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永乐皇帝朱棣传
  4. 第一章 帝室将星 少长习兵
设置

第一章 帝室将星 少长习兵(1 / 1)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巧合:大一统王朝第二代都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就会国祚绵延,解决不好轻则四分五裂,重则二世而亡:秦二世而亡,汉有诸吕之乱,晋有八王之乱,隋二世而亡,唐有玄武门之变,宋有烛影斧声,明有“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主角明成祖朱棣,本与帝位无缘,硬是靠打仗的本事,逆天改命,从侄儿建文帝手中抢回了皇位。

但是,朱棣的故事要从南京讲起。

大元国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公元1360年5月2日),应天府内(今南京)朱元璋迎来了第四个儿子——朱棣。不过,这个新生的男婴并不能缓解朱元璋的焦虑,因为作为“反元”义军领袖之一,朱元璋正面临人生最大的挑战。

朱元璋的挑战并非来自大元帝国。此时,曾经雄踞亚欧大陆东部的大元帝国已经分崩离析,到了灭亡的边缘。真正服从大元中央政府命令的只有绥远的孛罗帖木儿,西北的幽王、肃王,东北的辽王,以及云贵的梁王。一类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比如幽王、肃王;另一类王,有心有力,却地处一隅够不着,比如拥兵十万的梁王。

大元真正的顶梁柱是察罕帖木儿和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1)。他们的控制区域在今天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一带。不过,这些地盘虽然名义上还在大元控制之下,也乱成了一锅粥,地方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田丰(本为元将,后加入红巾军反元)等实力派才是实际上的主人。不久,察罕帖木儿被山东军阀田丰诱杀,他的死让大元丧失了统合力量的核心人物。此后,北方军阀更是不服大元中央政府的调遣,大元皇室内斗又导致扩廓帖木儿不受信任,大家各顾自己,已经呈现土崩瓦解的状态。既然大元已经分崩离析,那么朱元璋的挑战是来自哪里呢?

当时,最早举起“反元兴宋”大旗的刘福通是反元势力名义上的共主。但是,他此时只控制着以汴梁为核心的河南一带,和察罕帖木儿互有攻防,打得不可开交。其他据地自雄的还有:四川明玉珍、福建方国珍、两广邵宗愚等人。不过,他们在争夺天下的大棋局中终究都只是配角。真正挑战朱元璋的是占据长江流域的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张士诚。

在元末群雄中,真正有能力争夺天下的就是这三位农民起义领袖,他们控制了帝国财税重地——长江流域。三人中雄踞两淮、浙东的张士诚(2)喜欢两边讨好,伺机偷袭,气量、志向都不及另外两人,实际上是“自守之贼”,不具备夺取天下的主观愿望。因此,朱元璋最大的挑战来自长江上游的对手陈友谅。

陈友谅是个杀伐决断的狠角色。他原名陈九四,职业渔民,今湖北仙桃人,祖上姓谢,入赘陈家,遂改姓陈。他最早在倪文俊麾下效力,后来杀了倪文俊投靠徐寿辉。

说杀就杀,翻脸无情是他最大的特点。有两件事能说明他的狠:“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3)。“普胜”是赵普胜,他本是陈友谅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因战功被陈友谅猜忌,陈友谅借口接风,吃着羊、唱着歌,就把人给砍了;“寿辉”是徐寿辉,他本是陈友谅的老大,被陈友谅架空之后,求当傀儡而不可得,被陈友谅派人用锤子砸死。

凭借着心黑手狠,陈友谅逐渐控制湖南、湖北一带,把根据地设在武昌(今武汉)。至正二十年初(公元1360年),稳定了长江中游的陈友谅开始向朱元璋的根据地应天(今南京)发起大规模进攻,双方在江西展开了拉锯战。打到五月,陈友谅夺取了应天上游的屏障太平(今安徽芜湖),“尽有江西、湖广地”。朱元璋被压制到应天一带,局势危急。

