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世纪70年代初。举世梦梦,长夜未央。
京师洛阳,接连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无数清流官员与太学生被捕入狱。汉灵帝宠信宦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卖官鬻爵肆无忌惮,政治日益黑暗。
天下十三州一百零五郡,旱灾、水灾、蝗灾、瘟疫等灾祸频发,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更为严重的是,为帝国统治阶层输入新鲜血液的用人取士制度——察举征辟制,已运转不灵,成了民间的笑话:“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社会吏治腐败,阶层固化,彻底堵死了寒门子弟的唯一出路。
整个帝国上下对立,暗流涌动,矛盾重重。有识之士已经料到,一个旷古未有的乱世即将到来。
天地不仁,苍生无助,芸芸众生平凡的生活仍在无奈中继续。
帝国北部的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街头,一个不起眼的少年,守在简陋的地摊后,以卖草鞋为生。少年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神色淡定,不喜不悲。
谁都不承想,这个卖草鞋的少年,将在此后半个世纪的人生路上走得风生水起,成为乱世三国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代雄主。
他的起点一无所有,却感召并拥有了一众汉末三国第一流的人才,白手起家开创了一番伟业,让当时以及后世的所有雄主都钦羡不已。
他出身贫寒,但他的人格魅力令出身高贵的所有对手都黯然失色,他受到了后世的广泛传颂,而他最强大的对手则承受了多年的骂名。
他本是凡人,但他的事迹已经在千百年的传颂中,成为草根平民走向成功的不朽传说,他的左膀右臂也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成了神一样的人物。
这个地摊少年的名字是——刘备。五十年后,走完人生历程的他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大汉昭烈皇帝!
东汉桓帝延熹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如你我他一样,小刘备平静地来到了这个世上。
平常人家生个孩子,不会有太多人在意,最开心的是他的爹娘。孩子他爹叫刘弘,在涿郡政府部门工作,至于具体是什么职务、什么级别,已经没有人能搞得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
刘弘虽然官位不高,但好歹算是东汉帝国国家公务员,与今天的基层公务员一样,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至少养家糊口没有什么问题。
小刘备就在爹娘的疼爱中,幸福地成长着,到了读书的年纪,也上了当时的小学——私塾,开始读书学习。(《三国志·先主(刘备)传》记载,刘备十五岁的时候,拜大儒卢植为师,因此之前他一定读过蒙学——因为以卢植的名望与学问,教学生是不可能从启蒙知识教起的)
人在童年时代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在读私塾的几年里,小刘备知道了很多该知道的和不该知道的事情。比如他知道了他们的国家叫作大汉,国家的最高领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汉建国已近四百年,有了很多个英雄皇帝,尤其是第一任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虽出身草莽,但斩白蛇起义,推翻暴秦,又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国力无比强盛、疆域无比广阔、人民无比幸福的大汉帝国……
对小刘备来说,他知道的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刘备——就是大英雄汉高祖的后代,也算是大汉皇族一脉!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小刘备十分得意。
于是,他常常以十分自豪的口气对他的同学们说:“我是高祖的子孙,堂堂正正的大汉皇族!”
可是,令他十分郁闷的是,他的同学们常常以十分鄙夷的口气对他说:“切,别吹牛了,天底下姓刘的多了去了,凭什么说你就是皇族?”
