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力挽狂澜,扶明拓土
  4. 第63章 尽歼三将
设置

第63章 尽歼三将(1 / 1)


随着明军一轮又一轮的炮弹密集地落进了田进学所率领的军队当中,伴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声、惨叫声,清军的死伤已经算得上是极为惨重了。

而田进学也在试图阻止本方军队溃散的过程中被一枚炮弹击中,直接歪歪斜斜的掉下马去了……周遭的清军见自己的主将就这么被炸死了,瞬间失去了主心骨,整支军队陷入到彻底混乱当中……

而此时的王老七见下方清军已陷入到混乱之中,赶紧命令号手吹响冲锋号,顿时全军开始发起冲锋,正好此时,山中也起了浓雾,迷雾之中,无数的明军旗幡若隐若现。这剩下的两千多名清军本就已经被这一发又一发的火炮给炸的吓破了胆,如今见铺天盖地的全是明军旗幡,还以为陷入到不知哪里来的明军主力的包围之中,赶紧都举手投降。

说来也是,有几个小兵小卒的会在明知绝境的局面还能坚守气节,做一些无谓的挣扎呢。

不过,如果他们当中有人经历过磨盘山战役的话,兴许会对这种唬人的战术有一点免疫力。但想来应该是没有,毕竟真正完全经历过磨盘山战役的清军的三万前军,应该都被剿灭在磨盘山上了吧。

这王老七冲到山下之后,见这一波战斗竟然俘虏了两千多人,大喜过望,因为连同几个时辰前俘虏的近千人,这一战光俘虏就有三千多人。

如今的众将的思想已经被满文烈的理念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赵二狗、王老七、赵战等核心圈层、核心力量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对待俘虏这个事情上,以前他们片面地认为俘虏都是懦夫,可以随意鞭打、虐待甚至杀死他们,但是在满文烈的影响之下,他们现在和满文烈一样,高度重视俘虏的衣食住行问题。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做好俘虏工作、解决好俘虏的衣食住行各项问题,才能最大程度的感化他们,让他们迷途知返,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这样才能有效的扩充本就不多的明军军队数量,毕竟人才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

话说这王老七大手一挥,喊来荀方,说道:“这些人就全交给荀方老弟了,你的教育队又要大显身手了,哈哈,对了,如果你教育队缺人的话,随便从我们这些人里抽调哈,只要你们教育队看中的,认为是优秀的人才,一律优先供给你们。我只有一个要求哈,那就是尽快还给我一群能征善战的自己人,嘿嘿嘿。”

荀方见扔给自己这么一个大活儿,虽然知道不好接,但是这军命难违,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随后便翻起满文烈为辅导他时所写的一些劝降、宣传技巧。

满文烈的劝降技巧其实没有什么玄妙的,就是老三样,首先让人认识到他之前跟的人是错误的,然后现在你面前的人是值得追随的,最后就是你们的前景是光明的,依靠着老三样,可以说一直无往而不利,其他的都是话术上的细微区别了。

只见荀方认真的看了一会这劝降金句小册子之后、带着自己的教育队就扎进了那三千多降兵当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去了……

这荀方一进来便说道:“兄弟们,我知道大家都是关宁铁骑出身,一个个都可以说是身负荣光,但荣光是谁给你们带来的呢,你们以为是吴三桂吗?这就大错特错了,是大明朝廷!!!你们现在才当了几年清兵?你们之前的那几十年难道不是大明子民吗?你们不应该为大明鞠躬尽瘁吗?难道你们要对同宗同族的汉民挥起手中的屠刀吗?我想你们不会!!你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优秀的华夏男儿,岂能郁郁久居满人之下?兄弟们,现在就是你们重回大明的绝佳时刻,希望你们能认真的考虑一下你们的未来!!!”

荀方说完后,只见清军里开始了叽叽喳喳的讨论,这其中,第一批被俘的九百多人发挥到了关键作用,只见他们和第二批被俘的的两千多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尤其是讲到王老七为首的这批明军他们的行事风格与待人接物的特点时,他们着重进行了还原。这就使王老七他们重视下属、军中更有人情味的特点被深度描绘了出来。再加上这里的俘虏刚刚都见识到了王老七地雷以及投炮车的威力,再讨论过后,他们慢慢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跟随王老七,他们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今后的日子可能更有盼头。

就这样,这三千多降兵就这样快速的融入到了王老七军队当中,荀方的教育队又立了一记大功。

荀方领着他的一群“成果们”浩浩荡荡的来找王老七,这王老七被这突然出现的大军还给吓了一大跳。在得知他们已经心悦诚服的归顺大明后,王老七激动的几乎要跳了起来,不断地赞赏荀方教育有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福将。

王老七也不含糊,直接就把这三千多人编入到了他的队伍当中,也不忌讳什么初来乍到不放心啥的,这群降兵一看自己一来到这里就得到了重用,毫无区别对待,顿时感到了浓浓的体贴和关怀。纷纷上前献言献策、汇报军情,在得知清军还有一支右路军还在此地之时,在场的众降兵又都纷纷说道自己与右路军的谁谁谁是好兄弟能劝说他放弃抵抗、或是说自己和谁谁谁是同乡,能策反他来一起加入明军。反正就是各种真心实意的献计献策。王老七一看这敢情好呀,如果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右路军,那简直太好不过了,于是说道:“既然你们这么有办法,认识那么多的人,我也在这里和大家承诺,凡是带回一个新兵来的奖白银五两,带回三个以上的奖白银二十两,如果能带回十人、五十人的直接提拔为小旗官、总旗官!”

