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善败者刘备
  4. 第二章 漂泊
设置

第二章 漂泊(1 / 1)


从军之后,刘备先是跟着政府军中一个名叫邹靖的校尉作战。

需要注意的是,刘备从军有一定的独立性质,他和他的兄弟们更像是一群志愿者,配合政府军作战,而不是被收编到政府军中。

可见,刘备一出道就有着自立山头的想法。

不过这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一群不会打仗的泥腿子,掺和到政府军中混饭吃,在别人眼里这是不折不扣的瞎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弄不好就把性命给折腾没了,能有个什么好未来?

刘备转战到青州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一带,进一步体验了战争的残酷。

一次敌我双方在野外遭遇,二话没说,直接开打。由于是遭遇战,兵法谋略之类的统统没有用,最有用的只有一样——谁的人马更多,谁更狠更玩命。

事实证明,政府军不一定靠得住。在敌军的疯狂进攻之下,领头的将领不明白这遭遇战该怎么打,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再不撤退弟兄们就要拼光了。

等政府军撤(说“逃”应该更准确)到安全地带,大家惊魂初定,重新归队,清点人数,发现一仗下来很多人不见了,其中就包括刘备!

带头大哥不见了,这对关羽、张飞等刘备的兄弟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们立即分头寻找,顺着逃跑的路线原路返回,又回到了战场上。此时的战场,只剩下断戈残剑,尸横遍野,血映残阳,寒鸦哀鸣。

就在关羽、张飞等一帮兄弟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受伤的人从死人堆里爬了起来。原来他是在装死。

这个人正是刘备。

这件事透露出一个强大的信号:刘备一生都在践行着一个著名的军事原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刘备戎马一生,运用这个原则的次数已经多得无法统计,从平原到徐州,从新野到夷陵,都留下无数他仓皇逃跑的足迹。因此有人称他为“刘跑跑”。

不只是刘备自己,刘备手下的重要员工,比如关羽、张飞等人,也跟着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我们有理由相信,战场上常败不死的人,除了运气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没有硬拼,没有抱着必死的决心做无谓的牺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掉就装死甚至暂时投降,是个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好方法。刘备是这样做的,也教导关羽、张飞等弟兄们这样做,不要太在意一场战斗的胜负,不要太心疼一座城池的得失,这一切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活着。哪怕输得一干二净,只要活着,就有翻盘的机会;哪怕是被人打趴下了,只要活着,就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在黄巾起义中,投身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有成千上万,三国雄主中的曹操和孙坚,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奠定了割据称雄的基础。

刘备却是一个例外,他虽然带领弟兄们几番出生入死,却没有立下拿得出手的功绩。不是刘备不想打出一片天地,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群不会打仗的泥腿子,加上草根出身的低起点,在血雨腥风的无情战场,在看重门第出身的时代,这一切注定了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因此,黄巾起义平定之后,刘备只是从临时志愿者转正成了国家公务员,当上了中山国(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国与郡同一级别)安喜县(今河北定州东南)的县尉。

县尉是县令手下的属官,掌管一个县里治安捕盗一类的事务,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在今天来看这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要职,不过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小官也是官,好歹算是混进公务员队伍了,说明那么多仗没有白打,那么多兄弟的血没有白流。

但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没过多久,刘备的这份公务员工作就干到头了。

并不是刘备像孙悟空一样心气太高,看不上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而是政府不让他干了。

东汉政府下达公文,命令全国各地淘汰一部分因为建立军功而混进公务员队伍的人——淘汰的正是像刘备这样的人。

当然,鉴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强的,要想保住公务员编制也不是没有办法。一是让后台出来说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二是出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东汉末年买官卖官已是司空见惯了,比如曹操他爹曹嵩就是花一亿钱买的太尉官职。连位列三公的太尉都能用钱买到,还有什么官职不能买?很难说这次淘汰官吏是不是卖官成瘾的东汉政府创收敛财的又一波高潮。

可刘备既没有后台,也没有钱。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备非常郁闷,也非常恼火,这不仅是他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的问题,还意味着政府根本就不待见他们这帮人,需要的时候招呼一声流血流汗玩命干,用完了就一脚踢开。

朝廷上下贪官污吏满地走,而像他这样一心报国、忠正廉洁的有志青年报国无门,怀才不遇。

在这样的世道,要成一点事真的很难。

即便是他们死心塌地地为政府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兄弟,照样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实在太气人了!

几天后,中山国的督邮(郡国的检察官)来到了安喜县办理公事,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罢免刘备等人的官职。

刘备想见一见督邮大人的愿望十分强烈。即便是被罢官,他也想罢个明白,给督邮大人说个清楚,自己是大汉皇族,有报国安民的远大抱负,有出生入死的功劳苦劳,做这个县尉完全是大材小用——说不定还有保住公务员编制的一线希望。

刘备便鼓起勇气厚着脸皮前去求见,但被无情地伤害了。

在督邮大人下榻的驿馆等待许久之后,刘备得到的回复是:督邮大人身体有恙,不能接客。

刘备是个明白人,明白督邮大人偏偏这时候生病,明显是装出来的,真正的原因是督邮大人压根儿就不想接见一个几个时辰之后就要被免职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不,严格来说已经是个草民。

刘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怎么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一把无名之火了。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兄弟,却依旧不受朝廷待见,甚至不受一个督邮待见。奈何不了朝廷,还奈何不了你一个小小的督邮吗?

他气冲冲地回到县尉办公室,带上了办公印章,叫上了兄弟们,第二次去找督邮。

驿馆门口的工作人员不明白刘备为何去而复返,他们只明白一点——来者不善。

因为刘备身后跟着一票肌肉男,这帮人手里还拿着绳子、棍子和鞭子等凶器。

刘备带着兄弟们夺门而入,冲进了督邮休息的房间,把正在床上的督邮大人绑成了一个粽子,扔了出来。

然后,刘备郑重其事地将县尉的印章挂在督邮大人的脖子上,不就是要拿走印把子吗?给你,老子不稀罕。

接着,刘备把督邮大人绑在了拴马的桩子上,抡起马鞭劈头盖脸地抽了下去,打得督邮大人哭爹喊娘,哀号不断(《三国演义》中将之说成是张飞所为)。

鞭打加杖击两百下之后,刘备拔出佩剑准备给督邮大人一个痛快的了断。

一桩草民残杀国家干部的特大命案,眼看就要发生了。

片刻之前还目中无人的督邮大人,此刻早已屁滚尿流,连连求饶:我也不想罢你的官,只是奉命行事啊。

是啊,这个可恨的家伙也不过是个供人驱使的棋子罢了,不是他的错。算了,饶他一命吧。

刘备收起凶器,上马扬鞭,开始了亡命江湖的流浪生涯。

冲动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打了一顿解气的鞭子之后,刘备付出的是亡命江湖的代价,在颠沛流离中远远地逃离中山国。

考虑到找其他工作实在太难,继续从军还算有点工作经验,而且这也是实现抱负的唯一路径,于是刘备带着他的兄弟们再度从军了。

好在乱世中,从军的工作一直有相当大的人才缺口,刘备先后在丹阳(一作丹杨,治今安徽宣城)、下邳(治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随军作战,又立下了一些战功,终于重操旧业,当上了高唐县(今山东禹城西南)的县尉。

也许是由于刘备在高唐县的县尉任上工作出色,也许是前任县令因公殉职有了空缺,他很快升迁为县令。但是年景不好,赶上这么个乱世,大家混口饭吃都不容易,很多人没饭吃就只好去造反,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攻破了城池,把刘备赶出了县城。

丢城失地,这责任如果追究下来也够严重的。刘备只好再一次踏上逃亡的路途。

在这乱世之中,漂泊似乎是他的宿命。

对于逃亡的辛酸,刘备渐渐有了深刻的体验。为早日结束不愉快的逃亡生活,他决定去投奔一个猛人。

这个猛人正是刘备的师兄公孙瓒。

当年大学毕业分别之后,刘备为找工作犯愁,公孙瓒师兄却是一点也不愁,他本就是个来镀金的公费定向生,打哪里来回哪里去,继续回辽西做他的公务员。

只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当年的太守大人——公孙瓒的岳父,已经换成了今天的太守刘大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胜旧人。要想获得新任刘太守的青睐,公孙瓒需要从头再来。

公孙瓒的确是金子,他又发光了,而且这一次更加光彩夺目。

不久,刘太守犯事了,作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进京,听候中央政府处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原来的同事再不能与犯罪嫌疑人有任何接触。

公孙瓒却装扮成赶囚车的马夫,悉心照顾犯罪嫌疑人刘某的饮食起居,端茶倒水,嘘寒问暖,不辞劳苦,千里迢迢从辽西一路长途跋涉到了京城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犯罪嫌疑人刘某的罪名弄清楚了,政府对他的处罚是流放到日南郡。

日南郡在什么地方?顾名思义是在太阳南边,确切点说是在今天的越南中部,那个地方在东汉时代根本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蛮荒之地。被流放到日南郡的人,往往意味着有去无回。

如果真是一场行为艺术,那公孙瓒的表演也该结束了。流放的是犯人刘某,公孙瓒大可不必陪着送死,回老家去继续当公务员,前途还是光明的。一路悉心照顾刘某到了洛阳,不论往日有多少深情厚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回去吧,兄弟你已经送得比较远了。

公孙瓒的确出了洛阳城向北方走去。出乎意料的是,他在不远处的北芒山停了下来。

然后,感动世人的一幕出现了——公孙瓒拿出祭奠祖先的祭祀用品,摆在北芒山上,向着家乡辽西的方向,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双手捧起酒杯说道:“做儿子的时候我要尽孝,现在做臣子我要尽忠,因此我应该跟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此去凶多吉少,在此向祖宗辞别。”(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于此)

公孙瓒说完向着遥远的家乡猛磕了几个响头,慷慨悲泣,转身而去,大有当年荆轲易水别太子、一去不复返的气概。

不要说犯人刘某,所有见到这一幕的人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认定公孙瓒是举世无双的忠臣孝子,而忠孝正是当时最高的普世价值。

随后,公孙瓒跟随犯人刘某踏上了前往日南的不归之路。

但最终公孙瓒幸运地回来了——犯人刘某得到政府赦免,不用流放到日南去了。

此后,公孙瓒声名远播,很快被举荐为孝廉,从此仕途一片光明。

短短几年之内,当刘备还在漫漫人生路上无尽地漂泊的时候,公孙瓒已经受封都亭侯,拜为中郎将,成为威震北疆的“白马将军”,是幽州一带的实力派人物。

几年之后,一代猛人曹操害怕带头大哥袁绍,而之前让袁绍害怕的人,是公孙瓒。

从上面的事迹可以看出,公孙瓒是一个相当重情重义的男人。当年他与刘备的结交,可以说是人以群分的一个注脚。

刘备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前去投奔公孙瓒。

公孙瓒此时又刚好处在用人之际,见到老同学后,立即向中央政府上了一封表奏,举荐刘备担任别部司马。

这时的中央政府,随着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实际上已经成了董卓的政府。董卓看各地军阀不顺眼,各地军阀看董卓更不顺眼。但大家都是出来混的,深谙江湖规则,互相要给几分面子。

董卓先给了公孙瓒面子,拜他为奋武将军,封蓟侯。公孙瓒就不能不给董卓面子,有什么事就给董卓打个报告,名义上承认董卓把持的中央政府。但也仅仅是通报一声走个形式而已,事情该怎么办还是由他公孙瓒说了算。