同年闰五月,陈友谅率领大军沿长江东下,攻打应天。眼看大军兵临城下,朱元璋愁上眉梢。是战是和、是降是走?应天内朱元璋天天开会、日日研究,怕是没有时间顾及朱棣这个刚刚满月的小宝宝。但是,朱棣的降生无疑给朱元璋带来了幸运,让朱元璋在人生最大挑战面前平添了几分运气。

从实力上看,陈友谅似乎胜券在握:天时,陈友谅的“天完”政权(之所以叫这个怪名字,是因为“天完”刚好压了“大元”一头!古人也很幽默,脑洞清奇!)从未向大元屈服,而朱元璋则接受了大元吴王的封号,陈友谅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地利,陈友谅控制整个江西,占领了太平(今芜湖),逼近应天,又与张士诚夹击朱元璋,朱元璋处于被动挨打的处境;兵力,陈友谅军队数量远超朱元璋,其水军质量在当时首屈一指。

朱元璋陷入人生最大的危机。

正面作战几乎没有胜算的朱元璋选择了预设阵地、诈降诱敌,他选择的伏击地点是龙湾(今江苏南京城郊)。龙湾位于应天府北面,秦淮河汇入长江口的北岸,是一处适合登陆的浅滩。

从龙湾向南很近就有一座横跨秦淮河的木桥——江东桥——过了桥应天府就在眼前,负责驻守这里的康茂才。

龙湾的致命缺陷,就是地势低洼,周围被高山环绕,一旦不能抢占制高点,容易被围攻。而且康茂才虽然和陈友谅是老乡,却是徐寿辉的死党,熟归熟,你杀了我兄弟,一样不会放过你!

于是,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康茂才写诈降信把陈友谅引诱到龙湾,过江东桥从北面攻击应天。同时,朱元璋连夜把江东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多疑的陈友谅立即放弃渡过秦淮河的打算,向龙湾集结。这来回一折腾,陈友谅的军队没赶得及吃饭,却赶上了天降大雨,结果全军都成了落汤鸡,士气低落。

此时,朱元璋亲自坐镇卢龙山,居高临下,当他发现陈军集结在狭小地域内,施展不开时,立即挥动令旗。早已埋伏好的徐达、常遇春、杨璟、张德胜四路齐出,此时整个陈军指挥系统陷入崩溃,陈友谅被困在低洼地里,大部队施展不开,一片混乱,水师也大量搁浅。

最终,陈友谅抛弃部队,施展渔民的看家绝技——划船,才逃回自己的老窝武昌,朱元璋大获全胜,史称“龙湾之战”。

朱棣诞生在朱元璋的人生转折点之时。因此,他对朱元璋来说自然很重要。由于有了朱元璋这样一个一路混到皇帝的爹,朱棣或多或少遗传了他的军事才华。在日后的一系列战争中都可以在朱棣身上看到朱元璋的影子。

但是,朱棣这个时候还想不到这些,作为一个婴儿,他只能待在母亲的怀里。可是,朱棣的母亲是谁却成了问题。

皇帝的妈是谁竟然成为一个问题,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真的。

按照《明史·成祖本纪》中的记载,朱棣“母孝慈高皇后”(4),即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是问题偏偏也出在同一本《明史》当中。

因为,这本书中还记载了另一件事: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的孙贵妃病死,史称“帝以妃无子,命周王行慈母服三年”(5)。意思是说,朱元璋派朱为孙贵妃守三年之丧。周王朱之所以有资格来服这个丧,是因为他是孙贵妃的孩子——“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 。周王朱又被《明史》明确记载为朱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因为这个缘故,他成为建文帝削藩的头号目标,也就是说燕王的妈是孙贵妃。

在正史记载中,这位孙贵妃早年父母双亡,跟着二哥孙蕃一起流浪到扬州,然后给当地起义军元帅马世熊当了干女儿,十八岁嫁给朱元璋。十四年后,孙氏去世,被封为贵妃,位置在其他妃嫔之上。

