禁止出海。时任加州总检察长的厄尔·沃伦在向华盛顿汇报时称:“土生土长的美籍日本人,比日本侨民更加危险。”曾经居住在加州的田中回忆说,那时,他家的门口被人涂上了油漆,写满了恶意诅咒的字眼,当他们走出家门时,一些人对他们指指点点,用充满敌意的目光盯着他们。

1942年1月,美国战争部正式勒令在美军中的所有日裔士兵退役,美国政府宣布日籍美国公民为“敌侨”。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将旅居美国各地的12万日本人和具有日本血统的人关进集中营。要求在美日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报到,每个成人只能携带150磅重的行李,每个人和每件行李都有一个标签,他们不再有名字,而只有一个号码,然后他们被临时安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特别修建的11个“重新安置中心”。

在设立拘留营的问题上,美国政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当时那些日裔美国人被视为是“垃圾”和“烦恼制造者”,很多州不愿意接待,拘留营只好设立在各州那些以前没人住过,以后也不会有人住的不毛之地。

1942年3月,美国政府的命令就好像防疫通知书一样,一张张贴在日裔的家门口,3月30日,大迁移开始了。一辆辆卡车沿街开动,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在人行道上高喊:“日本鬼滚出来!”历史书中对这个场景这样写道:那些年轻的日裔们,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在公立学校中接受教育,从衣着、讲话、举止乃至跳舞和体育运动都和白人无二,就这样被自己的“同胞”赶走,有12万名日本人,包括男女老少,被运往各大拘留营。

那些拘留营位于各州最贫瘠、荒芜的土地上,四周围着铁丝网和瞭望塔,从外观上看,与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并无二致,罗斯福总统都不止一次地把它们称为“集中营”。在拘留营内,他们住在简易木房里,共享浴室,受到24小时监控,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对美国效忠的宣誓词。被关进集中营的日本人伙食很差,青壮年要被强制在地里劳动,而妇女则被强制劳动生产军用伪装网。但若想试图逃离集中营是不行的,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在严酷的环境中,一些年老体弱者死去,有人绝食或者试图逃跑并被射杀,除个别人外,更多的人则老老实实接受“改造”,仍然忠心为美国服务。日裔美国人在“集中营”里从未试图制造任何混乱,他们每天早上集合,升起星条旗,行升旗礼;明知没有报酬,却热衷于从事为军队制作宣传画等工作,许多人在拘留营中还认真学习英语和美国史。

1943年初,由于一线部队严重缺员,陆军部长史汀生宣布接受日裔参军,这些日裔美国人要想合法离开集中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报名参加美军。在整个二战期间,总共有约3.3万名日裔以各种方式参加了美军,由纯日裔组成的442步兵团和100独立步兵营被派往欧洲最残酷的战场。

1943年9月,完全由日裔组成的第100独立步兵营在北非登陆,成为最早与德军交手的美军之一。1943年11月,他们参加了登陆意大利的战斗,并屡次作为突击队,与精锐的德国伞兵展开白刃战,最终迫使德军缴械投降。第100营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全营1300人只活下来521人。为表彰他们的英勇,美军指挥官克拉克特意安排第100营第一个进入罗马城,另一支日裔部队则一路打到了德国。

在欧洲战场,美军中的日本人伤亡率是最高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日本第二代移民组成的第442步兵团,他们在意大利和法国作战。该团队功勋卓著,按其建制规模和服役时间来说,美国军事史上获勋最多的军事单位,就是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功勋卓越、手执美国国旗、主要以日裔美国人组成的美军第442步兵团。

第442步兵团是按照美国陆军标准步兵团的编制编成,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野战炮兵营、一个工兵连、一个反坦克炮连以及其他后勤支持单位,该团的座右铭是“全力以赴”。在训练营里,美军大兵戏称这些身材矮小的日裔部队为土拨鼠部队。

曾隶属于第442团的岛辉次说:“我们赌上性命,只为证明自己是良好市民。”另一名日裔美国老兵回忆说,“同时被美国和日本抛弃的我们就像是孤儿,战斗是唯一的选择。”就在这些士兵为美国而战时,他们的家属大多仍被扣留在集中营中过着近乎囚犯的生活。

整个战争期间,没有一个日裔士兵开小差或是叛逃。他们共获得9486枚紫心勋章、4000枚青铜星奖章、560枚银星奖章和56枚陆军殊勋奖章,共有9000人阵亡。日裔美国人的种种努力终于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很有感触地对日裔士兵说:“你们不仅要和残酷的敌人作战,还要同偏见战斗,然而你们战胜了这一切。”

不过,当那些日裔美军回到故乡时,才发现他们在战争中的完美表现并没得到认可,许多退伍老兵找不到工作。当第一批日裔士兵从欧洲回到美国,发现理发店和饭店依然拒绝为他们服务。一个失去了一条腿的日裔士兵竟然当众挨打。陆军部看不下去了,派一些和日裔士兵共同作战过的白人军官去对商人和农民作巡回演讲。一个农民问一个中尉:“你们连里有多少个日本鬼被打死了?”中尉回答:“在我排里一起作战的日裔士兵除了两个,全部牺牲了。”这个农民说:“真可惜,没把那两个也打死。”

图为日裔美国人推古三上的水彩画,它描绘的是在美国西部的日本集中营。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所说,日裔美国人是无辜的,但却被迫替日本法西斯承担战争责任。由于承受的巨大冤屈,从1945年开始,日裔美国人陆续对二战中遭到的不公正待遇提起诉讼。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日本人重新安置索赔法》。不过,到1962年,美国付出的赔偿仅有3600万美元。1988年8月10日,里根总统签署文件,就二战中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一事正式道歉,承认当时将日裔居民看成“外来的敌人”是出于战时的狂热和偏见,宣布给予曾经被关在拘留营中且仍在世的日裔美国人每人2万美元的补偿。

1992年,布什总统再次追加了每人2万美元的赔偿,在11年间,美国政府总共向日裔赔偿了16亿美元。2006年12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拨款3800万美元,用于维护日裔美国人拘留营的旧址,并对当年那段历史进行研究,提醒人们要深刻反思,永远牢记历史的教训。

喋血巴丹半岛

1941年12月8日,就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10个小时,部署在菲律宾克拉克机场的美国远东空军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日军飞机连续对马尼拉附近的美军克拉克空军基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将机场上整齐排放的18架b-17飞机以及55架p-40飞机炸得支离破碎。短短的数分钟,100余架美机就轻而易举地被击毁了,美军亚洲舰队不得不仓皇南下,逃往爪哇海。

菲律宾北望中国台湾地区,南临荷属东印度,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亚洲最大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构成了日军南进的障碍。为了控制东南亚海上交通线,日军于12月10日起,分别在菲律宾的阿帕里、维甘和黎牙实比登陆,向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方向挺进。美菲联军根本挡不住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手上既无空军,也无海军,只好放弃拒敌于海边的如意算盘,撤到马尼拉附近的巴丹半岛,重新布置了防线。

遭到日军轰炸的马尼拉街道

巴丹半岛是一个只有25英里长、20英里宽的小半岛,麦克阿瑟将8万多美菲联军集中在这里,准备同日军展开持久战。1941年1月10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指挥官本间雅晴原以为巴丹半岛最多只有25000名美菲联军,炮声一响,他们一定会拔脚就跑。可是战斗打响之后,美菲联军不但没有跑,反而向日军猛扑过去,只用了4时,就把担任主攻的日军第65旅团歼灭了大半,本间雅晴不得不下令停止对巴丹的进攻。

由于美菲士兵在之前的撤退过程中,丢掉了大部分军需给养,很快就出现了给养不足,并且很多人患上了疟疾,美军指挥官温莱特将军对此写道:“持续的饥饿、夜以继日的热蒸汽、令人望而生畏的疟疾和伤病员不断地呻吟声残酷地折磨着我们这些人。”在这样的形势下,巴丹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罗斯福为保全面子,以免麦克阿瑟当了日军的俘虏,便命令他把军队交给温莱特中将指挥,让他到澳大利亚去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携夫人和4岁的儿子,乘着巴尔克利上尉的鱼雷艇偷偷地离开了科雷吉多尔。13日天刚亮的时候,在棉兰老岛北岸登陆的麦克阿瑟脸色苍白、眼圈发黑,他对巴尔克利说:“你们把我从虎口中救了出来,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还表示要给送他的人申请银星勋章。东条英机得知麦克阿瑟逃跑的消息后大为恼火,他本来打算生擒麦克阿瑟,让他到东京游街的。

4月3日,日军增援的两个师团到达菲律宾,向巴丹守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远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将军向温莱特下达了全线反攻的命令,但是,温莱特没有办法执行他这种异想天开的命令,前线已经彻底崩溃。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只有少数官兵撤退到科雷吉多尔岛。数日后,巴丹守军司令爱德华·金少将率领7万余人的巴丹守军投降——这是美军历史上缴械投降的最庞大的一支队伍,巴丹半岛陷落。

巴丹守军的投降,震惊了华盛顿,考虑到弹尽粮绝的实际处境,当天罗斯福总统亲自给坚守科雷吉多尔岛的温莱特将军发布新的指令,改变了以前战斗到底决不投降的命令,授权温莱特将军可根据实际状况,自行做出决定。

本间雅晴决心给菲律宾战役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他动用100门大炮包围了小小的科雷吉多尔岛,连续炮击达3个星期之久,摧毁了岛上美军炮兵阵地,炸毁了供水设施。5月5日,温莱特中将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请告诉全国,我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类能够做的一切,我们捍卫了美利坚合众国和它的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我顽强的军队的无限自豪去见日军指挥官了……再见了,总统先生!”

菲律宾的美菲部队停止了抵抗,在整个巴丹战役中,美军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美军在菲律宾的惨败成了麦克阿瑟刻骨铭心的奇耻大辱,他发誓要报仇雪恨。在离开菲律宾时他留下一句话:“我还要回来!”他的这个愿望两年后实现了。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他站立在雨中大声发表了演讲:“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

复仇天火

1942年4月18日,日本东京正在进行一场防空演习,忽然有几架飞机出现在演习的上空,市民们万万没有想到,那是真正的美国轰炸机!当一连串的炸弹从天而降,在城市中炸响时,东京的防空部队尚未从惊愕中缓过神来。在日本人心中,凭着日军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海空军力量,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敌对国家能对日本本土发动攻击,这突如其来的轰炸让整个日本帝国都为之一震!

自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一直敦促美军寻找轰炸东京的办法,太平洋战场的一片溃败使得这种需求就更加迫切,他急需用这种办法来报复日本和振奋士气。海军参谋部想出一个方案:从一艘航母上出动陆基轰炸机进行轰炸。航空母舰可以将飞机载到靠近日本海的地方,但中型轰炸机无法在航母上降落,完成轰炸任务的飞机要飞往中国。

陆军的飞机是双引擎的,航程远远大于海军的单引擎飞机,这样就可以保证美军的航母待在安全区域。让陆军的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这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因为这需要改装飞机、重新训练飞行员,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批准了这个作战方案。

这个计划选中了B-25轰炸机和最新服役的航母“大黄蜂”号,并由当年的飞行速度世界纪录保持者詹姆斯·杜立特中校领导完成,所以这次行动又被称为“杜立特空袭”。为此,对B-25轰炸机进行改装,拆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增加了油箱。

4月2日,“大黄蜂”号在6艘舰只的护航下,载着16架B-25轰炸机,劈波斩浪,在阴沉的海面上向着日本九州岛海岸以西400英里的海域进发。当队员们得知了这次任务的目标后,全体欢声雷动。4月17日下午,这支特遣舰队离起飞点只有24小时的路程,仍未被敌人发现,“大黄蜂”号上的甲板人员对B-25轰炸机作了最后检查,每架飞机携带4枚500磅的炸弹,炸弹上写着:“我们不想燃烧世界,只想燃烧东京。”

4月18日上午8时,“大黄蜂”号调头迎风,杜立特握了一下舰长米切尔上校的手,然后对他的同伴喊道:“伙计们,就这么着,一起出发吧!”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腾空而起,向日本列岛飞去。

尼米兹本来以为这是一次能和偷袭珍珠港相媲美的突袭行动,但是在距离日本列岛650海里的海域,一艘装载有无线电装置的日本渔船发现了这些B-25轰炸机,并向东京发布了无线电预警,虽然美军驱逐舰迅速赶到,炸沉了这艘泄密的渔船,但秘密已经泄露了。还好目标在即,保密已经不再重要。

抵达日本列岛上空时,只有2架轰炸机还能找到预定的飞行路径,另外14架全部迷航了,指挥官只好命令他们尽量飞到日本上空,找个目标把炸弹扔下去。就这样,16架远道而来的轰炸机毫无秩序地从不同方向进入日本领空,然后胡乱地投弹。接二连三的出现和混乱不堪的轰炸,却意外成了杰出的战术,因为日军无法判断这些飞机从哪里来、还有多少、然后又到哪里去。空军想升空拦截,都不知道向何处去拦。

当第一批轰炸机掠过东京上空的时候,日本人还挥着手,以为是日本空军在作逼真的表演,只有当爆炸震声响起、浓烟升起时,才知道这是真正的轰炸。很快,东京电台广播说,轰炸造成了3000人死亡,但是日本军方迅速干涉了广播,他们修正说,有9架美军飞机被击落,胆小怕死的敌机只是在郊区胡乱轰炸,重要的军事单位毫发无损。

杜立特

日本军方的说法并不是事实,虽然日军的高射炮发挥了作用,但是这16架飞机依然把炸弹全部扔到了日本的国土上,随后都安全地离开了日本领空。其中1架受伤飞往海参崴,被苏联扣留,其余15架飞机均飞往中国湖南株洲机场。由于缺油,飞机均没有到达目的地,15架飞机散落在中国浙江和江苏,在75名机组人员中,有3人在飞机迫降时遇难,8人跳伞,在日本占领区被日本俘虏。杜立特的降落伞落在农田里,被中国农民救起,他与其余63名机组人员均被中国军民护送到后方。

“杜立特空袭”是一次并不成功的空袭,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轰炸效果,这次空袭大大震动了日本朝野,日本本土再也不是歌舞升平的乐土了,第二天,就有500架战机从太平洋战场返回日本列岛保卫本土领空。同一天,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公开向天皇谢罪,为了防止再让日本本土遭到空袭,山本大将决定发动一次战役,即导致日本海军惨败的中途岛海战。

在战争中,有时候一些并不成功的事件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后果,“杜立特空袭”有幸就是其中之一。

首次航母对决

1942年初,日本联合舰队还沉浸在胜利之中,在日本看来,美国的经济潜力虽大,但转入战时状态还需要一个过程,预计美国1943年夏季才可能组织反攻,而日本完全有时间进一步推进战线,扩大防御圈,控制澳大利亚就是这一战略的反映。

日军占领东南亚后,决定向西南太平洋推进,夺取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岛,以掌握该地区制海制空权,切断美国通往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1942年2月,日军占领了澳大利亚东北的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3月占领了新几内亚的莱城、萨拉莫阿。按计划,日本应在图拉吉和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实施登陆。由于美军航母的活动,这一计划就被推迟了。直到4月底,日军第五航空战队和第五巡洋舰队从印度洋归来,进攻图拉吉和莫尔兹比港的计划才开始。

