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难忘的知青岁月
  4. 纪念胜利农场建场55周年暨知青下乡40周年活动大事记
设置

纪念胜利农场建场55周年暨知青下乡40周年活动大事记(1 / 1)


【编者按】2009年8月12日,胜利农场举行了纪念建场55周年暨知识青年下乡40周年庆典活动,胜利农场官方盛情邀请曾经下乡来场的浙江、天津、通辽和科左后旗等地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参加这一活动。这是胜利农场有史以来少有的大型、隆重纪念活动,搞得非常成功。以下用“大事记”的形式记录此次活动中浙江和天津老知青的一些活动。

一、浙江知青的活动

2009年6月3日

为邀请老知青回第二故乡参加胜利农场建场55周年暨知青下乡40周年纪念活动,内蒙古科左后旗胜利农场场长王光伟、副场长李进俊、孙玉娥,坚守农场的慈溪知青徐如平一行四人专程来浙江看望当年在胜利农场下乡的余姚、慈溪老知青。上午,王场长一行到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慈溪知青邵桂华前往机场迎接并招待午餐。

晚上,在杭州工作的慈溪知青、浙江大学教授施岳定设宴招待王场长等客人。

2009年6月5日

当天是浙江知青支边赴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40周年纪念日。下午余姚市60多名知青老朋友欢聚在余姚河姆渡宾馆举行纪念活动,胜利农场场长王光伟一行四人应邀出席。

纪念会由谢泓君主持并致欢迎词,郭兆锡代表知青作中心发言。胜利农场场长王光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带来了农场父老乡亲对老知青的亲切问候。王场长还宣布:胜利农场将在8月12日举行建场五十五周年暨知青来场四十周年庆典,他代表胜利农场热情邀请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参加纪念活动。与会老知青无不欢欣鼓舞!

2009年6月6日

今天,胜利农场王场长一行在知青代表谢泓君、郭兆锡的陪同下参观了余姚河姆渡古人类遣址,并游览了余姚的“天下玉苑”等景点。

2009年6月7日

上午,由知青代表邵桂华、谢泓君和郭兆锡陪同农场客人到慈溪市周巷镇,参加原胜利农场五分场慈溪知青纪念支边40周年的活动。王场长一行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纪念活动在周巷香苑大酒店举行,周巷镇党委书记岑剑国、镇长张焕祥等四位领导出席了会议。共有69名知青朋友(含周巷、泗门两地)参加活动。会议由裘胤泽主持,周巷镇党委副书记俞颖其、胜利农场场长王光伟、知青代表干达辉等讲了话。

下午,举行了座谈和文艺演出。

2009年6月8日

上午,胜利农场场长王光伟一行在慈溪市主城区活动,参加原胜利农场三分场慈溪知青纪念支边40周年的活动。活动由邵桂华、潘鸣耀、陈建业、徐友峰等组织,共有近30位老知青与会。

首先,在慈溪市工商局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与会知青与农场领导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聊过去的往事,展望美好的未来,气氛十分和谐。中午,在“大三元”海鲜酒店举行欢迎午宴,知青代表邵桂华和王场长分别致词。

下午,老知青邵桂华、徐友峰亲自驾车送王场长一行去宁波。

晚上,在宁波工作的余姚知青褚抗援设宴招待。

2009年7月初

7月初,浙江知青接到了胜利农场发来的邀请函。

慈溪、余姚两地知青开始筹备重返胜利农场参加纪念活动的事宜。参加筹备工作的有:邵桂华、谢泓君、干达辉、齐爱贞、陆杏珠、胡颂高等人。准备工作包括统计确定参加人员、确定大会发言人和发言稿、确定具体出发时间并预订火车票、准备礼品及爱心捐款等等。对爱心捐款确定了一个原则:自觉自愿,以1000元为基数,上不封顶。

2009年8月9日

上午,慈溪、余姚两地知青共70余位在杭州火车站汇合,乘坐由杭州始发开往齐齐哈尔的1342次列车沿着当年支边时北上的路线,向胜利农场进发。

还有十几位浙江知青没有随大队伍一起出发,他们分别从上海、杭州、宁波和东北等地奔赴胜利农场。据最后统计参加此次活动的浙江知青共85名。

2009年8月10日

1342次列车载着老知青飞驰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由慈溪、余姚知青们包乘的几个硬卧车厢里成了大家临时温暖的家。知青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畅怀叙谈聊天;慈溪女知青俞书英是个活跃的文艺爱好者,她特地为这次活动创作了一首抒情歌曲《胜利农场,我的第二故乡》,一路她都在排练和演唱。

随行的浙江新闻媒体有《慈溪日报》和“宁波网”的三位记者,邵桂华、赵建、徐友锋等老知青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此次活动中,慈溪知青胡立本写的三篇专题报道被多家新闻媒体采用。

2009年8月11日

经过33个小时的长途旅行,8月11日凌晨浙江70余位知青战友到达内蒙古通辽市,被安排入住开元大酒店并受到当地领导的亲切会见。

当晚是不眠之夜,天刚蒙蒙亮老知青们都纷纷起来了,大家早已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期盼等候着胜利农场前来迎接的汽车。

中午12点多,知青们乘上了两辆大巴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驶,下午四时许到达胜利农场。

二、天津知青的活动

2009年6月27日

罗兰等获悉了胜利农场领导近期将来天津看望当年曾在农场下乡的老知青的信息。当晚,罗兰、郑桂香、陈泽文、林杰召开了电话会议,会同田惠民等老知青共同商议欢迎和接待农场领导来津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2009年6月29日