凭什么说是呢?小学生刘备虽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家中长辈给出的结论十分肯定:小刘备以及他的同宗都是大汉皇族,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陆城侯刘贞的后代。
听起来很拗口吧?没错,刘备与汉高祖就是这么个关系。祖宗当过皇帝是一件荣耀的事,所以家族成员异口同声地给出了肯定的结论。
但支撑结论的证据十分缺少:除了知道他爹叫刘弘、他爷爷叫刘雄以外,从刘雄到陆城侯刘贞的谱系传承已经无从考证。
刘备被祖宗问题困扰了一生。以至于很多年后他做了蜀汉皇帝,还是搞不清楚自己的祖宗。(《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
其实刘备大可不必难过,因为祖宗问题不只是让他一个人头疼,也让一千八百多年来很多对他感兴趣的人头疼。
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是罗贯中,他在传世作品《三国演义》一书中,排除史料严重缺乏的困难,本着有条件要证明,没有条件哪怕创造条件也要证明的工作精神,经过不懈努力,不仅证明了刘备是汉景帝玄孙,而且让刘备成功地当上了汉献帝刘协的叔叔,成了所谓的“刘皇叔”,甚至创造性地给刘备的列祖列宗都取了名字。
可非常不幸的是,罗贯中努力钻研得出的这些成果,又被后来的历史学家指出是自相矛盾的——按罗贯中的说法,刘备就比汉献帝低了四辈,根本不是什么皇叔。
虽然刘备的祖宗搞不清楚,但他皇族的身份应该是靠谱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冒充皇族,那么肯定会被别人揭穿,尤其是被仇人揭穿。比如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一门心思要给理学大师朱熹当子孙,尚且没能如愿,可见冒充名人后代的难度系数有多高。
刘备与曹操、孙权等人死磕了大半辈子,敌对集团往他身上泼了不少脏水,却始终没有指出他的皇族身份靠不住。原因只有一个——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因此,我们也便以《三国志》为准,认同刘备是皇族支脉的说法,而不是什么皇叔。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刘备渐渐认识到即使自己的祖宗是大汉皇帝,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他该干啥还得干啥,没有一丁点的变化。
比如,他依旧和同学们一样读私塾、背《论语》,一样玩游戏、吹牛皮。
但在某一天,他吹了一个天大的牛皮。当时,他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家门口又玩起了捉迷藏、吹起了牛皮,玩得不亦乐乎,吹得天花乱坠。
轮到小刘备吹牛的时候,他指着家门口的一棵大桑树说:“我一定能坐上这种皇帝乘坐的车子!”(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谁都能听得出来,他不是想有朝一日坐上皇帝的车子,而是要坐上皇帝的位子。
小刘备吹牛时,那棵大桑树正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像极了皇帝的车盖。
汉朝人都知道,皇帝位子的合法继承人绝对不是小小刘备。他要想当皇帝,只能通过不合法的手段,而用不合法的手段夺取皇位通常有一个特定称呼——谋反!
而法律规定:谋反大逆,夷其三族!
因此,小刘备的这句话着实把他的叔叔刘子敬吓了一跳,赶紧制止他说:“小孩子家不要胡说,小心被灭族啊!”(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刘备的这句话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气,被许多人认为是刘备年少有大志的铁证。陈寿在用笔极为精简的《三国志》中特意记载了这句话,自然也是这个意思。但我认为,这句话不像是少有大志的证据,更像是地地道道的吹牛。
吹完牛了还得干正事,小刘备当时的正事是读私塾学知识。如果没有意外,小刘备还将继续幸福地长大。可惜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
小刘备遭遇的第一个意外位居人生三大不幸之首——少年丧父。基层公务员刘弘具体哪一年去世的,什么原因致死,史书同样没有记载。
不幸丧父,意味着小刘备的幸福人生提前结束,他辍学回家,成了单亲家庭的失学儿童,人生急转直下。
不论任何时代,普通人家要想不饿肚子,就得找份工作不停地干活儿。何况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去世后没有了收入来源,孤儿寡母不得不想办法找生计。
那个时代女工不受欢迎,小刘备又没长大,孤儿寡母很难找到正经工作,只好从事一份门槛很低的工作——摆地摊卖草鞋织席子。
小刘备虽然这时候只有十来岁,但摆地摊这份工作有多么艰难,有多少辛酸,他是能体会出来的。
摆地摊可以说是商业的原始形态,几千年以来,这个职业都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付出多——辛辛苦苦摆地摊却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甚至不得不与街道管理人员玩躲猫猫之类的游戏;收入少——一般而言,只够糊口而已,想指望摆地摊发家致富,别做梦了,洗洗睡吧。
社会普遍是嫌贫爱富的,人性大多是好逸恶劳的,因此摆地摊这份工作注定是上不了台面的。尤其在讲究门第出身的东汉时期,这是公认的下贱行业。
自认为是皇家子孙的刘备,无奈从事下贱行业,沦落为地地道道的草根,不用说,他心里的落差那是相当大。
然而他必须接受现实,因为任何时候,吃饭问题都是第一位的。所有的问题和吃饭问题比起来,都不是问题。面子问题就更不是问题。
刘备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摆一辈子地摊,但目前他需要的是坚持下去,卖好草鞋,吃饱肚子。
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毫无疑问,年少的刘备与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一样,遭遇了人生的逆境——对他来说,这应该算是生命中的第一次,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逆境出人才,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这些话的确不是忽悠人的。
逆境最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在遭遇逆境的时候,许多人在生活的重压和磨砺下渐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梦想,最终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然而,还有一些人,在逆境中越挫越勇,永不放弃。虽然暂时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但心底的信念更加坚定。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实现心中的梦想,并且一直在为实现梦想不断摸索切实可行的道路。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刘备正属于后一种人。
