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金宝屯胜利农场浙江知青 干达辉
2011年8月,我们的知青大哥子勇和祖玉约请我、立本和克宁再次赴曾经的故乡——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故地重游,我欣然应允。因为2009年8月在纪念农场建场五十五周年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庆典纪念会时,子勇和祖玉因故未能成行,失去了一次与农场领导、贫下中农和各地知青欢聚的难得机会。
此行故地重游,除了专程探望原二营教导员、蒙古族干部吉力布和外,还有两个活动内容:子勇和祖玉将与在通辽财贸学校读书时的几位同学见面,重叙友情;参观位于科左后旗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青沟。
如约从杭州出发,如期而至通辽。热情好客、学识和能力强,称我们知青大哥大姐的通辽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的李良臣所长和陈国华,我们浙江知青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的通辽知青,深更半夜在火车站迎候,并帮我们下榻宾馆。
第二天一早,老领导吉力布和携家人在楼门口等候我们一行,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浙江知青真有心啊!没忘了我这个老头子。”满头银发的吉力布和是一位优秀的蒙古族基层领导干部,长期从事政法工作。在“文革”期间,蒙受了“内人党”的不白之冤,但他保持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赢得了干部群众和知识青年的崇敬。
我和老领导吉力布和的交往始于知青刚到农场的时候。我们周巷镇八十名知青和泗门镇三名知青组建了一个连队。在当时周巷镇革委会与农场的交接当中,农场二营(五站)知青连连级副职和班、排长均由浙江知识青年来担任。
初到农场,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吉力布和的联系和交往最多。因为知青的到来,为边疆农场带来生机和活力,增添了青春气息,同时也可毫不夸张地说,带来了舌尖上的健康,卫生上的洁净,以及文化体育与诸多方面的文明与修养。农场老乡对浙、津两地知青的评价是:浙江知青的生(指爱用水清洁),天津知青的嘴(指能说会道)。浙、津知青互助互补,营造了非常和谐的知青生活环境。
阔别多年再次在通辽相见,我们和老吉都很高兴,在短暂且深沉的追忆中,老吉深情地回顾和反思了知青工作,并做了坦诚的检讨。他说作为教导员,是当时二营的主要领导,一是对生产劳动抓得紧,但对知青的思想动态和政治爱护不够;二是在农场恶劣环境、自然气候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在生活饮食上关照不够。几十年以后,老领导还能对知青工作中的不足做出自我批评,可见这位蒙古族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和高尚情操!
吉力布和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这在蒙古族干部中并不多见。这与他自学文化有极大关系。他能讲流利的汉语,对与知青思想和文化生活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他有时也教我们讲几句日常的蒙语,比如吃饭,劳动,休息睡觉等等,也促进了我们知青对蒙族人民的友谊和感情。我们还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会了骑马,射击……
2011年8月,在通辽火车站合影。左起:劳祖玉、张福田(吉力布和之子)、干达辉、李良臣(通辽知青)、钱子勇、胡立本。
如今,知青岁月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每当回忆起我与老领导吉力布和相处在一起的日子,一切还历历在目。从他以身作则,处处表率,无微不至地呵护和关爱我们知青的点滴事情中,总觉得老吉既是一位风清气正的好领导,又是一位可敬可爱的长辈。在风雪边疆的知青生涯中,胜利农场的五年成为我对他的绵绵思念。
谨以此文表达我及我们知青伙伴对老吉的崇敬之意,衷心祝愿吉力布和同志健康长寿!