5月,日本第四舰队司令井上成美海军中将派高木武雄海军中将率领“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及3艘重巡洋舰、6艘驱逐舰从特鲁克岛出发,原忠一海军少将率“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和4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从拉包尔启航,掩护登陆船队驶向目标。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该航母在中途岛海战中被日机击沉。

通过破译密码,美方已知日军即将在莫尔兹比港实施登陆,并基本掌握了日方投入的兵力。此时美军可供使用的是第8特混舰队“莱克星顿”号和第17特混舰队“约克城”号航母,另有8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由弗莱彻统一指挥。2支舰队先于日机动编队,5月1日进驻珊瑚海。

5月6日,日本“翔鹤”号和“瑞鹤”号派出舰载机搜索美军,舰载机发现并击沉油船和驱逐舰各一艘。同时,93架美舰载机攻击了日军登陆船队和护航编队,经过半个小时的轮番进攻,“祥凤”号中了13颗炸弹和7条鱼雷,井泽下令弃舰。

5月7日,美日双方舰队进入相互攻击范围,但彼此没有发现对方,错过了先发制人的时机,下午日本再次派出舰载机搜索,在暮色中,几架迷失方向的日本飞机甚至错误地试图在美航母“约克城”号上降落,由于识别信号不对,被美军高炮击落1架,另外几架慌忙逃入夜幕中。

5月8日,双方搜索飞机几乎同时发现目标。8时15分,美军侦察机发回报告:“敌人的航空母舰特遣舰队在‘列克星敦’号东北约175英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时25海里的速度向南行驶。”几分钟以后,美国航空母舰的无线电台收到了日本人兴高采烈的报告,显然他们自己也被日军发现了。

当日上午,双方航母编队在200海里距离上出动舰载机群展开激战。美军出动飞机约70架次,对高木舰队发动攻击。“瑞鹤”号航空母舰逃进雷雨区,免遭袭击;“翔鹤号”航空母舰被2颗炸弹击中,失去作战能力。日军出动飞机约90架次,对美舰发动攻击。“列克星敦”号航母被2条鱼雷击中,发生爆炸而沉没,已经降落到该舰的36架飞机也随之沉入大海,“约克城”号航母也被击伤。这场遭遇战只持续13分钟,日本战机飞走的时候,兴高采烈地报告他们替“祥凤”号报了仇,毫不含糊地击沉了2艘美国航母。

此时“约克城”号虽然尚有轰炸机和鱼雷机27架、战斗机12架,但已入夜,弗莱切无意再战,遂率队撤离战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美国损失飞机约70架,日本损失飞机约上百架。

此次海战是航母舰队以舰载机首次交锋,也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受挫。从战术上来看,日本海军取得了珊瑚海海战战术上的胜利,但日本海军由于损失的飞机和飞行员无法立即得到补充,被迫中止了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

日本第5航空战队的2艘航母原本要参加中途岛计划,由于“翔鹤”号受损、“瑞鹤”号严重减员,削弱了日军在即将展开的中途岛海战中的实力,否则在中途岛之战中美日航母的比例将是4:6,而不是3:4,而这种差别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人鸟之战

信天翁是一种大型海鸟,它们在岸上表现得十分驯顺,因此,人们又称信天翁为“呆鸥”或“笨鸟”。信天翁的翅展约2米,强劲而有力,它们以毫不费力的飞翔而著称于世——它们能够跟随船只滑翔数小时而几乎不拍一下翅膀。过去,迷信的水手将信天翁视为是不幸葬身大海的同伴亡灵再现,因此深信杀死一只信天翁必会招来横祸。信天翁的翅膀如同是极为高效的机翼,使它们能够迅速向前滑翔,而下沉的概率很低。这种对快速、长距离飞行的适应性令信天翁得以从它们在海岛上的繁殖基地起飞,翱翔于茫茫的汪洋大海上空。

二战中,一群美国士兵侵犯了信天翁的“领土”,遭到了信天翁的迎头痛击。交战中,信天翁面对装备着现代化武器的美国海、陆、空三军毫无畏惧,它们前赴后继、英勇抗击,终于将美军赶出了它们的“家园”。这场举世无双的人鸟大战被载入美国的“太平洋战史档案”。美国五角大楼在整编太平洋战史时对这一战役加注评语:消灭“敌人”最多的是太平洋上的人鸟战役,歼灭信天翁百万以上;败得最没面子的也是这场人鸟之战,海、陆、空三军竟被信天翁击退。

1942年夏,美、日在太平洋的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海军为扩大太平洋战果,不断调遣海上军事力量,志在一举拿下中途岛。美军为打破日本海军夺占中途岛的企图,一面加紧补充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一面抢占中途岛附近的一些小岛,修建工事,准备给日本海军来个迎头痛击。美国海军部发现北纬30°附近的一个无名荒岛是个十分有利的战略要地,所以立即派出一艘战舰悄悄前往占领该岛。

当夜幕降临时,战舰就地抛锚。舰长决定先派一支小分队连夜上岛侦探,参谋尤里斯一马当先摸黑搜索前进。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道灰白色的“围墙”挡住了去路,心里十分紧张:难道日本人已捷足先登?尤里斯示意小分队停止前进并随地卧倒,随时准备投入战斗。10分钟过去了,岛上毫无动静,尤里斯觉得光这样待着不是办法,便将小分队编成两组,一组留在原地作掩护,自己亲率一组前去侦察。当他们逼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道“围墙”是一大群正在熟睡的巨型海鸟——信天翁。一场虚惊之后的美国士兵企图越过这道“鸟墙”,岂知“鸟墙”犹如一道弹性的钢铁长城,一只只硕大的信天翁相互依偎,环岛抱成一圈,形成一道无与伦比的“护岛工事”。

美国大兵的行动惊醒了鸟儿,岛上数以万计的信天翁腾空而起,它们在鸟王的率领下,排着阵势狂叫着,一齐向岸边挤来,把登陆的侦察兵一个个挤下海去。夜战失败,侦察小组于次日白天再次冲向小岛,可是尚未靠岸,满天的信天翁从空中俯冲下来,对这些不速之客一阵疯狂地俯冲——用尖嘴啄,用利爪抓,用翅膀打,弄得这些陆战队员手足无措,狼狈不堪,只好又乖乖地退回去。

美国海军部接到报告后,认为情况非常严重,他们必须尽快赶走这些信天翁,抢修岛上的工事,才能有效地抗击日本海军。因此,海军部立即抽调附近海域的其他军舰增援,并从中途岛调出几架飞机助战,同时又派登陆舰向岛上运送坦克和推土机等。于是一场“人鸟之战”又开始了。美军首先派出飞机对小岛进行轰炸,无数信天翁死于爆炸声中,紧接着大批部队和战车迅速登岸,但由于鸟尸成山,推土机都难以开进。正在这时,他们突然发现天空中有朵朵乌云从四面八方向小岛飘来,直到临近了才看清楚是战败的信天翁搬来的救兵。美军的轰炸激怒了附近几个岛上的信天翁,它们一批又一批地飞到岛上来与美军搏斗,搞得美军毫无办法,被迫使用毒气来对付鸟群,一场毒气战之后,岛上鸟尸遍野,美军的推土机分队在高射机枪掩护下开始推走鸟尸。

美军费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在岛上修了一条简易的飞机跑道和公路,但是天一亮就被信天翁占领,信天翁这个顽敌仍然会时不时地落满整个跑道,甚至会舍身撞坏螺旋桨或发动机,使飞机坠毁,尽管美军采取了各种措施,信天翁却誓死保卫家园。在震惊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岛上的枪声仍然不断,演出了一场人与鸟的“持久战”,美军总部迫于无奈,只好命令放弃占领该岛。战后,一个参加了这场“人鸟大战”的士兵面对大海发自内心的忏悔:“巨型海鸟信天翁是上苍派来的神鸟,它们神圣不可侵犯,谁要是冒犯了它,就会遭到上苍的严厉惩罚。”

这场罕见的人鸟之战,曾引起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关注,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信天翁为什么会这样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和援助自己的同类呢?是谁在领导和指挥它们进行这场持久的战争?它们为什么会视死如归地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仍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成了困惑人们的难解之谜!

决定命运的5分钟

中途岛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檀香山西北2100千米,为珊瑚环礁,周长24千米,环抱东岛和桑德岛,陆地面积5平方千米。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中途岛距珍珠港1100多海里,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山本五十六遂决心实施中途岛战役,企图夺取中途岛。这不仅能报美军空袭东京的一箭之仇,还能打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攻击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山本大将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这个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略进攻。

然而,山本不知道的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早从破译的日军电报中掌握了他进攻中途岛的企图,并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加强了岛上的防御力量,还准备了以3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50艘舰艇的舰队,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准备攻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与此同时,在中途岛附近海域部署19艘潜艇,监视日舰行动。网撒下了,就等着山本五十六光临了。

6月4日凌晨6时,南云舰队的108架战斗机发起了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南云在飞机起飞时,并不知道美国航母就在他的翼侧。日军以损失6架战机的很小代价完成了第一次攻击,中途岛损失惨重,机场、油库均遭毁坏,并有15架美军战机被击落。8时,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军5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南云的参谋长草野主张第二波攻击中途岛,回头再来对付这10艘军舰组成的普通舰队,然而几分钟之后,日侦察机又发回一份语意模糊的电文:“敌舰似乎由1艘航空母舰殿后。”

中途岛海战的失利使日本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确认美方航空母舰阵容之后,南云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山口多闻海军少将向南云建议立即命令攻击部队起飞,可此时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机群已返航,正飞抵日本舰队的上空,第二批突击飞机换装鱼雷还没有完成,如果马上发动进攻,那么油箱空空的第一攻击波机群会掉进海里。南云权衡再三,决定把攻击时间推迟,先收回空袭中途岛和拦截美军轰炸机的飞机,然后再攻击美航母编队。但这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美军飞机完全可能利用这段时间发起对南云舰队的袭击,如果美机恰巧在日军为飞机补充弹药和油料之时进行轰炸,日舰将面临致命的打击,这是一种危险的方案。但南云不愿意让自己的飞机掉入海中,希望尽可能减少损失。他是在赌博,他不太相信美国舰队会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

战局就在这短短的一小时内急转直下,幸运女神助了处于劣势的美国人一臂之力,美军终于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8点左右,一队由15架鱼雷机组成的编队,独自向北搜索,终于发现了南云编队,不幸的是,这组美机燃油耗尽,而且无战斗机掩护,在舍生取义、勇敢地冲向目标的英雄壮举中,被日“零式”战机和高射炮火纷纷击落。与此同时,由“企业”号起飞的14架鱼雷机和由“约克城”号上起飞的12架鱼雷机在袭击日舰“苍龙”号和“飞龙”号的战斗中,所投鱼雷竟无一命中。

就在美军败局将定的时刻,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从“企业”号上起飞的33架“无畏”式轰炸机,在预定海域没有发现目标,搜索了一个小时也一无所获,由于燃料不足,正准备返航时,却意外发现了一艘日军驱逐舰。美机飞行员认为,这艘驱逐舰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日航空母舰,于是他们紧随日舰而行,果然发现了由4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南云舰队。33架“无畏”式轰炸机立即分别对“赤城”号和“加贺”号航母展开攻击。17架从“约克城”号航上起飞的“无畏”式轰炸机接踵而来,攻击了“苍龙”号航母。此时日舰正处于极易受攻的境地,甲板上到处是鱼雷、炸弹以及刚加好油的飞机,而且保护航母的战机正在四处追杀美军鱼雷轰炸机,这正是美军求之不得的有利时机。

南云的一念之差,终于招致了日本海军350年来最大的悲剧,就在第一架日本战斗机将要飞离飞行甲板时,美机的攻击已从天而降,一切都是那么巧合,日军航母上堆满的易燃、易爆物品只要沾上点火星,就足以把这个钢铁巨物送入海底。美机犹如大发横财一般痛快淋漓地轮番投弹。顷刻之间,日舰火光冲天,烈焰升腾,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变成了3团火球,惊人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转眼之间日本失去了3艘航母,威武一时的南云舰队只剩下“飞龙”号航母独撑危局了。

日本航母编队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令“飞龙”号的司令官山口多闻怒不可遏,他在接替了南云的空中作战指挥权之后,毫不犹豫地对美航母舰队发动了反击,“飞龙”号发动两次进攻后,舰员们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但山口多闻仍决定黄昏时再次出击,给美舰队以最后的致命一击。正在这时,一队美军轰炸机突然冲向“飞龙”号,一连串炸弹呼啸而下,四弹命中目标。在尚未对美舰造成致命一击之前,“飞龙”号先遭毁灭,沉入海底。

“飞龙”号的沉没标志着南云舰队的彻底失败。远在300海里外“大和”号战舰上的山本五十六眼见大势已去,痛苦地向日本舰队发出了承认失败的电文,撤销了中途岛作战计划,失去了空中掩护的日本舰队狼狈撤回。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空母实力对比,日军仅剩重型航母1艘、轻型航母4艘,更加重要的是,在这次战斗中,日军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优秀飞行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开始向有利于美军的方向转折,这场海战可以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军占领阿图岛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不仅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还一度占领美国阿留申群岛西部的阿图岛,这是自1812年以来外国军队唯一一次侵占美国领土。美军随后展开反击,经过一场惨烈的两栖登陆战,取得全歼日本守军的胜利,揭开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局部反攻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次作战中,让美军首次见识了日军“死亡冲锋”和“集体玉碎”的疯狂。

阿图岛是美国阿拉斯加半岛以西上千公里外阿留申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阿留申群岛在当时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它是白令海与太平洋的天然分界,同时又是美苏之间领土距离最近的地方,对日本来说是通往北美、北欧的捷径,可以成为日本海军骚扰美国在北太平洋海上作业的一个据点,并能对美国西海岸形成威胁。

1942年4月,美军16架B-25轰炸机空袭东京,尽管东京损失并不大,但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日本朝野,日本军部责成山本五十六制订新的作战计划,彻底消除美军对日本本土的威胁。5月,日本军部正式下达“米号作战”计划:同时夺取中途岛和阿图岛,扩大日本的防御圈。

6月8日凌晨,山崎保代大佐指挥的北海支队在阿图岛登陆,日军在登陆时并未遭遇美军抵抗,这是因为美军北太平洋舰队司令西奥博尔德海军少将不相信尼米兹通报的敌情,认为日军不会兴师动众夺取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所以他根本没在这个岛屿上部署兵力,直到6月10日,美军巡逻飞机才发现日军占领了阿图岛。

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军在太平洋上转入反攻,日军占领的阿图岛就像扎在美国喉咙里的一根小刺,必欲拔之而后快。美军首先对阿图岛实施海上封锁,以切断其同日本本土的联系,原计划参加北非登陆的美国陆军第7师也被紧急调来参1943年3月26日,美军海军少将查尔斯·麦克摩里斯率领的分舰队偶然之间遭遇了细萱戌子郎中将率领的增兵阿图岛的日本舰队,日军有4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稍弱于美军。麦克摩里斯意识到,如果让这批日军进入阿图岛,将大大增加美军收复阿图岛的难度,于是立即下令开炮,两支舰队你来我往,相互炮击了3个小时。这次海战双方都没有投入空军力量,这使它成了太平洋战争中屈指可数的仅以海上舰炮交战的传统海战之一。