摆地摊行业的杰出代表、日后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就在摆地摊卖草鞋的过程中摸索着,这让他学会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比如:
——胸怀。一个地摊主首先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自己在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一些人什么也不做却在锦衣玉食;同时还有一些人沿街乞讨、卖儿卖女,只是为了一口饭吃……这个时候不能走向偏激,需要博大的心胸来包容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看惯了别样的人生,才能炼就一颗强大内心,胸怀宽广,志存高远。
——等待。地摊主刘备每天都要等待,等待他的上帝——买草鞋的人出现。也许昨天运气实在太背,苦苦等待了整整一天,但连一双草鞋都没卖出去;也许今天鸿运高照,短短一个时辰七个同伴每人就买两双鞋。其他同龄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刘备却要孤独地守着地摊等待自己的上帝降临。这让他耐得住寂寞,学会了等待,等待着机会。
——诚信。做生意的都知道,生意一直好才是真的好。草鞋要想一直卖得好,就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涿县县城人口不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诚信经营不只能招徕回头客,还让刘备获得了不少群众的好评。人无信不立,做生意,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识人。基础的识人本领是要看清楚自己的上帝究竟是来买草鞋还是来买草席的,多少价位他们能够承受等;更进一步是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能够透过各种皮相,进而看穿人心。每天守在草鞋摊后边,看多了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渐渐地,刘备可以一眼看出某个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甚至这个人正在想些什么。识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坚忍。一个吹过牛要坐皇帝位子的地摊主,再加上不清不楚的皇族身份,必然要面对无数的流言蜚语,甚至会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这都需要坚忍;卖草鞋谈生意,要给顾客介绍产品,讨价还价,费了半天口舌,顾客却往往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这也需要坚忍。刘备慢慢地可以忍受一切,坚韧不拔,折而不挠,直面人生,泰然处之。
——低调。即使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卖草鞋让他成长了很多,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家庭突遭变故沦落到摆地摊卖草鞋的确是不幸的,他在卖草鞋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有多么快乐和自豪,会逐渐变得不爱多说话(少语言)。不少人会拿他皇族的身份和吹牛当皇帝的事儿来取笑,让他明白了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说话是要讲究对象的,这都让他从小时候的出言孟浪逐渐变得谦虚低调。
——和善。地摊主刘备毫无疑问是个草根,他的“上帝”同样也是草根。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备每天接触和面对的大多是寻常百姓,比起那些从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更容易理解穷苦百姓的艰难生活,理解他们心中极其朴素的人生愿望。而且这些人还是他的衣食父母,他更要对这些人给予应有的尊敬。这让他从小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论面对什么身份的人,都能做到和颜悦色、甘为人下。……
如果你熟悉刘备一生的奋斗历程,也许已经看出,这些优秀品质正是他日后白手起家、走向成功的基石。
刘备加入摆地摊这个行业的具体时间,史书没有记载,但他离开这个行业的时间,是确定的——十五岁。
他离开这个行业,不是因为找到了更有前途的工作,而是要去读大学。
东汉时期,能读大学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一个卖草鞋的打工人能有机会读大学,这绝对是个奇迹。
奇迹之所以会发生在刘备身上,只是因为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这位伟大的母亲,在经历了中年丧夫的巨大痛苦之后,不仅含辛茹苦地卖了多年的草鞋,一手把心爱的儿子拉扯长大,而且不计代价决定让儿子去读大学。她深刻地认识到,在一个平民家庭,要想改变孩子的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学知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母亲独自承担了生活的重压,竭尽所能为孩子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年十五,母使行学”,史书中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彰显着母爱的无私与纯粹。遗憾的是,我们已经无法知晓这位母亲的名字。
这位母亲让人更为钦佩的是她的眼光。她让儿子读大学拜的老师,不是一般的教书先生,而是当世大儒——卢植。
东汉末年,卢植是个名满天下的人,不仅学问好,而且武略高,是地地道道的文武全才。
后来的猛人曹操评价卢植时,说他是“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刘备十五岁的时候,卢植刚从九江太守任上休假养病。
卢植也是涿郡涿县人,与刘备是同乡。当时的社会非常讲究同乡之谊,刘备以此得以拜卢植为师,开始了短暂的大学生涯。
刘备读的民办大学,教学方式有点像今天的研究生教育,一个导师辅导一拨学生,专攻几部经典。教授自然是卢植先生。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学生,除了刘备,还有两位:刘德然和公孙瓒。