问题来了:为什么正史会说朱棣的母亲是马皇后呢?答案很简单,朱棣得位之后改了史书!这种事历史上常见,唐太宗、宋太宗都干过,朱棣这样干也属于人之常情,更何况他这么干既有事实依据也有现实意义。先说事实依据,朱棣生母孙贵妃死的时候他14岁左右,还没有成年,按照当时的礼法,朱棣由朱元璋正妻马皇后抚养长大完全是合情合理。马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死的时候所有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很怀念她,甚至为她创作了歌曲:“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6)她对下人都好成这样,对自己养的孩子好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朱棣叫她妈应该叫得心情很愉快。所以,朱棣称马皇后为母亲并不是完全胡说,有一部分是事实。

再说现实需要。把生母改成马皇后,朱棣就成为朱元璋的嫡子,他的夺位才有合法性!这涉及中国宗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就是正妻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有嫡长子,他就拥有无可争议的继承权;没有嫡长子,皇后的其他孩子也是嫡子,可以继承。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可以立庶子。所以宗法制度中有这一个说法:“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7)如此一来,朱棣找马皇后当妈的动机就很清楚了——简单说,就是抬高自己的身份,强调自己夺位的合法性。

既然朱棣要改,为什么不改得彻底一点,为什么会露出马脚呢?这就涉及技术问题。

有许多人认为统治者可以随意改历史书,这是严重的误解。改官修史书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官修正史,更何况《明史》这部官修史书是在清朝编写的,清朝没有理由为明成祖朱棣去改,于是矛盾之处就在史书中留存下来。由此可见,篡改史书往往会弄巧成拙,露出破绽。

当然,对朱棣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马皇后的母爱和关怀,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

首先,朱棣本人长得很帅,史称:“貌奇伟,美髭髯”(8)。任何时代帅哥都是讨人喜欢的。

其次,朱棣性格也不错,作为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他“智勇有大略”,作为马皇后的儿子,他“能推诚任人”。 这些优点,都让他在朱元璋的儿子们中显得特别突出。

最后,朱棣生的特别是时候。自他出生以后,朱元璋事业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大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朱元璋在龙湾之战大破陈友谅,渡过最大危机;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陈友谅兵败身亡,第二年攻取武昌,消灭陈氏的残余势力;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灭张士诚。这个自出生以来就一直保佑自己打胜仗的灵儿,自然会得到父亲的另眼相看。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改应天府为南京,改年号“洪武”,改国号“大明”。朱元璋的志向远不止如此,北伐幽燕,统一天下才是他的人生目标。于是,在朱元璋亲自主持之下,北伐开始了,指挥这次北伐的正是大明双壁:徐达、常遇春。

徐达、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的“帝国双壁”。

徐达,字天德,是朱元璋幼时的玩伴,二十二岁就跟随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与朱元璋有过命的交情。在跟随朱元璋扫荡四方的过程中,徐达骑战、步战、水战、攻城样样精通,才华尽显,成为一代战神。

常遇春,字伯仁,投奔朱元璋的时间比徐达晚,但是年龄比徐达大两岁。此人武力过人,常为先锋,所向无敌,号称率十万大军横行天下,军中呼为“常十万”。但常遇春有些残忍好杀,曾多次杀俘虏,和宽仁的徐达相比,他略微欠一个档次。

此时,已经平定了江南徐达、常遇春碰到了中国军事史上最大军事难题——北伐!

