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难忘的知青岁月
  4. 忆知青战友窦秉光
设置

忆知青战友窦秉光(1 / 1)


原金宝屯胜利农场天津知青 刘长林

刘长林 男,汉族。1950年9月1日生于河北省冀州。1969年6月到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三营劳动;1974年9月至1977年7月在南开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习;1977年9月至今就职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从事英语教学。1995年晋升英语副教授,2002年晋升教授。曾任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及党务工作者。2011年3月退休。

在上世纪70年代,无论是在内蒙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还是在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儿河农场,几乎没人不知道,文艺宣传队有个天津知青,扬琴打得特别棒。这个天津知青,就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一起下乡的知青战友窦秉光。

1969年6月15日,我们一起从天津下乡到金宝屯胜利农场,在三营二连当战士。

窦秉光为人热忱,谦逊;工作认真,有事业心、责任心;酷爱音乐,才华横溢,二胡、京胡、扬琴、小提琴,样样拿得起。工作之余,知青战友们经常坐在他的周围,听他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江河水》等曲目。张建国喜欢唱京剧,窦秉光就用京胡给他伴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选段,张建国唱得卖力,窦秉光拉得认真,知青战友们听得带劲。

1971年秋天,窦秉光调到三营小学当老师,任班主任,兼全校音乐课。在这期间,有一件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为农场的战斗口号谱曲。这使我们见识了窦秉光的作曲才能。

1971年秋末,胜利农场党委向全场发出号召:“高举红旗学大寨,两个革命担在肩,拼死拼活抓根本,誓夺七二年粮食一千五百万。”这是一个奋斗目标,也是一个战斗口号。为了宣传这个奋斗目标,窦秉光给它谱上曲子,作为音乐课教材,教会了三营小学的全体学生。那时,我们还在连队,听到小学生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唱,就知道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曲调容易上口,慢慢地,连队的知青也学会了。很快,胜利农场1972年的奋斗目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971年冬,胜利农场要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11月28日,在三营小学工作的窦秉光奉命到宣传队报到。11月29日,在三营二连担任副排长的浙江知青王宪举也奉命到宣传队报到。王宪举的笛子吹得非常好。场部组建文艺宣传队,窦秉光、王宪举都是不可缺少的人才。

在胜利农场文艺宣传队,窦秉光和王宪举不仅作为乐队成员为独唱、合唱、舞蹈等节目伴奏,而且以各自的精湛技艺进行独奏表演。每次演出,窦秉光的二胡、扬琴,王宪举的笛子,都是深受欢迎的节目。尤其王宪举的笛子独奏,由窦秉光扬琴伴奏,他们两人的合作表演堪称绝配。

1974年3月11日,金宝屯胜利农场近六百名天津、浙江知青北上转场,来到了当时叫“吉林省洮儿河五七青年战校”的洮河农场。

几个月后,绝大多数天津、浙江知青都返回了胜利农场,只有少数知青留在了那里。张建国留在那里的医院,当牙科医生。窦秉光、刘效曾、张庆生、罗德顺留在那里的反修中小学,当老师。

我们几个与窦秉光要好的知青战友,王宪举、黄铁梁分别在1972、1973年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我在1974年上了南开大学。从1972年9月至1974年6月,我们陆续和窦秉光分开了。但我们依然保持着直接或间接联系。

在洮儿河农场,窦秉光先是在学校工作,后来到文艺宣传队工作。省城招工,窦秉光去了长春。

2013年6月16日,原金宝屯胜利农场三营的天津知青聚会,纪念下乡四十四周年。非常遗憾,窦秉光没能参加这次聚会。因为去年他刚办完退休,还没来得及领退休费,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说到窦秉光的离开,大家都很惋惜。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想起了很多往事,和窦秉光共同战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他谱的曲子在我们的耳边一次次响起。

知青岁月是艰苦的岁月,更是激情燃烧、无私奉献的岁月。我们为有窦秉光这样的战友而骄傲!在历史的长河里,窦秉光永远是我们知青队伍的一员!让我们记住渐行渐远的知青岁月,记住我们的知青战友窦秉光!

2013年11月,写于天津中医药大学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