1942年6月,日本舰载机袭击了在阿留申群岛的美国海空军基地荷兰港,美国海岸炮兵团英勇反击。

美舰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糟糕,美重型巡洋舰“盐湖城”号中弹数发,失去了反击能力,进退两难,细萱戌子郎本可以下令围攻,给它致命一击,但他认为己方舰队遭受了比美军更惨重的损失,就命令舰队迅速脱离战区,逃之夭夭。就这样,麦克摩里斯侥幸地赢得了科曼多尔群岛海战的胜利,而细萱戌子郎却因为判断失误和胆小懦弱,被解除了职务。

增援计划的失败使得山崎保代大佐率领的2600多人的阿图岛守军必须独自面对11000人的美国第七步兵师。1943年5月11日拂晓,美军进攻行动正式展开。近250架飞机和3艘战列舰对阿图岛进行轰炸和炮击。10时30分,美军第7师一部从阿图岛北岸登陆,主力则从南岸的马萨克斯湾登陆,试图两面夹击,将日本人赶下海。

美国人走了运,原计划登陆时间定在5月7日,可是阿留申恶劣的天气推迟了美军的进攻时间,日本守军原本做好了全面迎战的准备,但几天后仍不见动静,以为是虚惊一场,于是放松了警惕,因此,当美第7师于5月11日登上滩头时,他们竟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当时的大雾天气有如天助,使美军避免了伤亡,几乎没有遭遇日军的有效抵抗,但接下来的是一场苦战,给美军造成巨大麻烦的是地形和天气。

按理说,进攻发起时,阿图岛上的日军只有2600多人,美军第7步兵师有1.1万人,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胜利应该唾手可得,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当时美军南部登陆部队向北进发,试图按计划与北部登陆部队会师,但在马萨克山谷遭到日军密集防御工事的火力打击,士兵们慌忙寻找土地松软的地方挖掘散兵坑,可是坑一挖好,水就立刻涌了出来,士兵们不得不在冰冷刺骨的水中缩成一团。更糟的是,由于冻土地带处于解冻时期,美军车辆经常陷在泥里寸步难行。士兵们只能靠人力拉着火炮前进,许多时候甚至要在光秃秃的荒原上向40度以上的斜坡发起冲锋,战况艰难。

在光秃秃的荒原上向40度以上的斜面发起冲锋,难度可想而知。找不到隐蔽物遮拦的美军为了减少损失,只能步步为营。而当时岛上气温接近冰点,彻骨寒冷,美军很多人没有御寒物品,只穿着夹军服和半高帮的皮鞋。他们的耳鼻、面孔被冻伤,手指、脚趾冻得发紫、变黑,很多人不得不因冻伤而截肢。面对居高临下的敌人,缺乏有效火力支援的美军第17步兵团于5月20日在冷山同日军展开惨烈的手榴弹大战。三天后,残余日军被压缩到奇恰戈港,最后的进攻即将开始。

此时,负隅顽抗的日军也已濒临绝境,他们被困在东部的冻土高山上,伤亡惨重。5月29日夜,守岛日军在指挥官山崎保代的率领下突然冲下山,对美军位于谷地的中心营地发动赌博式攻击,他们高喊“我们死,你们也得死”,试图夺取美军军火。

由于黑暗和大雾,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许多美军被扎死在睡袋里,中心营地的伤员和后勤人员也惨遭屠戮。日军只要再冲上一个高地,就将夺取到美军辎重。此时,500名维护车辆装备的美国工程兵挽救了危局,这些没有受过多少正规军事训练的工程兵,居然打退了日本人的多次冲锋,守住了这个至为关键的山头,并把日本人逼下了山谷,后来,这座山就被命名为“工程师岭”。

5月30日,弹尽粮绝的日军在谷地内集体自杀。日军士兵临死前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把手榴弹绑在胸口拉动引信。巨大爆炸过后,死尸残缺不全地叠在一起,惨不忍睹。次日早上,美军士兵目睹了山谷的惨象,堆满了缺胳膊少腿的尸体,无头的躯体散落一地。美国士兵感到困惑,他们实在无法理解日本人为什么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阿图岛战役结束后,日军只有27人幸存,大多是自杀未遂者。

这场战役对于整个太平洋战场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几十年后,日本人还对此战记忆犹新。1943年5月31日,日本电台报道了阿图岛守军“全员玉碎”的惊人消息,日本各大报纸也在这一天出现了黑字标题:《阿图岛皇军全员玉碎》,这是日本在战争中第一次在战报上使用“玉碎”一词,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全员玉碎”一词开始频频出现在日本政府的公报上。

后来,美军曾在一名战死的不知名日本军医身上缴获了一本日记,它记述了日军一步一步选择死亡方式:“5月27日,冻雨继续,疼痛刺骨。我们找一切东西让人们安息,吗啡、鸦片、安眠药……2000人的部队还剩下1000人,他们都是伤员、战地医院的和战地邮局的人。”“5月28日,我们的弹药用光了……自杀事件到处继续。”在5月29日最后一篇日记里,这名军医写道:“今天晚上8点钟,我们全体在总部集合,战地医院也参加了,我们将发动最后一次攻击,医院所有的伤员都被命令自杀,剩下的33个活人和我也将去死,我毫无遗憾。为天皇尽忠,我感到骄傲,因为我此刻内心平静,下午6点,用手榴弹料理了一些伤员……再见,我亲爱的妻子,你爱我到最后一刻。我们的儿子,他只有4岁,他将无法阻挡地长大,可怜的小儿子多喜谷,今年2月才出生,再也不会见到你的父亲了。”

疯狂作最后一搏的日军让参战美军士兵至今记忆犹新,一位美军连长记述了最后发生的事情:“我突然发现在浓雾之中,有一种异样的声音传来,终于看清了——在咫尺之外有一大群幽灵般的人踩着残雪,向我们步步逼近,这些日本人衣衫褴褛、脸色发青、神情呆滞,男人握着枪或赤手空拳,而女人们则举着一把刺刀或是一根木棒,整个队伍似乎都无声无息,我们的士兵突然看到这种景象,无不毛骨悚然,猛烈的扫射开始了,枪炮弹在人群中炸响,树上的积雪簌簌落下,日本人也纷纷倒下。”

此战,美军第7师用了三周时间,付出了亡600人、伤1200人的代价,收复了阿图岛,消除了日本对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的威胁,拉开局部反攻的序幕。但也有美国史学家表示,从战略角度看,阿图岛之战实属没有价值,因为美军已经取得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日军很难再威胁美国本土,进攻阿图岛完全是从维护“面子”的角度做出的抉择,因为哪怕日军只占据美国的一小块领土,都是对美国公众感情的巨大伤害。

倒霉的波特尔

“波特尔”号在美国海军中的名气,不是因为其战功,而是因为其所遭遇的倒霉经历。“波特尔”号是美国海军二战期间赶造的驱逐舰,1942年5月开工建造,同年9月建成下水。1943年7月该舰正式服役,编入大西洋舰队。

舰上的125名水手和他们的“波特尔”号一样,都是崭新的,大多数人从高中校园或自家农场直接爬上了军舰,他们甚至从来没见过海军军服!新水手们只训练了短短4个月,就接到了出海执行任务的命令——“波特尔”号真是美国海军史上最幸运的战舰,刚刚服役4个月便被委以为总统护航的重任。

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统帅斯大林聚会德黑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巨头”德黑兰会晤。这次会晤意义深远,它巩固了同盟国之间的合作,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罗斯福总统、美国军方高级将领以及其他美国高层重要领导80多名,乘坐“艾奥瓦”号战列舰赶往德黑兰,由3艘驱逐舰和2艘护航航母组成了护卫编队。看着坐着这么多大人物的“艾奥瓦”号,“波特尔”号上的水兵们开玩笑说:“如果希特勒能把这艘4.5万吨的战列舰击毁,那他就中大奖了!”说者无意,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差点让这句话成为现实。

11月14日,编队驶近百慕大海域,“艾奥瓦”号战列舰舰长决定在这里让总统和高官们解解闷儿,演示一下自己的战舰如何防御敌人的空中进攻。准备过后,几只巨大的气象气球被释放到空中,“艾奥瓦”号上凡是能对空射击的舰炮都对准了它们猛轰,罗斯福总统在甲板上看得兴致勃勃,5公里外“波特尔”号的沃尔特舰长和手下的水手们也看得心痒难耐,他们也很想挤过去凑凑趣儿,但无奈自己名气太小,只能在外围放放哨。

上帝也许看出了“波特尔”号的心思,特别让几只气球从“艾奥瓦”编成的火网中漏出来,慢慢飘进它的射程,“机会来了”,沃尔特舰长大喜,立即命令水兵们各就各位,向气球射击,并同时进行鱼雷发射训练,能不能露脸全看这次了!

甲板的炮位上,水兵们专心地轰击飘浮的气球,“波特尔”号舰长沃尔特命令全体舰员进入战斗状态,模拟发射鱼雷,甲板下的鱼雷舱里,两名水兵开始进行鱼雷发射操作,他们得把鱼雷发射管里的推进火药拿出来,因为这只是训练,不需要把鱼雷发射出去。像往常一样,他们先得为鱼雷找个目标,“艾奥瓦”号当然是首选,因为它又大又明显。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沃尔特舰长命令:“鱼雷——发射!”谁也没想到的事发生了,甲板上所有的人都发出了惊讶的“呜喔……”声!一枚鱼雷竟窜入水中,直奔罗斯福总统乘坐的“艾奥瓦”号而去!那枚鱼雷最多只用两分钟就能跑到“艾奥瓦”身边,到那时,就算它是战列舰恐怕也在劫难逃了!

“右舷有鱼雷!不是演习!不是演习!右舷有鱼雷!”“艾奥瓦”号上一片大乱,苦着脸的“威利”号舰长和水兵远远地瞧着人仰马翻的上司们,欲哭无泪。谢天谢地,“艾奥瓦”号肥胖的身躯转了一个完美的弯,与鱼雷擦肩而过。“轰”的一声,鱼雷在“艾奥瓦”号舰尾300米处爆炸,激起了一股冲天水柱!“波特尔”号被勒令脱离舰队,就近停泊在百慕大海军基地,全体舰员被拘留调查,这在美国海军史上仅此一例。

经过调查,这只是意外操作事故,“波特尔”号驱逐舰就此出了名,凡是与它相遇的舰只都会跟它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别开炮,别开炮!我不是总统!”

鉴于“波特尔”号如此不光彩的表现,美海军部决定将这艘战舰调往最偏远的阿留申群岛,此后的1年中,“波特尔”号竭力挽回损失的声誉,但不论多么努力,这艘战舰注定是多事之舰。一次演习休整期间,该舰一名水手上岸喝得大醉,谁也没有留意,这位醉汉登舰后一闪身,闯进了主炮炮塔,众人阻拦不及,此人竟然拉动了127毫米主炮的发火闩!炮弹出膛,不偏不倚,径直落到了基地司令家门前的花园!

这一天,基地司令恰巧正在家宴请全体参演指挥官及他们的夫人!说来也巧,所幸没有人受伤,唯一受到伤害的是“波特尔”号,炮打司令又给它多添了个笑柄。

“艾奥瓦”号战列舰

1945年,太平洋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美国海军部决定将“波特尔”号从阿留申调往菲律宾海域,参加对日最后作战。冲绳战役期间,“波特尔”号担任最危险的防空雷达哨任务,这一次,“波特尔”号表现不错,击落了6架日军战机,引导舰队击落7架。

然而,厄运似乎不愿意放弃最后一次戏弄“波特尔”号的机会,1945年6月10日早8时15分,日军一架老旧的99式舰载轰炸机忽然朝着“波特尔”号撞下来,“波特尔”号防空火炮猛烈开火,准确命中日机,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架被击中的自杀式战机坠海后落在“波特尔”号身边,巨大的水下爆炸将“波特尔”号整个托出了海面,旋即又重重地砸落下来,顿时,“波特尔”号全舰多处起火,动力全失,水管断裂,经3个小时“抢救”,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弃舰后仅12分钟,“波特尔”号即倾覆,迅速沉入了海底,之后,“波特尔”号被美国海军部从作战序列中永远除名。

“波特尔”号驱逐舰的确是一艘不平常的战舰,它是美国海军史上最幸运的战舰——刚刚服役4个月便被委以为总统护航的重任;它还是美国海军史上最乌龙的战舰——例行演习时竟向自己总统乘坐的军舰射出致命的鱼雷;它更是美国海军史上最悲惨的战舰——不但曾经全体舰员被拘,自己被击沉,最终还被海军永远除名。

“太平洋中的猛鲨”

20世纪初,海军序列里出现了作战潜艇。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一个小时内,击沉了英军3艘12000吨级的装甲巡洋舰,震惊了世界。二战爆发后,德国潜艇四面出击,沉重打击了盟军的海上交通线,以击沉1300多万吨商船和192艘军舰的骄人战绩,进一步震动了各国海军界,美国人终于发现了潜艇在侦察、破交和反舰作战中的巨大作用。虽然如此,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潜艇在美国海军的战略中并不占重要的位置,然而,太平洋战争一开始,美国海军潜艇就成了与日本海军作战的主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海战是从一次反潜作战开始的,大约在南云中将的飞机出现在瓦胡岛上空1个小时之前,美国驱逐舰“伍德”号就在靠近珍珠港入口处侦测到1艘日本袖珍潜艇,“伍德”号攻击了这艘袖珍潜艇,并将其击沉。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这突然的一击给了美国当头一棒,在水面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美国只好把太平洋战区的潜艇部队作为主力投入作战。

美国太平洋战区的潜艇部队主要由驻守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和驻守在甲米地基地的亚洲舰队组成,在当时,太平洋舰队拥有21艘大型潜艇,亚洲舰队拥有23艘,而日本海军起码有60艘主力潜艇。从数量上看,美军潜艇明显处于劣势,而且,由于美军潜艇装备的鱼雷技术性能差,在质量上也不占优势,海军作战部长随即坚决地打破了美国的惯例,下令对日本这个岛屿帝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这支“海豚式的海军”使用破旧落后的装备,从此开始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1941年末,美国的亚洲舰队正饱受日本轰炸机群的密集轰炸,迫不得已的麦克阿瑟命令驻守菲律宾的大多数水面舰艇撤退到爪哇,只留潜艇部队在海军上校威尔克斯的指挥下驻守甲米地基地,威尔克斯在环绕吕宋岛防御警戒线部署了28艘潜艇,但并未对日军入侵菲律宾造成多大威胁。这些潜艇对日军战舰、运输兵船、货船发动了31次攻击,发射鱼雷66枚,却仅击沉了3艘货船。1941年圣诞节时,即将弹尽粮绝的亚洲舰队潜艇无奈向爪哇岛的苏腊巴亚港口退却。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人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有效运用自己手中的潜艇,从这时起,美国潜艇开始作为一种进攻性武器出现在太平洋上,以自由猎杀出现在视野中的敌水面舰船目标。大战之初的美国潜艇部署得过于分散,又没有统一的指挥,数量也不足,美国潜艇的艇长们在首次与敌舰接触时多半过于谨慎,在1942年中,美军潜艇战斗巡逻350次,击沉日本舰船180艘,其战果不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破坏日本海上运输线作为主要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尼米兹出任美太平洋舰队司令,他本人就是潜艇出身,有潜艇专家之称,因而对于潜艇的战略作用认识比较深刻,能把潜艇集中使用在破坏日本海上交通的行动之中。在此期间,美国海军潜艇主要用于袭击日本海上运输线,支持美军岛屿岸上防御作战以及执行援救等任务。

