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昭汉奇玉传
  4. 第42章 人情不乏徇私处 科举亦难秉公时
设置

第42章 人情不乏徇私处 科举亦难秉公时(1 / 1)


由于现在朝廷上一多半都是中青年非世袭官员,申屠嘉的提议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见到如此场景刘恒也是很欣慰,当年宋昭提出搞科举的最终目的也许就是这样吧?逐渐剔除世家大族对朝政的影响,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吏其唯一效忠对象必定是我大汉天子,没有家族利益的牵扯就没有造反,这才是长治久安之计。想到这里,刘恒干脆下诏让所有边郡、以及青徐等地家族势力较弱的郡国全部实行科举选吏,每郡头名由州刺史复核,再选每州头名直接进京接受刘恒本人的殿前策问。

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反响最快最激烈的就是三辅以及河洛地区,因为知道代国上次这么搞的结果,几乎所有世家大族都反对科举。更有脑瓜子活的家族,担心反对无效惹来刘恒发怒,偷偷把自家乡里的优秀人才送到边郡去落个户,然后参加边郡的科举考试,只要把边郡平民百姓的名额挤兑掉,人才选拔的话语权就还在他们手里。

这个科举移民的计划刚付诸行动,就被晁错和周亚夫等人发现了。两人都是是在中原当差多年的老资历,这种动静怎么可能瞒得过他们,只是周亚夫对此并不敏感,他觉得既然代国选出的考生大多数是平民百姓,那你中原地区再怎么移民也作用不大,去了边郡照样考不过当地人。而晁错就不一样了,他在这里面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既然这帮人喜欢搞移民,那干脆由官府出面,爱移就多移点,应移尽移,充实了边郡人口,一来可以增强面对匈奴的防御力量,二来边郡的国人比例增加也有助于稳固统治。

思虑再三之后,晁错直接向刘恒上书,提出了著名的《守边劝农疏》以及《募民实塞疏》,算是能够给边郡移民提供一个正式的具体的指导方案。而这次朝廷上讨论晁错奏文的人群里,赫然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的贾谊。袁盎进来的时候就认出了他,只是出于礼仪没有发问,等到退朝后第一时间揪住了对方,用怪罪的口吻问到:“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贾谊打了个哈欠,颇有些无奈地回答:“应陛下急诏,昨日傍晚才进城的,根本没来得及拜访恩师和你。”

“陛下急诏?吴王要反?”袁盎有些焦急。

“不至于不至于,看把你紧张的,吴王还在装病,没什么动静。我本来也不知道陛下为何发此急诏,来了才听陛下说他只是想我了。”

“噗嗤...”袁盎有点哭笑不得,“你怕是没跟我说实话吧?”

“真是如此,陛下昨夜一宿未眠,拉着我面谈了一晚上,准备上朝了才发现坐垫前半截都悬空了。”贾谊回想着昨夜刘恒诚恳的态度,如实说道。

“那...都谈了什么?”袁盎问是问,心里却在瞎猜,贾谊在南方这几年见识大涨,平日里书信往来也能看出,这次陛下召回,怕是要委以重任了。想到贾谊年纪轻轻就有可能身居九卿,袁盎在为朋友高兴的同时又多了一丝嫉妒。

贾谊有点不情愿,犹豫一会儿之后终于开口:“说出来恐怕没人信,陛下找我谈了一晚上鬼神之事。”

看着不像装的,袁盎有点吃惊:“陛下...真的没有问治国之策?”

是的,一点都没问。贾谊现在强撑着昏昏沉沉的脑袋,疑虑重重地走向张苍府上,心里全是失落。前几天他正在府上同吴著对弈,突然收到长安来的急诏,令他火速回京,陛下有急事召见。得知消息的贾谊心里异常激动,差点都忘了辞别吴著,毕竟是宋昭当年的预言应验了,自己终于等到了回京一展雄才的契机。抵达长安的当晚,刘恒就召他进宫,更是一见面就反复言及离别数年颇为思念之语,令贾谊顿时生出一种轻身为国万死不辞的使命感。

