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心大也叫心野,我们这些野小子有时会躲到竹林里玩。竹林位于祖父家的屋后,和别人家的竹林连成一大片,遮天蔽日,是我们的第二游乐场。竹林在我心中的地位,仅次于稻床。
我会和小伙伴攀爬粗长的竹子一较高下,我们你追我赶地穿梭在竹与竹之间,我们坐在拴着两根竹子的粗麻绳上荡秋千……
玩累了的话,我们会在竹林边过家家,找几块砖头有模有样地搭灶生火,大家都是“老夫老妻”了,扮演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呢。烧火却没做饭,显得不够逼真。想着米饭也不好吃,于是,我们制作了糖稀。
糖稀的做法很简单:从白酒瓶上拧来一个铁盖子,用一条细长的铁丝箍住,充当一口锅。点燃一根蜡烛,在瓶盖里填满红糖,再小心地提着铁丝将盖子凑到烛火上烧烤。
就这样熬着红糖,大家伙儿炯炯有神地盯着红糖熔化,不多时,一股浓郁的香味就钻进众人的鼻子里,馋得我们直咽口水。终于,糖稀出炉,待稍微冷却了些,便被我们分食殆尽了。我们咂巴着嘴,意犹未尽。
有一次吃坏肚子,我火急火燎地跑到昏暗的竹林里,畅快地拉完肚子后,尴尬地发现没有带草纸。我朝四周望去,看竹叶细长,顶不了这事儿,只能退而求其次,拿起一块石头……穿上裤子,我不经意间回望了一眼大便,顿时后悔不迭,只瞥见大便里钻出了一条似蚯蚓般的大虫子。我一阵恶寒,拔腿就跑。后来得知,原来那就是肚子里的蛔虫。
端午节之前,姥姥派我和哥哥去竹林捡笋叶,用来包粽子。那时,粽子里面除却糯米,不加其他馅料,软糯而不可口。若添加红枣、蛋黄、腊肉啥的,我就要改口称道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万事俱备,就差一只风筝了,心动不如行动。我来到竹林,砍下一棵修长的竹子,削出纤细的竹篾,准备好浆糊、报纸、毛线等材料,按照劳动书上的步骤,制作出了生平第一只风筝。
在稻床上试飞阶段,我一边大步如流星,一边不时回头张望。风筝被我拖拽着在地上滑行,偶尔像蚂蚱一样蹦跶几下,又拖地而走了。我仰天长叹,一阵无语。
我重新在地上摆正风筝,重视自己牵引的姿势,起跑间自信喊道:“飞吧!”
哇!这一次,风筝大有一飞冲天之势。好景极短,一个倒栽葱,它狠狠地砸在地上。
又不甘地尝试了几次,我才不得不放弃了。看着被折磨得快散架的风筝,我体会到了挫败感。这种感觉让我很悲观,像是从念书上传染来的疾病。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若能一次性成功,谁又愿意失败呢?
做足了准备,最后却未能放飞风筝,影响了我接下来几天的心情。课间十分钟,我没再兴致勃勃地跑到楼下操场上玩耍。我趴在教室门外的走廊护墙上,看着好学生也和差学生一样在尽情嬉闹。
我小小的心诞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我终于问出了为什么。那是自从记事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一个不成熟的困惑,直到今天,它才在我荒芜的心田里发芽。
好学生也会玩,为什么学习不差呢?对,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使我第一次有勇气直视学习的困境。
可惜的是,我没有想过寻求帮助,也没有坚持追问下去。我怎么可能知道,一旦我探究到那个问题的本质,我的人生将像完美无缺的风筝,一有风起,便能振翅高飞!
虽然不清楚那个问题的答案,但我还是想尝试改变这糟糕透顶的学业。至少在学校,可不能再满脑子都是玩了。不会期待下课铃了,课间也不再冲向操场,我破天荒地认真学习起来。这劲头或许持续不久,但不能否认自己曾努力过呀。
当一个人埋头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他会后知后觉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似乎感到自己进步了一点点,不明显,却是很好的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