相对于太平洋初期的美国来说,日军的潜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有优势,日本人潜艇的鱼雷比美国的可靠,速度高,航程远,弹头威力更大,日本人还有低噪声齿轮传动装置,但日军的潜艇直到战争后期一直缺乏雷达。日军的潜艇没有像德国和美国那样将潜艇主要充当劫掠商船的角色,而主要是以军舰为目标。这与他们的作战对象是有关的,因为美国不像日本,处处依赖进口资源以维持战争,然而美国潜艇则开始通过不间断地攻击日本货船,以此来削弱日军的战争潜力。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对无线电情报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基于获得的一系列正确的情报,美国海军“鱼”号潜艇被部署在日本海军“伊-173”号潜艇可能出现的航线上,伺机发动攻击。1942年1月27日,伊-173按预定时间出现在“鱼”号正前方,后者于是迅速将其击沉。随着太平洋战线的不断拉长,日本海军越来越力不从心,8月10日上午,陈旧的美军S-44小型潜艇发现日军重型巡洋舰编队后,冒险攻击,竟导致日军“加古”号重型巡洋舰因锅炉爆炸而沉没。此举极大地鼓舞了美军的士气。

美军谍报员招募海报

经过1年的苦苦消耗作战,到1943年,美军潜艇部队的实力已大为增强,不但潜艇数量增加了66艘,而且质量也大大提升。从1942年起,美军在潜艇上装备了水面搜索雷达,并可以与鱼雷数据计算机相连,这使得美国潜艇可以在暗夜或迷雾中攻击肉眼无法观测的目标,从而大大提高了每次出航攻击得手率。1943年,美军潜艇共进行了1000余次袭击,击沉300多艘日军舰船,共计180万吨。

其实,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岛屿国家,日本从战争一开始其关键的海上运输线就处于被威胁之下,这是它的先天不足,可以说,日本伴随着源源不断的掠夺和进口战略物资而推动战争,而又随着一艘艘满载战略物资的船只被送进海底而输掉了战争。据统计,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军潜艇共击沉日军1113艘商船,总吨位共计超过532万吨。

由于在浅海海域作战的危险性,自1943年10月以来,美国潜艇一直未敢进入日本海,1945年1月,美国海军“石首鱼”号潜艇首次潜入日本海,击沉1艘货轮。6月,借助新服役的雷达设备,一支由9艘潜艇组成的美国潜艇群再次进入日本海,共击沉23艘船只,此外,还包括日本海军“伊-122”号潜艇,总吨位共计55000吨,自身仅损失1艘。

此时美国潜艇的战斗力已不仅仅是限于以货船为主了,日军的“大凤”号、“翔鹤”号和“信浓”号航母都被它先后送入了海底。到战争结束时,美国的潜艇已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可以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整个日本海将被美国潜艇牢牢控制。

对于许多二战老兵来说,几十年前那场惨烈的太平洋战争至今仍历历在目,美国海军,尤其是美军的航空母舰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二战中的美国海军潜艇,多数人认为其作用只是辅助性的。

在二战期间,日本总共损失了超过1000万吨的各类商船和货轮,到战争结束时,日本的经济已处于全面崩溃的地步。而在这场对日本旷日持久的封锁战中,美国潜艇的战绩占到了其中的54%,而美国海军潜艇部队官兵人数仅占美国海军力量的1.6%,如果说在这场海上交通线之战中日本人遭到完败的话,胜者无疑是美国潜艇。

“空中飞虎”

“飞虎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又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这支空军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日作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异常艰难困苦的危险时刻,给予了中国人民最无私的支援。从那时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这支航空队尽管在编制隶属甚至名称上有很多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即它一直在莱尔·李·陈纳德的直接指挥下在中国战场与日军作战,为中国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功勋。

“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克陈纳德。1937年5月,陈纳德作为国民党的航空顾问来到中国,他是一位杰出的空战战术家和一名优秀的特技飞行员,因为听力受损、患有支气管炎和低血压,他实际已经被美国陆军航空队停飞,退役时还仅仅是一名上尉。

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发起全面侵略战争,横扫中国陆军,眼见日本的飞机在中国的天空上耀武扬威,不可一世,陈纳德在给他的朋友黑格·汉森的信中这样写道:“朋友,我可以保证……如果中国人有100架好的飞机和100个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他们就可以消灭日军的空中力量。”从那时起,他就为组建一支援华飞行队而奔走。不过陈纳德的估数有些少,因为中国至少需要1000架飞机才能掌握一定的制空权。

1940年底,蒋介石派代表团前往美国为飞虎队购买军机,美方在华盛顿的伯灵空军基地为中国客人和他们的顾问陈纳德展示了“寇蒂斯”P-40战鹰飞机,负责飞机展示的飞行员是约翰·阿里森少尉,陈纳德后来在他的回忆录《战士的自述》中写道:“阿里森5分钟的展示,比我之前和以后看的任何人都更多地展示了P-40的性能。飞机降落后,中国客人指着这架P-40露出笑容,说:‘我们需要100架这种飞机。’我说:‘不,你们需要100个这样的飞行员’。”

陈纳德向来看人不走眼,阿里森是那种有着惊人天赋的飞行员,后来,阿里森驾驶P-40追随陈纳德在中国作战,他第一次参加空战,就击落了2架日本飞机,也有的说他当时击落了3架,但是第3架飞机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飞虎队”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的一个政治产物,它是由美国军人组成的空军部队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们是以民间身份来中国的,不代表美国政府,不代表美国军队。他们一共有300多人,这些军人是一批有叛逆性格的年轻人。

彼特·莱特,当时刚从海军航空学院毕业,是在北大西洋舰队“冉杰”号航空母舰服役的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兵,1941年7月1日,他手里晃动着调令,走进舰长指挥室,得意扬扬地跟他的长官说:“你看!罗斯福总统的调令,调我去中国执行特殊任务。”他自认为有了这个调令,可以在临走前耍耍威风,气气长官。这位长官一听到彼特的话就发火了,生气地对手下说:“少尉彼特·莱特目无长官,先把他关起来,查清这份调令真假后再处理他。”

这可把他吓坏了,“冉杰”号航空母舰就要出海了,一出海就几个月,如果等事情调查清楚,他根本就赶不上7月8日去中国的船。这时候若得罪了长官,就别在军队里混了,所以皮特真是急坏了。第二天早上,他千拜托,万恳求,让给他送饭的勤务兵打电话通知白宫特使俄温,才把他从软禁中救出来。类似他的情况,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一共流失了60多名飞行员。

接队员时,陈纳德从昆明赶了过来,这批小伙子早就听说他了,当他们看到陈纳德时,有点儿目瞪口呆,不知道谁叫了一声:“哇,老头子!”大家哄堂大笑。这话真的很贴切,在这批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眼里,51岁的陈纳德算是老人,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飞虎队”员对他的爱称了,大家传达他的命令时张嘴闭嘴就是“咱们老头子说……”。

在“飞虎队”刚建立时,陈纳德根据队员飞机上的漫画,将飞虎队编成了3个中队:第1中队由前陆军驾驶员组成,队长是罗伯特·桑德尔,即“亚当和夏娃队”;第2中队外号“熊猫队”,由杰克·纽柯克指挥;第3中队由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驾驶员组成,命名为“地狱里的天使”,由阿维特·奥尔森担任中队指挥官。

P-40飞机是飞虎队的主要装备,也是太平洋战争初中期美国陆军的主力战机。二战期间,P-40的主要对手是日本零式战斗机。相比之下,日本的飞机轻巧灵便,但美国的P-40航程远。根据这两种战机的特点,陈纳德决定取长补短,采取迂回战术,绝对不能和它们面对面在空中绞杀。两机一组,打了就跑,有点儿胆小鬼的味道。陈纳德对不以为然的手下说:“只要人活着就有机会打敌人。”

飞虎队队员

1941年12月7日,陈纳德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了昆明。20日,防空台侦测到一批日机向云南飞来,陈一白将军急告陈纳德所有战机都升空迎击。由于战争初期,国民政府的战机和飞行员在作战中损失较大,使得本已珍贵的战机和飞行员难以得到补充,而难以组织空中力量截敌,日机有时甚至在无战斗机保障护航的情况下,就出动轰炸机进行轰炸。当天,入侵日机10架,被击落6架,击伤3架,志愿队无一架损失,志愿队初战告捷。昆明各报相继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志愿队此战一举成名,被称呼为“飞虎队”。

图为二战时期的日军潜艇,空中飞行的是日军航母编队的“零式”舰载机。

1942年2月3日,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就这样,陈纳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陆军航空上尉,一跃成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人物。在美国,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个战场上的消息都不佳,战争正处于黑暗的时刻。这时突然冒出陈纳德带领一小批空军队员取得辉煌胜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国人民的轰动和兴奋,陈纳德顷刻之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获得“飞虎将军”的美称。

1942年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美国志愿队奉命在这天的午夜12时解散。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志愿队这一天仍在空战!整整一天,陈纳德都在发布命令和拟订公文。工作结束后,陈纳德参加了美国志愿队工作结束仪式——告别宴。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第14航空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开辟了号称死亡之路的“驼峰航线”,为突破日本的封锁,把大量的战略物资从印度接运到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驼峰航线

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的纪念碑上,刻着3300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2200个是美国人,这些年轻的美国飞行员把他们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天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他们表示崇敬,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只有纪念碑上这些名字。

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生产制造的DC-3,该机型在中国抗战时期还曾因性能优越参加过“驼峰航线”的运输任务。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期,美国对中国的物质援助主要依靠滇缅公路,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中缅公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已基本上中断。如何将抗战所需的大批物资、弹药运到中国成为当务之急。1942年10月,陈纳德将军在写给美国总统特使温德尔·威尔基的信中,提出了在印度到云南之间开辟出一条空中航线。

为了打破日军对中国的封锁,保持对中国战略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政府采纳了陈纳德的建议,投入飞机2000余架,在中国西南部开辟了一条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的战略空运通道,这条航线全长1000多千米,沿途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此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平均海拔高度在5500米以上,最高处达到7000米,途经高山雪峰、峡谷冰川、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有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被称为“死亡航线”。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悲壮的空运。从1942年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几乎每天都有近百架飞机穿梭往返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上空,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分昼夜地空运飞行,几乎每天都要坠毁几架甚至十几架飞机!穿越“驼峰航线”,几乎等同于穿越地狱。

“驼峰航线”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空中战略桥梁,而飞越“驼峰航线”的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运行动,在长达三年多的艰苦飞行中,运送数百万吨的战略物资,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可以说,没有“驼峰航线”,中国抗战的局面就会重新改写!

“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铸造在世界屋脊之上的一座历史丰碑,中、美两国人民为之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并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其间,共有600多架飞机坠毁、2000多名美国飞行员牺牲,至今仍有许多坠机残骸散落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一带,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史册。

瓜岛“仙人掌”

瓜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美日两国海军的较量以及经典的登陆作战,至今都让许多人记忆犹新,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瓜岛上有一支神秘的美军航空队,对这场战役的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制空权的牢牢把握,保证了美军最后的胜利。

日军在中途岛战败后,虽然被迫暂时停止了对东南太平洋一些岛屿的进攻,但为了重新夺取战略主动权,日军进逼美军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仍坚持继续对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作战。由于瓜岛是控制所罗门群岛岛链和邻近海域的一把钥匙,所以日海军为了加强在南太平洋的空中打击力量、扩大平空中支持的区域,于1942年6月底派遣工兵部队在瓜岛修建机场,至8月5日修建工程基本完毕。

8月7日那天,1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快速掠过瓜岛上空,飞行员正在寻找的是日本工兵部队三天前刚刚竣工的前进机场,日军已决定在这个新基地部署中程轰炸机,从东面切断澳大利亚的盟军抵抗力量。令日本飞行员大为震惊的是,机场跑道两侧跑动的都是美国人。原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师在前一天突然登陆,岛上日本工兵部队退入丛林待援,瓜岛机场已经完好无损地落入了美军之手。

图为日军使用的战地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的优点是侦察兵可以不用探出身子就能侦察敌情。

占领了瓜岛机场的美军修建大队开始在日军的空袭下拼命工作,他们在日军不间断的炮击中修好了一条跑道。为纪念在中途岛作战中战死的特级飞行英雄亨德森中校,美军将瓜岛机场命名为“亨德森”机场,接下来的日子,双方在这里展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瓜岛争夺战。

日军第25航空队出动了50架飞机,于当日对瓜岛实施了空袭,但遭到美军60多架舰载战斗机的有力拦截,被击落19架,未取得什么战果。次日,即8月8日,第25航空队又出动40架飞机奔袭瓜岛,美军舰载飞机紧急起飞拦截,日军飞机不顾损伤,好不容易突破了美机的拦截,飞临瓜岛海域的盟军舰队上空,最终炸沉“埃里奥特”号运输船,炸伤“贾维斯”号驱逐舰。美海军被迫撤退,登岛美军部队陷入孤立。

日军认为,瓜岛上的美军已不足为虑,他们可以随时全歼美军。但日本人想错了,8月20日,陆战队航空兵第23航空大队12架道格拉斯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19架格鲁曼F4F野猫战斗机前来增援瓜岛。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年轻的飞行员在此后的6个月里将成为太平洋战场的焦点人物。

亨德森机场的生活艰苦乏味,一下雨简易机场就成了一汪泥浆,不下雨就到处灰尘翻滚,飞行员们见到机场四周长满了仙人掌,就将自己称为“仙人掌航空队”。他们整天飞行,吃的是猪肉罐头、脱水土豆和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大米。日本的水上飞机常来骚扰,它们胡乱扔几颗炸弹;有时是日舰抵近,进行一阵炮击,都搅得他们晚上没法安睡。和海军陆战队一样,飞行员之中也有许多人传染上了疟疾或痢疾,有的人同时遭受这两种疾病的折磨。

进驻后不到12个小时,“仙人掌”部队就打垮了日军步兵的一次进攻,次日“仙人掌”飞行员驾机轰炸了附近的拉包尔和新不列颠日军基地,美国飞行员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到来,在与日军战斗机的第一次交锋中,史密斯上尉指挥的4架F4F野猫式迎战13架日本零式战机,虽然初战没有取得战绩,但“仙人掌”飞行员由此树立了与零式交战的信心。

仙人掌航空队的队长史密斯上尉当时27岁,当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史密斯的部队正从夏威夷前往威克岛,但威克岛陷落了。随后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VMF-223首任队长。中队当时装备的是当时美国海军的主力战斗机——F4F“野猫”。这种由格鲁曼公司设计的舰载战斗机机身粗短,头部如啤酒桶,起落架主轮收在机身两侧,6挺13毫米机枪分装在梯形中单翼上,除机身构造坚固外,其性能不如日军三菱公司造的零式战机。

由于战争初期,装备日军航母的零式战斗机在多次海空大战中战果惊人,以致大多数美军飞行员认为,千万不能与“零式”进行一对一的格斗空战,史密斯的飞行员均为没有空战经历的新手,对零战更有一种恐惧感,只有中队副卡尔上尉在中途岛曾击落过一架零式战机。事实上,“仙人掌”飞行员是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才找到了与日军战机周旋的有效战术,由于总是处于数量上的劣势,他们总是将轰炸机和登陆舰只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尽力避免与零式纠缠。

