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望族贵女
  4. 第160章 如你所愿
设置

第160章 如你所愿(1 / 1)


沈槿卿不知道其他人怎么非议,她也没有在意。

与戚宴看完舞乐,两人便一同离开了广乐殿。

夕阳渐落。

暮色四合。

两人上了马车,一路到了鹿溪山顶。

此时天色已经全黑了。

但山顶却站着黑压压一群人,都是景王的侍卫婢女。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拎着一盏天灯……

“这是……”沈槿卿怔怔看着这一幕。

孟绪将一个最大的天灯,递给沈槿卿,喜气洋洋道,“沈姑娘,京城有生辰放灯祈福的习俗,这些是殿下命人为你做的祈福灯。沈姑娘有什么愿望,便写在这祈福灯上,老天爷一定会帮你实现的。”

沈槿卿一时呆愣,半晌才回过神,拿起孟绪递过来的笔。

戚宴已经帮她把灯拿好了……

沈槿卿蹲在灯前,提笔写下两个字,“戚宴”。

戚宴看见她写下自己的名字,问道,“这是什么心愿?”

希望永远不要与戚宴为敌。

希望他永远不要挡我的路。

“殿下难道不知道吗?”沈槿卿当然不会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望着他盈盈一笑:

“我心悦殿下已久,心愿自然便是能早日嫁给殿下。”

没一句真话。

但骗人的说辞,听着也格外令人心动。

“如你所愿。”戚宴望着她,薄唇微抿。

这下换成沈槿卿愣住了。等等,戚宴是什么意思?

“放灯。”戚宴看着呆呆懵懵的小狐狸。

沈槿卿这才回过神,与他一同松开手。

与此同时,其他天灯也一一盏盏升空,整个鹿溪书院上空,都飞满了明灯。

美轮美奂。

“天灯,好多灯!是谁在山顶放灯?”时辰尚早,鹿溪书院的学子都还没就寝,众人纷纷出来看热闹。

“听说京城有生辰放灯祈福的习俗……点的灯越多,福气越多。”

“诸位,我想到一个可能……”

“我也猜到了。”

“我亲眼看见景王府的马车上山,这不是可能,就是板上钉钉!”

……

回到沈家小院,已是夜半。

沈槿卿坐在床榻前,茶几上摆着一盒凤凰金钗,一瓶姹紫嫣红的花,还有一幅画。

为她作画,歌舞贺寿,放灯祈福……

还有那句,如你所愿。

第一次有人特意为她庆生,这感觉十分独特,像是被人捧在掌心的温柔,又似夏日的冰酪,绵甜而欢喜。

“恭喜小姐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和殿下两情相悦!”冬画贺喜。

冬棋也笑盈盈道,“殿下如此喜欢您,必定会早早去沈家提亲!”

沈槿卿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你们说,戚宴,他爱上我了?”

“是啊,小姐您怎么不高兴?”冬画不解。

沈槿卿没说话,让她们都先下去。

她一夜未眠。

辗转反侧。

她不太懂什么是喜欢。

她很清楚,她不想与戚宴为敌,她对他已经下不了杀手,但这些并非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是当她得知戚宴为了江南百姓所做的一切……

她生来以云氏后人为骄傲,以我之身,为北疆屏障,是云氏先辈,也是她。

而戚宴现在是东南的屏障,她尊敬且欣赏戚宴。

自不希望与这样的人,最终因为立场利益变成敌人。

若说愿不愿意和景王成亲呢,她倒也不反对,可她当初也没反对和太子成亲……

曾经那桩婚事对她来说,只是一件需要她完成的事,她便去做罢了。

而现在,她不拒绝景王,也与爱情没什么关系。

只是因为,戚宴这样的人,并不会将她困于后宅。

她依旧可以去做她想做的事。

只要不妨碍她所走的路,便没有拒绝的必要。

戚宴才救了她,她也想替他做点什么,并不想因为一件对自己来说可无可无的事,而让他不开心。

若他的心愿就是和她成亲,那她也可以,如他所愿。

……

花神贺寿,天灯祈福。

是鹿溪书院很长一段时间,学子们悄悄议论的话题。事涉尊贵的景王殿下,虽有众多猜测纷纷,但实则并无一人敢当面问沈槿卿一句,可曾与景王定亲?

众人都心照不宣,默认景王已经定了沈槿卿做侧妃。

倒是谢家兄妹次日听说此事,两人都给沈槿卿补送了生辰礼。女子生辰八字向来隐秘,外人是鲜少能知情的。

沈家姐妹在初九那日纷纷托人给她送了礼物,沈槿卿因与戚宴在一起忙着没顾上,次日一早命冬棋一一送了自家酿的果茶回谢,等放假回沈家再请他们吃饭。

“小姐,老夫人派人送来一卷书册。”冬棋将一个宝匣呈上,“奴婢这次回沈家送谢礼,正遇上老夫人给三位小姐送书册,大小姐交代奴婢,说这东西对您是有益处的,让您有空一定要瞧瞧。”

沈槿卿拿起书,这是一卷省选题册。

世面上有许多针对省选的题册,但编撰人的水平有限,以至于这类书册往往没什么用处。

以沈槿卿的眼光,也就只有谢玉树特意为谢摇芝编写的题册,精炼有用。

而这一卷书册,竟然与谢玉树那卷书册的水平相当。

这倒不是说他们两人的才华一样,而是说这两人对大周礼律都十分熟悉,且都很了解江南省选出题规则,所以他们才能写出异曲同工的题册。

此人学识眼界非同一般,可以说是一个天纵奇才。

“老夫人从哪儿弄来的书册?”沈槿卿问道。

冬棋答道,“写书的这位公子叫做陶竹礼,是二小姐的未婚夫。他爷爷陶老夫子是两位老爷的授业恩师,与咱们老太爷也是至交好友。”

“陶老的儿子儿媳早年间遭遇山匪没了,只有这一个孙子。三年前,陶老寿终正寝,陶公子把陶老送回老家安葬,守孝三年。这个月刚回长洲县,去咱们府上拜访,就送上了这三卷书册。”

“沈家一直接济陶家,陶老办丧事的钱也是沈家出的。陶公子对沈家十分感激。咱们老夫人原本还瞧不上这书册,是大小姐看过以后,觉得对诸位小姐省选很有用处,老夫人便立即差人送来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