刘德然与刘备同宗,只是辈分搞不大清楚。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通过观察刘备在卖草鞋这个没有前途的职业中的优异表现,认定刘备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刘备与刘德然上学的地方离老家很远,在京城洛阳附近的缑氏山中(今河南偃师东),因此上学的学费和路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这就难住了靠卖草鞋勉强度日的刘备母子。为了让刘备读完大学,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刘元起,多次不顾老婆的反对资助刘备,甚至给刘备的开销与自己的儿子刘德然一样多。
另一个同学公孙瓒,字伯珪,是幽州辽西郡令支(今河北迁安、迁西一带)人氏,出身贵族家庭。
公孙瓒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贵族身份,却同样有着让他无奈的地方——他的母亲不是正妻。在以嫡长子为继承人的世袭制度下,母亲身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公孙瓒长大后没能像袁术、曹操等高干家庭的嫡子一样,一出道就被推荐为“孝廉”或“茂才”(当时还没有科举考试一类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实行的用人制度是察举征辟制),然后直接任命为级别比较高的国家干部。公孙瓒刚开始只是在当地政府部门做了一个基层公务员(郡门下书佐)。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公孙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最佳定义。他凭借俊朗的帅哥形象,加上声音洪亮嗓门大的优点,很快得到了当地一把手太守大人的赏识。太守大人不但让他做了自己的东床快婿,而且公费派遣他到卢植门下深造进修。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教授卢植,研究的是儒学,刘备和他的同学,学习的自然也是儒学。
东汉末年,儒家教学一般是以儒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当时还没有“四书”之称)等著作作为教材。因此,刘备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的主要课程正是这些儒家经典。
儒学经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取得正统地位。儒学的精髓,被董仲舒归纳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儒家学子的理想,也被总结为四个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的儒学讲授,多采用这种思想。
在卢植教授的谆谆教导和倾心传授下,刘备和他的同学们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刘备,从他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做人行事基本符合儒家的标准。
此外,身教甚于言教,卢植教授一身正气、忠心为国的为人处世风格,对刘备等人也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以说,刘备日后的做人理念和行事原则,正是在卢植门下读书的时候奠定的基础。
很可能也是在这个时期,博学长者卢植教授,为即将成年的学子刘备取了字——玄德。玄德二字,出自《老子》,指自然无为、合乎天道的德性,寄托着卢植对刘备成为有德大才的期许。
在同学中,刘备和公孙瓒非常合得来,两人称兄道弟,关系十分融洽。这也是刘备读大学期间的又一收获。后来他能在汉末乱世中混出头来,得到了公孙瓒师兄的不少帮助。
可能是受到公孙瓒师兄的影响,草根出身的刘备,也喜欢上了当时贵族子弟的生活——喜狗马(打猎)、音乐、美衣服。
刘备读大学的时间很短暂。原因在于,一方面当时的私人教学,没有固定的学制;另一方面卢植当教授也只是兼职,不是像孔夫子一样专职搞教育。
卢植教授的本职身份仍然是国家干部,东汉政府哪里需要他,就会派他去哪里。病假休了差不多两年,东汉政府又想起他了——扬州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造反了,需要派一个声威卓著又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才前去开展工作。
卢植正是符合条件的人才。接到中央政府的通知后,卢植收拾行装,准备远赴庐江去担任地方上的一把手——太守。
于是,刘备的大学时光也提前结束了。
离别的时刻,黯然神伤。最伤心的正是刘备。
教授卢植,踌躇满志,目的地很明确——庐江,在他辉煌的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
师兄公孙瓒,泰然自若,目的地很明确——辽西,在很有前途的公务员队伍中继续打拼。
学弟刘备,迷茫无奈,目的地没得选——回家,未来不知在何方。
确切点说,大学毕业的刘备,面临今天许多大学毕业生同样会遇到的问题——毕业即失业。
尽管读大学并不是没有收获——良师的朝夕教诲,儒学的点滴熏陶,潜移默化的成长,都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但这些不是此时的刘备关心的事。
大学毕业的刘备,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一份能够实现梦想的工作——进入政府做公务员。儒家一向推崇“学而优则仕”,出仕正是所有儒家学子的理想。虽然出仕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却是实现抱负的最有效手段。正如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但只有吃饭才能活着一样。
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刘备想要的工作,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让他更为郁闷的是,他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不要回到集贸市场,重操那一份没有前途的旧业——摆地摊卖草鞋。
每一个男人都想有所作为,何况刘备还是有着皇族身份的男人,更何况他已经在卢植教授的门下受了两年儒家思想的熏陶和教诲,他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很快,机会来了。
涿县县城是涿郡政府所在地,可以算是中等城市。在这里做生意的人很多,其中有两位中山商人,一位名叫张世平,另一位名叫苏双。他们做的不是一般的生意,而是贩马。
当时的马就是今天的车,有身份的人出行不是骑马就是坐马车。在战争时期,马的作用就更大了,马是重要的军需物资,当时的骑兵就和今天的机械化部队一样。所以能做贩马生意的人,等于今天经营汽车行业和军工行业,是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大商人。
