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吩咐猪八戒回去保护好师父,他这就上天一趟,请求玉帝,这些日子上天的次数着实是频繁了些。
玉帝虽甚为严格,但是惩罚人永世不得轮回是不太可能的,他总觉得事情有些许古怪之处。
天宫之上,紫微星宫中,乐殇捏着手中的茶盏,细细摸索着杯壁,眸光冷淡,面容俊美,一袭白衣清冷高贵。
黑影在空中跳动,扭曲得变了形。
“主上,孙悟空又来了。”
“哦?”他喝了口茶水,问道:“可是为了那李家村的事?”
“是,衡玉仙君已经与他交过手了。”
阵阵微风袭来,吹动了桌上的《解咒经》,泛黄的书页上写着:若入轮回,可在第三世时,以十余位精壮男子的魂气解咒。
凌霄宝殿上,孙悟空在问玉帝衡玉仙君之事,玉帝有些为难。
“悟空,此事不太容易,天道法则自有规定,虽然那女妖历劫的事不是我所为,但是自有圣人所观。”
孙悟空的性子已经柔了不少,不似从前那般无理取闹,眉头微蹙,问道:“那有何法可解?”
玉帝站起身来,走到猴儿面前,说道:“衡玉的性子我是极为喜欢的,如今他犯了错,我也心寒。将他带回诏狱,受刑百年,至于那女子……我会传令下去,让她重新投胎为人。”
“如此甚好甚好,多谢玉帝!”
孙悟空轻松几分,带了笑,这样也算不愧于衡玉的嘱托了。
玉帝此举除了因为对衡玉的喜爱外,其中也有多番思量。孙悟空的性子闹腾起来,他可没法,况且身处高位,不仅要严明,还要慈爱众生。
看着他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玉帝失笑,这猴儿怎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性子。
才刚出凌霄宝殿,就遇到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轿子上有天家女子独有的标志,前后左右各有十人,其中还有天兵天将,好不威风。轿辇四周都有屏风,看不清脸。
这是哪家女子?竟然有如此大的仗势?孙悟空也没有好奇的意思,直接从旁边径直而去。
“大胆,这是虞珠公主,还不快快行礼!”旁边的宫娥气势很足的呵斥。
孙悟空停下脚步,刚好离她不过几步之遥,宫娥昂着头在瞪他,他不甘示弱的回了个凌冽的眼神。
就在他快要发作之际,似乎有天兵认出了他,上前来拱手行礼:“大圣!”
“什么大圣……”宫娥皱着眉,想要连天兵一同呵斥。
“绿环,不得无礼。”
声音轻柔悦耳,不过有什么样的奴婢就有什么样的主子,孙悟空可看不上。
“绿环快给大圣赔礼,吩咐下去让大圣先行。”虞珠是最为懂分寸、明人心的公主。
虞珠的命令她不敢不从,埋下头低着眉眼,说道:“请大圣恕罪,绿环失礼了。”
他这才淡淡吐出一句话:“这天宫中能让我给颜面的不多,你算什么东西?”
语气轻蔑淡然,他又比人高出许多,淡淡的眼神扫视着她,周边冷气相聚,不怒自威。
待孙悟空走后,虞珠踩着仙阶下轿,粉白色的宫衫雍容典雅,头饰繁琐,腰间的宫铃随风作响。
宫娥们守在门外,她独自一人进去。
“参见父皇。”虞珠跪下行礼,眉目之间温柔大方。
玉帝没有如往常一般让人起来,也没有疼爱的眼神。
“作为公主,你不仅没有约束好下人,这是一错。更没有在她出言放肆时加以制止,这是二错。”他头也不抬的说了她的两错。
虞珠再次行礼,“女儿知错。”
他到底不是个严厉的父亲,也会有疼爱女儿之心,于是终于抬头,让人起来。
“猴儿脾气不好,早些年若不是有佛祖在,朕的地位也要被动,这些年好不容易脾气好了些,你还去惹他?”玉帝说着说着语气就变了,“若你教不好身边之人,那我便让你母后重新派人去你宫里。”
虞珠起身,垂下眼帘:“不用了,女儿以后会好好教导。”
玉帝这才满意,又叹声道:“去看看你母妃吧。”
虞珠蹙眉,眼底有了情绪,抬头拒绝:“女儿只有母后,没有母妃。若父皇没事,女儿先行告退。”
玉帝有些无奈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终究还是摇了摇头。当年的事还是让她心中有诸多介怀,以至于让她与她的母妃之间有了嫌隙。
孙悟空回了李家村,衡玉在门外踱步,看起来就很是着急。
“仙君,事情办好了。玉帝命你速速回天,去往诏狱领罚。”
衡玉像是早就知道了这样的结果,面色竟然还松动几分,只要淼淼无事,他去受罚又如何。
“多谢大圣。”他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意,思考片刻,衡玉道:“衡玉曾在古书中看到过方子,能治好他们的病。”
“哦?”这结果倒是出乎孙悟空的意料之外,但是如此,也能给李家村的人一个交代。
孙悟空之前的药材都没错,只是少了一味名唤“千引子”的药材,缺少这个不止没有药效,还会反其道而行。
“千引子”此物在遥远的北方,是北方森林里麋鹿的眼泪。
猪八戒问道:“麋鹿怎会流泪?”
“让她悲伤,让她共情,得到她的信任,她自会心甘情愿的流泪。”
“还得要心甘情愿?这不是为难人吗?”猪八戒抱怨。
衡玉微微一笑,摇晃手中的折扇。没了心事,他又成了翩翩公子。
“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一切都得看气运。”
孙悟空向唐僧请示:“师父,我得亲自走一趟了。”
“阿弥陀佛!”唐僧颔首,“去吧,让八戒与你一同前去。”
孙悟空应了,却还是有点忧心,一个沙悟净再加一个半吊子,还得保护唐僧,自然心中担忧。
江淮梨拍拍胸脯保证:“大师兄放心去吧,我一定照顾好师兄师父。”
孙悟空瞬间被逗笑,眼神示意衡玉仙君,意思是让他多帮帮忙照看一下,衡玉哪有不应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