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来到密丰会馆,一帮长期与农场做生意的掌柜正在会馆里,见到杨易来了,侯爷长、侯爷短的称呼着,很是亲切。杨易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称呼。
从密丰赶来,一路马不停蹄,在会馆休息一阵后,杨易兑现自己的诺言,带着亲兵队的兄弟们真的来到路过的那片青楼区,可把姑娘们高兴坏了。都知道密丰会馆有钱,出手大方。对于士兵逛青楼、嫖妓,杨易不反对。但是对吃霸王餐、强奸之类的事是严厉惩处的。
亲兵队的兄弟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出生入死,杨易也想犒劳一下。他自己并没有嫖妓的兴趣,听了几支曲后,就回会馆了。若一直呆着,兄弟们也玩得不尽兴。
赵依见杨易回来得早,打趣道,“哟,东家舍得这么早回来?”
杨易笑笑,“就是带兄弟们开心一下,我可没那兴趣。”
赵依为杨易脱下外套,打来洗脸水洗脸,又为杨易泡脚。杨易倒显得不好意思了,“你都是大总管呢,这侍候人的事有下人做就好了。”
赵依不以为然,“奴家就是你的下人。”
赵依是跟随杨易的老人,杨易对其尊重有加,一直把当做姐姐一样看待。但是,看着这么美的一枝花,因为封建思想而终老一生,杨易于心不忍,试探道,“依姐,女人一生终究要有个依靠,你这么一个过着孤独,还是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赵依摇摇头,“现在这样挺好的,能够跟着东家做事,我习惯了。如果再找个人管束我,我受不了,我也不会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妇人了。”赵依已经习惯了忙忙碌碌,喜欢这种有成就感的生活,再也回不去做家庭主妇了。
放眼整个大明,没有几个男人舍得让娘子长期在外抛头露面的。只有杨易这种怪胎,支持女人有自己的“事业”。
杨易叹道,“喜欢了一种生活,再去过不一样的日子,真的不好受。我在想,会不会是我害了你!”如果当初,杨易让赵依统管会馆,或许赵依还是当初那个弱女子,在某一个时刻认命了,嫁人了。
赵依道,“这样的生活是我自己选择的,奴家还要感谢东家的成全,是你让我过得更精彩。”
杨易苦笑……
……
京城,帝国的心脏。无数人趋之若鹜想要挤进来,杨易却是想要远离的那部分人,非必要杨易是不想来京师。天子脚下行事须谨慎,而且达官贵人太多,一个不好容易得罪人,那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情世故令人头疼。所以杨易没事是不愿意来的。
一大早,准确的说是半夜三更,杨易就被兰欣从被窝里唤了起来,要去参加早朝。这个朝会的主要议题是对将士们的封赏,杨易必须来。
梳洗一番,吃了个早点,杨易坐上自己的豪华马车,在护卫的保护下向午门而去。马车刚拐上东长安街,一辆轿子赶了上来,轿子里出来一个人,钻进了杨易的车里。
“岳丈,小婿不是送了你一辆马车么,怎的,坐着不舒服?”来人正是杨易的岳丈徐知远,近来双方关系越来越融洽。
徐知远进女婿的车里,丝毫不客气,坐到了沙发上,“你送的马车太奢华了,全京城也没几辆,老夫可不敢出这风头。”杨易送给老丈人的马车绝对是顶级配置,玻璃窗、巨大的穿衣镜、橡胶轮胎等等,因为橡胶产量有限,基本用在军需上,出售民间的很少;玻璃制品,杨易始终限量供应,让其成为奢侈品。
加之运输不易,豪华马车在京师成了奢侈品,能使用得上的皆大富贵之人。
杨易笑笑,“岳丈低调,不错!”
徐知远瞪了杨易一眼,“京城是什么地方,比之龙潭虎穴也不为过,能不低调么?你别以为有了军功,就能目中无人。”说到后面,徐知远压低声音道,“圣眷能一时宠,不能一世宠。”可以说,徐知远这是真把杨易当女婿了,说出了掏心窝的话。
“多谢岳丈提醒,小婿低调就是”杨易很虚心,他也确实不想高调,“岳丈不是革职在家么,怎么,恢复官职了?”
徐知远捋捋胡须,略带得意,“一旬前,老夫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官职比革职前高了。
杨易抱拳道,“恭喜岳丈!”
“托你的福!”徐知远感慨万千,能恢复职位,皆因自己这个女婿能征善战。一直担心杨易会给家族拖后腿,没曾想徐家居然要靠这个女婿来支撑。
杨易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果然徐知远继续道,“朝廷连番战乱,国库入不敷出,老夫在这位置上如坐针毡,贤婿可得帮助一二。”
杨易很想骂MMP,但想起对方是自己的丈人,没有骂出口,强忍着怒气,“岳丈啊,小婿剿贼杀虏,朝廷没给一文钱粮,小婿掏空了家底倒欠一屁股债。别人都是升官发财,小婿这算咋回事。岳丈,咱们可是一家人,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你的想法给小婿填补下亏空,小婿也不亏待你,给你在江南置办些田产,你看可好?”
徐知远胡子一翘,满脸不乐意,“贤婿呀,天下谁人不知道你家大业大,赚钱的产业又多,现在和平了,还掉那点债务轻而易举。你不是不知道,朝廷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老夫刚主持户部,不做出成绩恐怕没法交代,还得贤婿帮衬!”
杨易哼了一声,干脆利落,“帮衬不了。头一回听说老丈人把女婿的家财拿去捐给外人。”朝廷国库那就是无底洞,岂是私财能填补的,杨易再是忧国忧民,也没那觉悟和能力。
徐知远脸色一青,站了起来,“老夫也头回听说女婿不帮丈人的”
杨易不客气道,“岳丈,慢走!”下逐客令了。
徐知远气呼呼的刚掀开帘子要走,突然想起一事,问道,“你把若武派到倭国打仗去了?”徐知远是从徐若武的家信中得知此事的。
杨易道,“二舅子喜欢行伍,到倭国历练正好,他在那边干得不错。”
“你你你,真是不嫌事大,挑起两国争端,若是再惹来倭寇,看你怎么给朝廷交代?”徐知远实在不理解杨易的手怎么伸得就那么长,国内一屁股烂事,还有闲心去倭人那里捣乱。
杨易不以为然,“有什么好交代的,我不过是把犯人、流贼流放过去而已,又没有派官军过去,算不上挑起两国争端。再者,他们过去帮着耕地种田,倭人应该感谢才对。”话是这么说,杨易命令李大海封锁倭国到大明的航线,阻止了多起倭国派到大明的使者。这样的阻止未必能长久,但能拖一时是一时。
“狡辩之词,就不知陛下信与不信了!”徐知远道,“倭人蛮夷,又远在海外,老夫放心不下!”
杨易道,“岳丈不必担心,二舅子好着呢,说不定能给丈人带几个倭女回来侍奉。听说,倭女顺从的很。”
徐知远吹胡子瞪眼,“胡言乱语。要是若武有个差池,看你怎么给若惜交代”说话,徐知远怒气冲冲的走了。
翁婿一番话,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