不过生意再大,他们也只是商人而已。当时社会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做工的不如种地的,种地的不如做官的,而做生意的连种地、做工的人都不如。
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当时商人的特点:穷得只剩下钱了。
张世平和苏双,就是两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人。
有一天,张世平和苏双在涿县城里见到了一个相貌不凡的年轻人:手很长,双手下垂能过膝盖;耳朵很大,以至于他自己能看到;身高七尺五寸,大约是今天的一米七三。(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年轻人的长相非同寻常,张、苏二人很是吃惊。
片刻之后,他们更吃惊——刘备语气平静、不容置疑地说出自己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
吃惊之余,张、苏二人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意。
刘备也知道了张、苏二人的商人身份,但他并没有对这两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人表示一丝的轻蔑,而是谦和地向二人问好。
一个尊重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一个尊重商人的皇族,自然会受到商人加倍的尊重。
张、苏二人迫切地与这个年轻人做了进一步的交流。随着双方相互了解的加深,张、苏二人发现刘备很不平凡,出身皇族,少年丧父,卖过草鞋,上过大学,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但他缺少机遇。
不对,刘备还缺少另一样东西——钱。而这样东西,正是他们所富有的。
张、苏二人当即表态,身为商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基本为零,不能给刘备提供太多帮助,只能为他解决钱的问题,于是给了他很多钞票(多与之金财)。
从此,刘备不再为生计发愁,开始放开手脚,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进行前期准备活动。
在今天看来,这件事具有太多的传奇性,但绝对不是我凭空杜撰。惜墨如金的陈寿先生,在《三国志》中特意记载了这件事,以此来证明刘备的人格魅力有多高。
当然,刘备利用当地人脉和手底下的一帮兄弟,为张、苏二人做生意提供一些帮助,因此受到他们的金钱馈赠,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除了张世平和苏双二人,还有大批年轻人为刘备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死心塌地团结在他的周围。这些年轻人当中最出名的两个人,千百年来早已是妇孺皆知。
他们的名字是——关羽、张飞。
关羽,字云长,他虽然在后世有着“武圣”“翼汉天尊”“关圣帝君”等光芒万丈的荣誉称号,但在涿郡与青年刘备相识的时候,同样年轻的关羽其实既无光彩也不得意。
确切点说,他的身份是一名在逃罪犯,他的处境是流浪他乡。
年轻的关羽为什么成了逃犯?史书上虽然没有交代,但罗贯中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为朋友出头杀了豪强。
为朋友出头杀豪强,的确非常符合关羽的人设:重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不惜付出亡命他乡的代价;敢作敢为,后来从军上阵杀敌也就顺理成章;仇恨豪强,符合陈寿总结的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的性格特点,也可以印证他应该是出身平民阶层。
从老家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一路跨越万水千山,孤身一人逃亡到刘备的家乡涿郡,关羽已经见惯了人间冷暖,尝遍了雨雪风霜。
经过多年漂泊流浪的人,不论他自己承认与否,其实心底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想要一个能够歇息的港湾。
就在关羽久旱盼甘霖的时候,刘备出现了。刘备不但给了关羽久违的家的温暖,还与他同榻而眠,待他像亲兄弟一样。(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此心安处是吾乡。漂泊多年的关羽从此不再孤独,认准了刘备做大哥,不离不弃,追随一生。
张飞,字益德(《三国演义》写作:翼德),也是涿郡人,与刘备是同乡,他与刘备结识的时间可能比关羽要早一些,年龄也比关羽要小几岁。
时间早晚不是问题,年龄大小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感情。这三个年轻人,意气相投,亲如兄弟,更难得的是他们有始有终、矢志不渝,从年少相识直到生命的终点,并肩战斗长达四十年,令无数人钦佩和追慕不已。
刘、关、张三人结识的故事,后来被演义成“桃园三结义”,不仅流传至今,而且影响了平民阶层的行为方式,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桃园结义是否真有其事,一千多年以来都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民间传说多是宁可信其有,而所有史料中无明确的记载。《三国志》中除了刘、关、张三人亲如兄弟的描述,与盟誓结义最为接近的记载是:日后关羽离开曹营前,对好友张辽毫不隐瞒地说出的真心话:“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见桃园结义未必是真,但盟誓同生共死未必是假。后文中还有相关分析,也许读者诸君看完本书后,会得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三人有过桃园结义,但能够肯定的是:自从相识相知之后,三人的人生就合而为一,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踏上了未知的人生旅途,不畏险难,无惧生死,永不相负。
刘备在这个时期结交的年轻人很多,远远不止关羽、张飞二人(年少争附之)。但江湖险恶,大浪淘沙,他们中间的大多数,要么中途离散,要么在日后残酷的战争岁月中湮没尘埃,能够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的少之又少。除了关羽、张飞之外,硕果仅存的只有简雍。
简雍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在三国的乱世风云中,他虽然没有立下丰功伟绩,但相信他的幽默,能够为一路上艰难拼搏、刀光剑影、生离死别的兄弟们,平添几分欢乐,淡忘几分忧伤。
在一个团队中,需要刘备这样的出色领导,需要关羽和张飞这样的得力人才,同样也需要能够制造轻松氛围的简雍。否则,在事业陷入低谷的时候,挥之不去的沮丧和压抑,往往会让很多人不愿坚持而选择离开。
兄弟有了,人才有了,团队有了,我们的未来在何方?