三国时代的孙权、诸葛亮,结果孙权在合肥被“张辽止啼”打出了心理阴影;诸葛亮在五丈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两晋时代,有祖逖、殷浩、桓温、刘裕主持了多次北伐,最成功的是刘裕,也只打到了黄河流域,没有渡过黄河,恢复河北,就急着回家篡晋。

六朝时期,陈庆之北伐,一度杀入北魏首都洛阳,时人称为“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可惜昙花一现,最终全军覆没。

北宋太宗赵光义两次主持北伐燕云十六州,结果被大辽名将耶律休哥从骑马打成骑驴,可谓一败涂地。南宋岳飞北伐最终打到开封城外的朱仙镇,连战连捷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于风波亭。其后,南宋多次北伐更是雷声大、雨点小。

现在北伐的重任轮到徐达、常遇春身上,他们有三个前人没有的有利条件。

第一个有利条件是在经济上,南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第二个有利条件是在政治上,新兴的大明王朝有着稳定的政治体系。

第三个有利条件在战略上,朱元璋和他麾下的文武大臣研究出的北伐方案,让这场战争进行得有条不紊。北伐开始之前,朱元璋曾经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北伐作战计划。会上,常遇春首先发言,他认为:“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直捣元都。”(9)说白了,别玩虚的,黑虎掏心,直驱元都,不愧是“常十万”。常遇春的方案被朱元璋否决了,因为他认为:“悬师深入,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非我利也。” 说白了,打仗不是黑社会斗殴,还是要考虑管饭的后勤问题,长驱直入不如步步为营。

由此看来,朱元璋的水平明显比“常十万”高出一头。

最终按照这个构想,明军确定了基本的战略方针:先取山东、河南,控制潼关防范关中,而后渡河北上,攻取元大都。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初一,徐达、常遇春统领二十五万大军,经淮河北上,开始北伐。十二月,明军按照计划攻入山东。

北伐首战,徐达、常遇春选择了王宣、王信父子镇守的沂州。这两人原本是察罕帖木儿麾下将领,察罕帖木儿被杀后,两人继续盘踞沂州。面对明军,这父子二人首鼠两端,结果被徐达识破,水攻沂州,王宣被迫投降,北伐首战告捷。

之后,徐达继续攻击山东行省重镇益都路。益都路守将普颜不花,拜别老母后出城与明军死战,结果兵败被杀。两仗之后,山东元军主力被击溃,济南、东平等重镇守军全部不战而逃。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四月,山东平定,徐达、常遇春统领的明军主力没有急于渡河北上攻击元大都,而是转兵西进,攻入河南,兵锋直指宋朝故都汴梁。另一面,为了配合主力,邓愈统领明军由湖北襄阳出发,攻入南阳。

元朝汴梁守将李克彝眼见明军势大,不敢再战,弃城而逃。徐达不战而夺取汴梁,继续率军西进,攻克虎牢关,直指洛阳城。

河南元军主将脱因帖木儿集结五万人马,列阵洛水以北,决心在此与徐达决战。此战,明军先锋常遇春“单骑执弓矢冲入其阵”(10),被二十多个蒙古骑兵拿长矛围攻,常遇春毫无惧色,“发一矢,毙其前锋,大呼杀入” 。徐达指挥明军全线发起进攻。脱因帖木儿抵挡不住,元军在河南境内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全线溃散,脱因帖木儿逃往陕州。

五月,明军转战河南、夺取潼关,朱元璋亲临汴梁前线慰问全军,明军士气大振。

此时,元朝内部依然没有停止争权夺利,实力最强的扩廓帖木儿不受信任,自己盘踞太原一带不愿接受元顺帝朝廷的调遣,元大都北京防御力量空虚。

明军决定暂时利用潼关天险对陕西军阀李思齐、张良弼采取守势,集中主力渡过黄河北上,攻击元大都北京。

七月,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精锐北渡黄河,一路所向披靡,元大都一片惊恐。

闰七月,明军主力直扑北京门户通州。元顺帝麾下五十八位国公级的高级官员统领大元禁卫军万余精锐骑兵入驻通州,试图与明军决战,但元军组织混乱,不堪一击,结果全军覆没。

得到消息,元顺帝带着老婆孩子,卷铺盖跑到上都开平去了,徐达占领元大都,元朝统治宣告结束。盘踞太原的扩廓帖木儿虽然给徐达制造了一些麻烦,但大势已去,独木难支。不久,徐达攻取太原,平定山西,扩廓帖木儿向北逃走。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成为明朝经略北方边防的重要军事基地。徐达作为大明战神长时间戍守此地。时至今日,他为山海关题写“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仍然屹立在神州大地的心脏,永佑中华大地。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六月,常遇春、李文忠攻克元上都开平,犁庭扫穴,彻底让黄金家族回归成游牧民族,大元也就变成了北元。唯一的缺憾是一代猛将常遇春回师途中暴病而亡,年仅四十岁。