因此,公孙瓒让刘备出任别部司马,董卓没有不准的道理——准不准刘备都得上任,不批准只是打自己的脸。

别部司马不再是县尉一类不入流的官职,而是不隶属某一郡的相对独立的中级武官,年薪一千石,与县令相等。

刘备在师兄公孙瓒的帮助下,从此事业更上一层楼,成为国家中级干部。

刘备既然接受了公孙瓒的大礼,自然也要给师兄分忧干活——带兵与袁绍作战。

因为此时的公孙瓒,与关东诸侯带头大哥袁绍已经水火不容。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初,公孙瓒调集步骑军队总共三万多人,在清水河畔集结,准备大举进攻袁绍。著名的界桥(在今河北威县东清水河上)之战就此开始,公孙瓒与袁绍长达八年的争霸战争拉开了序幕。

公孙瓒与袁绍开战以后,双方互有胜负。初期公孙瓒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巨马水之战大胜之后,乘胜南进,占领了青州的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一带。

刘备受公孙瓒委派,会同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等人,在青州平原附近与袁绍军队作战,前后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公孙瓒任命为代理平原县令,后来又兼任平原国相。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国与郡同一级别,作为地方一把手的国相与郡太守也是同一官阶,年薪都是两千石。

刘备在师兄公孙瓒的提携下,从此迈入了高级地方干部的行列。

若干年前的一介草民,终于摆脱了天生的草根命运。

此时刘备才三十岁出头,正是大好年华,他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手脚,好好干一番事业。

刘备在平原任上做的工作,归纳起来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对外防御战争,一手抓对内经济建设。

战乱年代,地方干部最重要的工作是保疆守土。刘备任命关羽、张飞担任别部司马,分别带领军队,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地方和平。

此外,刘备还花大力气抓地方经济建设,努力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战乱年代日子不好过,他就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度时艰。

已经漂泊了七八年的刘备,难得有这么一个相对安稳的机会,可以施展心中的抱负,实行儒家仁政,因此干得十分用心。

刘备出身平民家庭,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所行举措大多对症下药,很能解决实际问题。他的努力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万众归心的良好效果(众多归焉)。

群众很高兴,刘备很高兴,但有一个人不高兴。

这个人叫刘平,是当地的豪强地主。

刘平不高兴的原因很简单,他看不起刘备。一个卖草鞋的草民居然成了他的父母官,这是地主刘平绝对难以容忍的,他派出一个刺客前去刺杀刘备。

但这次刺杀未遂。

刺杀未遂的缘故不是刘备防范太严刺客没有下手的机会,也不是刺客身手太差不能得手,而是刺客根本就没有动手——他被刘备感动了,因为刘备的魅力。

这件匪夷所思的刺杀未遂案的过程是这样的:当刺客乔装打扮混进刘备的办公室之后,刘备以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服务精神,不仅丝毫没有怀疑这个不速之客的来意,而且对他非常尊重、非常友好、非常热情。

刘备的“善下人”,不论对什么身份的人都给予礼遇,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做人原则。他能够具备这种良好品质,除了个人修养之外,还与家庭出身和成长环境有关。他出身平民阶层,生长在平民中间,一方面没有傲人的资本,另一方面更能对平民给予理解和尊重。

此时刘备就习惯性地给予刺客礼遇,刺客却非常不习惯这些礼遇。他习惯的是权贵的蔑视,习惯的是世人的冷漠。刘备对他的尊重和关怀,让他十分感动。难道就为了一点赏金,自己就要暗杀这个难得的好干部?不,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于是,刺客毅然决定自首。他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供出了雇主刘平,还表达了他对刘备的敬佩,以及差点铸成大错的痛悔之情,随后飘然离去。

这个离奇的刺杀故事再一次证明了刘备的魅力有多大。

在刘备的成功之路上,尤其在事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是靠待遇(经常是出生入死一起漂泊的待遇),不是靠薪酬(基本开不出薪水),更不是靠企业制度(制度还没有建立,招牌还没有打响),靠的是真心待人和人格魅力。

正因为以真心待人,加上超群的人格魅力,刘备才得以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

甚至在关键时刻,他的魅力挽救了他的性命。

刘备在平原任上干得十分漂亮,赢得了不少人心民望,可他的师兄公孙瓒在一条歧路上渐行渐远。

当初公孙瓒与袁绍在界桥开战的时候,凭借一篇讨袁檄文,指出袁绍犯有不忠、不孝、不仁、不智等十大罪状,一下子就搞臭了袁绍的名声;外加公孙瓒军马雄壮,威震河北,所以冀州的许多城池都望风响应(《后汉书》),把带头大哥袁绍打得怕怕的。但短短一年多时间,公孙瓒已经丧失了人心,处在了劣势。

导致公孙瓒失去人心的,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公孙瓒以军功起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打几场仗就能升一次官,仗打得越来越多,官就做得越来越大。他渐渐变得好战喜功,走向了一个极端——穷兵黩武。战乱年代,老百姓日子非常不好过,都希望能过几天安稳日子,公孙瓒却让他们深深地失望了。这就失去了下层百姓的拥护。

公孙瓒性格还有点缺陷,非常看不惯贵族子弟和有才气名声的人,不但不重用他们,还喜欢把他们发配到冰天雪地受苦。公孙瓒这样做有他的理由:贵族子弟和有才气名声的人,我让他们当了干部,他们会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感激我。因此公孙瓒重用的人大多是庸才,他认为这样的人受重用后会对他感恩戴德、死心塌地。这样做又失去了上层人士的拥护。

这几种做法虽然使公孙瓒失去了民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至于立即改变局势。

真正让公孙瓒臭名远扬、众叛亲离的原因,是他杀了一个人,一个让他忍了很久的人——刘虞。

自从刘虞被东汉政府任命为幽州牧,成了公孙瓒的同事和上司,两个人就矛盾不断。

矛盾最初是由工作上的分歧引起的。刘虞是个和平主义者,而公孙瓒是一个好战主义者。两个人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策略截然相反,刘虞主和,公孙瓒主战。

刘虞德才兼备,新官上任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安抚了少数民族。朝廷上下皆大欢喜,非常满意。除了公孙瓒。

公孙瓒何止是不欢喜不满意,简直是郁闷之极。此前为了平定叛乱,他亲自上战场,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结果刘虞一来就把叛乱搞定了,显得他很多余。何况刘虞还致力于实现永久和平——没机会打仗,不就是把他的升官之路给堵上了吗?这样搞下去,以后就没得玩了。

于是,公孙瓒开始处心积虑地破坏刘虞的和平计划。

刘虞给北方少数民族赏赐物资,公孙瓒就派人假扮强盗去打劫;刘虞希望加强民族团结,公孙瓒就派人去少数民族地盘杀人放火;刘虞请公孙瓒参加会议,公孙瓒就闹生病。

客观评价,两个人闹矛盾,主要错在公孙瓒。

后来袁绍为了对抗董卓手中的王牌汉献帝,想出一招——拥立刘虞当皇帝,公孙瓒当然十万个不答应。刘虞虽然明确拒绝自己当皇帝,但他认为袁绍是公忠体国用心不坏,因此他和袁绍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根据这一原理,公孙瓒将刘虞和袁绍都视为敌人。

再加上给袁术派兵的矛盾和堂弟公孙越的死,公孙瓒和刘虞更加势同水火,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先动手的是刘虞。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瞅准公孙瓒的大部队与袁绍在冀州一带作战、后方大本营蓟城(治今北京大兴)空虚的机会,集合大批幽州守军进攻公孙瓒。

忍了那么久,双方终于彻底撕破脸了。多年的恩怨,即将有个了断。

公孙瓒得知敌众我寡形势不好,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但在刘虞的军队开到城外的时候,善于用兵的公孙瓒发现敌军虽然数量很多,却只是一群不会打仗的乌合之众,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都不会,战斗力几乎等于零。而且刘虞是个仁慈的领导,命令部队只杀公孙瓒一人,不许骚扰百姓。蓟城郊外都是民房,刘虞禁止士兵焚烧,士兵们只好混杂在民房中间仰攻城池,结果是久攻不下。

一看是这种局面,作战经验丰富的公孙瓒瞅准战机顺风放火焚烧民房,混杂在民房的刘虞军队顿时大乱。随后,公孙瓒率领几百个久经战阵的精锐战士突击刘虞中军阵营,将刘虞的军队杀得大败而逃。

刘虞兵败后仓皇逃到了居庸城(今北京居庸关)。公孙瓒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攻克了居庸城,把刘虞连同他的老婆孩子一起抓了俘虏,押送到蓟城。

公孙瓒抓获刘虞,有很多种处理方式,可以软禁,可以关押,可以放走,但他选择了最简单最粗暴的一种——杀死。

只因他是公孙瓒。重情重义的另一面就是快意恩仇,意气用事。忍了那么久,只有杀了刘虞,才能出尽心中的恶气。

此时,由于董卓被王允、吕布等人干掉了,为体现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中央政府派了一个叫段训的使者来幽州给刘虞和公孙瓒加官晋爵,让他们也欢喜欢喜。

不过欢喜的只有公孙瓒一个。他以刘虞想当皇帝大逆不道的理由,胁迫段训杀死了刘虞。动手之前,他还玩了刘虞一把,说你要是真命天子,老天爷就应该下雨救你这个儿子;既然老天不下雨,那就说明你该死。

从此,公孙瓒独霸幽州,看起来无比强大。其实,公孙瓒杀死刘虞的时刻就注定了他必将失败的命运。

看起来赢了,实际上却是输了,输得一败涂地。因为他彻底输掉了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公孙瓒很快就尝到了失道者寡助的滋味。不只是刘虞的许多部下如鲜于辅、阎柔等人纷纷联合袁绍进攻他,更重要的是他的许多部下也与他离心离德,纷纷离去。

其中包括两个人,一个是赵云,另一个就是刘备。

赵云,字子龙,是常山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南)人,他来公孙瓒手下参加工作的时间,与刘备差不多。

此时,袁绍已经从韩馥手中接过了冀州牧的大印。常山隶属冀州管辖,按理说应该站到袁绍那边去,但常山的士民推举赵云率领本地乡勇前去帮助公孙瓒。

因此,公孙瓒见到赵云非常高兴,带着几分得意的口气说道:“听说你们冀州的人民都想投靠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他想要的答案,无非是将军你英明盖世、是正义的一面旗帜、比袁绍那家伙强太多之类的奉承话。

公孙瓒注定要扫兴一回。虽然此时的赵云只是一个无名之辈,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睁着眼睛说瞎话只管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

赵云朗声回答:“现在天下大乱,很难搞清楚究竟谁是谁非。为解救百姓的倒悬之苦,家乡父老经过商议,决定追随仁政,并不是觉得你比袁绍强啊。”(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几句话透露出了乱世中人们对仁政的渴望,以及赵云希望追随明主的心情。仁政是古代社会的理想政治,只要有可能实现仁政,许多人就会不避险难上下求索。

赵云投效公孙瓒期间,被分配的工作是带领骑兵随同刘备作战。

刘备和赵云成了同事,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公私往来。时间一久,这两个大男人竟然惺惺相惜,成了知音。

公孙瓒杀死刘虞之后,臭名远播。赵云终于发现上当受骗了,来投奔的不是仁政更不是明主,而是暴政加昏君。

于是,赵云借着哥哥去世的机会,向公孙瓒请假,说要回家一段时间操办丧事。孝悌是当时社会的普世价值,公孙瓒没有不准的理由。

作为赵云的知音,刘备明白赵云为什么要走,也知道他不是请假一段时间,而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刘备送别赵云的时候,两个大男人互相拉着手,依依不舍。

刘备知道赵云的心思,赵云也知道刘备的心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后分别的时刻,赵云向刘备承诺:“终不背德也。”

放心吧,你已是我选中的明主,是仁政的希望所在,终有一天,我会追随你的。

赵云挥一挥衣袖潇洒地走了,刘备却潇洒不起来。

因为刘备是带头大哥。作为带头大哥就要为兄弟们的吃饭问题操心,不能带着兄弟们饿肚子。你甩手走了,那兄弟们怎么办?