作为带头大哥,刘备也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思索着如何带领这一帮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干出一番不负此生的大事业。
当刘备和他的兄弟们漫无止境地等待时,另一个男人也在等待。
这个男人同样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不过他选择的是另一条路——造反!
他便是领导黄巾起义的张角。
东汉末年社会问题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宦官当权,朝政黑暗,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贫富分化悬殊,下层人民生活艰难(其实每个黑暗的时代都大同小异)。很多人,尤其是穷苦人民对社会非常不满。
张角正是一个对社会极其不满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不但对道教的五行学说等知识很有研究,而且在中医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当刘备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张角已经是个“大仙”了。他自称为“大贤良师”,在老家冀州钜鹿一带,建立了太平道组织,以朋友圈不断扩散的方式发展了一批早期会员。
张角的太平道,与一本叫作《太平经》的道教著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道教常见的内容,比如阴阳五行、长寿成仙、治病养生、谶纬神学、善恶报应等,《太平经》里自然应有尽有。但它之所以被张角选中并奉为神书,是因为书中还有代表平民阶层利益,反对统治阶级欺压百姓,主张自食其力,宣扬周穷救急的思想。太平道的得名,以及教义、口号、章程等,都是张角根据《太平经》创设的。
《太平经》里有一句话:“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虽然有很多星星,却比不上一个太阳的光亮;天地间虽然有无数生命,却比不上一位贤良的作为。张角的称号“大贤良师”,就是根据这句话得来的。
很明显,张角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救世主。
但群众从来不是好忽悠的,真正让群众相信张角,让太平道盛行起来的,不是《太平经》里诱人的教义和张角的口号,而是几场极其可怕的大瘟疫。
瘟疫是古代人们对一些烈性传染病的统称,古代医疗技术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既没有预防疫苗,也没有专治医院,瘟疫来到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人一旦被传染上瘟疫,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等死。所以发生瘟疫往往导致大面积人口的不正常死亡,许多地方成为人间鬼域,惨绝人寰。
据《后汉书》记载,张角生活的年代,大瘟疫频繁发生。这正是这位“救世主”广泛活动的时机,张角凭借自己在中医学方面的造诣,带领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以及大批弟子,走向灾情严重的地区,以中医加符水、咒语的方式,为穷苦人民“治病”。穷人看病自古就是个大问题,有人能提供免费医疗当然求之不得。在“治病”的同时,张角自然会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反对剥削、主张平等的观念。
张角给穷人“治病”没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奇就奇在,经他“治疗”之后,病人好了很多(病者颇愈)。
不但免费替穷人治病,而且医好了很多人,到这时候,即使张角不想当这个“救世主”,受苦受难的老百姓都不会答应。
翻身做主,改变命运,他们就全指望张角“大仙”了!