当然,零式也不是想躲就躲得了的,在激烈缠斗中,总是会有零式忽然蹿起来咬住你的尾巴,好在美国人最大的优势是他们离基地较近,只要能成功跳伞,大部分仙人掌飞行员都能被高效率的搜救队或当地友好的土著找到,并返回基地重新投入战斗,而日本飞行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虽然“仙人掌航空队”的大多飞行员都还是一群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手,“野猫”式战斗机的性能也比日军的零式战斗机稍逊一筹,但是由于美军确保控制住亨德森机场,抢占了地利,而远在拉包尔的日军航空兵在飞往瓜岛途中没有任何中转基地,零式战斗机受到燃料和航程限制,在瓜岛上空只能停留15分钟。为了对抗“零式”,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的海岸侦察哨一刻不停地监视瓜岛上空,在日机到来前两个小时就向机场提出敌袭报告,使美机就能够抢在日机来临之前半小时左右起飞,在日军飞行航线上抢占有利位置和高度,以逸待劳。

1942年的8月30日,为了保卫瓜岛不受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的攻击,史密斯带领战友们成功击落了来袭的22架零式战斗机中的14架,失去零式保护的日本轰炸机,在还没抵达瓜岛前就被迫撤离了。当史密斯的中队被换下来离开瓜岛时,他一共击落了19架敌机,被授予了荣誉勋章。

瓜岛战役中被击沉的日军战舰

尽管日本人对人数有限的登岛美军不屑一顾,但他们很快发现美军的防御能力已越来越强,而支持美国人的核心力量就是那些“仙人掌”飞行员,激烈的战斗使“仙人掌”飞行部队的损失率异常之高。至9月10日,岛上美军战机仅剩下3架海蛇式、22架俯冲轰炸机和11架野猫式。同日,日军向机场南端发动猛攻,共出动了60架战斗机和72架中型轰炸机支持地面部队大举进攻,力图一举夺回机场。美国海军紧急派来22架增援战机,仙人掌飞行部队亦紧急升空,阻击日军。

29日,新乡上尉率队掩护从拉包尔出发的木更津航空队的18架“陆攻”轰炸机空袭瓜岛,美军出动“野猫”“空中眼镜蛇”等24架战机进行拦截,新乡专心保护“陆攻”的安全,尽量避免卷入空战。率队返航后,新乡接到拉包尔第26战队司令部电报:“本日战果太小,明日要进一步努力。”这使新乡甚为愤怒,决定次日全力投入空战,并扫射亨德森机场。8月30日,新乡只派6架零式战斗机保护“陆攻”,自己率18架零式战斗机于8时从布卡起飞,直扑瓜岛。

新乡将空战指挥交给日高上尉后,带僚机俯冲去扫射机场。在混战中,史密斯先后打掉了3架日机,当新乡和僚机进入雨云向东飞行时,被史密斯发现,史密斯立即冲过去,将长机一举击落,这就是日军指挥官新乡上尉的座机。

当月从日本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起飞的飞机再一次光顾“亨德森”机场,“仙人掌”航空部队的飞机紧急起飞升空后,一举击落21架来袭日机后,又顺着逃走的日机一直追到“龙骧”号上空,“龙骧”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舰载机引来这么一大批美机,顿时先乱了阵脚。在美“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野猫”式战斗机的轮番攻击下,“龙骧”号先后中了10枚500千克的炸弹和2条鱼雷,很快便在海面上消失了。

在六个月艰苦卓绝的瓜岛争夺战中,“仙人掌”部队共损失了277架战机,94名飞行员阵亡,但他们与友军一起共击毁了900架日军飞机,击毙日军精锐飞行员2400名,此后,日本人再也没能弥补他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惨重损失,而年轻的美国飞行员却在这里获得了必胜的信心。在尔后的瓜岛海空战全过程中,“仙人掌”航空部队以其战绩而被赞誉为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不沉的巨型航空母舰”,为美取得整个瓜岛作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瓜岛战役。瓜岛尽管并不大,但无论对美还是对日,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两军反复争夺,最终美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和补给夺得此岛。

从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不起眼的仙人掌部队顶住了日本航空兵精英的进攻,使战局陷入僵持。此时,日军已有2万人或战死,或死于疾病和饥饿,而美军死伤也近6000人。日军大本营认为赢得瓜岛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决定撤出剩余的1万多名士兵。

对于瓜岛战役和亨德森机场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一位历史学家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对于亨德森机场的重要性,日军的疯狂进攻就是最好的注脚。由于丢掉了这个战略机场,他们丢掉了瓜达尔卡纳尔,接着就是所罗门和整个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和他们的北方基地。在人类战争史上还未有那么多军舰、战机和战士因为亨德森机场这样区区几平方英里的空地而送命。”

击毙山本五十六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在“伊号作战”结束后,决定利用一天时间视察巴拉尔、肖特兰和布因等前线基地,以激励士气。山本的副官渡边中佐草拟了日程安排,亲自把它送到第八舰队司令部,他要求派信使把日程表送去,但通信军官却说,必须用无线电报发出,渡边不同意,担心美国人会截收到电报,并可能破译。通讯军官说不可能,这部密码4月1日才启用,不可能破译,绝对安全,因此最后还是用无线电发出了。

1943年4月13日黄昏,位于拉包尔的第八方面军司令部里,终于发出了极其机密的无线电波。这一决定山本命运的绝密电波,飞越了辽阔的南太平洋海空,到达了日军在北所罗门群岛的各部队。驻守肖特兰岛的日本第11航空队司令城岛高次接到电报后很气愤地对手下讲:“在风云变幻的前线,怎么能把长官的行动计划用如此冗长的电文发出来!只有傻瓜才这样做。这事太愚蠢,等于是公开邀请敌人。”事后城岛高次还飞往拉包尔面见山本,请求山本不要前行,但被山本拒绝!

正如渡边所担心的那样,电报发出片刻就被美国人截获并破译。4月14日,上午8时,美太平洋舰队的情报官员爱德华·莱顿中校到尼米兹的办公室向他做了汇报。尼米兹上将获悉,山本将于4月18日早晨6时,乘坐1架中型轰炸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离开拉包尔,于8时抵达巴拉尔岛。尼米兹看完电报后抬头笑道:“我们是不是想办法活捉他?”

“他是他们之中出类拔萃的。”莱顿答道。

“山本是日本少壮派军官以及士兵崇拜的偶像。日本人的心理状态你是清楚的,这将使所有日本人大吃一惊。”尼米兹下决心活捉山本五十六,他随即电告这个地域的司令官哈尔西将军,并授权他起草作战计划。这个任务得到了海军部长诺克斯、罗斯福总统的批准。4月15日,尼米兹批准哈尔西的作战计划,并祝他“顺利、丰收”。

1943年4月18日是个星期日,黎明时天气晴朗潮湿。这一天,对于日本和美国来说,都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正是在一年前的4月18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杜立特的B-25轰炸机群首次轰炸了东京。一年后,鬼使神差,又赶上了这一天!

一大早,山本五十六身穿雪白的海军新军装,左右胸襟悬挂着大将的胸章,当他走近他的座机——三菱公司制造的“一”式轰炸机时,转向拉包尔的海军司令草鹿任一中将,交给他两个卷轴,请他转交第八舰队的新任司令——这是山本书写给明治天皇的诗。

山本的座机于东京时间8时整准时离开拉包尔,同机的有他的秘书、舰队军医长和航空参谋,宇垣参谋长乘坐另一架三菱造“一”式轰炸机,机内还有另外几位参谋人员。渡边中佐眼看着2架飞机消失在空中,对自己未能与司令长官同行颇感失望。

2架崭新的“一”式轰炸机在3000米的高度向南飞去,相距之近以致宇垣参谋长担心机翼要碰撞。有6架零式战斗机在他们上空护航,真是一次愉快平静的飞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布干维尔在左下方出现后不久,机群开始降低飞行高度,准备在巴莱尔机场着陆。突然一架零式战斗机出列,向右急转——远处10多架P-38正向北飞来,随即6架零式急速爬升,与美机的掩护组缠斗起来。而美机的攻击组则朝2架“一”式轰炸机猛扑过去,两架“一”式轰炸机见势不妙,急剧下滑,企图以超低空摆脱攻击,美机的攻击组哪肯放过,紧追不舍。

这时高空的零式才意识到上了当,有3架零式不顾一切俯冲下来,但为时已晚,山本座机已经被击中,燃起大火,转眼之间化为一团火球坠入布干维尔岛茂密的丛林。山本座机坠毁的一刹那,截击功臣兰菲尔看得非常清楚,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轰炸机全身橄榄绿色,比树叶的颜色还深,擦得锃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后来他在回忆这惊心动魄的一刹那时这样说。

当时乘坐二号机、幸免一死的参谋长宇垣中将,后来在其战地日志《战藻录》中,对这段经历作了如下记述:“当我机降低高度紧贴原始密林飞行时,敌机与我护航战斗机展开空战,数量四倍于我之敌,无情地逼近我庞大的‘一’式轰炸机。我机迅速来了个90°以上的躲避急转弯。一号机向右,二号机向左,两机分离开来,间距增大了。作了两次躲避转弯之后,我向右方眺望,想看一看山本长官搭乘的一号机如何。哎呀,在距离大约4000米处,一号机紧擦着原始密林,喷着浓烟和火焰,慢速向南下方坠落。我脑子里想,完啦!飞行参谋站在我的斜后方过道上,我拉了拉他的肩膀,示意让他注意长官的座机。这是我们同他的永诀。这个过程只有20秒钟左右。因敌机袭来,我机又做了一个急转弯,这时再也看不见长官的座机了。我急切地等待恢复水平位置,心中充满了忧虑,担心事情的结果,尽管其必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我定睛再看时,座机已无影无踪,只见原始密林中升起了冲天的黑烟。啊,万事休矣!”

美国P-38“闪电”式战机是美国二战时期的经典战机,其作用在太平洋战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图中一架P-38“闪电”式战机击落一架日军的“零式”战机。

几乎和山本座机遭攻击的同时,参谋长宇垣的座机也遭到了巴伯中尉的攻击。只见巴伯不顾俯冲下来的“零”式机的扫射,不失时机地向宇垣的座机射出了一排密集的子弹。当他向轰炸机开火时,看到这架轰炸机在颤动,但仍然毫不手软地继续射击,一直把它的机尾垂直翼打断为止。宇垣座机的飞行员双手拼命抓住操纵杆,仍不能制止飞机往下冲,转眼间便掉进了大海。伏击战仅仅历时3分钟,到9时38分,布干维尔岛上空周围又恢复了平静。

1943年4月18日,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被美国空军击毙的日子,这位曾经在太平洋上兴风作浪,并为日本取得赫赫战功的海军大将之死,使日本海军损失了最优秀的战略家和海军舰队统帅,日军将山本之死列为“甲级事件”,并开始进行调查。日军也曾怀疑过密码被破译,就故意拍发草鹿任一中将前往前线视察的电文,作为试探,但美军识破了日军的伎俩,在电文提及的时间和航线上,没有出现一架美机。因此日军认为密码绝对可靠,山本之死纯属偶然……

“马里亚纳火鸡”

图为马里亚纳海战中被美军击落的日本飞机,此役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

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它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的零式战斗机被美军在速度、火力、装甲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恶妇”战斗机轻易击成一团团火球,所以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而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从此获得了“打火机”的绰号。

马里亚纳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和菲律宾以东,硫黄列岛以南,加罗林群岛以北,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的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地区和菲律宾也将处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下,更严重的是,从马里亚纳起飞的美军B-29轰炸机可以将日本本土纳入其轰炸半径,正因为马里亚纳群岛至关重要,所以被日军誉为“太平洋的防波堤”。

早在1943年11月,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就向美军太平洋舰队和中太平洋战区下达进攻马里亚纳的指令,为B-29轰炸机取得出发基地,并为进攻日本本土扫清障碍。进入1943年下半年,美军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战,终于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不利局面,从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美军先后组织了新佐治亚岛战役、吉尔伯特群岛战役、马绍尔群岛战役,随后的进攻矛头直指马里亚纳群岛。

为夺取该群岛,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指派中途岛战役时表现优异的阿姆斯·斯普鲁恩斯指挥第五舰队负责掩护登陆马里亚纳的部队,并委任其担任战役总指挥;登陆部队则由第51特遣舰队司令特纳海军中将指挥,在1944年6月中旬进入马里亚纳海域,对附近机场、港口的飞机和船只进行封锁及压制,并准备进攻塞班岛,以夺取空军基地。对于美军的企图,日军早有察觉,日军联合舰队制订了“阿号作战”计划,派出由小泽治三郎指挥第一机动舰队迎战美军,这支舰队共拥有12艘航空母舰。

小泽的第一机动舰队最初停泊在林加锚地,刚刚整编完成,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根据“阿号作战”指令,第一机动舰队应于5月11日起航,5月15日到达菲律宾南部的塔威塔威岛。按计划,原准备刚完成基本飞行科目训练的舰载机航空兵,到那里后再进行海上综合训练,不料美军潜艇在那一带海域活动非常频繁,航空母舰几乎无法出海训练,而塔威塔威岛上又没有合适的飞行训练的基地。这样一来,第一机动舰队那些飞行技术本来就不高的飞行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中断了训练,战斗素质可想而知。而他们的对手美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在500小时以上,大都具有战斗经验,还配有换班机组人员,以供轮番出战,双方相差可谓悬殊。

日美海战中被击沉的日军战舰

6月18日,美军第五舰队共15艘航空母舰摆开阵势,在众多战舰的保护下,随时迎接日军攻击到来。6月19日,海战正式打响。由于美军无论是在舰载机的数量、质量和飞行员的素质上,均占有绝对的优势。海战的结果,美国第五舰队重创日本海军第一机动舰队,美军仅付出76人阵亡、损失123架飞机、4艘军舰轻伤的极小代价,重创日军3艘航空母舰、2艘油轮及600架舰载机。此战之后,日本航空母舰部队无力再与美军抗衡,只能在4个月后的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成为诱饵,被全数歼灭。

胜利的摇篮

吉尔伯特群岛横跨赤道,由16个珊瑚岛组成,塔拉瓦和马金是群岛中最大的两个珊瑚环礁。1943年初,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策划了一条反攻轴线,拟用较少的兵力沿密克罗尼西亚直指日本,而塔拉瓦正位于美军对日战略反攻的轴线上。

塔拉瓦呈三角形,出水岛子约20个,其中日军的防御重点是贝蒂欧岛。贝蒂欧岛形状像一只栖鸟,长3500米,最宽处500米。岛子中部有一座飞机场,其主跑道长1200余米,是吉尔伯特群岛中唯一的轰炸机跑道。岛四周是宽为150?400米的珊瑚礁,一条500米长的椰木栈桥伸入礁湖,供舰船卸货,仿佛是贝蒂欧岛的鸟腿。岛上有日军的两个陆战队和工兵部队,共4500人。日军在岛上修筑有坚固的碉堡和工事,岸边设置有岸炮阵地。日军守岛指挥官柴崎曾对部下夸口说:“美国用100万大兵,花100年时间,也攻不下塔拉瓦。”

1943年11月20日黎明,美海军战列舰用大口径舰炮不停地对贝蒂欧岛进行炮击,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又进行猛烈轰炸,火力准备历时80分钟,共打出炮弹约3000吨。人们以为贝蒂欧岛已成齑粉,但实际效果远不理想,贝蒂欧岛地势平坦,一些炮弹形成“跳弹”,吸收力强的珊瑚沙和椰木也减弱了炸弹的破坏力,实际只摧毁了2门203毫米的岸炮和3辆坦克,消耗了日军一些高射炮弹,真正的收获是彻底破坏了日军的通信系统。