再者说来,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才当上这个平原相,要是甩手不干了,多年的努力不就付诸东流了吗?

所以刘备注定不能甩手不干,而只能找机会跳槽。

跳槽离开师兄兼老板的公孙瓒,似乎有一点不厚道,他曾经帮助过我,提拔过我,但我也给他出过力为他拼过命,他发薪水我干活儿,也算公平。

最为重要的是,两人的道已不同,分手已是必然。

与矢志践行的仁政大道比起来,同学之谊、提携之情,不过是小节。

人生有三大错误:一是不做选择;二是不坚持选择;三是不断地选择。该选择的时候要选择,该离开的时候要离开。

欲伸大义于天下,就不能拘泥于小节。

拿定了跳槽的主意之后,刘备开始留意外边的机会。

不久,一位天下闻名的人向刘备求救,这个人就是孔融。

孔融,字文举,豫州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的名气不是一般大,别说当时,即便是现在,我们听到这个名字照样是如雷贯耳。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孔融让梨,就是他的一个小小故事。那时,孔融才四岁(一说是七岁),不过是我们上幼儿园的年纪。

向刘备求救的时候,孔融正担任青州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相。他这个北海相的官职,是靠骂人骂来的。

当时董卓把持中央政府,倒行逆施,引起很多人不满,以孔融的性格自然免不了又指桑骂槐、顾左右而言董卓一番。

于是,董卓就送了他这个官做。

当然,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董卓的做事风格,不是他不想杀孔融,而是恨得咬牙切齿又不敢杀,这与不敢杀卢植的原因是一样的——名气太大了。董卓让孔融去北海做官,与日后曹操送祢衡到刘表那里的用意也是一样的——借刀杀人。

因为当时北海一带的黄巾军闹腾得非常厉害,在董卓看来,派去的地方官十有八九会被黄巾军就地解决。如果孔融鸿运高照逢凶化吉没有因公殉职,那也不可能治理好地方,这样一来,孔融的名声就算毁了。作为一个大名人,孔融最金贵的就是名声,毁了他的名声看他还怎么在道上混?可见董卓也是用心良苦。

孔融到北海上任后,他的主要工作也是两手抓,一手抓内政,一手抓国防。

抓内政的一手很硬。孔融召集人民群众,加快城市建设,新筑了几座城池;同时继承老祖宗孔子遗风,狠抓教育,建了不少学校;还重视人才,先后荐举了郑玄(卢植的师兄)、彭璆、邴原等人。内政建设颇有成效,得到地方官民的一致肯定,孔融因此被人尊称为“孔北海”。

抓国防的一手很软。董卓没有算错,孔融到北海后确实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黄巾军一直在北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跟在自己家似的,对孔融一点不客气。

孔融虽然文才很好,名气很大,可是术业有专攻,打仗不是他的强项,加上黄巾军实在太多,因而几次三番吃败仗,到后来居然被起义军赶出了政府所在地,只好跑到都昌(治今山东昌邑西)临时安了个家。

孔融想在都昌避避风头,偏偏黄巾军头领管亥不答应,率领黄巾军又把都昌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形势如此危机,孔融不能坐以待毙,只好派遣猛人太史慈突围而出,找人求救。

孔融要找的人正是平原相刘备。

孔融当时已经举世闻名,而刘备混在各路诸侯中间还没有显山露水,知道他的人没有几个。

因此,当刘备从杀出重围的太史慈那里,得知如雷贯耳的孔融孔北海,正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着自己前去救命的时候,惊喜之下说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孔北海竟然还知道世间有个刘备呀?”(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惊喜之后,刘备毫不犹豫,带上能够调动的三千主力军队,前去都昌救援孔融。

既然大名人孔融如此信任刘备,将个人的生死和城池的存亡全部寄托在刘备身上,刘备就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何况在这个风生水起的乱世,只有一刀一枪才能拼杀出一个明天。

当刘备的军队到达都昌城下的时候,围城的黄巾军看形势不对,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神撒腿走人了。

这件事虽然没有给刘备带来实惠,却为他的跳槽简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此,刘备不但结识了大名人孔融,成了他的救命恩人,而且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良好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后他人有难了,自然也会想到找刘备帮忙。

在乱世三国,最不缺少的就是满世界找人救命的人。很快,下一个向刘备求救的难民出现了,他的来头更大——徐州牧(类似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陶谦。

陶谦,字恭祖,扬州丹阳人,生于公元132年,是东汉末年的老一辈军阀,曾任幽州刺史。

中平五年(188年)冬十月,青州、徐州一带的黄巾余党闹得很凶,陶谦被中央政府调任为徐州刺史。上任后他很快就将黄巾军赶出了徐州,后来升任徐州牧。

陶谦其人在史书中的记载褒贬不一,甚至截然相反,乍看起来就如同人格分裂。到底哪一个才是历史上真正的陶谦呢?上千年来真伪难辨,谬种流传。

根据陈寿《三国志》及采用《三国志》内容的《后汉书》记载,陶谦亲近小人,疏远君子,甚至还曾联合自称“天子”的反贼阙宣,徐州之乱,实际上是他埋下的祸根。

但根据《三国志》注文,裴松之引用的《吴书》记载,陶谦“性刚直,有大节”,是一个难得的好干部。

那么,为什么陶谦在史料中的形象会有天壤之别?

这一切源于一个人的意外死亡,这个人就是曹操他爹、大太监曹腾之子(当然是养子)、当过皇帝(由他的孙子曹丕追认)的曹嵩。

以上几部史书关于陶谦的记载,疑点最大的事件是曹嵩之死:《三国志·武帝(曹操)纪》《后汉书·曹腾传》《后汉书·应劭传》都记载曹嵩被杀,是由陶谦指使部将干的,由此判断谋杀曹嵩的元凶就是陶谦。而《后汉书·陶谦传》《吴书》则记载是陶谦的部下贪图钱财,擅自袭杀了曹嵩,实际上陶谦并不知情。《三国志·陶谦传》甚至对这一事件避而不谈。

如此褒贬不一,如此相差甚远,如此讳莫如深,当然不只是史书作者不了解事情真相那么简单,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史书作者的立场问题。

在分析陶谦的历史形象之前,先说点题外话。可能大伙跟我一样,有类似的亲身体验:随着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有时候就会发现,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史料中的记载出入很大,甚至截然相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相信哪一种说法呢?或者干脆就认为历史是不可知的,将书扔到一边,放弃了对真相的寻找呢?

我的看法是,历史是可知的,虽然找出历史真相确实比较困难,但真相依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众说纷纭之中有且只有一个真相。只要我们有了正确分析史料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有了一双找出真相、明辨是非的慧眼,这对我们读古代史甚至当代史以及其他书籍,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在这本书中,我除了依据史料写出关于三国、关于刘备的一些历史故事之外,也想把我分析历史的一些方法和心得介绍给大家,当然我也不能保证我的分析就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你自己已经有了屡试不爽的分析方法,那么恭喜你,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段。

真假陶谦这件事,就可以作为我们分析历史的实战演习。

既然几种史料互相矛盾,就说明至少有一种史料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在你眼皮子底下有人公然造假了。那么造假的人是谁呢?造假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人,要把造假的人揪出来。

首先可以确定,史书编著者是最大的造假嫌疑人。

所有史书,其实都有编著者的倾向、立场在其中,尤其是官方修史比私人著书的政治倾向更加明显。比如唐朝官方史书一定会说李世民被逼无奈才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亲兄弟逼退老父亲,清朝修的《明史》则一定会向崇祯皇帝身上泼脏水。这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惯用的一种手段。

《三国志》当然也不例外。《三国志》虽然属于私人著书,但作为晋朝政府认可的史书,《三国志》只能以晋朝承袭的曹魏为正统,视蜀汉、孙吴为僭伪政权,因此书中自然也免不了有一些对曹魏集团领导人的褒美之词。另外,陈寿写《三国志》时,已有曹魏王沈所写的《魏书》,关于曹魏的许多史料即来源于此。如果《三国志》中关于陶谦的内容也是沿袭《魏书》的话,那么王沈造假向陶谦身上泼脏水的动机就更加明显了。

其次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造假的目的是什么?

从宏观上来说,官修史书或官方认可的史书,造假的目的肯定是为统治者拔高形象,脸上贴金。比如说刘邦是他妈与天神发生外遇的结晶,朱元璋生下来红光满屋,等等。

但从微观上来说,具体到某一件事的造假,肯定有直接的目的,不然为什么偏偏要给这件事注水呢?比如说刘邦是他妈与天神发生外遇的结晶、朱元璋生下来红光满屋,就是为了告诉你,他们两人都是天生不凡,和咱们普通人不一样。

前面说过,关于陶谦的内容,史书记载最可疑之处在于曹嵩之死。有句话说欲盖弥彰,越是遮遮掩掩的地方,越是见不得光的,所以曹嵩之死就是我们找出真相的最佳突破口。

曹嵩之死影响很大,最直接的后果是曹操在徐州屠城,这是曹操人生的最大污点。因此,可以断定造假的直接目的就是为曹操开脱屠杀徐州百姓的责任。但徐州屠城是人尽皆知的史实,瞒是瞒不住的,怎么办?那就只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正当的理由了。于是,《三国志》或者说《魏书》为了找出一个合理的借口,就将曹嵩之死的责任推到陶谦头上,以便使曹操“师出有名”。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强调,我国的传统是道德高于一切,以道德代替法律,因此许多残酷的事,如果以道德的名义去施行,就能相对合理。比如曹操在徐州屠城,如果说是为父报仇,就可以得到很多脑残粉的同情。《后汉书·应劭传》甚至将曹嵩被杀的时间,放到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之后,似乎这样也就一并解答了陶谦为什么要杀曹嵩的问题——陶谦被曹操打了一顿,想报仇雪恨,杀不了曹操就杀了曹操他爹。

因为有这一层深意,所以《三国志》与《后汉书》中关于陶谦和曹嵩之死的记载,可信度并不高,反倒是孙吴官方修的《吴书》旁观者清。孙吴政权与陶谦没有多少直接利益冲突,早年孙坚与陶谦虽然结盟都站在袁术阵营,但后来到孙策时期,孙策又与陶谦翻脸。因此,《吴书》也没有为了褒美陶谦而歪曲事实的必要,相对来说记载更为真实可信。

再次,只要是造假,就一定有破绽,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是可以找出造假的证据的。

《三国志》和《后汉书》的《陶谦传》都有相似的自相矛盾之处,是刻意向陶谦身上泼脏水的直接证据。

这些自相矛盾之处,都是为了说明陶谦如何如何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其中最为滑稽的一条是,陶谦疏远名士琅琊人赵昱,所以就举荐他为茂才,让他做了广陵太守(广陵太守琅琊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

我们可以想一想,陶谦把整个徐州一年只有一个的茂才名额给了赵昱,还让赵昱担任广陵太守这样重要的高级地方长官,能算是疏远君子吗?如果算是,那么后来曹操让陈登担任广陵太守,难道也是疏远君子?在徐州任上,陶谦前后选拔了陈登、麋竺等人作为高级官员,陈登、麋竺是世人公认也是《三国志》作者承认的正直君子,这是重用君子,还是疏远君子?

