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走了一层又一层,堆在楼梯上的尸体越来越多,我尽可能忽视它们,路过一片又一片寂静深邃的黑暗,闻着空气中发酵的臭味。
渐渐地,我感觉自己的情绪正在被击垮,身前身后身旁似乎都有一两个腐烂的尸躯自己苏醒了过来,在黑暗挣扎起身,然后静静地看着我.......
这样的感觉持续了不久就得到了印证。
大概下了十层,刚要继续走,身后上一层黑暗空间中忽然传来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哒哒哒哒的好像高跟鞋在走动,越来越近。
我吓得直接屏住了呼吸,立即站住倾听,视线一直往前看,一具具被饿死的尸体如小山把楼梯堵的严严实实。
所幸,那脚步声只是响了一会儿就没再继续,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耳朵里又只听见自己的心跳。
“声音没了吧......”我长舒一口气,自己告诫自己道:“这些东西还是有可能会自己行动。”
见没了声,我才敢继续在黑暗中下楼。
谁知我前脚刚下,高跟鞋踏的一声走动声响就在我身后响起,距离近在咫尺,不超过两三米。
原本放松的神情瞬间绷紧,手上的幽光再一次左右摇摆,我怕它熄灭,下意识捂上,双腿不听使唤直哆嗦。
我知道身后有东西,但不敢回头,一是怕看到一张“美丽”的尊容会使我癫狂,二是我对鬼神已是心存敬畏,人们常说某些鬼怪喜欢捉弄人吓唬人,伪装成另一个人的脚步紧紧跟着目标,一旦回头,不仅会使它们得逞,自己也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而被鬼跟,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搭理它,继续走自己的路。
说不定过一会儿,声音就没了。
可想法是好的,真要实践起来真是难上加难。
首先我不知道跟在我身后的家伙有没有理智,毕竟从我来到三十八里屯来,见到的鬼怪都是毫无理,饿念上脑,见人就咬到骨渣子不剩的家伙。
再者,亲临一幕幕恐怖的事情,我的身体早就吓得颤抖不止了,不带缓冲地强装镇定肯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我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既然待着不动有危险,回头更危险,那还不如不管它接着下楼。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深呼一口气,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慌张后继续往下走去。
身后的脚步声还在极其规律地跟在身后,它会在我每踏出去一步的时候响一声,俨然成了我脚步的回应。
我并不孤单,有个透明“人”陪着……
又连续下了五层,我渐渐的不再害怕这声音了,步子越迈越快,丝毫不在意前面的腐尸尸堆。
脚步声也变得急促,踏踏踏踏的回荡。
之后,当我下到最后一层楼梯到底时,脚步声戛然而止。
终于停了……
还好没事……
我深呼吸一口,一看手上的烛光安稳了下来,心里踏实了很多,想着既然自己来到一层,首要的事情就是找到杰哥彬哥他们,并告诉他们说古塔里有大量潜在的危险,得赶紧想办法。
我既然下楼的时候没见到他们的踪迹,他们现在只有可能是在一层了。
迎头向黑暗中走去,我根据记忆当中的位置摸索着前行。
然而事与愿相违,我先是摸索了左手边的墙壁,并没找到一层那个隐蔽的门。
于是就干脆直接在整个的大空间四个方向摸索了起来,前前后后足足摸索了一圈,依旧没有任何发现。
“没有吗?不对啊,我记得明明在这里的啊?”这极不寻常的现象,属实让我有点慌乱了。
“莫非.....”
我脑海中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既然原本该出现门的位置什么都没有,那它会不会是一种我认知上的误区,这种误区的作用下,我虽然看似是来到一层,实际上,这里根本不是古塔真正的一层?
这么想着,我举着手上的蜡烛,往大空间的中央部分摸索着前进。
这么一走,果然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眼前所见之景,无论是身前还是脚下,与我先前与大家待的真正的一层相差甚远。
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我还记得在真正一层的正中央区域里,有一具标志性的腐尸,在这一层中央空间却没有,替代它的反而是一具地藏王的泥塑像,泥塑像周边到处都是倒下的残蜡。
而且这具泥塑像几乎半个人的大小,乍一看和腐尸真的很像,但靠近来看,还是能看出差别的,腐尸浑身干枯,皮肤是褐色的,这具泥塑则呈现诡异的青蓝色,上面还有不少裂纹。
等等……这塑像,和之前的……我好像刚刚还见过,怎么会那么像。
不,不是,见过的没有这个大。
然而忽然的发现让我有些小吃惊,眼前的泥塑像,似乎真的与我之前在黑暗中见过的很像,连损坏的部位都一样,只是大小不对劲。
仔细一看,这具泥塑旁边摆放着香炉,香炉里有一根镶嵌的蜡烛.....
这......
我有点儿懵了,想起上次见到的石塑,难道是我转了一大圈儿,又回来了?
不可能,我明明下了这么多层,怎么会回到原点?
再看看四周,周遭的黑暗带来的压迫感十足。我百分之百确定,这是个新的地方,并非是之前来过。
“应该是这个石像本身的问题,它在忽悠我而已。”
为了验证我究竟在何方,保险起见,我毫不犹豫地点燃了香炉里的蜡烛。
出乎意料,香炉里的烛光比我手上的要亮堂不少,简直不是一个程度。在这么些个黑暗中一照几乎就是个小白炽灯泡,眼睛猛地还有点不太适应,身边原本黑暗的事物一下子清楚了。
“这么亮的吗?这莫非是大功率版本蜡烛?”我疑惑地看着烛光照射下的石塑,总感觉这些光有点儿不真实,不像是正常蜡烛能发出来的。
“哎,算了,能看见就行了,管它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