此时的朱棣还处在上小学的年纪,在朱元璋的身边亲眼见证了徐达、常遇春的风采,想必会心生崇拜吧!他的父亲也给他准备一个好的去处——北平府。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10岁的朱棣和其他八个兄弟一起被朱元璋分封为藩王,他的封号是燕王,封地为北平府。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简称“封建”。

“封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通过分封亲族,不但便于家族统治,而且每个家族成员也可以通过分封获得直接的好处,还能达到建立网状管理结构的目的,时至今日在某些家族企业中还可以看到这种制度的影子。

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很快也就显现出来了,一是各管各的,时间长了自然就分散了管理权力;二是土地是有限的,子孙数量是无限的,中央政府势必越分越弱。这两个问题都容易导致分裂。

历史上有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孔子的办法,通过“礼”规范各个级别的行为,保障行为规范,试图用思想教育的软办法维护这个制度;二是秦始皇的办法,通过“法”强调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彻底摧毁这个制度。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很极端,前者太理想,后者太粗暴,所以大多数大一统的王朝选择两者之间的“中庸之道”。

面对分封问题,大一统王朝的态度基本是三个:(一)完全不搞分封,如秦朝(灭亡得很快);(二)实封,如汉朝、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三)虚封,如隋朝、唐朝和宋朝。所谓“实封”就是封王有实际权力,拥有领地和军队;所谓“虚封”就是只有王的头衔,没有实际领地和军队。

“实封”的王朝大都遭殃:刘邦当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平定异姓王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同姓王又发动“七国之乱”,几个月内,刘姓诸侯王和中央政府大打出手;直到汉武帝发布推恩令才基本解决这个问题。此后,汉王朝的诸侯王基本被限定在一个县级干部水平,终于不闹腾了。

晋王朝也倒了霉:晋惠帝时期爆发 “八王之乱”,这次倒霉的不只是王室,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伴随而来的大分裂时代是中华民族的至暗时刻。

经历了两次折腾之后,隋唐、两宋都没有再搞“实封”,而是进行“虚封”。直到忽必烈的大元王朝,“实封”才又出现。但元朝的“实封”不是中原传统,而是蒙古规矩,因为大元本就是蒙古帝国分出来的一部分。这些王的存在除了导致大元内部不稳和自相残杀,也没什么实际作用。

严格来说,经历了几千年历史洗礼,分封的弊端已经很明显了。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还要搞分封呢?可能朱元璋希望通过安排好自己的儿孙,让自己的家业得以一代代地传下去,即使出了问题,肉也烂在锅里,没有便宜外人。

决定分封后,朱元璋可谓“苦心孤诣”:为了防范藩王造反,他把藩王的封地限定在相对狭小的区域,不再像西周和西汉那样“连州并郡”;同时为了防止皇帝被权臣架空,他又给了藩王接受天子诏书进京“奉天靖难”的权力。这种自相矛盾的制度设计实际上纯属“屠龙之技”,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为方便大家了解朱元璋儿孙的分封情况,我们做了一张简单的表。

朱元璋诸子封王一览表

资料来源:《明史·诸王列传》

当然,朱棣当时只有10岁,即使受封也没有能力前往北平府就藩,更担当不了守卫边疆的重任,为大明戍边北疆还是要靠徐达。

明朝初年,北方边防的对象是元朝残余势力组成的北元小朝廷,这个小朝廷的核心人物是扩廓帖木儿,也叫王保保,就是金庸大侠《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