识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好领导也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领导用了几个小人就草率地否定他的为人。

比如,即使陶谦用了笮融、曹宏等几个小人,也只能说他既用了君子也用了小人,有失察之过,并不能证明他专门亲近和重用小人。《三国志》和《后汉书》只记载陶谦用了小人,不记载他同时也用了君子,很明显是选择性失明。

除了当事人的证词自相矛盾之外,我们还可以听听旁观者的意见。旁观者就是当时的人民群众,虽然他们已经不能开口陈述证词了,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看出他们的意见。他们的所作所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从遭受战乱的其他地方拖家带口来到徐州过日子(流民多归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陶谦不是个好干部,徐州治理得不好,那么为什么群众偏偏要从大老远的动乱地方跑到徐州避难,这不是饮鸩止渴,只求速死吗?

这样综合分析,相信历史真相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根据对史料的筛选分析,我们可以还原一下曹嵩之死的真相:

罪魁祸首叫张闿,是陶谦手下的一个中级军官(都尉)。有一天,张闿无比激动地见到了钱。按理说张闿是国家中级干部,工资水平不低,见到一点钱也没有什么好激动的,令张闿激动的是钱的数量——足足装了一百多辆大车!

张闿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他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别说一辈子,就是十辈子,也赚不了一车,何况眼前有一百多车,那够多少辈子赚的?张闿数学不好算不清楚,他只知道心里痒痒得难受。虽然那钱是有主的,但张闿最终禁不起诱惑,不管三七二十一,带领手下的士兵们制造了东汉末年一桩骇人听闻的杀人抢劫案。之后,张闿带着赃物跑到淮南逍遥去了。

这是人为财死、钱能招祸的一个鲜明例证。

张闿逍遥去了,他的上司陶谦却逍遥不起来,大祸临头了。

因为受害人不是一般人,是曹操他爹。

曹操怒了。

按照曹操的人生哲学,从来只许他对不起别人,不许别人对不起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得知老爹曹嵩和弟弟曹德等全家人惨遭杀害后,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当然也不排除有借机起兵吞并徐州的用意)。凶手张闿已经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不久,三国第一大屠杀发生了,即使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来看,照样罪恶昭著、惨绝人寰。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击(陶)谦,破彭城傅阳。(陶)谦退保郯,(曹)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后汉书·陶谦传》)

史书寥寥一百余字,记录了深重的罪恶与不争的事实(曹操屠城还有多次)。

第一轮大屠杀于兴平元年(194年)春天结束。停止屠杀的原因,不是曹操忽然良心发现要放下屠刀回头是岸,而是因为没有军粮了。任你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士兵们照样是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的。因此,曹操只好带着军队回到根据地兖州度春荒。

徐州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宁。这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短暂的安宁。

没过几个月,到了夏粮即将成熟的时候,可怕的曹操又卷土重来。

陶谦打不过曹操,只好满世界找人救命。

不用说,陶谦和大伙想到一块儿去了——想到了不久前见义勇为救过孔融的刘备。

陶谦不是傻子,他清楚曹操的军队不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黄巾军,找一个平原相刘备救命还远远不够,他还满世界找别人。但前来救他的除了刘备,就只有青州刺史田楷了。

这一场战争,对陶谦阵营来说是抵抗杀戮的正义战争。

令人遗憾的是,有正义不一定就有胜利。

此时,曹操手下已是猛将如云,粗略统计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乐进、李典、于禁、典韦等人,另外曹休、曹真等几个年轻人正在茁壮成长。高级谋士有荀彧和程昱。此外,曹操已经收编了青州军,兵力更加强大。

当然,最可怕的是曹操本人。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论打仗用兵无人能出其右。

这时的刘备与曹操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但刘备还是来了,义无反顾地来了。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失败算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再大不了成仁取义。如果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以及一切的可能。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义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

刘备此去,是平生第一次对抗曹操,试图从曹操的屠刀之下救出陶谦和徐州百姓。

遗憾的是,刘备与陶谦、田楷合在一起三打一,却仍然不是曹操的对手。

曹操手下的青州军,是乱世中官军土匪化、土匪官军化的鲜明例证。青州军正是由当年陶谦赶出徐州的黄巾军组成的,是名副其实的“还乡团”,与曹操一样为着报仇而来。上下同仇,兵将同欲,战斗力极其剽悍。很快,曹操大军如蝗虫般席卷徐州,一路攻城拔郡,杀到了东海郡的郡治郯城(今山东郯城)。

不能再退了,郯城是徐州政府所在地。郯城一丢,徐州就大势已去。

既然来给人帮忙,就不能看着人家挨打不出力。刘备率军与陶谦的部将曹豹在郯城东边合力截击曹操,想给他来一个以逸待劳,希望能以此遏止曹操的攻势。

但战斗的结果了无新意,胜出者又是曹操。

刘备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曹操过招,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间悲剧眼看又要上演。陶谦、刘备、田楷,个个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都不是徐州的救世主。

历史的精彩就在于,时不时会有一些偶然在看似必然的时候出现,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改变历史进程。

就在徐州人民快要绝望的时候,历史再一次出现了偶然,让一个人意外地成了徐州的救世主。

这个人就是吕布。

吕布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他的特别不只在于骁勇善战,神箭无敌,手中一杆画戟,胯下骏马赤兔,被人称作“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甚至获得“飞将”的荣誉称号。

吕布最为特别的地方在于他可以选爹。

我们知道,一个人生来,父母、家庭、出身都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但吕布轻蔑地将这一常识踩在了脚下,他想让自己的爹姓吕就姓吕,想让自己的爹姓董就姓董。

他选爹的标准很简单,也很实用,就两个字——利益。

这是一个为了利益可以把道德、仁义、诚信统统踩在脚下的人。忠孝在别人眼里是社会的普世价值甚至人生的终极价值,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坨臭狗屎,离得越远越好。

吕布很早就在政府机关混。在政府机关混的人,除了皇帝本人,别人总会有领导,有老板。像袁绍、曹操、孙坚、刘备等人,都有过老板,有的人还前前后后有好几个老板。别人与老板有了矛盾,一般是跳槽走人,或者翻脸明着干。但吕布的做法非常简单,直接玩阴的,趁你不备,给你一刀,撂倒放翻,拿着人头找新老板邀功要赏钱。

吕布的第一任老板——丁原,就是这么挂的。

吕布的第二任老板兼爹——牛气冲天的董卓,也是这么挂的,死后被点了天灯。

从此吕布的反复无常、忘恩负义、不择手段,更是天下知名,汉朝人民都知道。

吕布被董卓的嫡系李傕、郭汜等人赶出长安之后,骑着赤兔马一路从关中地区跑到了河南、山东一带,在大好河山转了一大圈,先后找袁术、袁绍打工,都非常不受欢迎。

吕布此时的状态,概括起来就是,从历史风流人物沦落为丧家之犬,事业陷入人生低谷。

生活总有惊喜。就在吕布人见人骂的时候,曹操手下的陈宫看上他了。

当然,陈宫看上的不可能是吕布人尽皆知的人品,也不是吕布英俊帅气的外表,而是吕布无双的战斗力。

因为,陈宫也决定当一回叛徒,让老板曹操死翘翘。

陈宫为人正直刚烈,不是像吕布一样换老板就跟换衣服一样随便的人。但这一次是个例外,是陈宫一生中第一次当叛徒,也是最后一次。

陈宫之所以要当叛徒,是因为他被曹操伤害得太深了。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陈宫生在乱世,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也想追随一位明主建功立业,以期定国安邦,博得一个青史留名。几年前,陈宫选中的明主是曹操。

但陈宫后来极其郁闷地发现自己被无情地欺骗了。他看到曹操在肆无忌惮地屠杀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这根本不是他心目中的明主,而是十足的暴君。

于是,陈宫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继而想到了报复,报复曹操这个欺骗了自己的感情和信任、肆意屠杀百姓的罪人。

然而,要报复强大的曹操又谈何容易,所以陈宫需要多拉几个人下水,他先拉上了素有侠义之名的陈留太守张邈等人,接着又找到了正在落魄中的吕布。

为了说动吕布入伙,陈宫拿曹操的地盘兖州作为诱饵。

陈宫很有信心,因为他了解吕布,吕布一向是禁不起诱惑的。

果然,吕布一接到陈宫和张邈的邀请,立马就趁着曹操带领主力军队在徐州攻打陶谦的机会,带兵偷袭了曹操的大本营濮阳。大本营一丢,其余兖州郡县纷纷投降,只有三座城池还在曹操的控制之下。

在徐州连连得手、意气风发的曹操傻眼了,徐州刚吃下一半,自己的兖州已经城头遍插吕布旗。如果不回去巩固根据地,就成了猴子掰玉米,掰下一个丢掉一个,成了天下人的笑话。

但曹操就是曹操,分得清轻重缓急,拿得起也放得下,决定先放下徐州,回去找吕布算账。

不管吕布是为人还是为己,有心还是无意,总而言之是他帮了陶谦的大忙,解救了命悬一线的徐州百姓。

来徐州杀人的曹操回去跟吕布拼命了,来帮忙的刘备和田楷也该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刘备却没有走。他早已有了跳槽的打算,现在机会来了,并且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年过花甲的老干部陶谦十分欣赏见义勇为的年轻人刘备,几次向他伸出橄榄枝。摊上这样一个乱世,曹操今天回去了不代表明天不来,曹操不来也不代表别人不来。陶谦很需要刘备这样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帮他干活。

刘备刚来时,陶谦就赠送了四千嫡系丹阳精兵给他。实在太慷慨了,要知道刘备当时的嫡系部队一共才一千多点。

离别的笙箫悄悄吹起的时刻,陶谦又一次真心实意地挽留刘备。

一个诚心在挽留,一个其实不想走。

最后的结果不言自明。刘备辞别了田楷,彻底离开了原来的老板公孙瓒师兄,开始为新老板陶谦打工。

刘备跳槽是带着自己的团队来的,作为新老板,陶谦需要给他一个合适的职位。根据挖人才的惯例,只能给刘备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鉴于刘备跳槽前已经是太守一级的高级干部,因此陶老板向远在长安的中央政府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类似省长)。与以往一样,表荐只是个形式,中央政府没有不批准的道理。

刘备就这样成功跳槽,当上了豫州刺史,迈入封疆大吏的行列。不过当时还有一位袁术任命的豫州刺史——郭贡,而且刘备治下的豫州,仅仅是徐州(此时的徐州,治所已从遭受战争破坏的郯城迁移到了下邳)西边一个名叫小沛(今江苏沛县)的城池及附近的一小块土地,有点名不副实。