只可惜当晚越聊贾谊越心灰意冷,他三番五次主动将话题往自己的想法上靠,提出吴王反叛和匈奴入侵的隐患以及相应的应对之法。然而刘恒非但不接话茬,还表现出一副醉心于长生之术,毫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模样。这结果令贾谊异常失望,这么着急把我喊回来就问我这些?合着是以为我去长沙国学了三年赶尸吗?饶是如此,第二天的朝会他依然公开支持晁错的上奏,提议在此基础上建立属于大汉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加强边郡与匈奴的民间交流,以文化输出的形式削弱匈奴的入侵欲望,潜移默化地同化对方,最终实现汉匈的和平统一。

面对尝尽炸弹甜头的袁盎坚持武力打击匈奴的主张,贾谊不惜与故友当庭辩论也要证明自己政治觉悟的成长,只可惜刘恒最终只是口头嘉奖,非但没有采纳晁错的建议,而且完全没有搭理贾谊。此刻在张苍府上,贾谊正心灰意冷地和老师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想法,突然刘恒又一道诏书传来,任命贾谊为梁王刘揖的太傅。贾谊跪谢接诏,心里的失望更多了一层,合着把自己叫回来当猴耍呢?坐垫都没坐热乎,又外放了。张苍本身就无意于政事,此刻除了安慰贾谊也别无他法,只好建议他趁此机会去一趟中都,看宋昭会怎么说。

由于常年在南方道路不通,贾谊这次拜访宋昭的路上才切身感受到了整个国家的变化。首先蒸汽机已经非常普及,除去公用机车和往来船运,中原地区的大片农田灌溉,其引水也用上了蒸汽机。与此同时煤矿也从马夫村一处发展到了整个并冀北部遍地开采,但是煤矿工人的增多也确实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中原地区的大地主也变多了。此情此景之下,贾谊不由得更想早日见到宋昭,看看这小子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多想法。

就在贾谊赶路的同时,第一次全国范围的科举也逐步举办完毕,除了陇西地区以外,其余郡县的移民考生并没有取得太明显的优势,但是优秀人才也不多,只有那位包工头汲守的儿子,借移民身份在胶西谋得县丞一职,另有一人名为韩安国的,经晁错亲自问询,发现是一位文武双全之人,特地举荐回祖籍梁国担任军前文书。反而是陇西这边,发生了一件差点让科举办不下去的丑事。

事情起因是娄烦当地一位望族后生,经班儒授意移民前往陇西参加科举,结果成绩优秀,挤占了当地一位文生的名额,导致这位文生回家后抑郁而死。恰巧这位文生之友李广夺得了武举头名,他深知友人才华不可能考不上,便趁凉州刺史问询时将此事抖了出来,乞求刺史详查。又恰巧这名刺史也是刚正不阿,真按照李广提供的信息查了下去,很快就查出了文举中榜者有一名代国籍的考生,又又恰巧这名刺史和公孙弘曾经同在薛县为吏,因此一封书信直接告到了公孙弘那里,终于把事情闹大了。

公孙弘正在帮荀桢招募新兵,收到书信之后直接去中都怼到了班儒府上:“娄烦的后生,假内史你可知情?”

班儒也不掩饰,直接承认了:“此人颇有才华,可惜代国科举气氛浓厚竞争激烈,在此应试根本无法考上。”

公孙弘气急败坏:“考不上还是他才华不够!他在陇西考上了,却逼得陇西当地考生落榜自尽,陇西损失一员人才,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他自尽还是他抗压能力太差,经不起打击,考不上明年再来呗。”班儒还在为自己同乡辩护,却没发现公孙弘已经涨红了脸,开始撸袖子了。

啪的一声下去,班儒眼冒金星,捂着脸半天才缓过来,果然是公孙弘真的动手了。班儒揉了揉火辣辣的脸颊,看着怒气冲冲一脸凶相的公孙弘,站起来挥拳就往对方脸上砸去,就在这时,班儒家的门被撞开了。“干什么呢,这里是官府不是校场!两位在这里测试武举科目不合适吧?”宋昭和贾谊站在门口有点戏谑地说到。见二人停了下来,宋昭连忙转身向贾谊抱拳:“现在代国民风是越来越剽悍了,官府都能斗殴,贾兄见笑了。”

贾谊见状则是差点没憋住笑,他见过朝廷命官斗嘴,却真没见过斗殴的,这俩人也太不讲武德了,尤其其中一人还是他曾听闻过的儒学名士公孙弘。“你是...太中大夫贾谊?在下薛县公孙弘/娄烦班儒,久仰才子大名!”斗殴双方确认过眼神,齐齐拜了下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