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成难民
  4. 第364章亚娘鞋事件
设置

第364章亚娘鞋事件(1 / 1)


垦荒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地荒着无一分收益,加之又无须投入,蒋知府和戴熹还是动心了。蒋知府命人寻找、清量荒地,戴熹调度军队和民壮协助土地的划拨,杨易也不停歇,命人给土地被征的农户给予补偿,同时大规模毁林开荒,此时的杨易可没有保护森林的意识。恩威并济之下,土地很快凑齐,在定安到文昌一带。

杨易命郭连为大总管,刘正明为护卫队队长,招募本地人为护卫,以密丰军标准训练;冯山为副总管,协调官府和民间的各项关系,他是农场军初创时的录事参军,多有计谋;徐家幼子徐尔默善农学,负责种植。

杨易依然如在东番一样,亲自走访各个黎人社区,友好的为他们送去各种生活物资,嘘寒问暖。如果在后世,很多人觉着这样的做法很虚伪,有骗取选票之嫌,但是在这个时期,这样的走访非常管用,因为在威权时代,甭说中央官员,就是地方官员在百姓心中也是高高的存在。杨易能撇下身段走访黎民百姓,对百姓而言就是莫大的恩典。杨易此举无论虚伪也好,作态也罢,都获得了黎人的好感。

蒋知府挺好奇杨易如何行事,特意带着部分官员陪着杨易走访,杨易极度亲民让他们感慨万千。杨易拉着百姓的手同他们拉家常,嘘寒问暖,亲自搀扶老人,为他们捶背捏肩,兴致来时,围上围裙为大伙炒几个菜。

走在田间地头,杨易挽起裤脚,亲自下田同农人一起扶犁;若是有小孩子围观,杨易摸摸他们的额头,给他们送上一块麦芽糖……

蒋一鸣感叹,攻击杨易的士林大儒个个满口仁义道德,口口声声都是为民,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杨易这样真正的亲民,哪怕是惺惺作态,他们也做不到。因为这些大儒们,心中有着很强的等级感,自恃身份高贵;而杨易呢,在他眼里看不到对普通百姓的那种鄙视感,骨子里视众生平等,这才是他能真正走进百姓的日常,没有违和感。

跟随一起有一位新来的官员崖州知州瞿罕,他是新来赴任的,到琼州府报备后还没来得及赶赴崖州,就跟着一起来“学习”了。杨易的所作所为,让他深感震撼,同时心中有了一丝明悟,或许父母官就应该是这样做的。

杨易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亲民行为对某些官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入夜时,杨易带着几个随行手下就安住在一个黎人家里,其余官员都回县城了。这户黎人住在搭建的竹楼上,吃完饭食已是漫天繁星。

杨易正同黎人老乡聊家常,发现一个白天同行的官员返回来了,杨易很惊讶,“瞿知州,你怎么回来了”

这位官员就是瞿罕,回县城的半路上,他想了想又回来了。瞿罕道,“下官陪杨知府体察民情”

杨易愣了一下,旋即笑了,“我又不是你的直接上官,不用如此。再者这里简陋,蚊虫多,可没什么好体验。”

瞿罕道,“杨知府都能住,我有什么不能住的呢!身为朝廷命官,体验民间疾苦是应有之义。”

“坐”杨易招呼瞿罕在自己身旁坐下,“说得好……做官的人常有一句口头禅,为官一方当造福一方黎庶。然而,我们应该如何造福呢?那就是急民众所需,而民众需要什么呢,就需要为官者知道民间疾苦。我们很多官员做了高官以后,脱离百姓,常做出荒唐的决策,荒谬矣!”

瞿罕听得若有所思,“下官当谨记,解民间疾苦”

“当然了,官场是个染缸,能出污泥而不染者少之又少,多少官员年轻时一腔热血,但时间久了,早就不复初心成为鱼肉百姓之人”杨易道,“做官难,做清官更难,但无论如何当谨记为民谋福祉。”

瞿罕正色道,“多谢杨大人教诲。”

杨易拍拍他的肩膀,“相信你会是一名好官”

瞿罕犹豫片刻道,“有人说杨大人亲民之举乃惺惺作态,然下官观之,大人并非作伪。”

杨易呵呵一笑,“我杨易行得正,何惧他人污蔑。”

“百闻不如一见”瞿罕感慨道,“江南儒士污杨大人离经叛道,为妖魔鬼怪,但是见了杨大人之后,下官深感杨大人乃真正为民的好官。”

杨易起身来到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我杨易所作所为可昭日月,即使为万人所不容,我将坚定的走下去”随着能力的增强,杨易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感,对未来世界的预知,让他越发萌生扭转历史轨迹的冲动。

……

不知不觉到了八月底,杨易从海口启航北返,本想到澳门走走,接触下西洋人,但是船队在澳门外海,看见一直挂着米字旗的战船从澳门出发往珠江内河进发。

别人不知道米字旗,他杨易可是太熟悉了,称霸海洋数百年的日不落帝国开始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了。

杨易派人去岸上打听,得知一支西洋舰队同守卫珠江口的明军水师发生了多次炮战。杨易忽然想起,历史上有这么一段记载,明朝水师和英国舰队在虎门发生的战斗,这是英国同中原王朝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显然这次接触并不愉快,英国人的记载称为亚娘鞋事件。

比较权威的记载是,英国人威德尔率领一支英国舰队,历经一年多,跨越半个地球来到明国,其意图是寻求通商。8月8日,威德尔舰队从澳门驶入珠江,在虎门亚娘鞋遭到明军炮台袭击,英国人反击,并占领炮台。

广州官府派出一个叫诺瑞蒂的黑人翻译前去交涉,而这个黑人翻译混账之极,广州官府是严厉警告英国舰队退出珠江,归还俘获物资。而这个黑人翻译却说,只要英国人交税,可以和葡萄牙人一样同广州通商。

能通商当然是好事,英国人派出商人去广州行商,同时舰队继续进入内河。这下激怒了广州官府,采用参将黎延庆的建议,用火攻逼退英国舰队。威德尔也恼羞成怒,你们说了可以通商,为何又武力驱赶我们,于是袭击江上的帆船,并洗劫周边村镇,抢到了三十头猪。

在澳门总督调解下,英国人赔偿广州官府2800两银子了事,但这银子英国人并没有给,无非是给明朝官府个台阶下而已。随后英国舰队在购买大批物资后离开。

后世有些明粉夸赞明军威武,击败日不落帝国云云,其实这种夸赞过火了。当时威德尔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商,并非武力征服。而明军水师除了一个小炮台攻击过英国舰队,双方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斗。确切的说,双方只是发生了点小“摩擦”,谈不上胜负而已。

当然了,历史如迷雾,真实情况如何已经无法还原,但是明朝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表露无疑,他们始终把英国人当成了荷兰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