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在下刘备
  4. 第4章 黄忠归心
设置

第4章 黄忠归心(1 / 1)


“当今天子的生母,董太后(永乐太后)喜好赀货,大肆聚敛财物,为此民怨载道。

“当地有童谣传唱:‘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chà)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qiè)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即便是帝乡又如何呢?”

言及此处,黄忠不由得抱怨了一番。

当今天子在未登上大位前,虽说承袭了爵位,但日子过得清苦。刘宏娘俩儿,也是穷怕了。因而,在当上皇帝后,便开始了大肆敛财。

刘备知黄忠是南阳人,而南阳乃是东汉开国皇帝的家乡,现今也是豪强并立,小民无立锥之地。故而,受到他们压迫剥削的黄忠,抒发几句怨言,也实属正常。

而那童谣,本身便可理解为阴阳怪气,是百姓心中的千万怨气,不敢直接抨击当权者,而诞生的结果。

“更有一件事,让某感到气愤。”黄忠攥紧了拳头,咬牙道,“当今河间王,有一门客,喜食人乳,还偏生只愿饮初婚少妇之乳。

“许多人家,用米汤喂养嗷嗷待哺的孩童,只为了赚上几贯钱。婴口夺食,实不为人子也!”

刘备长叹一声,唱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皇帝、帝胄、宦官、外戚、世家、豪强及其爪牙,这一重重的大山,压在底层百姓的头上,这大汉焉能不亡?这大汉焉能不亡?!

刘备沉声道:“可曾将这些人记下了?”

“是。”

黄忠取出木简,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刘备接过木简,将其放到了一辆马车中。将这枚木简投入后,便正好凑满了一整车。希望这车木简,有朝一日,能成为他们索命簿。

忽地,黄忠站直了身体,抱拳郑重道:“请问刘君,可敢匡正天下?”

刘备不假思索,回道:“虽九死而犹未悔。”

“忠虽不才,尚可提刀。君若不弃,甘为马前卒。”说着,黄忠单膝跪地,“刘君在上,请受忠一拜。”

刘备忙不迭将他扶起:“得汉升之助,何患大事不成!”

顾念小家的黄忠,不曾因贪恋军功,而留在军中,也不曾看重刘备的赀财,而投奔他。

反而,因为一路上的悲惨见闻,心怀悲愤,而甘愿为他驱使。

——————

当刘备一行人,离开河间国,进入安平国时,才想到这是牵招的家乡。

于是,他连同几个护卫,离开了大部队,前往观津,看望了老朋友。

一年多不见,牵招此时正跟随乐隐,学习经书。他的变化不大,相比于之前的游侠气,身上多了几分书生气。

二人互诉衷肠后,刘备并未多作停留,便匆匆地归入了大部队。

随后,他们经过了巨鹿郡,这是张角的家乡。

只不过,这一次,刘备没再脱离队伍,去见张角。只是站在漳水旁,对着巨鹿郡的方向,遥遥敬了一杯酒,呢喃道:“与君同饮。”说完,便将杯中的酒,向漳水中倾倒。

之后,便跟随队伍径直穿过魏郡,来到了“河水”(黄河)边。

这一群幽州士子,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旱鸭子),并没有见过汹涌澎湃的“河水”。

待到他们上了渡船,渡船因风浪而摇晃不停,个个又是呕吐不止,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

其中,唯有来自南阳的黄忠,以及来自河东的关羽,则不受此影响。

刘备也扶着船沿,呕吐不止。他是会水的,奈何这具身体实在是不争气。

等到众人都上了岸后,个个都已经是无精打采了,直到众人入了洛阳,这一情况,才稍稍好转。

——————

作为整个帝国的政治中心,洛阳城共计有十二扇城门,与西汉的故长安城一样,皇宫分为南北两宫。(北军、南军的本意,是守卫南、北皇宫的禁军)

他此行的目的地,太学(今偃师区附近),位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三里御道东,名为“劝学里”的里中。

此时,在太学门外,竖立着四十六幢石碑。

石碑前,一群太学生议论纷纷,群情激奋。

“蔡议郎此举,可是造福了我等万千学子,大汉有救了!”

“陛下圣明……”

围在石碑前的太学生们,高呼万岁。甚至有头发花白的太学生,抱着石碑,老泪纵横。

刘猛口无遮拦:“兄长,这些儒生都一把年纪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咋还像三岁稚童一般,也不知羞。”

“阿猛兄,你别乱讲话。”在他身后的张飞,扯了扯他的袖子。

闻言,原本痛哭的儒生,涨红了一张脸,以袖掩面,缄默不语。

而一旁的太学生,则是呵斥道:“哪来黄口小儿,敢在此放肆。”

刘备狠狠地瞪了刘猛一眼,上前赔礼:“哦,这是幼弟,不知礼数,还请见谅。

“在下涿郡刘备,刘玄德。受幽州刺史,陶谦陶使君引荐,来此求学。敢问尊驾姓名?”

见他也是太学生,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呵斥的儒生,脸色一缓,也不好撕破脸:“在下京兆杜陇,杜子明。”

京兆?

京兆为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之一。三辅因为是秦朝故地,因此又称三秦,又因为位于函谷关以西,又被统称为关西(关中)人。

自光武中兴以来,东汉迁都洛阳,政治中心便放在了关东。自此,关西人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具体表现在,除非以军功出头,否则关西出身的豪族子弟,很难仕官。当时有一句谚语,就很好地表现了这种现象:“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太学生,是他们不多的仕官途径。

“在下刚来这洛阳,不知太学发生了何事?还望杜兄不吝赐教。”

说着,刘备便背起了手,踱步向前。目光从面前的石碑上,缓缓扫过。

他虽不曾通晓经学,也是略有涉猎。他发现,这些石碑上,刻的都是用当时汉代官方字体,隶书写就的儒家经典:《诗》、《礼》、《春秋》、《尚书》……

“这石碑上的文字,是蔡议郎为首的经学大家,所校正的经文。以后,凡是引发争论的内容,皆以这石碑上的内容为准。

“今后,射策之事,皆凭本事,不再有舞弊的可能了!”

杜陇的语气很激动,显然,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原来,身为主考官的博士,在射策时,有时会为了私情,凭借自己的臆断判定结果。

发展到后来,甚至,会向储藏经书的“兰台”(皇家图书馆)官吏行贿,让他们篡改经学文字,以符合自己射策的答案。

这一点,只能说人性使然,投机者(关系户)永远都有,古今皆不能免。

这石经的作用,相当于国家统一教材,杜绝上述的可能。

涉及到这些太学生的切身利益,难怪个个群情激奋。

——————

注:

·“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