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4. 第139章 运筹帷幄之中
设置

第139章 运筹帷幄之中(1 / 1)


朝廷风向变化,很快引起了其他大臣的警惕。

在赵煦提出调章楶为泾原路经略使,知渭州(平凉),主持接下来的对夏战争后,进言反对的大臣立刻多了起来。

用的理由与苏辙说的差不多,西北一年内接连在环庆路和青唐大战两场,如今又在泾原路挑起争端,有罔顾民生,穷兵黩武之嫌。

赵煦对宰执们还有点忌惮,对下面这些小虾米则毫不客气,一个个下旨申斥,表示党项人阳奉阴违,不服王化,祸乱西北,都是这帮人一味退缩纵容出来的。

这话打了宰执们的脸,尚书左丞梁焘坐不住了,站出来抗议,表示与西夏边境既然已经重新厘定,朝廷便不该继续在边境动武。

赵煦不理他。

梁焘果断上书求去,这下赵煦爽快地做出了回应,将他改任资政殿学士,出知颍昌府,同时下旨,调李清臣回京,顶替了他的职务。

范百禄去职后,中书侍郎空缺数月,同时调曾布回京,担任此职。

果然如苏氏兄弟所言,这两人虽然也是先帝旧臣,但因为人品尚可,人缘也不错,所以并未受到太大的阻力。

苏过还夹带私货,将蔡卞的名字也报上去了,他是王安石的女婿,朝中名气一直不及他那个在新旧两党中反复横跳的兄长蔡京,赵煦召他回京,拜为左谏议大夫。

至此,改革派对朝廷官员的初步渗透完成,宰执中有曾布和李清臣为副相,一个中书侍郎,一个尚书左丞,言官中有蔡卞和张商英,一个谏官,一个御史。

赵煦暂时停止了操作,以免引起反弹,将重心转移到西北的部署上。

章楶得到朝廷诏命后,一路快马加鞭,数日后返回京城。

苏过代表苏轼在城外等候多时,笑道:“经略一路辛苦。”

章楶笑道:“让你回京呈送军报,你就一去不回,这事我得和子瞻好好分说下。”

“经略马上又有大动作,”苏过笑道:“最好一会能说服我父亲,让我与经略一起返回西北。”

章楶看了眼苏过,接口道:“我那可容不下你了,子厚有信给我,说叔党继承王荆公遗志,将有大作为。”

苏过才不信章惇会这么说,谦虚道:“这话我可当不起,有那么多前辈在,我就负责摇旗呐喊。”

章楶顺势问道:“朝廷这次是怎么打算的?”

“筑城,然后彻底封锁党项人,”这也算不上秘密,苏过直接说道:“至少把他们赶回天都山以北,让两国的攻守之势调换下。”

“现在灭夏并非难事,怎么还这般谨慎?”章楶问道。

苏过发现这些前辈就是喜欢考教,答道:“灭夏即便可行,也不是短期的事,契丹人不会同意我们占领西夏的,朝廷也没做好与辽国开战的准备。”

辽道宗耶律洪基两年前已经确立孙子耶律延禧为继承人,继续保持与大宋的和平相处,但大宋要是摆出吞并西夏的架势,他估计也不会安心继续给臣民们持经讲佛了。

章楶叹道:“收复燕云,我辈还能看到那一日吗?”

“首先要敢想,”苏过笑道:“经略这声感慨便胜过朝中大多数人了。”

章楶笑指苏过,说道:“你这张嘴,比子瞻还刻薄。”

苏过嬉笑道:“哪能呢,还是父亲厉害,我没他那么尖酸。”

两人大笑入城,不停打喷嚏的苏轼已经准备好了接风宴。

翌日的面圣,军务乃是大事,宰执们也都在。

赵煦首先就去年的环州之战对章楶进行了褒奖,接着才进入正题,由章楶汇报此次针对夏人的军事行动。

章楶首先介绍了西夏内部的情况,小梁太后清理了朝中反对她的势力后,已在重新整军,有情报显示,她这次会吸取教训,带着她已经十岁的皇帝儿子一起出征,以免后方不稳。

按以往的套路,大宋的西北几路该加强防御了,可环州一战的胜利,大宋重新树立起了对党项人的心理优势。

所以章楶提议,让西北各路分兵出击,扰乱夏人的部署,他则趁机沿葫芦河川(清水河)北上,在镇戎军(固原)西北,石门峡江口筑城。

葫芦河谷以西之地是大片沃土,党项人南侵的重要补给基地,他们不可能就此放弃,肯定会重新集结大军来攻。

这个战略安排自然让众人想起了当年的永乐城,但章楶可不是徐禧那样的奇葩,能在一战中同时犯下宋襄公、赵括和马谡三人的错误。

章楶详细介绍了筑城和防御的问题,同时要求朝廷下诏,让西北各路陈兵边境,让小梁太后不敢倾全国之力前来攻打。

有了外围的接应和守城的火器,章楶对守住城池信心满满。

赵煦和众大臣皆无异议,大宋对契丹人的畏惧远在党项人之上,打西夏虽然也输了不少,但总体还算有来有回,所以对这次规模不大的对夏作战计划,大家都表示接受。

范纯仁经历过上一轮的三国谈判,问道:“如果辽国再次要求斡旋,该如何处理?”

章楶答道:“只要顺利完成筑城,党项人自会来攻,到时便和环州一战类似,是党项人主动出兵攻打我国,辽人就算有心维护他们,也只能指责党项人自不量力。”

这个推断其实很正确,可怜的小梁太后历史上就是因为带着几十万大军,对大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被看不下去的辽国派人毒死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他儿子的串通。

赵煦总结道:“小心为上,河东路那边做好对契丹人介入战事的防范,同时下诏给北方各州军,小心探查辽人动向。”

众臣忙答应下来。

章楶赶着赴任,不能在京城多待,苏过忙又为他和沈括搭了根线,一来沈括也算是西北军中的老人了,二来筑城和军器之事,沈括都是行家。

三人就如何快速筑城、如何部署防御武器之事,进行了技术上的交流。

说是筑城,其实以苏过的眼光看来,就是个军事要塞,里面除了军队就是民夫,所以不会很大,也不需要设计,只追求建造速度和防御能力,真要变成一座城,肯定是要后期扩建的。

直到送章楶出城,沈括还依依不舍,说道:“章经略好运气,能得朝廷如此信任,当年先帝要是信任我或者种谔,永乐城怎么会建在那种地方,又怎么会一败涂地。”

苏过也叹道:“是啊,数次战败,皆有用人不当的地方,不然何至于让党项人逞凶这么多年。”

沈括发出了和章楶类似的感慨:“收复河西,我辈还能看到那一日吗?”

大宋文官也不都是软蛋,赵煦也是赵家少数有骨气的皇帝之一,想到自己多年经营终于等到今日,苏过也叹道:“是不容易,但总算看到希望了。”

至少这艘船,没有继续往下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