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力挽狂澜,扶明拓土
  4. 第62章 击杀清军大将
设置

第62章 击杀清军大将(1 / 1)


王老七故意安排此地作为埋伏区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区域出入口处地势狭长,只有中间稍微平缓。但即使是中间平缓区域,容纳人数也极为有限,最多不会超过千人,而这个平缓的区域,海拔不仅低而且没有任何覆盖物,与周遭的高山、密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这里就成了绝佳的设伏地点。只要引诱清军进了这个区域,前后给他一截住,这困在里面的清军就成了瓮中之鳖,即使插翅也难逃了。

这一招呢不是自然不是王老七的主意,而是满文烈在出发前,特意喊来王老七说道:“我此行前去迎接圣驾,肯定是艰辛万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要想把根据地给发展好,一离不开众兄弟们的鼎力协助;二离不开周遭群众的大力支持,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军人还是要靠战绩说话,你要多打仗,打胜仗,这样我们的威名才能打出去,控制的地盘才能更多、掌握的人口才能更多、震慑的敌人才能更多,因此我留给你三个锦囊,这三个锦囊也许能在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帮助到你。”

王老七接过锦囊后一看,只见三个锦囊上分别写着三个字条,第一个锦囊写的是“初遇清军”、第二个写的是“初拓疆土”、第三个写的是“临大敌时”,王老七自然是千恩万谢的收下锦囊。

如今的这个布置就是按照第一个锦囊的要求来进行的。

这第一个锦囊的战法原型是满文烈根据抗日战争当中,著名抗日将领薛岳的天炉战法改编而成。

即以弱势兵力故意引诱敌军前来,放松其警惕、麻痹其战意,不断后撤,将处于优势的敌军有效分割,将弱势即目标敌人引诱至瓶底处,然后四面出击,以多打少,集中优势兵力消灭瓶底目标之敌,薛岳将军凭藉此战法先后在长沙,三次击败日军精锐师团,歼敌达数万人。

现如今满文烈就是将天炉战法加以改编而成了这套云峰山设伏战法。将它完美的用到了云峰山吴三桂的军队身上。

锦囊上书:“清军得知彰泰之死后必然疯狂报复,恐不久后会疯狂扫荡腾越州地区以泄其恨,周遭的地主武装、土匪武装、山贼武装等恐怕也会被波及,我军之所在云峰山地区,不出意外会被发现。若被发现,清军来势汹汹之时,当将其引诱至鹰嘴山前一地势较缓的区域,将此处作为瓶底,周遭高山密林处设伏,地下遍布地雷,当地人进入到此地,前后“关门”,地雷引爆、山上万箭齐发,则被围之敌被全歼概率极高,此为“天炉战法”。注意“关门”要有策略,因此处只有前后两条狭长小路可以进出,后路破坏可稍弱,引诱敌人不断进入此平缓处来救援,这样就可以一波又一波的歼灭敌人,此为“添油战术”。如敌人被歼灭甚多,仍然有余力突破封锁,则…请到那时再开启下一页。

王老七看到这一行字的时气的直接迷糊了…这还不忘卖个关子…“我才不管呢,我就要现在看!”王老七说罢直接将下一页撕开,只见上面写着:“就知道你会耐不住性子偷看!!!根本就没有什么好主意,自己想办法吧,我的老弟,哈哈哈哈哈哈!!!”王老七直接当场暴走…

再说这清军本身气势汹汹的杀奔而来,可还没到山跟前,就突然遭到来自地雷的莫名攻击。因为清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地雷,更不知道地雷的触发方式是什么,因此地上踩爆了一枚地雷后,直接全军都乱作一团,本身这个区域地雷就分散布置了很多,清军又到处乱逃,继而触发了更多地雷的爆炸。清军一时间损失更甚…而就在这时,王老七率领的一千多人纷纷张弓搭箭,射向包围圈中的清军,同时,清军前进的道路被王老七他们用滚石檑木堵的严严实实,后路呢也被山上的明军给堵的水泄不通,但至少还尚存一点空隙可以勉强进人。

这被困的清军是此次三路进剿大军中的左路军,其总兵将领是吴三桂手下大将廖进忠,此时的他急的如火锅上的蚂蚁,哪里会去想这个空隙什么的会不会其中有诈,他只会以为这是他的救命稻草,只见他赶紧让剩下的两千人又强行挤进去了一半,去救里面被困的那一千人先锋部队,可怜了这刚进去的这一千人,看着这满地的尸首,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又是一阵地雷大作,万箭齐发,只过了不多一会,这一千人也全部步了前面一千人的后尘,竟也全军覆没了……

这廖进忠只听到里面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却不见一个自己的人出来,也许是郁闷、也许是着急。反正只见他咬了咬牙,跺了跺脚,带着最后的一千人也进入了山谷之中,这一进不要紧,气的他差点当场昏倒,这哪里还有自己的三千大军呀,这先前进来的两千人马如今全部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山谷里……这可是他的全部家当呀,顿时他如同丧失了理智一般大声吼叫,高喊着:“阴险小人!!!敢如此暗算我大军,是好汉的给我出来!!!看我不把你碎尸万段!!!话音刚落,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只见他的脚下“当”的响了一声,他下意识的一看,只见一个圆滚滚的石头被他踩中了,他骂道一声:“真是喝口水都塞牙缝,什么玩意,说罢就要将这个石头给踢飞,结果刚一抬脚……“轰~~~”的一声连同他的左右亲兵数人一同被炸飞了…这剩下的九百多人见自己的主帅都被炸飞了,自己还拼什么命呀,慌忙间,就要往后逃跑,王老七怎么可能让他们那么容易逃走呢,顿时山上又扔下来无数的障碍物,把清军的后路堵的严严实实,这几百人堵在出口处一筹莫展之时,只见王老七拿着满文烈留给他的大喇叭,高喊着:“你们主帅已死,还不投降者杀无赦!!!”说完满山的明军探出头来,张弓搭箭作势要射向他们……

这清军一看,再抵抗下去恐怕真的就是死路一条了,只见他们中的一个校尉率先扔下武器,撕下旗帜白色的一角,高喊着:“我们降了!!!我们降了……”

王老七又用大喇叭喊道:“让你们所有人把武器都扔掉,然后到前面的小路那里集合,自会有人带你们上山!!!”