2013年11月16日,写于慈溪
我们的同学与姐妹深情
原金宝屯胜利农场天津知青胡桂梅 马美玲 罗兰
胡桂梅 女,1951年11月生于天津。1969年6月下乡到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先后在冷库和五站小学工作。1973年选调到天津财贸学校会计统计专业学习,1975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天津百货采购供应站,先后担任会计和综合统计工作,并兼任工会干部,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工会干部积极分子。职称:统计师。
马美玲 女,1952年6月生于天津。1969年6月下乡到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先后在农场冷库加工厂和场部医院工作。1972年被选调到天津体育学院上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第三十五中学任教,一直工作到退休。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一张三个小姑娘十六岁花季年龄时的合影,稚嫩的脸上已经开始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她们相识于1965年,同是十四岁同时考入天津女二中,又于1969年6月相约同去内蒙金宝屯胜利农场下乡;后来由于她们的积极、热情和努力工作,先后被推荐回天津读书,毕业后都有了自己较为满意的事业和工作。又过了几年,她们仨分别嫁给了三位做教师工作的先生。从此一边勤奋工作,一边恪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照顾双方老人,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如今,她们都已经退休,当上了奶奶和外婆。健康、忙碌而又充实地享受着快乐的退休生活。只要一有时间,她们还会像年轻时那样黏在一起,没完没了地说说笑笑,共同分享着快乐,也分担着忧愁。
说到这里禁不住要问大家,还认不认得照片中的这三个人?其实“她们”就是我们仨——当年先后从冷库走出去到五站小学当教师的胡桂梅,到场部医院当赤脚医生的马美玲和在场部政治处工作的罗兰。
转眼近五十个年头过去了,望着这张曾记录下我们青春岁月的照片,我们忍不住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尤其是难忘的知青岁月里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既有成长中的苦涩,更有促使我们成为心腹之交的友谊和甘甜……
人们常说:感动,是因为有人惦记;幸福,是因为有人可想;满足,是因为彼此默契。对此我们都有着透彻心扉的体会和感慨。当得知要出下乡四十五周年纪念文集,我们三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致决定将我们这辈子亲密无间的牵挂、关爱、思念、感激和相惜的深情厚谊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时光追溯到1965年初秋,我们仨考入天津女二中的初一甲班。美玲与罗兰不仅是同窗,而且还是同桌,桂梅则坐在美玲的前排,姐妹三人位置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初识时那友好的点头和礼貌的微微一笑,哪曾想竟决定了我们三人一辈子的缘分。女二中“自主、自强、自立”的校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深深吸引和影响着我们,勤奋努力、蓬勃向上成为我们人生共同的目标。我们为能在那里相识、要好而庆幸。
桂梅从小丧母,家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个子矮小却乐观、幽默,从小练就了吃苦耐劳、能独立持家的坚强性格,而且很会照顾人;美玲在家里排行老大,身体不算强壮,但脑瓜十分聪明,很受父母宠爱,平日里总是不紧不慢,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罗兰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从独门独院里走出,相比之下较为单纯,但性格开朗,心直口快、喜欢干脆利落。尽管姐仨脾气秉性不一,但相同的是都是热情、真诚和好动;喜欢彼此交往,说得开心,玩得高兴。记得刚进班里时,罗兰的个子排在第十二三位,可四年下来,到毕业时,蹭的竟长高排到了第二位。三个人的个头儿虽拉开了,但心却贴得越来越近。
1969年6月上山下乡,原先动员我们时说的是去内蒙科左后旗插队,就在即将开拔时却传来改去金宝屯胜利农场的好消息。兴奋之际我们仨热烈相拥庆幸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更意外的是到了胜利农场又被分到冷库加工厂。从那以后,姐妹三人你挨我、我挨她地睡在了东北的土炕上。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互相关心,彼此体贴,朝夕相处,慢慢成了无话不谈,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休息日里姐仨拾掇得干干净净一起逛金宝屯镇,花上一毛钱买回“少半碗”(指不足半碗的毛嗑),然后无拘无束地说着、笑着、悠闲地嗑着瓜子;休息的前夜,在车间里支起乒乓球台,一打比赛就是半宿的时间;送美玲去场部参加赤脚医生学习班,姐仨既高兴又难舍难分。罗兰初到场部政治处后常常想“家”,盼着休息日跑回冷库与大家“团聚”。当然更高兴的是桂梅不久也调往与场部毗邻的五站当老师,从此以后姐仨又可以经常不断地相聚,一起吃住,一起畅叙友情。