塔拉瓦的日本战死士兵

美海军100辆两栖装甲车和坦克登陆舰组成3个攻击波,扑向贝蒂欧岛北岸。日军严守柴崎司令官的命令:“在这场敌优我劣的战斗中,必将敌诱至我固定炮火的射程内,然后尽全力歼灭。”在美军3个攻击波登上滩头时,日军猛烈的炮火猛然泻到海面上。登陆部队受到3个方向的射击,所有两栖车均被击毁,人员全部战死。

第二天,获得增援的美军调整了指挥系统,在坦克和野战炮兵的掩护下重新开始进攻,为争夺塔拉瓦环礁,美军动用了坦克、火炮、机枪、炸药包、推土机、火焰喷射器。日军依托坚固的工事顽固抵抗。美军为争夺一个地堡、一条战壕、一道工事,都要全力拼杀,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残存的日军困兽犹斗,异常凶狠。入夜,岛上残存的日军士兵手持刺刀、手榴弹,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冲入美军阵地,双方在黑夜中进行肉搏,日军发动三次袭击,都被美军击退。天亮时,日军尸横遍野,大约300名有战斗力的精兵全部在夜袭中战死。

23日,美军对贝蒂欧岛发动最后一次攻击,美军舰炮不停地对日军堡垒进行炮击,舰载机进行最后的轰炸,日军终于失去抵抗能力。精神和肉体都极度疲劳的日本士兵已经呆若木鸡,甚至连自杀的力气也没有了。他们木然地坐着,毫无表情地盯着逼近的美军,直等到喷火器把自己烧成焦炭。24日,美军在贝蒂欧岛上升起了星条旗。

塔拉瓦之战给了美军十分沉痛的教训,11月25日,尼米兹上将在弹坑如麻的机场上降落,美军研究了日军的半地下式碉堡和美军的装备及战术,命令中太平洋舰队的两栖军官都来“参观学习”。美军还在夏威夷寻找了一个荒岛,全部模仿贝蒂欧岛的工事,让舰炮和陆战队演习。美军在塔拉瓦所获取的经验对以后的登陆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塔拉瓦岛战斗被美国海军战史专家莫里逊形象地誉为“胜利的摇篮”。

太平洋上的坚固要塞

哥黎希律岛位于菲律宾马尼拉湾狭窄出海口的中间,扼马尼湾的咽喉,是掩护马尼拉港的大门,被称为“太平洋上的坚固要塞”。

日军占领哥黎希律岛后,在岛上部署了约6000人,由海军军官板垣指挥。由于该岛地理位置重要,日军在岛上严密设防。板垣曾得到山下将军关于“美军有对该岛实施空降的企图”和“加强反空降措施”的指示,但他绕岛巡视后认为哥黎希律岛地势狭小,美军不可能对其进行空降突击,因而未做任何反空降准备。他把主要防守兵力部署在顶部和马林塔山上,用于对付海上的登陆,把预备队隐蔽在马林塔山隧道内,指挥所设在顶部台地上,与所有部队都通过电话联系。

1945年,太平洋战争进入最后关头,美军对日军展开全线反击。1月9日,美军在仁牙因湾登陆,31日,空降兵第11师又在纳苏格布伞降,从而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之势。战斗进行了半个月,由于日军重兵防守,仗打得非常残酷。为了切断日军的海上补给,防止日军从海上撤走,美军决定以空降协同登陆,夺取哥黎希律岛。为夺取哥黎希律岛,美军组成了“岩崖部队”。该部队由美伞兵第503团和步兵第34团3营编成,由伞兵第503团团长琼斯上校指挥。

美军要想空降突击夺取哥黎希律岛确非易事,因为该岛没有便于空降兵着陆的地方。唯一适合空降的地域是该岛尾部的金德里机场,但它离山顶台地太远,而且日军的主要阵地正处在跑道上面的峭壁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军一名空降参谋建议在山顶台地实施伞降,这样既可以控制制高点,又能出敌不意。琼斯上校看过空降地域的航空照片后,决定采纳参谋的意见,挑选山上仅有的两块比较开阔的高尔夫球场和练兵场作为空降场。

2月16日,天刚蒙蒙亮,停泊在马尼拉海湾口外的美军3艘重巡洋舰、5艘轻型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开始对哥黎希律岛实施炮击。美军70多架轰炸机也把3000余吨炸弹倾泻到岛上各种军事设施和炮兵阵地上。岛上的35个高射炮阵地被摧毁,所有电话线都被炸断,板垣的指挥所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络。

8时30分,首批C-47运输机在海拔330米的高度上成两路纵队从西南方向进入了哥黎希律岛上空。伞兵着陆后,只受到日军微弱的抵抗,便迅速控制了空降场。当美军伞兵对日军发起攻击时,板垣才明白,他已处于空降突击之下。由于电话线被炸断,他手持军刀冲出指挥所,企图亲自组织反击。可刚出指挥所几步,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当即被炸死,跟随他的传令兵也被美军俘虏。由于岛上事先无反空降准备,指挥官又在战斗刚刚开始就被打死,日军失去指挥,不能组织有效的防御,顶部台地的防御阵地很快被美军突破,日军被分割包围。由于缺少指挥和通信联络,虽然日军有时从洞穴出来与美军伞兵进行白刃战,但也无法夺回主动权。

随着夜晚的降临,日军的扰乱性攻击开始了,日军从切尼山谷向外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反冲击,一支600人的日军部队一直打到练兵场,但遭到美军打击,因伤亡惨重而败退下去。在随后几天里,美军遭到固守在坑道和岩洞内的日军顽固抗击,双方展开激战。截至2月底,哥黎希律岛才渐渐平静下来。

哥黎希律岛空降作战,是在地形气候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实施的。但由于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岩崖部队”一举夺取了该岛。日军阵亡4500人,被俘19人,“岩崖部队”也遭受严重损失,参加作战的4000人,伤1000余人,阵亡197人。

3月2日,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邀请当年和他一起逃离哥黎希律岛的人,乘4艘巡逻鱼雷艇,沿着他们离开时的路线驶往该岛,所不同的是,3年前他是在阴沉的黑夜逃离该岛,这次则是带着胜利的喜悦在青天白日下返回。当夺取该岛的指挥官琼斯上校走上前欢迎他时,麦克阿瑟对他说:“我看见那根老旗杆还立在那里,请吩咐你的士兵把军旗挂到旗杆顶上去,决不能再让敌人把它扯下来!”

破门之战

1945年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步步进逼的美军已经迫近了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冲绳岛。

冲绳岛位于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南北长100多千米,宽约15千米,是日本本土南部的海上屏障。美军为了掌握琉球群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彻底切断日本赖以维持生存的海上交通线,决定攻占冲绳岛。为了这场战役,美军共调集了45万人、1500艘战舰和2500架飞机,由美军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统一指挥。

图中画家德怀特·谢普勒在他的画中再现了1945年3月中旬开始在美军进攻冲绳群岛时,日本神风特攻队对美国航空母舰展开自杀式袭击的情形。当正在燃烧的日本神风飞机呼啸着穿过航空母舰密集的炮火,冲向尚停在甲板上的美国飞机时,美军参战人员无不为此而感到震惊!

冲绳岛在日本本土防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被称为日本的“国门”,自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日军就开始重点加强冲绳岛的防御设施。日军在冲绳岛上的驻军和由岛上居民组成的特编团共有10万余人,由牛岛满陆军中将指挥。牛岛满把防御重点设在了岛的南部,依托那里地势险峻、天然洞窟众多的地形,构筑了两道防线,每道防线都建有多层次的完备工事。

按原定计划,牛岛满原打算先以海上和空中的特攻作战来削弱进犯的美军,再集中兵力在滩头将登陆之敌歼灭。但在战斗开始之前,考虑到美军强大的海空火力,牛岛满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将防线收缩到南部,将登陆的美军引到无法得到海上火力支持的纵深地区,然后利用那里的工事和筑垒,实施持久性的防御。

3月26日清晨,美军从海上和空中同时对冲绳岛进行了猛烈的轰炸,轰炸一直持续了5天,然而岛上的10万日军就像不存在一样,毫无反应,这让美军感到非常诧异,4月1日,在军舰和飞机的掩护下,美军登陆部队开始抢滩登陆。

美军的抢滩登陆顺利得出人意料,当天就有4个师、约6万人以及大批坦克被送到了岛上,并建立了一个宽14千米、纵深5千米的登陆场。在随后的几天中,美军的进展一直比较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美军轻松占领了冲绳岛的中部地区,从而将冲绳岛拦腰切断,冲绳岛上的日军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4月5日,美军兵分两路,向南、北两端的日军阵地逐步推进。

美军在冲绳北部的推进很顺利,只遇到日军轻微的还击,到4月中旬,北部的日军被基本肃清,然后美军调整了部署,全力投入南部作战,直到这时,战斗才真正开始。

日军在冲绳岛的主力基本上都部署在南部,他们充分利用悬崖峭壁和洞窟进行顽固抵抗,每一个山头、每一个碉堡,美军都必须经过血战,才能夺取下来,这使得美军的前进异常艰难。然而日本需要一个胜利来鼓舞士气,在日军大本营的催促下,牛岛满一反坚守防御的方针,在5月4日发动了一次孤注一掷的反攻。

冲出坚固防御工事的日军敢死队员怀抱炸药,直扑美军坦克,给蜂拥而出的日军打开通道。日军这次反扑给美军造成了约5000人的伤亡,但在美军的重炮和海空火力的打击下,日军的攻势最终被遏制住了。虽然给美军造成了极大损失,但这次反扑也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消耗了大量无法得到补充的弹药,这严重影响了日军后来的防御作战。

5月22日,在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的催促下,负责登陆作战的巴克纳中将下令美军对岛上负隅顽抗的日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美军的喷火坦克和重型坦克强行冲入日军的防御阵地,喷火坦克将汽油射入日军隐藏的山洞和坑道中,再用重型坦克碾压填埋,5月26日,日军的防御阵地渐渐被美军突破。

6月18日,巴克纳中将亲临前线督战,当他在一座小山上观察战场情况时,被一发日军的炮弹偶然击中而当场身亡,这位中将成了美军在整个太平洋战争阵亡人员中军衔和职务最高的将领。

6月20日,美军彻底突破了日军的最后防线,攻到了冲绳岛最南端的荒崎,残余的日军被分割成了三部分,灭亡就在眼前。牛岛满知道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他向东京发出了一封诀别电,然后下令残存的日军要决死战斗,第二天,在山洞中的牛岛满和他的参谋长一齐剖腹自杀。22日,美军肃清了所有的残敌,冲绳岛战役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使用的自行火炮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沉没始末

1930年3月31日,一艘崭新的波特兰级重巡洋舰在新泽西州卡姆敦纽约造船厂铺设了第一根龙骨,次年11月7日,该舰下水,舷号CA-35,该舰被命名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按照海军的传统,舰员们都把这艘标准排水量为9950吨的重巡洋舰亲切地称为“印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罗斯福总统和高级军政要员多次乘该舰视察和出访。珍珠港事件后,该舰加入太平洋舰队参战。二战后期,作为美国海军名将斯普鲁恩斯将军率领的第5舰队旗舰,参加过许多重要海战,如马里亚纳群岛登陆战、硫黄岛登陆战役、冲绳岛战役等。

1945年7月,美国第5舰队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担负了运送原子弹“小男孩”到提尼安岛的任务,由于任务紧急,“印地”于7月15日离开旧金山,19日抵达珍珠港,26日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抵达提尼安。这次航行“印地”创下了一项纪录——从旧金山出发,在10天内航行5000英里!在把货物卸到西太平洋的提尼安岛之后,这艘巡洋舰继续驶往关岛,从那里,它穿过菲律宾海,前往美国海军在菲律宾群岛上建造的基地莱特。

1945年7月16日,一支专门在水下巡逻的日本潜艇编队——“多门”大队也离开了九州岛西南角日本最大的海军基地——吴港码头。就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抵达关岛海军基地的前3天,美国海军的“山洼”号驱逐舰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即将前往的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时,遭到“多门”大队中编号为Ⅰ-53号潜艇的水下伏击,威力强大的“凯特”鱼雷将该驱逐舰一下子炸成了两截,美国海军119人阵亡。然而,日本潜艇在这一海域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引起美军各级指挥官的高度重视,甚至在发给“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敌情简报中竟漏掉了“山洼”号被击沉的情况。

一直的顺境使“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官兵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此时距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仅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胜利在望。在战火中挣扎了数年的军人在战争结束前夜产生了轻敌思想,关岛的海军军官曾向他们提出过航线附近有日本潜艇出没的告诫,但被当作了耳边风。在航行途中,按规定巡洋舰为避免袭击应走“之”字形航线,但“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只在最初的半天敷衍了一下,就开足马力直线行进了。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

7月29日深夜,天空云层密布,站在舰上一端几乎看不到另一端。在上床睡觉之前,舰长麦克沃伊留下话来,如果天气好转,就恢复曲折前行。午夜时分,云层突然散开,月亮探出头来。就在这一时刻,在距离军舰不远处,1艘日本潜艇悄悄伸出了潜望镜,这正是日本伊-58号大型潜艇,形单影只的“印地”不知不觉中成了日军的极好目标。

0时15分,日本艇长桥本森千宣一声令下,伊-58射出两枚鱼雷,第一枚炸掉了巡洋舰的舰首,第二枚猛地蹿入它的火药库,伴随着两声巨响,“印地”上火光熊熊,仅仅过了12分钟,巡洋舰就沉没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成了被日本潜艇击沉的最后一艘大型军舰。日本潜艇发起袭击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上的人员正处于午夜交班之中,许多人并没有入睡,因此大部分船员还是暂时逃脱了灭顶之灾,在全舰1300多人中,只有400余人随舰一起沉没,近900人及时逃了出来,漂流在海上的水兵们只能祈盼着美军的救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海上整整漂流了4天4夜后对他们的救援才开始。

整个搜索行动共持续了6天,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号900名逃生的船员中,只有317人获救,在海上漂流的这些天中,干渴、饥饿、暴晒和凶残的鲨鱼,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极其恐怖的记忆。美国第5舰队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时葬身海底,让人觉得非常可惜。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军舰沉没后又有数百名船员由于各军种间的扯皮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于水中,其中的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舰长麦克沃伊1920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因战功卓著多次被授予“战斗之星”勋章,他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却没逃过军法的处置。大型巡洋舰被击沉、近千人丧生,这场悲剧必须有个说法,否则无法向国人交代。因此,舰长麦克沃伊上校成了整个事件的替罪羊,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麦克沃伊面临两项指控:“没有遵守命令采用“Z”字形航线而导致军舰处于危险之中和没能及时下达弃舰命令。”

庭审结束后,法庭认为对麦克沃伊“忽视命令置海军舰艇于危险之中”的指控成立,鉴于“印地”被击中后舰上通信瘫痪,因此法庭认为他“未能及时下达弃舰命令”的指控不成立。军事法庭确认麦克沃伊上校对“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的沉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被美国军事法庭以“导致舰只沉没”的罪名投进了监狱,因鉴于他在二战中战绩出色,不久便予以释放并恢复其工作。被释放后的麦克沃伊每天都收到大量的信件,有些是向他表示慰问的,但也有一些是死者的父母向他要儿子的,这给麦克沃伊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1968年11月,他走到自家的草坪上,用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原因是多方面的,舰长麦克沃伊固然有一定的责任,但在这次航行中有许多重要的情况并没通知他,也是导致这次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把责任完全推到麦克沃伊身上还是有失公允的。很多人都问:“不久前美国一艘巡洋舰在那个水域被日潜艇击中沉没,为什么美国海军最高指挥部始终知道“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正驶入危境,却从未向舰长发出过警告?”“为什么他们在水里泡了近5天而无人前去救援?”