徐达的主要对手就是扩廓帖木儿。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两人在兰州城下再次对决,这次徐达采取了缓进急战的打法,让扩廓帖木儿输得底掉。史书记载这一战,仅仅被徐达生擒活捉的就有“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11),元军全军覆没。据说扩廓帖木儿一个人带着老婆、孩子抱着一根木头逃过黄河,他的妹妹大概也是这次被活捉的。

扩廓帖木儿是一个值得朱元璋尊重的对手,朱元璋甚至称赞他道:“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12)后来,朱元璋还专门把被俘虏的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册封为秦王妃,所以,“赵敏”最终没有和无忌哥哥在一起,而是在秦王死后为他殉葬。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决定再次对北元集团发动进攻。这一仗,朱元璋和徐达犯了一个错误:分兵扫荡。徐达率中路军从北平府出发北伐,李文忠率东路军进攻辽东,冯胜率西路军出河套;每一路兵力都是5万人,平均分配,这就把自己的兵力优势白白浪费掉了!

由于低估了草原民族的恢复能力,这一仗出了问题。起初,徐达和常遇春内弟蓝玉一起,在土刺河一带击败了扩廓帖木儿的小股部队,但只是击溃战,没有多少斩获。扩廓帖木儿利用了明军的轻敌,主动后撤,将明军引向自己的预设战场。徐达隐约感觉有些不妙,越接近蒙古人的圣地哈拉和林(13),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果然,扩廓帖木儿的反击开始了。由于师老兵疲,徐达败了,史称:“达战不利,死者数万人。”(14)这次徐达统率的五万人死者数万,算得上是一场惨败了。能够打败徐达,扩廓帖木儿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代名将。这一仗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自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开始,明军改变了战略,把这次犁庭扫穴式的进攻扫荡战法改为修筑长城,依靠九边重地积极防御,史称“自是明兵希出塞矣”。(15)当然,这只是在扩廓帖木儿还活着的时候,更是在朱棣还没有长大的时候。

大明战神徐达吃了败仗,走下神坛,回到南京。朱元璋并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反而为了宽慰开国功臣的心,主动联姻,让朱棣娶徐达的长女为妻。就这样,少年朱棣心中的偶像徐达变成了自己的岳父。

朱元璋是十分喜欢朱棣的。在封地的选择上,朱棣被封在了元大都故地北平府,他的府邸就是原来大元的皇宫,朱元璋甚至为此专门下诏解释,并严令各王不得以此为例扩建自己的宫殿。朱元璋准备把朱棣培养成将军、战神,战神徐达就是朱棣未来的模板。将来太子朱标接自己的班,朱棣接徐达的班,这样朱元璋才能放心。那么,让徐达成为朱棣的老丈人,无疑就是这种培养的最好方式。

朱元璋很关心儿子们的婚事,而且还很善于给儿子们找媳妇。比如太子朱标,比较柔弱,朱元璋就给他找了开平王常遇春家的姑娘,来给他增加点霸气;而朱棣性子比较野,朱元璋就给他配了徐达家温柔善良的徐王妃来调他性子。

所谓阴阳调和,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这种联姻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亲密无间的徐达、常遇春开始由于这两场婚姻逐渐形成了自己不同的阵营,即朱棣阵营和朱标阵营,在日后这两个阵营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变故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重要的事情还是办成朱棣的婚事。一生几乎不怎么求人的朱元璋,主动向老兄弟徐达求亲。他说得非常客气:“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16)这话意思就是,咱哥俩从小和泥巴的交情,现在富贵了,结个儿女亲家,好不?面对皇帝的提亲,徐达当然说好。于是,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16岁的朱棣与15岁的徐氏正式结为夫妇。徐达长女徐氏,是个有名的才女,史称“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诸生是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办学校学员的士人,徐王妃得到这个称号可见其学问不错,是一个知识女性。

从历史时间来看,这两个相差不到一岁的孩子应该长时间生活在应天府内。两人彼此认识或者见过面的概率很大,应该说两人自己对于这场包办婚姻大概是认可的,甚至彼此可能还有几分爱慕之意。

