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难忘的知青岁月
  4. 我们的故事
设置

我们的故事(1 / 1)


金宝屯胜利农场科左后旗知青 苏博颖

苏博颖 女,1952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1969年5月下乡到金宝屯胜利农场四营;1974年10月入南京气象学院学习;1978年1月毕业分配到长春工程学院任教;1981年调到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从事全省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研究员(教授)。曾任吉林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东北四省(区)水利科技协作委员会联络员,吉林省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秘书。

下乡时,我在胜利农场四营的鸡鸭号工作,在这个班组中有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姐妹令我难忘。

张秀君是天津知青,在她身上一点也看不出大城市人的那种娇气,她憨厚、朴实,干起活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从来没听见她叫过苦、喊过累。有时她还帮助我干活,我是鸡鸭号的烀料员,她经常帮我往锅里压水、倒料等。我俩住同一个宿舍铺挨铺,无话不说、形影不离。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都市女孩的正直与善良。

王伟君是浙江知青,她身上透着江南淑女的那种特有的灵气,她性格开朗、做事认真,有条不紊,爱唱歌,不论干活还是休息,总能听见她的歌声,若找不到人,就顺着她的歌声去找,我就是听她哼唱歌剧《江姐》而学会了《绣红旗》。我在她身上学到了做事的严谨与细腻。

最后说说胡伟英吧,她也是浙江知青,个子不高,小巧玲珑,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无论说话还是走路都是那般的轻盈。时尚的衣服和发型令我们这些本土的女孩子都多看她几眼。按年龄她比我们大,但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英!

记不清是哪一年,为了丰富知青们的文化生活,场部要求各营成立宣传队,并要进行全场文艺汇演。我们四营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和小英是宣传队的骨干,我们排的是《红灯记》,我的嗓音适合老旦,扮演李奶奶,李玉和由天津知青赵继炎扮演,李铁梅自然就是小英了,卖木梳的是贺士彬,其他演员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拉京胡的是天津知青李洪生,打扬琴的是后旗知青王景录,导演是浙江知青胡曾凡和姜嗣良。排练是辛苦的,正值冬天,营部西头那间会议室是我们的排练场地,屋里取暖的设备是一个烧煤的炉子。我们每天都要生火,窗户糊得严严的,煤烟味呛得我们直咳嗽。由于整天练唱,嗓子哑了,发干甚至发炎红肿,回去泡点“胖大海”水喝,第二天接着唱。那时没有录音设备,胡曾凡和姜嗣良手里拿着简易的剧本,演员的动作、道白等全由他们来指导。音调是由李洪生拉京胡定的,唱腔是我们这些演员自带的,那年月举国上下满大街都飘着样板戏的旋律,我和弟弟是在家里的广播中学会样板戏的,而且八个样板戏中的每句台词、每个唱腔都差不多能倒背如流,可谓是“字正腔圆”了。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我们一板一眼认真地排练着。在场部汇演时,各营的知青及场部的职工和家属把大礼堂围坐得水泄不通,也像城里人一样看上了“样板戏”。那次汇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只是服装、道具和布景比不上正规的,如果只是闭着眼睛听,还真说不上是哪个正规剧团在演出呢!汇演结束营里的宣传队解散了,我们都回到各自的连队,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和小英有了别样的感情。闲暇之余,我们也哼上几句,为此鸡鸭号的姐妹总是拿我俩开心,每当小英找我剪头时她们就会说又找你“奶奶”剪头啦!有一年刚刚流行“的确凉”,看到小英和其他浙江知青穿上“的确凉”衣服格外精神,比用纯棉做的衣服好看多了,艳丽的颜色、挺实的面料和精良的做工令我们这些本土知青羡慕不已。据说当时在日本,人家都不穿这种含有化学成分衣物,我们还不理解:“棉布的衣服有什么好,洗完了净是褶,还不挺实。”于是等到春节探亲回家时我就让她们捎来两件,我和弟弟在我们本土知青中是第一批穿上这种衣服的,后来“的确凉”在我们四营流行起来。在和天津、浙江知青一起生活期间,我们也学会了“临睡前要洗脸、刷牙,女孩子要经常洁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常识,一种文明与时尚的意识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传统和落后观念。

四营南鸡鸭号留影,左起:张秀君、苏博颖、王伟君。

时光荏苒,四十多年过去,很多往事都已随风散去,但那青春的记忆却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里。2010年11月末我们通辽、后旗的十二名知青组成“访友团”,一路南下到余姚,到北京,到天津去看望当年的知青战友,我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张秀君、王伟君和胡伟英,两鬓如霜的我们含泪相拥,手拉着手不愿离去。后来张秀君两次来通辽看望我们,我和伟君、小英也经常电话联系问候。

知青——这一特殊年代的专有名词,它虽然留给我们许多苦涩,但我们也收获了友谊。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枯燥乏味的蹉跎岁月里,能结识像张秀君、王伟君和胡伟英这样天南地北的同龄人是件幸事。“营房内外说三语,南腔北调笑声齐”,这种同呼吸、共命运的知青情结让我们用一生来珍惜。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