从地图上来看,隶属豫州的小沛像一只铁臂挡在兖州和徐州之间。由此可以看出,陶谦任命刘备做豫州刺史,驻军小沛,主要是为了让刘备帮他抵挡在兖州的曹操。

不过对刘备来说,作为一个打工人,要想混出个名堂,不论给哪个老板打工他都得努力干活。所以不管是帮公孙瓒打袁绍,还是帮陶谦挡曹操,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跟谁混更有前途。

既然跟着公孙瓒只能等待末日,那就只好跟着陶谦搏一个未来了。

这一年刘备三十四岁,在乱世中已打拼整整十年。

这一年陶谦六十三岁,来徐州上任已整整六年。

在东汉时代,能活六十三岁已经很够本了。到年底的时候,老干部陶谦病危,眼看撑不住了,需要尽快确定接班人。鉴于两个儿子陶商、陶应都不成器,陶谦还是中意于年轻有为的刘备。

临终前,陶谦给徐州政府秘书长(别驾)麋竺留下遗嘱,指定刘备为接班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一个将死之人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徐州的百姓,他希望刘备能够带领徐州百姓脱离战乱苦海,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随后,陶谦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然而在小沛的刘备,见到前来迎接他去徐州上任的麋竺等人,明确地表示了他的意见:不干。

一般来说,碰到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的好事推辞不要的,大多数情况是作秀,小部分是另有原因,还有就是两者兼有。

刘备就是两者兼有,既是礼节性的推辞,也是不敢贸然接受。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刘备是明白的。他一个外人继承陶谦这么大一笔遗产,眼红的人有很多。如今的徐州,不只是惹怒了曹操,还有一个不怀好意的邻居——袁术。与他们两位比起来,自己的实力还差得很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枪杆子,只拿个印把子,不顶事啊。

刘备一说不,麋竺傻眼了。不只是老领导陶谦有遗嘱,而且实在没别的人选啊,你刘备说自己不够格,那谁够格?数来数去就是你了。

于是,徐州干部轮番上阵展开劝说。

最坚定的是下邳人陈登。俗话说,看人下菜碟,说话要看对象投其所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身为徐州杰出青年的陈登深谙此道,他从刘备最可能动心的建功立业的角度劝说:“如今大汉朝廷衰落,天下大乱,要想建立一番功业,正赶上大好时机。我们徐州富足得很,有上百万的人口,刘使君你就勉为其难当了这个徐州牧吧。”意思是当上了徐州牧,你就能大展手脚,干出一番大事业。

既然陈登把话说到刘备心坎上了,刘备也就坦诚说出了心底的担忧:“袁术是我们的邻居,他家世世代代是国家高级干部,名望高,势力大,要不让他当这个徐州牧吧。”言外之意是我当了徐州牧,袁术会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打过来我们怎么办?

陈登先从正面回绝了让袁术当徐州牧的提议:“袁术为人骄横,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随后指出刘备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徐州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以征募十万大军,这样一来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匡扶大汉朝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建立春秋五霸的功业;从小的方面讲,也足够割据称雄,保卫疆土,在青史留下一个响当当的大名,难道还怕他袁术不成?”最后,他还强调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刘使君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为了让救命恩人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大名人孔融也不辞劳苦劝说了刘备一番。孔融说话一向比较直接,这次也不例外,他首先指出袁术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至于他家的牛人祖宗们早就挂了,还在乎他们干什么(冢中枯骨,何足介意)?接着,孔融以大学问家的身份,从天人感应的高度下了断语:“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三国志·先主传》)

于是,刘备不再推辞,走马上任,接任了徐州牧。

有人认为,刘备当上徐州牧,是拉拢日后的大舅哥麋竺演的一场双簧戏,所谓的陶谦遗嘱,纯属弄虚作假。这未免将麋竺的能量看得太大了,当时的形势下,如果没有陶谦的遗嘱,一个政府秘书长是很难服众的;再者,陶谦有两个儿子,临终之前不会只有麋竺一个人在身边,如果是麋竺的一面之词,那很容易被人揭穿;加上刘备远在小沛,来到徐州还不到一年,根基不稳,兵力又少,不可能武力胁迫徐州干部乖乖就范。何况陶谦的嫡系丹阳派手中不但有兵,而且占据重要职位,真要闹起来,刘备也很难摆平。

徐州不是只有几座城池的小地方,而是当时全国十三州之一,管辖东海郡、广陵郡、琅琊国、彭城国、下邳国共五个郡(国),六十二个县,根据汉顺帝时期(126—144年)人口普查的数字,共有人口约二百八十万,是名副其实的大地方。

当上了徐州牧,刘备和他的弟兄们都很高兴。

奋斗了整整十年,终于混出头来了。

现在的刘备,不再是涿县街头摆地摊卖草鞋的贫穷少年,不再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有志青年,不再是寄人篱下漂泊无根的乱世浮萍,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为一镇诸侯。

但刘备清楚,在这样一个靠实力说话的乱世,他这个徐州牧能当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为了保住侥幸到手的徐州,刘备开展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外交活动。

第一步,找袁绍入伙。当时徐州的地缘政治很复杂,除了东边是大海以外,三面都有邻居,而且这些邻居个个都很生猛:北边的冀州和青州是袁绍,西北的兖州是曹操,南边的扬州是袁术。此时各地军阀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派是袁绍、曹操、刘表等人,一派是袁术、公孙瓒、孙策等人。此时袁绍不仅取得对公孙瓒战争的主动地位,实力进一步增强,而且有着讨伐董卓关东诸侯联盟盟主的名头,占有政治上的优势。

大树底下好乘凉,刘备决定找带头大哥袁绍入伙。他与陈登等人商量了一番,派人前去冀州向袁绍盟主汇报接任徐州牧的前因后果,顺便表达了想与袁绍加强交往、建立友谊以便互相帮助的意思。

虽然刘备给公孙瓒打工的几年间,一直与袁绍对着干,但聪明人都明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尤其在乱世之中,多交一个朋友起码是减少了一个敌人,如果这个朋友还能在关键时刻帮上忙的话,那何乐而不为。

袁绍是个有头脑的老板,他当即表示支持刘备接任徐州牧,对刘备派来的使者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现在徐州人民愿意拥戴他,那是众望所归啊,好事好事,我袁某人举双手赞成。”

刘备从此成了袁绍一方的小兄弟。这时,袁绍忙着向幽州扩张搞定公孙瓒,曹操还在收拾吕布稳定兖州根据地,加上这一层同盟关系,刘备可以暂时不必担心他们两人来打徐州的主意。

第二步,举荐孔融为青州刺史。刘备当上徐州牧,就有了举荐和任命高级地方干部的权力。他使用这项权力的处子秀,是举荐新结识的好朋友北海相孔融升任青州刺史,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孔融建立的深厚友谊,另一方面保障徐州北边门户青州握在自己人手里,这样才能更加安心。

可是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三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快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徐州的平静。

来者正是吕布。

吕布是被曹操从兖州赶出来的。

兖州的东南边就是徐州,吕布跑来这里最方便,赤兔马跑起来用不了几个时辰。

此外,曹操是吕布的死敌,袁绍、袁术兄弟两人虽然经常对着干,但对吕布的态度是难得的一致——不欢迎。

除了徐州,吕布无处可去。而徐州的主人——刘备的实力相对最弱。所以吕布不请自到,到了才给主人刘备打声招呼:兄弟我落难了,到你这儿避避风头吧。

这下轮到刘备头疼了。刘备虽说当了徐州牧,毕竟底子太薄,根子太浅。

先说军事实力。刘备此时手下的嫡系将领,有史可考的只有关羽、张飞二人。原来的嫡系军队只有一千多人,加上陶谦送的四千丹阳兵,不算战斗减员,能打仗的部队也才五千多点。其他的徐州部队很难说是真心拥戴刘老板,只能算是混口饭吃。和平年代你发饷我当差,日子也就混过去了,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再说文臣幕僚。刘备原先的文臣恐怕只有简雍一个,在小沛时选拔了豫州颍川许县人陈群、扶乐人袁涣,到徐州上任时又选拔了青州北海人孙乾,这几人在徐州都是人生地不熟,没有多大影响力。刘备真正能依靠的,是麋竺和陈登二人。

麋竺,字子仲,是徐州东海人,祖上几代都是大富商,家里光奴仆家丁就有上万人。陶谦在任时,麋竺就担任徐州政府秘书长,不论在当地官僚集团还是豪强地主中间,都有一定的声望。最关键的是,麋竺很看好刘备,后来甚至放着曹操举荐的太守不做,死心塌地、矢志不渝地追随刘备一生。

陈登,字元龙,是下邳本地人,少有才名,可以说是文武全才。陶谦在任时,陈登担任主管屯田事务的徐州农业厅长(典农校尉)。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农业绝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龙头产业,陈登这个农业厅长的分量很重。陈登也很看好刘备,所以全力促成刘备接任徐州牧。几年后陈登归顺曹操担任广陵太守,与别人聊天评价当世名人的时候,依旧非常推崇刘备:“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三国志·陈矫传》)

堂堂的封疆大吏徐州牧刘备,能够依靠的只有这点少得可怜的资本。

东汉后期,各地的豪强地主力量非常庞大,地方干部也大多在他们中间选拔。他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地位有地位,是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外来领导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获得他们的支持,他们却往往不给外来领导面子,比如前面提到的刘平不但不给刘备面子还派刺客去暗杀。要想获得地方豪强的支持,则需要有时间和策略来逐步经营。

刘备到徐州上任毕竟才半年时间,还来不及做出多少成绩,笼络多少人心。再加上他底子太薄,起点太低,也不被这些人中间的大多数看作一支潜力股。

所以徐州虽大,刘备能够掌握的力量却十分有限。

就在此时,兴平二年(195年)夏,不速之客吕布闯进徐州来了。

打不是好办法。虽说吕布是灰溜溜地被曹操赶出来的,但他手下还有高顺、张辽等一帮精兵猛将。以曹操的军事实力加过人谋略,打吕布都打了整整一年,虽然勉强把吕布赶出了兖州,曹操自己却也是伤亡惨重,元气大伤。以刘备的实力,想要干掉吕布实在有些不现实,能够预期的结果顶多也就是两败俱伤,成为一对相争的鹬蚌。

打不过就只能和,给吕布一座城池安身。吕布世人皆知的人品,刘备是很清楚的,只要吕布不在徐州闹事,他就很满足了,根本没指望吕布能听话,更别想关键时刻让吕布帮上什么忙。

于是,刘备与吕布有了一次约会。按照传统习惯,吃顿饭喝场酒是免不了的,联系联系感情、套套近乎也是必需的,然后再讨论讨论分地盘过日子的事情。

刘备分给吕布的地盘,在下邳西边,很可能就是原来刘备待过的地方——小沛。

袁术袁公路之心,当真是路人皆知。

眼看着大好的徐州,被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穷小子占着,四世三公出身的袁大公子心中一百个不痛快,更痒痒得难受。刘备算什么人?用袁术的话来说,我出生以来,还没听说过世界上有刘备这么一号人物。

他便自称“徐州伯”,意图不言自明。

刘备和他手下的徐州干部,都很确定袁术会打徐州的主意,不确定的只是时间。

建安元年(196年)六月,袁术终于动手了,从淮南起兵攻打徐州。

这是刘备上任徐州牧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外敌入侵。他不能让刚刚过了两年和平生活、对他满怀期待的徐州人民失望。