因为从婚后生活来看,这对小夫妻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两人的第一个儿子朱高炽诞生,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诞生,真正的“三年抱俩”。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第三个儿子朱高燧出生。

徐王妃不仅会生儿子,更会伺候婆婆,史称“高皇后深爱之”(17)。她和马皇后两人都属于传统女性的典范,相处得好应该在意料之中。古往今来,婆媳关系处理好了,这婚姻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20岁的朱棣正式在北平府就藩燕王,开府建牙,起居八座的日子来到了。这时,扩廓帖木儿已死,大明经历多年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消除北方边患,朱元璋决定复仇。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统率大军来到北平。这次大明选定的攻击对象是乃儿不花。

这个时候,原本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已经整体退化回了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水平,不管从组织形式还是规模上,再也不能重现祖先的辉煌。乃儿不花是扩廓帖木儿的继承者,北元小朝廷的太尉,经常率领北元军队袭扰大明北疆。这哥们在将星璀璨的元末明初只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他是朱棣进行战争学习的实践对象。

这次朱元璋、徐达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集结大明精锐,采用了杀鸡用牛刀的打法:不仅战神徐达亲自统兵出征,开国名将中的汤和、擅长奔袭的猛将傅友德、世镇云南的沐英全部出场。这对乃儿不花基本是降维打击,胜败完全没悬念。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会战和大战,明军实践了“发现即摧毁”的作战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一直打到胪朐河,最后胜利班师。

这次北征是21岁的朱棣第一次亲历战争,也是徐达最后一次统兵出征,这一仗也是两人之间唯一的合作。朱棣从徐达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此后的三年间,徐达一直在北平镇守,和女婿朱棣一起保卫大明帝国的北疆,这让朱棣的军事能力突飞猛进,徐达对朱棣的影响,日后我们都将看到。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达身患背疽,朱元璋将他召回南京,与朱棣翁婿话别,第二年春天徐达在南京病故。有野史称徐达死于朱元璋御赐的蒸鹅,这大概率是臆想。朱元璋确实毛病不少,但是有一点,他的性格光明磊落。不屑于搞这种伎俩。徐达一生谨慎,对朱元璋从无违令违法之事。朱元璋称赞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18)又怎么会杀他呢?

继徐达之后,冯胜、蓝玉先后统领北平军事,率军进攻北元。其中,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北元彻底灭亡,残部逐渐演变成鞑靼、瓦剌等部落。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的地位开始上升。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朱棣任宗人府右宗正,成为宗室领袖之一,后来随着太子、秦王、晋王的去世,他又自然成为宗室里面地位最高的藩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30岁的朱棣生平第一次担纲统帅,率领大军讨伐乃儿不花。傅友德这样的开国宿将也都要接受朱棣节制指挥。可是,他可以担得起大明北部的边防重任吗?

(1) 扩廓铁木尔,蒙古语。“青铁”之意,汉名王保保,大元名将,徐达的强敌,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

(2) 张士诚,以驾船运盐为业,后不堪权贵凌辱,率众起义,据高邮,占苏州,称吴王。后为朱元璋所俘,自缢而死。

(3) 《明史纪事本末》

(4) 《明史·成祖本纪》

(5) 《明史·成祖本纪》

(6) 《明史·后妃列传》

(7) 《春秋公羊传》

(8) 《明史·成祖本纪》

(9) 《明史纪事本末》

(10) 《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11) 《明史·徐达传》

(12) 《明史·扩廓帖木儿传》

(13)孛儿只斤·铁木真在这里获得了“成吉思汗”的称号,黄金家族的历代蒙古大汗必须在这里诞生,才具有合法性。

(14) 《明史·徐达传》

(15) 《明史·扩廓帖木儿传》

(16) 《明史·后妃列传》

(17) 《明史·后妃列传》

(18) 《明史·徐达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