下午,由陈泽文做东在“羊上树”酒店召开接待工作筹备会。

罗兰、郑桂香、陈泽文、田惠民、林杰、沈建、王栋和刘效曾等8人出席。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确定请韩华茹作为四分场老知青联系人。确定由上述9人分工负责,尽快联系和通知在津的原胜利农场老知青。

筹备会还商定了本次联谊活动的细节问题。

2009年7月3日

下午,胜利农场党委书记朱兴友一行4人到达天津。

晚上,由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原胜利农场二分场天津知青田惠光在“狗不理”大酒店为来自第二故乡的领导和朋友们接风。罗兰、郑桂香、陈泽文、田惠民、林 杰、殷红、沈建、王栋和刘效曾等天津知青出席作陪。

田惠光设宴为胜利农场领导接风洗尘。

2009年7月4日

上午,在天津美膳酒楼举行欢迎农场领导光临天津暨天津知青联谊活动。近百名天津老知青们出席,浙江知青孙炎锋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会议。联谊活动由陈泽文主持,罗兰致欢迎词。胜利农场党委书记朱兴友讲话,他向老知青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在胜利农场建场五十五年、知识青年下乡四十周年庆典之际,重回第二故乡。

会场气氛异常热烈,当获悉胜利农场专门批地拨款建立知青广场时,与会全体老知青欢声雷动,鼓掌致谢。

当天下午,农场领导带着知青朋友们的深情厚谊离开天津。

2009年7月上旬

大会之后,筹备工作小组经过广泛征求天津知青们的意见达成共识,决定凡回农场参加庆祝活动的知青每人捐赠人民币500元,用于农场建设和发展。

有些分场的知青还准备了赠送给原单位的礼品。

2009年8月11日

据统计天津知青一共有46人参加此次活动,多数人坐火车前往,也有自己开车去的。最晚一批天津知青坐动车到四平,农场派专车去迎接,到达胜利农场时已经是当天深夜。

三、胜利农场的庆典活动

2009年8月11日

胜利农场以最隆重的形式欢迎老知青到来。

下午四时,满载着浙江知青的两辆大巴到达胜利农场。

在农场的入口处早已矗立起五彩牌楼,欢迎知青的横幅标语迎风飘舞,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上插满了欢迎远方客人到来的喜庆彩旗,人们载歌载舞地欢迎老知青的到来……

昔日的战友和朋友久别重逢,分外亲热。在那阔别多年的故土大家热烈地拥抱,热情地握手,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最振奋人心的是,农场采用了当地最隆重的形式——秧歌舞欢迎老知青。

胜利农场把来场老知青分别安排住到农场职工和老乡家里,使老知青贴近当地群众,再次体验昔日在东北的生活。

当晚,胜利农场官方设欢迎宴会,为远道而来的知青朋友接风,王场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老知青们尽情地品尝着第二故乡的特色风味菜肴,大家频频举杯,互相祝福。豪爽好客的农场领导带头高歌,知青们纷纷上台献艺,一曲《胜利农场,我的第二故乡》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敲起锣来打起鼓,扭起秧歌迎知青。

2009年8月12日

为纪念建场55周年暨知青下乡40周年庆典,胜利农场建成了知青广场。坚硬的花岗岩石碑上雕刻的“知青广场”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旁边矗立着一个黑色大理石的知青纪念碑,上书:“自公元一九六九年五月始,先后有浙江省、天津市、内蒙古原哲里木盟等地的一千余名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屯垦戍边来到这里。广大知青在农场战天斗地,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为农场的生产和建设作出了贡献。奔腾的西辽河不会忘怀,科尔沁草原永远铭记知青们的不朽业绩。值此知青来场四十周年之际,建此广场以示纪念。胜利农场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二日”

碑文充分表达了胜利农场对知青的评价,也代表了广大老知青的心声。

上午,胜利农场在新落成的“知青广场”隆重举行“纪念建场55周年暨知青下乡40周年大会”。通辽市和科左后旗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农场职工和远道而来的浙江、天津、通辽、科左后旗老知青数千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庆典由胜利农场党委书记朱兴友主持,王光伟场长发表主题讲话,老知青代表谢泓君也在大会上讲话。

知青座谈会现场。

庆典大会上,各分场代表队表演了秧歌舞。

胜利农场设欢迎晚宴,为远道而来的老知青接风。

中午,胜利农场举行场庆招待宴会,约有50桌左右。

下午,各地来场知青分别举行了座谈会。

晚上,胜利农场在知青广场举行盛大的文艺晚会,由科左后旗的“乌兰牧骑”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富

胜利农场场庆文艺晚会现场。

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和蒙古族“长调”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2009年8月13日

上午,浙江、天津两地知青代表应邀参加了内蒙古科左后旗党委和旗政府在甘旗卡镇举办的知青座谈会。

浙江知青陈燮中等向胜利农场学校和敬老院捐了钱和物。

当天,来场老知青进行探亲访友,分别走访昔日自己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老知青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各分场都设宴招待远方来的客人,许多知青也答谢回请了当地领导和老乡。

2009年8月14日—18日

重回第二故乡的老知青们,先后陆续离场返回。

(本文由谢泓君、胡立本、邵桂华、赵英、罗兰、郑桂香等提供资料和素材,由张立民整理并撰写成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