这群清兵虽然是吴三桂从山海关就一路带来的将士,忠心自然是没得说,但是面对着现在这种毫无希望的局面,他们也清楚,反抗只是徒劳……因此,这九百多人纷纷听从王老七的善意劝告,将自己的武器都扔在了地上,他们缴械完毕之后正要前往王老七指定的地方,突然荀方戳了一下王老七说:“他们还不知道地雷都埋在哪呢,万一不小心踩中,我们以后可要被扣一顶杀降的帽子了!!!”

王老七这才反应过来,慌忙地用大喇叭喊道:“先站那里不要动,我派人去接你们,别擅自走动!!!否则被炸飞可别怪我没和你们提醒!!!”

这一嗓子是情急之下喊出来的,都有一点破音,这让下面的俘虏听起来竟然还有一些温暖,如果不是真心的对待他们的话,恐怕也不至于会这么紧张到破音,这倒是和自己原来首领吴三桂有明显的不同。

这吴三桂本身就是军旅世家出身,他出身于东北的将门世家,自幼便被其父亲认为是个习武的好材料,尤其是在马战的领域上更为突出,其父亲吴襄也是将门之人,长期奉命驻守在辽东地区,可以说深受皇帝器重货,后来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在北京期间,吴襄娶了明朝后期著名人物祖大寿的妹妹为后妻。祖大寿当时就已是辽东辽西等地区威风八面的人物,其家族也是当地一霸,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后,祖、吴两家因为这联姻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祖大寿这个坚强的靠山,而祖家家族的势力则更加扩展,甚至延伸到了关内京畿地区……

而这吴三桂在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的影响下,文武兼修,不出数年、就在军中崭露头角,但随着年少成名,吴三桂也沾染了一些军人世家的臭毛病,比如家长制、比如对下属任意打骂、蛮横粗旷,不讲道理,因此士兵也多有怨言,但是因为吴三桂给的赏钱多、军饷多,因此不少人也就看在钱的面子上忍受了这个平南王的臭脾气和旧习性……

如今听到、看到王老七这么发自内心的关怀他们,不少人心中开始有了一种“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换一家效力试试”的念头,而这种念头就和打哈欠会传染一样,很快就蔓延到了大多数人……

王老七当然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他现在也不想去知道,因为现在的他还有大事要等着他继续去做呢呢。

这边田进学所率领的中路军见左路军那边炮声隆隆,许久之后不见了声响,大笑道:“定是我那廖弟已经拿下了这群贼人,兄弟们,跟我去廖将军那里喝点剩汤,哈哈哈哈哈。”随后便带着自己的三四千人浩浩荡荡地向廖进忠这里而来。

王老七这边,早有斥候赶来禀报说又有几千人向这里开来,王老七感叹道:“主帅真是神机妙算呀,早就料到清狗必然是大军压上,现在看来,果不其然,随后向身后的众人招了招手,大家迅速跟着他下了山,把路上的障碍纷纷进行了拆除,以便清理出道路用来继续坑新来的清军……

田进学走到这里,见横七竖八的躺着很多自己人,但翻来翻去没有找到一个山匪,他嘀咕道:“什么时候山匪也这么重情义了?把自己同伴的尸首都给扛回去了??”

正寻思着呢,突然,一名士兵大喊道:“主帅、大事不好了,您快来看看,这是谁!!”言语中甚至都带了哭腔……

田进学不解的赶紧下马走上前去,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他给气晕了过去!原来这士兵发现的不是别人,正是廖进忠的尸首,田进学跌跌撞撞的站直了身体说道:“这帮山匪竟然杀我义弟,此仇不报,我枉为人哥!!!”

原来这田进学、廖进忠、范齐韩师结义的异姓三兄弟,三人起过盟誓,一定会尽全力互相帮助、提携,且三人又都是同乡,关系自小亲密,如今见自己的好兄弟兼儿时玩伴就这么暴毙当场,田进学的失态也就好理解多了。

正在他发怒之时,只见王老七他们悄悄的把已经调整好射击位置的投炮车悄悄从林子后里推了出来,随后瞄准了他们…

随着王老七的一声令下,顿时十门投炮车对田进忠的队伍进行了一次猛烈的齐射,这次炮弹可是无情的打到了清军的身上,让人感到无比舒畅。

田进学的队伍此时还没来得及展开呢,就被十门大炮直接轰到了军队中央,而这炮弹的威力远远超出田进忠军队的想象,本来以为就是个实心铁弹,大家都没在意和防备,结果这炮弹一炸,中间开花,四周被炸,又加上藏匿其中的利器和毒烟,不出一会,田进忠的队伍就被炸死、炸伤、毒倒了小四分之一的人马,这田进学也不是个傻子,见廖进忠就横尸当场呢,自然知道对面的人不好惹,慌忙带剩下的人撤退逃跑,王老七怎么可能让到手的鸭子飞了呢,直接命令军队进行第二次齐射,这次直接轰击的田进学军队的尾部,这一轮齐射后,整个清军队伍的队形、斗志基本被打垮了…

这些清军哪里见过这种新式武器呀,还没见到敌人呢,自己身边的兄弟基本就被打的没剩几个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