保卫疆土是地方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强大的袁术侵略军,刘备很快调兵遣将,亲自率军前去抵抗,留下镇守徐州治所下邳城的心腹大将是张飞。

刘备率军在淮阴(今江苏淮安)、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一带与袁术作战,双方互有胜负,进入相持阶段。

当时的袁术很强大,是反袁绍联盟的邪恶轴心,后来还过了一把“皇帝”瘾。刘备能在战场上顶住袁术的进攻,既说明袁术虽然牛气冲天实力雄厚,打仗水平却很一般,也说明担任徐州牧一年多时间,刘备已经今非昔比,实力壮大很多。

这是刘备前期最为辉煌的时刻,他与袁术的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争盟淮隅”。如果能打败袁术,刘备将成为举足轻重左右时局的实力派人物,有希望虎视中原、问鼎天下。

但历史没有假设。刘备终究还是败了,败得惨不忍睹,经历了事业发展中最为艰难的时刻。

此时,曹操将漂泊了整整六年的汉献帝刘协连哄带骗地弄到许县(今河南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中央政府控制在自己手里,曹操很高兴,高兴之余想让天下的诸侯一起高兴高兴。

曹操的办法还是老套路——大面积加官晋爵,各地诸侯接受了中央政府任命的官职,也就等于接受了曹操安排的官职,这样曹操在中央的地位就算得到大家的认可了,人人满意,皆大欢喜。

刘备得到的官职爵位是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受封宜城亭侯,标志着刘备从此不再是平民,正式成为新的贵族。

但刘备的徐州牧身份,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这说明曹操不想让刘备在徐州站稳脚跟,不想让对徐州有不良企图的人(比如吕布)死心,想让他们去打徐州的主意,自己好趁机当一回渔翁。

另一个人也想让吕布打徐州的主意。这个人就是在战场上讨不到便宜的袁术。车路不通走马路,不能正面突破只好曲线救国。

袁术虽然很瞧不上吕布的为人,却不得不利用一次吕布,他给吕布写了一封情意绵长的信,中心意思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未来携手共进好,我给你二十万斛(一斛是十斗)军粮,你帮我抄了刘备的老窝下邳,事成之后还有好处多多。

吕布一向有奶便是娘,一合计既能抢徐州,又能赚军粮,二话不说立即起兵,水陆东下,前去偷袭徐州省会下邳城。

而此刻的下邳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起因是张飞与下邳相曹豹不和。史料没有记载两人不和的原因,不过分析起来,很可能是因为曹豹不愿意听张飞的指挥。曹豹是陶谦的嫡系老员工,资格很老,打仗也没少出力,有刘备在还能勉强镇得住,张飞就差远了。更何况曹豹已经是两千石的高级干部,而张飞在平原时还只是个别部司马,在后来跟刘备到许都时才被曹操封为两千石的中郎将,此时张飞的官职绝对不可能比曹豹高。

资历又浅,官位又低,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凭什么?凭我手中的刀!

张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怒之下砍了曹豹。

曹豹一死,下邳城立即大乱,张飞的嫡系部队和曹豹的丹阳兵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曹豹的丹阳兵非常害怕,他们在下邳城西白门内坚守军营,严防死守张飞的部队前来杀死他们。

不只是曹豹的丹阳兵很紧张,其他丹阳籍干部也很担心张飞来一个大清洗。为了保证生命安全,一些丹阳籍干部决定卖主求生,中郎将许耽连夜派出一个叫章诳的司马,前去请吕布前来攻打张飞,说好吕布一到西白门就打开城门列队欢迎。

吕布不请自到。此时他的军队已经悄悄摸到了下邳城西四十里的地方。半路上见到章诳前来求救,还有内应开城,吕布开心极了。他没想到干一票见不得光的打劫,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又给粮食又当内应,敢情自己抢徐州是顺天应人的正义行为。他立即下令连夜急行军,到下邳城里再开早饭。

章诳没有诳吕布,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清晨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吕布已经高高兴兴地坐在了下邳城的城楼上,得意地看着他的人马进入城池,打跑张飞,俘虏了刘备及将士们的老婆孩子,一脸偷腥得手的满足笑容。

刘备看到本该镇守大本营下邳城的张飞,以及他屁股后面的一群残兵败将,才知道后院起火,一夜之间下邳已经到了吕布的手中。

张飞一路失魂落魄跑来见刘备,不是为了逃命求生,而是为了求死——他要死在刘备的面前。

刘备看着追随自己十多年的张飞,心中感慨万千。

不只是张飞,所有的兄弟这么多年跟着自己,漂泊流浪,出生入死,没有几天安稳的日子。他们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只是为了我。

兄弟们能为我付出生命,我就不能为他们不计较一座城池?

起来吧,张飞兄弟,不要自责。

我本是一无所有,如今不过回到起点而已,这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从头再来。

攘外必先安内。现在大本营丢失,刘备抵抗袁术入侵的战争不能持续下去了。他当即决定撤军回下邳,赶走忘恩负义的吕布,夺回徐州根据地。

然而,刘备想夺回徐州,他手下的士兵们不这么想。

客观来说,乱世中许多人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指望着能够多活几天,运气好的话打几仗不死,发几个军饷,顺手捞点钱财,再讨个老婆过日子,仅此而已。

失去了徐州的徐州牧还有多大含金量?跟刘备是混口饭吃,跟吕布也是混口饭吃,现在刘老板生意赔了,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他?最关键的是,许多将士的家就在下邳,亲人是死是活都得看新任吕老板的脸色。

带兵打仗绝对不是影视剧里边喊一声“弟兄们,跟我冲啊”那么简单,带好了是指哪儿打哪儿,战胜攻取,带不好就是溃散哗变,造反祸乱。因为当兵的也是人,不是冷冰冰的武器机械。

只要是人,就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欲望。

现在回去打下邳,在许多士兵眼里就是去找死——不是自己死,就是自己的家人死。

根据地丢失已经是军心不稳,很多人都对夺回徐州不抱什么希望,再加上沮丧、低落、疑惧的情绪蔓延开来,后果非常严重。

所谓“兵败如山倒”,并不是因为取胜的一方越战越勇,锐不可当,而是因为失利的一方彻底丧失了信心。信心一失,斗志全无,迎来的结果就是大军崩溃,四散逃命。

当刘备带领军队逼近下邳的时候,丧失信心的士兵们大部分选择了逃跑和背叛。家人在下邳的将士们纷纷跑到新上任的吕老板那里,求吕老板行行好不要为难自己的家人,再给一口饭吃,让自己改换门庭继续做当兵的工作。

眼看大军溃散,仗是没法打了,刘备只好带领剩下的将士们另找出路。他的目的地是相对比较富庶的广陵郡,打算先安顿人马吃饱肚子,东山再起。

然而刘备从淮阴前线撤退之后,袁术也没有闲着,乘机带兵杀到了广陵一带。

于是,刘备在广陵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袁术。此时的刘备军队,已经是一群残兵败将,正惶惶如丧家之犬,再不是袁术的对手,又吃了一个败仗。

在广陵落脚看来是没戏了,继续跑吧。

漂泊在路上,似乎才是刘备的宿命。

刘备跑到一个叫海西的县城(今江苏灌南县东南)附近,出现了比士气低落、不堪一击更为严重的问题——没饭吃了。

丢了根据地,接连吃败仗,逃命的时候哪里顾得上军粮辎重?不用说早丢得一干二净。

一路不断吃败仗、仓皇逃命的情况下,还能跟着刘备不抛弃不放弃的将士们,应该说是硕果仅存、忠心耿耿的最后一批死党了。

死党们经得起失败,扛得住打击,但不能没饭吃——没饭吃死党用不了几天就会成为饿死的同党。

刘备和他的死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眼看着刘备最后的死党也快要瓦解了。队伍瓦解后,将士们孤零零地四散逃命找吃的,被吕布或袁术的小股部队轻而易举地解决掉,或者像李自成一样被几个地主武装甚至小混混干掉。

刘备的悲剧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末日即将来临。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人挺身而出,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挽救了刘备和他的死党们的命运,从此奠定了他在刘备集团中无人可比的地位。

这个人就是麋竺。正是前往小沛迎接刘备接任徐州牧的政府秘书长麋竺。此时的刘备军中,除了麋竺,没有人能力挽狂澜。

不为别的,只为麋竺有过亿的财产,上万的奴仆家丁。

大富豪麋竺裸捐了。他把家里成堆的粮食全部捐出来当作军粮,家里上亿的财产全部拿出来充作军费,然后在奴仆家丁中选拔了两千多人入伍参军,甚至还把正在妙龄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不能说麋竺决定裸捐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但他终究这样做了,在危难之际改变了刘备集团的命运。

让饱受饥饿折磨的刘备军队有了饭吃,这不是什么雪中送炭,而是地地道道的临危救命。挑选两千多人参军,差不多是把一万多个奴仆家丁中的全部青壮年男丁一并送了出去,毫无保留。

麋竺送粮和送人,解决了眼前的危机;而把妹妹嫁给刘备,则是着眼于未来。

这次丢失徐州,也是史书记载中刘备第一次丢失老婆孩子,他们全部落到了吕布的手里。麋竺知道作为一个男人丢了老婆孩子之后内心深处难言的痛苦,他把妹妹嫁给刘备,就是告诉刘备:老婆没了可以再娶,孩子丢了可以再生,千万不能失去信念。

一个失去信念的人,只会是一个随波逐流没有明天的人。而刘备,不应该也不能成为这样的人,因为在誓死追随的死党们眼里,他才是拯救这个乱世的不二人选。

所幸的是,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刘备依然没有失去信念,他已经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

有了麋竺的裸捐,军队暂时度过了生存危机。但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谋求一块立足之地。

放眼天下,现在可以去哪里?何处才是立足之地?

刘备说出了他的想法:去徐州,找吕布。

关羽、张飞、麋竺等人统统被震惊了,个个目瞪口呆。

刘备坚定的目光让他的死党们相信自己没有听错,但他们都非常不理解。

刚刚被吕布赶了出来,不去兴师问罪,反而低三下四去求和,吕布会答应吗?即使吕布答应了,那刘备这脸还要不要了?

刘备认准了吕布会答应,因为他身上有着一样东西——徐州牧的大印。如今大印对他来说已经一文不值,但对吕布来说价值连城——没有大印的徐州牧,说白了就是个冒牌货,是个不打自招的窃贼。

至于脸面,刘备认为这不是问题。早在涿县街头摆地摊卖草鞋的时候,他就认识到,跟生存问题比起来,面子问题不算什么。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有一天,吕布会为他的忘恩负义付出代价的。

大丈夫能屈能伸,目前必须忍辱负重、咬牙挺住,挺住才是男人,挺住意味着一切!