1996年,在世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上的幸存者们召开集会,强烈要求重新调查半个世纪前的这桩悬案,还其舰长以清白,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海军再一次展开了认真的调查工作,最终确认麦克沃伊舰长无罪,为其平反。美国政府承认对麦克沃伊的指控从道德上而言是不成立的,对他的定罪属于审理不公,导致他不公正地蒙受耻辱,并且毁了他的行伍生涯。

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真相大白,舰长麦克沃伊总算可以安息了。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已于当年5月中旬提出一份议案,建议总统授予麦克沃伊和舰上水手荣誉奖章,麦克沃伊沉冤得雪了。可是,那些因为指挥机关大意而无谓地长眠于海底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船员们又向谁讨还公道呢?

“大洋斗士”尼米兹

这是切斯特·尼米兹在1945年时的纪念照片。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担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及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指挥美军及盟军对抗日军进攻及其后反攻,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1901年9月,16岁的尼米兹迈入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大门,开始了他一生的海军生涯。1905年,尼米兹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那时海军学院还是新军官的唯一来源。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海军发展速度之快,以至于新舰的建造速度快于舰员的培养速度。当时为了提供所需要的低级军官,尼米兹那一届的学生以“合格学员”身份提前6个月毕业,尼米兹被派到新服役的战列舰“俄亥俄”号实习,随舰来到了亚洲舰队。

1907年,尼米兹完成了海上实习,“俄亥俄”号战列舰的洛根舰长在给海军学院的报告中写道:“我很高兴能介绍尼米兹实习舰员的情况提供你们参考:他是一名优秀军官。”尼米兹因此获得了海军少尉军衔,成为一名正式的海军军官,并出任一艘鱼雷艇的艇长。两年后,尼米兹越过海军中尉军衔,被破格提升为海军上尉。

尼米兹希望像同龄人一样被指派到战列舰上去,在那个时代战列舰不仅是海军的荣耀,也是海上力量的化身,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被指派到潜艇服役,潜艇当时正处于发展的幼年时期,通常都受到海军军官的轻视,虽然任命让尼米兹受挫,但是尼米兹还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在随后的两年中,他提出用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发动机的设想,经过刻苦钻研,在指挥潜艇的实践中,尼米兹成为潜艇动力专家并晋海军少校军衔。1922年,尼米兹进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对于尼米兹来说,这将是他通向高级职务的重要一步。1938年7月,尼米兹荣升为海军少将,就任特遣舰队司令官,次年被调升为海军航海局局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敌对双方的所有名将中,尼米兹恐怕是性格缺陷最少的一位,几十年的军旅磨砺使尼米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海军人事局局长的职位上,尼米兹显示了他另一方面的才华:知人善任,精明干练,善于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及关系,所有这些再加上他优秀的服役记录,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也使他深受同样有过海军生涯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器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主要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美国陆海军及其航空力量损失惨重,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短短的6个月内,日军掌握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制海权。12月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由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

尼米兹似乎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位力挽狂澜的海军统帅,早在30年代中期,他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预言:“我确信,我们将同日本和德国打一次大战。战争将从残酷的突然袭击开始,而且美国军队将首先失利。到那时,华盛顿方面将会对所有在海上的指挥官反感,他们将会被全部撤职,我希望能受到足够重视。”当时的美太平洋海军几近倾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根据罗斯福的指示,临危受命的尼米兹毅然挑起了力挽太平洋狂澜的重任。

1941年12月17日,尼米兹越过28名比他资历更深的将官,赴珍珠港接替金梅尔海军上将出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同时被晋升为海军四星上将。当时,没有人能够解释罗斯福总统及诺福克海军部长会做出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

“他是一个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的人。”这是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给尼米兹的评语,然而,在他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时,很多美国人面对珍珠港的惨状都很难对明天充满信心,尼米兹当然知道美国人最需要什么。

1942年1月,尼米兹力排众议,毅然决定由两艘航空母舰组成联合舰队,向日军控制的马绍尔群岛发动一次闪电式突袭,结果突袭成功,美军士气大振。接着尼米兹又筹划了对日本首都东京的空袭。4月18日,美军的一批B-25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袭击了东京等城市。这次空袭给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失虽然微不足道,但对日本人自尊心的挫伤却是无可估量的,山本大将因此再三向天皇请罪。在美国,朝野上下深受鼓舞,官兵士气更盛,悲观情绪因之烟消云散。

面对闪动的镁光灯,当活泼刚直的哈尔西侃侃而谈时,“老实巴交”的尼米兹则悄悄地退到了后面。尼米兹的豁达大度,使他能同几乎所有的人合作共事。在他手下,不论是“蛮牛”哈尔西、“机器人”斯普鲁恩斯,还是“怪物”特纳、“疯子”史密斯,都能各尽其能,大放异彩。他以其必胜的信念、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宽猛相济的领导风格,不仅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战局,而且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尊敬。

在尼米兹的办公桌上,摆了一个相框,相框中嵌的是从报刊上剪下的志得意满的麦克阿瑟将军的照片,这种做法让太平洋舰队甚至美国海军中的很多人不解,尼米兹却很少对此做出解释。只有一次,他向一位友人透露说,他之所以在办公桌上摆放这张照片,让他每天一坐到桌前就能看到,仅仅是为了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像照片上的人那样,在待人处世上“威风凛凛,暴跳如雷”。

1942年5月27日,由山本五十六大将统帅的日本联合舰队气势汹汹地扑向中途岛。6月4日凌晨,突然,从中途岛附近海面埋伏的美军特混舰队起飞的一批接一批的美国各型轰炸机在空中出现,日军措手不及,前后短短的8分钟,日本3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号被击沉。不久,受到重创的“飞龙”号也被美军击沉。中途岛一役,美军以劣势兵力击溃了日军的进攻,一举扭转了太平洋战区不利的局面,尼米兹也终于赢得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胜利。

从1944年末到1945年初,尼米兹上将统率的美军太平洋舰队,会同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攻占了菲律宾群岛。接着,尼米兹上将又率领中路大军浴血奋战,于6月底攻占了硫磺岛和冲绳岛,终于砸开了日本的“国门”。1944年底,为使美国各战区总司令的军衔能与盟国相对应,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项可授予陆军和海军将领五星上将新军衔的法令,尼米兹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

当日本宣布投降时,美国总统指示由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国全权受降时,尼米兹为了自己所代表的军种海军的荣誉,一反“谦谦君子”的形象,表示如果受降仪式不能体现美国海军对太平洋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将拒不参加受降仪式。在他的坚持下,最后的受降地点定于“密苏里”号战列舰上,虽然仍然是麦克阿瑟主持受降仪式,但这位五星上将的身后,却悬垂着红蓝两色五星将旗——红色代表麦克阿瑟,蓝色代表尼米兹,这是尼米兹唯一的一次争功——为他所热爱的海军。

经过一系列的攻坚战之后,美国军舰进入冲绳岛附近海域。

战争结束后,尼米兹出任过海军部长特别顾问、联合国督察员,并担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达八年之久,著有《海上力量:海军史》和《太平洋的胜利:海军的抗日战争》等著作。1966年2月24日,尼米兹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享年81岁,尼米兹要求死后把他埋葬在太平洋岸边的夏威夷的国家公墓里,因为这位来自深山的海军上将希望在公墓里可以朝夕不停地眺望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太平洋。

为了纪念尼米兹,美国把70年代开发的世界上最大、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愤怒的公牛”哈尔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有一位和巴顿一样性格鲜明、勇冠三军的猛将,他就是威廉·F.哈尔西上将。由于他火爆的脾气和好斗的本性,被美军同行戏称为“公牛”;又因他为人随和,而又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他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杀日本佬!杀日本佬!杀死更多的日本佬!”有人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威廉·哈尔西和同为传奇人物的乔治·巴顿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巴顿的作战风格是假大胆真小心,而哈尔西则是假小心真大胆。”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哈尔西肯定会成为美国陆军最勇猛的坦克指挥官,但他选择了海军,并且成了一名著名的“海上斗士”。

哈尔西于1882年10月30日生于新泽西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自幼受海军熏陶,1900年进入海军学院。1904年毕业后赴“堪萨斯”号战列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哈尔西分别在“弗鲁塞”号、“奔汉姆”号和“肖”号驱逐舰任军官。1927年是哈尔西海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哈尔西出任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而该舰又成为学院飞行学员大队的训练基地,哈尔西开始接触飞行。

1938年,哈尔西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成为美国最早的航空母舰指挥官之一,两年后,他升为海军少将。尽管他已进入高级指挥官的行列,但仍对各种新技术深感兴趣,并成为某些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倡导者。1904年春,哈尔西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晋升为海军中将,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当年,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当日本对美国发动珍珠港事件的时候,哈尔西和他的旗舰——“企业”号航空母舰正执行向威克岛运送飞机的任务。正是这次运输任务,使得哈尔西和他的航母躲过了日军向珍珠港发动的偷袭。在知悉日本发动突袭后,愤怒的哈尔西说道:“战争完结后,日语将只会在地狱通用。”其后在战争中,哈尔西向属下军官和士兵明显地展现其对日本人的蔑视,以期增强军队的士气。

在得到珍珠港遭偷袭的消息后,哈尔西奉命截击日本攻击舰队,这显然是一个错误决定,但大战刚爆发造成的混乱中一系列似是而非的情报使哈尔西的舰队向珍珠港以西追击,这无疑又挽救了哈尔西和“企业”号,因为若与珍珠港以北的日本攻击舰队相遇,哈尔西必死无疑。

1942年2月,哈尔西率美国太平洋舰队当时仅剩的一支航母编队向日军控制的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发动奇袭,尽管这次攻击对日军打击不大,但当时美国民众极其欢迎美军的任何反击,美军士气也为之一振,哈尔西因此获得一枚“优质服务勋章”。

在水兵心目中,威廉·哈尔西是一个被作为图腾般崇拜的偶像,他浑身上下无处不洋溢着海军所特有的好斗、开朗气息。他满嘴脏话,酒量惊人。在他的战争哲学中,根本不存在防御和退却的概念,永远只有一个声音:“进攻!进攻!再进攻!”即使被迫进行防御作战,他也会说:“待在那里别动,我们马上就会进攻了。”

1942年4月,哈尔西率领载有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远程轰炸机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和负责支持的第十六特混舰队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此番轰炸震惊日本朝野,杜利特因此晋升为准将,并获得国会荣誉勋章,哈尔西也因此名声大震,有人甚至将这次行动称为“哈尔西-杜立特”奇袭。

在对日作战中,哈尔西实行了一种令日本人吃不消的作战方式——“狠打!快打!常打!”然而正当哈尔西处于作战巅峰状态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他患上了皮肤病需要治疗。这使得他没能参加当年6月爆发的中途岛海战——二战中击败日军的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有美国报纸形象地把哈尔西比喻为“被日本瘟疫伤害的美国牛仔”。

中途岛海战后,美国海军以对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进攻,拉开了“转守为攻”的序幕,哈尔西毫不退缩,以2艘航母为中心组成特混编队,迎战力量几倍于己方的日本舰队,并发布了战争史上最简明且最激动人心的命令:“进攻!进攻!再进攻!”瓜岛之战终以美军全胜而告终,哈尔西成了美国的英雄,罗斯福总统打破海军只能有四位上将的惯例,提升哈尔西为第五位上将。

此后,日军在哈尔西的战区接连受挫。就在这时,太平洋舰队情报处破译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将飞抵布干维尔岛视察的情报,罗斯福和海军首脑人物决定击落山本座机。1943年4月17日,哈尔西奉命组织这次“复仇”伏击行动,由18架P—38战斗机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执行。次日清晨,美国战斗机低空飞至预定空域后拉向高空。当山本乘坐的轰炸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下出现时,美国飞机从高空直扑目标,以12架战斗机引开6架护航机,以6架战斗机将日本的2架轰炸机击落,山本五十六当场毙命。到1944年6月,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已非当初可比,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航空母舰群(12艘航空母舰)、共500余艘舰船的舰队。

1944年10月,在海军史上史无前例的莱特湾海战爆发了。哈尔西的第3舰队则全力出击,首先击沉了巨型战舰“武藏”号,然后以快速航母特混编队迅速北上,攻击日军航母编队。当时哈尔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日军抛出的诱饵——日军的主攻目标是莱特湾。日军主力在夜间偷偷驶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向第7舰队的护航航母发动了攻击,尼米兹急电哈尔西:“第34特混舰队现在何处?”由于发报过失,神差鬼使地竟使电文变成了一句极富污辱性的话:“全世界都想知道第34特混舰队现在何处?”

哈尔西接电后,如挨了一记耳光,暴跳如雷,亲率两个快速航母战斗群掉头南下,从而放弃了自海军学员时就梦寐以求的战机。莱特湾战役结束后,哈尔西的指挥曾遭到激烈批评,但尼米兹却不以为然,总是以此役的战果为其辩解。哈尔西在菲律宾战役结束后荣获了第3枚优异服务勋章。直到战后,经过仔细研讨,美国海军才承认哈尔西的打法是正确的。

1945年7月,哈尔西率第3舰队向日本本土发起了海上攻势,他下达了气势如虹的命令:“我们将攻击敌人的老巢,消灭他们残存的海军、商船、空军和工业及交通设施……我们要进入的下一个港口是东京。”此时的哈尔西已成为“海上皇帝”,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军舰没有轮子,不能上岸杀入岛内,将敌人斩尽杀绝。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哈尔西本人1945年12月获升为五星上将。1947年3月,哈尔西退役,离开了他为之服役了46年的美国海军。退役后的哈尔西出版了回忆录——《哈尔西海军上将的故事》。1959年8月20日,哈尔西与世长辞,享年76岁,死后被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密苏里”号战舰上的受降仪式

太平洋上的“泼妇”

“地狱猫”——格鲁曼F6F“泼妇”战斗机,是专门针对日本零式战斗机而研制的战斗机,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公认的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它火力强大、结构坚固,服役后便成为当时美国海军的一张王牌,日军曾称霸一时的零式战斗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泼妇”战斗机为美军在海上夺取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在塞班岛附近著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战役中表现格外杰出,美国飞行员戏称其为“铝制坦克”,而在日本人心目中它是可怖的“格鲁曼宿敌”。

一方面,“泼妇”是6挺0.5英寸勃朗宁机枪,当进行暴风雨般攻击的时候,没有日本飞机能够逃脱被摧毁的命运。战后,日本飞行员谈到他们战时的恐惧与绝望的时候,总是会提起“泼妇”。另一方面,“泼妇”可以经得住严重的攻击并仍能把飞行员带回航母,曾经有一架“泼妇”在着陆到航母以前已经燃烧了数百英里。海军第一王牌飞行员,戴维·麦坎贝尔曾经说,他曾经看见“双黄蜂”发动机里的活塞和联动装置到处乱飞的“泼妇”仍能够飞回航母。

在太平洋战争前夕,为获得一种能与日本零式战机相匹敌的舰载战斗机,并能弥补刚刚投产的F4U在低空领域的一些缺陷,格鲁曼工厂奉命为美国海军研制F4F的后继型号F6F“地狱猫”舰载战斗机,F6F成为“猫”族飞机之第二代。F6F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对日本零式战斗机了解还很少,只知道它速度快、敏捷和曾经击落过大量盟国飞机。就像在二战中发生的许多巧合一样,命运女神改变了她的选择。这时在离阿留申群岛2500英里的一个叫作阿库坦的小岛发现了一架几乎没有损坏的零式,这架零式立即被分解,并且被运到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格鲁曼工厂的机场,在那里这架零式被重新组装和试飞,从这次幸运的事故中,技术人员总结飞机性能的细节,最终改变了“泼妇”的技术要求。

“地狱猫”是完全针对零式战机研制的一种制空武器,他们发现零式发动机功率不大,但机身轻、翼载低,机动性很好。在F6F的设计中同样引入了这种概念,其翼面达到30平方米。翼面积的增大势必会增加阻力,所以格鲁曼公司为F6F安装了大功率发动机,然而发动机体积不大,这使得F6F座舱到机头有三度的下倾角。对舰载战斗机而言,良好的前下方视野非常有利于舰上起降。

作为专门对抗日本第一流零式战斗机而设计的F6F战斗机,并未辜负海军对它的种种期望,不仅研制是成功的,使用也是成功的。它的功率为零式的两倍,除垂直面机动和低空爬升性能外,其他性能,特别是抗中弹能力和对目标打击力度,均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零式战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飞行员和油箱缺少保护,极易遭到攻击,F6F针对这点做了特别设计,它的驾驶舱后部有很厚的装甲板保护,前部有很厚的防弹挡风玻璃,安全性很高。

大卫·麦坎贝尔

在美国,“地狱猫”于原型试飞后仅14个月,即1943年8月31日即参加了空战,第5战斗机中队从“约克城”号航母起飞,攻击了马尔库斯群岛上的日军目标,不久,海航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这两个兵种均大量装备了“地狱猫”,主要用于空中护航和对地战术攻击。10月24日,美国海军头号王牌飞行员麦坎贝尔中校驾驶F6F在10分钟内一人至少击落9架敌机,创造了大战中美海军单人单次战斗战绩绝对记录!