为了建立起自己心目中的太平世界,张角将推翻腐朽的东汉政权的行动提上了议事日程,做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起义策划。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今华东、华北、华中一带)的信徒,分为三十六部,称作“方”,各方任命了领导干部,以便管理。大方统领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
起义就是造反,是要掉脑袋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冒险,除非是没饭吃活不下去了才会铤而走险。所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少是有组织的,今天米脂的李自成没饭吃了就今天起义,明天定边的张献忠活不下去了就造反,一般没有什么协调,事先也不会到处跑来跑去搞串联。张角是牛人,他造反造出了风格,造出了水平,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在多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
后来元末的明教红巾军、清朝的洪秀全太平天国等,都可以算是张角的徒子徒孙。但他们发动起义的方法,比起老祖师张角那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第二步,确定起义时间。农民起义大多是被逼上绝路的,什么时候活不下去什么时候造反,因此几乎不可能提前确定时间。但牛人就是牛人,这一点张角照样开创了新纪元。
张角为起义找出了理论依据。他根据东汉流行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推定汉朝是火德,代汉而兴者应当是土德;土德是黄色,所以自称为“黄天”,让起义者全部头戴“黄巾”(也便于分辨敌我)。
为了进一步自圆其说,张角决定以一个全新的开始,完成这一轮朝代更替。由于天干以“甲”为首,地支以“子”为始,因此他选择了即将到来的甲子年甲子日。张角决定在这一天——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五日(农历),三十六方一起动手,打破旧世界,开创新时代。
第三步,提出起义口号。中国人历来讲究名正言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名头,就连造反也不例外。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明明是造反,还要喊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后来明朝的燕王朱棣为了夺取皇位,更堂而皇之地发明了“奉天靖难”的口号。
张角自认为正义的革命事业,就更需要一个口号了。他的想法是,东汉政权气数已近,新的黄天就要取代黑暗的汉朝,再加上起义时间,因此一个响当当的起义口号横空出世——“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个口号不但简洁明了、音韵铿锵,具有古典诗歌的美感,而且站在天人感应、五行相生相克的高度,在当时非常有号召力。
第四步,策反宦官内应。张角也许读过《孙子兵法》,知道间谍有巨大作用。他派手下的一个大头领马元义,策反了中常侍当中的封谞、徐奉等几个人作为内应。
中常侍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权势熏天,日后权倾朝野的兵马大元帅大将军何进,正是死在了这帮阉人手里。
这样的大人物,张角都能策反,在几千年的农民起义中,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
第五步,书写起义暗号。除了以上几步以外,张角的信徒还用石灰,在京城洛阳及州郡官府的大门或墙上书写“甲子”的暗号。
如果说前四步都很有必要、堪称完美的话,那么这一步则是画蛇添足的败笔。明明已经有口号约定起义时间了,为什么还要书写暗号?怕自己人不知道,就不怕官府看见?如果是张角下令这么做,那他实在有点自信过头,也太不把东汉政府放在眼里了。
张角的起义策划,是史上最高水平的造反,不仅有理论的依据,还有严密的组织,有既定的时间,有高水平的口号,有重量级的内应,最可怕的是有群众基础。
万事俱备,只待天机。剩下的时间,对张角来说就是等待,焦虑而又兴奋地等待。
期盼已久的公元184年,在张角的望眼欲穿中来得比以往时节似乎更晚一些。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如果说东汉王朝的灭亡是由于自身的腐败,一直在走下坡路,那么在这一年,张角给它助推了一把,东汉王朝自此失控,迅速坠向深渊,三十多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
当然,张角看不到故事的结束。他依旧在焦虑而又兴奋地等待着故事的开始。
但很快他就兴奋不下去了,只剩下焦虑。
随着起义时间(三月五日)的临近,张角的部下开始展开行动。长江一带的几万信徒,向信徒较为密集的邺城(今河北临漳)一带移动,准备集中起来干大事。
马元义也多次到京城洛阳活动,主要是与封谞和徐奉等几个内应联络,落实内应工作细节,准备到时候内外一起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朝代更替。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离三月五日越来越近。
如果没有意外,张角几乎要得手了。
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这一次的意外事件,是由一个叛徒引发的。
叛徒是张角的一个弟子唐周,他在二月的某一天(大约是下旬),向东汉政府告发了张角以及马元义的图谋。
东汉政府虽然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大,但得知大难临头之后,以兄弟阋于墙而御外侮的精神,果断采取了应急措施:
第一,立即抓捕马元义,并在京城洛阳车裂(五马分尸)示众,以震慑张角信徒。
第二,命令有关部门全力搜查洛阳附近的张角信徒,本着宁可错杀千人也不放走一个的原则,几天之内捕杀一千余人。
第三,严令冀州官吏,全力抓捕主犯张角及其家人。
一时间腥风血雨,黑云压城。
得知起义计划已暴露,张角与他的弟弟张宝、张梁及其他骨干成员紧急商讨对策,一致决定立即动手。张角派人星夜通知各方头领,提前发动起义。
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爆发了。
二月底的一天,张角号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带领各地信徒同时起义。起义军头戴黄巾,到处烧毁政府机关,杀戮地方官员。