大伙不再有争议,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于是,刘备派人前去下邳向吕布求和。

事情的进展比刘备预料的还要顺利。不只是因为吕布迫切想要刘备手中的大印当个实至名归的徐州牧,还因为吕布被人玩了一把。

玩吕布的人是袁术。

吕布偷袭徐州得手后,满怀期待地派人向袁术索取事先说好的二十万斛军粮。但袁术给吕布生动地上了一课,让他明白这个世界上不讲信义厚颜无耻的人从来不是只有他吕布一个。

袁术以为驴子既然走到了目的地,就不需要在嘴边吊个胡萝卜了。不过,话不能说得太直接,借口还是要找一个的。他的借口是,给军粮可以,先把徐州分我一半——我们两人联手打败刘备夺了徐州,功劳一人一半,徐州也应该一人一半。

吃到嘴里的肉,吕布怎么可能吐出来给别人?回答得很干脆,不给。

袁术十分清楚吕布不会给,他已经自力更生地去分地盘了——带领军队开到了广陵一带。

吕布不但被袁术玩了一把,还被袁术呛了一顿,着实有点郁闷。但一向快意恩仇的吕布此时只能隐忍不发,他明白还不到与袁术算账的时候。因为他还没在徐州站稳脚跟,正在忙着扩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攘外必先安内,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正在此时,刘备找上门来了,不但表达了不计前嫌与吕布再度合作的美好愿望,而且一并表达了合作的诚意——亮出了吕布求之不得的徐州牧大印,这意味着他正式承认了吕布徐州牧的身份。

徐州,以前是我刘备的,今后就是你吕布的。不是你抢的,而是我甘愿让给你的。

接受让贤,还是自甘堕落以强盗自居,你吕布自己选。

实际上,吕布没得选。即便是做强盗,也希望能为脸上贴金,来一个名正言顺,这是人性的弱点。后来曹魏胁迫汉献帝“禅让”,晋朝威逼曹魏“禅让”,都是出于同一种心理。

刘备早已掌握了人性的这一弱点,所以亲自导演了把徐州“让”给吕布的这一出戏,并担任第一男主角。第二男主角当然由吕布出演,袁术则友情客串了一把反面角色。

在吕布看来,刘备简直太够哥们儿了,自己抢了他的东西,他不但不记仇,还心甘情愿跑来帮自己,比不讲诚信的袁术靠谱千倍万倍。啥也别说了,赶紧与刘备携手合作和平共处吧。

双方各取所需,很快谈妥了合作条件:刘备让出了徐州牧的大印,承认了吕布的徐州牧身份;吕布则承认刘备豫州刺史的身份,送回刘备及部下的老婆孩子,分小沛给刘备驻军;双方签订同盟条约,共同抵抗邪恶轴心袁术。

几天后,收到徐州牧大印的吕布,高高兴兴地派人以送别刺史的礼节,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把刘备集团骨干成员的老婆孩子送到了下邳附近的泗水边上。

刘备和他的兄弟们接到了失散的家人,随后前往小沛过日子。

这是刘备二进小沛。

当了一年半徐州牧,在死神门口溜达了一圈,刘备再次回到了小沛。

看起来地盘依旧是小沛,官职依旧是豫州刺史,似乎白干了一年多,一直在原地踏步。

实际上,刘备得到了很多。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人心,他收获了真正能够并肩战斗、生死与共的兄弟们,此后的人生路上,他们一直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终点。

他认识到了自己策略的失误,没有团结好地方势力,认真吸取教训,尽量避免今后跌倒在同一个地方。

他还得到了声望,以独立的一镇诸侯的身份,前去对抗邪恶轴心袁术,而且不落下风,这让天下更多的人知道了世间有刘备。

他还让世人看到了他的胸怀和抱负,接受落难的吕布,后来再向背后捅刀子的吕布求和,能屈能伸,志存高远,是真正的大男人。

这一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回到小沛的刘备,当前的第一要务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但有一个人不答应——袁术。

袁术的做事风格一向是赶尽杀绝,所以他抢了南阳,杀了太守张咨;抢了扬州,杀了刺史陈温;现在要抢徐州,也不打算放过损兵折将东躲西藏的刘备,还想乘机拿下刘备的“豫州”地盘。

很快,袁术派遣大将纪灵率领三万人马,气势汹汹地前来攻打刘备。

刘备连着吃了几个败仗,此时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大部分是麋竺刚刚动员的泥腿子庄稼汉,用来跑跑腿吓唬吓唬人是可以的,靠他们打仗就有点不靠谱了。

没办法,刘备只好向吕布求救,希望他看在刚刚签订的同盟条约的分上帮兄弟一把。

吕布手下有人劝说不要救刘备,反正看他不顺眼,不如借袁术的刀杀了他(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

吕布说了——不。

吕布以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的智商并不总是稳定发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此时吕布就非常明白唇亡齿寒这句话的含义。他刚刚抢了刘备的徐州,人心不服。而袁术现在是牛气冲天,猛人孙坚冒着生命危险抢来的传国玉玺已经到了他的手里,正在张罗着当“皇帝”。袁术先打刘备,只不过是柿子拣软的捏罢了,等消灭了刘备,下一个就是他吕布。何况袁术如果拿下小沛,从地理上来看,他吕布就处在袁术的包围圈中,成了案板上的肉,只能等死。因此救刘备,就是救自己。

不过吕布也不想大动干戈。这不符合吕布一向直来直去的做事风格,说明他既想救刘备,又不想与袁术彻底翻脸。

最终,吕布带了一千步兵、二百骑兵前往小沛救援刘备。

刘备有点迷惑了。吕布带着这么点人,明显不是来打纪灵三万大军的。不打纪灵怎么救自己?

吕布很有创意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邀请交战双方的首脑人物刘备、纪灵等人前来喝酒。

在酒局上解决问题,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一向崇尚武力的吕布,在这次酒局上成了十足的和平主义者,让纪灵和刘备给他个面子,不要打了,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他给出的理由是:“刘备是我弟弟,你们打我弟弟,我不能不管啊。我一向不喜欢打架,却很喜欢劝架。”

对于吕布的提议,刘备当然举双手赞成。不赞成的是纪灵,他需要一个更好的理由。

吕布给了他更好的理由。他派人在百步之外的军营门口立了一杆戟(很可能就是吕布的兵器),扔下一句话:“如果我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支,你们就各回各家别打了;如果射不中,你们就继续打,我绝不插手。”

艺高人胆大,吕布如此自信,把自己的利益和刘备的生死存亡全部押在小小的一支箭上来赌是有原因的——他就是堪比李广的神箭手。

吕布气沉丹田,舒展猿臂,开弓如满月,一箭射去,正中画戟小支。

这是真正的百步穿杨神技,简直帅呆了!惊艳全场!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吕奉先一箭解徐州!

吕布展示神箭术,既是作为打赌的一种方式,也是借机宣示自己的武力——你纪灵要是给脸不要脸,沙场之上我取你性命易如反掌。

在吕布的神箭术面前,纪灵将军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和平就是爱自己,只好顺着这个台阶悄悄走人。

危机解除后,刘备在小沛凭借自己的声望,上演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生动案例,不但失散的人马陆续回来不少,还不断招兵买马,很快召集了上万的军队。

这让吕布很不爽。这个心情可以理解,毕竟抢了别人的东西,很担心主人强大了会来报复。为了永久占据徐州,吕布打算把刚刚爬起来的刘备再打趴下。

于是,刘备与吕布短暂的蜜月期草草结束了。刘备很快得到消息,吕布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小沛。同盟条约签订还没几个月,不久前还弟弟长弟弟短叫得亲热特意跑来救他的吕布,现在又翻脸过来要揍他,这变脸速度让刘备措手不及。

刘备很郁闷,他能够迅速拉起一支队伍,却没有时间把这支队伍带成一支精兵,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扛不住吕布百战之师的打击。

为了保存实力,刘备审时度势,主动放弃小沛,重新上路,开始了又一轮的漂泊。

天地之大,岂无容身之处?

经过一番思考,刘备决定投靠曹操。

促使他做出这个选择的,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小沛的西边就是曹操的兖州,不用在路上流浪太久。二是自从吕布偷袭了曹操的兖州,两个人就成了死敌;现在吕布又成了刘备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可以做朋友,这是他们成为盟友的政治基础,可以为打倒吕布的同一个梦想并肩战斗。三是此时的曹操实际上已经是中央政府总理,事业做得比较大,依附曹操也就是归顺中央,听起来名正言顺。

投靠他人总是有风险的,等于小命捏在别人手里。刘备心中也难免有所不安,拿不准投靠曹操究竟是步步生机,还是暗藏杀机。不过,他决定赌一把。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个赌博的过程。前怕狼,后怕虎,那就只能原地踏步。要敢于与狼共舞,入穴擒虎,才能打败可怕的豺狼猛虎。

接到刘备的结盟请求后,轮到曹操做选择了。他要选择的是乘机杀了刘备,还是扶持刘备攻打吕布。

杀了他。谋士程昱劝说曹操。

不能杀。谋士郭嘉劝说曹操。

程昱的理由是,刘备是英雄,还很得人心,这样一个人是不会长期给你打工的(终不为人下),早点杀了省事。程昱明白曹操要的是整个天下,建议他除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郭嘉的理由是,程昱说得很对,不过,你要想得到天下,就必须招揽天下人才。刘备毫无疑问是个人才,他一来就被你杀了,以后还会有人才来归顺吗?郭嘉同样明白曹操要的是天下,但建议他为大局着想,不能“除一人之患,沮四海之望”(《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傅玄《傅子》)。

程昱和郭嘉的两个建议都各有道理,深藏玄机,就看老板曹操怎么拍板了。

最终曹操听从了郭嘉的意见——其实这也是曹操自己的意见。作为一个有头脑又很自信的老板,曹操从来不会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此时的刘备还没有引起曹操足够的重视,没有料到他是此后几十年跟自己争天下的不二人选。

如果曹操采纳了程昱的意见,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

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三国谋士足以当之。

刘备、曹操,这两个乱世枭雄,终于各怀心思暂时握住了对方的手。

曹操与谋士讨论要不要杀刘备的事,刘备当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曹操不但接受了他而且相当热情,以中央政府的名义任命他为豫州牧。

天下闻名的“刘豫州”,自此横空出世。

刘豫州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回到豫州政府临时治所小沛去,回到老地方召集流亡将士,积蓄力量,以牵制吕布。

刘备的实力经不起吕布的打击,曹操是明白的。曹操不只是给了刘备豫州牧的大印,还慷慨地给了他许多军需物资,送了他一些军队,以增强他的抗击打能力。

刘备回小沛一切顺利,没有受到吕布的阻挠。因为擅长变脸的吕布这时又向曹操讲和了,所以没有为难他。

这是刘备三进小沛。

在此期间,刘备干掉了两个从历史风流人物堕落为流寇的人——杨奉和韩暹。

汉献帝奇货可居的时候,不只是董卓和曹操,杨奉和韩暹两人也浑水摸鱼当了一回绑匪。这两个小绑匪干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不出意外被更大的绑匪曹操赶跑了。他们一路从洛阳跑到了徐州、扬州一带,为了吃饱肚子,没少干抢劫百姓伤天害理的事。他们的政治立场简单点说就是没有立场,一会儿跟着袁术打吕布,一会儿又跟着吕布揍袁术,只为了混口饭吃。到最后,袁术和吕布都不待见他们了,他们又来找刘备打吕布。

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好忽悠的。

刘备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一方面实力不够,打吕布的结果只能是被吕布打;另一方面杨奉和韩暹是曹操的敌人,作为曹操的盟友,他是不能与这两人合作的。

但刘备答应合作了,而且答应得非常爽快。他告诉使者,杨奉、韩暹两位将军的提议很好,我早就想干掉吕布报仇雪恨了,请他们二位到我这里来,有好酒好肉招待,见面后再详谈合作计划、签订盟约。