在1944年6月19日和20日的菲律宾海战中,“泼妇”真正证明了它的价值。这次战役被称为“菲律宾海战役”。19日早晨,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日军舰队抢先出动四波共计326架飞机攻击美军。被数百架蜂拥而来的“泼妇”攻击,在美机打击下,日机纷纷中弹坠海,甚至出现同时有15架飞机坠毁的壮观场面,日军的326架飞机竟被击落315架,一位美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兴奋地大叫:“这真像古代的猎火鸡啊!”于是,这场激烈的海空大战以“马里亚纳猎火鸡”彪炳史册。小泽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损失了300多架飞机,却没有取得任何战果,美国海军共损失了30架飞机。

1945年,战争的最后几个月,日本海军已经荡然无存,无所事事的“泼妇”通常只能执行一些武装侦察和搜索的任务,在二战众多战斗机中,F6F“泼妇”创造了一项不可能超过的纪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它共击落5000余架敌机,占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击落的6500架敌机的80%。

F6F“泼妇”战斗机一直使用到战后,曾一度成为“蓝色天使”特技表演队的专用飞机,在朝鲜战争期间,这些二战剩余物资安装了高爆炸药,在道格拉斯AD-4Q引导机的操纵下,对朝鲜的桥梁进行自杀攻击,残存的F6F“泼妇”则涂着醒目的橘色,成为靶机,在后来的空空导弹试验中被一一击落,至此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令人惊悚的“胖子”和“小男孩”

原子弹

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1945年8月6日被投放到广岛。它的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造成78150名人员丧生,方圆10平方千米的城市毁于一旦。

1945年7月,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相聚德国的波茨坦,商议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办法。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向日军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宣言说:如果日军仍不放下武器,日本武装力量将不可避免地被彻底消灭,日本国土也不可避免地化为焦土。日本人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宣言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想到原子弹的阴影正在向他们袭来。

1945年7月24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仅过一周,美国总统杜鲁门以陆军部长的名义,指令美国战略空军司令帕茨将军选择能够明显表现原子弹最大破坏力的目标,并于8月3日前做好投掷原子弹的一切准备工作。美国空军的509大队负责执行这一项特殊使命。在任务到来之前,他们每天只进行精确投弹训练。后期的训练就是每天出动两三架飞机,到日本去扔一颗炸弹然后回来。在实战训练中,509大队总共投下了38枚模拟炸弹。

由于原子弹巨大的杀伤力,当时美国许多研制它的科学家都反对将它用于战争。但杜鲁门在谈到原子弹的用途时,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武器。他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以使用它。”在波茨坦,当杜鲁门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丘吉尔时,这位英国首相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原子弹有助于结束战争,我主张使用它。”

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它还想垂死挣扎。在日本国内,到处组织“玉碎守土”的游行和演说,还想把十几岁的少年,推到战场上去当炮灰。8月2日,美军司令部下达了投掷原子弹的作战命令,509这支美国神秘的导弹部队,开始进入紧张的战前准备。

序号为“82号”的B-29轰炸机开始装弹,“82号”轰炸机的正驾驶是509大队的大队长蒂贝斯上校,该机被临时命名为“依诺阿盖依”号。8月6日凌晨2点40分,“依诺阿盖依”号滑出跑道起飞。7点35分,“依诺阿盖依”号收到了前去侦察的气象飞机发来的“建议优先考虑广岛”的信息。

8月6日,广岛上空天高云淡。3架B-29重型轰炸机飞临广岛的上空。一阵轰鸣过后,飞机并未投弹。已习惯于空袭的广岛市民们看着飞机掠空而过,紧张的心情很快平静下来,照旧干着手中的活。谁都不曾想到,这是美军进行的预先侦察,被称作“小男孩”的原子弹就在其中的一架飞机上。

8时15分,美机第二次进入广岛上空,“依诺阿盖依”号飞机的驾驶员蒂贝斯上校和另两名少校,透过稀疏的片片白云,瞄准目标,按下了电钮,从1万米高空用降落伞把“小男孩”投了下去。50秒后,原子弹在离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随即发出令人目眩眼花的强烈闪光和震耳欲聋的巨响。“小男孩”的爆炸,使广岛70%以上的建筑物被摧毁。

此时的广岛已经变成人间地狱,爆炸中心23千米半径范围内,所有的地方全部瘫痪。外边的电话、电报联系全部中断。爆炸过去15分钟后,东京还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到6日上午11点10分,日本天皇裕仁才听到了日本内务大臣木户幸一做的20分钟口头汇报。含糊其词的汇报只是说军方报告,广岛遇到了可怕的爆炸。

在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16小时后,杜鲁门发表声明,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美国使用了原子弹,他说:“原子弹是驾驭宇宙的基本力量,我们将其释放出来对付在太平洋上发动战争的人,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直到这时,日本内阁才知道,广岛遭受的袭击是原子弹。

8月9日,斯韦尼少校架着B-29轰炸机,带着那颗叫“胖子”的原子弹飞向日本。这颗原子弹原计划投向小仓,因为小仓上空云层太厚,看不清目标的B-29轰炸机转而飞向长崎。10点50分,“胖子”脱离飞机,在长崎上空500米处爆炸了,一朵不断扩散的蘑菇云最终淹没了整个长崎。由于长崎地处丘陵地带,因此阻挡了“胖子”的部分热量和核辐射冲击波。此次爆炸长崎36%以上的建筑物被摧毁。

随即,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大量传单,宣称如果日本拒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把日本彻底毁灭!这完全是美军的心理攻势,因为此时美军仅有的3颗原子弹已全部用完了。

1945年8月15日,已经无法继续支撑的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公布了“终战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正式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两颗原子弹最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人们望着遮天蔽日的蘑菇云感觉到,一个真正可怕的魔鬼出现了。由于核武器问世不久就造成了广岛、长崎震惊世界的惨祸,因此,爱好和平的人们很自然就把原子弹与惨重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核武器就有了“核恶魔”“核妖怪”“核浩劫”“核瘟疫”等恶名。

雅尔塔分赃

1945年,欧洲的战局已经明朗,德国败局已定,英、美、苏这三个大国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打败德国后把目标转向亚洲的问题了。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原沙皇的夏宫里举行了会议,主要讨论战胜德国后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讨论处置德国、波兰划界等欧洲问题,涉及中国的议程,丘吉尔并无兴趣,几乎全由罗斯福、斯大林商定。他们关注的核心议题是苏联出兵东北的条件。

当时,德国法西斯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

美国估计打败日本将要付出100万人的损失,所以一心想拉苏联参战,以便牵制日本在中国领土上的军队,使之不能增援日本本土诸岛的作战。而斯大林对远东早有企图,便趁机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千岛群岛应归还苏联;第二,外蒙古要维持现状;第三,苏联租借旅大港和中东铁路。

斯大林还向罗斯福解释了提出以上条件的原因: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他和莫洛托夫就难于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苏联要参加对日作战。他们清楚地知道,对德作战是由于德国威胁到苏联本身的生存,但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苏联要同一个与它没有重大纠纷的国家作战。但是,“如果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国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1945年2月4日,美、英、苏三国首脑齐聚雅尔塔,共同商议战胜德国后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

外蒙古本是中国领土,当时被苏军占领,而苏联租借旅大港和中东铁路,这本是沙皇俄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据1942年的《中俄协定》,苏联已放弃一切特权,斯大林在此提出,属于单方面撕毁条约,是对中国利益的侵略行径,罗斯福出于本国利益,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这个涉及中国主权利益的条约,在没有中国代表出席的情况下,就被苏、美、英三国首脑决定了。而中国,这时候还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此事。

美国之所以不惜牺牲中国主权,也要换取苏联出兵东北,有着其极为现实的考虑。当时美国确信,即使苏联不出兵,也同样能击败日本,但必须付出极大代价。美军估计,结束对日作战的计划日期应确定在击败德国18个月之后,伤亡50万?100万人。而原子弹当时尚未全部研制成功。

罗斯福在没有与中国当局打招呼,也不请中国领导人作为战胜国一方出席雅尔塔会议的情况下,拿中国领土主权做交易、与苏联签订《雅尔塔协定》的这种行为,实在是和他平日里自我标榜的所谓“正义”大相径庭,有一位议员就以风闻“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的权益和主权,妄图贿赂苏俄”为题,向总统提出质询,罗斯福无言以对。以牺牲他国利益换取本国利益,这本是西方强国的一贯手法,对他们来说,做得理直气壮。

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做法,不仅引起美国人的质疑,也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在历史上,有侵略者以武力进行扩张,让战败国割地赔款,而在20世纪中叶的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竟然是一个堂堂的战胜国中国,被共同作战的同盟国堂而皇之宰割,实在离奇。

被掩盖的“黑太阳”

“731部队”是日本在二战中从事细菌战的臭名昭著的秘密部队,细菌和毒气战等生物武器经济实惠,较之枪炮杀伤力大,致死率高,对于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时,虽然国际社会已经约定禁止使用细菌武器、毒气战,但日本并没有遵守。“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日本秘密组建了从事生物细菌战研究和相关人体试验研究的“731部队”,其任务就是试验和研制各种极具有杀伤力的细菌,并将其用于实际战争之中。

作为日本天皇批准的正规部队,“731部队”的总部设立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区,建有包括动物饲养、制菌室等300间建筑,拥有从事细菌战研究的工作人员2600余人。“731部队”由石井四郎中将领导,因此也被称为“石井部队”。为了掩人耳目,“731部队”先后叫过“加茂部队”“东乡部队”和“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

“防疫给水部关系部队一览表”显示,日军在战败投降前已建立63支细菌战部队,覆盖中国大部地区以及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亚、东南亚地区。“731部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的反人类罪行的代表符号。

侵华日军“731”部队旧址

在整个日军占领中国东北期间,“731部队”为了研制细菌武器,他们竟然将活人做实验品,在活人人体上进行细菌感染、解剖等实验,该部队还在平民居住地以及战场上投放细菌弹,造成大量人群死亡。

“特别移送”是关东宪兵队及其军警机关向“731部队”提供人体实验材料的特定称谓。被“移送者”多是以苏联间谍名义抓捕的抗日军民和反法西斯志士。这些人被“731部队”用作活体实验后无一幸免。

当战争快要结束时,为掩盖“731部队”惨绝人寰的罪行,石井下令销毁他们进行人体试验的全部证据,并告诉他的部下“把秘密带进坟墓”。结果,监狱里的实验对象全部被处死,档案资料被烧毁、转移,所有建筑全部炸毁,随后,“731部队”最后一批人员逃回日本,一度销声匿迹。

东京大审判

由于那些被实验者全部被“731部队”专设的焚尸炉毁尸灭迹,“731部队”败逃时又销毁和转移了几乎所有的档案资料,关于人体实验受害者的人数始终是个谜。据“731部队”第一部部长川岛清少将在被审判时供述:“每年因实验死去的至少有600人,从1940年到1945年,至少有3000人被用作人体实验材料,至于1940年以前被杀害的人究竟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第三课长吉房雄中佐回忆说:“据估计,至少有5000人,通过宪兵转到石井部队,最后成了实验品。”

二战结束后,“731部队”的成员深知自己所做的恶行天怒人怨,因此,其高级干部回到日本后纷纷躲藏起来,其中石井四郎将大量实验数据等资料带到其家乡千叶县的家中隐藏起来,自己则诈死举行葬礼,以期能逃避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

对于日本从事细菌战的研究,美国较早就掌握了日军在华实施细菌战的情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部分屯驻在中国东北的部队也被派往南洋地区作战,其中部分与细菌战相关的人员被美军俘获,从而泄露了日军拥有细菌作战部队的事实。到1944年5月,从缴获的日军细菌炸弹教育手册,美军掌握了日军使用细菌战的决定性证据,其后,美军陆续从俘虏的军医和卫生兵中得到细菌战的资料。

美国相信这些研究数据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因为同盟国从未进行过这种类型的人体试验。同时,美国不希望任何其他国,特别是苏联得到这些数据用于研究生物武器。因此,当美军获知石井潜返日本后,便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与之联系,陆续找到了石井四郎及“731部队”的部队联络人员,并与石井四郎进行了秘密接触,至少25名“731部队”成员接受了美军的询问。

在这期间,美军远东司令部向美国国防部发了一封军事密电,电文中就包括一段信息:“其他包括从石井四郎那里获得的相关资料将通过情报渠道进行留存,不会作为战争罪行证据来使用。”这是驻日美军向美国国防部明确提出为了得到“731部队”数据资料,可以将此前和此后的问讯不作为战争罪行证据。

美方在1947年3月22日华盛顿与东京之间的电报中指示:“由美国的研究人员接触石井,所得重要情报要保密。”一份美军最高机密文件证实,1947年8月,约200名石井四郎部队的人员向美国专家移交了“731部队”多年来对细菌战的全面总结以及8000多张细菌实验病理、幻灯片等。美方负责人埃德华·希尔博士表示“这样的人体试验材料,我们的研究室绝对无法得到。这样的资料,如今算来大约需要25万日元,与实际研究价值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二战结束后,战争罪犯的审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现了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普遍追求,但在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中,在美国的操控下,“731部队”在中国所犯下的严重细菌战罪行,最终竟没有被提起诉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