由于黄巾起义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而政府来不及做好应对措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州郡城池失守,地方长官纷纷逃亡,短短十来天时间,已经导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
为对抗黄巾起义军,东汉政府迅速做了以下部署。
第一,晋封外戚何进(汉灵帝刘宏的大舅哥)为大将军,统率中央禁卫军——左右羽林五营士卒,驻扎京城洛阳周围,以确保京师安全。
第二,任命八关(函谷关等洛阳周围要地)都尉,加强守卫,构筑京师外围防线。
第三,下令各地修理军械,紧急备战,力求稳住局势。
第四,大赦天下犯人,尤其是遭党锢之祸牵连的清流派官僚,用来争取民心。
第五,擒贼先擒王,派遣北中郎将卢植领兵攻打张角。另外,由于颍川郡(今河南登封、宝丰、尉氏、郾城一带)离洛阳不远,派遣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率军首先攻打颍川郡的黄巾军,解除对京师的威胁。
第六,下令上起公卿下至平民,有钱的出钱,有马的出马,有力的出力,进行全国总动员。这一招太狠了,政府下令不论豪强地主,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要让张角起义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东汉政府虽然很腐朽,但朝中还是有人才的,他们提出的应对举措包含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可操作性很强。从军事上来说,首先巩固京城防务,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分兵出击,各个击破,前方将领又都是猛人名将。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应对有方,举措得当,几乎可以与张角的起义策划相媲美。
老子的哲学告诉我们:好事往往会变成坏事。正是这个近似完美的策略,最终断送了东汉江山。
问题出在第六个狠招。人民战争开展起来很容易,威力很巨大,效果很明显,但几千年以来统治者很少有人敢这么干,只因一个足以致命的弱点——难以善后。
需要的时候把群众发动起来不难,等到事情搞定再让他们各回各家继续种田,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经过残酷战争的流血洗礼,见识了政府的软弱无能,心中的欲望之花开得正艳,将不会再对政府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在政府的倡议下,为求自保的地方豪强纷纷组织或扩大地主武装,想要立功的有志青年纷纷参军效力,另有所图的人也纷纷展开行动。
一个天昏地暗、英雄辈出的乱世三国,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场人民战争的交战双方——东汉政府与黄巾军,都是输家,真正的赢家是趁势而起、尾大不掉的各地豪强。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十月,起义军领袖张角,带着功业未竟的巨大遗憾在广宗病逝,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有个不治之症,一旦信奉的“救世主”撒手归天,士气人心就要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黄巾起义正是这样,“救世主”张角一死,人心动摇,士气大挫,起义迅速失败(各地零星的战斗还在继续),徒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要评选对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代政局影响最大的人,答案不是曹操,更不是我们的主人公刘备,而是这位张角。他是真正打破旧世界、开创新时代的人,只可惜,这个新时代不是他梦寐以求的“黄天”,而是一个不世出的乱局。
东汉王朝作为另一个输家,输得更彻底,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终于名存实亡,奄奄一息,在仰人鼻息之中,苟延残喘。割据州郡、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各路豪杰,才刚刚登场。乱世,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当张角领导黄巾军大起义的时候,刘备认识到,自己等待了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漫长的等待中,几度春秋,这一年刘备已二十四岁。他从十七岁大学毕业,到二十四岁,已经怀才不遇了整整七年。
刘备的等待也不是漫无目的的。从他招揽结交的人才——以关羽和张飞这两位万人敌的勇将为代表——可以看出,他正是想走沙场建功这条路,以军功起家。
作为皇族,刘备即使对社会有诸多不满,内心深处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向于大汉朝廷。这注定了他不会像张角一样去造反,而是要维护和改良日薄西山的大汉帝国。
但一个草根平民,要想实现心中的抱负,首先要争取搏上位。
刘备等待的正是这样一个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搏上位的机会。
得知中央政府发出号召群众踊跃参军、为国出力的通知后,刘备不但决定自己要上战场,还要想办法号召更多的人跟他一起去。人多力量大,不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在打仗的时候。
无法统计当时到底有多少人跟着刘备从军,只能断定关羽、张飞、简雍等铁杆兄弟,跟着刘备迈出了这意义重大的一步。
刘备这几年的苦心经营,终究没有白费。
当刘备带领兄弟们和一群乡里子弟踏上征途的时候,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即便是带头大哥,刘备也和身后的兄弟们一样,看不见前方的道路,也不知道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作为有着皇族血脉的卖过草鞋,上过大学的特殊平民,他和他的这帮兄弟,究竟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能够确定的是,眼前的这条路,必然充满曲折充满艰险,这一去必然有一些兄弟回不了家乡,也许他自己也不能活着回来。
刘备再度回首远望家乡的方向,家门旁边的那棵大桑树依旧枝繁叶茂,像极了皇帝的车盖。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也许我们还会回来的。
兄弟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