杨奉得到消息后,带着人马高高兴兴地来到小沛,吃到了久违的好肉,喝到了久违的美酒,但他很快明白了——原来这是送行酒。

刘备砍了杨奉的脑袋后,又收编了他带来的军队。

亲密的战友杨奉死后,剩下黄巾军出身的韩暹大将军一个人,心灰意懒,孤苦伶仃,四处都是敌人,眼看没法混了,带着十几个亲信打算回到并州老家去养老,没想到半路上被一个小小的县令给干掉了。

刘备除掉杨奉和韩暹,是向曹操投桃报李,以巩固双方的同盟友谊。

担任刺史和州牧以后,便有了举荐茂才的资格。作为豫州牧的刘备,将这一年只有一个的宝贵名额,给了袁绍的大公子袁谭。不用说,这是一种政治投资。

十多年跌跌撞撞摸爬滚打,刘备的政治智慧也在不断提高。

刘备、曹操、吕布,三个貌合神离的人,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和平岁月。

乱世中和平不是常态,战争才是。美好的和平时光主要是做一件事:招兵买马,养精蓄锐。一旦兵练精、刀磨快,就该继续搏杀了。

回到小沛的刘备也没有闲着,在这段宝贵的和平时光里,抓紧时间发展实力。

战争年代,四条腿的马比两条腿的人要金贵,老板刘备下达了招兵买马的任务指标,手下的将士就得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甚至干出了一些违法的事情——比如打劫。

其实乱世中有枪就是草头王,打劫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可是这一次刘备的几个士兵干了一件十分寻常的打劫案件,引发了非同寻常的严重后果——他们抢了吕布买来的马匹。

按理说大家都是熟人,抢一些马匹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刘备要抢的只是马,不是特意要抢吕布的马,完全是一场误会。然后把马送回去,再赔个礼道个歉,事情就可以了结。

可这次麻烦大了。刘备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吕布直接就派人打了过来。因为变脸高手吕布又和曹操闹翻了,他又与当了“皇帝”的袁术好上了,正想与袁术联手对抗曹操阵营,先拿卧榻之侧的刘备开刀。他缺的只是一个出兵的理由。

现在刘备终于给了他理由。那就不用再等了,直接开打吧。

在开打之前,吕布还想玩一把文字游戏,发表一篇辱骂刘备的讨刘檄文,大显自家威风,打击刘军志气。

吕布指派起草檄文的是手下的人才袁涣,正是刘备第一次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举荐的茂才。吕布没想到的是,袁涣不但是个人才,而且还是个有骨气的人,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写文章骂刘备,还给吕布摆事实讲道理,说道:“能够羞辱别人的只有靠德行,而不是靠骂人。因为对方要是君子,你骂他他也不在乎;对方要是小人,你骂他他就会反过来骂你,反而自取其辱。再说我以前是刘备的属下,今天是你的属下,如果今后我又不在你手下干了,再反过来骂你,你觉得这事是人干的吗?”(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

几句话说得吕布十分羞愧。

袁涣宁死不骂刘备,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社会的潜规则——不能忘恩负义辱骂提拔过自己的贵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有高风亮节,宁死不做违心事,这也证明了刘备识拔人才的眼光之精准。

吕布起草讨刘檄文的工作虽然罢手了,但武力攻打刘备的决心没有动摇。

建安三年(198年)春夏之交,吕布派出两位猛人——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率军攻打刘备。

多次丢失根据地的刘备,老是被打得跑来跑去,此时还没来得及在小沛站稳脚跟,经不住高顺和张辽统领的精锐部队的轮番进攻——高顺的陷阵营、张辽的精骑兵,正是三国时代战斗力极其剽悍的部队,更是吕布乱世称雄的撒手锏。

情急之下,刘备一边坚守小沛,一边向曹操求救。

来救刘备的是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曹操派他来救刘备,说明了对刘备的重视,当然也是对吕布的重视。

事实证明,曹操还是低估了吕布军队的战斗力。英勇善战的夏侯惇将军,在这次战役中被高顺部队射中左眼,留下了受伤不下火线的光彩事迹。遗憾的是,虽然夏侯惇付出了一只眼睛的惨痛代价,却没有换回救援小沛的胜利,可见高顺和张辽的战斗力有多强。

高顺和张辽围城打援的策略非常成功。先解决了夏侯惇的援兵,刘备的小沛就成一座孤城,破城只是个时间问题。

九月,小沛被攻破,刘备仓皇突围,向西逃去。他又一次迫不得已丢弃了老婆孩子。

实在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之下,连霸王项羽也只能别姬。

亲人的生死,表面看起来要听天由命,看吕布够不够仁慈,实际上要看刘备能不能跑出一个新天地。

如果刘备挂了,他的家人就没有多少利用价值,按照惯例不是被杀就是做奴仆。如果刘备还活着,他们就有希望,起码是有利用价值的人质。如果刘备越来越强大,他们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强大才是硬道理。这是乱世的生存法则。

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脱这个法则,包括他们的亲人。

刘备仓促逃出小沛后,跑到梁国(今河南商丘南)一带,遭遇了率领大军东征吕布的曹操。

曹操在得到夏侯惇兵败的消息之后,决定亲自率兵东征,彻底荡平吕布,消除腋肘之患,然后再与袁绍决战。袁绍此时已经基本搞定北方的公孙瓒,下一步必将是挥军南下,留给曹操的时间不多了。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舞台上风流了近十年的吕布,人生进入倒计时。

刘备遇到曹操后,也随同前去攻打吕布。曹操看中的当然不是刘备军队不堪一击的战斗力,而是他在徐州的人望,想用来安抚徐州人心。要知道曹操屠杀过徐州百姓,当地的群众是不可能列队欢迎他杀过去的。

于是,踌躇满志的曹操带上一败再败的刘备,向着徐州进军。在曹操军中,刘备对曹操用兵的才能与残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建安三年(198年)十月,攻破彭城(今江苏徐州),屠城。随后,直达吕布的大本营下邳。在下邳野外大破吕布纵横天下的精锐骑兵,擒获吕布猛将成廉。进逼城下,合围。听从荀攸、郭嘉计谋,决泗水、沂水淹城。

淹城月余后,眼看顶不住了,吕布的将领侯成、宋宪、魏续等人绑起宁死不降的陈宫,向曹操投降,当了一回识时务的俊杰。

外有曹军围城,内部军心不稳,吕布明白大势已去,只好走下白门楼,出城投降(注意是主动投降)。

自此,吕布被俘,徐州平定,时间是建安三年十二月——从曹军出兵到大获全胜只用了三个月时间。

曹操又一次面临选择——要不要杀吕布。

曹操爱才,他爱吕布骁勇。

吕布怕死,他向曹操求生。

吕布以一贯大大咧咧的口气对曹操说:“让曹公你最忧心的也就是我吕布了,今天我服了你,天下再没有谁让你忧虑。今后你带步兵,让我给你带骑兵,平定天下就是小菜一碟。”(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吕布以为曹操会答应自己的合理要求。

曹操确实有些犹豫,招降纳叛一直是他的习惯,用人唯才不重德是他的风格。他虽然清楚吕布有着令人发指的人品,但也喜爱吕布首屈一指的武力。

曹操在犹豫中打量着吕布,如同打量一头猎物。在他看来,这个猎物是一只猛虎,可以伤人的猛虎。日后究竟会不会只伤别人不伤自己,他有些拿捏不准。

刘备也在打量着吕布,他认为这是一个死人,一个早就该死的人。

三个各怀心思的男人,两个坐着,一个站着,相互打量着对方。

情商不高的吕布,猜不透曹操的想法,当然也摸不着刘备的心思。求生的欲望促使他向刘备求救,希望看在辕门射戟的分上,为自己说句好话。

刘备处事一直很低调,尤其在曹操的手下他必须低调。但现在躲也躲不掉,他不得不表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立场。

话一旦说出,就没有收回的余地,拥曹还是挺吕,或者明着拥曹暗中挺吕,甚至心怀鬼胎,都可以从他所说的话中听出端倪。

作为政治人物,立场决定生死。一旦摆明立场,往往命悬一线,此时要死的可能是吕布,也可能是他刘备。

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点都不夸张。

最终,刘备只说了一句话,保全了自己,置吕布于死地:“曹公你难道不记得吕布是怎么对待他的老上司丁原和董卓的了吗?”(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这句话让曹操醍醐灌顶,使吕布百口莫辩,彻底终结了吕布翻云覆雨的一生。

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有很多种不同的推测和理解。

在我看来,刘备这么做,主要是基于两个基本常识。

一是人不是健忘的动物。期望他人只记得自己的好、不记得自己的坏的人,还是省省吧。刘备不会忘记,吕布是如何对待以前的老板以及每一个有恩于他的人,这些人都被他背叛甚至杀死。最终刘备也成为吕布的受害者之一,他经过十年打拼,付出无数努力,死去无数兄弟,方才有了徐州,成为一方诸侯,而吕布偷袭徐州,毁了他的心血,断送了他的事业,让他经历了事业发展中最艰难的时刻,直到现在还没走出低谷。刘备不是不想报仇,只是一直没有等到机会。

二是有今天,才会有明天。明天听起来很诱惑,但只有今天才是抓得住的。至于吕布明天会成为朋友还是敌人,明天可不可以借吕布这把刀杀了曹操,刘备都算不准,但他清楚一件事——今天他在曹操的手掌心,如果还想有一个明天的话,必须获得曹操的信任。在曹操举棋不定的时候,点醒曹操,来表明自己与曹操同心同德,从而获得信任,是当前的第一要务。

人,终究是跳不出利益之网的。推崇仁义如刘备者,忘恩负义如吕布者,同样跳不出。为了利益,也许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同样为了利益,诬陷造谣打压排挤,更是数不胜数。

孔子曾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刘备此时,正是以直报怨,既没有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又可以报仇还可以争取明天,他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吕布主动走下白门楼投降,是出于强烈的求生欲望。

于是,极其失望的吕布就死得非常幽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停地骂骂咧咧,与他高大魁梧、英勇善战、帅气俊朗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与吕布形成强烈对比的,还有陈宫。陈宫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四个字的最佳含义——只求速死。

虽然曹操一再对陈宫表达既往不咎的诚意,但陈宫显然对曹操已经彻底死心。

最后曹操不得不搬出陈宫的家人,希望陈宫看在家人的分上活下来,活着多好啊,既可以孝敬父母,又可以安享天伦,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陈宫不清楚这算是曹操的要挟还是请求,曹操究竟是可怜他还是需要他可怜,他只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再次展示了自己的智商有多高。

陈宫的回答是:“我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我家人是死是活,你就看着办吧。”

看起来陈宫给曹操出了一道选择题,家人的生死就由曹操来选择。

实际上曹操别无选择,除了孝治、仁政。

只为这是那个时代的普世价值。个性张扬如曹操者,也不敢违背这个价值观,至少不敢公然违背。

曹操在这次战役中收获很大,不但除掉了心腹之患吕布,将徐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收降了张辽等一批猛将(高顺不投降被杀),袁涣、陈群、陈登等一批人才。

刘备却没有得到失去的徐州——曹操留下守卫徐州的将领是车胄。他的收获只是救出了被吕布俘虏的老婆孩子。

刘备甚至失去了小沛,彻底没有了地盘,被曹操带回许都,成了笼中之鸟。

鹰击长空,大鹏展翅,似乎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只要有明天,就有希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