在这物质与官职的双重鼓励下,在场的官兵们纷纷跃跃欲试,王老七见大家眼神真诚,索性把他们全撒了出去,让他们自由发挥去了。

盛杰担忧的说道:“这把他们几千人都撒出去,万一他们合兵一处,那我们可就麻烦了,而且这些人现在他们这些人已经探得我们的虚实,要不要做些防备呀……”

王老七回答道:“主帅一直教导我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看荀方劝导的成果显而易见,不必多虑了,大胆让他们去做吧,况且,就算真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有七峰山做后盾,给他们一万人都未必过得了鹰嘴山,更何况这种山我们有七座,你就放心吧,兄弟。”

盛杰见王老七如此肯定,也就不再坚持,自去忙自己的事了。

这群降兵派出去一夜后,王老七早晨起来一看,我去,这一下子怎么又多了两千多人,原来,这帮降兵的确是给力的很,他们三五人一组,偷偷在夜晚潜入了右路军的营地,进入营地之后,他们纷纷去各个营帐里去寻找自己认识的老乡,找到之后便将他们的一系列优待说给这些人听,然后煽动他们跟随自己一起去投奔王老七所统帅的明军,军队里嘛,老乡自然是要更亲近一些,何况王老七哪里还有很多优渥的条件,自然对右路军的大部分士兵们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话说,这不,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把清军的几乎整个右路军都给搬空了…

话说,这清军右路军统领范齐韩一早醒来巡视营防时发现自己营地空空如也……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营地,赶紧喊来营房巡视的校尉骂道:“我的人都去哪了!!!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这校尉也是一脸懵逼,昨晚他睡得沉,今早醒来也是刚刚发现自己手下的人几乎都不见了,他也正纳闷呢,这又被范齐韩给怒骂一顿,他也只能赶紧应承着说:“想来是不是其他人把队伍拉出去训练或者干啥去了……小的这就派人去找,请大人息怒,息怒……”范齐韩大骂道:“那还不赶紧去找!!!在这里磨叽什么!!限你一个时辰,把人给我找回来,否则你看我砍不砍了你!!!”

这营防校尉被这一阵臭骂后,也是恼火,但迫于范齐韩的淫威,只好集合了大营内剩下的大约几百人,通知他们和自己一起出去寻找,可还没跑出大营几步,这些人当中就有人诉苦道:“我们这将军一点不知道体恤我们,昨晚我老乡都来找我,要我投明那一边说我都没答应,没想到这大清早的就臭骂我们,还让我们这么早出来干活,惹急了老子,他娘的我直接就反了,管他什么将军不将军的。”

这校尉一听,赶紧过来问道:“你说什么?昨晚有人来劝降??我怎么不知道??”

只见那说话的小卒自知说多了话,赶紧不再言语,无奈校尉苦苦相逼,他只好说道:“都是些老乡,左路军还有中路军的人,他们说另外两路都全军覆没了,让我们别做无谓抵抗了,赶紧投降他们得了,我一开始也被说的挺心动,后来又觉得他们的话未必全部可信,所以就没跑,现在看来,还不如当时投了,这里的官僚气实在太重,当官的也太不把我们当人了,我们这大头兵当得实在是太憋屈了,我想换个地方了。”说完,大家纷纷附和着喊道:“校尉您就带我们一起投了吧!”这校尉刚才本来就被一阵威胁着郁闷的难受,如今心一横,说道:“走,我们去投明,反正我们也是汉人,不算难堪,弟兄们,跟我走!!”说罢带着数百人上山去找王老七去了……

王老七此时就在山头密林里看着营地内发生的事情,当他看到大营内又出去了几百人,此时的营地里只有百余人的时候,他认为时机已到,大手一挥,一时间,埋伏在敌人营地周围的五百精兵突然杀进清军营地内,遇清兵就砍,这清兵本来人数就少,这突袭又来的太过于突然,结果就是,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营地内百来个清兵就被屠戮殆尽,而王老七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这五百人消灭掉营地里的护卫之后,将范齐韩团团围住,此时的他已是四面楚歌,但他心里还在幻想自己的两个义兄弟田进学、廖进忠会替兵来救他。

就在这时,王老七带着数千人来到了这里,对着范齐韩喊道:“范将军!!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了,投降吧,我敬仰范将军您的为人,也知道你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如今你已深陷重围,再负隅顽抗也毫无意义,您也别指望有人会来救你了,你的右路军是我们最后收拾的。其他话我就无需多言了吧……”

“你说什么!那我大哥二哥呢?”范齐韩听到这话吃惊的问道。

“皆已战死了……虽然你我是敌人,但不妨碍我对于力竭身死的对手表示尊重,希望你认清现实,别做无谓的抵抗。”王老七无奈的说道。

范韩齐听到这,自知今天是突围不成啦,于是仰天大吼道:“我等兄弟三人有愧平西王您的重托,如今我已身陷囹圄,难以得脱,只能下辈子再报答平西王您的厚恩了,两位哥哥,弟弟来陪你们来了。”说罢,挥刀自刎,当场气绝身亡。王老七想去救时,早已是为时已晚,荀方看到这情景,不忍感叹道:“他本是我大明将领,如今却为清军死节,唉,真是可悲又可笑。”

王老七听到后,也是一阵默然,随后说道:“将他们三人的尸首好好保护,派十几个信得过的人去吴三桂大营一趟,将他们三人的尸首移交过去,毕竟他们也算是为国捐躯了,别让他们流落在外了。”

左右将兵听到这些话,更加认可了王老七的为人,心中纷纷暗下决心,誓要为王老七效命终身。

当然啦,这些心里想法王老七可不知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