虽然远离家乡和父母,但身边能有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是多么开心与幸运。可是好朋友在一起,自然也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记得1971年春节,为响应农场号召我们全都没有回家,这是第一次在异乡过春节。虽然姐仨集中在一起过年很亲切、热闹,但除夕之夜还是有些思念家乡和亲人。我们按照天津的习俗,三十晚上打扑克“坐夜”,然后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一切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多数活儿都是精明能干的桂梅抢在先,罗兰也尽可能搭着下手。美玲年龄最小,自然是需要照顾的对象。正月初二那天中午,我们早早忙乎着打好卤,备好菜,桂梅娴熟地擀好面条儿,就等着住在场部医院宿舍的美玲过来开饭,可就是迟迟不见人影儿,气得桂梅忍不住嘟囔起来。罗兰一边打着圆场,一边开始烧水煮面条。面条要出锅时,美玲乐不滋滋扭搭扭搭进屋了。语言犀利的桂梅没等美玲站稳就不客气地数落开了。再看美玲不急、不恼,不上脸儿,眯缝着眼睛在笑着。尽管桂梅数落着嘴还没停下,手里却递给美玲拌好了的一大碗面。原来过来的路上美玲正巧碰上一个病人耽误了时间。桂梅一听,话题一转,记不清是一个什么玩笑,反正是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多少年来,每每发生意见分歧,大多是桂梅和罗兰在出声儿嗔怪美玲,然而过后,关心照顾不仅有增无减,关系反而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其实细想几十年来,我们可以说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特别是美玲的好脾气儿,慢答音儿,不计较,很多时候包容了桂梅和罗兰有时说话不饶人儿的毛病。
记得还有一次桂梅来场部,罗兰正患感冒咳嗽不止,听说甘草合剂疗效好,就恨病吃药,自作主张加大了剂量。哪曾想不一会儿就心慌难忍,全身冒汗。天色已晚,急得桂梅马上给美玲打电话,瞬间美玲冒着严寒跑到家属院要来了绿豆,迅速擀成面儿,用开水冲开后让罗兰喝下去缓解。平日里稳稳当当的美玲竟忙得满头大汗,这真情让罗兰十分感动。
1972年美玲首先去天津体育学院上学,1973年桂梅、罗兰也相继离场回津读书。尽管学习很忙,三个人都难以抑制彼此的思念,只要一有空闲便会聚在一起滔滔不绝,话题也总是源源不断。三个人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一起规划人生,一起憧憬未来,在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路上,更加珍惜这宝贵的特殊情感。
1973年,姐妹仨回到天津念书时的一张合影。
1975年,我们三人同时毕业,美玲分配到天津第35中学任教,桂梅分到天津百货采购供应站,罗兰留在天津师范学校工作。姐仨共同的心愿: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报答党和组织多年来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
几年之后,姐仨结婚成家,分别嫁给了教师。美玲的先生教历史,桂梅的先生教语文,罗兰的先生教外语。本来有着深厚感情的姐仨转眼变成了志同道合的三对儿。相同的经历、共同的事业使我们这三家交往更加密切。特别是这些年,不管是谁家乔迁之喜,还是儿婚女嫁,我们必定作为贵客到场祝贺,共同分享彼此的幸福与快乐。当然谁家有了困难,也是义不容辞伸手帮忙。如今我们之间的感情就像燕子衔泥一样日益加深,牢不可破。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桂梅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一级百货采购供应站为市场经济体制所替代。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岗位要让给五十岁以下的职工。在单位里一致公认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桂梅也不能幸免。为了安排女儿工作,她不得不忍痛割爱退休离岗。在那段日子里明知桂梅情绪低落,但罗兰、美玲也深知安慰劝说都于事无补,心中暗暗着急上火、为她感到可惜与无奈。
说来也巧,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使罗兰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高校的合并重组与扩招,一度使学院的人手短缺。罗兰正分管师范大学的培训工作。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经过再三思虑,她打算请会计统计专业毕业的桂梅到院里的培训科工作。之前,姐妹俩坐下来开诚布公,约法三章。以罗兰对桂梅的了解,要求桂梅只能干好,不能干坏;只能吃亏,不能占便宜。双向选择,干不好,我可以炒你,你干着不开心同样可以炒我;为了不影响工作,不公开同学关系。就这样,桂梅以她的实力和业务专长,在培训部招生报名、统计、收费等事宜中竟干得如鱼得水,而且一干就是八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她的奉献竟成了罗兰“知人善任”的业绩。每当想起交情深厚的知心朋友桂梅的鼎力相助和吃苦受累的付出,罗兰至今仍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和愧疚。
转眼,照片中的小姑娘携手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人生中也经受了无数的挫折与考验。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但是,我们仨在相互关爱、相互鼓励之下仍然保持着青年时的热情与活力,热爱生活的态度也不减当年。2009年我们一起重返农场,又一次实现了我们要一起重新踏上那魂牵梦绕黑土地的愿望。
姐妹仨2008年的合影,左起:马美玲、罗兰、胡桂梅。
说真的,只要一谈起我们姐仨,就会有无数个难忘的回忆;只要一想起彼此间的每一个关爱,内心就会充满无限的感激;而每一次重逢,更是我们同学与姐妹情深的继续……
2013年10月,写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